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文化范文

2023-09-19

现代企业文化范文第1篇

摘 要:在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的转变过程中,文化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理念被许多企业接受并采用,尤其是中医药企业,文章以中医药企业为背景,对文化营销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中医药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有必要开展文化营销并具有开展文化营销的优势,东阿阿胶是文化营销在中医药领域运用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但在文化营销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营销;中医药企业;竞争优势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营销实践的迅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情况愈发复杂,营销难度也日益加大,当企业面对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顾客的忠诚度越来越低等问题时,文化营销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能够从整体、全局的高度解决这些问题,是重要的新型营销策略,是对营销理论的不断深入与创新。

一、文化营销的基本内涵

文化营销是在传统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理念相比,更注重人文内涵,顺应和创造目标市场所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整个营销过程传递给消费者,通过文化力进行营销,不仅能够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也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客户满意,进而提高顾客忠诚度,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文化营销在物化营销的基础上,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其在精神上的深层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营销渗透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表现为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营销。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等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文化,为产品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品牌中蕴含着的文化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同,也能够使产品区别于其他同质产品,使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也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联系起来,在两者之间形成认同感,有利于产生良性互动,对产品价值的理解达成共识,使产品交易上升到文化价值理念融合的高度,有利于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和优势

1.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具有独特价值和深厚底蕴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国粹。中医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中医药企业作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还有《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了发展中医药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推进中医药迈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这样的机遇,中医药企业应该立足自身,整理和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发挥优势,开展文化营销,让消费者感知并且认同凝聚在产品和品牌中的中医药文化,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面对市场上西药、生物药的竞争压力,消费者对中药的信任度降低等情况,中医药企业也需要大力开展文化营销,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优势

我国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策略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消费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度较高。中医药特有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中医药产品在治疗方面的整体观,其独特的疗法使中医药产品毒副作用低,在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医的养生文化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并推崇。其次,许多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在文化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企业在长期的营销活动中在产品和品牌中不断渗透着文化,使企业的文化感召力深入人心,在营销团队、渠道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有力的支撑企业进行文化营销。

三、文化营销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功案例—东阿阿胶

山东东阿阿胶成功的开展文化营销已经从一个固定资产几万元的小作坊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阿胶及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以文化为利器从传统企业转变成文化型企业,向中华气血滋补国宝级企业迈进。东阿阿胶挖掘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了解阿胶的历史,申请并获得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的称号。阿胶属于滋补保健品,顺应当前消费者所追求的健康理念,符合国家倡导的“治未病”,通过赋予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唤醒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弘扬中医药文化,进而提升东阿阿胶的品牌影响力。在品牌建设方面,东阿阿胶也植入文化战略,聘请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组成团队,搜集古代经典和民间验方,形成阿胶学术文化、美容文化和滋补文化三大体系,对品牌的文化内涵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在东阿阿胶的主要标识中也运用了文化因素,红色的图形体现了浓重的东方色彩,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并认可。在企业文化营销方面,东阿阿胶倡导“厚道”文化体系,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并通过兴建中国阿胶博物馆,举办阿胶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并创新中医药文化,增进消费者对阿胶的了解,带动阿胶行业健康发展并真正实现文化价值的引领。

四、开展文化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中医药企业在运用文化营销策略时,首先应该注意核心价值的提炼要符合企业目标消费者的文化诉求点,核心价值的提炼是整个文化营销的核心,只有顺应目标客户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与消费者达成共识并形成良性互动。东阿阿胶正是深入挖掘了阿胶的历史文化背景,契合了消费者对养生、保健的心理诉求,将阿胶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还应该注意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对待文化营销,不应该只顾其中的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导致文化营销片面化、不充分。中医药企业往往只注重产品的文化营销,而对品牌和整个企业的文化营销做得不到位,收效甚微。中医药企业开展文化营销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企业的文化核心价值,唤醒消费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把握战略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王志亮.新形势下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6.

[2]徐水元.阿胶“少帅”的“文化经”[J].经理日报,2008,9.

[3]罗争玉.营销文化和文化营销[J].湖南社会科学,2006,1.

[4]葛星.东阿阿胶的品牌发展战略[J].商业营销,2012,5.

[5]关辉国.文化营销在白酒领域的研究[J].神州文化,2012.

作者简介:李昂(1984- ),女,哈尔滨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现代企业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感性;理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历史的文化积淀,不仅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理念,而且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和方法。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管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海尔、白沙等一些国内和行业内的企业集团将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率先实施文化管理.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进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说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能激励与支持创新活动,是企业增强凝聚力的保证,将能进一步增进创新产品或服务商业化的机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要办好企业,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普及好企业文化。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家企业能流传下来的不是产品或服务.而是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源于历史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成功归功于该组织固有的、由悠久传统所继承的文化。因为文化影响行为,影响企业的目标与策略,继而影响组织的绩效。因此如何从历史文化中提炼出适合当前企业的文化价值,是形成现代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一)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感受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真正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感受它。企业文化亦是如此。我们通过深入挖掘企业历史发展的文化底蕴.将企业与员工中许许多多约定俗成的、大家认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归纳、总结、提炼和创新,并融入现代企业理念,最终升华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这个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企业文化必须要建立一个理念体系,但这个理念体系又必须是建立在符合企业实际和员工共同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必须是知与行的统一。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有基础,才不是空中楼阁,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合理结合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而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历史,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理念总结和升华。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借鉴和弘扬企业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传统。但历史的变迁。使企业生存的外部、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需要我们从企业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企业历史的传统的文化采取“扬弃”的精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真正做到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入“只要一个公司内的大多数人认可一种价值观,它就是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一成不变”的误区。“取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只是建立企业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说,员工是否认可与是否遵守价值观不一定是一致的,而必须从企业内员工身上体现出价值观,才能说这种价值观是企业的文化。正因为走入了这些误区,才导致很多企业尽管写出了一大堆的东西,也有人赞同.但从员工的行为却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使写出的东西成为摆设。

二、企业文化重在建设

(一)内容与形式要匹配

企业文化建没既要有一定的形式.也要有一定的内容,内容与形式要紧密结合、互为依托、相互作用。我们倡导和推行的企业文化没有具体实际的内容就是花架子、形式主义,同样企业文化的推行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否则就难以推行。

(二)处理好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避免走入以文化“治”企业的误区。作用于企业的无形的手有两只——制度和文化。谈到“治”,只能寄希望于制度,企业制度是约束机制,保证正常的经营秩序;而企业文化是激励机制.使员工白发、自觉地热爱企业、忠于企业.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当寄希望于企业文化来“治”企业时,是需要有一定的人文背景,对员工的内在素质要求非常高。如果完全把企业文化制度化;这时它将变成僵化的东西,失去了文化本身的活性和生命力;但是完全脱离了制度的企业文化.又是不现实的,是无法推行的。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但是制度化管理要完美地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良好支撑工具,也不是无条件的、自然而成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企业制度众多,而影响的企业文化却并不多的缘故。制度化管理在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到员工认可”。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的“柔”与制度化管理的“刚”。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也就是“员工的认可”,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的“柔”和制度化管理的“刚”。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1.要审视各种制度是否是以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与企业最本质的目标相联系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制度又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反映企业对社会、对人的基本态度,因而制度又不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制度并不是越繁琐越好,也不能为严格而严格,制度必须体现对人有高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又充分地信任人和尊重人,这就要求制度的产生必须是立足于需要之上的,立足于需要之上的制度即使再严格也是乐于被人接受的。

2.要审视制度是否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内容的公正和公平。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如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3.要审视制度出台的程序是否公正和规范。制度管理如果设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文化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分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而越是这样,就越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

4.要审视制度的执行是否真正严格平等。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是很难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

的.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所以,制度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柔”和“刚”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整个过程是否真正体现出了公正的内涵,是否体现了企业的根本需求,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制度化管理就奠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企业环境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包括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技术力量和经营方向等;外部环境对企业文化影响非常大,不同的企业环境必然导致企业行为的差异,形成针对性不同的企业文化。环境是变化的.组织文化也就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定要避免“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经常故老相传,虽然事过境迁、环境改变,大多数企业却仍然恪守前人的失败经验,平白错过大好的机会。任何试图追求完美企业文化的做法都是在否定企业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导致管理气氛的压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对企业文化不应该试图约束,而应采取引导的方式。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人性的发挥,人性无法管理而只能引导。

三、企业文化贵在落地

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领导者的文化.是决策层的文化,是管理者的文化。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因为企业文化确实是由领导者或决策层、管理者倡导、提炼、总结、实施和推行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领导者、决策层和管理者的思想理念。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再科学、系统、完善的企业文化理念一旦脱离开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践行,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取得任何实际效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化落地”。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领导倡导、管理推行与群众践行的关系。把领导的意志、管理的目标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企业文化在群众中人脑人心,进而实现真正“落地”。

(一)内抓素质、外树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广,主要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所以.企业文化的推广要突出抓好企业员工队伍的行业共同性建设和企业性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抓培训。对员工普遍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的岗位‘培训的同时。同样要注重对员工理想、职业道德、价值观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T的文化业务水平。第二,树典型。很多企业都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而且通常与企业创始人及企业的发展历程有关。这些故事不仅把组织的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还可以让人明了目前事态的来龙去脉。大多数的故事都是自然发生而流传的,企业却可以刻意地将其纳入管理,好让其成为员工学习组织文化的教具。培养树立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这是提高员工素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好典型,树好榜样.把员工的价值观建设引向深入。第三,严惩不当行为,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一旦发现个别员工消极怠工、以权谋私等行为,必须严格按制度处理。处理的公正性直接影响其他员工对企业的信赖度、忠诚度。所以,严惩不当行为同样是企业文化推广的重要一环。第四,建立完善的CIS系统。CIS系统有三个管理系统,分别是理念管理系统、行为管理系统、视觉管理系统。

(二)广泛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企业全体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发动和吸引员工广泛参与。实践证明,员工在活动中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效果截然不同,只有员工积极参与,他们才会对企业取得的成绩更加珍惜.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精心设计。组织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使员工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必须克服形式主义.防止搞“花架子”。

(三)强化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有效的机制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任务。因此要有一套适合企业文化推广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制订企业文化的培训规划,并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坚持时间上阶段性、内容上连续性地进行,规划要明确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针、措施、原则、规范。为企业文化建没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规范操作规程、明确职责.使精神文明建设在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下有效运行。三是要有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与经济利益挂钩。对弘扬企业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员工.组织部门予以重用。四是要强化监督检查机制。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以制度来保证:要建立起监督检查制度,从监督检查的原则、内容、方式、途径、奖罚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明确,保证各项T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拓宽监督检查渠道,切实加强职能部门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督导,多渠道、多方位地进行监督检查。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本身的需要,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其次是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企业中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再次是人才竞争的需要。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T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留住人才;最后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光丽.卫林英.段兴民.文化是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协同学的解说[J]生产力

研究,2007.(15).

现代企业文化范文第3篇

摘 要:追溯了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历程,研究了企业文化与各管理环节的关系,探讨了企业文化塑造与变革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

1 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工业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提出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率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论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2 企业文化与各管理环节的关系

2.1 企业文化与现场生产管理

生产现场的有效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重视对企业操作层面的现场生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的根基。企业文化是自成立就已经存在的一种行为方式、工作氛围及价值观,只要有企业就肯定有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劣势企业文化之分。企业文化的好坏对于现场生产管理的高效性同样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说企业的员工中对于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与内心认同,生产管理现场的局面不可能会是整洁而有序。反过来如果企业里存在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从生产员工新入职就进行专业岗前培训与企业文化系统培训,让员工统一对企业远景、使命、价值观有所认识,了解自身岗位的重要性等,则无疑从根本上唤醒员工的企业主体意识,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同时也为有效导入5S等生产管理规范流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企业文化与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现在的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当中对企业质量管理均有表述,另外,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品牌的建树、营销管理的成败、成本管理的控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3 企业文化与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同行业之间竞争到最后关头,无疑是形成了成本控制的竞争。因此许多生产性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特别重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文化导向,从统一员工认识上花功夫,强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爱企、爱岗的主人翁精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弥补制度建设中的不足,从“要我节约”的被动式成本管制管理转变为“我要节约”的主动型全员成本控制管理的良好管理氛围。

2.4 企业文化与环境管理

环境是人们对于一家公司最直接、最容易观察到的文化内容,建筑和办公环境设计可以反映出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及其深层次的假设。此外,在建筑和环境的其它安排方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家公司的文化,像体现员工福利待遇的员工餐厅、休息室、卫生间等的装饰安排,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在人性化方面的基本想法。所以如有条件,公司在搬迁新办公场所时就应考虑和企业文化理念相适合,在建筑和室内装饰方面充分体现价值观和基调,因为这些可以暗示文化所强调的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公司重视的是创新还是原则,工作中体现的是团队还是个人,员工是平等的还是有级别区分。

3 企业文化塑造与变革的思路

3.1 分析内外因素,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

首先,根据企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像商场则可根据本身的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观;而工业企业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观。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相融、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员工所接受。如果他们接受了企业的价值观,就可能带动一批员工,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接受的过程。再次,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的内涵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3.2 把握企业形象,选择文化定位

第一层,理念文化定位。包含的要素一般有:企业的经营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经营哲学等深层次的无形因素,它是决定企业CI战略价值的基础。第二层,行为文化定位。主要包括两大类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一类是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活动,如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另一类是非生产经营活动,如员工的教育培训、文娱体育运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第三层,形象文化定位。形象文化呈现一种表层文化的特征,它主要通过企业的建筑物、工厂环境、品牌商标、图案标志、产品包装等有形的物质表现出来。

3.3 加强培训学习,让员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

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文化变革的实施计划安排就绪后,就要督促员工参与培训、学习,让全体员工接受培训。通过专门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企业为何及如何实施文化塑造与变革,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企业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还可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如广播、闭路电视、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通过耳濡目染融入企业文化。

3.4 领导身体力行,信守维护价值观念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首先,领导者要坚定信念。其次,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再次,领导者要注意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

3.5 建立激励机制,巩固强化企业文化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的行为只有经过强化以肯定,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形成习惯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因此,考评内容应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员工晋升时,要考虑他是否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对于那些没有好好工作,并难以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人员,使其离开企业,让员工明白企业在鼓励什么,在反对什么。

3.6 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企业楷模

成功的企业总是十分重视发现企业的楷模,宣传企业楷模,鼓励和提倡人们向英雄人物学习,使他们不仅为员工所熟悉和称道,而且也为员工所效仿。在树立先进的过程中,一是所确立的企业先进典型必须和企业文化价值保持一致性;二是肯定英雄的价值,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先进人物进行肯定、宣传,求得员工的一致认同;三是尤其要重视从普通员工中发现并树立卓越不凡的先进人物;四是要注意经常地推出英雄形象。

3.7 创设特定情境,加深文化价值感受

一个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场景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极其深刻,对人心灵的震动也更大。因此,成功的企业无不刻意创设特定的情境,通过启发员工对情境意义的领会,加深他们对于企业所强调的文化价值的感受。创设企业情境的做法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采取某些具有象征性和戏剧性的做法,明白无误地告诉全体员工该怎么做,达到强化员工的意识、促使其行动的目的。如我国海尔电冰箱厂,在创建初期生产出了一批有质量缺陷但并不影响使用的电冰箱。厂长把全厂员工集合在厂区,亲手把这些冰箱一台台砸烂、碾碎,换来的却是全厂上下对质量空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海尔电冰箱厂也由此走向成功。其二是举行礼仪和庆典活动,对企业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日本企业中,全体员工每天清晨都要在上岗前集体高诵厂训、高唱厂歌,重复和强化企业和工作的宗旨、规范,使企业文化观天长日久地植根在脑海中。

3.8 通过情感熏陶,使员工更加忠于企业

情感熏陶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影响员工的情感,从而影响员工的行为。通常,情感熏陶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种是通过员工之间相互交往来交流感情。例如,日本企业的领导人常常对员工的生育、生日、婚礼、晋升进行祝贺,送贺卡、鲜花、蛋糕等;员工遇到生病、家中有人亡故、意外灾害也会受到由衷的慰问。通过这些,员工在感情上把自己和企业放在一起,更加忠于企业。另一种做法是通过开展健康的业余文化活动,陶冶人们的性情、节操。日本企业常以柔道、插花、棒球等形式,引导人们的情趣,丰富人们的感情生活。国内企业也有较好的传统,如书法、绘画的交流,建立各种兴趣的人组成的协会,举行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都使员工的性情得到陶冶,而且文化活动本身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增进员工间相互了解的机会。

现代企业文化范文第4篇

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激励机制不仅能够促进现代企业加快文化建设,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企业的发展战略能够顺利的实施,从而提升企业的文化建设水平以及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本文对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激励机制的现状与作用,从而提出了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和途径。

一、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激励机制的现状与作用

(1)激励机制的现状

目前,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层领导在激励机制应用的过程中,存在错误的理解,因而导致企业的员工出现了很多离职不正常的现象,从而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时,只重视生产成本的管理,并采用了很多措施来降低企业的各项支出,甚至出现了压缩员工薪资的情况,以及克扣员工工资以及奖金的现象,使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热情。这样一来有些员工的情绪会产生不满,在面对工作时就会出现躲避以及消极怠工的现象,并以此来与高层领导进行对抗。经过调查发现,企业员工离职的情况中,大多都属于同一批次,且企业再招进一批员工,也出现了同一批次员工离职的现象。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同时员工自身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因此这种离职现象不仅会损失到企业的利益,也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损失这些都是由于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激励机制正确的应用起来,从而导致激励机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激励与惩罚这两种机制是相对的,且它们也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多多应用激励机制,而对于惩罚机制则尽量少用,这样才能提高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去。

(2)激励机制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激励机制作用发挥的效果,会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是否应用激励机制,与企业的发展阶段、高层领导的管理方式以及所在行业的未来前景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从员工自身来说,大多数的员工都只有在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下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并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而单纯的利用工资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已经不能满足员工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企业如果想要获得较为稳定和长远的发展,在运行的过程中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将员工自身的潜能充分的激发出来。目前,尤其是对青年员工来说,他们更偏向于在充满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与管理模式下工作,这样他们就能将自己的工作能力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使得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员工需要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因此企业就必须具有合理的、科学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将企业的管理水平反映出来,同时也能促使企业管理朝着现代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另外,激励机制还能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并为企业不断增添新的动力和能量,员工的发展方向也能更加的明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服务的水平也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应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企业还必须采用科学的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并准确量化员工的工作成绩,从而将企业利益、责任以及权利这三者合理的对应起来。反之,企业只有将激励机制落实好以后,企业的管理的方式才能变得更加的科学合理。

二、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1)利用激励机制,发挥激励作用

现代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激励机制正确的应用起来,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将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首先激励机制能够帮助高层领导者在安排员工岗位时,将每位员工都安排到合理的岗位上,防止出现员工与分配的岗位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在应用激励机制时,管理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并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以及专长进行科学的判定,并判定员工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员工在获得一定的福利报酬时,还能获得职务上的晋升。并且在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下,员工就能将自身的才能充分的展示出来,例如工作经验和技能,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根据员工的这些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使各个岗位以及部门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其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激励机制,还需要将员工的所获与付出进行权衡,保证员工的付出与所获始终成正比,这样员工们才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以及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员工的付出与所获成正比,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通过劳动换来的价值,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最后在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应用还需要体现在促进发展空间的稳定和扩大。应用激励机制来帮助企业的形成一个高效的执行团队,这样就能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以及竞争资源。企业利用激励机制营造出积极的工作氛围,使得员工们在企业能够获得安定的归属感,同时在工作时还能进一步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企业就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和建设自身的特色文化。

(2)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员工不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同时又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应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其方式和内容,并利用多种形式来对激励机制加以应用。在应用物质激励时,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公平性、透明性;而在应用激励机制时,主要偏向于企业的良好文化氛围,企业在管理以及与员工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人性化,且两者之间必须建立和谐的关系。另外企业还需要善于利用精神激励来带给员工们在企业中归属感以及自豪感,要让员工们充满自信和热情,这样他们才能积极投身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3)正确运用,建立保障机制

在应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物质、人力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在对员工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要引导其对自身进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要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促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样员工在企业才能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同时还有助于企业管理内部的员工,并促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二三工厂)

现代企业文化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通过对企业文化作用的探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对当今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的努力提高上,更多开始借鉴外国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尤其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了新的发展趋势——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既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又是一种管理思想,其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有效的积极推动作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色。

1、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养出来、为广大员工所认同、能够统一员工思想、指导员工实践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企业传统、礼仪等意识形态和精神信条,是维系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的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公认,在21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它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又是企业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

20世纪70年代,我国企业管理处于经验管理阶段。那时企业管理主要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意志,管理效果完全依靠管理者的素质、经验和努力,至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管理策略和方法,建立本企业的特色文化。当今,我国企业管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管理对象为知识化和学习型的劳动者,主要管理策略是企业全体职工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提高职工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企业文化是影响和产生企业核心力的关键要素

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生命力,代表着企业集体的灵魂,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也影响企业的思维方式,影响企业战略形成的全过程。现代企业提倡人本管理思想,提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在企业文化的行程中,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先进的价值观使企业产生强大的规范力,成为企业成员的行动准则,继而产生持久的推动力,促使员工积极地实现企业目标。崇高的企业价值观对内可激励员工,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真正感受成功的乐趣,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真正培养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对外可在社会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企业的目标和绩效,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此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由于人力资源属于能动性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性生产要素。企业的共同价值常决定企业的前进方向,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常根据环境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通过探索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企业目标。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3、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3.1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推出了著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著作,提出重要论断:企业文化队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它首先是凝聚力,其次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辐射力。企业文化这五种力量,在未来企业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出来。人们将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企业中最具竞争力而且使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不是有形资源而是企业文化,企业用心创造的这种资源会使企业文化越来越具有个性化,这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3.2国际化对中国企业的文化沟通和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世界上的交流必须以对文化理解为前提。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更多的应该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因为中国的企业将更加广泛的融入国际环境而与国外企业开展交流和合作。中国企业的对外交流在技术和物质层面上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但中外文化的差异势必成为和国际接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贸易争端,一部分是经济体制构建上的差异造成,另外有些则在深度探究下能够发现,是在文化认知上存在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向外国学习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转轨:要求企业必须从任意型文化转向信誉型文化;从封闭型文化转向开放型文化;由管理意志文化转向法制文化;针对国际贸易企业规则,由经验型文化转向规范性文化;从非歧视角度要求从垄断文化观念转向平等文化挂念;从行政贸易型文化转向市场贸易型文化。

3.3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力的扩张实质上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常存在着有利于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而且他们的行为和企业文化之间能很好地融合。21世纪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时代,企业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和效果。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关键在于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解决传统企业固有的分工、竞争和反应性三个基本问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过于专业化的分工把企业分割成相互独立且相互冲突的领域,不利于团队合作,使管理者的注意力发生了偏离,仅关注解决问题而不关注开发和创新。

学习性企业文化的关键是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重视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尊重职工的独立人格。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创造宽松的工作气氛,让职工畅所欲言,允许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一个信任和开放的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对于现有管理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并倡导他们去积极寻求改善的途径。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学习和创新,使职工增加尝试的勇气而不是变得过分谨慎,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学习。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人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企业只有相信员工,激励员工,给他们指明

3.4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性的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处于不拜之地。

创新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接受模棱两可,过于强调目的性和专一性会限制人的创造性。(2)容忍不切实际。企业不抑制员工对某些问题作出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回答。乍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行的,但往往可能带来问题 的创新性解决。(3)外部控制少。企业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4)接受风险。企业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5)容忍冲突。企业鼓励不同的意见。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6)注重结果重于手段,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后,要鼓励员工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途径,可能存在若干种正确

的解决方法。(7)强调开放系统。企业应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作出快速的反应。根据调查,创新型企业文化可使企业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建立创新型文化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首先要重塑企业价值观。其次,重新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式。最后,企业应创新沟通体系。根据调查,许多富于创新性的活动因为沟通不及时或无效而变得扭曲。因此,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应做到以下几点:(1)将学习和创新作为企业的目标。(2)在日常工作中鼓励职工互相交流。(3)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建立信任。(4)推动团队工作,促进团队成员互相学习。(5)重视召开有关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会议。(6)高层管理者应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将知识看成是最根本的可再生资源,将持续学习作为新型组织的精神基础。通过学习,企业同社会环境时刻进行信息的交换,获得不断创造未来潜能,培养决策者和员工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为企业的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打好心理和智力基础,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

3.5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

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刚刚起步,任何企业是由生态链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明显,任何企业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会考虑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生态型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未来企业竞争将很大程度地体现在谁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环境,谁能最大限度地给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生态型企业文化可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生态企业文化的培育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结 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沉淀,是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领导风格影响企业员工,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经营的副产品,而非企业刻意追求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历史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行为力一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即企业组织的记忆。用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就是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指导今天的行动,在信息量不大、知识更新速度较缓慢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适用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量急剧增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文化的生产力性质大大加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拥有增强内聚力、提高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胜点。

企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其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也不断得到了印证,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都给了我们建设良好企业文化的榜样模范,同时我们要注意在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我们坚信,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

参考文献:

[1]徐沛林,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3,(12)

[2]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学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5

[4]王兰云,通过企业文化创造竞争优势的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06 方向,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证,才能焕发职工极大的工作热情。因此,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和持续的发展生

现代企业文化范文第6篇

一、优秀儒商文化的概念

(一)以人为本

提到优秀的儒商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经商理念,那就是以人为本。培育现代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建设新时代现代企业核心文化,有助于让现代企业能够建立起仁者爱人的经营理念,对传承优秀儒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以往时间的种种事迹看来,宜家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必然能够成为一家杰出的企业。因而,他们能够从公司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使公司内部更加有凝聚力,并且员工也能够被公司以人为本的精神感染,能够以仁爱对待身边的人。现在,我们在继承儒家文化、继承以义取利商业道德的同时,还要培养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现代公司必须追求利润,但是必须要权衡利益与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切记不能唯利是图,面对利益无所不为,而应该做到经世济民,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儒商文化盛行的那个年代,祖先们已经用他们的双手双脚,付诸实际行动证明出,经商营商一定不能采取不义的行为。

(二)诚信经商

诚信经商,是传承儒商文化的重要行为理念。这是继承了某些商人文化的诚信经营理念,也是现代企业基本行为的基本准则。诚实和信用是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坚守的。和谐是社会进步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如果缺乏道德与和谐理念,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过去,商人在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始终与商人保持着公司的诚实守信原则密不可分。显然,诚信管理是如此重要,公司可以立足在市场上靠的往往就是诚信待客。然而现在,许多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包括道德的丧失和诚信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商业文化的理性元素应该得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肯定、继承和激励,诚信是社会的基本准则,也应该是商业的共同准则。诚信会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企业形象和商业合作客户份额。如果一个公司缺乏诚信,它只能维持经营很短的时间。因此,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强调信任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基本条件。这证明了现代公司只有通过诚实和守信才能赢得商场战争。因此,诚实被称为商业的灵魂,企业管理者只有对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地学习,结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也要倡导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保持诚实守信,才能为企业在商业市场中收获成功。

二、儒商文化可供现代企业经营借鉴之处

现代企业的管理应该继承传统优秀儒商文化精神。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面对成王败寇的商业市场结构,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时刻警惕,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现代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的合作能力。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能够激励企业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探索,历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百战百胜,敬业奉献的精神文化,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儒商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它包含着一种忍受苦难和痛苦的忍辱负重的态度。这种高水平的敬业精神,强调了利用权力集团参与市场竞争并坚持拥有团队意识,保证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公司管理者和员工的勤奋努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现代企业面对当今复杂的商业竞争环境,必须要充分地学习优秀儒商文化,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推动公司的“软实力”发展。

坚持“以和为贵”的经营管理策略,这有利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惠。这个策略对避免两家公司之间出现恶性的竞争,造假等违法行为,降低企业内部消耗性竞争,营造出相对比较融洽和谐的氛围具有很大的帮助。“以和为贵”的经营策略能够保障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蓬勃发展。因此,强调合作、追求、共存的和谐哲学,是企业管理不可忽视也不能随意丢弃的基本原则。现代商业管理者要想取得成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强调对优秀儒商文化的学习,将儒商文化结合到企业的经营策略当中,实行协调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上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必须要结合优秀传统儒商文化的,因为传统儒商文化所具备的底蕴非常值得让现代企业管理者去借鉴学习,必须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现代企业的商业运营,利益是放在公司发展目标重要位置的,但是,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同样的重要,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清楚,建设好企业文化,不仅不会让企业获得的利润变少,反而能够促进企业更全面更长久地发展。学习儒商文化,建设特色现代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企业文化创造更大的凝聚力。

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软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中国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发展土壤。儒商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而且可以让后人可资借鉴的优秀文化遗产,能够经受历史长河的考验,为现代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在当代社会,现代企业经营者就应该努力去学习去传承仁者爱人的以人为本的经商理念,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在推广产品的同时要心系经世济民的家国天下情怀以及坚守诚实守信的经商行为原则,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优秀儒商文化的概念,再思考并提出儒商文化对现代企业经营的文化建设的帮助和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儒商文化,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芳芳.有关儒商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经贸实践,2018(24):268.

[2] 王建均.儒商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1):52-57.

上一篇:大学生实习体会与收获范文下一篇: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