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靠人靠制度管理的企业总归是不完善的,文化的管理才能真正管理到人员的灵魂,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就要向新的方向前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持久发展的软实力,也是维护企业在管理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的结合是相互促进,相互共生的。一方面,企业的发展要遵循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步建立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以此来更好的发展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视企业文化自身的魅力作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协调融合的重要性,随后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建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协调;融合

引言: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也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概念的浅述到对企业坚持以人文本;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立足发展目标,创建核心价值等方面的描述,来揭示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凝聚力、优化企业管理的特殊能动性。作为企业必须要融入到经济大环境中,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要想发展的更好,就要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去塑造企业价值,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也是为了实现人性化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对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对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管理的概述

管理就是管辖治理的意思;管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技能、有方法协调及控制的活动过程。在资源的协调、人员的分配和目标的完成上,管理是促进各个要素协同运行的;在人本方面讲,企业的管理还是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活动来协调人际关系、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激发人的积极性;在职能方面讲,管理是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管理是专业性的工作。在决策方面讲,决策过程事实上是任何管理工作解决问题的必经过程;按规律讲,管理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依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系统的内部组成部分也有其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这就说明在企业管理中,对组织内部各个资源要呈现出领导、创新、激励、组织、控制相互协调的状态,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通过不同手段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激励人员工作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员工投入工作,在各方面合理调度,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前进,确保企业是规范的有原则的经营和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动力是企业价值理念的体系是推动企业管理思想和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为管理服务的,没有脱离管理目的的文化;一个企业在他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及定位。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里的员工会是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员工会在企业文化和既定目标的指引下去完善工作,打造和谐团结的企业氛围,并了解企业发展,了解长久目标和宏观计划,为企业形成统一而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不断总结付诸实践,增添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内容。企业管理思想是企业文化的主流,具有创造性的遵从管理者思想脉络的企业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这也要求企业文化应是优良的,是改革重组后的文化,同时也要协调好公司文化与部门文化这“源”与“流”的关系;企业要反对固步自封的文化,也防止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价值观对优良文化的侵扰,积极坚持像国内外著名航空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文化管理的形式与下属的沟通交流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增强整个企业的精神理念和抱负理想。

三、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策略

(一)企业坚持以人文本

注重人文关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首先,企业要积极调动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的有利抓手。企业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价值观熏陶员工的心灵,培育员工的素养,使企业环境形成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的景象,这样的人文关怀是有针对性的是有说服力的。其次,解决好员工的利益问题也是最基本的。企业的发展要着力保障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充盈员工精神生活,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解决好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利益的问题,才能使员工增强工作的执行力。日常生活中也要关系员工的心理变化,注重对心理的疏导,进行心理沟通消除心理障碍。企业如若进入困境中,员工可以临危不乱,忠于职业操守,发挥自身优势,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用良好的心境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最后,企业员工之间人与人的尊重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就像一盘散沙,因此,要形成良好和谐的“干群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也要多加沟通,怀抱宽容,创建美好的以人文本企业生态链[1]。

(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是企业运营的保障,人是生产力各个要素中最积极的、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整个所用资源中人力资源可谓是最宝贵的,企业中保证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便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激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有这四大机制:牵引机制是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承诺与实施的程度;激励机制是把企业获利转化为员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程度;约束机制是员工工作状态与心理状态信息掌握及实际帮助或介入的程度;竞争淘汰机制是指員工工作的饱和程度及发展机会的竞争程度;因此要灵活运用好这四大机制在彼此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人力资源的专业化、职业化、企业化、战略化。此外,加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引进、提拔、培养优秀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运用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运行的各种环节中,放宽政策,让人才充分发展,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人岗匹配,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有业绩突出、吃苦耐劳、执行力强者提拔重用,创建人员调配规划、晋升机制、薪资奖励机制,不断补充和保证,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持证上岗、增加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在实践中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进步[2]。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是企业多年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财富的积淀和累加。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管理制度,实行企业规范化管理,凡事有理有据、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保障每项业务的运作都按照企业的制度和程序有章程的执行,真正做到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严格规范”。建立严厉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活力,在工作分配的改革进程中起着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通过绩效考核,完善指标体系,成就员工,为员工评优推先、薪酬调整、选拔任用,持续切实的激发员工活力。建立违规必究的处罚机制,解决责任追究问题。以对事不对人为标准,在企业上下统一实行,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坚持按标准处罚,追究其相关责任。当然,这样的长效机制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和加强制度建设,紧抓落实、效能督查、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在思想解放、创新创优、攻坚克难上实现新的突破,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协调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四)立足发展目标,创建核心价值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不同领域的企业和统一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要尊重每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总结出适合自己发展规划的完整体系,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让员工真正认同和积极践行,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倾注自己的价值,使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所以要将企业价值及利益与个人价值及利益紧密融合,促进发展。中华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扶贫济困”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发展,道理万变不离,企业要结合实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企业和员工两者观念的协同和目标的统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的建设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奠基,企业应将员工的个人需求和愿景实现放到首位,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体,要重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多鼓励、支持、引导员工,对于工作中表现优异的给予肯定和认可。才能更加激励员工各尽所能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和企业完成共同的奋斗目标,以企业管理来保障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在对企业管理的发展进程中,不得不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协调融合,推动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孙建文. 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的融合[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9):201-202.

[2]李薇. 新常态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J]. 管理观察, 2017(12):18-19.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激励机制更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活力,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多样化、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企业特色文化,打造满足员工需求、符合企业实际的激励机制,从而走好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激励机制;风电企业管理;应用

由于风电企业工作环境的一般都是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工作比较平淡枯燥,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风电企业更应该充分发挥好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促进风电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激励机制在风电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风电企业内部,通过激励机制的完善,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整体的管理体系健全,而且激励机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鼓励,帮助员工实现工作的需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对于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有一定的帮助意义,也是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使得风电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达到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是他们获得一定的归属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

(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管理高效。激励机制是风电企业内部管理中作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整体的制度落实,而且通过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利用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好的保障工作的细化,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色,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创建合理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责任意识,使得风电企业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发展。

(三)减少人才流失率,推动风电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主要是帮助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有效才能使得人才的潜力得以更全面的激发,很多企业因为不注重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导致员工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而且缺乏足够透明的晋升机制,使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性难以提高,而激励机制的健全主要是帮助员工更好的去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物质收入上的提高来肯定他们的工作能力,并且配合完善的晋升机制,保证他们能够得到最为全面的提高,进而减少人才的流失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激励机制在风电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树立人本观念,认可员工能力,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以人为本是任何一个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本观念,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建议和想法,就要不断地去完善现阶段有疏漏的管理体系,激励机制也是认可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每一个人才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都是渴望得到企业管理层以及领导的重视与认可,而通过激励机制中的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奖励,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最为直接的表现企业对于员工的支持,而奖励和惩罚必须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激励机制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选择好合适的时间地点,同时规章制度的落实要被严格执行,以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些工作态度难以在长时间内得到提升的员工要给到适当的惩罚,以此来促进整体的积极的工作氛围提升。

(二)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制度

薪酬激励制度应该是激励机制中最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风电企业来说,可以根据风电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强度的不同,建立动态薪酬制度。对于工作强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种制定较高的薪酬,而对于工作强度教小、危险系数不高的工种给予相对较低的薪酬,同时定期实施轮岗制度,使较低薪酬的工作人员也有机会拿到较高的薪酬,并且可以切身体会到风电工作不同工种的难易程度和风险程度,使工作人员在拿较低薪酬的时候不会感到心理的不平衡现象。另外,建立严格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对工作和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是任何企业和单位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风电企业的领导或管理人员要深入到各班组认真了解员工的实际困难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难题,帮员工之所难,急员工之所需,使员工真正体会到风电企业家一样的温暖和人性化的管理,使员工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努力和付出。同时,建立公平激励制度,严格落实各班组计划目标的公平性和奖罚制度的公平性,一视同仁地去对待每一个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风电企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四)注重晋升和权利激励

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和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应当给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在塑造企业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的同时,可以有效挖掘比较有潜力的员工参与风电企业的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和技能考核,更好地凸显出员工的有效价值,企业要为员工创造有效的晋升机会和渠道,使员工感受到企业领导对自己的重视,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工作,主动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在风电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积极学习和努力工作的氛围。

(五)让员工参与到风电企业管理中

随着工作时间变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领域、对企业的情况都会越来越熟悉。这些员工有了很多的经验,他们在面对抉择时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和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所以,对这些员工,应该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基层管理中来。不管是哪一个阶层的员工,当他们真诚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时,管理者都应该善待这些宝贵的意见,对那些积极为企业发展考虑的人进行鼓励和考察,等到时机成熟可以让他们等到合理的晋升。企业在面对一些选择或问题时,可以去了解基层有经验的员工的看法,咨询一下他们的意见。公司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表现优异的人可以作为储备人才。在需要选拔管理层的人时可以优先考虑,这样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为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增加企业的实力。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是风电企业能够长期实现经营目标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者加强重视,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楠.浅谈企业临时工的激励机制[J].陕西煤炭.2017(04)

[2]耿杰.激勵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22)

[3]张静.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6(33)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为了把集团管理的效益提高进而对集团企业采用了多元化的财务管理,资金集中核算以及财务集中管理在信息化的条件之下与时代所要求的管理模式相符合,确保企业在这种模式之下运用协同处理与集中控制统一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共同的整体战略目标,促进其管理平台实现了现代化。本文主要对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构建

这几年以来,由于企业集团整合了内部的资源,兼并、合资、收购与投资了外部,企业内逐渐形成了多样化及复杂化的组织管理形式,在集团下不但存在着母分公司管理的模式,还存在着母子公司管理的模式,现今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中,不停地发展及完善了服务于经济的建设中的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其中前后分别有财务集中核算制以及会计派驻制的出现,这些制度不但可以推动发展其市场经济更进一步,也是其市场经济中的所产物。

1.分析目前企业集团中财务管理现状

1.1多元导向下的财务管理分权过度或集权过度并存缺少协调的机制

通过对本土企业集团的公司运营的观察与实践得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的基本原因之一便是企业多元化扩张的盲目性。分析过度现象和集中权过度现象两者并存于财务管理控制的过程中,这一状况出现是由于集团发展了多元化的战略,集权过度会导致其公司没有活力,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分权过度又会导致到分散其集团的财力,提高管理的风险乃至失控,让控制所属的企业有着更大的压力,对投融资的活动安排也很难站在发展其集团整体的战略高度来进行,因而发展企业的多元化不仅会影响其经营的战略多元化发展和专业化的协调,同时,还会导致每个层级、子公司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具有个别内容差异存在其中。

1.2缺少管理财务危机的意识与科学且有效财务监管机制

在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的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其国有企业集团相关的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概念还较为落后以及其对财务管控机制方面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在其思想上依旧被老旧的财务制度而影响着,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实行了新会计制度,基本上我国的本土企业对预期的效果都能达到了。然而,因为有些企业集团出现了一些存在失误的会计核算,导致其集团的财务管理混乱现象的产生,对管理企业财务危机的意识非常欠缺,特别是对其并无意识或是所投入监管财务的力度太少,对于如机会成本以及风险价值等一些具有科学性的财务管理的监管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让企业集团出现了资产流失以及整体效益下降的现象。

2.分析了提高企业集团中财务管理的管控模式

2.1层级把关其集权管理资金的创新财务管的控新模式

许多企业集团对分级资金管理都在一直采用着,通过二级公司进行分贷分还,总部管理其二级公司的资金依赖于资金预算。集团在此种管理模式下面很难掌握到二级公司其资金流动的方向,尽管二级公司在资金上有着一定意义的风险,然而由于对集团担保等问题有所涉及,对此集团总部依然存在着连带责任,所以并不能控制住财务所潜在的风险。公司还经常出现随意支配其资金的现象。企业老是发生腐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财务监管控制的体系有漏洞。资金归集是以集团结算中心的建立为前提的,而且每天运用软件系统进行自动分级的实时归集工作。也就是二级公司中的结算中心是由三级、四级公司的账户资金公司进行归集的,二级帐户也就是二级公司的结算中心,其资金将归集到一级帐户里也就总部的结算中心内。对集团有较大的授信额度的银行是由一二级的联动账户所管理的,而且能和多家的银行进行合作。资金的使用与运行在其自动归集结束后仍旧在二级帐户中,然而对于二级帐户的资金一级帐户对其拥有调动的权利。集团便能对资金的整个存量、流量以及流向进行监控了。此外,对于资金流出的权限还能进行设置,并且实施分组授权以及分级监控。

2.2由“二化”架构完整的财务管控新模式

通过各种手段能够推进其集团的财务管控,其集团财务管控考虑到企业战略定位的方面应当对于企业财务管控的新模式的形成以及其财务管理的决策由资金集约化与预算规范化两方面进行规范。由于所利用的预算规范化的方法很多,企业集团的性质不一样所采用财务管控的手法也会有所不同。起决定作用的在于企业的性质,由于企业收益会直接受到投入与退出的环境与时机的好坏的影响,使得预算实行时会有比较大的改动幅度。所以,首先要利用预算规范化的手法来增强集团下属企业的审核,在企业战略的定位方面引导他们作出准确的决定,在产权代表的身上落实好关于预算的实施力度并且要和他们业绩考核相符合。

增强对集团财务的管控主要在于资金集约化。进行集团财务管控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面对的难题在于怎样对集团的资金链进行控制管理,有效地对资金进行利用,从而达到集约化进行管理的目的,如果子公司过多的存在于企业集团中,就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由于资金量不均衡,浪费过多资金;二是,由于资金的收益与使用具有较大差别,导致所得的效益不相同。以上问题对于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所以,先要让其财务管理人员将其观念进行改变,才能让资金集约化的手法得到有效地利用。针对这些问题,通过采用2种方法能够得到解决。第1种方法是通过用市场化的立场进行解决,集团把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与低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予以子公司,集中起每个子公司中那些闲散的资金,将“汇聚效应”充分发挥出来让成员企业以及集团达到互利互惠,再利用“资金池”的方式集中管理好资金。第2种方法是利用行政的手法进行解决,将资金管理的规范制度给建立起来。运用其行政的手段,让集团与成员企业将资金拆借的活动组建起来,对其闲置的资金进行充分的利用。

3.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集团建立起财务管理模式是个具有系统与科学的工程,我们应当对其理论进行探讨与对实际工作进行不停的完善、总结和摸索,获得真实且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这必定对发展其企业集团公司有着无法估计的推动作用。(作者单位: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刘伟龙.浅谈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赵晟,钱英.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 教研),2008(18).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体制的改革,我国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下面本文就对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问题对策

资金管理是对企业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项工作的总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包括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同时其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另外再加上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思想比较僵化,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也导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把财务资金管理的作用进行发挥,甚至财务管理制度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1]。

一、我国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

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企业在决策上往往具有随意性,对财务资金管理的知识也比较缺乏,导致了企业内部出现职责不分的现象,以及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等腐败现象,财务监控不严,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根本就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也没有任何的限制,这样一来,就使财务管理上存在很多的漏洞,影响其发展。

2.企业监督力度不够,资金的使用效益不够高。

一些企业认为既然财务上的各项收支都已经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就完全不需要了,这导致企业资金支出缺乏管理,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致使企业的资金运转出现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企业资金支出乱用,资金支出随意性大[2]。二,来往的款项出现大额款目长期挂账,大量资金长期外流循环,这不仅极大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容易使企业的账目出现烂帐,最终将会造成企业资金的沉淀以及国有资产的流失。

3.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影响资金的有效管理。

企业财务人员是财务资金管理最直接的执行者,财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资金管理的质量,没有专业的财务知识,不熟识相关会计法规制度,资金管理都是空谈。

4.忽视审计对企业资金管理的作用。

企业忽视审计对企业资金管理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有关部门对审计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审计是专挑毛病的部门;另一方面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全,对审计工作认识不全;再者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能力不够,也就导致内审工作计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包括一些审计部门的领导,在工作上、思维上,一些惯性思维占了主导地位,以至于审计工作中产生了满足现状、四平八稳、不思进取、但求无过的现象。

二、我国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完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

建设健全的财务资金管理体系,我们需要切实做到以下方面的工作:

(1)规范财务资金制度,明确资金管理机构并明确其职能,对权限分配制度化,对企业资金筹资和资金营运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项工作细化,明确权利和责任。

(2)建立完善的资金信息反馈制度,要及时、准确的把企业的预算支出等信息反馈给企业领导,协助企业领导对企业的资金收支做好监督和控制,以避免企业资金流失的状况发生。

(3)严格按照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报告制度进行日常工作的安排,定期对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企业资金运转情况和运转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考察、探讨和分析,并加以改善,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在企业内部实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协助企业领导对企业资金的使用计划及时作出调整,以确保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科学地对企业的资金进行项目预算,收入和支出内容必须具体到每一个项目,从根本上避免企业资金烂支乱用的问题。

(2)对企业的采购制度进行严格的监控,加强审核力度,防止盲目采购、违规采购和重复采购的现象发生。

(3)核算企业要定期对来往款项进行全面的清理,及时提醒企业管理者对款项进行清收或支付等活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财务做好资金年度预算、季度预测、月度计划、资金周报、资金日报等工作,将其刚性与弹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确保企业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达到节约的目的,以从根本上杜绝滥用资金的现象出现。

3.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加强内外监督

良好的信息系统,能够确保企业内部个人对自己的职务与任务的全面了解,同时对组织内外的沟通有重要促进作用。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就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对涵盖企业全部重要活动的信息系统进行建立,其中应该包含企业内部全面的财务、经营及管理方面数据等,并确保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地传达到相关人员手中,也可以对互联网新技术进行引进和利用,实现企业内信息最大化的共享[4]。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企业内外的监督,比如对内部审计进行加强,控制企业日常管理,对“控制自我评价”控制方式加以借鉴,建立岗位责任制等。

4.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领导应该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使财务人员在拥有专业的知识以及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有高尚的道德素质。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企业应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成为知识及相关法规制度,实行激励机制,对于在财务管理中表现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嘉奖,对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违法相关法律规定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这样能有效提高励财务人員工作效率。

5.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完善审计工作体系

审计人员是执行审计业务的主体。在人员的选择上要坚持以思想标准和业务标准为基线,要求审计人员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且具有一定的审计、财会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严格人员业绩考核制度,采取业绩考核与经济责任、职务晋升相结合,使考核制度标准化,从而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考核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资金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核对银行帐,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客观和公正。执行任务时应有完备的计划,要考虑到各项风险。审计机构应当定期检查审定计划与执行情况、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执行情况的符合程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财务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必须加强的财务资金管理,这样企业才能够顺利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彩文.浅析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0(26):263-265.

[2]李玉英.关于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问题探究.科技风.2011(7):745-746.

[3]杨周南,邓儒佳,刘明山,等.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信息化与财务变革——中国A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金管理平台建设研究.财会学习.2011(2):485-486.

[4]李海霞.建材企业走出资金困境的财务管理战略.商业经济.2011(18):364-365.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阶段,各行各业越来越认识到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以此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但是在一些中小规企业的应用当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影响到中小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质量。本文笔者主要针对管理会计在中小国有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相关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管理会计 应用 中小国企 财务管理

一、中小国企管理会计应用中问题分析

第一,在应用过程当中,不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概念。这一问题是很多中小型国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虽然说部分国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理念,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其定位与认知不够清晰和深入,中小国企的中高层人员的认识明显还存在缺陷,无法合理有效的应用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当中也无法及时有效的与写文化相融合。

第二,管理方式不够先进。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当中,一些中小型的国企重新焕发活力,但是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当中的管理方式还不够先进。有部分国企还在沿用过去相对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未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的先进工具,这样一来就导致管理会计无法在中小型国企的财务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让管理会计质量难以提高。

第三,缺乏良好的应用机制。对于一些中小型国企来说,难免会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现象,这样一来,管理会计的应用成效就会受到影响。同时还有一些国企缺乏完善的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导致企业的管理会计数据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缺乏精准明确的职能部门定位。管理会计应用过程当中,需要整个财务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参与到其中,需要准确的对相关的责任主体与责任权限进行清晰的定位,严格准确的落实管理会计的责任。在中小型国企的会计职能定位方面,不仅缺乏清晰的职能定位,同时也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这样就导致中小型国企的管理会计缺乏精准的职能定位。

二、合理应用对策分析

2.1及时更新管理会计应用理念

一方面,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积极影响,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并非是固定的,而是会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的更新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应市场的发展环境,让中小型国企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市场发展环境来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同时将管理会计进行合理的应用。另一方面,中小型国企要将自身的文化与管理会计进行融合,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来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小型国企中的进一步应用。

2.2更新管理会计的相关技术应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管理会计的应用成效,中小型国企要不断地更新管理会计的相关技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一方面在日常的会计管理工作当中,要积极应用先进的会计技术手段,来推动中小型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应用。除此之外,中小型国企还要贯彻落实管理会计的相关技术理念,将其应用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使其能够参与到国企内部的战略规划的拟定工作当中来,为国企设定目标,选择实施方案等等工作提供合理的战略技术支撑,为国企的战略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与业务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中小型国企还要在应用过程当中加入适当的管理会计案例分析,总结案例的相关经验,寻找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应用方法,并在實际工作当中认真贯彻执行,来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为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对应用机制进行优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型过期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企业内部要及时对应用机制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当中,结合国企的实际经营发展投资状况,紧密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以此来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投身到管理会计应用工作当中来,以此来达到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目的。除此之外,企业内部还要经济的了解、掌握市场信息的变化发展,并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

2.4对管理会计职能及责任主体进行精准定位

中小型国有企业若想合理的应用管理会计,就必须要对相关的工作职能以及责任主体进行精准的定位,这将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中小型国企也要对相关的管理会计以及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的规定,让这些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岗位上的责任与工作义务,积极的投身到管理会计的应用工作当中来,并在实际工作当中进行准确的应用。除此之外,为了合理的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中小型国企还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与健全,避免不必要的问题的产生,提高国企内部管理工作水平。最后,国企要重视管理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在人员聘用过程当中选择技能强、素质高的人才,同时重视内部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管理会计的价值。

结束语

随着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中小型国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应用推广策略,实现企业内部的业务融合。笔者在本文提出的几点应用策略,希望可以为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提供良好的应用思路,为国有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周琦瑜.国企转型升级中财务转型及管理会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20(14):119-120.

[2]邱建伟.探讨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及路径[J].时代金融,2020(18):51+131.

[3]刘雨佳.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差异分析与对策[J].财政监督,2015(14):8-10.

[4]刘梦圆.大数据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2):108.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历史性的跨越时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创新改变被提升到新高度。企业价值在这样一个跨时代的进步阶段,更多地体现在对知识和智力的占有。由此提出,围绕知识资本进行财务管理各项活动,通过创新管理以求提高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的新课题。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经济( Knowledge Economy) 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冲击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冲击

“知识经济”时代下,股东地位和利益被凸显,扩展了资本范围,改变了资本结构,已不局限于单纯考虑“股东”利益,更多地需要平衡“相关利益者”利益,如股东、管理层、债权/务人、员工、供应商、顾客,以及社会公众等。这也是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出的新挑战,尤其是“社会责任观”被越来越重视,众多丑闻都将矛头指向了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冲击

财务管理主体从传统的单一企业法人,逐步轉向多元化发展。知识经济下的企业间互相控股,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变得模糊化;电子商务日益推广,虚拟公司兴起,往往承担短期的战略联盟之后,又相继淡出合作市场,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变得虚拟化。

(三)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冲击

1.投资活动。由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无形资产的大量储备。知识资本作为核心竞争力,衍生出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独家代理权等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幅度提升。由此,财务管理的投资分析,也需要把重心转移至无形资产的开发过程,包括加大研发费用的开发比重,以未来收益作为分析重点;人力资本的管理与吸纳考量。

2.融资活动。知识经济下的知识资本筹集上升为企业筹资管理的重点,替代了物质资本时代。知识资本可以使得企业拥有发展生产的主动权,提升企业价值,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管理。此外,新型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工具的衍生品,都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拓宽了筹集的方式和范围,合理运用并达到资本结构最优,是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3.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表现深入各个经营领域,与企业经营活动密不可分,也不可能任意变现,高效地管理和协调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下必须慎重考虑的方面。此外,传统地考虑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产品定价方式转变为知识产品中依据产品和服务中所含的知识量来衡量。

(四)对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冲击

经营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早已拓宽了空间,电子商务的平台更是使得许多传统商业运作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转为网络平台下的虚拟空间。网络市场、网上银行、电子交易支付等运作方式的便捷和费用的低廉逐渐被消费者认同,但财务管理主体却面临着的随之引发的货币风险,也使得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

二、企业财务创新管理多维视角

(一)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经营目标和社会目标。知识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上升后,迫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更高层次演化,需要充分考虑并均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明晰“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责任最优化”的新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二)企业财务创新管理内容

1.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重视知识型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投资,从企业全局的长远利益出发,结合该类资产的特点,借鉴以往投资决策的经验,分析成本利益和投入产出比,结合时间与风险的价值理论,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2.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地筹集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筹集的资本,应当包括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并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知识资本,以改善企业的软资源环境与结构。适当借鉴部分西方企业资本化的账务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资本的潜能。

3.创新企业财务分配。知识资本比财务资本更具有增值性,研究知识资本所有者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与方法,实行按“经济要素”分配,明确知识资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影响系数,通过股份激励制度等形式,进一步调动知识资本拥有者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三)企业财务创新管理方法

知识经济下的新型财务管理方法还需要考虑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和产出。同时,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产品数量增加和产品生产周期缩短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在内。而管理的层级结构,也慢慢由集权式的集中管理向分权式地独立管理发展,减少管理层及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因此,需要构筑一套涵盖原有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并适时增加一些新兴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知识资本的价值和运作效率。除了对量化的评价标准之外,定性的分析和深层次的讨论也是创新管理的又一要求。

参考文献

[1]Merton H. Miller: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last Twenty years and the Next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Dec.1986.

[2]W. L. Silber: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 ay 1983.

[3]杨汉明.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J].财会月刊,2001(08):12-13.

[4]刘玲.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内容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1.(18).

[5]董小英,蒋贵凰,刘倩倩.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S1).

[6]索俊颖.论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08(06).

作者简介:金鑫(1989-),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1级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陈岑)

上一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内部会计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