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堂范文

2023-09-21

在线课堂范文第1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谈一下对当前农村数学课堂看法和对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首先分析一下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1) 有的教师不能改变观念,坚持“新教材,老教法”,课堂上“涛声依旧”,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练习的机会,严格遵循教学任务。还有的教师虽然改变了观念,但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热闹,但课后学生一无所获,高效变“搞笑”。

(2)有的家长超“钱”意识强,好多家长在外长年打工,根本不监管孩子,从不主动与学校联系,关心学生的学习,有的学困生家长根本不配合,认为学生送进学校,就送进保险箱。

(3)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及时复习,对作业应付马虎,再加之各类考评均以成绩为主,学生的作业的量在增大,而质却在下降,抄袭现象数见不鲜。

老师与学生的不和谐,家长的不重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改变家长的思想,所以只有从老师与学生这里出发,改变课堂教学

1 模式,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精心“预设”,是造就高效课堂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坚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的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怎样进行?该提出哪些问题?面对所提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应该怎样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景,应怎样处理?„„只有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思考,在课堂上,面对真实的学生的时候,才能用真切的行动在每天的课堂里创造亮点。

(二)精心编制导学案,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学生在需求中“生成”,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是路线图、导航仪。形象的说就像是小孩的学步车。你从三个字上来审视导学案,导学案重在“导”即 指导、引导,从济南到青岛怎么走,我不知道,你给我一张地图,我就知道该如何走。地图就是导学案,高科技的导航仪。其次,导学案的核心是“学”即 学生、学习、学力,是便于学生自学的习题。“案”即方案、设计。所以三个字不可替代。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课堂达标测评是让老师心中有数,是要解决学生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还需要了解什么。

1.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的大致时间安排 (1)导学案课前发放下去 (2)课堂讨论时间约10分钟

2 (3)课堂展示时间约为25分钟 (4)课堂达标检测时间为8分钟 (5)课堂小结时间为2分钟

当然时间的安排也可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调整。

2.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 (2)探究性

3.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一课一案

(2)编写坚持 “低起点、小台阶” 。 (3)防止“问答化”“习题化”

一问一答很容易有问答化,问题要有拓展性,要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在里面。问题层次化,有的题目不是全部要做的,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层次性,题目与题目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要能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大的收益,避免大量的习题带来许多重复性的劳动,真正地解放学生,做到高效。

4.关于导学案编写主要环节 (1)学习目标 (2)学习重难点 (3)知识链接 (4)学法指导

3 (5)问题逻辑学习过程 (6)学习反思 (7)达标检测 (8)归纳小结

(9)课后拓展

5.课堂上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落实到位。

(1)预习: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80%的学生掌握8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展示:“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策略,从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

(3)反馈:检测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反馈即是当堂达标,既是学生的需要,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造就高效课堂的力量源泉。

4 “亲其师,信其道”, 融洽的师生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老师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事实表明,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任课老师的为人处事、人格魅力、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师生关系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改进教法,勇为楷模。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流,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激励,催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选择恰当的教法外,还注重考虑怎样激励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的作法是:多鼓励,少批评。经常用“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我希望你„„”、“经过„„,你一定会„„”等激励性语言,以及名言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等来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优生,侧重鼓励其大胆探索。对学困生,及时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在此基础上指出其缺点和努力方向,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催化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在线课堂范文第2篇

——探究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刘丽娟

师:《梁思成的故事》主要是通过两件事来表现梁思成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一是险攀应县木塔;二是保护日本奈良古城。我们首先来看“险攀应县木塔”一事,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热爱,对建筑文化的痴迷的?

生:“想象着梁思成如何打着电筒爬行在灰尘掩埋的柱梁之间;想象着他们为发现一个千年古塔、为他们的古代建筑研究获得一个珍贵例证而如何的惊奇和兴奋。”古塔已非常破旧,被灰尘掩埋,然而梁思成却为此惊奇和兴奋,因为他清楚古塔的价值。这是梁思成求真、务实、敬业精神的体现,更反映了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热爱之情。

生:“梁思成第一个地往刹尖攀援。”“他顾不上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木板已经枯朽,也未想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 “古塔木板已经枯朽”,“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说明千年古塔经过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变迁,已经非常危险,但梁思成不顾个人生死安危,“第一个抓住铁索,两腿悬空”,这写出了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痴迷,他把古建筑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坚毅、执着、无畏的建筑学家的人格魅力。

生:作者认为梁思成冒着生命危险攀爬古塔,不是为了探险,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源于一种来自生命的热爱,是为了传承历史,宣扬文化。古建筑是他灵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若是古塔有知,必把梁思成视为知己了。

师:岁月的烟尘终究掩盖不住文化的光芒,应县木塔现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对痴迷古建筑、把古建筑视为灵魂的梁思成来说,一定会看作是历史给予他的最高荣誉了。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抗日战争期间,梁思成保护仇敌日本城市奈良的“惊人之举”了,同学们能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生:因为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因为“他知道,地球上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全人类。”所以,在民族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行为的战争年代,梁思成凭着他对古建筑的执着和痴迷,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毅然为保护古城奈良奔走呼告。

生:梁思成不仅是中国人,而且是一位建筑学家,出于对建筑的热爱,出于对人类文化的历史和职业的责任感,梁思成才冷静下来,理智下来,做出了让美国军官困惑不解的“惊人之举”。

生:梁思成保护仇敌的古城,并不是不爱国,并不是不仇恨日本侵略者,而是“理性战胜了仇恨”,文化超载了战争的结果。“保护日本奈良古城”这件事既可看做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热爱与痴迷,但更多体现的却是梁思成浓厚的历史责任感,这是梁思成人格魅力的

1 最光彩之处。

师:正是出于对古建筑文化发自生命的热爱,才使梁思成做出了平常人想不到,也做不出的“惊人之举”!梁思成是一位前无古人的真正的建筑学家!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不正像梁思成的文化精神的历史丰碑吗?!

作者:刘丽娟

在线课堂范文第3篇

摘要:当我们在谈及高效课堂的模式与构建时候,以及在谈及教育的时候,那时我们往往会把这些责任归咎与“体质问题”。当然,中国的教育是时候该进行体制改革了,也是因此一些学校便开始了松绑了,但是体质的改革未必能够“包治百病”,例如,由课堂效率的降低而导致了作业的负担过重,学生出现厌学,而教师出现厌教等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在中国当下中国的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概括为“四大难题”:一是素质的教育与升学的矛盾;二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教师的发展的矛盾;三是个别发展与全体发展的矛盾;四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矛盾。由此可以看来教育方面存在这些严重问题,如果教育不能及时摆脱这些那么就有可能随时会爆发的“病变”,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并发症”。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的并在与“课堂”,我们需要抓住这些。因此,对待教育上的诊断处置我们必须“治标治本”回归到课堂上,直接面对解决课堂的问题。我们在追溯根源,我们课堂的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关注全体成员,更加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提高教育的质量,来改变现在的教育学的方式,由此提高学生的质量,从而最终实现了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以及国家人才目标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改革;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教育培养

G633.6

一、实施正确的策略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需要抓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他们的教学的方式的转变。在不断推进的高效课堂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推动教师的观念的改变。由此能够进一步的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然后逐渐的地去一点点的去消除教师在课堂中讲的过多,而学生参与的比较少的状况。同时学校也应该依据此方案来对本学校的开展的课堂的教学的改革活动状况来进行检查和指导和质量的考核。在抓住自己学校的研修的同时,必须也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活动。我们要根据真实的教学研究活动,来改变课堂教学的行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发展,要广泛的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的经验,来构建自己学校的特有的高效课堂。同时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各级优秀教师,积极地让骨干教师主动参与活动,要坚持骨干先行,典型的来引路。我们要学会充分的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且要努力的实现教育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手段以及教育的资源的现代化。我们需要从学校的教育出发,通过改变教学的方式和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方式,以及科学的制定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细则,从而会使得引领高效的课堂教育全新的发展方向。

二、要加强集体的研讨,同时要共享教学资源

当我们为了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研讨时,我们可以以集体为单位来准备教学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发言,同时也要畅所欲言。我们在讨论交流时,需要有精心的备课,需要真正的做到人手有一份,一课多备,资源共享。

三、需要落实教学的要求,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

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学校要有一个能够突出自己学校的学生的主体的地位,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当然在学习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释疑,由此能够获得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去评价学生,不要去敷衍,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真心实意,从而能够进一步建立了友好的师生关系。

四、要开展教学评估,要落实高效的推进

在课堂的教育不仅是是教学的质量的保证,而且是教师的成长平台。只要能够使课堂能够成为教师提升自己的教育生命的质量的重要阵地。如果教师的生命质量没有得到提升,那么就会使得教育的质量难以提高。如果没有教师自己的主动发展的话,就会很难使得学生有创造的精神。因此,我们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得教师的教育生命质量有一个提升,为了保证“高效的课堂”的进一步的推进,所以才会使得学校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需要实行领导组和公关组实行推行的听课制度。

2.需要开展一个公示的课程高效的课堂教学评估达标的活动。

3.我们需要打造好一个教研组的研讨课,进一步的实现一个典型的引路,进一步的推进。

为了有一个精品的课,高效的课,那么就需要真实的起到一个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会使得让听课的教师有一个启发,也会使得上课的教师能够得到一个锤炼和健康的成长。无论是在语文,数学,外语等等各科研讨课的课安排需要全部在校园网上公示,同时也会在学校的例会上进行一个总结的汇报。除此之外,教师也是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直接责任人。那么就会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的观念,要能够明确教学的目标,能够深入的去钻研教材,要细致的研究学情,当然也要科学的组织课堂的教学,要努力的去構建高效的课堂的教学的新模式。教师需要坚持学习的教育的教学理论,每一个月都要撰写一篇学习的心得(需要去结合自己的学习进行)。我们要学会去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的一个结合点。同时也要在全校进行交流,去总结规律,推广丰富的经验。

结束语:我们虽然在课堂的改革的道路中会充满很多的艰辛,但是我们一路走来后,我们充满着自信。同时我们也会坚信:我们在未来一定会品尝到高效的课堂的研究带来的硕果哦。

参考文献:

[1]杜涓.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舞蹈技能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8).

在线课堂范文第4篇

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下面的步骤:

1、创建教学视频: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组织课堂活动: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包括: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如何改变学习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 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 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我们如何形成我们的学习文化。我们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翻转课堂背后的学习理论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他们的网站上声明,翻转课堂模式并非源自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其仍然采用的是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是本杰明·布卢姆创立。在传统群体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相信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分布是正态,并针对中间水平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学会课程的学生比率相当低。布卢姆认为这个假设缺乏代表性。他声称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他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能有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课程内容。芝加哥大学进行的实验(据个别教学、掌握学习、传统的群体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推论:大约90%的个别教学组,70%的掌握学习组的学生达到了终结性成绩水平,而群体教学只有20%达到。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现在美国高中的情况:全美国每天有7200学生中途退学,一年下来就有高达1300000左右的学生辍学;每年只有69%的高中学生能完成学业,而余下31%的则不能毕业——数据来自美国自适应学习网络平台公司Knewton的“翻转课堂信息数据图表”。从中可以看到目前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掌握学习法,以便更清楚弄清各种原委。掌握学习,就是学生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当他们完成一个单元,他们必须证明他们已学到了内容;采取的方式是通过“退出评估”——包括实验室和书面测试。如果学生在这些退出评估中得分低于85%,他们必须回去,重新学习他们错过了的概念,并再次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不再是由预想的比例决定,而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多少内容。

看似完美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群体教学模式还顽固的存在着,所以学生不可能按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必须跟上班级群体教学进度。

鉴于此,现行的教学策略采取群体教学与掌握学习结合方式——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取形成性检测的方式揭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个别化辅导协助学生矫正错误,达成学习目标。不过这种策略在课堂教学实际运用中已是面目全非:注重群体教学和目标检测,缺少了个别化辅导矫正,导致学习效果大幅倒退。

而现在,如果你关注翻转课堂,你会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现象,你会发现真正的掌握学习在21世纪的学习中实现。而罕学院甚至利用科技实现翻转课堂的一对一学习。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聚奎中学的做法:

在明确方向后,翻转课堂实验就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我们首先搭建了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平板电脑作为学习终端。其次在高2014级中随机选取了两个实验班级,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8学科中主要“翻转”了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和四个注重

四个转变:从“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从怎样“教教材”向怎样“用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教学”转变。 四个注重:注重了学习过程,注重了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培养,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2、少讲多学,合作共赢

翻转课堂与聚奎中学原有的“541”高效课堂模式结合,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我们认为,学生的学比教的教更重要、更关键。传统课堂40分钟的讲解浓缩为15分 钟,教师少讲、精讲,节约群体授课平均化教学的时间,学生就有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我们所理解的“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共赢”包 括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学生课前已经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先独立做作业,对于难题则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组内不能解决的通过全 班来解决,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来解决。在学生独立或互助学习时,教师巡视课堂,给学生以必要的个别指导。翻转课堂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所有学 生都“动”起来、“忙”起来,增加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3、课余学习与课堂练习

传统的课堂是“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而翻转课堂则是“课余学习+课堂练习”。实验教师提前一周录制好教学视频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使用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视频,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

4、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只能抓中间层级的学生,很难照顾到优等生和后进生。所以,在传统的课堂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优等生 “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优等生觉得教师重复啰嗦地讲“简单”的知识,后进生觉得教师讲得实在太快以致来不及理解和做笔记。科技能解决班级教学弊 端,帮助学校达成一对一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看不懂的反复看,并且可以随时暂停教师的“讲课”,有更充裕的时间做笔记 和理解,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学生如因特殊原因请假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课业。由于教学内容得到永久存档,期末复习时,学生如要补漏,只需点击,教师的教 学内容即可重现。

5、让优等生可以加速学习

翻转课堂实验的理论设计是教师提前一学期录制好教学视频,而第一阶段我们只能做到提前一周。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学科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得到个 性化教育服务。在优势学科中,学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做该科的“先遣部队”,而不必像传统课堂一样跟随大部队,从而更好地发展这一优势学科。

6、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业情况

在线课堂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与管理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提问等三个方面对高效率的数学教学作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管理与教学优化

新课标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发展要求教育的价值取向作相应的调整。数学教育者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作更全面的了解,对教育过程和数学学科特点作更深入的分析,才有利于调动教学中不同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

1 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与高效教学

学习的过程是通过智力活动,以及推动和调控这种智力活动的动力因素来完成的。简单地说,学习除了智力活动,还必须有心理因素的介入,才能有效进行。这种心理因素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引导和推动智力活动的作用,并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增减其智力能量。它的功能大致有以下三种。(1)激励功能。它起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努力程度加强,以一种内驱力保证学生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整个学习活动得以展开并持久地进行下去。(2)选择功能。它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如学习过程回避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3)调控功能。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调控学习的行为。如注意什么,忽视什么,强化什么行为,制止什么行为。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活学生潜在的积极心理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决定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1)教学内容要体现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2)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善于创设一种氛围,合理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期待、困惑、愤悱的心理状态,才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习热情。(3)教学评价中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4)教学辅导中帮助学生科学归因。

2 数学课堂的教学管理及优化的策略

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的高效来完成。对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良好的数学课堂管理应包括以下四个策略:(1)数学问题、方法与思想的准备?这包括多角度认识教材内容,多方面分析学生的思维,预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和考虑可能的异常情况。(2)课堂意外情形的及时处理?课堂的全部过程都应该在教师的控制中,任何问题的发生都要有及时的应对措施,不能漠视和拖延。(3)适当的课堂容量和教学进度?保持一定的容量和进度不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要求,从课堂管理策略来看也非常必需。(4)积极的交流与良性互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只有当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互动起来,学生对课堂的破坏性行为将大为减少,建设性行为相应增加。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不能到处套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就应采取不同的形式,呈现不同的教学结构。但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创设,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第一,“问题”原则。“问题”是点燃思维运动的火花,是认知结构得以不断发展的源泉。就学习任务所提出的问题要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提问的方式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语言要有情趣,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发现过程的参与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去探索数学概念的形成,定理、公式、法则的发现过程。教师应精心设疑,置疑,适时调控,让学生处在猜想、类比、推测和解答的思维活动中。

第三,归纳原则。整理归纳是知识反思内化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各知识要点,并揭示它们在知识整体上的地位、作用,与其他知识的相互关系和结构上的统一性,特别要揭示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第四,变式训练原则。为了提高训练效率,必须防止机械模仿,可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式开阔学生的思路。变式练习的思维要求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维强度。

第五,反馈原则。数学教学是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控制,主要依据和学生的信息的联系。教师要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采取观察、提问、练习、测验等手段,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差距,灵活及时调整教学环节。

3 数学课堂的高效提问

3.1 提问的意义

提问本身不是目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然为教学目标服务。(1)提问能帮助教师正确评价学生,了解学生对所学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任务;(2)提问能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精神,积极应用思维的技能去解决问题;(3)提问能保持教师的注意力。(4)提问能使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提供即时的反馈,即教师依赖提问使学生理解问题及相关的所有要素,同时利用学生的答案设计新的问题,使学生趋向于真正的理解。

高效的提问要求学生在每个问题上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教师以各种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3.2 高效的提问机制

首先,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开放的。提问要注意两个条件:(1)范围。(2)目的性。在高效的提问中,教师应寻求开放式问题与详细的、理由充足的回答之间的平衡。(下转第94页)(上接第74页)其次,用提问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顺序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布鲁纳的认知规律,知识的掌握包括:(1)辨别发现;(2)比较联系;(3)解释综合;(4)应用实践;(5)整合小结(评价)这五个过程,这也是学生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

最后,对提问本身的要求。(1)提问题时态度应当积极或中立,应避免提问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学生。(2)不要让学生逃避提问,要让学生明白说“我不知道”是不可接受的,不能作为不参与课堂和不努力学习的借口。(3)不使用鼓励尝试的问题。一是课堂中的尝试学习,会使成绩差的学生的“缺乏计划、无组织、没有因果逻辑感和学习中的马马虎虎的态度”的特点得到了强化;二是课堂时间有限,而尝试学习是一个较大的学习过程,容易使教学重点淡化,目标模糊。课堂尝试的学习过程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不决,降低教学效率。

在线课堂范文第6篇

因此, 课堂问题的设置、提问的方法技巧直接影响课堂提问的质量, 而课堂提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堂英语课成功与否。

1 活化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可以在全面钻研教材后,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有序的问题, 即把备课重点由内容的分析上转到备问题上来。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 以训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1.1 对与课文相关性知识进行提问, 即课文热身型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与课文的话题有关, 但与课文内容不一定吻合。问题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 核心特征是问题本身包含一个信息差, 所以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交流的欲望。这类问题通常是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而设计的。

例如:《牛津高中英语》 (译林版) 必修1Module 1 Unit 2“Growing Pains”一课中,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 Is there anything you like very much but your parents don’t like?

(2) Do your parents often force you to do something that you don’t like?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回答, 学生建立了和已有生活经验的联结, 从而理解本节课的话题Growing Pains的含义。

1.2 对课文字面知识进行提问, 即课文细节型问题

这类问题大多数是针对课文内容理解提问的who, when, where等问题, 旨在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详细信息。如: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等。对于这类问题, 学生只需凭借表层理解、短时记忆、快速查找课文便能找到答案。提问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中的单词、结构和句子的理解, 为后面的深层次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后的语言输出能力打下基础。

1.3 对课文深层面知识进行提问, 即课文拓展型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给学生更多的思维训练和语言操练机会,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话题加以讨论。仍以“Growing Pains”一课为例, 教师可以问:Some of you always complain that your parents don’t understand you, but how much do you understand about your parents? (1) Do you know what your mother is worrying about? (2) Do you know what your father’s life was when he was your age? (3) Do you remember the date of your parents’birthdays?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语言表达独立看法的机会, 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成长中的烦恼, 通过交流, 感悟该如何理智解决与父母间的冲突。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都能积极思维, 在理解课文中相关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现有的知识, 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里充分发挥自己。

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设置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全文的细节理解,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独立思维;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2 讲究方法, 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2.1 把握设计提问的梯度

设问时, 要像攀登阶梯一样, 步步升高。问题设计做到做到由易到难, 步步设梯, 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爬梯”。还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人人有思考机会, 个个有答问的条件, 每个学生的答问都显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也敢于积极参与, 从而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

2.2 扩大课堂提问的广度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往往因习惯而集中在某个方向, 从而忽略其他学生。有些教师的提问对象缺乏针对性, 提问对象的随意性很大, 那些经常被忽略的学生会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 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因此, 课堂提问要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差异, 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恰当的提问。

2.3 积极反馈学生的回答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 教师应及时积极地反馈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的回答如何, 教师都应给予学生适当的信息反馈。若教师对学生回答中正确的部分加以肯定,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参与提问活动的热情。语言学习中出现错误很自然, 学生的回答如果不影响整个交际进程, 则不予更正;如果在学习新的语言项目, 需要学生通过模仿、重复、替换等准确掌握所学的语言项目, 而学生的回答影响交际时, 则教师应注意技巧, 针对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间接地进行修正。那种有错必纠的方法只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 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3 结语

总之, 这种教师提问, 学生应答的互动式过程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是构成师生间语言交流, 学生语言实践的主要形式, 是促进学生二语习得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师要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场所。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 启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 对英语课堂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方法进行探讨, 以期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设置,提问方法,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夏笑娟.教师提问的方式与外语习得[M].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2] 徐红梅.英语课堂提问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昌吉学院学报, 2005 (3) .

上一篇: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