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计划范文

2023-09-21

历史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及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孙荷香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国家对高中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而历史素养是高中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层次鲜明的教学手法,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层次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教学手法;教学内容;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历史课程在传承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科学、规范、合理的授课方法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选取实用性强、代表性高、层次鲜明的历史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在增强历史课程灵活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投身历史学习”的兴趣爱好。

一、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内容枯燥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知识结构庞大、课时紧张等特点。因此,在高考指挥棒下,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知识的“溶解量”,通常会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法来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历史课堂模式。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由于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总结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繁杂、枯燥的历史知识,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颇微。这种枯燥、单调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此外,这种一味保持历史课堂稳定性、一致性的“喂养”方式,只能是“授之以鱼”而无法达到“授之以渔”。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仅无法实现历史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反之,即使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也会因“喂养”惯性而出现“无所适从”“无法下手”的“不良反应。

2.“一刀切”现象严重,忽视个体差异性

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新颖、层次性教学,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步步为营,进而实现既能保持课堂进度的统一性,同时也兼顾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很多历史教师为了保持课堂进度的一致性,通常会采取“一刀切”的授课方式来推进教学活动,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考查。这种层次不分、一味求“整齐”“规范”的历史课堂授课模式,不仅无法激发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历史课堂极易陷入“好学生吃不饱,坏学生吃不了”的恶性循环中去。

二、构建高中高效历史课堂的措施

1.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内容丰富、结构完善、层次鲜明的课堂内容,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上,教师应立足于教材,选取贴近生活、新颖灵活、代表性强的历史素材,来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典型性和生活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像、网络、音响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可想、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和层次性的历史学习环境,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转变。

例如:在学习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学生借助网络、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来制作相关的多媒体历史课件,并在课堂上以“授课”方式展现给大家,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这种让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授课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热情,同时,这种互帮互助、争优创先的课堂形式,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历史画廊带领学生去参观历史景物、重温历史情境,使得历史课堂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2.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

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开展因材施教教学策略,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到在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层次性、梯度化教学,从而使得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记忆、知识结构的构建、知识疑难点的理解上;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开展发散性强、灵活度大、总结性强的历史题目练习。这种层次分明、梯度明显的历史教学,不仅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各个学习层次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班级优差生组成“一对一帮扶小组”,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学习,从而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水平。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性高、层次性明显、代表性强的教学手法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层次性和实用性,从而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由“让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从而逐步促进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李炳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段丽君

历史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生学习历史过程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当今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故阅读和理解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生学好历史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就高中历史学习而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高中历史教材,掌握一些阅读和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方法和技巧,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能提高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帮自己高效掌握大量历史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历史教材自主学习三部曲——通读、精读、串读

1.通读。

所谓“通读”,就是对整本高中历史教材或某一篇课文浮光掠影地读一遍,从宏观上对其有个总体了解和把握。那么,我们应如何通读高中历史教材或某一篇历史课文呢?就一般而言,一是通读教材目录,注意理解单元、章节标题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通读某一篇课文中的纲目,明确该课的主体知识要点,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把握知识体系,从而对该课内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为了提高通读效果,笔者在这里特别提醒同学们三点:一是通读高中历史教材要全面。即历史教材中的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等都要读,不可丢三落四,以便最大限度地发现信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二是在通读历史课文时,要注意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断层处、深化部分。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建构于所学旧知识的基础上,是旧知识的延伸、拓宽和深化。我们要重视并学会对新旧历史知识的比较,比较其内在的联系与区别,抓住其深化部分的内容,把所学的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三是要学会比较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与初中历史知识的联系与区别。高中历史教材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注重与初中知识的衔接,许多知识是从初中知识过渡、深化而来的。因此在通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比较两者的联系与区别。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理所当然比初中历史学习要求更高,我们要学会思考:要求高在哪些方面、高在哪些内容?要抓住其深化部分作重点理解。

2.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读懂每个知识的具体内容乃至其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知识结构,记忆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精读往往需要读多遍才能完成,既适用于课堂学习中,也适用于课前预习。有关精读的具体做法,特提示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找出历史课文中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画出来;同时要开动脑筋,边读边思考,重点掌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对重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思考,以求准确理解。然后根据课本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一点都包括那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概括、构建章节知识结构。这样既分清了纲目层次、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纲举目张,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又提高了分析、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第二,从不同角度分解历史课文中的内容。任何历史知识都是由不同历史要素构成的。如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就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经过、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又如典章制度,就包括时间、制定者、制定目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评价等。因此,我们在阅读历史课文时,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将教材内容划分出背景(原因)、目的、经过或内容、影响、成败原因等,并落实到历史课文的具体语句中。

第三,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网络体系。贯通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就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第四,注意鉴别知识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有的同学记忆历史知识像背诵语文课文那样背诵历史教材,实际上既无此必要,也没有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难于坚持。在阅读过程中,只需抓住知识性语句来理解、记忆即可。如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教版历史必修2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要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其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属知识性语言,必须理解记忆。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要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则都属论证式描述性语言,无需记忆。

第五,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事实上,当今高中历史课程是“一标多本”,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析,不同的历史教材不仅存在差异,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将某一版本的历史教材视为圣经,而要敢于质疑和假设推理。这是培养我们自己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中的某些观点与结论,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应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对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比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串读。

所谓“串读”,就是指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纵横联系,进一步搞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的前后联系,抓点、连线、成面,即把相关知识点连成线、织成面,使知识网络化、线索化、立体化,最终学会迁移和灵活应用知识,提高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这里的“点”是指历史课文中的“爆发”、“兴起”、“酝酿”、“开始”、“发展”、“全盛”、“转折”、“失败”、“初步”、“进一步”、“彻底”、“完全”、“低潮”、“高潮”等关键词,在阅读和理解时,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点。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有这样的表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抓住句中“进一步”和“初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本主义的侵略,是通过其对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而实现的。那么侵略是如何渐进的?对自然经济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又是如何进行的?为何必然会走这样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我国民族资本义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中外对比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方式,将不同方式与结果相结合我们就更能认识到历史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又如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引言中说:“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我们可以抓住句中的“渐进”进行分析:“渐进”的表现是什么?为何会出现“渐进”?为何说是“渐进”而不是“突进”?“渐进”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给后人以什么启示?这就能深化对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的理解。

这里的“线”是指历史教材中的结构。纵观当今高中历史教材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包含、并列两种关系。是包含关系的,要把握中心句,而中心句的位置不外乎段首、段中、段末三个位置(一般在段首),每目标题即为中心句。是并列关系的,多从不同角度按时序展开。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引言中讲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如此就依据时序,分三个层次揭示了三个伟人、三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里的“面”,指的是纵横迁移历史知识,体现的是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或技能来学习其他类似的历史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获得这样的认识: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开始,是因为英国同时具备了如下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经济技术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这些条件和因素也适用于分析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可将这样的认识迁移到理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上;也可用于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这样,就能全面把握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了。又如自主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应联系第三单元第7课《启蒙运动》和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理解其对天主教统治及神学思想的批判作用、对启蒙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注意其与历史必修2中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和历史必修1中的“欧美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之间的联系(其中,前者是原因,后者是作用)。

二、对高中历史教材中几个具体内容的自主学习

1.学习目录和大事年表,理清知识线索。

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认真学习教材中的目录,因为目录其实是历史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每一单元的内容编者都是围绕目录这个中心而编写的。通过对目录的学习,会大致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有个粗浅的了解、有个整体印象,由此可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内容、单元与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我们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例如,透过人教版历史必修1的目录,我们至少可以获得如下认识。

第一,它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既有成果的反映:制度,体制,政治理念(意识、思想);也有历史进程:从古到今,从专制到民主,从一国之内到世界范围,核心是制度变迁。旨在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二,从所占比例看,中外历史比为4∶3。

第三,从课文结构看,其基本结构为:分——总——分。如在介绍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时,教材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希腊和罗马民主法制。但从整体上看,介绍的是古代世界两种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制度和民主制度。接着,教材又分别介绍了近代西方与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展示了近代以来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四,从各单元的线索及要点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线索是: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夏朝建立,商周时期经过了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不过整体趋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加强。要点是夏、商、周的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秦的统一和皇权及中央官制、郡县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线索是:希腊政治体制演变和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要点是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确立与完善。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从英国的光荣革命到欧美大陆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以议会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要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联邦制的建立,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和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问题的核心是西方的代议制度。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基本线索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各阶级、阶层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学习先进政治制度和探索解放道路的艰辛历程。要点是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民主义革命,土地革命和国共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基本线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或者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要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巴黎公社的试验,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基本线索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起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下的改革;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决台湾问题的意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基本线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要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前后的外交成就,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基本线索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的变化(从“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到“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要点是“冷战”;“冷战”下的国家关系;欧洲联合的历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另外,我们还要关注教材后面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并反复阅读。它能有效帮助我们解决当今“专题历史教材”给学习者造成的时序混乱,弄清不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习单元引言,明确单元知识背景与核心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每个单元都撰写了引言。它主要介绍本单元历史的基本背景、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的线索。学习这些引言,可以有效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掌握该单元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确该单元所涉大事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立体的历史时空观。同时,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引言还可以提高我们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引言的核心含义有三:(1)古代希腊和罗马两大古代文明是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2)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遗产,并有别于其他四大古老文明,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3)古代希腊的辉煌集中体现在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和文化的巨大成就;古代罗马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制度。因此,学习本单元,要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核心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3.学习课文内容,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正文是历史教材中的重点和主体内容。历史教材中每课正文都有相应的子目,学习正文时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演进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深刻领会那些理论性的表述和结论性的话语。学习历史教材正文应坚持“问题驱动原则”,即坚持带着问题研读历史教材。不少历史问题,是可以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找到答案的。当然,学习课文内容应包括历史课文中的小字和注释内容。小字内容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也就是说,有的是正文的浅化,有的则包含着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虽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小字的文字生动,引人人胜,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释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材料,扩大知识面。

另外,当今高中历史教材的不少课文中还安排了1—2条文献材料。我们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时,不可忽视其学习价值。因为这些文献材料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对文献材料的学习,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而且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了解材料背景,更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提高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课文插图,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各种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动形象的直观教材。当今历史教材讲究图文并茂,因此每册高中历史教材都包含了不少插图和表格图,大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像、历史场景等。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我们在学习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时应紧紧结合课文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逐步培养自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5.运用课后练习,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每课之后都有编者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题型多种多样,包括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制表题等,大都着眼于培养学习者的能力。学习与完成这些练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检测教学效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自主学习历史教材的同时应认真做好自主学习笔记。自主学习笔记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画符号、书旁写评注、笔记本上写笔记。关于书上画符号,可准备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历史课文中勾画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几个并列内容要点用“①②③”等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用“‖”表示等。书旁写评注就是自主学习历史课文时,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鸦片战争”一节时,可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背景、根本原因、导火线、开始、经过、结果等批注。在书上画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们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还可以突出要点,有利于今后复习。在以后翻开课本时,重点、难点和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复习效果。至于笔记本上写笔记,一般是将所学历史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微型化,是经过自己精心思考的结晶,是“自己的东西”。长期训练下来,会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历史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作为一名高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以及与教师沟通探讨以后,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并在这里进行分享,希望能够为学习历史的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学习技巧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做笔记、背诵等方法,虽然背诵记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事实上,历史学科每一个需要背诵与记忆的知识点背后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探寻这些规律并进行掌握,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历史,对于提高历史成绩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关键作用。笔者通过与历史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探讨,发现建立知识框架、填充基本史实、巩固学习公式以及加强练习与复习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技巧,并且通过笔者的实践發现这些技巧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历史学习效率,下面进行具体阐述与分析。

一、建立知识框架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一定的知识框架,这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大纲类似,学生在学习开始之前,也应该建立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从而对后来的学习有一个心理预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高中历史虽然看似繁多,但是整体内容就是基本的几大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由大到小建立框架,并逐一细分,比如古代史中可以先针对朝代更迭建立框架,之后对每个朝代分为四大块:分别为建立、巩固、繁荣以及衰亡,之后再对每个时期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分,从而由大到小掌握史实,为加强记忆、巩固知识奠定框架基础。

在知识框架建立过程中,建立记忆链条的主要因素在原因的分析,比如某些朝代兴盛的原因、衰落的原因等,并将这些原因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促使事件之间产生承上启下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记忆链条,进而巩固历史知识。在知识框架建立的过程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充基本史实

在知识框架建立之后,填充基本史实是历史学习中的关键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如此。在史实填充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对教材重点内容的把握,高中教材会根据历史史实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重点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对现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对教师以及教材强调的重点事件进行关注。其次要对教材观点进行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需要学生掌握的无非就是事件起因、事件过程以及事件影响等几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能够为后来事件的发生提供思路,因此对事件进行分析非常重要,学生应对教材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分析该观点的根源,进而为加深记忆奠定基础。最后,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多高中历史教师都会将历史事件的因素进行罗列,而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就应该注意多思考、多提出问题,对于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地方一定要弄懂,进而促进自身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三、巩固学习公式

从学习角度来讲,每一个历史知识都有可以遵循的学习公式,比如分析事件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目的,而分析背景可以包括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原因分析可以包括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或者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而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通过对学习公式的不断应用,进而巩固公式内容,是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技巧之一。在学习公式应用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并分析的习惯,尤其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历史概念、重点以及难点知识点,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提升提供帮助,进而促使学生自身内部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四、加强练习与复习

反复的练习与复习是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在练习与复习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练习目的;单纯地做历史习题或者历史作业并不能够达到有效练习的目的,而根据自身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练习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对答题技巧的训练、加深知识理解的训练等,并且不断的练习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促进答题效率的提升。(2)系统化复习知识。无论是课后复习还是期中、期末复习等,都应该是系统化的,先确立基本的学习大纲,然后再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复习,这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3)注意查漏补缺。练习与复习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不断地查漏补缺,比如记忆不深刻的知识点着重记忆,不理解的内容多与教师沟通等,从而促进自身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都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学好历史非常有必要。作为高中生更要认识到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并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而为促进自身历史成绩的提高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周秀蓉.高中历史学习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5(44).

编辑 谢尾合

历史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一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固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历史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在历史高考中,中国古代史约占25%,也就是满分150分中约占38分。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是历史高考的改 革方向,而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对知识的考查来实现的。所以,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要做到知识和能力 并重。我们应该依据《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和考查的知识范围进行复习。

中国古代史从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止,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 会。

我国的原始社会,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前夕。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 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而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蓝田 人和北京人过着原始人群的生活,山顶洞人开始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处在母系氏族公 社的繁荣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 隶社会过渡的时期。

例1.1995年第21题

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这道题旨在考查对原始社会性质的理解。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生产资料为公有,氏族成员共同 劳动,共同消费,平等地生活,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阶级区别,没有统治与被统治区别。所以,只有从生产力 观点分析,才能真正掌握原始社会的性质。

我国的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为止。夏朝是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时 期;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井田制是贯穿奴隶社会的一条线索。从商朝的甲骨文证明商朝已有井田制;西周井田制盛行;春秋时期,由于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开始,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井田制的瓦解,又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 例2.1996年第2题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由于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朝一切 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奴隶主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这道题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周王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在政治上实行了分封制,周王把掌握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但臣下 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贡赋,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止。我国是世界上 1

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的国家。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历史高考的重点,也是历史复习的重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 ,重点要掌握每个阶段的历史时代特点。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 朝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的进 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夕)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 落时期。在复习过程中,应从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五个方面去掌握。如果 运用表格进行复习效果更好。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581-907年) (附图 {图})

历史高考命题组从另一角度对能力表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记忆能力;第二个层次为理解能力;第 三个层次为观点。1996年第48题在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在回答

18、19世纪经济发展时,只答出资本主义发展 而未提工业革命的,减1分。所以,在中国古代史复习中要重视观点的渗透。渗透的意思,不是穿靴戴帽,更不 是贴标签,而是根据题意,做到史论结合,就是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和评价。那么,在中国古代史复习中,应该 如何做到史论结合,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政治史的复习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给予经济基础以巨大影响。

例4.1995年第1题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这道题反映了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贵族、将士、大商人成为新兴地主,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商 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的措施,都是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打击了 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度废除了,新的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秦国的封建制度的确 立,又推动了封建经济发展,终于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2.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推动历史发展的就应该肯定,阻碍历史发展的就应该否定。 历史上的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在他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先进 的。例如,王位世袭代替禅让制;“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比较清明的统治。 例5.试评价康熙帝。

这道题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康熙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2)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①1683年,康熙帝派军队进入台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 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②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派兵打败了侵占我国雅克萨的沙俄军队。1689年,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 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都是中国的领土。

③康熙帝于1690年和1696年,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军队,挫败了沙俄利用准噶 尔贵族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从此,清朝重新控制了漠北蒙古。 ④康熙帝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以“**额尔德尼”的封号,还规定了以后历世**都必须经过中 央政权册封的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康熙帝调整统治政策:1669年,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从康熙帝统治的中期起, 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

(4)康熙帝大兴文字狱,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在清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许多知识分子不 敢过问政治。

3.在历史进程中,出现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及两宋时期两次大分裂,也出现过秦、 西晋、隋、元四次大统一时期。 4.从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历史。

历史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 评价。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的主要内涵是: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又把中央的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1)秦朝建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绝对听命于皇帝;地方推行郡县制;加强思想统治,焚书坑儒。

(2)西汉巩固: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对王国的控制;武帝颁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 ,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

(4)北宋加强:用“杯酒释兵权”手段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派文臣做知州掌地方政事;派转运 使管理财政;编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5)元朝继续发展: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6)明清空前强化:明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的科 举制。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5.关于农民起义。

(1)我国农民起义的原因可归纳为: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赋税过重;灾害严重。但秦末、隋末农民起 义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暴政。

(2)我国农民起义共同点,就是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历史前进。但每次起义打击地主阶级的程度不同 。第一类是推翻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如秦末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隋末起义和明末起义);第二类是瓦解了当 时中央政权(如黄巾起义、唐末起义)。

二、经济史的复习

1.人们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生存的依据。工具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例如我 国原始社会工具以石器为主,奴隶社会工具以铜器为主,封建社会以铁器为主。

2.西汉、唐朝和明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农民战争推翻或动摇了前期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新的 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劳动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 3.复习我国古代经济史,应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包括对外贸易)去考虑。农业又可以从农具和水利灌 溉工具的改革、水利工程的兴建、农作物的品种及其播种区域的扩大等方面去掌握。手工业可以从冶炼业(青 铜和冶铁)、纺织业(麻、丝、棉)、瓷器业、造船业、造纸业去掌握。商业和城市可以从商品的增多、城市 的繁荣、著名外贸港口和货币去掌握。 4.我国经济重心发展的方向是由西往东,由北向南。 例6.我国江南经济是如何赶上并超过北方的? 这道题可以从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吴、越等强国,经济开始发展。

(2)秦朝统一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南方越族地区经济有所发展。 (3)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推广。

(4)东汉末年,北方军阀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5)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6)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唐朝时,南方越州的瓷器,已闻名于全国。

(7)五代十国时,吴越等国重视兴修水利,杭州等地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 (8)宋朝时,江南和两广地区种上了北方的粟、麦、黍、豆。南方开辟了很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稻米产量占全国重要地位。棉花的种植进一步推广,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 州、广州和明州是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总之,宋朝时,江南的经济赶上并超过了北方。

5.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这是经济史复习中的难点。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苏州一 些地方,其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 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表现为:地区扩大到江南和广东;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 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例7.1996年第31题

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A.农民受到残酷剥削,购买力极低

B.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生产资金短缺 C.科学技术不发达,手工业品质低价高 D.各级政府对手工业生产限制重重

ABD是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具体表现。

三、民族史的复习

1.我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从远古时候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劳动、 生息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在长期的历史 发展中结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2.在历史上曾有西汉、唐朝、清初三次民族关系大发展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及辽、宋、夏、金、元时期 两次民族大融合。这是民族史复习的重点。

3.各族人民友好关系是主流。例如西汉和唐朝的“和亲”政策;1771年,清乾隆帝亲自接见回归祖国的土 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4.各族人民经济上互通有无、平等互利。秦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促进了当地 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胡萝卜等传入内地。西域也从内地得到丝织 品和铁器,并学会制造铁器和凿井技术。三国时期对东南、西南地区进行开发。宋元时期,黄道婆学习和传授 了黎族人民的棉纺技术。宋辽、宋夏边境上设立榷场,明朝时与鞑靼在边境开互市等。

5.契丹、党项、女真族、鲜卑族、氐族等在黄河流域建立了政权。蒙古族和满族都建立过统一的全国政权 。

6.各民族都有本身历史的发展变化。其中一类是直到今天仍存在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彝族、白族、藏族 、蒙古族、羌族。一类是历史上曾存在过,但今天已不再存在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鲜卑、羯、氐、突厥。 一类是古代原来没有,后来逐渐形成的民族,如回族。

7.正确对待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民族战争按其性质来说都是中国领土内部的互相斗争,是“兄弟阋墙, 家里打架”,只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之分,不能用侵略与反侵略等词语。民族英雄主要是指反抗外来侵略 的英雄人物,如领导抗倭斗争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而岳飞、文天祥不能使用民族英雄的称号。 例8.阅读《贞观政要》中的一段史料: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国蛮,表疏不顺(奏章里的言辞不恭顺)请发兵讨击。”太宗曰:“兵者, 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须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 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击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 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士多瘅劳 ,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 请回答:①唐太宗对战争持什么态度?所采取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②唐太宗不讨林邑的原因是什么?

③你对唐太宗不讨林邑的决定作何评价?

这道题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和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正确答案如下:

①唐太宗认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战争。认为“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唐太宗采取的是民族 和睦政策。

②唐太宗吸取了历史上苻坚、隋炀帝、颉利可汗因热衷发动战争而导致败亡的教训,警惕重蹈前人覆辙。 唐太宗认为林邑“表疏不顺”,只是言语之间的小事,不必动干戈,如果进攻林邑,面临着山险、瘴劳、兵士 疾疫等困难,即使攻下林邑,对唐朝也没有多大益处,所以决定不对林邑讨伐。 ③唐太宗实行民族和睦政策,不讨林邑,避免了一场民族间的战争灾难,这一决策是英明的。

四、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复习

1.我国政治越是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往就越频繁。 汉唐宋元明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海陆交通发达,国家强盛和经济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对 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总之,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是加强对外交往的基础。 2.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形式主要有:政治军事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通过中外交流,增 进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3.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是逐步发展的。先是从周围的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 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4.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即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例如西汉的丝绸之路;官方 派遣使节、留学生,例如唐朝时期日本派遣的“遣唐使”;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行交往,例如西汉末从印度传 来的佛教;明朝利玛窦传来的西方科学文化;战争在客观上也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

5.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戚继光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两次雅克萨之战。

6.区别一些国家的古今称法。大食就是今天的阿拉伯;波斯、安息就是今天的伊朗;天竺就是今天的印度 。 例9.1992年第4题

唐朝的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当时日本仿照唐朝制度颁布的是 A.租庸调制 B.均田制 C.幕府制 D.节度使制

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在政治经济体制方面,日本仿照唐的制度,实行大化改新,改革了行政制度, 实行班田制、租庸调制。班田制同于均田制。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所以,这道 题正确答案是A项。

五、文化科技史的复习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隋唐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体现,明清 时期民主思想家的出现和《红楼梦》的完成,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2.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四大 发明在世界的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我国善于吸收世界上科技先进成就,从而丰富和推动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例如唐乐里的高丽乐,印 度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影响,《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水利法。 4.凡是课本中提到的“最早”、“第一次”、“首创”等科技文化内容,都应作为复习重点,并按时间顺 序加以分类整理。例如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天文历法成就、数学成就和医学成就,等等。

例10.唐朝和宋元时期,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对欧洲产生过什么重要影响?试分析这些影响的国内条件和基 础。

唐朝时,中国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经大食传到欧洲。宋元时三大发明传入欧洲。活字印刷术改变了欧 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罗盘针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对 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从条件和基础分析:唐朝时,中国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宋元时期,封 建经济继续发展,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经济基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元的统一,都为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政治条件。

总之,复习有法,但无定法,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学校老师具体指导下,认真复习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拥有一个引以为豪、特别是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幽默诙谐、善于教学的老师,是学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每个老师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进步。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以善教的艺术去折服学生,而且要以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至关重要。小到穿着打扮,大到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他们喜爱的老师和睦相处,可以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培养与学生的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师德如此高尚,学生的嘴角能不露出几许微笑?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必须以才感人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把历史的魅力巧妙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也渐渐融入,因此教师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比较渊博的知识。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有趣,也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生动的材料进行补充,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血肉丰富,使描述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使叙述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如临其境。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教学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要讲求教学的方法艺术,启发得当,形式新颖。同时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平时看书、读报、上网、看电视,总之要利用一切机会,多多收集历史资料,精选一些典型材料,讲课中适时抛出,既增加生动性,激发学生情绪,又颇显学术气,使学生由奇生敬,由敬生爱,由爱而主动学习。

教师如此博学,学生眼中能不露出几丝欣赏的目光?

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必须做到可亲、可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始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可亲,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上课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有亲和力,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切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否则会得不偿失。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总会出现回答不全面或回答不对甚至是答不上的现象,这都是很正常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无论对错,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其次,教师要可敬。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能严于律己,虚心好学,敬业爱生,尽职尽责。同时,老师言谈举止要文明高雅,处处为人师表。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敬老师。教师如此可敬可亲,学生心中能不多几分感激?

4.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寓教于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教师用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历史课堂。在教学中,尽量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通过唱歌、讲故事、演小品等多种文艺形式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情感的渗透,使之达到寓教于乐。

历史课如此生动、有魅力,学生能不感兴趣,学习能不刻苦?

5.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对学习有成功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赖于成功。学习上,当学生克服了重重困难,突破了一道道难题,获

取了某种知识,心理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越学越有兴趣。否则,如果学生上课听不懂,提问不会

答,作业满篇错,学习完全在失败中渡过,那么,他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教师要

努力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首先,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使学

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无法突破时,老师要循循诱导,帮助学生

排除拦路虎,使他们从“山重水复”的无路之地走向“柳暗花明”的成功境界。这样,学生就会消除畏惧

心理,产生成功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坚持多表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学得好,问题回答正确,老师固然

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学生对某一知识学习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或者不很准确时,老师除了给

以补充完善外,还要给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甚至有时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完全错误,但只要

他学习努力,老师也要对这种精神加以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培养学习兴

趣。

总之,历史科教学要讲究手段多样化,教学中,老师要针对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的特点,

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等,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一

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教学充满新鲜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最大的热情,浓厚

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中文化课中的历史科目照理学生应该喜欢上,几千年的文明、古今中外的史实多有趣。可担任了

两年的历史老师我发现学生并不愿意学,这与学生普遍重理轻文、重主科轻副科的思想有关,当然

也与我教学经验不足,课堂尚缺乏感染力有关,为此我经过这两年的摸索和反思,结合高一历史课

程浅议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起历史,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 是无用之学。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

远,历史课程绝不是照本宣科,讲一些陈年往事,应付考试而已。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

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

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导入语设计要有吸引力

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导入语要新奇、

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还应该是个演员。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

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

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

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

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

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至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

的共鸣。

三、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再现历史情景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

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

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现在我

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

活动进行调整。讨论的形式有班级讨论、分组讨论等。

四、引趣激疑,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切尝试自

己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

成了历史的证据。引趣激疑,就是通过教师的情境激发,让学生在感到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进而

生探讨的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一些疑点,要让学生意识到时时有

疑,处处有疑,使之“学则须疑”。

五、运用图片、实物、模型、录像等展示直观历史信息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

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

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

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它

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

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

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入门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

生学习兴趣的有无,而兴趣又是靠老师适宜的指导与培养获得的。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就会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

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教者追求和探索的一

个课题。

一 优化开头,激发学生学史兴趣

俗话说:美不美头一嘴,课堂上一个漂亮的开头,就是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每节课,如

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内容,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学生会讥讽说:“这

些字我们都会读”。没有具体生动的叙述、引导,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达到预

期效果。如果一上课,教师就以故事形式或滔滔不绝地讲,虽然故事能吸引学生,但抓不住重

点,突不破难点,学生不能积极探究和思考问题,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上课要讲

究开头艺术,想尽办法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头语,用开头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求知欲地投人到

学习中去。

二、图文结合,引发学生学史兴趣

华东师大版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片资稀丰富,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形象生动,

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图文,对引发学生学史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记忆,对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课文中的插图很多,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要根据教材把

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向学生进行讲解,引发学生学史兴趣,直观地掌握知识,能收到很好的效

果。如我在讲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欧走出中古时代》新航路开辟时,先让学生看地图,明确世界各

大洲被海洋分割成几大块,当时彼此之间不甚了解,然而自古西欧到亚洲的通道只有陆路,但又被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这样就激发了西欧人急需开辟新航路的决心,再

加上地圆学说和指南针的应用又为新航路的开辟者鼓足了探险的勇气和便利条件,开始了新航路的

探险。然后教师让学生观看地球仪,找出每位航海家向东或向西航行的路线,并在路线图上标航海

家的姓名和时间,这样就很直观地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了知识

三、讲史爱国,提高学生学史兴趣

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鉴古知今,吸取历史教训,通过学史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从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我在讲完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

指南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后,就引用了近代科学家培根的一段议论作为小结:“印刷术、火药和指南

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科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小结时又

补充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运用情况上的对比,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到外国后,西方一些国家运用

它大量宣传科学技术,使人们的思想、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而我国却不是这样,而是大量地印

刷佛经,对人民进行佛学宣传和教育,麻醉人民,维护其统治;火药传到外国后,西方国家运用其原

理,制造出了先进的枪炮,结束了冷兵器作战时代,而我国除制作一些爆破型的火器和突火枪外,

就再也没有更大的进步了,而是把火药用在喜庆娱乐方面,大量制作烟花爆竹,尽娱玩之需,使中

国人沉浸在自我满足、粉饰太平之中;指南针传人外国后,欧洲的航海家凭借它的作用开始了新航路

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将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而我国早在北宋时期就把指南针用于航海,郑和下

西洋凭借指南针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以后就再也没有多大进展,而是把指南针大量用于建

房、葬坟、测定风水宝地方面。综上所述,外国能吸收运用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来发展先进的武器,

征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使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从此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宗主国用

暴力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他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

也造成了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中国也深受

其害。通过以上对比讲解,使学生增强了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树立振兴中华,改变落后状态的信

心和决心,达到了历史教育的目的。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得好的同学往往都是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但是这部分学生数量不多,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兴趣不大,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如何让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动的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

三、善于运用比较分析法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大多简单雷同,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同,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四、从人性角度讲述历史人物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该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上一篇:挡土墙施工方案范文下一篇:林业普法宣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