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通信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因此做好对通信电源的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通信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维护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电源设备;问题;改进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通信电源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蓄电池组、监控系统。通信电源系统是通信系统的心脏,它在通信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一般通信设备故障是局部的,影响面小,而通信设备的供电一旦中断,必然会造成通信电路全部中断,现代的通信网还会造成丢失大量信息,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维护和改进通信电源系统,及时排除通信电源系统的故障是保证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1 通信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通信电源是通信畅通的基础和保障。电源系统要给许多通信设备供电,为了确保通信畅通,通信电源在保证可靠的前提下还要满足稳定、小型、高效的要求。但由于部分通信人员仍未对通信电源的管理和维护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运营商的机房租赁使用,先天存在一些基础方面的不足,使通信电源系统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在系统设计方面存在不足

电源系统要有备份设备,电源设备要有备品备件,市电要有双路或多路输入,交流和直流互为备用。目前有的通信电源系统缺乏应急方面的详细设计,如有的重要通信枢纽只有一路交流供电。设计中对所使用的各种电源电缆、空气开关、熔断器等材料的质量要求、电缆接头处理等方面没有做出严格的规定。这些先天的不足是造成电源故障的根本

原因。

1.2 机房环境条件很难满足可靠运行要求

通信电源机房环境温湿度、洁净度、噪声等等,大多达不到标准。温度、温度变化率、相对湿度、洁 净 度、防火、门禁、防雷在设计和施工上没有严格把关。工作环境不能满足通信电源设备长期可靠工作的要求。

1.3 缺乏完善的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管理及设计技术规程、规范

由于没有专门针对通信电源系统设计、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制定完善的规程和规范,所以在通信电源设计、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无章可循,造成这些环节工作的不规范和随意性,给整个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1.4 通信电源运行维护管理薄弱

目前,通信电源运行维护管理需要专门的岗位,电源负责人应由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但实际上在基层单位,基本上都没有设置专门岗位,而且还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电源负责人对通信电源运行维护没有深入研究,不能结合理论提出相应的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方法,更谈不上按照通信电源系统中各种设备的运行维护特点进行科学的维护管理。有的机房虽然配置了备用油机,但由于日常保养等没有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负责,在启用时可能发生故障,影响正常供电。据统计分析,在电源设备的事故中,蓄電池事故占70%,高压切换事故占20% ,高频开关电源事故占10%。可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维护,进行科学的运行维护管理是可以有效减少通信电源事故发生率的。

2 通信电源设备维护的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的可靠性不断增强,设备本身的故障率不断下降,维护人员的思想也随之放松,这样通信电源故障就显得突出了,实际运行统计显示,由于通信电源系统故障造成的通信电路中断大约占通信总中断的70%~75%,可见通信电源已经成了影响整个通信网可靠运行的最主要的因素。

2.1 加强对电源设备的重视

通信电源作为整个通信网的能量保证,它的作用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虽然它不是通信网主流设备,但它却是通信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设备。电源设备与通信网中的其他设备(如交换、传输、数据等)有较大的不同,正因为如此,运营商市、县维护单位无论是在组织机构、人员、资金还是管理上,都要给予相应的保证。

2.2 重视通信电源系统初期的设计、安装

电源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容量大小、地理位置、空间布置、未来发展,设备质量、工程勘察与设计、运行方式选择、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相关。其中对于设备选择、方案设计、工程管理等环节尤其要加强重视和管理。

2.3 建立健全障碍处理及报告制度

省、市、县电源维护监控中心以及电源机房必须建立请示汇报制度,遇有重大事故、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请示汇报。

2.4 建立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可以对通信局(站)实施集中监控管理,对分布的、独立的、无人值守的电源系统内各设备进行遥测、遥控、遥信,。利用电源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掌握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情况,记录、处理相关数据和检测故障,尤其是意外停电后能够及时响应,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设备的安全性。

2.5 改善通信机房环境和通信电源机房环境

现在的通信设备、电源设备由于集成度高,散热大多采用风扇强制方式,因此对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实际运行中,部分电源机房是最不受重视的部分,我们发现因温度高,灰尘重造成的通信设备损坏和电源故障占很大比例,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受极大影响,因此在作好机房“三防”的基础上,对省、地、县通信枢纽站机房,应配置专用机房空调,电源室也应配置工业级空调设备。

3 结束语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电源的安全、可靠是保证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只有从主观上足够重视,并创造良好的客观运行环境,做到管理专业化、制度化,设备、技术先进化,操作、维护现代化,才能保证通信电源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安全生产运行,确保通信的可靠畅通。

参考文献

[1]罗大林.现代通信电源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

[2]李艳萍.浅谈通信电源的管理与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6.

作者简介

高子斌(1971—),女,籍贯:吉林省梅河口市,职称:通信工程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通化分公司副总经理。

通信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中国数据通信设备企业级市场与电信级市场均增长较快。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数据通信设备市场规模总体上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达到180亿元人民币,但增速进一步放缓,与2006年比较,增速为5.6%,其中以太网交换机的市场规模为92.1亿元,路由器销售额达到了88.36亿元。

首先,在市场结构方面,由于近几年企业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VoIP、统一通信等基于IP的网络通信设备在企业中的深度应用,企业级市场的规模快速增长,一些大的行业市场,如政府、金融、教育等,所占的市场比例已经接近电信级市场。而与电信级市场的高门槛、对产品性能要求苛刻、且近年来增速缓慢相比,企业级市场更具有开放性,目前已经成为数据通信厂商争夺的重点。

其次,在产品方面,随着IP承载概念的发展,以统一IP网络架构发展多种企业通信业务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由此在企业网市场,融合了多业务接入的路由器成为了各厂商发展的重点,多业务路由器、边缘路由器不断受到市场的追捧。

同时,随着网络应用与企业业务流程的深度结合,网络安全地位凸现,成为2007年数据通信设备市场主题之一,集成了安全功能的路由器无论是在企业网市场还是在电信级市场都备受关注。

赛迪顾问认为,中国数据通信设备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在电信级市场,无论是IPTV、还是3G,以及城域以太网大规模建设的到来,都将给数据通信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利好。即使以上业务都不能破冰,单就互联网业务尤其是P2P业务的发展和宽带用户数的增加所带来的网络扩容和奥运网络建设,也足以支撑2008年电信市场的平稳增长。

赛迪顾问认为,在企业网市场,2008年及以后几年的企业级网络建设中,以业务应用为主体,以完善的智能网络技术为基础,面向企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高度融合的数据、语音、视频等网络解决方案将成为主流,成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政府、金融和教育仍是行业市场的三大龙头。(本文作者为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

通信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从高职通信专业现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教材体系系统化、教材内容职业化、表现形式立体化、支持教学做一体化的系列教材建设思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和蓝本、以校企合作为基石与主线、通过分析岗位要求解读职业标准、物化工程项目为教学项目,在高职通信专业中进行“四化”系列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形成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六步法”。

【关键词】高职 通信专业 “四化”系列教材 建设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开办高职通信专业的高职院校和招生人数也日益壮大,而在历年的教材选用和使用过程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反映,很难选到合用的教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课程的教材之间交叉性很大,内容重叠严重,缺乏系统性。第二,很多教材仍然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导致的问题就是教材中很多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是跳跃着引用和出现的,学生根本无法自学阅读。第三,大部分教材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基本上都忽略了与现场设备的联系;少数涉及设备的也只是类似于产品说明书式的对设备结构和性能指标的表层罗列,而切合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训教材则更是凤毛麟角。第四,目前的高职教育,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课程教学的实施,都强调面向职业和岗位,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而现有教材离这一要求差距甚大。第五,现有高职教材普遍缺乏配套素材,虽然很多教材配备有电子教案即PPT课件,但通常也只是教材内容的复制版而已,根本不具备指导和应用于教学的功能。第六,通信行业属于高新行业,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有教材的更新周期严重滞后于企业生产现场通信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更新换代周期。本文试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通信专业现行教材存在的以上主要问题入手,提出教材体系系统化、教材内容职业化、表现形式立体化、支持教学做一体化的系列教材建设思路;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和蓝本、以校企合作为基石与主线、通过分析岗位要求解读职业标准、物化工程项目为教学项目,在高职通信专业中进行“四化”系列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形成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六步法”。

一、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思路与架构

针对上述问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教学团队结合其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思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材体系系统化。该系列教材的蓝本是成熟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将依据一条明确、清晰的主线,重点解决课程之间的交叉、衔接问题,充分体现其系统性。第二,教材内容职业化。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即职业岗位特点、工作内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岗位作业内容和标准为分析对象,将岗位要求与教材内容融合;全面解读铁路通信工(维护)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将职业標准与教材内容相衔接;同时引入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从而使教材内容职业化。第三,表现形式立体化。在开发印制发行纸质主教材的同时,制作配套的电子教案或教学软件,开发内容涵盖实践操作和基础理论的综合题库,建设包括案例分析、操作范例、操作规程、安全守则、学习指南及技术前沿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库,使其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第四,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建设向来都是课程改革思路的体现与物化,该系统化教材也不例外,由实际工程项目转换而来的教学项目承载教学做一体的思想贯穿始终。

据此思路构建的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通过分解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发通信网络、通信工程、铁路通信和电信营销等四个模块的系列教材。

二、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通信网络模块系列教材

包括《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交换系统组建与维护》、《接入技术与设备》、《网络技术与设备》和《电源技术与设备》等5种教材。以电信网络的结构为主线分配规范各教材的内容,前三者分别对应电信网的三个构成部分即接入、交换和传输;而《网络技术与设备》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旨在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通信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为工作、生活服务的能力;不管是电信网还是计算机网络,都需要电源系统的支撑,因此将这部分内容提取出来,安排到《电源技术与设备》教材中。该模块系列教材的面向通信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电信机务员,各教材均以现行的主流通信设备为主线,内容定位在传输系统、交换系统、接入系统、网络系统和电源系统的组建与维护,基于现场实际的工作项目组织安排教学项目,以此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

(二)通信工程模块系列教材

包括《通信工程勘察与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编制》、《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等3种教材。以通信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为主线,从工程设计→工程制图→工程概预算→工程实施→工程验收(工程管理范畴),每个环节均配置相应的教材;同时设计几个典型案例贯穿整个系列教材,即各环节的教材都会设置章节对统一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与实现;本模块系列教材主要面向通信工程企业施工和勘察设计岗位。

(三)铁路通信模块系列教材

针对铁路通信的专用技术和特殊要求展开,与公用通信相同的技术条件和设备结构的教材纳入到公用通信的相应模块,把铁路通信中的专用技术单独分离出来组成系列,分为《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铁路专用通信》、《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线路》等5种教材。主要面向铁路通信工中规定的网络维护管理、机械室设备维护、现场设备综合维护、光电缆维护、无线维护等五个岗位和高速铁路通信综合岗。

(四)电信营销模块系列教材

以电信业务营销员和移动通信营业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包括《电信市场营销与业务》和《通信网基础》2种教材。将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充分融入依托校内营销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的工学结合活动。

三、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成效

(一)形成“四化”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六步法”

“四化”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六步法”,其结构如图2所示。以通信工程模块系列教材的开发建设为例,“六步法”的实施过程如下:

1.岗位面向分析并确定。通过调查分析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岗位设置,进而确定整套系列教程的职业岗位面向。

2.工程项目积累和资料准备。为确保教材内容的职业化,研发团队深入企业一线收集实际工程项目资料,并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中,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提高团队的实践能力,以使所开发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更加贴近生产一线、工作现场和工程实际。

3.分析分解提炼项目资料。对所收集的实际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分析、分解和提炼;然后根据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的分类,选取典型案例的整套文件作为教材编写和资源开发的蓝本和素材。

4.确定教材目录和资源规划。重点解决各教材之间的衔接问题,同时又考虑到各教材的相对独立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和《通信工程概预算编制》等3部教材成册然后根据对应专业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和要求,确定配套的资源建设规划。

5.教材编写和资源开发。教材编写和资源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1)原理和理论上够用为度,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措施为,在内容的选取上,侧重操作性和实践教学的需求;对理论性和原理性要求较高的部分,尽量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解释。(2)充分反映其职业性。内容选取和编排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要求、特点和生产的程序流程。(3)面向“教学做”一体。由于整套教材大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现场实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稍加改造,即可按照项目、任务工单式的方式开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

6.实践检验和修订出版。将其所形成的校本教材和相应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多轮次的实践检验过程中修订完善,最后寻求公开出版发行。

(二)教材建设成果显著,带动和促进立体化资源库和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现已公开出版发行教材8部,其中《列车无线调度通信》、《铁路专用通信》和《通信线路》等3部获铁路职业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2013年9月,《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和《电信市场营销》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立项。教材均融入职业标准的规格与要求,可同时面向高职专业在校生和铁道行业在职员工;《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教材,针对铁路通信工(维护)中无线维护岗位的任职要求,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出发,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考虑“以崗导学、岗学融合”,使教材与职业岗位要求有机结合,为“工学结合、能力进阶”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开发建设出集培训(Training)、技术前沿(Technology)和技能鉴定(Testing)于一体的“3T”培训包。内容包括:面向高铁通信综合岗、铁路通信工和工班长的在职员工培训资源;面向在校学生进阶的技术前沿资料;面向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员的铁路通信工线务维护方向、通信管理局线务员和机务员、工信部通信勘察设计师等职业技能鉴定训练题库。应用“3T”培训包,已完成南宁铁路局和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高铁通信综合岗三期共96人工班长培训班8期共414人,完成通信岗位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班3期共77人的培训。2007至今,使用“3T”培训包,已完成1878人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证训练和鉴定。

以教材开发与建设为契机,带动和促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课程获2010自治区级精品课程,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和基站技术与设备课程获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中的特色课程,现代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学院“十一五”期间精品课程。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异常活跃,各种思路和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教材建设却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其实,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作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时,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为教材建设能够带动和促进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而教改课改的成果最终将体现在教材建设上。本文对教材建设的探索,其主旨就在于物化的教材如何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成果,如何承载职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群.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教材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2)

[2]嵇静婵.校企合作的电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0(10)

[3]刘功民.高职教育“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4]李筱林.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课程“岗学对接”改革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2(9)

【作者简介】刘功民(1980-),男,湖南安化人,工程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宽带移动通信。

(责编 何田田)

通信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愈加关注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需实现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从而增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应通过制度融合、技术融合等手段实现电力信息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信息专业;通信专业;调度融合

前言:

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了信息、通信等各个专业,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将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1.电力信息通信专业调度融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快速发展,对调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电网设计过程中,需做好电网规划工作,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电力信息通信资源的利用率。从某种角度来看,实现电力信息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有利于实现调度管理工作的集约化与扁平化,所以进行信息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是必然趋势【1】。其次,为了降低基层电力企业的压力,需要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而实现电力信息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可以实现人员与业务的融合,促进信息共享,减轻基层工作的压力。此外,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为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且实现调度融合也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因此,电力企业需高度重视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融合。

2.电力信息通信专业调度融合中的问题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一直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逐渐形成了符合各专业特点与需求的运行模式,加大了专业调度融合的难度。第一,管理模式的问题。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在独立运行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且多数地区都安排不同的部门开展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工作。所以,在执行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调度命令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多方管理等情况,阻碍了专业调度融合。第二,人员问题。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涉及到了大量的业务、系统与设备,进行二者的调度融合对管理人员的数量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符合实际要求,加大了融合难度。第三,机制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缺乏有效的转变机制,加大了制度与流程重构的难度。

3.电力信息通信专业调度融合的策略

3.1制度融合

制度融合是实现电力信息通信专业调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电力企业需加大对电力信息通信专业相关制度的研究力度,综合分析两个专业之间的相似制度,并将相似制度结合起来,增强专业调度融合的科学性。电力企业需从管理制度、工作标准以及技术规范这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制度的融合,为电力信息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奠定基础。首先,电力企业应实现管理制度的融合。从本质上看,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属于两个专业,即使进行专业的调度融合也需要保持各个专业独有的管理制度。即电力企业需要将管理制度分为可融合的制度与不可融合的独立制度。对于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来说,可融合的制度有信息通信调度管理方法、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而不可融合的独立制度有通信设备接入管理规定、信息系统管理规定等。其次,电力企业应实现工作标准的融合。与管理制度相同,电力企业也需要将工作标准分为可融合的标准与不可融合的独立标准这两种类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标准的融合。从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工作内容来看,可进行融合的工作标准有信息通信调度岗位管理标准、运行方式工作标准等,而需要保留的独立标准有信息管理人员工作标准、通信管理人员工作标准等。此外,电力企业应实现技术规范的融合。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技术规范也有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电力企业应区别对待。其中,可以相结合的技术规范有信息通信技术规范、信息通信一体化平台技术规范等,而不能融合的技术规范有通信綜合技术规范、信息综合技术规范等。

3.2技术融合

制度融合是专业调度融合的前提,而技术融合是专业调度融合的关键,只有实现技术融合才能够有效解决服务与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实现调度融合的目标。技术融合的关键在于两个专业调度管理系统的融合,因此电力企业需根据两个专业的实际调度需求构建调度一体化平台,为技术融合提供助力。调度一体化平台的构建较为复杂,涉及到了系统运行、监控管理与资源管理等各个模块的内容,而完善各个模块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优化系统运行模块能够增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优化监控管理模块有利于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综合分析系统故障并发出相应的预警;优化资源管理模块有利提高信息收集与利用效率【3】。此外,电力企业也需要明确调控中心的工作内容与值班流程。第一,信息通信调度人员需要保障电力通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做好系统的操作与处理工作。同时,需要利用I6000、IT监控等工具进行信息系统的监控,利用传输设备网管和TMS等工具进行通信系统的监控。第二,信息通信调度人员需要接受上级调度机构的管理,执行上级下发的调度指令与信息通信系统运行方式。第三,信息通信调度人员需要执行上级下发的信息通信系统检修计划,受理并批复检修申请。第四,信息通信调度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保障信息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方案,提升系统运行水平。第五,信息通信调度人员需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在调度过程中需做好检修开竣工与事故应急处置等工作。

结语:

实现电力信息与通信专业的调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电力企业在调度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所以电力企业应通过制度融合增强调度的规范性,通过技术融合增强调度功能的完善性,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婧.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下信息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C]//全国第四届“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38-40+50.

[2]赵雅杰,张博.电力信息通信专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9):219-220.

[3]鲍宁宁,王素青,魏芬,邓海琴.浅谈电力信息技术与通信专业的融合[J].数码世界,2019(02):99.

通信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改革策略

随着信息产业在社会各行业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们对电子通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起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成效。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院校中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电子通信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渐的成为了当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针对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通过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电子通信知识以及电子通信理论等,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和聆听知识,然后再由老师单方面的去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电子通信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学生对电子通信理论知识是否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记忆。长久以往下来,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想要去运用所学知识时就显得无从下手。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同时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高职院校综合型人才的产生。

1.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在提倡对学生的情感和主观体验做到有效重视,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对教学中长期和系统目标做到有效明确,使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了开始阶段,学生仅仅只是体验,却无法收取到成效,很难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缺少一个长期的学习目标,学生都普遍认为自己只需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已经足够自己在未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严重束缚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

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2.1积极的对实验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电子通信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的交给学生,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着重培养,对多种优秀教学方法进行借鉴,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选择性的提出问题,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2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全面塑造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师生之间彼此合作交流的这种学习结构进行重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借助于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和沟通中彼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老师将相关的电子通信问题提出来,然后将班级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可以随意的交换自己的想法,从而让电子通信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被动地位逐渐的转变为主导,成为学习中的主体,进而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

2.3指导学生去体验生活

教师应该合理的去优化并整合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结构,教师要有效的结合课堂前、中、后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此外,在课后时间段上,老师还应该指引学生去对课堂上所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不应该只是模仿老师的观念。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去体验社会生活,并让每个学生将体验中所学的知识详细的讲解给老师听,借助于这种类似于讨论社会生活问题的交流会,让学生对以往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重新温习,从而加深记忆。

2.4对评价反馈机制进行灵活运用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价反馈内容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应该冲破传统评价机制的约束,将由老师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和老师进行互相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给建立起来。此外,教学评价不但要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关注,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进行重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建议,并进行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研究教学内容,进而让新的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

3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去除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融合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促使学生在享受教学的过程中获取到知识,从而让高职院校能够走出更多的综合型电子通信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新光,李荒墨.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15-117.

[2]高振楠,李安庆.高职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究[J].科技视界,2015,06:54.

[3]赵娟,郭玉华.浅谈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途径[J].科技展望,2015,10:280+282.

[4]陈铭,李茂峰.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5,08:171.

作者简介

张岑(1979~),女,汉族,重庆市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cfy-zl-jgyb34)支撑。

通信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光纤通信作为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从发展状况、技术特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并着重分析了光纤通信技术在当今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 铁路通信 应用技术

从光纤通信问世到现在,光传输的速率以指数增长,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随着铁路通信朝着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铁路通信系统中,显著地提高了铁路通信能力,极大地促进了铁路通信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一、光纤通信概述

光纤通信是以很高频率(大约1014Hz)的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1966年7月,美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论文《用于光频的光纤表面波导》,分析证明了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以实现光通信的可能性,预见了低损耗的光纤能够用于通信,敲开了光纤通信的大门。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根据高锟论文的设想首次研制成功当时世界上第一根超低损耗光纤(衰减系数约为20dB/km),光纤通信时代由此开始。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从1980年到2000年增加了近一万倍,传输速度在过去的10年中大约提高了100倍。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二、光纤通信技术现状

(一)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

(二)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位置的不同,有FTTB、FTTC、FTTCab和FTTH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

三、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一)超高速、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

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的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在未来跨海光传输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波分复用系统发展迅猛,目前1.6Tbit/的 WDM 系统已经大量商用,同时全光传输距离也在大幅扩展。提高传输容量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与WDM通过增加单根光纤中传输的信道数来提高其传输容量不同,OTDM技术是通过提高单信道速率来提高传输容量,其实现的单信道最高速率达640Gbit/s。仅靠OTDM和WDM 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容量毕竟有限,可以把多个OTDM信号进行波分复用,从而大幅提高传输容量。偏振复用(PDM)技术可以明显减弱相邻信道的相互作用。由于归零(RZ)编码信号在超高速通信系统中占空较小,降低了对色散管理分布的要求,且RZ编码方式对光纤的非线性和偏振模色散(PMD)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现在的超大容量WDM/OTDM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采用RZ编码传输方式。WDM/OTDM混合传输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基本上都包括在OTDM和 WDM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中。

(二)光孤子通信

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的超短光脉冲,由于它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因而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光孤子通信就是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的通信,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万里之遥。光孤子技术未来的前景是:在传输速度方面采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信,时域和频域的超短脉冲控制技术以及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应用技术使现行速率10~20Gbit/s提高到100Gbit/s以上;在增大传输距离方面采用重定时、整形、再生技术和减少ASE,光学滤波使传输距离提高到100000km 以上;在高性能EDFA方面是获得低噪声高输出EDFA。

(三)全光网络

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光纤通信技术作为铁路通信系统中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对铁路通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涌现的光纤通信新技术,不仅在铁路通信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还将极大地促进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必然推动着光纤通信技术走向更高的水平。

上一篇:环保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护理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