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分析范文

2024-04-21

地质灾害分析范文第1篇

目前,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实施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以及针对本省地质环境条件颁布的技术要求进行, 技术要求中对地质灾害区、点多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等手段取得灾害评估的基础资料, 有个别省份的技术要求则对一、二级评估在地质灾害勘察方面进行了较为模糊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论证。通过近些年的实践证明, 笔者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各级评估应将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分阶段细化、明确化, 如此则更具可操作性。原因如下。

1 基础资料更充足, 论述依据更充分, 评估结论更明确

地质灾害评估一般在项目可研阶段或在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前进行, 评估区面积大小不一, 评估单位有时所拥有的可用资料不多, 而甲方通常又不能提供较为详细的工程勘察资料。而通过投入一定的地质灾害勘察实物工作量, 则弥补了基础资料不足的问题, 才能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 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 论述依据更充分, 评估结论则更明确, 更准确、更实际。

2 防治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对评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点地质灾害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发育规模和范围等掌握不够清楚, 则在报告结论中只能提出灾害防治的概略性、粗浅性建议和措施, 致使所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不够具体, 建设方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 而通过一定的投入地质灾害勘察, 对评估区内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预测的则更为准确, 防治措施也更为具体, 更具有可操作性。

3 与甲方签订合同容易商谈

由于技术要求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项目洽谈中, 甲方总是认为灾害评估只是申报相关审批手续的一个要件, 认为灾害评估只是搜集些资料、到现场看看就可编写出来的简单报告而已, 工期也要求比较短, 甲方对此项工作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与甲方签订合同过程中对于工期、费用等方面不容易达成共识, 即使签订了合同, 对于评估单位来说, 工期比较紧张, 费用相对低廉。

4 降低了评估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安全风险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终身负责制。无论该评估区域何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 只要是技术人员未能预测到, 评估单位和技术人员均要承担相关责任, 只有报告得出更加准确的评估结论, 才能更好地降低了评估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安全风险。

针对以上原因, 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在修改完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过程中, 可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等有关规范要求完善细化有关地质灾害勘察方面的要求。可在技术要求有关条款中规定“一、二级评估应投入必要的地质灾害勘察实物工作量以使其能够基本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提供该点进行稳定性分析的足够数据;三级评估可不投入地质灾害勘察实物工作量。如果甲方能够提供相应工作程度的具有相关资质单位编写的成果报告、图件, 则此项工作可视具体情况酌减。”

摘要:该文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应加强地质灾害勘察工作进行了论述, 并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原因分析, 最后提出了初步建议。

地质灾害分析范文第2篇

1 辽源市地质灾害现状

1.1 区域地质概况及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 地处东部长白山余脉向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 属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 以丘陵为主, 间有少量低山。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0mm~800mm。辽源市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较复杂, 区内分布多处采煤矿山 (西安区和东辽县) , 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确定辽源市是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市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采煤区沉陷。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91处。其中滑坡有53处, 总体积242.76×104m3;崩塌44处, 崩塌总体积1026.5×104m3;采空塌陷11处, 危岩裂缝总长度854.7m, 踩空塌陷总体积22.56×104m3;泥 (水) 石流21处, 总体积85.64×102m3。辽源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情况见表1。

1.2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辽源市由于地质环境及诱发因素的不同, 地质灾害的分布密度及发生频率也存在较大差异。辽源市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安区煤矿、龙山区东辽河两岸及东辽县煤矿范围内, 且以滑坡、危岩崩塌、泥 (水) 石流 (崩、滑、流) 和采空塌陷及人为因素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五种类型地质灾害为主, 而这三个片区又是辽源市城镇、工矿、重要交通干线及水利设施最集中的地带。因此,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 下面将这四种主要类型地质灾害概述如下。

(1) 崩、滑、流。

崩、滑、流在各种类型地质灾害中具有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 辽源市发生崩、滑、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源市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等地区。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河流改道、房屋倒塌、毁坏农田、阻塞公路、破坏通讯网络及人身伤亡。辽源地区存在多处崩、滑、流地质灾害隐患点, 如:龙山区工农乡黎明村和大唐热电厂尾矿库、西安区灯塔乡高古村官山采石场、东丰县大阳镇红旗村等地。近年来, 由于公路交通设施的兴建, 公路路面切割山体形成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隐患成为近年来防治地质灾害的重点。2010年8月3日至6日辽源地区出现强降雨, 辽源市国土局矿产资源监测中心领导及时对辽源地区路桥两侧地带进行巡查, 下发避让通知书20余份。由于巡查及时, 措施得力, 辽源地区没有发生破坏性的地质灾害。

(2) 采煤区地质灾害。

采煤区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采空区地面塌陷、瓦斯爆炸、矿井突水等。此类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地下开采的煤矿矿区。辽源市是吉林省重要的煤炭产区, 经过多年来的开采, 已被采空的区域很大。辽源地区共有4个煤田其中平岗煤田已开采完毕, 现在生产的煤田有梅河煤田、金宝屯煤田和辽源煤田。目前辽源矿区范围内采空面积约为27km2, 且多集中于市区, 地面塌陷严重。1996年7月29日因采塌断裂, 矿务局第十五小学二年一班教室突然塌倒, 桌椅板凳全部被砸碎, 所幸学生正值放假, 没有人员伤亡。

(3) 人为因素增加地质灾害隐患。

除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外, 人为因素增加地质灾害隐患也同样成为防治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辽源地区因人为因素而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表现在:靠山居民、单位随意切山、削坡、修建住宅、建工厂、仓库, 不经任何部门审批, 不做任何地质灾害评估私搭乱建, 违章违法占用土地;塌陷区住户已搬迁, 但不彻底, 个别住户重新修缮房屋后又搬回居住, 本已消除的地质灾害隐患又重新对居民构成威胁;塌陷区因地面沉陷实施治理征用了部分集体土地, 履行了手续拿到了补偿款, 可住户借口买不到房子, 住惯了此处等, 仍在此居住, 又形成了地质灾害治理后的隐患;还有国土部门监管不够, 监察不到位, 或制止处罚不坚决等因素, 也是地质灾害隐患增加的重要原因。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形成, 有历史的原因, 有利益的驱动, 有人为的因素, 也有国土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原煤矿塌陷区早期建筑, 先建后采, 规划滞后等, 属于环境因素造成的隐患点后期规划治理后, 又重建、扩建居住。征后不搬, 再住等, 属于人为的隐患点。

1.3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

吉林省辽源市地质灾害隐患的空间分布具有集中性。矿区地面塌陷主要集中在西安区范围内;崩塌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于西安区煤矿矿区附近;滑坡发生的地点主要分布于西安区和龙山区西部和东部的丘陵地带、靠山公路两侧和河流两侧;泥石流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龙山区河流沿岸。相关情况见图1所示。

2 吉林省辽源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2.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近年来辽源市政府对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 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的措施有: (1) 加强领导, 市县 (区) 两级都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明确了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 积极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2) 积极向上争取专业地勘队伍支持, 开展了全区地质灾害调查, 摸清情况; (3) 广泛宣传, 提高全民防灾救灾意识, 对重大地质灾害逐步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 (4) 对工程建设用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避免了一些灾害的发生; (5) 积极稳妥处理突发地质灾害事故, 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证社会稳定,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辽源市是地质灾害易发区, 而地方财力十分有限, 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按照国土资源部10号令, 对地质灾害防治主要采用三个一点原则:国家投一点, 地方挤一点, 受益单位补一点。通过以上方法, 建立地质灾害专项资金, 确保防治方案的顺利实施。

因地质灾害的形成、发生有突然性, 只有广大群众熟悉地质灾害的有关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观察, 及时发现地质灾害形成的前兆, 防患于未然。为此, 加强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地质灾害的有关知识, 并进行了镇级国土所领导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2.2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1) 推动减灾社会化, 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

省、部门和地方联合制定了减灾规划, 建立了减灾基金, 地方财政推行以扶持灾害保险的发展为优先考虑的税收政策, 使防治灾害的工作走向社会化, 提高了辽源市全社会的减灾意识。

(2) 实施减灾系统工程, 进行综合减灾。

目前, 辽源市地质灾害存在的隐患很多, 查清其分布、类型、发生发展规律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部门要在统一规划指导下, 开展调查、勘查、评价工作, 分工协作。在地质灾害重点区建立监测站网和监测预报系统, 及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地质灾害信息, 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3) 深入开发灾害科学研究, 联合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防治灾害。

针对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系统性, 辽源市一方面要依靠高新技术的支持和高水平灾害科学理论的指导, 同时, 还得有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大力支持。只有气象、水利、国土、财政等各部门通力合作, 信息共享, 对能实现综合减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灾害科学研究的水平, 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联合各方力量, 共同献计献策, 奠定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的理论基础, 在统一规划原则下, 制定防灾的综合规划, 让防灾减灾系统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有效而科学的防灾综合体系。

(4) 土地规划利用审批规范化、严格化。

加强土地规划利用审批, 要与地质灾害防治有机结合, 使其成为一体化。加强土地监察工作, 要把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土地监察当作重点, 加大处罚力度, 多想办法, 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防止新发生的问题出现。在审批建筑时, 发挥乡 (镇) 国土所的作用,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 或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区域, 不予审批建筑, 从根本上杜绝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产生。

(5) 保护地质环境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加大治理力度, 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好隐患点的治理问题。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治理, 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将重大地质灾害体的治理与国土开发整治相结合,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力度, 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地质环境管理。防治地质灾害根本在于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加快制定地质环境处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规, 推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6) 加强政府管理职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既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 也是我们各级国土部门工作的重要职责。要有机的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国土管理相结合, 从源头上规划、审批入手, , 对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不立项不审批, 从隐患点的清理开始, 加大整治力度, 该拆就拆, 该整治就整治, 该处罚的就处罚。只有这样, 地质灾害隐患点才能减少, 隐患才能清除, 危险程度才能降低。

(7)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 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当前人类所遇到的环境问题, 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要真正克服人类遭遇到的生态环境危机, 必须首先端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创建一种适合于21世纪人类生存的新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人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 强调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与顺从是新的生态文明的最大特点, 人类活动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要服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规律。所以, 辽源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土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开发规划, 应当符合地质环境保护要求, 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地质环境论证意见;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上一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并组织实施, 从而有效的协调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 使辽源市地质环境得到明显的改观, 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从根本上清除地质灾害的隐患。

2.3 辽源市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和辽源煤矿太信矿区地面塌陷的专项治理

(1)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辽源市由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为采空区地面沉陷和三废排放与污染问题。

煤炭采空区地面沉陷:辽源市现有两个沉陷区, 分别为西安沉陷区和平岗沉陷区。其中西安沉陷区有九个沉陷盆地, 沉陷面积达18.95km2。地表最大沉降值为12.1m, 该沉陷区的下沉, 随着煤层采出厚度的增大而增加, 采动对地表影响不断。致使多个村庄和住宅、市政设施、医院、学校、工厂遭受严重破坏, 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且有加重趋势。

矿山三废排放、污染问题严重:每年矿山采掘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 污染空气和土壤, 煤矸石产生量累计达800万立方米。

针对辽源市矿山生态治理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家组, 会同二县二区领导及市各个相关部门, 对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市政府及时上报中央, 申请专项资金, 对辽源地区采煤区塌陷进行专项治理。2001年中央对辽源市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立项, 2002年7月审查, 于2003年正式开工。总体规划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主要针对辽源地区产煤塌陷区进行治理, 对塌陷区住户进行搬迁安置。项目总投资87741万元, 至2010年8月, 已经安置搬迁居民10452户, 安置在煤城新村、四河、仙城、南苑四个规划小区内, 总安置面积70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从2010年9月开始, 预计资金投入24600万元, 预计安置居民3000户。

(2) 辽源煤矿太信矿区地面塌陷的专项治理。

太信煤矿位于辽源煤田中心地段, 1933年建井, 1937年投产, 1975年闭坑。该井闭坑后一直开采残煤资源, 1998年7月7日停产, 2001年破产, 累计生产原煤3648.5万吨, 为辽源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多年开采使地下采空区逐渐扩展, 矿山又未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导致天然状态下应力场失衡, 致使太信矿区地面塌陷。塌陷面积达67.44hm2, 最大塌陷幅度6m, 积水面积16.59hm2, 最大积水深度5.5m, 平均水深3.2m, 积水总量53×104m3, 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

辽源煤矿太信矿区地面塌陷积水,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辽源市委、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 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因矿业活动而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 保护和改善辽源人民的生活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 辽源市政府责成辽源市国土资源局于2005年报请省、国家主管职能部门立项进行辽源煤矿太信矿区地面塌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该项工程已于2005年12月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设计实施。主体设计方案为通过景观再造、园林化模式综合整治方案将原塌陷积水区改造为市区旅游资源。主体治理工程为:积水养殖、绿化景观、园林氧吧、围栏通透。通过近五年的治理与改建, 原塌陷积水处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旅游观光和休闲氧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辽源市政府通过对本地区的治理和改建, 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而且缓解了辽源矿务局同矿区居民多年的矛盾, 为贯彻以人为本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图2为太信矿区塌陷积水区治理成果示意图。

3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地质灾害造成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防治地质灾害, 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推动减灾社会化, 要全民参与。同时, 要建立健全减灾基金及保险, 为全民减灾提供保障。政府间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 齐抓共管。气象、水利、国土、税务及财政等各个部门要建立互动机制, 使防灾工作落到实处。国土部门要加强土地规划利用审批制度, 不因私废公。要做到保护环境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同时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最重要的使要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只有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 才能将地质灾害的隐患彻底消除。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美丽、和谐;才能使我们的人民更幸福、安康。

摘要:从地质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两个方面, 对辽源市地质灾害隐患的现状, 特征及危害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 针对辽源市地质灾害隐患的特点, 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及措施。相关研究结果对辽源市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编制, 辽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对策,辽源市

参考文献

[1] 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S].2005.

[3] 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灾害.社会.减灾.发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地质灾害分析范文第3篇

1.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当前存在众多问题, 其主要包括文件、风险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现对其加以具体分析。

1.1 项目管理规范性文件缺乏

早在2006年国家土地资源部就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该文件的下发, 虽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挥了一定的指导规范作用, 但是此文件属于大纲性文件, 并不能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1]。这样一来, 自然影响到了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不利于充分发挥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 工程项目管理采取工民建收费标准, 由于其标准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实施的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 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1.2 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缺乏

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所采取的手段, 主要是借鉴一般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然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与一般工程项目存在诸多差异, 其管理手段并不能通用。同时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内容更为广泛, 复杂性更大, 一般的管理方法无法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管理手段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综合性管理软件的缺乏, 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较多, 但是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这一问题, 只能进行单一方面的分析, 同时由于软件之间的关联性较少, 促使地质灾害项目成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单体, 尤其是信息资源共享方面, 效率更是低下, 不利于管理[2]。 (2) 信息交换缺乏标准平台, 软件关联较少, 同时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 造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3]。 (3) 管理活动缺乏标准程序, 由上述分析可知,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涉及内容较多, 并且十分复杂。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不同管理负责人, 所采取的方式不一致, 造成项目管理中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 影响到了管理工作的协调。

1.3 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风险管理作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率。然而我国当前风险管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风险评估机制并不完善。这样一来, 必然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决策, 从而不利于质量控制, 这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不利影响。

2.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质控具体措施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影响到了工程项目质量。为此, 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质控工作。

2.1 改进项目管理配套制度

有效消除地质灾害危害,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在于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为此, 政府有必要改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配套制度, 为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性文件支持, 实现有法可依。同时政府还需要引入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定额标准、危险性评估文件、收费标准以及项目管理制度等。除此之外, 地质灾害存在地区差异性, 就需要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2 改进现代化管理手段

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改进, 首先需要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具体为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平台的研究, 同时加强研发综合性管理软件。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软件当中必须具有组织指挥、技术信息以及网络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功能。除此之外,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当中, 有必要实现信息化管理, 通过通信功能实现信息的传递, 便于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2.3 风险管理评估机制的改进

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风险, 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简单而言就是通过最小的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4]。然而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 并且涉及到的技术均较为先进。为此, 风险评估机制的改进, 需要在经济角度考虑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机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 因地区的不同, 造成地质灾害特点不同, 就需要在改进风险管理评估机制时, 结合地区特点, 对灾害风险性与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3. 结语

地质灾害一直影响着我国人们的生命财产与经济财产,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 政府有必要重视起地质灾害的治理。然而当前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众多问题, 不利于把控治理质量, 这就需要政府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以此提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质量。

摘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最低成本, 以此达到工程项目质量具体要求, 从而有效提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然而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众多不足, 造成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此, 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质量。本文在深入分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中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质控具体措施,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质控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慧敏.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 2017 (03) :55-56.

[2] 盛刚.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与工程治理——以陕西省为例[J].西部大开发 (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 2016 (05) :52-54.

[3] 卢永.浅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 2016 (02) :195-198.

地质灾害分析范文第4篇

一、自然地理概况

徽县位于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上游, 介于东经1 0 5°3 4′2 9″-1 0 6°2 6′5 3″, 北纬3 3°3 2′5 3″-34°10′33″之间, 总面积2722.9km2。现辖13镇2乡, 总人口22.35万人。地处大陆腹地中纬度地带, 属北亚热带边缘湿润气候区向暖温带过渡带, 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5.5mm。境内各月降雨量多集中在6~9月。月最大降雨量393mm, 日最大降水量138mm, 小时最大降水量为64.1mm。

二、地质构造

徽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秦岭东西纬向构造体系与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东翼的复合部位。该区域内拥有较长的地质历史时期, 构造体系十分复杂, 造山运动、变质作用, 构造形迹以近东西或北东之间为主, 由成凤向斜褶皱带、紫柏山断裂带、江洛-庙垭断裂带、麻沿河-高桥-太阳寺断裂带组成区内的基本构造骨架。

三、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

通过实地开展调查, 徽县境内发育地质灾害及隐患点356处, 其中滑坡120处, 崩塌136处, 泥石流14处, 不稳定斜坡86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及支流斜坡、沟口地带, 北部及东部地质灾害不发育或相对较少。

1、滑坡

滑坡是区内分布较多的地质灾害类型, 危害十分严重, 按滑动面位置进行划分, 其类型包括了黄土滑坡、黄土-基岩滑坡、岩质滑坡及残坡积土-基岩接触面滑坡四种类型。

(1) 黄土滑坡

区内黄土滑坡分布于区内中部伏镇北部一带。该类型的滑坡其特点体现在滑动面陡, 一般情况下由黄土裂隙与节理控制。崩滑型则是其变形破坏方式, 该类型滑坡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坡脚居民, 坡顶, 农田与道路等。

(2) 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

分布于中部黄土丘陵区一带, 该类型滑坡其主要物质是黄土, 滑动面为黄土与下伏基岩接触面, 尤其以新近系泥岩的接触面滑动居多。特点体现在滑动面平缓, 滑动带含水, 塑性较高, 滑速比较慢, 降水对其影响非常明显。

(3) 基岩滑坡

主要分布于316国道、江武公路、谈虞路沿线, 多由修路开挖引发, 规模一般以小型为主, 多为浅层顺层滑坡。滑动机理为滑移拉裂型。

(4) 残坡积土-基岩接触面滑坡

分布于区内中南部, 滑体由残坡积松散堆积物组成, 滑床为下伏基岩。长期降水或者在短期内高强度降水, 都会为滑溜的产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公路与农田受到其影响最大, 而同时也是泥石流物源之一。

2、崩塌

崩塌依据组成的物质进行划分包括土质与岩质崩塌两个类别。前者分布区域主要是在陵区沟谷两侧, 区域内主要是黄土, 多位于人工削坡修路、建房形成的高陡边坡一带, 变形机理多为倾倒式崩塌;基岩崩塌主要分布于316国道、江武公路、谈虞路沿线一带, 破坏方式一般为拉裂破坏。

3、泥石流

泥石可以将其分为泥流、泥石流, 水石流, 划分的依据则是其组成物。

(1) 泥流

零星分布于区内中部的伏家镇、城关镇等地。按流域形态划分, 均属沟谷型, 多为稀性。暴发频率一般为1次/3~5年。

(2) 泥石流

分布于区内北部的高桥河及麻沿河两岸。泥石流类型以沟谷型为主, 多为稀性, 粘性少见, 规模以小型居多, 中型次之, 巨型少见。其暴发频率为1次/3~5年, 个别沟谷甚至十几年一次。

(3) 水石流

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段, 以沟谷型为主, 均为稀性, 暴发频率一般为二三十年一次。

四、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1、地形地貌在地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

滑坡形成地形与地貌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 区域内低中山占的比例较大, 相对高差300-500m, 斜坡坡度通常是在15-50°之间, 满足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 在其它因素的作用下, 就可能会形成地质灾害。

泥石流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 主要从坡度、流域面积、相对高差、主沟纵坡降等方面体现。通过调查, 区内的泥石流沟谷流域形态大多呈“梨叶”状, 有利于雨洪汇集。其中面积小于10km2的泥石流占79%, 大于10km2泥石流占21%, 相对高差多在400-800m之间, 沟坡坡度多在35°左右, 沟床纵坡降在120-300‰之间, 为雨洪汇集, 固体物质起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促进了泥石流形成。

2、岩土体类型

境内地层大多是第四系覆盖层, 厚度不一, 通常是松散的碎屑土并且夹杂有碎块石, 结构松散导致了物理力学强度非常低, 遇水易软化, 边坡内部结构受到影响就会发生改变, 如果情况对结构面组合有利, 就会形成蠕滑型滑坡;硬质岩地层风化作用十分强烈, 裂隙密度大, 风化作用造成的裂隙非常明显, 从地貌方面来看, 通常会形成陡崖, 岩体易形成张性裂隙, 在时间作用下, 裂隙下穿切层, 贯通形成张性裂缝, 将岩层切割, 孤立岩体向外倾斜, 自重作用或者是地震影响下产生崩塌。

3、地质构造

区域内大型断裂及大型活动断裂发育, 地质构造比较复杂, 由于构造断裂带存在, 区域内地质灾害与构造形迹通常是相伴而生的。构造破碎从而导致了岩体内部结构被改变, 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为地质灾害发生创造了条件, 构造强烈区段微地貌变化复杂, 地形相对较陡, 受到降雨、地下水、地震、重力等作用, 易导致滑坡、崩塌等。

4、大气降水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

滑动带受到降雨影响会软化, 坡体自重也会由此而增加, 降水会沿着岩土体裂隙下渗, 土体强度由此会降低, 斜坡内部应力状态会被改变, 局部应力集中, 相应的变形也就会出现在坡体局部, 从而导致滑坡、崩塌的发生。强降雨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堆积物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5、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形成的作用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修路、建房等取土、削坡, 从而形成高陡边坡, 如316国道、谈虞路、江武公路段, 滑坡的主要原因就是道路修建 (2) 采石、开矿造产生废弃石, 放置不合理, 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3) 生态环境破坏, 地表抗侵蚀能力会减弱, 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 导致滑坡、崩塌产生, 促进了泥石流形成。

五、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

1、滑坡、崩塌分布发育规律

受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影响, 境内滑坡、崩塌的分布发育存在明显的规律, 概括为 (1) 主要分布在上覆黄土、下伏泥岩的黄土丘陵区密集发育, 其它岩土体分布地区数量则相对较少; (2) 多沿断裂构造带分布 (3) 主要集中分布于洛河、永宁河、罗家河、伏镇河及麻沿河等中山峡谷区。

2、泥石流分布发育规律

县境内泥石流的分布和发育亦存在明显的规律, 概括为 (1) 集中分布于北部高桥河、麻沿河及南部洛河两岸一带, 主要与流域内岩土体结构关系密切; (2) 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人口密集、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大的地域, 也是泥石流易发地段。如南部的包家沟泥石流就与采矿、倾倒废渣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关系很大。

六、结束语

徽县是甘肃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境内发育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56处, 影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主要为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受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和控制, 境内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主要发育于嘉陵江河谷两岸上覆残坡积土、下伏基岩的低中山斜坡区、断裂构造带和较大沟谷两岸, 而泥石流零星分布于南部和北部沟谷两岸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区。

摘要:徽县是甘肃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本文根据甘肃省徽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 概述县域自然、地理条件, 地质背景, 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从地形、地质、降水岩土体类型、人类活动等方面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做深入分析, 并探讨了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以期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类型,形成条件,发育规律,甘肃徽县

参考文献

[1] 张春山、张业成、胡景红等.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L].第四系研究.2000.14 (1) :95-99.

[2] 丁宏伟、李莉、姚兴荣等.大气降水对黄土滑坡的影响的控制[J].甘肃省地质.2013 (1) :55-56.

地质灾害分析范文第5篇

为了加强我乡2012年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连群连片的乡村防御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检测和治理工作,把重点活动区、重要隐患区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个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安定和谐的新农村。

二、防治措施

我乡处在林区,因为植被损坏严重,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去年的“5.19” 冰雹事件和“5.25”暴雨事件都与植被破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林区的保护和植树造林显得尤为重要。我乡地处山区,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区域分散,加上交通建设滞后,遇上大灾就会增加救援难度。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我乡及时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组织村民学习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为灾后自救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我乡根据应急的需要,在相关地质灾害频繁区都安装了预警系统,并在各村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和原有的巡防联队组成联防机制,形成了“一户受灾,全村响应,一村受灾,全乡响应”的救援体系。

针对去年的灾害形势,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以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及时得到救援、汇总、上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全乡7个村进行了巡查检查督查,并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支配。

三、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一)坚持三条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二是坚持“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原则;三是坚持“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原则。

(二)落实四项制度

汛期值班制度—我乡的汛期时间较长(每年5月1日至9月31日),地质灾害频发。乡直部门和各村要建立汛期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畅通。汛期期间,各值班负责人要24小时开通手机;保持与乡政府的联系,做好汛期值班工作。

灾点监测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信息、地质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监测时间,做到适时监测;主要观测降雨强度和雨量、地面土体开裂与坡体蠕动、树干倾斜、山洪暴涨、惊响异常等灾害前兆和引发因素;对监测点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险情巡查制度—村干部和巡防联队应根据地质灾害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区域内灾情险情巡查。发现灾害发生前兆或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和采取转移避让群众等应急措施。

灾情速报制度—包括灾前的险情报告和灾后的灾情速报两方面。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群众在巡查、监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如发现灾害前兆或异常情况,要尽快向乡政府报告并组织避险;灾情一旦发生,乡政府应立即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和施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到“情况准确、上报迅速、续报完整”。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是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

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 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 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 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

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人民政府,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秘书严秉国负责具体办公。

(四)各行政村一把手是本村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行政村干部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汛期地质防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全乡工作的关键,为了深刻汲取“5.25”阴山沟洪灾事故的教训,落实汛期防灾、减灾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减少损失。一是做好工作部署,重点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二是突出群测群防,对隐患点实施简易监测,发挥群测群防的突出作用。三是保持信息畅通。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完善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保证险情和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送达。

汛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早安排、早布署、早行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要迅速了解灾情,立即报告上级并通报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措施,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社会安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2年3月1日

**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救灾应急工作能力,确保我乡在可能遭受特大地质灾害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各项紧急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组织

地质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分工、综合协调的原则。乡政府成立抗灾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全乡的抗灾救灾工作。 抗灾救灾指挥部:

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 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 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 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 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1、成立**乡后勤保障小队 队

长:杨新有 副队长:杨永清

员:刘

严秉国

申俊良

袁苏花

王小红

张雪梅

2、成立**乡医疗救助小队 队

长:李金宝 副队长:王建民

员:**乡卫生院全体职工

3、成立**乡救援小队 队

长:赵贵义 副队长:何卫东

员:张靖琳

豆乾杰

韩建龙

王义成

范志琪

党卯为

3、成立村救助抢险分队

队 长:各村支部书记 副队长:各村主任

成 员:党员先锋队、各村民组长、共青团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政府办公室,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当特大灾情发生时,指挥部办公室移到灾情发生地。

二、职责分工

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督促检查灾害救助措施落实情况;负责研究灾害救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临时应急事项,制定具体对策,为指挥部制定灾害救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负责搜集、整理、汇总灾情,经指挥部同意后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救灾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统一把握上报灾情损失和救灾救济工作情况。

2、后勤保障小队:负责物资的发放、车辆的调配,并及时统计灾情,做好村民的自救宣传工作。

3、医疗救助小队:负责伤员的救治、转移等工作。

4、乡救援小队: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人员财产安全转移,组织村民自救,帮助村民开展转移工作,并协同村级救援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5、派出所:负责灾害救助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

6、**学区:负责开展对学生的疏散、宣传、转移工作。

7、**林场:协同救援小组救援。

8、民政办: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灾情统计和生产自救工作。

各单位必须按照分工,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救灾款物的筹备

在请求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乡政府划拨救灾经费,积极筹备救灾资金、物资。

救灾经费、物资的具体安排原则是:统盘考虑,突出重点。根据灾情,首先确保紧急期间救助需要,其次重点安排口粮救济、倒塌房屋的恢复需要。

四、灾后救灾工作 灾情稳定后,指挥部成员各单位各负其责,尽快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开展生产自救。

1、召开生产自救工作会议,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组织劳务输出等工作。

2、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工作,重点是因灾造成房屋倒塌、农田绝收、财产损失较大的重灾户及其它方面的损失情况。

3、制定灾民倒房恢复重建,灾民吃饭、穿衣等总体安排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

4、广泛开展捐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捐衣、捐被,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缺衣少被少粮困难。

5、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督管理,确保救灾款物专款专用,重点使用。

6、组成指导组深入灾区,检查督促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灾区群众安度难关。

五、抗灾救灾纪律

1、主汛期和抗灾期间,各村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2、抗灾抢险期间。全乡各村、乡直各单位及全体居民都应无条件服从乡抗灾救灾指挥部指令。对玩忽职守影响抗灾救灾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或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在地质灾害发生期间,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拟报县政府给予表彰。

地质灾害分析范文第6篇

【摘 要】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是一对互为影响、互为关联的矛盾统一体。地质灾害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孕育发展的,它的发生受到其所处地质环境的制约。反过来,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又具有改造作用,经常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大的地质灾害,形成恶性循环,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好地质环境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

0.前言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心和注意。我国政府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对此非常重视,正式把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列为国策,并已取得明显效果。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地球岩石圈的一切物质和作用的总和。它包括各种岩、土及所含矿产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和由内、外动力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及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1.地质问题的提出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或岩、土碎屑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地质灾害”一词一经被提出,先行者就考虑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地质技术因素、相关立法社会保险方面的需求。今天,地质灾害不但是科学界研究的课题,也是公共管理和社会建设共同关注的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2.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相关性

2.1地质环境对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

无论何种类型对地质灾害必然涉及到地质体, 既要以地质体作为地质灾害的载体,又将地质全作为灾害作用的对象。而任何地质体均存在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构成地质环境要素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地质环境的制约。

2.1.1地质灾害赋存于特定的地质环境

所谓地质灾害即指那些对地质环境造成劣化影响,对人类生存构成危害的地质事件,而这些地质事件的本质就是地质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改变如地壳应力的释放产生地震, 反映形式为地壳震动与地表破裂,形成地裂缝、砂土液化及软土震陷, 表现形式是地表岩土的运动和移位; 其他灾害如崩滑流、地面沉降、塌陷等也均以岩土体的移位或状态改变形式完成成灾过程。

2.1.2地质环境制约地质灾害的发生

如前述,地质灾害是在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下孕育发展的,若环境条件不具备,则灾害难于形成。即地质环境一方面构成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又限制其发生, 起制约作用如泥石流灾害有其发展阶段性,对应于地质环境条件则在沟谷发育的成熟期为泥石频发期, 此前,随着沟谷地貌形态的发育和地质环境的变化,泥石流处于孕育发展阶段,并不成灾.由此可见地质环境对于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

2.2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

2.2.1地质灾害的发生伴随地质环境变化

我们说地质灾害是某地质体相对于所处环境的运动变位及状态改变。那么地质灾害发生的过程也同时完成了地质灾害对于相关地质环境的重塑即改造过程。随着岩崩、滑坡的发生一部分岩体失去势能, 由不稳定而达到暂时稳定。这时完成移位的地质体—灾害载体得到了新的环境条件下的平衡。而地质体的周界—崩塌后形成的临空面及滑坡后壁则改变了原始的应力状态及在環境中所处的地位而构成新的灾害载体,重新孕育下一次地质体的运动变位. 在整个过程中,一部分地质体经过运动变位达到稳定, 另一部分地质体变成了新的灾害载体构成不稳定因素。此间地质体所处的环境相应产生变化。

2.2.2两类灾害环境效应的共性与异性

由前述地质灾害的成灾特性可知两类灾害都具有后效性,对环境产生劣化影响,此为其相同点.突发型地质灾害对环境的改造明显直观,灾害突发,地貌改造均为一次性完成, 缓变型地质灾害对环境的改造不明显。要经过一个累积过程, 灾害长期作用的累进影响反映为环境的变化, 其长期效应明显,且环境效应渐次增强。

3.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与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避让搬迁与治理、应急体系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支撑等。

3.1调查区划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是为了建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3.2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2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搬迁治理工程体系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结果,对确认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治理工程可以和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结合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3.3应急处置体系

坚持以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科学、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服务。

3.4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成生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和成因模式进行研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控方法和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等研究,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由此可知,我国地质环境利用的无序性与有组织的地质灾害减轻行动之交叉与矛盾,即战略层面的被动和战术意义上的主动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因此非常需要树立更加主动地为人居环境建设的地质安全服务,更加主动地为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营提供地质服务,更加主动地为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推动和支撑各级政府科学管理地质环境的理念,以实现地质环境利用效益最大化,地质灾害风险最小化。

4.结语

为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风险,就必须树立持续利用地质环境的科学观,把人与地质环境和谐共存放在第一位,把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融入到顺应与改造自然过程之中,跳出单纯工程地质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习惯性思维,突出立足地质环境变化研究建设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变保护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为持续利用地质环境和主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风险管理,从而避免出现地质环境的不可持续利用现象和减轻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刘传正.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刘传正,刘艳辉,温铭生等.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成因与评价研[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3]张咸恭,王思敬,张倬元等.中国工程地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党员学习小结范文下一篇:范儿的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