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范文

2023-09-20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范文第1篇

一、风力发电特性

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空气流的作用下产生空气动力, 通过风轮旋转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由于发电机和叶片间处于共同转动轴发电机切割磁力线,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风能资源具有不确定性, 所以与传统的发电技术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 间歇性

由于风电机组的电能会随着风速的变化而不同, 如果封底消失, 风电机组则难以输出电能, 但是风力是可有可无的, 并非人为因素可以调控方能自身难以储存, 风电也无法储存, 所以风力发电有时会有有时会无导致风力发电存在间歇性。特别是在冬季取暖这一时间段, 为了确保电网频率和电压稳定, 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 所以不得已要限制风力发电。

(二) 随机性

由于风能会随时间的变化, 出现季节性变化雨日电话发电量也会有所波动, 但是风能的波动是难以进行提前预测的, 只是根据现有的历史数据以及预测手段进行, 估计无法明确下意识点或者是下一时段的发电量具体是多少, 所以风力发电也具有随机性特征。由于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 会对于电网产生一定的冲击所以风电在电网中的占店比例应当低于10%。

(三) 反调峰性

风力发电具有反调峰性, 在电网低负荷时期, 在高处, 但是在高负荷时间风力发电, 却难以提供足够的电能供给。由于风电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难以与电力负荷相匹配, 也无法像传统的能源那样削平波峰与波谷, 所以风电属于不可调电源。

二、风力发电投资特点

近几年我国风力发电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但是风力发电投资却面临着众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如果进行盲目投资和建设将会严重浪费社会资源, 导致自身经济利益得到损失。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风力发电投资的特点:

(一) 施工建设周期较短

风力发电建设工程相比较其他建设工程而言, 周期较短, 通常一台风电机的运输安装时间约为三个月左右, 如果对千瓦级别的风电厂建设时间约为一年。由于施工建设周期较短, 所以风力发电前建设的风险较小, 项目停工的可能性也逐步降低。即使风力发电建设周期较短, 但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才能够为日后的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依据。

(二) 投资回收期与运营期较长

由于风力发电投资回收期较长通常是大于八年, 主要原因在于风能资源受到能量密度较低与供给不可控性特点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每组风电机的年利用率, 小时数约为2300小时左右, 相比较火电厂而言, 要低很多。风力发电的实际发量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制约, 所以风力发电的投资回收周期也较长。但是风力发电也具备耐久性特征, 风力发电项目的自然寿命与经济寿命较长, 也可以称之为运营周期长。从理论角度分析, 风力发电运营区可高达20-30年, 但是寿命周期长, 所以产生各类风险的概率也进一步增加, 风险涵盖了雷电与暴雨、地震与台风等等。

(三) 占地面积较大

风力发电场的整体面积出现了无下降空间特点, 由于风机布置方面存在众多的限制, 积的比值数量不能设置过少, 如果数量较低, 难以对当地的风能资源展开利用, 也无法使风力发电的规模效应有效发挥, 但是如果设置风机电阻过密, 会导致风机间的尾流, 对旁边的设备产生极大的干扰, 风机电阻承受的负荷量也会大大增加, 由于承受较大的疲劳负荷, 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将会大大降低了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在布置风机时必须科学合理的扩大风机布置范围, 同时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也应当对相关电气设备予以保障, 通过分析机组间的集电线路以及各项施工道路的长度, 才能够确保风力发电有效进行。

三、风力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一)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思路在于分析风力发电投资决策问题, 然后将其分解为阶梯性层次结构, 主要有目标层和准则层、方案层。采用层次分析法, 分析风力发电投资风险, 主要特征在于评价思路简单, 但是也存在个例缺陷, 例如专家系统权衡风力发电打分情况, 过于随意, 缺乏客观性与准确性。由于风力发电时间较短, 部分专家认为该领域发展没有前景, 对该领域的认知尚未充分, 从而会出现判断错误现象。由于部分专家判断失误, 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

(二) 蒙特卡洛法

蒙特卡洛法是对风力发电的投资风险展开定量评价, 虽然属于随机模拟方法, 但是却能够将多年的历史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并且将统计理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随机数据的分布特点展开分析。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评价中, 通常会将蒙特卡洛法应用于多种不确定因素之中, 例如上网电价与上网电量等等, 采用此方法评价风力发电投资风险时, 必须要明确模拟情况下, 应当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 并且对每个变量的概率分布情况予以明确, 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时必须具备前提条件, 变量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且互相存在, 但是上网电量与电价、度电成本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关系。

(三) 敏感分析法

敏感分析法是当前风力发电投资风险中定量评价方法, 也是最为常见的方法, 敏感分析法主要是通过两个步骤进行: (1) 对于目标指标展开设立, 并且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及数据为依据, 对于目标的预期展开估算。 (2) 根据目标指标的计算公式, 对某项风险因素的发生情况予以分析, 明确目标指标会有多大的损害。例如上网电价与上网电量、利率等各项因素控制在百分比内, 大约为5%至10%。

四、风力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过程中, 先用支持向量机方法, 主要适合应用于小样本与非线型、高位数等众多方面的风险评价。支持向量机方法与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相比较, 具有众多优势: (1) 克服风力发电数据缺失现象, 可以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风力发电投资风险预评估, 也可以采用小样本训练得出模拟评价结果, 能够确保风力发电存在的数据缺失问题, 予以有效弥补和解决。 (2) 评价更具科学性与客观性, 支持向量机方法, 能够有效避免专家通过主观打分指标权重这一弊端, 确保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评价过程更具精准性与客观性。3.为风力发电投资提供多元企业有效的依据, 例如在人工智能方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则可以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予以有效避免通过局部优化等等, 确保评价结果的多元性, 也能够为风力发电投资提供切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能够看出, 要想促进风力发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正确认识风力发电投资风险, 制定科学有效的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评价方法。一般而言, 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评价是否科学有效, 将会影响着我国发电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评价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 发现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 才能够确保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评价方法更具科学性与实效性, 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支持与帮助。

摘要:近几年我国风力发电投资面临着众多的不稳定因素, 例如经济技术和政策等等, 如果盲目地展开投资, 会严重影响着风力发电投资的有效发展, 甚至会产生资源与经济浪费, 所以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风力发电投资风险评价方案。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价, 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方法, 希冀有效提高风力发电项目投资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风力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林, 刘鹏.风力发电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1) .

[2] 潘迪夫, 刘辉, 李燕飞.关于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平价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26) .

[3] 张颖超, 郭晓杰, 叶小岭, 等.浅谈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 (7) .

[4] 潘沛.关于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价探究[J].风能, 2016 (4) .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范文第2篇

1 石油天然气钻井风险的识别

在对100 起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事故进行调查的环节中, 针对不同事故的危害类型、引发原因、诱导因素、伤害方式等, 对风险进行分类识别:

二级风险:二级风险中共死伤7人, 危险发生在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中的设备拆卸与运输、钻井、固井、完井测试、试油等环节中, 发生车祸、烫伤、坍塌等事故[1]。

三级风险:在三级风险中共死伤56 人, 发生危险单的场所有:设备拆卸、钻井、测井、固井、完井试油、焊接、电动设备、钻井液调配等环节。危险发生的原因大部分由于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环节中。

四级风险:四级风险大部分是灾难性的风险, 发生部位在钻井、测井、固井、完井测试等环节, 危险发生的原因是井喷或者井喷失控。

在以上不同级别的风险中, 四级风险属于灾难性的风险, 需要石油工程对其进行重点防范。针对三级风险发生时, 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补救现场。二级风险发生的几率比较小。

2 石油天然气钻井的风险评价方法

2.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实际上是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工作人员, 引用安全理论知识, 以及施工安全标准、以及相似的事故资料等, 对现有的生产工艺、操作技巧等进行定性的检测, 并以“是”或者“不是”“、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方式对其进行判断。工作人员将实际检测中的不同项目制定成为表格, 对表格中的项目进行定性判断。这样的方式简单、直观, 能够将问题直接找出来, 并能够针对风险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分析。这种评价方法用于识别已经存在的风险[2]。

2.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是在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现场中, 有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组成危险分析小组。该小组主要对以往实际作业中出现危险进行调查分析, 根据现有实际工程中的情况, 进行工程中的数据对比, 当发现两个作业种类之间存在着相似性, 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并判断风险的级别, 以便于在后期工作中制定风险方法方案。风险识别小组, 需要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 事故产生的影响, 来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该种方式实际上是通过以往经验, 对自身工程进行完善, 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预先性风险评价方法中, 将风险进行分级处理, 例如, 危险程度属于安全的, 那么将不会导致人员伤亡, 以及系统性损失。危险程度属于临界的, 该种作业临时不会产生危险, 但需要对其进行风险排除。在危险程度属于危险时, 工程作业将会带来系统性的损坏。

2.3故障树分析法

在故障树分析评价法中, 主要是利用逻辑推导的方式, 从顶上事件推导出中间事件发生的几率, 并分析中间事件发生的原由。该种分析方法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1) 对基本事故进行识别, 提供事故发生的线索。

(2) 对导致危险事故的因素以及隐藏因素进行逻辑推导, 并对其做出比较全面的问题描述。

(3) 对系统中明显的危险进行识别, 并为实际问题解决环节中提供科学依据。

(4) 将作业中的危险点提炼出来,

(5) 对危险事故的结果进行模拟。

例如, 对井喷风险进行故障树分析时, 其中间环节是压住压力小于压力E1, 并同时进行起钻抽油。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是密度降低、第二是液柱降低, 而在第一种情况中, 产生的原因是油水侵、气侵、人为降低钻井密度等, 在第二种情况中, 产生的原因有井漏、起钻未灌满钻井液等[3]。

针对井喷事故的风险防范, 一方面需要班组人员对钻井环节进行仔细分析, 另一方面还需要作业现场中安装可靠的设备等, 避免以上问题出现。

3结语

综上所述,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是重点的能源开采工程, 由于工程作用项目的特殊性, 其工程作业环节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当这些风险发生时将会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提升钻井作业的安全系数, 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并制定风险评价方法。

摘要:随着石油天然气工程的开发, 工程中的固有风险以及隐藏风险逐渐凸显, 为了提升实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的安全系数, 需要对实际的钻井工程进行风险识别。在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中, 存在着井喷失控、中毒、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等危险。在实际工程中建立风险识别体系, 并对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石油工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风险识别,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俊平.油气钻井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7.

[2] 崔文彩.钻井工程HSE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08.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范文第3篇

1在役长输油气管道事故多发的原因

引发在役长输油气管道传输危险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原因有:一是在役长输油气管道周边环境问题, 如在役长输油气管道深埋地段在进行道路改造、河道改造, 或一些区域有违章建筑等, 这些都会给在役长输油气管道带来安全隐患;二是周边建筑施工不当造成在役长输油气管道破裂;三是由于在役长输油气管道发生严重腐蚀, 未及时检修;四是缺少在役长输油气管道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 未制订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未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不能对在役长输油气管道的风险进行科学高效预测, 监控和管理水平不高, 对压力管道风险的预警响应能力差。

2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长输油气管理定量风险评价

故障树分析是适用于大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技术, 能对在役长输油气管道安全性加以分析, 对易发生的故障事件采种图形演绎法、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故障树分析系统对各种因素事件可能导致的系统故障进行了分析, 从系统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 自上而下对逻辑规定加以分析, 对导致所有可能的直接因素加以评判, 分析其间的逻辑关系事件, 对事故发生的树枝状结构层原因加以分析。为确定系统故障发生概率的组合, 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系统可靠性。故障树是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图, 根据状态组件来显示系统状态。从上到下一步一步形成故障树, 并根据事件和联系, 采用图形化模式路径, 对系统事件分析, 对可能出现导致失败的路径加以预测, 对不可预测事件采用标准符号逻辑方式加以描述, 使用最基本的门和事件故障树图来构造单元,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图形解释方法, 这需要一些特殊符号, 表达事件和因果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

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问题加以分析, 故障树的顶部被称之为“根”事件, 又称故障事件, 在事件结束时, 可以理解为“叶”事件。故障树分析方法是直观的, 能客观反映系统中的故障关系, 并可反映外部因素。不仅可分析一些故障的影响原因, 也可对导致这些故障的特殊原因进行分析。故障树分析过程是对长输油气管道系统安全评价的深刻理解的过程, 要对长输油气管道加以分析, 理解故障发生的方式和影响因素, 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从根本上提高系统可靠性, 图1为故障树分析过程。

在长输油气管道风险分析中应用故障树分析技术为系统提供可靠性的分析, 能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找到风险管理的弱点, 并加以改善, 提高长输油气管道系统运行安全。根据故障树分析结果, 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建立风险评估制度, 提升长输油气管道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管理水平。

3结语

基于长输油气管道的故障树定性分析有非常好的分析效果, 能对长输油气管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以识别, 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提高长输油气管道的运维安全性。

摘要:长输油气管道运输工作中事故发生率较高, 易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对长输油气管道运输中的风险评价问题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基于此, 本文长对输油气管道故障树分析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管道,事故,风险,故障树

参考文献

[1] 庞永莉张小龙.油气长输管道应力分析标准研究[J].油气储运, 2015, 02.

[2] 黄勇, 陈海群, 王凯全.Fault Tree+软件在长输天然气管道定量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 01:92-97.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范文第4篇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23日

01 版)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1次。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 1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1次。

第二章 评 价

第五条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以下简称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 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 评价应当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 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 考 核

第九条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 目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突出公众的获得感。考核目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 2 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等因素,将考核目标科学合理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十一条 目标考核在五年规划期结束后的次年开展,并于9月底前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应当对照考核目标体系开展自查,在五年规划期结束次年的6月底前,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报告,并抄送考核牵头部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实施部门应当在五年规划期结束次年的6月底前,将五年专项考核结果送考核牵头部门。

第十二条 目标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和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等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牵头部门汇总各地区考核实际得分以及有关情况,提出考核等级划分、考核结果处理等建议,并结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督察等结果,形成考核报告。

考核等级划分规则由考核牵头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考核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对考核等级为优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地区,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生态环境损害明显、责任事件多发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

3 责人(含已经调离、提拔、退休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章 实 施

第十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会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研究评价考核工作重大问题,提出考核等级划分、考核结果处理等建议,讨论形成考核报告,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第十五条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采用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项考核认定的数据、相关统计和监测数据,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数据成果,必要时评价考核牵头部门可以对专项考核等数据作进一步核实。

因重大自然灾害等非人为因素导致有关考核目标未完成的,经主管部门核实后,对有关地区相关考核指标得分进行综合判定。

第十六条 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应当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统计和监测的人员、设备、科研、信息平台等基础能力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指标调查频率,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五章 监 督

第十七条 参与评价考核工作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确保评价考核工作客观公正、依规有序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相关统计和监测数据,对于存在上述问题并被查实的地区,考核等级确定为不合格。对徇私舞弊、瞒报谎报、篡改数据、伪造资料等造成评价考核结果失真失实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 4 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八条 有关地区对考核结果和责任追究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考核结果和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提出书面申诉,有关机关和部门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受理并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可以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针对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国家统计局商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范文第5篇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有着自身的实际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金融作用,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是资源型地区金融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晋城市为例,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中金融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推动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长期以来为我国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过分依赖煤炭等资源的开发,发展方式粗放,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生产事故频发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亟须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予以解决。

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2010年11月,山西省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方案的获批标志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作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方案将经济转型主要任务确定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领域,计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把山西建设成为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西部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计划到2020年,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山西,晋城市是地下资源丰富、煤炭产业占主导地位、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地市。在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环境下,晋城市深入推进经济转型,明确转型产业发展的方向,即在对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电力、冶金五个资源类产业进行新型化改造的基础上,以其面向中原的獨特区位优势,借东部产业西移的形势,通过对接上海、融入中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和循环化,促进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四个非资源类主导产业的快速崛起,努力建设全省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特别是最近国家确立的中原经济区也将晋城列入其中,这是一次难得的重要机遇。

二、晋城市金融发展的显著特点

(一)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实力日益增强

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共有商业银行15家、保险机构23家、证券期货机构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2家、典当行8家、小额贷款公司23家,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和银监局为管理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有序竞争、富有活力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全市金融稳定发展、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77亿元,新增141.5亿元,同比多增32.3亿元,成为晋城市历史上贷款增加额最多的年份。在非信贷融资业务方面,2012年金融机构为企业开办非信贷融资业务达162.9亿元。

(二)金融信贷产品不断创新,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全市各家金融机构积极进行机构改革,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努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部”,调配骨干力量充实业务一线,专职负责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晋城银行成立垂直管理、独立核算的“小企业信贷中心”。在信贷产品方面,工商银行推出“网贷通”业务,建设银行推出助保金贷款,中国银行积极发展应收通宝、银商通宝等融资业务,交通银行打造小企业专属产品“展业通”;晋城银行设计研发诚信贷、的哥贷、循环贷、1+N贷四款微型企业金融产品,还主导成立了行业担保商会,破解担保难题。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辖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金融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金融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快步提升

在支付结算环境上,支付系统应用效率不断提高,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大力发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切实加强,“村村通”工程深入开展,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达到3851个,交易笔数达1.1万笔。在征信体系建设上,“333”民生信用创建工程深入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民生主体参与、金融机构跟进的信用创建格局初步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人民币管理方面,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不断加强,符合农村特点的“1+3”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新机制初步建立,人民币流通管理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流通券别结构得以优化。各项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经济转型对金融服务质量和支持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经济转型急需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

经济转型重要的是产业转型,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晋城市在2012年底已确定投资的转型项目达144个,投资总额3676亿元,其中,非资源类产业项目103个,投资总额1894亿元,分别占71.5%和51.52%(预计到2016年,香港华润集团、大上海产业西移、晋煤集团等在晋城将投资分别超过1000亿元,加上其他投资,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这些投资中除一部分由市政府财政支付外,大多数需要通过融资方式解决。就2013年来说,晋城经济转型所进行的投资,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就非常大,这还不包括煤炭企业提升产能投资以及其他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贷款需求。而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历史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尽管通过多方面努力,新增贷款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经济转型的资金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经济转型急需更好的金融服务质量

经济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此外还需要着力抓好民生工程,所有这些都需要金融业的积极参与,需要金融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服务。目前,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还与转型企业和项目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促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业基础薄弱等方面的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还不充分,对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还十分有限,这些都需要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包括在对做好民生金融的认识上,金融部门仍有一定差距。

(三)经济转型需要更加均衡的金融结构

经济转型的本质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合理,这就要求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结构也要科学合理。从目前情况来看,晋城市金融结构还存在不足。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均衡。全市金融组织体系虽然较为完善,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晋城仍然占据很大比重,其他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银行在地理位置上大都集中分布在市区,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二是金融服务结构不均衡。当前,金融信贷资金还存在行业集中、地区集中的特点。如2012年,全市采矿业贷款增量达72.7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增量的53.4%,同比上升13.2%,而其他行业贷款增幅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比重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余额占比由2011年的51.6%下降至2012年的47.2%)。调整和改善信贷结构,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是融资服务方式不均衡。晋城金融体系仍是典型的以银行业为主,金融资产的70%以上集中在银行体系,银行信贷资金依然是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晋城市社会融资規模为312.67亿元,而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141.49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45.25%,较2011年末提高0.98个百分点,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

(四)经济转型急需进一步运用市场手段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配置效率

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而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核心问题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好杠杆作用。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审慎设计和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避免过度杠杆化、衍生化,防止过度追求利润或以规避监管为目的而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在业务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发挥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的协调配合作用,全面形成各类市场互补、优势叠加的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格局。此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加大对生产、消费的支持,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加大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支持,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同时需要限制信贷资金进入重复建设、“两高一剩”项目,限制金融系统内资金的不合理流动等违规行为。

(五)经济转型急需大量高素质金融人才

经济转型对金融业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金融业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而目前晋城市金融人才的现状是人才总量较少、高素质金融人才较为缺乏。目前,全市拥有金融从业人员1.03万人,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以银行业为例,全辖从业人数为805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30.73%,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仅为1%。能满足金融创新需求的风险管理、国际结算、金融科技、金融法律及外语等方面的人才更为稀缺。实际工作中,既懂金融知识,又非常了解金融机构各类服务、产品的人才,特别是一些能够帮助企业和项目完成直接融资的工作人员尤其缺乏。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短缺是影响金融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

四、金融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转型理念,增强金融服务意识

要树立在推动、引导地区经济转型中应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必须有所作为的理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同国民经济各部门一道,大力提倡创造性、创新性、创意性工作,敢于创新突破、善于另辟蹊径、敢为人先,对于如何支持经济转型,应按照理论上的前瞻性、操作上的可行性、做法上的针对性,认真研究制定各项措施,努力在经济转型中探索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实现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改革发展,增强金融自身实力

一是壮大金融资本规模。要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继续做大做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认真落实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各项政策规定,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控股金融机构,进一步壮大金融业的资本规模。

二是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资源性地区具有民间资金充裕等有利条件,应敢于在这方面试水并寻求突破。一方面要在总结近年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经营实力,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符合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型客户群体需求的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尽快设立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转型产业的信托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同时要积极学习借鉴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组建更加符合当地需求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三是积极吸引全国性银行入驻。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充分利用其先进和有特色的金融管理和服务手段,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金融支持。同时要鼓励和引导现有的全国性银行把分支机构延伸到县、乡(镇),金融机具的安放延伸到村。

四是加快金融业务创新发展。金融机构应积极引进、开发、推广适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国性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业务平台广阔的优势,大力推广具有创新优势的新产品、新业务;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发挥自身经营灵活、熟悉环境的优势,加强特色产业和业务的发展。通过业务的加快发展,扩大金融的市场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金融的盈利能力,提高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五是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本土金融人才,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培训技术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从专业分类角度,加强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鼓励金融机构与国内相关大学、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鼓励高校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教师特聘、工作实习等,不断壮大本土人才队伍。

(三)提高服务能力,加大支持转型力度

一是继续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创新、推广适合地方企业和项目需求的信贷产品。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支持企业做优做大。地方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层次少、决策快、服务灵活的特色优势,努力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引擎。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转型重大标杆项目、园区建设、“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大中小城镇发展、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转型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行政策倾斜和支持,最大程度满足转型发展资金需求。

三是积极推动直接融资业务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针对直接融资比重低的现状,要大力推广使用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创新工具,支持优秀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以及从事高新技术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债务性融资,探索发行政府债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入外部资金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四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支持经济转型发展。最近,国务院批复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实施细则”,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积极学习借鉴改革成果,创新融资模式,使得更多的民间资本“合法化、阳光化”经营,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以更加有效、更加直接的方式投入到支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来。

(四)重视风险防范,促进金融稳定发展

在加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制度,努力防范各类金融风险。要强化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支持和指导。发挥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对金融业务合规性自查、风险防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加大对守信行为的宣扬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戒,通过道德的和法律的手段积极营造良好信用环境,确保经济金融的良性平稳运行。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范文第6篇

评价方案

为全面加快我街道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我街道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央及县委环境督查调研组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及石阡县人民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制定本考核制度。

一、考核基本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通过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科学、全面、客观地考核各村、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情况。

(二)分类考核原则。综合考虑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各部门承担任务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考核评价标准,分类实施考核。

(三)突出重点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和指标化,突出重点,并选择易获得、易测算、易量化、易理解,具有代表性的作为考核重点。

(四)群众满意原则。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中,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我街道每年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项目、工程及考核内容予以公开,让全社会监督,让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考核对象及工作机构

(一)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类:各村、相关各部门。

1.对各村的考核。主要考核其对街道办事处下达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

2.对各部门的考核。主要考核其对各自负责的生态文明内容在街

1 / 3

道范围内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情况等。

(二)考核机构。街道纪检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我街道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工作及具体负责考核。

三、考核内容及方式

(一)街道纪检部门每年年初制定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评实施方案,经办事处批准后实施。针对不同考核对象,考核指标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

1.资源节约利用。注重定量考核能源、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2.环境污染防治。主要考核大气、水体以及土地方面的污染防治情况,具体包括主要辖区内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等。

3.生态环境优化。主要考核地区绿化、湿地、水质等方面的生态环境优化情况和公众环境满意度,具体包括森林覆盖率、绿地率、龙川河水质达标率落实情况、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等。

4.环境监督与管理。具体考核指标包括防控影响较大的环境事件、环境违法事件处置率、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5.体制机制创新。主要考核对象任务完成情况,年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成情况。

(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每年开展一次,于每年12月底前完成。考核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考核对象自查、材料审核、指标采集、现场检查、公众满意率调查、现场评审、专家评议等。

2 / 3

(三)考核注重工作开展成效和实绩,重点考核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考核指标的数据采集主要以平时数据为基础,力求客观、科学、合理。

(四)纪检部门根据有关考核资料,进行实绩分析、综合评价。重点分析考核对象的工作思路、重点举措和主要工作成效,全面、客观、公正地对考核对象作出综合评定。

四、考核结果确定及复核

(一)考核结果由纪检部门审议并综合评定。同时对考核结果提出意见,按程序报审。被考核对象责任人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负总责,其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原则上与所在班子的考核结果一致。

(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排序确定,原则上考核结果得分不低于考核总分的90%。

五、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把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指标纳入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工作档案,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参考考评结果实行限批。按照有关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各村,暂停办理该区域相关新增建设项目;对多次考核不合格且问题严重的区域,停止办理相关新增建设项目。依法依程序强制关闭考核不合格的超标排污项目;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轻度超额排污的项目,责令其限期整治,并依法给予相应处罚;对重度超额排污项目及未在限期内整治达标的项目,依法予以强制关闭。

上一篇:模块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下一篇:这世界需要你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