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23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省实施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本人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肩上的责任及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也深深地领悟了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的内涵。为了能更好地领会教材的特点,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完成好教学实践,本人结合案例谈谈对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新课程化学教材特点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我们的生活正经历一个彻底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变革。”因此,从2006年秋季起,普通高中使用了新的教材。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必须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1.新颖。新课程化学教材给人一种新颖的姿势。从内容上看,新教材加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环境及现代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反映学科发展及新科技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形式上讲,增设了诸如“你知道吗”等十多种栏目,它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统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增设了许多插图,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从观念上说,新教材融进大量的新知识,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教师和学生一样对这些新知识陌生,从中折射出教师、学生必须有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2.实用。新课程化学教材给人一种实用的品质。新教材注重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建构与达成过程;注重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非常注重对化学知识的讨论、整理、对比、归纳。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

3.浓缩。新课程化学教材给人一种浓缩的精品感觉。新教材文字、插图、表格相当浓缩。不管是教材的知识体系,还是教材的各个栏目,均能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功效。特别在设计知识递进方面,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建构化学知识素养。如:苏教版必修1将“从海水中获取的化学物质”调到“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之前,充分降低了高中化学的起始难度,同时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更为自然,也能更加体现学习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为人们生活得更精彩服务。

二、新课程化学教学理念

教学设备“贫瘠”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学观念“贫困”。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在理解化学新课程特点基础上,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教育目标是要造就有“四大支柱’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事的学生。新课程化学教学体现三大教学观念:

1.自然性。回归自然,体验生活,是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基本特征。追求教学的真实性,淡化教学的纯艺术性,如:教学环节天衣无缝:细节处理独具匠心;时间安排精确无误;教学运行波澜壮阔。我们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美。教学要回归自然,强调对话、合作、互动、讨论的生成性教学。要体现学生与社会、自然及自我的关系。

2.发展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发展性教学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对学生未来的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我们要反思原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及造成的原因,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要倡导主动学习,独立与合作学习,倡导探究体验过程中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技能与本领。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关注课堂中愉悦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总之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研究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学要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以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之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只有建构充满人性、充满激情、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理念,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三、化学教学案例设计与点评

教师及学生教与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如何利用好课堂45分钟教与学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与品质的核心,如何把握化学的特点及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化学教学实践呢?现以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为课堂实践案例,进行设计和点评。

本节案例是以两个探究实验,两个集体讨论题为课堂教学主线,统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又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自然性、发展性、生命性为课堂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合作互助,讨论归纳及灵活运用等多种能力。教学点评是教学实践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修正、总结与补充完善,是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年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又经过2009年高考的检验,所教学生的化学素养及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践证明了教学理念及方法是正确的。本人对课堂教学研究还很肤浅,还须不断努力探索,不断完善。“工作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针对信息技术大潮对教育,尤其是军队任职教育的影响,探讨了军事任职教育院校通用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以《国防信息技术》课程实践为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模式;通用知识;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社会、经济、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此一变迁对军校同样产生深远影响,任职教育已经成为军事院校的主流。致使任职教育学生对通用知识课程的学习态度相对低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通用知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环节。

文章主要探讨了军事任职教育院校通用知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流程主要采取行为研究的一般模式——规划(课程设计)、行动(组织实施)、观察(效果评估)与总结。研究对象为《国防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依据研究模式,采取三种研究方法(深度思考、调查研究与教学实施观察),理清教学方法的适度与效果。

一、传统与现实的碰撞

在知识大爆炸的现实中,教育不但要求人们更多地接受知识,还要求人们具有多种多样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传统的、被动的接受方式学习预先确定的、由前人积累的知识,显然已不符合社会的变革与知识的快速增长,传统与现实在激烈地碰撞。

(一)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中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老师是施教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动者,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把预先确定的、由前人积累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是受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多媒体是作为老师的辅助教具,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教材是老师讲课、学生复习和考试的依据。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系统地传授与掌握科学知识,有利于掌控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缺点则是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21世纪需要的是既有系统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

2.任职教学模式

任职教育是以大学后教育为基础、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教学周期短、节奏快。随着全军人才战略工程的加速推进,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

军事任职教学模式是指以部队实际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即围绕部队实际需求展开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掌握实践技能而努力学习的过程。

3.军事任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别

就其本质而言,军事任职教育与传统教育体制并无显著差别,其体制是数百年沿袭下来的研究与教学并重的大学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老师们从事科学研究,积极推动其研究领域的发展,著书立说,并把研究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方式与过程,系统化地提高了学生和老师的素质,开拓了思路,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但是,军事任职教育与大多数学术领域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是独立性。大学中,有数百所、甚至数千所学校开设涵盖大多数学术领域的课程,但只有少数几所军事院校教授军事技能和军事科学。而且,仅有某个军种主办的学校才拥有精通某个战争领域的老师,这更加限制了能够提供军事任职教育的学校数目。这种情况使得各军事任职教育院校的老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研究其所属军种负责的战争类型,并出版研究成果。在大多数学术领域中,如果老师自己不著书立说,去看别人出版的书和发表的文章,依然能跟上本领域的发展,可以给学生上课。但是在军事任职教育院校,除了老师本人,别人往往不了解其领域。

二是现实性。在大多数学术领域,教授们著书立说面对的对象是学术界,其成就取决于能否推动本领域的进步。在一般学术界,走出学院的大门,去给政策制定者或实际行动者写文章,有可能招致非议,会损害老师的身份与清誉。但是在军事任职教育院校中,这种关系正好倒过来,老师们所做的最受重视的研究是为了或者应该是为了高层政策制定者、战场上的军事指挥者和教室里的学生。纯学术研究尽管重要,但在军事任职教育院校中并不享有普通院校里的居高地位。

三是紧迫性。在军事任职教育院校所探索的各种设想,以及讲授的课程,无论其效果是好还是坏,很快会有结果,兑现速度比其它学术领域快得多。假设一所任职院校还在考虑是否在本学期增设某种战术课程,还是等到来年再设,其结果会在此届毕业生离校后,在随即到来的战斗中或工作中显现,并且涉及生死。军事任职教育院校感受到的紧迫性远远超过普通院校。

四是必要性。现代战争中,军队需要思路灵活和独具创意的思想家和指挥家,其重要性就像需要作战武器一样。

因此,在军事任职教学中,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老师应尽快完成从“独奏者”到“乐队指挥”的转变,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集、使用和管理知识,自我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通用知识课程面临的尴尬

通用知识课程是任职教育基础课,通过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现代国防的发展现状、动态和高新技术,熟悉相关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为后续课程夯实基础。

然而,任职教育中的通用知识课程有自己的独特性,但也与大学中所学的相应课程有一定的重叠,尤其是信息技术类课程。由此致使任职教育学生对军事类通用知识课程认知度不够,常常认为自己已经知晓相应知识,课程可有可无,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再加上通用知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精讲模式,虽然便于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知识,但也容易造成学习者参与感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

因此,通用知识课程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研究式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部队技术岗位工作需求目标下,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思考

(一)解读教学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国防信息技术》课程,共计5个班次,学生的学历与专业统计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学生均已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具有相当的信息技术通用知识,因此不免会对一般的通用知识教育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学生所学专业很杂,水平不一,如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求知需求是一个关键问题。

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特征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学生都很年轻,具有相当的活力与求知欲,然而,他们对所授知识的选择性很强。在调查中,对“你所希望的教学内容是什么?”的回答,大多数都是“和部队有关的事”。学生都学过一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程,如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等;具有一定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如操作计算机、使用通信工具等,而且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懂得很多。这些可能会成为由课程名称字面理解产生的抵触情绪。

由图1和图2归纳总结,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学生整体特征:一是学习目的明确。为了了解部队,提高自身能力而学习。二是实践经验匮乏。实施过程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基本素质参差不齐。自学能力与自控能力不统一,需要随时掌控进程,变换方法。四是基本知识水平不一。专业类别太杂,需要综合考虑,因材施教。五是缺乏协作精神与协作能力。因此,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做好课程的设计与讲授方法的改革。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讨

根据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学生的特征,教学模式应采用“探究式”模式。“探究式”教育模式是在老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探究式”教育模式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科学态度、文化素养的养成。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是问题性。爱因斯坦曾精辟论述:“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答案更为重要,解答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通用知识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围绕着通用知识与军事应用之间的问题展开,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即采用“提出问题——诠释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辅导作用,要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做好充分准备。学生通过学习、观察、联想、分析、讨论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对军事技能的理解,这是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二是自主性。哈佛商学院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精英,就是因为“在哈佛商学院,你学到的不仅仅是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去思考问题。”自主性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目标所必要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对于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来生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经济学界有调查数字显示,成功人士中94%的人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非功利性驱动的浓厚兴趣和乐业精神。一个人如果缺乏对事业的挚爱,很难想象他会为此付出艰辛的劳动。任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将兴趣、志向转到振兴国家和军队的事业上来,形成自觉寻求问题、勇于承担任务、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优秀品质。

三是过程性。探究性学习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其教育价值,所以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过程,以及学生的个人体验、思维方式生成。

四是开放性。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2008年中外军校校长研讨交流会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任何资源丰富的院校,也无法在封闭状态下满足复合型指挥人才培养的需要;任何单一层次院校的教学,都无法在一个阶段满足指挥军官职业生涯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与一般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相比较,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不拘泥于某一本书上的一般学科性问题,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近部队,利用图书馆、网络、调查访问等手段,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而问题的产生、解决途径和结果,不要求唯一性和标准化,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允许学生按各自的能力、所掌握的资料,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

五是合作性。大雁的本能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长途迁徙中常以倒V字形行进,有助于克服空气的阻力,比单雁独飞省力得多。人也一样,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可以实现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军人是特殊的群体,特别需要像大雁一样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尤其是在战场中,适应力、意志力、协调沟通力等非智力因素,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任职教育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的锻炼。

加拿大军事学院主要教学手段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概10~12人一组,每组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军种,80%的时间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以此来鼓励学生们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提高思维层次。

这些刚进入部队的学生大多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旦改变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仅让学生自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控的。因此,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赋予一定的目标,让小组成员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

国防,即国家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防也不例外。各国军方在积极利用民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在大力开发军用信息技术,以便为装备信息化建设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近数十年中各国的作战行动已经表明,使用了各种信息技术,作战效能显著提高。要想打造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必须规范信息关系,开发信息技术,改进作战方法。由此可见,《国防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有一定的特殊性。课程的设计应按照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设计思路,遵循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的课程框架。

因此,课程设置了概述、通用信息技术、军事信息技术、航天信息技术、特殊技术需求与新进展五部分,每部分可包含多个专题,如图3所示。课程的各个模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动。

课程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讨论、小组协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国防信息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应用发展。其中,“启发”由老师完成,主要梳理经典理论体系、讲授前沿理论动态、引导学生提出与分析现实问题;学生结合讲授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相关知识,建立完善适用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发现和理解部队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讨论”结合讲授和自学内容展开,着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解决部队现实问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采取小组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着重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协作能力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一是分组有利于合作展开的广度;二是学习任务设计要合理,要因材施教;三是实施前详细讲解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讨论分析所要探究的主题与次主题,以及合作分工;四是老师掌控实施进程,适时指导;五是完成任务后,小组要做出总结报告;六是老师要给出具体评价(可以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占40%)。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座谈会上,学生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好,与他们的需要结合紧密,避免了填鸭式教育;“探究式”教学有成就感、有目标、学有所获、压力大、有动力。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空间、思考空间、协作空间和表达空间。

四、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受教学体制、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局限,探究性学习的优点在军队任职教育教学中不能完全得以发挥,存在制约因素:

第一,课时不足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有些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而用探究性学习的模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引导与讨论。

第二,探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获得学科知识不够系统。

古人云:“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至理名言,而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授渔”的过程,必须依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寻找符合军队任职教育需要的好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然而,要达到完美与预期的效果还需要管理者、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娟,王哲光,孙西超.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9).

[2]徐自军,陈太富.由学历教育向军事任职教育转型——西安政治学院教学思路探索记[N].光明日报,2004-8-28.

[3]罗锐韧.哈佛管理全集(上卷)[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4]陆荣军,费士廷.信息时代:联合作战指挥军官如何培养——来自中外军校校长研讨交流会的报告[N].解放军报,2009-10-26.

[5]黄荣怀,周跃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贾利特】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课堂的设置与人才能否更好地进行培养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同时,课程体系作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将课堂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教师发挥表率作用

一般来说,与旅游管理有所接触之后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人就是专业的老师,所以,教师自身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对工作具有一定的热爱度,在日常生活以及教学的过程当中体现出自身所具备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学生做好表率,成为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当中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从教育的平台方面我们可以将教育课堂分为两个教育课堂,也就是第一教育课堂以及第二教育课堂。在第一教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首先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实际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将课程当中的东西高效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课堂当中的教学内容还可以直接录制成为可见,发送到互联网上,让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将旅游管理当中存在的真实例子加入到课堂当中,以此来保证学生在学习完课堂内容之后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产生创业的想法。从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来看,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网络课程资源,例如一些旅游规划以及旅游案例等等,并且在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带着疑问让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当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教学资料的丰富程度,不能生硬的讲解课本当中的知识,应该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加一些旅游管理方面的活动,在实际活动当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身对于旅游管理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旅游创业的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举行相应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走入到旅游企业当中进行参观,真正的了解到和接触到旅游服务以及旅游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能够更加细致的观察在社会当中旅游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同时,高校还应该与旅游企业之间形成合作关系,邀请旅游企业当中的一些较为专业的人员到高校进行旅游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以及设立讲座,让学生能够对旅游创新创业的教育变得更加具体化以及细致化,能够自觉地培养自身创新创业的意识以及技能。除此之外,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的关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真正接触到施工工作进行学习,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直接从高校当中吸取大量的优质人才,有效地提高旅游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对于企业以及高校学生来说都有着一定的好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旅游管理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旅游管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成为了学生教育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提高,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明确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高校与企业之间还应该形成合作的关系,保证能够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的接触到旅游企业,在了解旅游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高创业意识,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 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 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所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与高校学生来说,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学生日后生活以及工作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与创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 高校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进行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创业的基础, 而创业的平台更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 我们必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 这不仅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而迫切需求, 更是提高旅游专业学生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 2015 (8) :86-90.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Moodle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技术平台,它不仅是先进的课程管理系统(CMS),也是灵活的学习管理系统(LMS)。文章以会计专业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围绕建立“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通过问卷和访谈研究基于Moodle平台的“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结果表明,通过Moodle课程平台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Moodle 网络精品课程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康乐(1976-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践、审计学;吴旻倩(1977- ),女,江苏江阴人,南昌广播电视大学信息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江西 南昌 330025)

“基础会计”是介绍会计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的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建立“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应丰富,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学生学习;第二,内容要包括一些电脑前沿知识,使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走在信息前沿;第三,建立多种网络资源链接,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探索知识;第四,应提供多种方便的交流、通信工具,便于课后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由地交流与互动。而基于Moodle的网络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可以满足课程预览、网上课堂、课后复习、交流互动、虚拟实验室、实验任务上传与下载、作业批复等教学环节的需求。

一、Moodle的介绍和理论基础

(一)Moodle的介绍

Moodle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课程管理系统,具有网站管理、学习管理和课程管理三大功能,包括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作业、聊天和博客等模块。它有强大的课程开发、设计管理功能,教师可根据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控制和设置课程教学,包括组织课程活动、上传课程资源、课程备份和恢复、添加学员、创建交互式教学和学习环境所需的模块等。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构建学习者本身或其他来源的信息,可以帮助知识的积极建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构造出新思想的过程。这一理论强调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在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中,从教师设计的情境教学中获取知识。我们在依托Moodle平台设计教学资源时尽可能开发出学生获得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的教学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学生掌握会计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

(一)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系统化设计步骤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前,团队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作为指导,为学习者建设优秀教学资源。设计步骤主要如下:(1)分析和确定教学目标,即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单位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一主题的知识点,这是最重要的环节;(2)分析学习者特征,包括心理因素和智力因素;(3)创建虚拟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虚拟情境;(4)搜集信息资源,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所需的与学习有关的有价信息;(5)设计独立自主学习方式,这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6)协作E-learning,即基于自学之上,通过小组讨论形成集体智慧;(7)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

(二)网络精品课程的框架和功能

1.课程管理功能。教师可以借助系统,方便地进行课程公告的发布和创建、资源的发布、各类课程互动的组织和管理、作业的发布和收交、组织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总之,教师可以在课程管理系统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如图所示。

2.学生学习的功能。课程管理系统中可以方便地为学生提供课程的查询、选修、作业或实验报告上传、各类资源的收看、同学之间交流与协作以及完成测验等学习过程的功能。

3.交流、协作与互动的功能。课程管理系统还包括在线聊天室、论坛、博客、电子邮件和在线消息收发等同步和异步交流工具。学生之间都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就课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协作式学习。老师与学生之间在这里可以开展在线答疑,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

4.互动评价功能。完善的课程管理系统,还应该包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功能。教师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和评价,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给出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在课程管理系统中予以评价。

(三)网络课程对基础会计教学模式的影响

“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Moodle平台的优势就不断显现出来:平台本身是简单的、易于操作的。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使用,无须开发代码,只需整合有效资源并添加教学活动,就能够独立操作Moodle平台。因此,Moodle是有利于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彻底颠覆教师以教为主的传统观念,有助于实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使用效果

(一)研究方案

1.研究设计。本调查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系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选定一个班为试点班,使用的是基于Moodle网络精品课程自主学习模式;另一个班为普通班,仍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两个班的研究周期同为一个学期,共18周,试点班每周上4节课,普通班每周上8节课。使用的教材都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基础会计”。

2.研究技术。本研究将两个班所有样本的终结性考核成绩录入电脑中,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再与网上问卷调查相互结合,来检验这种教学平台是否受学生欢迎,旨在了解基于Moodle的“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在学生中的满意度,进一步研究这样的教学平台是否可以推广。

(二)研究结果

试点班和普通班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都参加了2013年1月的终结性考核,试卷由系里统一命题。试点班的平均成绩为81.31分,普通班的平均成绩为74.45分,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差别明显,相差6.86分,这数据表明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精品课程来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后期,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从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基于Moodle的“基础会计”网络精品课程普遍认可和满意,每一个项目评5分、4分和3分的人数超过样本总数的95%,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赞成这种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又系统的工程,我们要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课程现代化、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原则,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的建设。如何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推广其价值,是我们以后工作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良,乔海英,王淑平.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特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

[2]潘乔丹,黄元河,黄启川.大学MOODLE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高教论坛,2012(10).

[3]任为民.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要求与开发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7).

[4]赵平峰.结果逆推法下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J].财会月刊,2012(7).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联动、一体建设,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应立足于战略高度,深刻認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联动、一体建设,让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心智、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基础课程,在培塑信念、培育品德、开发智力和健全人格等方面地位特殊、作用关键。因此,在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办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对于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遵循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教学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一些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形式主义问题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质量和效果远远没有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势在必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认真研究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把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时代新内涵,紧扣青少年时代新特点,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偕行,切实不断提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

(三)打造思政教育的新生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进行信念培育、理论学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时代要想巩固好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改革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应遵循生态化构建思维和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立足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成长、授课方式、学生培养、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建设探索,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效率最优化、效能最佳化和效果最大化寻找途径,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同时,改革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还需要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竞争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保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四)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有效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当前,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3](18)。发挥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作用,需要在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提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它切实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容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一体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科学规划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厘清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进阶,才能保证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方向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应重在启蒙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小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应重在塑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应重在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大学生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一体化。

从整体架构方面来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存在有效交叉、必要重复、合理反复、螺旋上升等特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在保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特点,立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三个维度,调整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调整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要以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和基础,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具有主导性地位,能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内容、方法、原则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一体化。

课程内容通常是指教学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内容上实现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是课程内容的一体化[4](12)。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有着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需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特点,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中学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大学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所以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路径构建要从独立性、连续性、递进性三个层面实现有效衔接,才能构建具有系统性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体系。

(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研究一体化。

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研究一体化已成为众多学校和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研究一体化是跨学段的课程研究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不同学段间在课程研究设计中向下或向上的延伸,建构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课程研究总体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课题研究一体化为引领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要深刻认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研究一体化的重要性,以更高的站位探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突破点,抓住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研究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点,从整体性、逻辑性、综合性等方面研究课程一体化,充分体现专业性、科学性和引领性的高度统一。同时,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大中小学教师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課教师教学交流研讨。

三、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一体化建设。

对不同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做出思想或学术上的回应,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创新的直接动力。近些年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研究、学科和专业建设蓬勃发展,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与风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方法指导作用。深入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一体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5](5)。一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因为问题不仅是理论创新的起点,还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源。二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二)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一体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始终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纵线,即不同学段与阶段上的教材一体化建设;二是横线,即教育教学要素上的一体化建设,纵线与横线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逻辑网络与建设图式,生动演绎出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一体化建设,这是基础。《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一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一体化建设规划,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二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材一体化编审,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材。

(三)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师资一体化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上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保证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建设好作为主体力量的教师队伍是推进这项工作的关键[7]。一是要做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育工作,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专业化、学科化上下功夫,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培养和造就一批讲大局、有情怀的思政课教师。二是要做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拔工作,确保形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吸引力、号召力、生命力、稳定性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四)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一体化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设立一系列教学考核标准、教学评价方法检测并反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段间的衔接尚不完善,使一体化建设出现了课程考核标准缺乏整体性建设、教学反馈评价缺乏连贯性、教学评估方法长效性不足等问题[8](27)。因此,必须根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一体化建设,一是细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体化评价标准,二是设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体化评价指标,三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体化评价机制,才能逐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评价一体化衔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001).

[2]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王树荫.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20(1).

[4]王立仁,白和明.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构想[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

[5]翁铁慧.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和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6]陈亮.内容、机制、课程标准:如何编好学校思政课教材[N].中华读书报,2019-12-18(006).

[7]徐蓉.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

[8]郑敬斌,李鑫.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通识课程建设成为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核心课程是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它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专业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实施过程中既存在问题,又有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潜质,文章以汽车文化为样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探索把专业文化课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专业文化课 通识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科目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一些高校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建设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科目,而是把一些专业概论课、文化课及与专业相关的交叉边缘课降低要求直接拿来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这样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多位学者指出,在当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通识核心课建设被认为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如何具体建设一门通识核心课程,专题研究比较少,我们将从现有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汽车文化”入手,精心设计和管理,使其精致化、核心化、规范化,提高品位和地位,探讨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和方法。

一、“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布必修型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1]。我校实行分布必修模式,通识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文化与艺术,外国语言,学生发展辅导五大领域,共225门课程,汽车文化作为“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领域中的一门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布必修模式受到选修学分的限制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眼光的人才,分布必修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规定不同领域内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达成知识与眼光的综合,不过分布必修模式要想达到通识教育目的,对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科目数量和学分比例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规定了众多国家必修课程,所占比例非常高,而学校自主设立的通识选修课的学分则比较少,一般6分~10分不等,严重影响以实施分布必修模式的通识选修课的效果,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以我校为例,本科培养计划规定毕业需180学分,其中专业学分121,通识学分59,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51,通识选修课学分8(4门),公共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比例为6.4:1,这与实行相同模式的国外及港台地区大学有较大差别,麻省理工学院(MIT)要求每个学生选修HASS(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至少8门72个学分,占总课程的2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2]。

其次,分布必修模式中课程内容“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虽然进行了领域分类,但由于缺乏更深入的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课程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因人(教师)开设、随意开停(课)现象严重,导致通选课结构杂乱无章、有“拼盘”现象出现,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这就背离了分布必修模式的真谛,我校汽车文化通识课就是“拼盘”现象的产物。

再次,汽车文化课程本身存在知识化倾向,就算被学生选为通识选修课,也难以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黄景坤认为通识教育的内容有三个层面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认为“情操意志的学习,是通识教育终极目标之所在,认知和技能的学习,是导入的前置阶段”[3]。张寿松也认为,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4]。目前汽车文化以專业文化课开设通识选修课,突出的还是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系,缺乏对技能与价值的关注,缺乏对知识背后意义的思考,不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这样的课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识课程,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

汽车文化在分布必修模式中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本身也存在缺陷,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精致化、核心化,使之成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二、“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什么是通识核心课程,什么样的课程适合建设为通识核心课程,这是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前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最早提出通识核心课程概念,著名学者莱文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指一组独立于院系的转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程相对独立存在,而且多数课程是跨学科课程,所以有些课程需要不同系科的老师相互合作完成教学[5]。我们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相对专业课程(包括以通识课程名义出现的专业课程)而言的,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课程设置上非专业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为目的;课程内容上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不追求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追求知识的跨学科整合,不注重知识本身而注重知识对人的意义,即知识所内含的价值;课程地位上则处于核心地位,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实施上则有面向全校学生、需不同专业背景老师合作完成等特点。

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在通识理念指导下有意识、有选择的教育行为,是一种“人为”的产物,具有指向性、生成性、计划性、场景性等特点,各高校应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建设通识核心课程。我们选定汽车文化作为我校的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汽车文化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地域和学科优势的考虑。我校位于以汽车工业为主的国家级武汉经济开发区内,属于应用型本科学校,汽车专业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核心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对师资要求比较高,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共同完成,通识课程拥有专业背景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汽车文化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具有建设的潜质和条件。通识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文素养,汽车文化具有多学科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据王旭统计,汽车文化涉及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艺术学等15个二级学科,这为通识课程内容的跨学组织奠定了基础[6]。

再次,汽车文化内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适合通识课程建设。汽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工业发明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汽车是当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被称为“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而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已经是我国经济中万亿级的支柱产业;汽车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交通安全、环保、能源问题成为21世纪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它们,需要人类运用智慧,这与“关注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通识教育目标相契合。同时以模块化组织课程内容的汽车文化也适合核心课程建设,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ACC)指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九种基础技能:(1)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2)听、说、读、写能力;(3)理解数据的能力;(4)历史意识;(5)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6)价值判断;(7)艺术鉴赏能力;(8)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9)深入学习的能力[7]。我们发现汽车文化很多模块的内容经过通识化改造后能很好地体现这些基础技能,例如,汽车品牌命名,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型探索,形成品牌命名的规律性认识,能锻炼我们“深入学习的能力”;跨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及欧系、美系及日韩系汽车特点的形成能提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汽车外形的演变及车标元素的探索,能锻炼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汽车与能源环境关系的探索能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能够使我们形成健康的“历史意识”。

三、“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改革的实践

我校一直在探索通识课程建设,2015年在《关于加强本科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的通知》中就提出建设“通识教育重点课程”和“应用型本科通识课程”作为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计划用5年时间,立项建设不少于30门通识教育重点课程。汽车文化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也得到了学校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获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

1.科学地界定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们所赋予的课程的功能性指向,关注的是课程能够应该做什么,指向课程的结果,课程目标为课程建设提供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地界定课程目标。汽车文化从专业基础课改造提升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课程目标则从注重知识的获取转移到注重“人”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强调知识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转变”:侧重从提高工作适应性的角度拓宽专业知识面,转变为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侧重汽车文化现象的描述,转变为汽车文化现象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侧重汽车与社会简单的“文理渗透”,转变为汽车知识对人格的完善,注重汽车知识的德育、美育功能。为了体现课程目标的转变,我们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汽车知识与人文素养”,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性。

2.科学地设置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课程内容直接关注应该“教什么”和“学习什么”的根本性问题,是课程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依据,选择能够使学生行为改变的经验为课程内容。专业文化课程一般具有学科发展的时间深度与跨学科的空间宽度两个维度,我们将在专业文化课的基础上,依据通识教育的价值性(完备理性、健康人格、美好情感)、基础性(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综合性(不同学科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时代性(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初步拟订以下八讲,每讲4课时:

第一讲:汽车工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突出汽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讲:汽车名称内涵及命名规律(用语言学符号理论对汽车命名进行指导,形成品牌命名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第三讲:汽车车标的艺术美(车标介绍,挖掘车标演变规律,欣赏车标之美)

第四讲:007电影中的跑车(汽车品牌介绍、名车欣赏与电影欣赏结合)

第五讲:F1方程式的艺术魅力(介绍F1方程式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汽车运动欣赏水平)

第六讲:汽车的潘多拉魔盒(汽车发展对资源、环境、交通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汽车价值观);

第七讲:怎么选择、购买、使用家庭汽车(从消费者角度了解汽车购买使用常识);

第八讲: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工业(我校坐落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与东风公司有历史渊源,从地域文化延展课程内容)

在制订过程中我们对专业文化课的内容进行了以下处理:首先是内容的“集中化”“生活化”提取,专业文化课内容追求知识的系统而全面,通识课程以人格完善为目的,只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实现通识目标的内容,如汽车运动内容的处理,我们只选取最有名的F1方程式赛车运动,名车欣赏只选取大家熟悉的007电影中跑车进行鉴赏;其次是内容的“理性化”“审美化”提升,专业文化课中知識就是目的,通识教育中知识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知识的背景价值才是目的,如汽车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不仅仅只介绍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大家正确的汽车消费观,车标相关章节、车标的构成要素及艺术审美将成为重点;再次,通识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突出内容的“感受性”与“生动性”,最后第八讲就基于此。

3.科学地改革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有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课程实施就成了关键。汽车文化作为专业文化课,主要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掌握,教学法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法,考核方式则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通识课改后,我们将在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与方法上进行变革,按照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从书本延伸到社会生活热门话题、理论热点和难点及前沿问题等、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考核;改进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将学生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都纳入考核中,实行多样化的考核,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7.

[2]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6.

[3]黄冲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6.

[4]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4.

[5]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王旭.汽车文化基础作为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8):4.

[7]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States.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theCurrent Debate and Issues for Faculty[M]. Edie andLew Asserman Public Affairs Library.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5017。

上一篇: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遥感平台摄影测量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