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游戏化范文

2024-07-18

幼儿教育游戏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课程;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

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游戏与音乐活动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从某种角度讲是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从游戏中收获音乐知识,从音乐游戏化教学中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师只有在音乐课程游戏化中要关注并重视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并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指导,才能够提升幼儿的游戏化心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幼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不能够聆听音乐,不能够接受音乐教育,幼儿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教学模式指导幼儿接受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逐渐培养,通过游戏环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优势

(一)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游戏化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建构音乐知识框架,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合理安排,有序开展音乐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游戏化音乐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合理性一方面体现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利用游戏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学内容、背景、知识等进行简述,借助多媒体教学展示,将音乐知识以介绍游戏规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关注并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其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是各科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首选。

另一方面,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合理地安排音乐课程的时间规划和内容规划。传统的音乐课程,主要内容是幼儿练习唱歌,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幼儿唱歌上,导致幼儿对音乐缺乏审美感和审美能力,只有反复地模仿和练习歌唱。而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结合游戏活动的安排,将课程安排得井然有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参与,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近年来,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人们交流感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游戏化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幼儿借助音乐游戏,领悟音乐的独特魅力,掌握音乐节奏、音质等音乐元素,通过自己的内心感悟音乐的情感。此外,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幼儿在游戏中,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会主动要求学习音乐的内容,加之教师的正确指导,逐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探索

(一)韵律与游戏,推进音乐课程游戏化

在一次中班幼儿音乐课程观摩课活动中,中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玩椅子”活动。最开始我以为就是带着孩子们随便玩玩,场面应该比较混乱。因为“玩椅子”活动我们班曾经开展过一次,场面非常混乱,孩子们不知所措,不明白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而且有幼儿拿着椅子原地不动,或是不听从教师的指导,让我们教师非常尴尬。

但是,在这次观摩课,令我非常惊讶,整个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弹琴队”和“椅子队”,接着教师借助钢琴弹奏欢快的韵律并讲述游戏规则。接着,教师为孩子们演示如何进行游戏,让孩子们明白游戏的目的。然后,教师说“弹琴队”时,孩子们在钢琴上弹奏“12345”五个音符,代表活动开始,“椅子队”的孩子们在场中间等候音律,当弹奏“54321”五个音符的时候,坐在椅子上算是成功晋级,如果没有坐下来,则被淘汰,最后留在场上最多人数的队伍获胜。

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韵律与游戏相结合,孩子们对音乐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学会听音乐韵律,陶醉在“玩椅子”游戏中。

(二)儿歌与民谣,丰富音乐课程游戏化内容

儿歌与民谣,是幼儿能够接受并且能够无传唱的一种形式,其内容押韵,附有节奏感,是3~6岁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方式。幼儿们喜欢儿歌的节奏,并且能够模仿儿歌中的舞蹈表演,让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教育,幼儿们学习儿歌中的内容,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儿歌《小兔子乖乖》,幼儿们听着儿歌的旋律与内容,会联想到小兔子一蹦一跳的可爱画面,仿佛進入了童话世界,教师们借助儿歌,在幼儿心中撒下一颗爱的种子,慢慢成长,最终开出娇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再如,儿歌《好乖乖》:“老公公、八十岁、请您坐下来、给您捶捶背。”这样通俗易懂,且四行十六字的儿歌,朗朗上口,通过对歌词和韵律的反复歌唱,孩子们明白了幼儿要尊老、爱老、要学会运用“请”、“您”等礼貌用语。借助儿歌,丰富了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幼儿学到了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音乐与游戏,与幼儿园一日常规内容相结合,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关注,幼儿教育越来越精益求精。教师通过游戏,开发幼儿的潜能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快乐中提升自己,是新时代幼儿教师创新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责编 张欣)

幼儿教育游戏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思维发展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感受美、理解美并表现美,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健全幼儿的人格。笔者主要研究了幼儿美术教学中游戏作用。

一、利用游戏能够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

幼儿兴趣产生和好奇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将幼儿的兴趣激发出来。利用游戏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果园中去,分给幼儿水果贴纸,让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贴上。通过找水果的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创作,这对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也有着重要作用[1]。

教师在进行游戏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心理,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始终保持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幼儿在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轻松的开展美?g活动。并且,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对其进行表扬,并且应该做到因人而异,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本身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更浓厚。在表扬的时候,教师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真正的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来对其进行表扬,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获得成就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

二、利用游戏来提升幼儿本身的美术色感

对于幼儿美术活动而言,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时期的色彩激发对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笔者开展的《美丽的烟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烟花的颜色,并说出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烟花[2]。再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花衣服”的裁剪,通过不同颜色的剪纸来进行色彩的搭配,有的幼儿会比较喜欢黄色和红色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喜欢黄色和绿色的搭配等等。通过游戏,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颜色的偏好,并且色彩的多样性能够让幼儿更加的身心愉悦,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笔者还开展了其他活动,如《服装展览》《美丽的吹画》《小飞机》《树叶印画》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带领幼儿去观察附近的绿草和各种颜色的花,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不同色彩的美。利用游戏来培养幼儿色彩感,对于其性格发展和智力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通过游戏来推动幼儿美术技能的进步

美术技能对于幼儿参与美术活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其基础。所以,教师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美术技能融入进去。比如在开展剪纸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剪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椭圆形的茄子、圆柱形的黄瓜、弯弯的香蕉等[3]。在游戏氛围的影响下,幼儿的剪纸活动也会更加的认真和积极。所以,应该合理的利用各种游戏来吸引幼儿,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美术技能。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幼儿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美术,这种方式也是当前幼儿园教师教学中比较喜欢用的一种方式[4]。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全面的考虑到游戏和美术教学的融合,特别是美术活动中蕴含的艺术,需要幼儿进行想象和体会,绝对不能够一味的进行模仿。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时候,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幼儿内在潜能挖掘出来。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重视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时掌握各种美术技能,这对于幼儿创造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开发以及审美能力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游戏运用进去,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游戏的选择,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这样还能够将美术教育和游戏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美术技能,也可以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这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奚静.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123.

[2]王艳.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26.

[3]刘晓丹.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251.

幼儿教育游戏化范文第3篇

前几日有幸聆听了潘浩瀚老师的两个运动游戏,在感触良多的同时,也让我真正感受了什么是游戏化教学。在潘老师执教的两节运动游戏中,孩子们一直在玩,兴趣十分浓厚,没有压迫感和拘束感。30分钟的活动,孩子们都在跟随着老师进行一项一项的游戏,十分开心。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的锻炼也是有目共睹的。

中班运动游戏《凳儿乐》旨在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积极动脑,提高操控转向方向。活动中教师仅仅利用孩子的小椅子完成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活动中孩子分成左右两排做好。教师给孩子6个指令分别对应数字123456.具体为:1:立正;2:坐下:3:站在凳子的左边;4:站在凳子的右边;5:围着凳子转一圈;6:两两交换座位。之后老师不断变换数字,从单个数字的口令变成两个数字的组合口令,从易到难,考察孩子的应变能力,同时也让孩子的体能和智能同时得到了锻炼。之后让孩子站到椅子上面排好队列,结合手臂的动作进行前后左右看齐等,让孩子注意平衡,适应在椅子上进行简单的活动为之后的游戏搭桥过河做准备。为每一组多增加一张椅子,请孩子们讲椅子从一头传到另外一头,然后跨到这把椅子上,挪出一张空椅子,接着传递直到每个人的椅子进行了传递为止。然后给每组在增加一张椅子,接着传递,知道两队在中间汇合,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同时他们对于团队合作也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认识。在最后的游戏中孩子们搬着椅子随意行走,听数字信号将椅子汇合在一起,如,听到5就5个人做成一排,难度依次增加,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走出本次活动,虽然半个小时也已经过去了,但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我知道他们还沉静在游戏中,意犹未尽。

而中班运动游戏《垫儿乐》旨在改善幼儿滚动时躯干动作准确性,提高幼儿协作意识。活动中潘老师利用4块长2米,宽1米厚20公分的垫子开展活动。在活动的开始孩子们进行了热身运动,教师时而变换节奏,给热身运动带来欢乐的气息。然后孩子们站在垫子的旁边,进行俯卧、侧卧、后仰卧的练习,然后孩子两人随机成组叠人滚,之后孩子坐在地上,两腿伸直,垫子放在孩子腿上,两位老师从垫子上走过,在垫子上打滚等有趣的活动,之后开展了一对一的打擂台比赛,在锻炼的同时,他们也从老师的提醒和孩子的表现中了解了比赛的规则,感受到比赛的公平和愿赌就要服输的精神。最后两位老师进行3场打擂台比赛,孩子们观看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了休息,这和平常的静坐休息相比,让我们不禁感慨这看似无聊的环节却是那么的别出心裁。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应该多多思考哪些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如何将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变更,从而设计一个个精彩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真正游戏化,相信孩子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能收获更多的。游戏化教学是我所追求的,我会为之多多思考和努力。

幼儿教育游戏化范文第4篇

摘要:近几年来,游戏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教育界的日益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在2010年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中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也表示在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中要融入游戏模式,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发现舞蹈之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玩”的方式使幼儿感受到其中乐趣,才能避免其产生抵触心理,保证教学的持久性和延续性。

关键词:幼儿舞蹈;游戏化;教学实践;探究

1幼儿舞蹈游戏化教学具有的优势

1.1符合幼儿发展特点

幼儿处在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有其阶段性特点。幼儿阶段表现出好奇心较重,行为表现为随机性和情绪性。人的身体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支配,而幼儿阶段人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神经系统活动不平稳,兴奋状态多于抑制状态,如果强制要求幼儿安静下来接受知识性的灌输是较为困难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也会使幼儿感到无聊疲劳,做出不耐烦的行为。游戏这一形式使幼儿长期处于运动状态,符合此时人体对运动的需求,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常常投入在角色中而忘记所处的教学环境。游戏中时常改变姿态也可以锻炼幼儿的骨骼肌肉,使身体得到氧气和能量,防止幼儿出现疲劳引发的抵触情绪。

1.2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游戏是人的天性,也是每个人在幼儿时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因为对“玩”的热爱,幼儿往往能在游戏中集中所有注意力,投入到游戏角色中。教师这一角色往往是威严的、严肃的,可只要幼儿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和幼儿产生互动,就可以消除教师这一角色带来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使幼儿把教师当作朋友,此时幼儿对教学活动的接受度就会大大提高。同时,游戏也有利于良好秩序的形成。秩序混乱是幼儿教学阶段最大的难点,在游戏中幼儿会主动遵守游戏规则,这无形中形成一种便于教学的有利氛围,它能够培养幼儿的组织性、纪律性,对当前和以后的教学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2幼儿舞蹈游戏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舞蹈游戏化教学缺乏情节元素,游戏化程度低

教师想要顺利开展舞蹈游戏化教学,就必须在课前对游戏教学情景进行充分设计,包括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中知识性融入、游戏元素的体现等。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学活动常常表现出生硬死板的特点,游戏情节往往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往往有很多,有的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为缺乏,不能对舞蹈教學内容进行合理化编排,无法体现出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导致有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半途而废;有的教师工作量较大,无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游戏教学内容的编排;并且幼儿阶段所使用的教材往往情节简单、内容较少,教师无法从中提炼出有助于游戏教学的素材和元素。

2.2教学程式化严重,忽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心感受

幼儿舞蹈教师由于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创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往往采用相同的游戏情节和教学内容,导致教学程式化严重。在理想的舞蹈教学游戏化模式中,有大量针对幼儿特点而设置的游戏部分,幼儿在其中能感受到极大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只将游戏当作课堂教学中活跃气氛的工具,使教学过程表面上显得非常热闹,实际上缺少实质性的内容,教师不够注重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造成课堂各环节严重脱节。幼儿在这一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与感受能力,他们喜欢在活动中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想要追求内心的愉悦与幸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内心感受,没有将幼儿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使幼儿缺乏参与感和自主性。

3幼儿舞蹈游戏化规范教学的具体策略

3.1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观念上重视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改变游戏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型手段这一固有认知。一名优秀的幼儿舞蹈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此外还应具备指导幼儿进行讲故事、绘画、写作、弹琴等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要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现代化的各种途径积极发掘教学过程中的游戏因素,将多种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舞蹈教学中幼儿动作的规范性,因为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幼儿往往难以自行发掘教学中的重点,导致动作不规范和记忆能力较差。

3.2舞蹈游戏化教学内容要充满情节元素和童趣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舞蹈教学中离不开音乐的使用,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强,不同的背景音乐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游戏化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层次分明、节奏感强、比较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音乐作为教学的背景音乐。在内容设计上要注意引入幼儿容易接受的元素,如引入大自然的动植物等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提升幼儿的舞蹈素养。教师还可以将幼儿进行编组,每组幼儿所学习的动作有所区别,如果某组幼儿的动作出现错误就会被淘汰,其余小组继续进行游戏。

3.3强调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是游戏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部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幼儿来展开。在游戏化舞蹈教学中要时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避免枯燥单一的舞蹈动作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注重幼儿在舞蹈教学中的体验感,使其充分享受主动权和自主权。教师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引导后让幼儿自己创作出符合其兴趣的教学游戏,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竞争力和合作意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幼儿舞蹈要通过肢体动作和音乐的完美结合,给予幼儿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和途径,带给他们美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4结语

在幼儿教育的众多方式中,游戏活动教学是激发幼儿学习活力、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幼儿舞蹈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者教师而言,其应该成为游戏化教学的引领者和创新者。教师应重视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课前积极准备适合幼儿学习的游戏内容,课中积极投入到舞蹈游戏课程中;要注意鼓励性教学,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积极探索新时代下优化幼儿教学的新途径,促进幼儿园舞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郝蓉.幼儿舞蹈游戏性与教学实践[J].长江丛刊,2020(12):25-26.

[2]李红竹.幼儿音乐舞蹈游戏教学实践研究[J].艺术评鉴,2019(17):127-128.

[3]李环.幼儿舞蹈游戏性与教学实践[J].北方音乐,2017,37(20):159.

幼儿教育游戏化范文第5篇

四月大地复苏,春暖花开,我们迎来了卢主任的《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再思考》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卢主任用一段视频更加逼真的诠释了什么是课程游戏化。

在这段视频中,是小班的幼儿与教师的展示。教师通过与幼儿听音乐进入课堂,在听音乐的部分教师讲清要求,幼儿每人找到自己喜爱的点点,当音乐停止时会让幼儿说出自己选择这个点点的原因。在第二个环节中是幼儿与教师共同感受点点的神奇变化。教师采用的是日本画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画面来感受出点的变化,可以是长颈鹿,可以是草莓。其中还让幼儿亲身体验变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幼儿的点画下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点点出现,幼儿的游戏兴趣被推上了高潮。在幼儿了解了点可以是大的和小的,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可以组成不同的图形等等之后,教师最后要求幼儿来实践。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底版,不同的圆点,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千变万化。最后幼儿的作品真的很成功。不得不说这是教师在游戏化课程中的成功制作。

在这节课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没有让幼儿只看教师的操作,从开始的引入配合音乐的力量来给这节课增添乐趣,幼儿的出发点被带动。几个环节中教师的语言很少,与幼儿的互动确体现了游戏的作用。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幼儿喜欢的,真正的满足了幼儿的需要的游戏化课程。

虽然是一节课,要想达到游戏化,教师的准备不容忽视。教师要提前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入适宜的游戏,然后是教具的准备,想要游戏动起来,要达到每个小朋友都有事可做,那学具就要人人都有。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要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沟通游戏。

幼儿教育游戏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课堂 游戏化

在信息技术时代发展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教学发展下,为其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将保证教学活动的稳定执行。

一、小?W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第一,游戏化教学能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还在以教师作为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还无法吸引学生。因此,引入游戏化教学,能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实现[1]。游戏化教学是将其存在的各个因素进行融合,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是将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方式。并且,游戏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具备全面化发展模式,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能获得知识,也能在自己体验和发展下,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以保证在真正意义上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第二,游戏化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学习其存在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存在,对学生个体发展具备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限制,无法保证个性化和规范化发展,因此,在积极共享和发展下,要基于知识需求,促进双方的相互分析和讨论,保证在实践中得以进步和发展[2]。

所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面对大量信息,为了使小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并且,基于对游戏化教学方式的渗透,教师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创作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得以提升,对其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也能在课堂学习中,共同完成作品,保证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能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也能在积极发展下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奠定有力基础[3]。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措施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根据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引入游戏,能使学生对课程获得兴趣。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综合性特性,不仅能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工作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学习技术期间,要对学习方法做出分析。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影响,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和交流,无法保证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实现。而引入游戏教学法,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激发学生注意力,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到工作中。但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并不是在所有的课程中应用,还需要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为其选择出合理的游戏法。特别是在导入课程中,一个游戏教学方式,能吸引学生参与到工作中,为其学习提供强大动力。例如:在《认识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导入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期准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计算机组装游戏,使学生对其能有一个充分了解。同时,教师在对其展示的时候,可以引入“计算机找朋友”游戏,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形象化,实现自由组合。在这种展示方式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完成计算机组成部分和各个功能讲解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观看的视频转换到课堂上,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每个学生存在一个标签,使学生能自己找到伙伴,这样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为其营造出合适的课堂氛围[4]。

2.将学生作为根本开展教学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重点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进行培养。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基于新课程下的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促进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因此,在该发展条件下,教师在对教学游戏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文字输入比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可以选择某个游戏软件,使学生熟悉汉字的输入方式,确保学生输入准确性和效率的提升。在该游戏教学中,不仅能激励学生,也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对学生积极引导,也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保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产生更大兴趣。

3.促进教师的引导

为了使教师对其积极引导,需要在工作对游戏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在某个课程教学工作完成后,为了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在良好氛围内能充分掌握知识。例如:实现《画组合图形》游戏,组织学生玩俄罗斯方块,使学生在方块组合中,能将其形成不同的形状。并且,学生还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电脑上进行操作,详细分析学生的图形绘制、复制、粘贴等方式,保证学生能充分掌握知识,促进自身技能的提升。在学生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师也要对其详细分析,理解学生的自身水平,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对有效完成,也能实现良好的指导作用。

结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方法,能避免学生在学习中玩游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也要将学生兴趣作为主体,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丹.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273-275.

[2]凌秋虹.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113-116,129.

[3]华敏.论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93):120.

上一篇:预防暴雨小常识范文下一篇:幼儿园入学证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