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04

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能够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重要意义不仅仅限于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对提高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美国理工科院校文学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课程形式丰富多样、涵盖面广、受众数量多。从借鉴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应该从观念、课程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地方理工科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关键词】地方理工科院校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 麻省理工学院 课程体系改革

1 前言

早在1999年2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素质教育列为第一项跨世纪工程予以重点实施。2007年党的17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文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我国,文学教育具有悠久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古代中国,文学发挥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在近现代,文学更是被看成是“救国良方”,发挥着启蒙思想的作用。在当代社会,文学教育的意义尤为重大。首先,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实可信的阅读文本,最美的语言大都存在于文学文本之中。文学学习本身能够极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其次,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锻炼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提升审美情趣和培养艺术修养的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最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美文学作品直观地折射出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学生得以了解异域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文化宽容精神,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平台。

如何在兼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改变目前文学类课程遭受冷遇的现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英语专业。笔者拟从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文学课程设置入手,探讨适合我国地方理工科院校现状的英美文学课程体系。

2 麻省理工学院文学课程设置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网站(MIT OPEN CPOURSEWARE)的介绍,25年来,超过75%的本科生选修了文学类的课程,这无疑是符合美国大学通识人才培养目标的。为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MIT的文学课程体系提供了从入门级到中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课程:基础类课程基本涵盖所有的文学门类,并且也把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入门级课程包括“小说入门”、“传媒研究入门”、“戏剧入门”、“诗歌研究:诗歌重要吗?”、“文学理论入门”等。随着课程的深入,一些专题研究被引入到课程体系中来,使学生掌握的文学基础能够在具体应用中得到发挥与提高。MIT的授课多以小班形式进行,最大程度地为学生们提供机会了解文学,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写作、会话与翻译的能力。

MIT文学课程设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体现在课程种类繁多,涵盖面广。既有综合概论类课程,如“西方文化基础”系列:如“从荷马到但丁”、“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等。同时也有断代史研究,如“中世纪文学:中世纪女性作家”、“二十世纪戏剧”等。此外,还有特定作家的专题研究,如“莎士比亚研究”、主要作家:麦尔维尔与莫里森”、“主要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与‘90年代’”等。基于文类的不同,MIT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如“喜剧”、“悲剧”、“小说入门”、“现代诗歌”、“英美民间音乐介绍”等。为了适应当下的理论大潮,MIT的开放课程也出现了“文学与伦理价值”、“西方叙事文的形式”、“文学理论入门”、互动与非线性叙事: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MIT虽然是一所理工科院校,但是它为学生们提供了积极丰富的文学类课程,并且在课程安排上煞费苦心,既有概论性的课程,介绍基本的文学形式和流派,也有较为深入的专题式课程,供学生进一步了解某些作家或某个文学时代。所有的课程均具有开放性,供全体学生自由选修。

3 我国地方理工科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现状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划分,英美文学课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英美文学类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要,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潮和弥漫社会的功利思想的影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的外语专业纷纷开设了许多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方向,有些院校还在外国语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外贸英语等复合型专业。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们更加青睐实用性课程而忽视文学类课程。以笔者所在的长春工业大学为例,自2003年开设经貿英语与语言文学方向以来,每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语言文学方向的课程。笔者对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及长春工程学院等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目前这些外语院系中,一般在第五学期开始设置文学类课程,开设的课程比较单一,一般包括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有的院校将这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个别院校在选修课中开设了“短篇小说欣赏”、“诗歌赏析”等课程,但普遍课时比较少。例如,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文学类课程仅面向英语专业的学生,包括英美文学史(I、II)、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短篇小说欣赏等4门课程,课时仅有180学时,占总学时的6%。同样,在大连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从第五学期开始开设英国文学(I、II)、英美短篇小说、美国文学(I、II)等科目,其学时总量为152学时,仅为其总学时的5%。

另一方面,教师及研究人员将教学及研究重点转向语言应用、翻译研究、语言与文化等方面,导致了英美文学课程的边缘化。根据鲁吉所撰写的《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中所收录的16200余条外语语言学(主要是英语)和外语教学(主要是英语教学)的研究论文中,有关文学及文学教学的文章仅有329篇,占2%。而在国内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2000-2001年间发表的文学及文学教学类论文也仅占3.8%。(鲁吉,2003:10)

4 比较研究后的反思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对我国地方理工科院校的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剖析:

首先,对地方理工科院校中的英语专业而言,中国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局势都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还应该具有深入洞悉西方文化、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英语专业本质上是人文学科,英语专业教育不仅是技能培养,更重要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英才。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但是,目前学生们真正喜欢文学类课程的不多,不少学生对英美文学教育认识肤浅,不了解此类课程的意义与作用;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英美文学功底相当薄弱,学起来比较吃力;另外,考级、考研、就业的压力也使学生不得不远离阳春白雪的文学,重语言技能、轻文学素养。在教师方面,我国部分理工科院校外语院系文学类课程师资匮乏,教师常年处于课时多、压力大的状态之下,英美文学教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因而,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应努力尝试在培养计划中增加文学类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拓展学生人文素质。

其次,对地方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世界正在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时代呼唤着引领文化潮流的高等教育,由以科技教育为主向人文与科技教育相融合的转变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英美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劝善,宣扬同情、人文、关怀”,(张维又,2003:145)能够陶冶情操,塑造品行,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能力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理工科院校之中,英美文学教育仍未走出外语院系。要改变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改变观念,整合现有的公共课程体系,像推进“两课”一样,以行政手段促进文学类课程在培养计划中提高分量,增设文学类公共基础课。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理工科院院校也应给与外语等人文学科充分的重视,加强对英美文学师资的培养。

第三,鼓励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开设跨学科公共选修课,扩大知识的受众范围。

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增大图书馆的文学类藏书量,促进人文环境的形成。

5 结语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从原始结合状态到分离再到现在的有机结合状态,充分证明了加强人文教育符合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平臺,英美文学课程如何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改革,使之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J].

[2] web.mit.edu/lit.

[3] 鲁吉.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4] 刘意青,张维又,刘象愚等.文学与语言学怎样相处—2002年外国文学年会座谈纪要[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3,(2).

[5] 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目标略显不足。针对教学现状,首先应该调整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

目前,学界将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两大类。研究型大学以老牌高校为主,以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大学的主体是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这类高校,立足于为地方,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为地方各行各业培养公关、秘书、宣传、企划、广告等人才。这类人才,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非尽如人意。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一些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必需的读、说、写、评等综合动手能力,难以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察我们的教学,结合我们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性本科院校起步相对比较晚,缺乏办学经验,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在传统研究型高校的基本课程体系中加上一些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于2001年由专科升为本科,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广告学3个专业,主要培养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面向基层工作的应用性中文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分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集中实践平台”,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属于专业教育平台。调查发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借鉴得都是传统研究型高校的课程体系,除了课时不一样,其他方面与研究型高校基本一样。

在课程结构上,突出表现在理论性、概论性课程较多,应用性、操作性课程较少。文学课程过分重视文学史知识,强调学生对文学发展历史的掌握,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使得“作品选”成为附属品或点缀。这样一来,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感悟、阐释等方面却不如以前。语言类课程把大量的课时用于语音、词汇、语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这种偏重理论的课程结构,放在研究型大学是行得通的,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地方性高校来说,未免本末倒置。

目前,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仍然以大学教室为阵地,仍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这样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读、说、写、评等综合能力。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改革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真正服务地方经济,首先应该调整课程体系,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文学课程中合并相关课程,改线条式讲解为块状式讲解,开设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修课,着重通过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在语言课的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懂多少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定制写作课程,外聘各色人才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

根据能力型教学目标的要求,调整课程内容。首先,删减教学内容。不管是基于课时的考虑和,还是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删减都是必要的。因为有些教学内容既占据了相当的课时,对培养学生能力也没有多大益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曾说:“我们希望本科的基础课逐步减少概论与史的内容,加强专书导读,主要往积累型而不是拼贴型的教育方式上走。”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北京大学都需要减少概论与史的教学内容,更别说地方性本科院校了。

在删减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吸收最新的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因为高校所授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缺少因知识的陌生化带来的初始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深度与广度上与中学语文拉开距离,使学生获得步入一个全新学术领域和层次的新鲜感,从而产生更上一层楼的成就感和期望值,避免因教学内容与已有知识大同小异,使学生产生怠意和失望。因此,专业老师应注意吸收学术研究前沿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鲜活的知识信息和学术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来尝试解决问题,藉以激发学生对专业价值的全面认识。例如,文学课上引导学生以熟悉的微博体来解读《论语》,对当今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孔子所处的时代进行比较,学生个个都兴趣十足,成为感慨万千的老夫子。语言学课上,“隐喻”是一个传统的内容,学生都知道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加入这些最新发现,往往让学生耳目一新,产生“哦,真的吗”的疑问。这种思辨型的互动授课,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愉悦感、致用感。这样,即便是中学学过的作品,如果老师能另辟蹊径讲出新意讲出深度,学生也会觉得这门课有意思,进而愿意去听去学。相反,如果一个老师所讲的内容长期没有新意没有深度,学生会产生一种“不过如此”的心理,从而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不管是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深化和增加,都要高屋建瓴,统筹规划。目前,各学科老师大多都是从本学科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缺乏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沟通,因此可能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重合之处。因此,相关学科的教师应该相互协调,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从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应增加地方性文化知识的传授。突出地方特色,设置专题、专书、专人研究,通过“通一书而晓百书”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既形成特色,又培养能力。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徐州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地方性的文学佳作。这些均可以形成专题、专书、专人研究课程系列,形成课程特色。冯小刚《天下无贼》的电影大家都很熟悉,而《天下无贼》的小说却鲜为人知,而它的作者正是江苏徐州丰县作家赵本夫。赵本夫还有很多颇具影响的作品,完全可以现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开展专人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天下无贼》和赵本夫的其他作品,展开专门的学习研究。

改革教学方法,大量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偏少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文科专业尤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应该革新教学形式,增加学生走出课堂、观摩实物的学习机会,在实践中体验专业知识致用的乐趣。在文学课上,配合本地专题、专书、专人课程教学,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搜集相关文学作品,进行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还可以安排作家的讲座、作家的课堂、学生对作家的访谈等等,在与作家的对话中深刻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这样多渠道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读、写、评等综合能力。语言类课程,广泛收集从古至今各种好玩有趣的语言文字游戏,要求学生从学习到模仿到创作,从实训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或者直接把学生带到碑刻、楹联、匾额相对集中的文化遗产现场,面对实物来教学。写作课上,应广泛调动学校和社会资源,安排学生进入学校办公室、报社、网站、公司等,从事一线的文字工作,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不管是文学课还是语言、写作课,都要注意恢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优秀传统,增加大量名篇名段的诵记,安排各种文体的拟作与随笔等,锻炼学生的汉语读、说、写、评等综合能力,不要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眼高手低,难以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

总之,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这是这个专业在这类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基础学科的改革来看,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切实突出“地方性”和“能力培养”,不断探索,为应用型人才的的培养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

〔2〕尹建学.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3〕金璐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探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温儒敏.“守正创新”:北大中文系的改革思路.[EB/OL] http://pkunews.pku.edu.cn/newsshow.php?id=10632& direction.

〔5〕滕玉梅.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6〕钱国英,土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7〕廖开顺.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J].人才开发,2003,(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小学写作是学生今后求学生涯写作的基礎,如何夯实写作基础成为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问题之一。发掘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件“乐事”。只有让写作在学生心中有了好的开头,才能引航今后的写作旅程并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生;循序渐进

一、先动笔再入门

俗话讲“万事开头难”,小学写作也是一样。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往往有着懵懂的认知和充裕的好奇心,但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如何付诸笔下。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上,通常先提到的是写作手法,之后再使学生动笔试写。由于对语言应用的不熟悉,这种方法往往使学生在写作启蒙阶段就遭遇瓶颈,影响情绪更谈不上快乐写作。

在我看来,写作应该像学生们心中其他未知域一样充满吸引力,而学习写作对他们而言更应该成为一种探索过程,从探索中获取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从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寓教于乐。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的研究——人类存在内隐学习模式,即个体对复杂规则知识的无意识获得过程。正确利用内隐学习模式便能践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在课堂上经常强调“用眼睛去发现世界,再用笔把它变成自己的世界”,但是并没有过多强调应该写什么、怎么写,而是让学生自己动笔、动脑。游记、日记、趣事趣闻等等自由表达,就这样,学生的一篇篇作品就上交到我这里。我半学期内是不进行批阅和修改的,旨在让发现世界和写作记录成为他们的习惯。你无法预知一棵树苗会变成什么样子,更无法要求一棵树苗开花结果,我们无法更正一个我们未知的事物。我们要做的是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习惯,当他们乐于拿笔记录周围的事物并且对此习以为常时,便是写作入门的开始。

二、儿童读物才是启蒙教师

学生们喜欢读儿童读物,我们不妨多加推荐。这些读物无疑最契合儿童的思维,使其潜移默化地感受文章的构成和组成部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便于积累素材,儿童所读文本的特征、类型会直接反映到作文中。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前提是有事可写,而写作流畅更是快乐写作的保证。当学生们的写作进行的不流畅时便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变成应付的危险,写作更谈不上快乐,为教学带来难度也在所难免了。

三、贴近学生的思维教学

研究发现,小学生写作认知过程模型体系包括明确主题、产生思想、表达思想、复阅、订正五个维度。每个步骤完好地衔接才能确保写作的顺利进行。有种东西叫做“代沟”,所谓“代沟”就是一道沟通的鸿沟,直白说就是沟通的障碍。小学生带有儿童的思维,这显然无法轻易贴近我们成熟文学构成的思想,为了避免写作教学中“代沟”的产生,我们应该运用“如果进不来,就走出去”的思想,去迎合儿童的想法、领会他们的构思,以免让他们觉得接受写作是种困难的事情。另外,讲课应较多地提到他们所读的童话故事和科普读物,点评他们作品时多加鼓励,便会令他们更易于接受。有一个好的教学开始才能成就一个好的写作开端,进而让学生快乐地写作。

总之,小学生的快乐写作应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即“若将取之,必先与之”。写作是个积累的过程,循序渐进才能让树苗茁壮成长,让写作能带来快乐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产生能极大地减轻教师为控制其自制力付出的精力从而达到写作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赵月.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八小学)

·编辑 李燕燕

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是学生文学素养养成教育的基础,通过教材文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化底蕴,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文章将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落实我国教育改革要求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质量,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

儿童文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做好儿童文学教学,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着力研究的问题。创新儿童文学教学策略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为学生以后语文科目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基础,全面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儿童文学教学

儿童文学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至关重要,但就目前实际状况而言,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儿童文学教学的不重视首当其冲。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儿童文学教学地位仍然不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时比例不够,教师对于儿童文学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儿童文学课堂氛围沉闷,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儿童文学教学失去兴趣,导致儿童无法有效的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学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没有充分抓住儿童的兴趣点,儿童文学教学知识不能有效吸引学生兴趣,学生仍然将儿童文学教学作为一种任务进行学习,而不是自己的兴趣。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一方面儿童文学教学不受重视,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问题,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也不能充分立足学生兴趣点,实现儿童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儿童文学教学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你要求,也是针对现代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学而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育理念,通过多媒体硬件配合先进的情境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文学作品时,教师不仅要针对文中生词生字进行讲解,还要通过情景教学的方法为学生解读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马、松鼠和老黄牛,按照文中情节進行演示,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篇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实现儿童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目的。

2.拓展阅读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教育要不断拓展学生阅读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儿童文学教育的目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从深入挖掘教材,从教材中寻找儿童感兴趣的话题,依据教材大纲要求,与现实中的故事结合,充分实现教材内容的拓展,让学生阅读不仅仅限于课堂,不断拓展学生阅读空间,让学生获得充分的阅读体验。例如,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可以从文章中了解到作者儿时的童趣,通过作者细微的观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儿时观察蟋蟀“建房子”时的心情,而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引申到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实现儿童文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3.针对性教学,积极进行儿童文学渗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当中,除了要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创新与改进外,还要采用针对性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教材文章教学中积极渗透儿童文学,增加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识词能力,掌握更多的汉子和词语的用法,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不断的儿童文学渗透中实现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例如在《伯牙绝弦》这篇文章中,除了讲授本篇课文大纲要求的知识外,可以引申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故事,诠释友谊的含义,以更加具有故事性的情节吸引学生,更好实现课外与课内阅读的结合。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学生即将升入初中的基础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语文科目学习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关键部分,儿童文学蕴含深刻的含义和哲理,并且内容丰富有趣,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讲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科目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水平,全面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增强,为以后更加深入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欣,吴华颖.问道整本书阅读——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实践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8(11):57-59.

[2] 郭信忠.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7(47):79-79.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太坪镇下坠完全小学)

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重视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通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学;文体特征

语文学科不仅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儿童学习更是丰富学生感情世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整合儿童文学,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积极作用,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不高

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普遍不高,在入职之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较差。而且,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儿童文学观念,一味采用传统的儿童文学审美理念,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的质量较低。同时,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及时掌握儿童文学的相关知识,不能完全了解儿童文学的体裁特征和美学内涵,从而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另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视野狭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复引用同一部分的内容,制约了小学生文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的特征相脱离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准确地掌握儿童文学的具体特征,不能围绕儿童文学的美学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致使儿童文学丧失了美学品格和艺术特性。在讲解儿童文学的课文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强调其工具性,刻意忽视其美学特征,从而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采用成人式的教学方法讲解儿童文学课文,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采用相同的方式讲解儿童文学作品,忽视了儿童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和押韵性,致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闷。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具体应用措施

1.大力挖掘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作品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模仿小松鼠的表情和动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效整合儿童文学作品,指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2.准确掌握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主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儿歌、戏剧和寓言故事等,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形式特点,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合理讲解异乡生活的孤独,让学生通过词句来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阅读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诵读、念唱的方式,让学生体味诗歌朗读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根据教学的需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展示主人公对自由、友谊、公德的追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儿童文学的积极作用,根据儿童文学的具体特点,大力挖掘小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礼邦.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1).

[2]杨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3):16.

[3]把红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102.

[4]马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24.

编辑 段丽君

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当前中小学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定位不够清晰,具体表现为“无关”说、“手段”说、“部分”说等几种观点。其次是实践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存在诸多矛盾、功利化阐释盛行、文学理念滞后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文学教育 中小学 语文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文学教育是个热点问题。人们一致认为“文学教育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1]。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状却是问题重重,矛盾突出,与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

定了位才能谈得上到位。文学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究竟应处于什么位置?有论者认为“‘语文’与‘文学’之争是现实的,也是深远的,至今还远未‘到位’”[2]。首先是人们对“语文” 名称的具体所指理解不一。“语”,大家都一致认为其所指是语言;对于“文”的理解,大家的看法不一,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不同观点。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是指“口头语”,文是指“书面语”。其实,我们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说“文”是指“文字”,不可能是指一个个单个分散的字,它必然少不了“文章”;说它是指“文章”,那么写文章则一定离不开文字;说“语文”是由口头语和书面语组成,这书面语当然包含文字和文章,因此这几种不同的说法,所指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有学者指出:“‘语文’这个名称太含混,不鲜明”,“对于语文教育发展史来说,是总结了一个世纪的经验,造成了半个世纪的混乱”,时至今日,语文学科“仍然没有摆脱几千年传统的综合性社会学科、文章学科(包括文学)的羁绊,没有成为明明白白的语言学科,所以造成了学科性质、目的、任务、内容以及教材和教学体系的混乱。这种混乱局面已经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终结”[3]。因为对“语文”具体所指的理解不一致而造成了语文学科性质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我们从未见有将文学性作为其学科性质特征提出来。人们可以一致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性质,可是对于其文学性却很少有人论及。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中小学开设语文学科的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这个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一致认为语文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提到文学性,人们要问,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以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反映人类生活、揭示社会现象本质的,具有形象的生动性、可感性特点,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是作家独特的情感思想模式和主观审美评价的反映。我们认为提出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特征,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自身,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文学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从而养成纯正高雅的文学欣赏能力。

由于对“语文”涵义及语文学科性质的观点长期以来无法达成共识,因此人们关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很大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无关”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语文还应该是语文”[4],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集中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过于突出强调文学教育只会造成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多元化,顾此失彼,对于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观点对文学教育的意义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在当前凸显人文教育、加强语文课程人文性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这种观点显然具有片面性。

2.“手段”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文学教育是为语言教育服务的,从属于语言教育,即语文知识教育或语文能力教育,他们认为“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实施的”[5],“语文教育实质是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一般意义上是作为语言教育的手段而存在”[6]。这种观点虽然肯定文学教育与语文知识教育、语文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关系,但只是把文学教育当作达到知识教育或能力培养的手段,实际上也是从根本上否认了文学教育独立的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3.“部分”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既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也理所当然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7],质疑“文学教育能包打天下吗?”[8]这种观点固然认识到了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但并没有赋予文学教育以明确的地位,也没有认识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将语文学科分设为偏重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培养的“语言”课程和偏重人文情感的“文学”课程,是解决当前“语文”涵义众说纷纭和文学教育定位问题莫衷一是的最好方法。我们需要清楚认识“语文”的真实学科面目,“语言”课程,注重它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运用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及能力培养,至于涵养学生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方面的学科目标内容,可以在另外开设的“文学”课程中得以实现。我们需要清楚认识“语言”与“文学”两方面不是互不相干的对立,而是都有着连接自身的丰富外延,都有彼此可资借鉴的经验,只是未能有明确分科设置的形式。当然,分设“语言”与“文学”两门课程,仍需面对各种各样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语言”课如何选择语言材料,“文学”课怎样设计,如何培养师资队伍,如何调整语文考试评价体系等等,但这一切,在分别设置“语言”、“文学”课程之后,都会变得更加明确。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实践问题突出

上述中小学文学教育理论研究、课程设置方面的不到位,致使中小学文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诸多矛盾

由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没有科学明确地加以区别,两者至今仍然混杂在一起,致使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矛盾。

1.语文课“包打天下”,兼职太多,耗时低效

语文课除了语言听说读写运用能力训练外,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政治伦理、情感态度、个性人格等这一类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但是,由语文这一门课程来承担这么多教育教学的任务,只能是不堪重负,是不能够完成的,所以要分设课程,每门课程承担各自的任务。各门课程互有联系与各司其职、各有特定任务是并不矛盾的。当前的语文教育,把文学教育和语言训练搅合在一起,实际上只能是互相削弱,所以要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任务并列开来,否则,“只能使这门课两不像,两不沾,两败俱伤”[9]。

2.语文教育目标与语文教材不协调

一方面语文教材选文要选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要选经典的文学、文化名篇,其中占很大比例的是优秀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有论者警示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事实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连古典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10]。

3.语文教师处在两难矛盾境地

语文教师处在以上两种自相矛盾之中,切实无奈地感到语文教学的艰难处境,既无法利用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名正言顺地进行现代科学语言知识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能力,因为要张扬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无法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因为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内容制约着方法,语文教师按两不靠、两不像的方法在耗时低效中摸索。广大的语文教师无奈感叹: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

(二)功利化阐释盛行

我国的教育价值观长期趋向单一、片面的功利化思想,具有“重集体轻个人”的教育文化传统,这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价值追求把社会、国家、集体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考虑的较少,这种价值观积淀于人们的心中,无形中控制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单一片面的功利化思想在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无处不在,它使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方法、文学阐释话语、教育评价等都被刻上了功利化的烙印。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文学阐释话语系统的片面功利化。

首先是对文学作品纯知识的肢解分析。文学作品成了语文考试的附庸工具,成了一只只被解剖的青蛙,语文教师也成了肢解高手,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词语、划分层次、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等几大块切分下来,就算万事大吉。有的教师甚至按照考试的出题模式把文学作品分解为几道题,让学生去背记标准答案,这种对文学作品的纯知识化分解从根本上损坏了文学作品形象具体性、情感感染性、审美愉悦性的基本特性,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僵化、冰冷的讲解分析中,无法获取对作品情感的整体感受,更谈不上获得审美愉悦,结果学生原本可能产生好感的文学作品反而变得枯燥无味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文学作品整体的形象美,不能得到作品情感的熏陶与审美的体验,既不可能培养起丰富的想像力,又不能训练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采摘花瓣的人,得不到花的美丽”。

其次,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阐释评价过于单薄。教学参考书本来只是用来教学的资源之一,但是却助长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惰性心理,有的老师甚至视教学参考书为“圣旨”,进行知识的机械传输,成为教材知识的“搬运工”。由于长期受单一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的语文教材、教参的阐释话语系统本身就显得单薄而功利,比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化身,《孔乙己》是反对封建科举的代表作,《红楼梦》被解读为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小说,《项链》的主人是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主人公受宗教信仰的感化被认为有思想局限……这种种单一片面的理解带有明显的政治化说教意味,它无视文学作品中丰富与复杂的人性,忽无视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导致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严重扭曲或者丧失。“文章阅读讲究‘笃行’的时效,而文学阅读着意陶冶情操,并不急于追求立竿见影的近效,可以陶冶于主观世界的感染”,而对文学作品的单一片面化解读正是违背了这一规律,走向急功近利。同时,“文学阅读是对文本许多‘未定点’构成的‘召唤结构’所做的想象性充实、填补和建构,呈现出形象、含蓄、空灵的特点”[11]。可见,单一片面化的阐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解读,忽视了文学作品阐释的多元化空间。

(三)文学理念滞后

多年来,我们中小学的文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文学理论界的文学研究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当代文艺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中小学文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首先是文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当前,文学观念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鼎新之中,人们开始从多个维度诠释文学的内涵:“文学是世界的一扇窗口”,“文学是心灵的绚丽之花”,“文学是奇特的语言之果”,“文学的创作过程由读者完成”等等,这些新的文学观念使我们重新认识文学的价值,填补了我们理论视野中的一些空白盲点。文学是一种开放的多维语言结构,涵盖着关于文学的历史的和当代的有益认知,并且这些观念还在继续发展演变之中,而现实的语文教育却看不到这种变革,把文学看作认识的工具和载道之器传统的观念仍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制约着人们对文学的认识,这些旧的传统观念把文学作品变成了思想道德的载体,无视文学作品的审美艺术特质,致使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观念不能同时革新,对于文学作品的感知、领会和理解自然也不能与时俱进。

其次是缺乏文学鉴赏知识。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小说,除了被反复循环利用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知识点,事实上已没有其它更多可教的理论了;诗歌,在整体感知、朗读背诵以外,只有体式特点(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对偶、押韵等为数不多而且极为肤浅的知识;散文,只是翻来翻去地强调似知识又似套话的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简单介绍“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以外,也不见有什么知识更新。我们在指责当今语文教学流行的“知识泛滥”的同时,需要作更加理性的具体分析。我们所说的“知识泛滥”的本意,应该是指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就在这么狭窄的框架里来回折腾,这种低水平的重复,我们还美其名曰“螺旋型”。在西方国家的语文课程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理论紧密地联系中小学文学教学,语文课程标准编排了丰富多样的关于文学、文学鉴赏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例如美国一个州的课程标准中八年级“文学反应与分析”所吸纳进的“文学鉴赏”的知识如下[12]:

3.1决定并清楚地表述不同形式的诗的目的和特点之间的关系(如ballad民歌、couplet抒情诗体、epic对句、ode颂歌、sonnet十四行诗)。

3.2评价情节的结构要素(如亚情节、平行片段、高潮)、情节的发展及冲突是怎样表述和解决的。

3.3比较与对照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学人物碰到同样的情境与冲突时的动机和反应。

3.4分析背景(如地点、时间、风俗习惯)与文章情绪、语气、意义的联系。

3.5识别与分析传统和当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如好的与邪恶的)。

3.6识别体现一个作者的风格的文学手法(如暗喻、象征、方言、讽刺)并用之解释作品。

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并不一定直接去灌输这些知识,学生去机械背记这些知识,我们在进行具体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时,可以对知识的处理和呈现方式作多种多样的选择,而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文学教学的最迫切的问题,正是缺乏真正有用的文学鉴赏知识即知识的除旧纳新,也正如语文课程教材专家研讨出的令人泄气的结论:“文学鉴赏能力如何具体化,理论界还缺乏研究”[13]。

当前我国中小学文学教育中还有其他诸多问题,如语文教师群体的文学素养有待提高,语文教材内容、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内容设计有待创新以更加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学作品的性质等等,针对以上现实状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限于本文篇幅,将另文撰写,在此不展开论述。

注 释

[1]陈弦章.文学教育问题论争的分析与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2002(12).

[2]周云汉.让讨论健康地继续下去[J].语文学习,2000(5).

[3]王文延.语文教育学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33.

[4]梁信德、梁学连.语文还应该是语文——兼与《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等商榷[J].中学语文教学,2001(2).

[5]薛川东.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1999(2).

[6]曾洁.“文学教育热”透视.中学语文教学,2001,(2):16.

[7]甘其勋.文学教育面面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2).

[8]任富强.文学教育能包打天下吗——对文学教育定位和作用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0(6).

[9]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67.

[1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67.

[11]曾祥芹.文章阅读和文学阅读的同和异[J].语文教学通讯,2000(6).

[1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7.

[13]顾之川.中学语文课程教材专家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9(8).

(作者介绍:秦海霞,河南教育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下一篇:实验教学机械工程材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