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21

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一、什么是偏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 快八点了,你起床了。

二、语法偏误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

什么你要买?

那个天我们没有去公园。

三、常见的语法偏误

常见的语法偏误主要有四种: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

(一)遗漏(缺失)

是指在词语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该用的成分。 排队的人很多,厅里面热闹。 有一条蛇掉进缸。

即使你们不同意,我要买这本书。

他连最简单的汉字也写不好,复杂的汉字写不好。

二、误加(多余)

是指在不应该使用某一词语或某种句法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

我们班有十五个学生们。 我昨天不在了家。 他从来一次也没说过谎。

三、误代

误代是指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用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而造成的偏误。 我没有够的钱买车。 一件衣服被他撕破了。

生活中,谁有干涉别人的资格呢?特别是恋爱,局外人别干涉。

举办奥运会有很多好处,那就是我的看法。

四、错序

是指句中的词语或成分位置不当。 下楼两个外国人住。

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在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选择性执行的行为普遍存在。导致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文章首先描述了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含义、表现及其危害,然后结合案例分析它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根源出发,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煤矿

近年来,重大煤矿事故在我国频频发生,一直是困扰党和政府的一道难题,它更是一个涉及到复杂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问题。中央为解决矿难题出台了很多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并没有被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是选择性的执行。本文结合2006年10月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的案例,分析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原因与对策。

一、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含义、表现及危害

政策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更有赖于政策执行者的有效执行。然而就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选择性执行行为。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的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的需要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对政策原来的信息或是精神实质误解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这种选择性执行活动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有的只是在形式上象征性地执行公共政策,而不是实实在在地认真执行;有的只是选择公共政策的部分内容加以贯彻,而不是无条件地执行全部内容:有的是缩减公共政策目标与范围去执行。个别的也有超出公共政策的界定去执行。

当然,这种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带来了很多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降低政策执行效率;公共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妨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后继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会威胁到政府权威的合法性。

二、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原因

(一)政策執行主体自身利益驱动

公共政策的实质就是对社会资源和利益的划分。各项公共政策的最终执行者都是人,而人是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的,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当所制定的政策与政策执行者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政策执行者则有可能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应对上级政策。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解决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中央或上级政府以全局的名义依靠政治和行政的权威对地方资源的调动,有时侵害了地方利益。这种上下级侵权的行为导致地方政府采取种种“对策”对付中央政策。所以说,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是导致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根本原因。

例如在2006年10月5日发生透水事故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煤矿,早在2003年1月11日该矿就已经发生过一次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时,依照当时关于煤矿事故安全生产的法律,当地政府本应关闭该煤矿。却没有关闭。因为,如果不关闭煤矿。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了经济增长这一硬性指标。政府官员也可因此而获得升迁的机会。另一方面,矿主会基于自己的利益,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渠道给政府官员一些好处,希望政府批准他们继续经营非法煤矿,这样很多政府官员经不起诱惑,就形成当今普遍的官煤勾结现象。既然不关闭煤矿有了种种好处,地方政府当然会选择不关闭,这样选择性执行行为产生。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政府执行主体自身的利益驱动会导致选择性执行。

(二)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能力低下

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主要指对政策信息的认知能力和使用政策资源的能力。如果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知识丰富,了解自己各方面权利和义务,对所要执行的政策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原则与策略理解深刻且执行政策的相关资源充足,那么,政策执行主体选择正确的行为的方式的可能性就大。所以说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低下也是导致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案例中。导致这一矿难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矿主拒绝执行市、县政府下达的停工指令。从另一角度反应当地政府的执行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当地政府在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矿主不执行停工指令这种情况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监督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多元监督主体构成的监督网络,然而这种监督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却表现得并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尚存在着因制度的依附性而导致监督主体不能正常履行监督职能的监督“缺位”,因各种监督主体之间互相干预而导致对方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履行的监督“越位”,以及因社会主体的监督职能和权益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和规范而导致的监督“空位”,行政监督制度的缺陷无疑降低了地方政府因采取“对策”行为被查处的几率。

在这个案例中,地方政府在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监督或真正有效监督。就煤矿事故而言,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追求,肯定不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共政策,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为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不按照政策执行的后顾之忧,这样,在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普遍发生。

(四)责任追究不到位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体系中。对政府做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即各种法律、决策不能受到法律上的责任追究。只能通过内部的行政处罚,如警告、记过等表现出来,而地方政府的选择性行为大多是以决议、命令、行政规章表现出来的,这使得地方政府选择性执行的成本很低,导致选择性执行行为成为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潜规则。

在上述案例中,早在2003年,矿难发生时,当地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的官员并没有受到责任追究。

三、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现象的防治对策

当前,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现象普遍存在,对我国政策的影响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为防治这种现象,确保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从上述导致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行为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几方面的意见。

(一)建立开放式的政策制定体系,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利益

建立开放式的政策制定体系就要求政策制定主体在政策问题界定、信息收集和意见征集等方面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各方面的利益主体包括地方、部门政府、政府官员和公众等从各个方面提出不同的意见要求,在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的基础上,同时也要考虑和照顾地方的利益。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利益追求,制定出对各利益主体造成最小影响的政策方案。使执行机构

的价值取向与政策的价值取向尽量趋于一致,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利益冲突,有利于公共政策的执行。

就煤矿事故来说,在制定解决煤矿事故政策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利益,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要一味关闭所有不法生产的煤矿。一方面可以制定一些整改标准。让煤矿企业在适当的期限里进行整改。最后实在不能达到标准的责令关闭。另一方面,中央可以相应地给地方政府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从一定程度上激励地方政府认真执行政策。

(二)政策执行过程的法制化

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行政的实质,就是政府行为受法律行为的制约。地方政府因自身利益驱动会滥用公共权利为自身谋利。政策执行过程的法制化,并不是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方方面面都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而是将最重要、最必要的程序制度加以确立。

就煤矿案例而言,中央可以将一些涉及解决煤矿事故最重要的、合理的、和必须的执行制度法制化,这样可以减少政策执行主体受利益驱使后行为的随意性,从法律的层面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地方政府如果不进行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宣传,将会受到法律的约束。

(三)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

为了解决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低下的问题,应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素质,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

拿煤矿事故来说,可以对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政府官员进行培训。一方面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执行政策过程中应该履行的义务,执行这一政策需要的相关资源以及执行政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应对各种情况的决策能力。如果地方政府有较高执行能力,在执行政策的时候。他们肯定会考虑到矿主拒不执行政策这种普遍的行为,进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停止非法生产煤矿。

(四)完善监督机制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于现行政策监督制度失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当务之急是要理顺监督体制,改变专门监督机构现行的双从领导体制,实行垂直管理,使监督机关的财政权、人事任免权等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安排,保证专门监督机构超然行使监督权;强化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职能:落实和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只有在这种完善的监督制度下,地方政府在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时,才会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大众的有效监督,进而约束他们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的行為,确保公共政策有效执行。

(五)健全政策执行者的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政策执行者的责任追究制度,是为了约束执行者,把政策执行控制在法律秩序的范围内,使违背政策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的身上,从而增强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微机意识。要严格政策执行的考核制度,增强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意识,对由于政策执行失败造成损失的执行者。要追究其行政及法律责任;要重点强化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首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促使执行者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健全政策执行者的责任追究机制,形成风险预警机制,将有助于激发政策执行者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使政策执行者权责一致,从而便于对政策执行者实行有力的监督。拿煤矿事故来说,对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采取强有力措施,该停未停、该关未关,造成后果的煤矿一律从严追究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任。

总之,政策执行主体自身利益的驱动是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同时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低下以及相应的约束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又强化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为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减少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冲突、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以及完善约束政策执行者行为的制度着手。

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和成果。然而某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政策执行中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和政策偏离现象,从而使得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本文结合公共政策中的有关政策执行理论,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以求在充分理解政策的前提下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关键词】 建设新农村 政策 有效执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描绘了新农村的特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然而,一些农村对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片面理解或理解不充分,以至于找不到切入点,建设任务进度迟缓。依据政策执行有关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探讨如何能更有效地寻找切入点,从而顺利地开展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偏离的典型:拆房刷墙

由于政策理解不到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出现了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导致政策偏离的现象,以至于产生只作表面工作的现象,如大量拆除破旧房屋,将村外围或公路沿线房屋外墙粉刷一新,还有的植树种草甚至修广场等等。表面文章的背后却是村民生活依旧,村内各种设施没有变化,村民收入不见提高,同时由于资金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间接地打击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虽然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短期见效,但一些地方的切入点本身就偏离政策初衷。如果发展下去,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可能会变得进度迟缓,农村发展受影响的同时,还容易导致某些环节断裂甚至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样,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势必因某些地区存在的问题受到影响,最终使建设过程受到一定阻碍。

在公共政策理论当中,政策执行部分非常重要,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再好的政策也将失去意义。我们将就“拆房刷墙”现象引发的政策有效执行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服务。

二、政策理解、执行与有效执行的有关概念

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偏离现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有关政策理解、执行与有效执行等相关政策理论。

政策理解指执行部门对一项政策从制定宣传到准备实施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认识政策含义、领会政策精神,为后期执行和全面实施打好基础。要做到政策理解,政策宣传和政策分解是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政策对象只有知晓了政策,才能理解政策,只有理解了政策,才能自觉地接受和服从政策。各级政策执行机构需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政策意义、目标等,从而为有效执行政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政策分解即制定计划,需要遵循客观性、适应性、全面性以及一致性的原则,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途。

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是为实现政策目标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是政策执行者运用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和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由于公共政策从观念形态的制定到公共政策现实形态的执行尚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以致于执行环节易于出现偏差,即政策偏离,最终导致政策不能有效执行。

政策有效执行即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做到不偏离、不走样、不背离,或者通过政策变通等灵活性和创新性形式达到政策目标。

三、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

1、政策执行主体或人员对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存在影响

(1)执行机构组织之间可能存在沟通与协调的不充分因素。政策沟通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将政策信息进行交流、传递的过程,有效的沟通也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协调也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之一,它是管理组织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相干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于我国农村地理、经济、社会等各项因素的特殊性,某种程度上存在执行政策时缺乏沟通与协调的问题,导致基层执行机构对政策认识不充分,执行不到位,以及执行政策出现偏离等现象的存在。

(2)基层执行机构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存在一定问题。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者来实施,政策的变形走样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执行者的素质不高和思想观念上的错误所导致的。部分乡村干部年龄普遍很高,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基层干部的待遇不高,从而缺乏动力,缺乏一种真抓实干的硬作风。另外,由于乡村干部缺乏教育培训,对政策法规认识不够,理解不清,在政策贯彻执行时,对政策的宣传难以到位,在工作中难以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观念,思想模糊,认识滞后偏差。

(3)基层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替代式执行。替代式执行是指当执行机关和部门所执行的政策对自己不利时,执行者就制定与上级政策表面上一致,实际上却相违背的实施方案,使上级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和落实。我们所讨论的“拆房刷墙”现象实质就是替代式执行的典型代表。

2、目标群体即农民对政策执行有一定的影响

(1)农民自身的素质因素对政策执行有一定影响。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再加上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他们对很多的具体政策缺乏了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他们根本不能有效识别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2)农民扮演的角色也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一项因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是主要角色,而有些地区农民则是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来面对政策的,这样势必产生一种农民不顺从、不关心甚至拒不接受的结果。

(3)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问题。农民本应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监督作用,但是受自身素质和地位等客观因素制约,“搭便车,随大流”思想使得他们对政策执行漠不关心或者无力关心,导致乡村干部的一些执行不力甚至违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力的制止,间接地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

3、政策执行还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农村所在地区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教育状况、法律状况、人口状况、科技状况等。当前我国农村所受政策环境影响和制约的方面主要有:政治上,基层组织存在很多问题,乡村干部素质、能力较低;经济上,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不能有效地配合政策执行;文化、法制和教育发面,许多农村地区文化环境较差,教育水平落后,法制观念淡薄等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在政策宣传方面的落实和实施。其它方面,如人口分布复杂和科技不发达也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4、新农村建设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政策监督贯穿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部分。通过政策监督既可以保证政策的合法化,又可以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尤其通过事中监督可以防止偏差,使政策顺利执行。如果政策监督不到位,对政策执行情况缺乏跟踪控制,对政策执行效果缺乏严格考核,对政策执行主体和参与者缺乏赏罚措施,那么对政策的执行将产生消极影响,大大降低政策效果。

四、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如何做到政策的有效执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有许多原因,因此,结合有关公共政策理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有效执行中的作用

针对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组织间沟通与协调、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等至关重要,信息的准确完备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政策执行机构和执行者必须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来源渠道的畅通,多渠道获取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完备,以便为政策执行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提高农村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地执行政策,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宗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宗旨观念淡泊,理想信念缺乏是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思想根源;二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使政策执行在合法有序的框架内得到贯彻落实;三要强化对政策执行人员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增强执行人员在政策执行中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四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吸纳高素质人才,认真落实一村一大学生政策,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2、扶持和落实有关政策,使政策和农民利益紧密结合

财政、金融、教育等有关农村的政策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形势下,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将政策向农村倾斜。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把教育看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在和谐社会的思路里,我们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运行的平衡机制,因此,有关农村教育改善的政策不可或缺,农村教育政策的继续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力度,不断缓解农村过剩劳动力所产生的压力。

基于以上各项有关农村政策,使得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切实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产生一种“共鸣”,从政策执行的目标群体角度解决其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3、完善政策执行监督与考核机制

公共政策监督是检查政策运行,纠正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不当“偏离”,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措施。政策监督机制的运作是通过对政策执行前、执行中、执行结果的监督对政策执行各环节进行预测分析,监督执行的行为。政策控制机制的运作就是通过制定调整方案或纠偏措施,采取调整和纠偏行动,对原政策的目标、范围、力度等进行调整或更新。

另外,要在对农村基层的考核评估中突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以农民满意为最高原则,将内部评估变为内、外部评估相结合,以外部评估为主的形式;二是要在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任用、考核、奖惩中以农民意见为主,从评估机制上加强对政策执行歪曲的制约,使农村政策执行从制度和机制上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彭明春:论公共政策执行变异的成因和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9).

[3] 高建华: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6(2).

[4] 王杰敏:农村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2005(6).

[5] 贾春泽:论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2).

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调查方法和内容

(一) 调查目的

在当前全区国语教学的大环境下,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各族学生都越来越重要。因此, 调查分析各个阶段的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复元音的情况, 找到习得过程中的偏误特点以及类型, 并和维吾尔语相似单元音韵母进行对比, 探讨维吾尔族学生的偏误规律, 对普遍存在的难点针对性的纠正, 有利于维吾尔语族学生的发音规范。

(二) 调查过程

为便于调查, 设计了一个包含82个词语的词语表, 涵盖了所有的复元音韵母的字共137个, 考虑到调查对象读叠韵或双声音节时产生的偏误各有不同, 13个复元音都包含一定的共同特征:第一列、第二列为随机组合的音节, 第三列、第四列为双声音节 (例如jiějué) , 第五列为叠韵音节 (例如dǎo gào) , 第六列为音近音节 (例如xiāhuà) , 第七列为零声母音节 (例如yuèyě) 。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新疆教育学院的9名预科班学生, 3男6女, 调查对象被要求逐一念词语表, 语速适中, 采集到录音样本后, 反复听辨、记音。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听辨录音样本时, 调查对象出现的偏误情况各不相同, 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偏误类型, 下面是统计结果。

由表1可见, 除了iɑ和ie以外, 其余的每个二合元音或三合元音都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偏误类型, 二合元音韵母中的ɑi、ei、ɑo、ou、iɑ、ie、üe、uɑ、uo容易被误读成[uai]、[e]、[o]、[uo]、[i:ɑ]、[yɛ]、[iɛ]、[uo]、[ou], 三合元音韵母中的iɑo、iou、uɑi、uei容易被误读成、[uai]、[iɛn]、[y], 结合整体情况来看, 偏误率排在前五位的是:uo>ou>uɑ>iou>uɑi。

三、复元音韵母的偏误现象及成因分析

(一) 丢失韵头、韵腹或韵尾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 丢失复元音韵母的韵头、韵腹或韵尾, 直接读成汉语的单元音的偏误现象约占整体的1/4, 例如:ei[ei]丢了韵尾读成[e], üe[yɛ]丢了韵头读成[ɛ], uo[uo]丢了韵头读成[o], 暴雷 (bào léi) 读成bào lé, 骆驼 (luòtuo) 读成lòto。三合元音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 有把iɑo[iɑu]丢了韵头读成[ɑu], uɑi[uɑi]丢了韵头读成[ɑi]的现象, 三合元音是汉语作为二语学习时的一个难点, 由于iou和uei这两个音节在和辅音组合的时候要省写成iu和ui, 这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惑, 会漏读韵腹o和e, 这样发出的音更加接近维吾尔语发音特征, 当uei省写成ui的时候, 如果漏掉原形式的韵腹e, 容易发成, 二语痕迹相对明显。

(二) 汉语复元音韵母ɑo、ou和uo用母语中的

来代替

表格中, uo和ou分别排列在偏误率的前两位, 表格显示把ɑo、ou和uo发成[o]或[u]的偏误发生率较高, 又由表1可知, 把ɑo、ou和uo发成[o]或[u]的偏误率比例很高, 可以推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头发 (tóu fà) 读成发, 时候 (shíhòu) 会读成时, 骆驼 (luòtuo) 读成, 除了学生群体, 在百姓口中也常能听到, 好巴郎会读成巴郎子, 好人说成等。

(三) 颠倒韵头、韵腹或韵尾, 识记不清

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 uo和ou、ie和ei这两组复元音韵母出现了颠倒复元音顺序误读的偏误情况, uo和ou的这种偏误分别在自己的偏误频次中占得比例最高。

像把泪人读成猎人, 铁锅读成铁钩, 说书读成收书, 喽啰读成裸露, 头发读成脱发, 一旦反着读, 表达的意思就全变了。

(四) 混读

据表,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 ɑi和ei、ɑo和ou、ie和üe、uɑ和uo大部分出现了彼此混读的偏误现象, 例如ie读成üe (偏误率7.4%) , üe读成ie (偏误率4.2%) , uɑ读成uo (偏误率14.3%) , uo读成uɑ (偏误率7.9%) 。不难发现, 同为前响或后响复元音韵母, 又同为开口呼、合口呼或撮口呼的音节容易混读, 如ɑi和ei、ɑo和ou都是前响的开口呼复元音韵母, 除此之外, 音近音节双声音节或押韵的音节容易混读, 例如头发读成逃发, 周折读成招折等。

(五) 拖长短元音的发音现象

表格中中我们可以看到iɑ[iɑ]这个复元音韵母的偏误率是13个复元音中最低的, 但在初级阶段的维吾尔族学生中出现了将短元音[i]拖长成[i:], 读成[i:ɑ], 通常汉语翻译成维吾尔语时, 有音译的现象, 然而, 因为维吾尔语中没有双元音的结合, 所以汉语复元音韵母音译的时候就会音译成一个元音加一个辅音的形式, 这在维吾尔语中读起来无形中就将音节拉长了, 这可能和维吾尔族学生发汉语复元音会拉长元音有关系。

四、复元音韵母教学的对策

汉语的发音中, 复元音韵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掌握汉语复元音韵母减少偏误, 可以帮助维吾尔族学生说出更加纯正的汉语, 现笔者结合调查结果和教学经验,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就学生来说, 首先, 学生要熟练掌握汉语的发音规律, 听标准的汉语复元音韵母发音, 不断地模仿, 有意识地克服用母语中的单元音去代替汉语复元音韵母, 尽量用汉语的语音结合规则去拼读, 降低维吾尔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其次, 要识记清楚每个汉语复元音的符号和发音特征, 不读错不用错;再次, 要克服拖音现象, 读iɑ时简洁明快。最后, 放慢语速, 口齿清楚, 配合好声调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去说。

就老师来说, 第一, 老师在教授汉语复元音的时候要向学生展示口腔的变化, 前响复元音ɑi、ei、ɑo、ou发前一个元音时开口度较大, 滑向后一个开口度比较小的元音, 响度在前一个元音上, 后响复元音iɑ、ie、üe、uɑ、uo是由开口度比较小的音滑向开口度比较大的元音, 响度在后面的元音上, 中响复元音iɑo、iou、uɑi、uei是从较小到较大又到较小, 响度在中间的元音。第二, 老师要带学生在双声、音近和押韵音节单独、反复地练习, 这些是学习的难点, 例如搜索 (soūsuǒ) , 学生很可能读成suōsuǒ, 多练习方能掌握。第三, 利用音近词组、长句、绕口令练习混读的复元音, 例如铁锅读成铁钩, 说书读成收书, 也许学生混读了ou和uo, 但这些又分别是正确的其他词语, 不放在句子中可能发现不了学生已经误读了。第四, 老师需要集中纠正偏误率排在前五位的复元音韵母, 偏误率高的韵母读不准是学生中的普遍现象, 老师可以拿出来专门针对性的纠正, 帮助学生发出正确的汉语语音。

摘要:本文调查了九名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复元音韵母录音样本, 通过复元音韵母偏误率, 排列出了偏误率排在前五位的复元音韵母是uo> ou> uɑ> iou> uɑi。接着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偏误的类型和成因, 最后对双语教学中的复元音韵母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语复元音,发音特征

参考文献

[1] 朱学佳.维吾尔族汉语使用变异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

[2] 黄伯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大学生宣讲团德育工作论文范文下一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