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结构范文

2023-09-19

高中化学结构范文第1篇

摘要:新中国体育教科书60年的发展历经了建国初期17年的曲折探索、10年动乱的“红色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后体育教科书“拨乱反正”进而百花齐放的过程。体育教科书从统一到多样化,从简单到全面,从《体育》到《体育与健康》,从强调竞技性和体能训练,到注重终身体育思想、注重健康第一、加大选择性内容,体现出体育教科书编写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新中国;体育教科书;60年

1903年清朝政府颁布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了体操课,教学内容包括“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兵式体操”等,为适应课程需要,出现了体操教科书。五四时期多元并存的教育思潮,拓展了我国教育界学人的视野,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现代化进程。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正式把“体操”改为“体育”,兵式体操被废除,确立了以田径、球类、游戏和普通体操等项目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从此,体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功能也越来越齐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小学体育迅猛发展,体育教科书也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7年的曲折探索、10年动乱教科书的“红色革命”以及改革开放教科书的拨乱反正,到今天体育教科书的百花齐放,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完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建国初期17年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明显苏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7年,体育教科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统一,从模仿苏联到自成体系的过程。

解放初期,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主要是学习苏联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这段时期的体育课处于体育教师会什么就教什么的局面。体育课的教学没有学生用书,体育教科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教学大纲、试用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教科书以苏联十年制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学法为内容。1950年开始,教育部着手启动新中国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建设工作,并制订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每周两节体育课,教材内容主要有基本体操、游戏、舞蹈、球类、技巧运动和田径赛,其中技巧和田径从三年级才开始出现。同时全国不少地方纷纷进行以苏联十年制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学法为内容的实验。1953年教育部将翻译后的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下发到各地,要求在体育课中参考应用。当时体育教科书主要是直接翻译苏联的体育课本,如东北新华书店出版的《中小学的体育教材和教法》、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苏联体育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学校体育教材》、北京市编订的《小学体育教学参考资料》、天津市编制的《中小学体育教材大纲》、东北地区编辑出版的5年一贯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体育试用教材》等。1954年教育部以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开始组织编订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初步奠定了我国体育教材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时期。1956年7月,教育部在总结各地自编体育资料、教材经验的基础上,以苏联十年制体育的教学大纲为蓝本,分别制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中国第一套《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大纲对体育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体育教育主要是基本体操和游戏:一二年级是以极简单的基本体操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为主,三四年级基本体操和游戏在教材中占有同样的地位,五六年级是以基本体操为主,游戏所占的分量少。中学大纲规定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基本教材是全国中学必须贯彻执行的教材;补充教材是为适应地区不同,各地中学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或其他条件而编订的。1956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布以后,全国体育教科书逐渐走向统一。

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相配套的、供教师用的《小学体育参考书》和《中学体育参考书》,这套参考书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详细地介绍分析了教材内容、教学要点、教学步骤与方法,并且向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介绍了体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得到了具体的贯彻和落实。这套参考书对体育课程建设特别是体育课程的实施,以及对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化,积累了经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58年到1960年间,受“教育革命”和“大跃进”等社会背景的影响,体育教科书处于整体分散和各地自主的状态,各个省市,甚至地区都尝试编制了自己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科书。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这套教科书名为“体育教材”,但从其内容和结构看,和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差不多。这套教科书分为中学和小学两部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各省市新华书店发行。从形式看,中学和小学的教材略有不同。这套教科书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选择体育教材的首要标准,并对增强体质的内容作了规定;强调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含球类)中选择教材;强调教材选择要考虑教材的思想性、教育性以及教材选择与劳卫制、民兵训练相结合。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极度异变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统编教材被视为“封资修大杂烩”加以批判。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各地自定课程,自编教科书,课程教材建设因“大革命”而一片混乱。教育教学内容方面,过分强调政治性、“革命性”,几乎所有的教材都“穿靴戴帽”,充斥着同科学知识无关、同学生发展无关的内容,片面地强调联系实际。

1.“复课闹革命”阶段的红色体育教科书

1967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大、中、小学一律开学,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进行革命,提出教学制度和教学内容的革命方案。课程设置上,体育课陷于被完全替代的地位。

1969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吉林省梨树县革命委员会和有关方面共同起草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以后,小学一般开设了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程,中学一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教育、农业基础(生物、化学、农业知识)以及工业基础(“三机一泵”和土地测量)、革命文艺(语文、音乐、美术)、军事体育、劳动等课程。这个课程体系成为当时各学校的基本课程体系。1969年6月,上海印发了《上海市中小学教育革命纲要》,规定小学设毛泽东思想教育课、语文课、算术课(包括珠算)、革命文艺课、军事体育课、科学常识和外语课,中学设毛泽东思想课(包括中国近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社会发展简史和地理知识)、语文课(包括语法、逻辑)、数学课、革命文艺课(音乐、美术合并)、工农业基础知识课(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课和军事体育课。

体育课被改为军体课后,不久天津、陕西、甘肃、北京、辽宁、浙江、河北、青海、河南、山西、江西等许多省市区都先后编写出版了军体课教材。

这一时期的军体教科书基本都有相同的特点,从内容上看,军事训练和革命领袖的言论是其主要内容,革命领袖言论主要是毛主席语录和林彪等一些领导人的讲话,军事训练内容包括队列、刺杀、射击、投弹、攀登、超越障碍、行军爬山等,体育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项目很少。从形式上看,教材封面基本上是红色,扉页是毛主席像或者毛主席语录,教材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革命领袖的言论,教材中的插图大部分是解放军的图像。每当介绍新的项目,第一段话都是毛主席语录作为开场白,教材中尽可能把革命领袖的话引入其中,目录和编写说明都放在教材的最后面。此时的教材功能已经严重异化。

2.教育整顿及批林批孔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文革中后期,中小学的日常教学活动得到了初步恢复。特别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国务院教科组召开教材工作座谈会以后,教育系统一度出现转机,教学工作开始受到重视。契机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各级各类学校率先开始了教育整顿。1972年3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加强领导,认真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一文,文章说由于林彪路线的影响,“不少单位出现了政治与业务分离的、形‘左’实右的倾向。有些教师不敢抓智育,不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1972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的文章《分清路线是非,狠抓教学质量》。文章指出:这几年毕业的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少了一些”,原因是“政治可以冲击其他”,教师不敢在课堂上讲文化知识,害怕抓教学质量。文章要求划清“提高教学质量与智力第一”、“理论联系实际与以干代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与‘管、卡、压”’的界限;批评不敢抓质量、不敢抓教学秩序和“以干代学”的倾向;提出“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应当以课堂教学、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保证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

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是1971至1972年整顿教育的一个突出方面,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改正前~阶段“教育革命”中的过激做法,恢复“文化大革命”前教育领域的一些有效措施,包括改军体为体育。

1972年后,各地开始重新编写出版体育教科书。这些教科书按十年制学校要求进行编写,分小学五年一册和中学五年一册。小学基本教材分5类:田径、体操、小球类、武术和游戏;中学基本教材分4类:田径、体操、球类和武术。体育课考试内容和《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制订了考试项目标准。这些教材基本按照1961年的大纲要求,摆脱了军体教材的框架。这一时期体育教材内容和形式都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从内容上来看,军事训练和革命领袖的言论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球类项目、田径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越来越多,并开始出现体育运动知识的内容。

三、改革开放体育教科书的探索发展

经历了10年动乱的中小学体育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体育教科书也开始走上正规。体育教科书从统一到多样化,从简单到全面,学生用书从无到有,以及从《体育》到《体育与健康》,从强调注重竞技性和体能内容的安排,到注重终身体育思想、注重健康第一和加大选择性内容的设置,体现出体育教科书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转变。

1.体育教科书的恢复与重建(1977-1982)

1976年10月,“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党和国家开始拨乱反正。1977年8月,邓小平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在讲话中提到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

1978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试用本)《小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当时还没有学生的体育用书)。这套教材总结了10年动乱期间出版的体育教材的经验教训,批判了“以劳代体”、“以军代体”等错误观点和做法,在总结和继承过去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体育课程教材体系,对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的恢复与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化(1983-2000)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些省市开始编写体育课的学生用书。1983年初,郑州市编写了一套中学体育课本,同年8月,广东省出版了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三各年级的体育试用课本,至198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编写和试行体育课本,结束了学生没有体育课本的历史。体育教科书开始进入多样繁荣时期。

1986年9月,国家教委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1987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修订、改编后开始陆续出版。

1988年,国家教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订颁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大纲初审稿。1993年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李晋裕主编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本,并在天津市和广东省开展实验工作。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从1993年起,王占春、彭杰、王宗义、藤子敬和席熠等人主编的《初中体育课本》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初中推荐体育教材。1996年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实验用)》,提出高中体育教学是初中体育课程基础上的高一层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1997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决定停止小学使用学生用体育课本。

3.体育教科书的繁荣(2001-2009)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小学体育课程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学生教科书、教师参考书外,有些版本还编写了教师和学生的选用教材。系列体育教科书的出现,完善了体育教科书体系,把我国的体育教科书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1999年6月,我国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体育”课的名称也正式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凸显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根据教育部办公

厅印发的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科书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未来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9个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这些教科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教材,它基本上改变了以前的按照运动项目来安排的、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在教学中只能蜻蜒点水的缺点。教科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及锻炼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将新兴的运动项目纳入选修项目中,内容的选取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懂得如何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材的内容体系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制约,突出实用性、活动性和兴趣性,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精选一些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活动内容。

从2004年全国开始了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目前有6个出版机构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写反映了现代体育教学的最新成果,为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估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这些教材基本能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突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突出了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强。不少版本的编排突破了原有课本的框框,丰富多彩、图文并茂。

参考文献:

[1]石鸥.新中国60年教科书之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5-9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A].邓小平.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王占春.谈谈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建设[J].中国学校体育,1983,(1):8-12

高中化学结构范文第2篇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多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思想、文化全球化的热潮遍布世界各个国家。我国高中生的消费结构由单一结构变成了多形式复杂结构。高中生消费结构的变化既可以体现出国家综合实力的进步,也可以侧面反映出当前阶段国人消费心理的变化情况。在高中生形式多样的消费结构中,也可以显示出高中生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好胜心重的特点。这对高中生未来发展而言,既是助推剂,也可能成为其今后的阻碍。必须要及时发现并调整高中生消费结构的主要问题,才能保证高中生的健康发展。

二、高中生消费结构的主要问题

(一)理财观念不高,消费支出过多

在2018年7月湖北省武汉市针对全市高中生消费水平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市高中生平均每月零用钱达到了1460元,并呈现递增趋势。而武汉市2018年每个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在6500元左右,给孩子的零用钱就占据了家庭总收入的13.3%,这就说明了高中生的每月总体消费支出过高的问题。由于高中生的年龄不足18周岁,仍不具备赚钱能力,理财观念不高,主要经济来源是家长的补给。

(二)攀比炫耀严重,享乐主义明显

不同于成年人的办公环境,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氛围主要是由学校和家庭构成。在学校中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每个人带到学校的设备不同,很容易出现跟风攀比的现象。比如,同学买了新款手机、运动鞋,自己就也想买同款甚至更新的设备。对于生活条件不够优越的家庭而言,孩子的攀比行为是一种负担。在《成都市高中生消费及理财教育情况调查》中发现,有40.63%的高中生认为应当喜欢就消费,学生间使用同一款手机,同一款学习装备,追求时尚,相互攀比。

(三)消费方向多样,计划准备不足

高中生消费方向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消费结构复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上述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到高中生的零用钱支出总类别多达8-10种。其中,61.47%是用在食品支出上,包括正餐、零食、饮料等等。13.28%是用在学习资料、文具用品、书本、报纸等等。还有20%左右用在饰品类、化妆品类、电子产品如游戏设备的购买、通讯费用以及网络会员充值等等。现今更有的高中生将零花钱集中在个人兴趣爱好上,包括追星、音乐会、体育比赛等活动。由于消费方向的多样化,高中生对总资金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分配,就容易造成资金分配不均、消费超支的现象。

三、高中生消费结构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消费支出的观念

针对高中生理财观念不高,消费支出过多的问题,首要任务是让高中生认识到家长挣钱的来之不易,改变其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学校及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改革消费支出观念。降低消费标准,避免过多的奢侈消费。其次,家长应该严格控制每个月给孩子的零用钱支出,不要过分满足孩子的不必要需求。适当降低每个月的零用钱额度,克制孩子要多少给多少的心态。最后,高中生本身也要培养自身的理财观念,提高零用钱的利用率。

(二)避免求同求奇的心理

高中生正值青春年少的年纪,心智不够完全成熟,容易产生与身边人比较争抢的心态。这不但对其未来的学习、思想素质全面发展不利,也不利于同学之间友情的培养。因此,各方要积极配合,帮助高中生改掉攀比炫耀的心理。首先,学校要完善校规校纪,要求学生在校统一着装,不允许学生之间物质攀比的行为,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竞争。比如天津市教育局就在2018年6月出台了天津市中小学统一标准的策略,要求学生在校必须穿校服,并在学生入学时统一发放文具盒、作业本、书包等学习用品,以避免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行为。与此同时,学生本身也要改变思想,正确认识个人的独特性。避免求同求异的心理,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上。

(三)做好消费支出的规划

消费计划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调整每个月的消费结构。对每个月消费结构中占比过高的项目进行反思分析,判断自己是否真实需要。比如,对于娱乐支出,学生在消费计划中应该降低每个月的支出标准。不要将过多的资金花费在会员充值、游戏皮肤等虚拟性消费上。对于服装日用品支出,应该以舒服大方为标准,不要过分追求品牌明星效应。与此同时,学生应该将更多的消费支出投入在学习上。比如学习书本的购买,学习用具的添置,以及课外兴趣班的学习等业余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生目前的消费结构逐渐向日用品、娱乐用品靠近,更多的消费支出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方向上,这对高中生未来的消费习惯养成,以及理财观念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高中生消费中缺乏计划性、合理性的问题,家长及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养成理财规划的能力。而对于高中生消费中存在攀比炫耀、享乐好奇的心理,也应该善于引导,帮助高中生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标准增加,传统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在逐步发生改变,尤其以高中生群体最为突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生的消费结构从传统的学习支出延伸出了多种消费方式。本文在阐述现阶段高中生消费结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消费结构,主要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龚博.浅谈高中生消费习惯问题[J].现代商业,2016(29).

[2] 郝端端.探究我国高中生消费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8(35).

高中化学结构范文第3篇

1高中英语结构化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学习思路

学习语言应该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这是与动物不同的地方,语言是人与人的交流方式,是由大脑控制的,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时间过程,是不可复制的, 也是密不可分的。 高中英语结构化教学忽视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科需要考高分的科目。 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一句话完全剖析,注重讲授英语知识点,学生也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一句话的结构分析上, 学习方法完全本末倒置。 忽视了英语学习的重点。 分数成为评价英语学习的标准。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小红对口语很感兴趣, 不喜欢枯燥的语法,而老师出题目却是以语法为主,所以她每次考试分数都比较低,老师和家长都责备她,让她不要把精力放在语法上,他们都认为口语花更多的精力没什么用处,因为这不在升学考试范围内,后来,小红只能天天抱着本语法书,但是内心深处已经不喜欢学习英语了,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学。 这是高中生普遍会出现的情况,对于英语的学习也只是生硬的记单词、背语法、做试题。 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已经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这样的学习方式脱离了实际,忽略了现实中英语的实用性。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到来, 英语学习不能只以课本为主,还应该注重学习英语的交流性,英语是一种交流手段,不只是一科考试。 在学习中,口语的学习才会增加英语的实用价值,结构化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英语的分析,而忽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使得学生被动的去学习英语,不具备英语的实际技能。

2高中英语结构化教学墨守成规

学习英语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记忆能力,人的记忆具有完整性,是不可分割的,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习惯性地把一个句子分解, 让学生去记忆, 他们认为这有助于学生记忆,其实,这实际上反而加重了学生记忆的负担。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假如一句话代表一个字母,学生可以正常理解并且记住这个字母,但是当老师把这句话分解出来,就变成了好几个字母, 因此,学生的记忆就需要分成好几段,那么他们就得花更多的精力去记忆。 这种反复的记忆不利于英语的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 比如: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bel and slander is that libel is printed while slander is spoken.! 这是一句比较整体性的句子,我们完全可以一次性把它记住,并且可以完全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当老师把它分解成主语、谓语和宾语,用这样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听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一句非常难记的话,可能会反复牢记,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学生会沉浸在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固守结构化的教学记忆,会把简单的句子习惯性复杂化。

3高中英语结构化教学事倍功半

高中结构化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 所以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单纯地通过做大量的试题来掌握语法知识, 而不会灵活运用。 花大量的时间复制粘贴,却不动脑子,而老师是通过讲解题目来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的记忆, 这样的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这样的话,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例如,许多学生高中时候英语成绩非常好,几乎以满分的成绩考进大学,但是在大学里却连四级都考不过,有的英语考试还挂科,与外国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时候也是支支吾吾,说不清话,例如,一般遭遇到外国人问路, 我们却无法准确指路, 对across,right,left,stright等等的单词的用法已经生疏了。 因为在高中记得牢固的单词和语法基本上都忘了。 高中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学习英语, 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是高中英语结构化教学最大的弊端,在学生最好学习的时间段,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最终的结果却差强人意,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这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失败之处。

4对高中英语结构化教学的反思

高中英语结构化教学是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打击, 学生在高中学习的单词和语法已经远远超过学生规定的学习量, 比如高中三年需要学习五本英语书,好几千个单词,语法也已经涉及大学学习的领域,学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英语,除了正常上课以外,还有晚自习,除此之外,周末也是被迫去补课。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已经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完全丧失了,只剩下考试带来的压力。 这是不健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完全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 因此即使学了三年的英语,最终还是无法自由运用这门语言。 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总之,高中英语结构化在全国的教育机构中是普遍出现的, 这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学生学习英语像台机器,没有学习的自主性,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盲目的没有目的的去记忆英语。 新课改是一个新的趋势, 它不是原有教学模式的简单修改,而是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课堂。 新课改已经出现在很多省市的学校中, 但是对于教育模式仍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适合学生教育的新型模式。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

摘要:英语结构化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存在明显的弊端。学生学习英语全靠死记硬背,没有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学习过程没有纪律,学习方法没有规律,学习时间混乱,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却收效甚微。结构化英语教学就是”一根筋“的模式,完全不懂得去变通,因此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较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对英语结构化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高中化学结构范文第4篇

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砖混结构住宅: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

砖混结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可砌成各种形状的墙体,各地都可生产。

②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

③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价较低。

④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简单。

⑤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于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因而在住宅建设中运用得最为普遍。

东北地区地震基本烈度:

黑龙江省:哈尔滨(6)、佳木斯(<6~6)、齐齐哈尔(6)、大庆(6)、绥化(7);吉林省:长春(7)、白城(7)、吉林(7)、四平(6)、公主岭(6)、延吉(6)、图们(6);

辽宁省:沈阳、朝阳、铁岭、抚顺、辽阳、鞍山、海城、营口、大连、丹东都是7,本溪、锦州都是6,

只有抗震烈度达到7以上(含7),在设计的时候才考虑抗震设计,否则不考虑抗震设计。

高中化学结构范文第5篇

框架结构住宅的承重结构是梁、板、柱,而砖混结构的住宅承重结构是楼板和墙体。

在牢固性上,理论上说框架结构能够达到的牢固性要大于砖混结构,所以砖混结构在做建筑设计时,楼高不能超过6层,而框架结构可以做到几十层。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国家规定了建筑物要达到的抗震等级,无论是砖混还是框架,都要达到这个等级,而开发商即使用框架结构盖房子,也不会为了提高建筑坚固程度而增加投资,只要满足抗震等级就可以了。

在隔音效果上来说,砖混住宅的隔音效果是中等的,框架结构的隔音效果取决于隔断材料的选择,一些高级的隔断材料的隔音效果要比砖混好,而普通的隔断材料,如水泥空心板之类的,隔音效果是很差的。

高中化学结构范文第6篇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张骁 学号:3020913094

指导教师:吴姗姗,查支详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宁波市某厂房设计》。在毕业设计设前期,我温习了《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钢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等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在毕业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Word,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天正,PKPM,STS,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零零六年六月十五日

内容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

2、

3、

7、8轴框架的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 框架

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

2、

3、

7、8.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 Keywords : frames,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

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安排:

第三周 组成设计组,查阅资料,搜集规范。 第四周 熟悉AutoCAD,天正软件。

第五周 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及建筑详图。 第六周 确定建筑方案,构思结构布置。

到七周 结构方案布置,熟悉结构分析计算软件PKPM。 第八周 选择梁柱截面,荷载分析和组合。 第九周 内力和变形计算。

第十周 构件设计,构件验算,基础设计。 第十一周 中期报告与检查。

第十二周 熟悉有限元软件ANSYS(选做)

第十三到十六周 编制完成设计计算书,绘制施工详图,毕业设计文档整理,为答辩做准备。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1 建筑地点、建筑功能、建筑类型、建筑介绍、门窗使用、地质条件 ……………………1

柱网与层高 ………………………………………………………………………1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2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3

第二部分: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5 横梁、纵梁、柱线刚度的计算 …………………………………………………5 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6 各层纵向侧移刚度计算…………………………………………………………12

第三部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3

资料准备…………………………………………………………………………13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4

第四部分: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23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23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2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27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8

第五部分: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32

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32 荷载计算…………………………………………………………………………33 内力计算…………………………………………………………………………40 梁端剪力和柱轴力的计算………………………………………………………45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46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54 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57 柱端剪力组合和设计值的调整…………………………………………………60

第六部分:截面设计…………………………………………………………62

框架梁……………………………………………………………………………62 框架柱……………………………………………………………………………68 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78

第七部分:楼板设计…………………………………………………………82

楼板类型及设计方法的选择……………………………………………………82 设计参数…………………………………………………………………………82 弯矩计算…………………………………………………………………………83 截面设计…………………………………………………………………………87

第八部分:楼梯设计…………………………………………………………91 设计参数…………………………………………………………………………91 楼梯板计算………………………………………………………………………91 平台板计算………………………………………………………………………93 平台梁计算………………………………………………………………………94

第九部分:框架变形验算…………………………………………………96

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96 柱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97 确定柱端截面有效承载力Mc……………………………………………………98 各柱的受剪承载力Vyij的计算 …………………………………………………99 楼层受剪承载力Vyi的计算……………………………………………………100 罕遇地震下弹性楼层剪力Ve的计算 …………………………………………101 楼层屈服承载力系数ξ

yi

的计算………………………………………………101

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 …………………………………………………………103

第十部分: 科技资料翻译………………………………………………104

科技资料原文 …………………………………………………………………104 原文翻译 ………………………………………………………………………113

第十一部分:设计心得……………………………………………………120 参考资料 …………………………………………………123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建筑地点:宁波市

建筑功能:某集团拟建设一单层轻型钢结构厂房,拟做检

测产品用。

建筑类型:单层轻型门式钢结构。

建筑介绍:建筑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跨度为2×15m,

设置3吨单轨吊车,柱网间距6.0米,建筑平、立、剖面图详见建施图。屋面板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双波型W-600,岩棉填充),外墙板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夹聚苯乙烯保温板,外墙底部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采用轻质隔墙。

门窗使用:

地质条件:经地质勘察部门确定,此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场地为2类,地面粗糙度B。

柱网与层高:本厂房为单层厂房,采用柱距为6m,跨度为2

上一篇:快递行业的市场调研范文下一篇:请验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