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范文

2024-06-25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范文第1篇

关键字: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口交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

一、缺乏协同效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二是转变集群集中于制造环节的现象,实现产业服务化,将集群提升与产业链完善结合起来。加快企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企业集群生存环境,要大力培育各种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和人才培训。在企业集群发展中要选择关联度高,存在价值链整合效应的产业进行优先扶持。注重原材料、零部件及各种包装储运方面的整体配合的一贯性,从而提高企业集群的竞争力。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范文第2篇

我国纺织服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带动周边产业聚集,由此可以证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专业市场不但没有萎缩,而是呈现出蓬勃发展、快速聚集的趋势,并长期带动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和华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华东区域的服装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位,比如上海七浦路、四季青、常熟、柯桥、海宁皮草等大型纺织服装市场。华南区域的纺织服装市场主要以广州的白马、沙河和福建的服装批发市场为主。华北区域的纺织服装市场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天津和山东,而由于京津翼区域协同发展,将北京动物园等大型纺织服装市场转移到河北省,顺应了我国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

纺织服装市场对产业集群的影响以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点,从而丰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以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现有的市场以及转移后的市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导向,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二、概念

(一)专业市场的概念

专业市场是一种只需支付较低费用就可共享的规模巨大销售网络,是一种具有明显体质落差优势的安全、宽松和交易成本的市场特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而来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首先是比较原始的集贸市场,也就是纺织服装市场的早期阶段,早期阶段出现在农村,商品交易一般是在特定的地点和特点的时间内进行的,露天集贸市场的商品比较杂乱,没有形成分类,交易量也比较小,买卖双方的信任度都比较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地区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开始不断的行程规模,绍兴和白马服装市场开始率先凸显出来,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设立门市和直销点等进行实体销售。到了21世纪初,专业市场的交易量和额度有了飞速的增长,并且带动了华东、华南、华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形成服装产业集群,同时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已经到了成熟阶段。而我国目前的专业市场属于转型阶段,电商销售的比重越来越大,纺织服装网络销售直接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销售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潜力。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影响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成本、收益以及环境;其次是市场需求、劳动力、市场关联。

(三)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经济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空间范围进行划分,形成不同区域,目前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由于将行政区域等同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位置和特色,与地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区域经济包括古典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等。

三、影响因素

在梳理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的同时,确定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影响关系的基本因素。

(一)专业市场促进产业集群

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促进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的服装专业市场为企业提供了销售平台,并且平台的门槛较低,大部分企业都可以通过服装专业市场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同时降低服装企业的运营风向和销售成本,从而快速的积攒企业的经济实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提高买卖双方的可信度,促进企业产业细分,形成了纺织服装上下游的产业链,从采购原材料、纺纱、织布、染整到设计、制版和生产工艺等多个环节,产业链的调整和细分,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数据化的交易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反映出消费者的喜好、服装品类、消费额度、面料、款式等因素,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市场反馈的数据调整设计、生产方案等,调整生产计划的同时又降低了投资风险。

(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的划分促使企业分工细化,企业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加快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空间地域上节约投资成本,有利于扩大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包括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企业,院校、机构、协会等,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内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融合各个领域的文化、特色和管理、信息等交流,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上中下游的企业的合作越紧密,从而促进持续创新效应。

由于企业的高度细化和互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的产业优势可以放大,可以在企业中获得支持,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这种协调机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结束语:

本文通过专业市场、服装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可以覆盖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信息的同时不断的促进创新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升级,产业集群生产的高效的运作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效发展。

摘要: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通过国家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逐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又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者相互支撑、相互拉动、相互影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促进中小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吸引服装相关企业向某一区域进行产业转移,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长效发展,本文以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三者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郑勇军.浙江农村工业化中的专业市场制定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8(06):10-16.

[2] 严含,葛伟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理论的进阶[J].上海经济研究,2017(05):34-43.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建设的现存问题,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对长株潭产业集群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战略思路。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生态化建设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正在迅速发展,产业集群的程度越来越高。长株潭城市群有独特的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长株潭产业集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关键。

一、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建设的现存问题

长株潭地区位于湘中偏东,地处我国南方“十字路口”的枢纽位置,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科技实力最雄厚、城镇最密集的地区,素有“金三角”之称。长株潭一体化中产业集群发展保持强劲势头,对在中部崛起中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的生态化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两个层面:

1.产业集群资源消耗大。资源消耗量最大的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首先,长株潭地区产业发展目前唯一的水源是湘江及其主要支流,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水量的增加。其次,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开发区过多过滥,总规模超过投资总需求,引资难度加大,结果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据统计,至1998年,全地区14个开发区的总规划面积达287.93km2 ,起步面积72.24km2 ,而实际完成的开发面积只有37.96km2,开发区规模失控,引起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和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再次,长株潭地区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费仍将以煤为主,使得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迅速减少。湖南每万元工业产值耗用钢材、水泥量分别是发达国家的5~8倍和10~30倍。最后,长株潭地区的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资源在长期的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

2.产业集群统一规划缺乏。长株潭地区出现产业集群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空间布局无序,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障碍。其主要原因是各级别行政区自上而下形成纵向等级体系,缺乏横向利益协调与互动机制,限制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长株潭产业发展的部门分隔、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问题存在,政府缺乏合理的规划、软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成为长株潭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在已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中,与集群相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研发体系、行业协会、金融担保体系、信用体系等几乎缺位,存在的也基本上各自独立运行,没有与当地的企业形成良好的配套互动。这使得长株潭地区的产业集群横向链条缺失,产业集群不能快速壮大。如长株潭的重型机械、机电等在全国闻名,但相应的配套的批发市场缺乏,大大减缓这些行业的资金流转、信息沟通,制约了这些产业的集群与壮大。

3.产业集群关联效应弱。首先,长株潭地区产业特色不鲜明,重复建设严重,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区域内引进的项目重复性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加工等产业同为长沙和株洲各大园区的支柱产业。其次,相同产业的各企业分布零散、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特色尚不明显,集聚、辐射效应仍不突出,缺少大型龙头企业、著名高科技品牌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再次,产业集群链条太短,配套企业不齐全,严重影响集群效益。主要表现为区域内企业协作意识差,与本地的企业联系不够密切,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得产业缺乏竞力。据测算,湖南大型企业主导产品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在当地配套的比例不到30%。由此可见,长株潭地区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是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忽视产业结构内部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企业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对这些资源开采的企业并没有进行集约型、生态型开采与利用。这种资源耗竭、能源危机、粗放式经营的产业集群模式有悖于长株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重要性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称为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循环经济对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导长株潭产业集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长株潭产业集群建立起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格局和生产力布局,对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和低水平利用,使其面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及企业危困的严峻局面。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进行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正是要在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发展模式,将对促进长株潭产业集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导长株潭产业集群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动力。一方面,可把优化长株潭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发展,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减少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另一方面,建设长株潭产业集群需要增加投入,可扩大内需、拓宽市场并促进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结构调整开辟新的领域和途径。

3.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导长株潭产业集群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手段。长株潭产业集群通过建设生态产业集群,可树立和提高绿色形象,对招商引资、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循环经济理念下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结合长株潭地区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化路径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

1.建立以生态产业替换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长株潭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建设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解决广大民众的吃饭、增收和富裕,这些实际问题和长远生计得不到有效解决,生态建设很难取得持久的成效。因此,要形成以生态产业替换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构筑高效益的转换系统生态产业,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废弃物排放少,经济物质产出多。为此,应坚持科技促进经济战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来推动物质的有效转换与再生,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充分利用和治污新工艺的推广,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促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第一产业则应发展有机农业,以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为开发重点,使其在农副产品中的比例达到80%以上,并创造条件促使第一产业向工厂化、生态化和观光化发展。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工业园区。首先,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大规模的扩张,城市环境承载力下降,环境污染治理必须考虑区际协作,要求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NGO)、个人等共同协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其次,应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就是要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范式,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通过产业生态集聚,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再次,应建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三市将以湘江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建立湘江流域上下游水环境管理机制,包括建立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以及跨行政区污染事故应急协调处理机制。

3.大力推广各类资本介入的多元投资战略。无论是生态建设还是污染治理, 都需要较大规模的投入。由于污染治理活动的排他性,靠市场机制对其资源配置是失灵的,因此治污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而生态建设可以通过产业置换,带来经济利益的高回报,吸引各类经济主体介入,如配合恰当的制度设计,引导民间资本和外部资本投入生态建设,就会形成可持续生态循环经济。从现实情况看,在继续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调动民间及外部资本的投入,是推进长株潭产业集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的重要举措。

4.建立健全有利于长株潭产业集群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要逐步建立健全长株潭产业聚群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研究长株潭产业集聚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长株潭产业集群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考核经济增长、就业、社会稳定、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指标,还应考查资源和环境损失的状况,增设一些资源和环境约束型指标。加快工作机制创新,建立主动服务、超前介入、源头参与、全程监督、全过程控制的工作机制,提高长株潭产业集群的关于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决策水平;加大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建立有利于长株潭产业集群的环境友好型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促进长株潭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天行,等.高职专业设置影响因素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7(4).

[2]邵庆祥.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3]姜大源,李璞.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肖杰仁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范文第4篇

随着大西安规划的不断发展,区域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本文着眼于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规律,以便利用研究成果服务于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研究主要是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作用,总体来说都是从定性角度进行分析的,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比较缺乏,没有办法解决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集群之间的各方面问题。然而它们之间是相互协调、发展、推进才能是两者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入手大西安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测算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升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初期的理论指导。

本文研究意义

本文以大西安为考察对象,分析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能够带来的区域经济效应,从而研究出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为政府政策的提出给予一定的指导。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充分梳理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与区域经济协同机理这一主题,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

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作用,发现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与区域经济耦合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采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共同运用的方法,进而研究大西安旅游产业的各个集群,得出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程度的形成、演化、升级过程是资源和区域经济双重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本文在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耦合的角度出发,对资料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大西安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集群耦合机理的问题,探索大西安旅游产业升级有效途径,必须建立起大西安区域经济作用于本地旅游产业升级的动态机制。

研究的样本是西安的各个旅游产业集群,分析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制约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发展并对大西安区域经济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文科学手段的创新。本文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找出目前对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对经济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还处于初步阶段,在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对于旅游产业促进就业,而大西安经济发展与各地旅游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则没有深入定量研究。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协整分析大西安旅游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时间序列,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揭示大西安经济发展与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之间关系。采用GEM模型,分析大西安旅游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可用的方法。

理论基础的创新。首先,本文实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研究方法创新,为大西安旅游产业集聚升级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新方法,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分析大西安旅游产业集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动态关联性。再者,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系统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对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持。

本文在研究大西安旅游业集群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市的旅游资源集群的调查整理工作比较繁琐,特别是西安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且自然资源也比较丰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实际调研。另外一个问题,本文要运用CAS的理论对大西安旅游资源的各類群集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进而找到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的发展空间维度,进而达到大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升级之后对大西安市区域经济带来的巨大增长作用,这一点需要站在理论高度和视觉高度对其进行研究,这对作者的理论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范文第5篇

因此,无论是考虑行业态势或环境制约的需要,在会展产业集群得到发展的同时,一个新的趋势应运而生,那就是通过重塑会展产业生态系统,优化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打造会展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研究设计

本文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情况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结合会展循环经济闭环生态圈、循环经济理念与原则等,构建出出包含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的循环经济视角下会展产业集群发展评价表。

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会展产业集群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贸易环境培育了众多知名展会,可以说穗深莞成为了中国南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会展经济带。因此本文选择广州、深圳、东莞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评价模型对广深莞的会展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的给数据进行分档评价,需要构造出虚拟评价方案协同广州、深圳、东莞一同参与到TOPSIS分析当中,计算出七个虚拟评价方案与发展评价区间之间的相对接近度,最后计算出的广州、深圳、东莞的相对接近度,根据其落入哪一个区间,判断出其循环经济视角下会展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层级。

二、结果与分析

各层面会展产业集群评价结果及穗深莞三地所属评价层级如表1所示。集群结构层面,广深莞均位于稍好层级,且广州优于深圳优于东莞;集群基础层面,广深位于稍好层级,东莞位于一般层级,说明广深在设施、设备、服务这些基本要素以及环境要素方面的表现优于东莞。集群企业层面,广深位于稍好层级,东莞位于一般层级,且深圳优于广州;集群市场层面,广深莞都位于稍好层级,广州得分最高,说明广州的会展产业集群能更好的接受发展循环经济这一未来趋势。

三、发展建议

(一)集群结构层面的发展建议

1.集群内部的生态化协作

会展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但这种集聚更多只是地理上的靠近及低层次的合作,缺少了涉及运营各环节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深层次交流。因此有意识地加强会展企业之间在信息交流、技术研发、运营管理、调研培训等方面的协作,能够使会展内部企业达到各类资源流、信息流、技术流、人力流的生态化配置。

2.集群内部的活力型竞争

没有竞争的产业集群是失去活力的死水,没有竞争的会展集群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同题材展会扎堆、同类型中小会展企业知名度不高。因此加强会展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合并中小企业,扶持效率高、题材新、运营模式生态化的企业,合力打造知名会展品牌。

(二)集群基础层面的发展建议

1.硬件设施的改进升级

硬件设施是集群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展产业集群来说,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就是展览场馆。因此,在场馆建设方面必须践行循环经济的理念,包括使用绿色环保的建材和节能的设施设备;营造绿色生态、环境良好的餐饮环境;建设生态厕所;无纸化办公;使用电动代步工具;营造空气质量良好、无噪音污染的内部空间;减少空置场馆和闲置设备,提高场馆使用率等。

2.提高集群内部资源利用率

良好的循环经济集群基础,包括与集群发展息息相关的物质资源、人才供给、基础设施等要素,而在循环经济的视角下,要素资源的量不再是唯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使用要素资源。循环经济视角下会展产业集群发展,需要考虑如何在会展集群内部产生、转移、消化过剩的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物质在会展生态系统内部的重复、循环利用,达到集群内部的复合生态化

(三)集群企业层面的发展建议

1.提高集群企业的生态效益

会展产业集群要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达到生态上的亲和力,。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将循环经济的3R(Reduce、Reuse、Recycle)理论运用到展会举办的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回收率。

2.提高集群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展产业集群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难题是环保成本太高,因此要想办法降低环保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一是提高会展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的进步来使得运营各环节更加顺畅,实现经济增长朝着创新驱动方式上转变;二是对坚持循环发展理念的企业给予的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包括优先选取展位、给予更好的宣传平台等。

3.提高集群企业的社会效益

会展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行业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方面仍有待加强。政府要从政策导向方面入手,颁布相应的降低能耗、循环发展的政策;行业协会需要尽快出台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标准、制定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的配套基础、开展会展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培训,组织经验交流、推广技术产品。

(四)集群市场层面的发展建议

客户的消费观念会影响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影响到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参展商来说,要向客户普及绿色展装的好处,促使他们在选择展装设计时更倾向于使用环保材料和标准零部件的绿色设计理念。当客户接受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后,这种模式就将成为潮流,客户的力量最终会促进会展产业链朝着循环经济方向的优化升级。

摘要:近年来随着会展业迅猛发展,会展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明显。但在会展产业蓬勃发展的表象之下,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会展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构建会展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评价模型对广深莞三市的会展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做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从集群结构、集群基础、集群企业、集群市场四大层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会展产业集群,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宏远,孙明贵,王春明.基于循环经济的会展开发模式分析[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

[2] 栢豪,蔡礼彬.低碳会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3)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范文第6篇

[摘要]产业升级反映了一个产业由低级向高级顺向演进的过程,凸显了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所发挥的动力性作用。企业是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是地方政府探寻产业升级路径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佛山陶瓷产业集群中42家重点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研发投入强度、科研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实质性的进步,但在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高层次人才的培育与引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陶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升级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陶瓷企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力和产品附加值,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环节跨越,抢占技术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一般来说,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比如形成地方或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果企业的自我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不足,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升级能力。事实上,深入研究产业集群中关联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征与现状,对探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能力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产业升级离不开企业升级。产业作为企业的集合体,企业升级是引领产业技术结构调整的动力来源,是产业升级的根本和微观基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着企业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企业升级意味着企业能够掌控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而这恰好是企业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因为产业升级需要企业占据价值链高端,提升自身的知识生产能力,在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见下图)。

Humphrey和Schmitzh认为,企业通过产业链的知识溢出参与价值链生产,创造了产业升级的机会。集群内企业按照产业链条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促进了分工网络的形成,使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不断完善,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和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正如徐康宁和冯伟所提出的,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企业形成创新能力,并加快实现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在价值链环节中的地位,而且有利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升级。

此外,研究表明,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往往由该产业中的创新型企业的竞争力决定。创新型企业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知名品牌创建方面均表现出卓越的实力,因此,创新型企业所开展的各种创新活动代表了其所属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其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跨越的根本动力。

二、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陶瓷产业

作为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产业,陶瓷产业的发展基础往往依托于当地的低劳动力成本、充裕的土地资源等。然而,随着劳动力资源短缺、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建设土地资源缩减、环境恶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等问题的出现,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增大,“资源壁垒”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按照科学发展观,在区域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陶瓷产业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陶瓷产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激励市场各行为主体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的双提升,进而推动陶瓷产业进入依靠产业转型升级来获得发展的新阶段。在某种程度上,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动力不仅仅来自于劳动力、自然资源禀赋、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水平,而且更多地来自于陶瓷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否有效地将自身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知识资源与技术转化为创新能力与高效的生产力。

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产业本身和企业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产业而言,产业需要由价值链上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环节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节演进,在价值链体系中占据领导者而非从属的地位,实现产品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最终演变成为技术先进、资本与知识密集、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于企业而言,陶瓷企业需要完成从效率型企业一质量型企业一创新型企业的转变,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三、陶瓷产业升级情况分析:基于佛山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

(一)调研设计

本文以陶瓷产业中开展创新活动频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创新数据收集方面,采用客体法,以陶瓷企业近3年开展的重点创新项目为主要调查内容,剖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表现出的特征。特别地,运用客体法收集企业创新数据不仅能够窥测陶瓷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前沿,而且还可以为政府监测特定类型的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在调查内容方面,问卷主要考察了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科研平台建设、创新领域类型等方面;对行业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创新项目信息由重点项目信息调研表@和企业家访谈获取。

2013年1月-2月,课题组对佛山陶瓷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参与调查的陶瓷企业共计42家,回收有效问卷42份、访谈提纲19份、重点项目信息调研表26份。为提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本文从陶瓷产业链上下游着手,参与调查的陶瓷企业来自于原辅材料加工业、陶瓷产品制造业、陶瓷装备制造业、陶瓷产品加工业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为陶瓷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调查数据表明,在42家重点陶瓷企业中,有45%的企业建立起了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为3家,省级科研平台为8家,市区级科研平台为8家。

2.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得到增强

调查发现,企业投入主体地位得到增强。陶瓷产业内只有26.2%的企业能够获得政府的研发资金资助,其他企业基本上都是依托自有资金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企业研发强度在上下游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研发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陶瓷装备制造业(4.78%)、陶瓷产品制造业(3.83%)、原辅材料加工业(3.53%)和陶瓷产品加工业(2.42%)。此外,通过对26份企业重点项目信息表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陶瓷企业对重点创新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资金支持,投入资金的数量在300万元~2000万元之间。这表明,陶瓷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当前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且从资金的投入规模来看,部分陶瓷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3.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获取途径方面以自主研发为主

陶瓷企业在新产品和新技术获取途径方面表现出以自主研发为主,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合作开发为辅的特征。培育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是陶瓷企业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必要条件。2012年,64.28%的陶瓷企业以自主研发为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来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也日益受到陶瓷企业的重视,有26.2%的陶瓷企业选择了这类创新方式。

4.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推动了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

知识产权拥有量是反映企业科技创新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知识产权只有被充分利用或实现产业化,才能对企业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力产生最直接和力度最大的提升作用。调查结果显示,重点陶瓷企业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软件版权等)为2357件,其中91.3%的知识产权已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在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重点陶瓷企业在2012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7.94亿元,新产品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90%以上。

5.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了一支专业化的科技人才队伍,但高层次人才所占比重偏低

无论是产业,还是行业,其科技创新的载体均为人才。截至2012年底,陶瓷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得到了加强,42家重点陶瓷企业共拥有科技人才8211人,85.7%的企业投入一定的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员工培训;科技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在10%以上的陶瓷企业有26家。高层次人才是推动陶瓷装备制造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实地调查发现,陶瓷产业在高层次人才(包括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从产业链中的各行业来看,中高级职称人才在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陶瓷机械装备业(平均值为6.2%)、原辅料加工业(平均值为5.6%)、陶瓷产品制造业(平均值为4.7%)和陶瓷产品加工业(平均值为1.2%)。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整个陶瓷产业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保留和引进方面还需要有所突破。

6.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向国际标准迈进

调研发现,发展较好的陶瓷企业均普遍重视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技术创新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由效率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建设技术创新管理平台,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科技人员对技术创新活动及资源进行有序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整体提升行业的研发效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企业总体管理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在42家重点陶瓷企业中,54.76%的企业采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陶瓷装备制造业和陶瓷产品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最高,其次是原辅材料加工业。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85.71%的陶瓷企业通过了IS0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目标。

7.节能减排成为陶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

为明确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类型,本文对26份企业重点项目信息表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陶瓷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主要围绕着新材料、新装备、节能减排和新工艺等展开。其中,节能减排领域的创新项目占所有技术创新项目的比例达到69.2%,新材料的项目占50%,新装备的项目占42.3%,新工艺的项目占30.8%。由此可知,节能减排是陶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与陶瓷产业向清洁生产与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型升级相吻合。

(三)陶瓷产业升级的产业创新政策设计

结合陶瓷产业发展实际,推动陶瓷产业升级的产业创新政策可以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来进行设计。在企业层面:应增强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对企业施加技术创新的外部压力,通过倒逼机制“逼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大创新投入,这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在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有“创新溢价”功能的市场环境,强化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助力度,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建立健全产学研技术创新互动机制

技术创新过程已经由过去的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这就需要集群内外的创新主体结成紧密的产学研协作关系,构建能够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集群创新网络。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对于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的速度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我国陶瓷产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互动机制,阻碍了技术创新知识的溢出与应用、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吸收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支撑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很多基础性研究成果未能向企业生产领域转化;另一方面,企业对技术创新又有着强烈的需求,苦于研发力量薄弱,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技术突破,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因此,陶瓷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应该结成紧密的产学研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2.进一步巩固陶瓷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当前陶瓷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以项目促进创新,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节能降耗减排产业化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化技术、自动与智能化产业化技术等方面。尽管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资助力度有限,但陶瓷企业仍然对研发创新给予了充分重视,研发经费投入有增无减。为加快陶瓷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的步伐,这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旨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以鼓励陶瓷企业在那些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境友好型的创新项目上进行投入,最终推动整个陶瓷产业的升级。

3.重点扶持行业内的核心企业

为了鼓励产业内的核心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产业升级初期,政府部门在产业发展政策制定、金融资源支持等方面向核心企业倾斜是有一定好处的。政策性资源在核心企业的适当集中,有助于实现某些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性技术、共性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从而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业中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些能够获得和享受政府政策扶持的企业应该由市场而非由政府来选择。

4.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长效机制

技术创新需要高层次人才来驱动,因此,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是提升陶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陶瓷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方面,陶瓷产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精专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陶瓷产业要建立起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以较大的竞争力引进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并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奖励机制。注:

①在本次调查中,重点创新项目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反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企业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创建自主品牌具有重大意义,并且该项目取得成功之后,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项目。

②重点项目信息调研表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承担单位、参与单位、项目所处阶段(研发、中试、产业化)、项目投入、技术领域、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项目经济指标等。

③研发强度是指研发经费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其中,研发经费包括与研发相关的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参考文献:

[1]张杰,张少军,刘志彪.多维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创新动力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7,(3).

[2]李景海.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以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1).

[3]Humphrey,J.,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Studies,2002,36(9):1017-1027.

[4]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5]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J].经济学家,2011,(2).

[6]高昌林,张晶,马驰.用客体法采集创新数据及实施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9).

[7]张赤东.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调查:特征、倾向与对策[J].科研管理,2013,(2).

[8]汪戎,郑逢波,张强.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9]赖俊平,张涛,罗长远.动态干中学、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J].产业经济研究,2011,(3).

[责任编辑:李小玉]

上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范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培训的目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