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艺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

1 民间艺术概述

民间艺术是指由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的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1]。它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提出来的概念。本文阐述的是它的狭义概念,主要指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大都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往往民间艺术的形式表现也有所不同。比如剪纸,北方剪纸浑厚、粗犷、天真、质朴;南方剪纸灵秀、秀美、严谨、纤细。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

由于生存环境消失,市场融入度低,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难以为继。除此之外,大多数民间艺术由于脱离了生存的土壤,艺术原真性渐失,面临着继承不善、创新不足的尴尬境遇。

2 国内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和人们消费结构的转变,博物馆逐渐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也方兴未,很多博物馆都开设了博物馆商店,作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它不仅成为展示博物馆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衍生自博物馆资源并在博物馆商店以及授权渠道售卖的创意纪念品,它始于文化、形于产品、用于生活。相较于典藏复制品和出版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价格低廉,贴近大众生活,符合生活美学与现代流行风潮。例如,北京故宫“萌萌哒”的朝珠耳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

但需要正视的是,国内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多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类单一、同质化等问题仍然为人诟病。造成这样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国内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起步晚;二是国内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人才匮乏,不同于一般的产品设计,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除了基本设计能力要求外,还要有更敏感的文化嗅觉来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这对很多设计从业者来说有不小的挑战。

3 民间艺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3.1 满足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独特性

民間艺术的地域性特征能打破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同质化困境,使设计更为原始和独特,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中国地域环境多样,历史文化悠久,这直接形成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统计,全国有超过六千余种民间艺术形式,这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来源[3]。地方博物馆引入当地典型的民间艺术就能确保设计形式的创新性。比如把开封朱仙镇年画和省内博物馆藏品结合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就能很容易获得独一无二的设计形式。

3.2 拓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文化深度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要体现藏品本身的文化内涵,消费者可以通过设计了解与之相关的藏品以及它背后的故事。民间艺术的融入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本来的文化基础上又增添了一层地域文化,从产品本身的文化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使设计包含的文化层次更为丰富,这增加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厚重感,设计中既有根又有魂,根即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力,魂即是产品背后的文化特质,消费者得以获得更多层面的文化感知。

3.3 拉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民间艺术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基于对生活的感悟而开展的艺术创造活动,群体基础牢固,它天然具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融的特点[4]。以藏品为原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就要有意识地去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而与民间艺术的结合就是一条捷径。用消费者熟悉的民间艺术形式去阐释设计,会有效降低产品认知成本,使产品具有更多的受众群体。

4 民间艺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思路

民间艺术的本体语言包括其造型、功能、材料、色彩、寓意、工艺、交互使用等方面,从这些方面出发可以探讨出民间艺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用的若干思路。

4.1 在形式上引入新的元素

这里的形式包括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民间艺术形式上一般具有粗犷的线条、夸张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的造型也基本符合设计学中点、线、面的基本构成原理。可以引入民间艺术的形式要素结合藏品进行创作,通过选择、抽象、提取,进而表现出藏品的局部或者整体,从而获得更具创新美感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民间艺术的形式选择一定要有典型性,比如,开封朱仙镇年画多用青、黄、红、紫等,颜色厚重,是它区别于其他版画的重要特征。在抽象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精华部分进行合理简化,使之尽量符合现代审美。比如,对于皮影来说,可以尽量保留它的外轮廓特征,把部分装饰细节进行简化抽象。

通过民间艺术的形式介入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以打破人们视觉经验的固有习惯,往往带给人惊喜。比如,河南博物馆开发的泥咕咕版妇好鸮尊(图1)就是应用这样的思路,它首先抽象出妇好鸮尊的大致形态轮廓,然后引入滑县泥咕咕的材质和典型的装饰纹样,二者有机结合,显得萌趣十足,成为了河南博物院文化创意商店的明星产品。

4.2 在功能上开发新的用途

民间艺术往往具有鲜明的功能,这种功能表现为精神层面和实用层面。精神层面主要指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意愿,而实用层面指的是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作为产品使用。比如,年画起到装饰作用,泥泥狗是给儿童的玩具,布老虎是枕头等。可以把这些功能提取出来,结合博物馆藏品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比如,可以把妇好鸮尊和泥泥狗结合做成“泥泥鸟”作为玩具开发。在结合时要注意藏品和民间艺术功能的相关性原则,这里的相关性有内涵相关、造型相关、位置相关等[5],相关度越高,设计越能引起用户的共鸣。

4.3 在体验上引入新的理念

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体验性强调用户的参与度,让用户在参与过程中感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意味。通过设计和用户的互动来激发用户兴趣,拉近用户与藏品的距离。民间艺术一般以手工制作完成,它有比较成熟的流程,一般操作也相对简单。可以把民间艺术工作坊开设在博物馆内,事先制作好模版,配备指导老师,以博物馆元素为主题进行现场制作,这也是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的新的渠道,不同于单一的产品输出,它更是一种系统的文化服务。它使消费者参与其中,注重体验,在过程中体验到博物馆文化的魅力。比如,河南博物院以传统版画为载体,以馆藏文物杜岭方鼎为主题元素刻板,消费者在博物馆内就可以体验版画的制作过程,最终得到一张有意义、有回忆、有体验的文化创意产品。

5 结语

文章重点阐述了民间艺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和意义,从实践层面探究了民间艺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思路。二者的结合是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与创新表达,通过对民间艺术中形式、功能、体验等因素的借鉴,多角度深层次地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创新性、文化性、经济性、体验性上的提升和优化,进而解决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同质化的尴尬局面,同时这也在客观上能够促进民间艺术的健康发展。但将民间艺术应用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能会在批量生产中遇到一定的挑战,这在本文中没有阐述,也将会是后期研究的重点。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校中医药博物馆不但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场所,也是高校发挥传统医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现以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为例,探讨中医药博物馆在高校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及对外交流方面的作用,对今后促进博物馆功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博物馆;功能;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的组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大体上可分为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三大类型。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所占比例最大[1]。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药博物馆是展示、宣传、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场所。中医药博物馆的建立,为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提供了一个直观可感的平台,对弘扬我国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重要意义。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于2011年建成,是目前云南省唯一的省级传统医药博物馆。博物馆以云南地产中药资源和民族药为特色,展示云南中医药与民族医药的悠久历史,反映中医药、民族医药从形成发展到继承创新的轨迹,是博文精深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文化的缩影。

1 作为本科教学的第二课堂,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教学内容

博物馆始终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以《传统中药饮片标本展厅》为例,展厅始建于1972年,所成列的药材均为日常所见,展示内容为本科教学中两本教材《中药学》和《中药鉴定学》。中间的圆台药材的设计展示是根据本科教材《中药学》按照药材的性味归经、主治功能来呈现,四周的布展是根据《中药鉴定学》按照药物的用药部位展示:根茎类、花类、动物类、矿物类等。展厅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程资源,摆脱了传统单纯书本教学的枯燥、抽象等缺陷,为学生们呈现出更加生动、形象、丰富的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博物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2 作为支撑平台促进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目前公认的博物馆具有教育、收藏、研究三大功能。我校博物馆对中医药、民族医药文物文献资料进行收藏、研究,博物馆现已经成为高校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促进传统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孕育出不同宗教文明的医药文化知识,博物馆在民族医药文化知识保护传承发展与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校以博物馆为依托建设有云南省民族医药保护与产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现已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医药文献、文物和民族药标本最丰富的博物馆。以云南民族药材标准展厅为例,展示了云南省境内少数民族习用近400种药材,其中部分完成了云南中药材标准(彝药卷和傣药卷)的制定,首开国内民族药标准制订先河,为云南省的医院临床用藥、制药工业、新药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为云药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博物馆平台推动了云南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学、傣医学、傣药学、彝药学、中医文化学”等重点学科建设,编写出版我国首套傣医学规划教材,开设了傣医学专业并招生,形成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的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3 作为滇南学术思想继承传承基地

《滇南本草》是我国现存较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性本草著作,也是中药和民族药相结合的本草专著,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40多年。全书共三卷载药500多种,许多药物都是《本草纲目》未载之药,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完善做出很大的贡献,尤其对云南本土医药研究具有宝贵价值,如灯盏花,首载于本书,为云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研究云南地区药物的重要历史资料。《滇南本草》展厅是介绍以兰茂先生行医用药为主题的一个文化馆,本馆展示了兰茂先生的生平、遗迹和《滇南本草》的文献版本及其所收载500多种药材标本,展现了其在中医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是最具地方中医药特色的专题展馆。

为推进云南省地方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我校积极推动了兰茂的学术交流,每年开展兰茂学术论坛,设立兰茂班,传承兰茂学术思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校“崇德和合 博学敦行”的办学理念。

4 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教育基地

素质教育是博物馆教育职能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中医药博物馆作为素质教育基地,可以在专业素质、医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中医药科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自身职能[2]。从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理念,到唐代孙思邈“大医习业”、“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历代医家博学济世、无私奉献、贵义贱利的崇高品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医乃仁术”有更深刻的理解[3]。建校之初,四大名医任教,他们严谨治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自成一派,海内知名。古代医家人物与事迹耳濡目染,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他们身上优良的医德医风。不但稳定学生学中医、爱中医的专业思想,也培养学生热爱中医药事业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

5 作为科普教育普及弘扬传统医药药文化知识的场所

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精神与历史积淀的中医药博物馆,一味专业性的讲解往往会让人感觉到枯燥无味,因此改变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模式,引导参观者有效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影响,这对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知识的普及起着至关决定作用。博物馆现为云南省科普基地和云南省、全国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每年举办如兰茂杯博物馆讲解员大赛、民族特色诊疗养生文化节活动、“情系傣医药-欢乐泼水节”、“上山下乡讲健康 名医教授走边疆”等科普宣传活动;同时还带领傣医班学生到野外识药认药。博物馆建成至今,科普活动常年不断,已成为弘扬云南传统医药文化的窗口以及中医药的平台和窗口。

6 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相互学习、不断促进

哥得曾经说过“民族性就是世界性,越是民族性强的作品,越能走向世界”。民族医药是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展示。馆藏有中药标本2000余中,民族药标本1000余中,中医药、民族医药古籍文献60余部,文物实物200余件。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博物馆的展示提供极好的素材,作为展示云南传统医药文化的名片,自2010年建成开馆以来,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大众数万人,他们在了解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的同时,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交流。博物馆现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教育是以实物组成的陈列及其他辅助形式对观众进行的直观教育,博物馆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形成了国家教育的大体系[4]。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自建成开馆以来,不仅长期服务于校内外师生教学及科研,还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作为开展学术研究、进行文化育人的公众平台及一方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在今后的发展中,凸显云南传统医药文化特色,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展示传统医药历史与文化,建立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提升博物馆教育内涵,提高博物馆的教育效果,使博物馆成为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知识科学普及的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药博物馆的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真正做到博物馆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昝淑芹,续颜,陈军.中国高校博物馆特色与发展趋势[J].中国博物馆,2003,12:81-86.

[2]蓝韶清,郑洪,张书河,等.中医药博物馆与素质教育[J].2007(4):19-21.

[3]马丹,崔勿骄,马长春.基于中医药博物馆功能的现在教育发展模式探讨[J].2015,12(23):1-3。

[4]韩真冲.论博物馆的教育特征和教育途径[J].保护与管理,2017,9:102-103.

(收稿日期:2018-06-04 编辑:陶希睿)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走进徽州

这部分向我展示了新安的大好山水,徽州人和徽州。

徽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风景秀丽,美不胜收,生活在徽州这片大地上,给人一种“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感觉。不然也不会有诗人发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叹。

另外还介绍了徽州的历史演变。

徽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地理概念,包括古徽州 “一府六县”——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

天下徽商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它是指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是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商帮之一。他们敢为天下先,突破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封建藩篱,勇敢地驰骋商海。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甚至涉及海外,创造了“无徽不成镇”奇迹.

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以及辐射力和影响力之大,都是当时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他们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因为徽商崇尚儒学,所以徽商不仅在商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为中国的文化艺术,社会风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徽文化的重要支点,是徽文化崛起和繁荣的坚实基础。

徽商的成就离不开一群人——徽州女人。徽州男人漂泊异乡,归无定期,女人们为了他们的成功,默默在站在男人的身后,为他们解决一切后顾之忧,无怨无悔,从一而终。她们的勤劳、贤淑、聪慧和牺牲成就了徽商的辉煌岁月,她们的远见卓识孕育了文化大开的风气,她们的克己奉献铸成了一座座无言的丰碑。

看到博物馆里一个个徽州女人的故事,不得不为之叹服,让人敬佩。她们的默默付出成就了徽商,也是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礼义之邦

徽州,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文化的圣地,是享誉海内的礼义之邦和人文望郡。她是宋以来中国理学的重要源头和实践地。以理学大儒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先儒名贤比肩接踵”,老百姓中也是“肩圣贤而躬实践者”众多。受儒家观念和伦理纲常熏陶,徽州社会重视道德教化,人们唯朱子“书”、“教”、“礼”自持,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行为准则。社会风气崇文好儒,这里文教昌盛,名人辈出,被誉为“东南邹鲁”。特别是明清时期,更是“人文郁起,为海内之望,郁郁乎盛唉”!无论在教育、思想和学术领域,还是文化和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有突出的创造和非凡的成就,并影响辐射至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由于受儒家思想与程朱理学的影响,文教昌盛,书院私塾遍布城乡,“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书”。文风的昌盛造就了徽州科举的赫赫成就,明清新科状元数,徽州位列全国前茅,成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英杰辈出之地,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学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可谓群贤荟萃,众星闪烁。如程朱二人,戴震,胡适,詹天佑,等等。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同时也让人记住了徽州这片大地。

说道徽州的文化就不得不说一下徽州的宗族。古徽州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管理制度——宗法制度,旨在让观众获得这样的认识:徽州是我国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宗族社会的典型代表,宗族制度和文化对徽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徽州宗族制度对凝聚同宗势力,加强社会伦理道德教化,激励后代发奋图强,以及维护和谋求本宗族的社会地位和特权曾经起到了的重要作用。

徽州建筑

徽州建筑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区内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乡土建筑。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及其附属构件砖、石、木雕上。特别是其村落民居,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儒家伦理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集建筑、书画和雕刻艺术于一身,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审美价值。

徽州建筑的勃兴,功在徽商。徽州建筑是徽商“富而显贵”的表达方式,是徽商雄厚实力的象征。

徽州的建筑组成了徽州古村落,徽州的古村落有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及水口等建筑群。

其中西递宏村是徽州村落的典型代表。

从博物馆里出来,又让我看到了徽州的传统工业“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我上前仔细的观看了雕刻艺术,不得不佩服徽派的雕刻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当我走出徽州文化博物馆后,我感觉我就像是翻完和体味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教科书,相信洗去的是铅华,增添的是凝重,蕴蓄的是期待。

11机械卓越班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对中国生态博物馆总的印象

可以看出,中国博物馆学会按照战略意图行事,考虑了(世界)几代生态博物馆,回顾和评价了生态博物馆发展经历,按照博物馆的成长趋势,扩大了国际合作。这是中国方面的一个明显特点。

从大的方面看,中国表现出了根据几个生态博物馆的经验,具有扩展建立国家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的潜力。这一现象和世界其他国家已经建立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的过程相似(例如法国、日本、意大利、波兰、瑞典、巴西和墨西哥)。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给予每一个生态博物馆和当地领导层以权利,允许他们在形成生态博物馆的相互联络中发挥作为参与者的作用。对于这一点,紧迫的是伴随着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的建设(这通常是学者和政府权力机构的任务),紧紧依靠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合作。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联系网络,没有强有力和胜任的地方生态博物馆领导,将会影响生态博物馆的有效发展。

现有的中国生态博物馆中的信息中心是好的,既“临近”又“遥远”。“临近”是指生态博物馆有一个展示中心,介绍有关项目、地区和当地居民的信息。“遥远”,是指七个生态博物馆指南(中英文)介绍了地区和居民情况,但不幸的是,对于外国人来说,要想了解当地政府(关于交通、住房、教育、农业和手工艺)和当地居民的联系很难。可能的情况是,将整个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项目的信息资料上网,这将使中外学者和七个生态博物馆获益,这将可能成为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去参观中国生态博物馆仍然有一些问题。比如旅游路线问题可能还没有给予优先地位(缺少旅游设施,当地居民的收益潜力很低)。但是,尽管这几个生态博物馆位置遥远,每一个生态博物馆可以作为附近区域本民族的参照点。这些生态博物馆的潜能已经超越了保护自身的遗产,而是为周边类似村寨保护遗产树立了榜样。除了生态博物馆自身,成百万少数民族通过参观这些生态博物馆,会认识到自己遗产的重要性。

梭戛生态博物馆

强势: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有了供水设施),取得了居民的信任;大量居民参与保持当地遗产,依然保持此区域的生活特点;具有区域和当地居民的雄厚的独特性。

弱点:大多数古老的记忆和传统得到了保存,最难的问题是保存过去和连接现在(更进一步说,是“原真性”和“展示”);自治的生态博物馆领导在当地政治因素面前软弱无力(这是由于以前形成的后果)。

问题:谁从老房子中搬到了新房子中,是否现在居住于村寨的居民会在将来迁出?苗族居民是否需要金钱经济?比如,他们是否能够发展商业活动(例如纺织和刺绣)?苗族居民是否从生态博物馆中有收益?生态博物馆是否依赖居民自己可以发展?生态博物馆是否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举例来说,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对于整个苗族来说,此生态博物馆是否能作为参照点,其他苗族人是否参观此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怎样和地区发展计划相联系(例如,对景观和环境较小影响的条件下,是否可以作为非苗族人修复历史房屋的榜样)?

镇山生态博物馆

强势:从经济条件看,生态博物馆有收益(具有旅游饭馆和商店);已经意识到房屋的修复要保持地区建筑风格;一些青年人(可能是专家)参与了生态博物馆项目。

弱点:可能生态博物馆获益分配不均匀(有些青年人不理睬现存生态博物馆)。

问题:关于现在营业的商店和饭馆,是否由当地居民经营?还是这些活动依赖于地方商人?

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

强势:15户村民参与了生态博物馆管理,具有潜力参与和连续;地方民族博物馆(明年将在百灵庙城建成开馆)的工作人员将指导新的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参观途径是特殊的(小批参观者乘坐大篷车),对文化景观影响较小;内蒙古民族风情看上去很丰富,具有独特性。

弱点:当多数人住入了新房子,老的生活习俗将很难保存(例如帐篷中的生活)。

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潜力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武强年画的起源可上溯至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武强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木版年画生产和集散地, 清嘉庆年间, 武强年画最是兴旺, 销量占当时全国销量的三分之一。年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是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作为一个教育场所, 其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展品, 更是其背后的丰厚文化。近年来, 武强年画博物馆经过整修重新开放, 成为中国最大的年画博物馆, 也顺势启动了古版年画抢救工作, 将年画题材、制作艺术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和展览, 在区域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博物馆的展品陈列及互动交互体验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展示、研究衡水地区农耕文化的艺术殿堂, 有五层展区, 既有普通的橱窗陈列, 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历史密码, 记录着历史的兴衰与变迁。观者能从中感悟历史, 感悟生活。在展示方式上还有多媒体的投影设备, 第一展厅万花镜的运用, 在2010年世博会上还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出现, 此次应用在武强年画博物馆改陈中, 成为全国第一个、设计面积最大、使用最成功的展示先例, 通过3D动态的展出手段, 使人有一种穿梭时空的感受, 好像游走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中。

博物馆中, 有温馨的农家小院, 完全还原了20世纪的农村屋舍, 土炕、风箱、纺车、中堂、对联、窗画、灶画、炕围、桌围、扇面, 有讲究地张贴或应用于不同部位, 充满浓浓的乡土气味。在武强年画博物馆的交互式展区, 有年画的传承人将古老的年画制作方式以非常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观众可以近距离体验刻板、印刷、装裱等工艺工序, 丰富的展出形式结合了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段, 观众在融洽的交互式体验中, 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博物馆陈列所表达的文化信息, 会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3 完善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博物馆”

对于博物馆来说, 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将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让那些住在遥远地区、没有机会亲自来到实地参观的人们, 也能获得来自博物馆的文化知识。很多博物馆都推出了“线上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将馆藏的180多万件藏品都在故宫博物院的网站上展出, 迪士尼也推出的极具特色的AR博物馆, 这都是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文化传播手段。

越多人浏览虚拟的线上博物馆,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其内容所吸引、产生兴趣, 一旦有机会, 他们就会来到实体博物馆进行体验, 这是一种相连和增强的关系, 所以武强年画博物馆应该尽可能利用线上技术, 通过网络建立更多“链接”, 将传统武强年画的展品、年画制作工艺的流程, 通过线上网络展示出来, 让更多的人可以领略衡水地区古朴醇厚的民俗风情, 体验传承不息的民族精髓。

4 博物馆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武强年画的构图饱满, 色彩鲜明, 具备很高的审美价值, 节俗特色浓厚, 题材内容涉及戏剧传说、经典史故等多个方面, 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东方圣经图解”。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博物馆应与地方学校合作, 持续开发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校本课程, 一方面让民俗文化走进课堂, 另一方面这是对区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助力。作为当地的唯一一所大学, 衡水学院各个专业的教师针对武强年画的课题研究涉及了文化、美学、历史学的方方面面。

笔者曾在任教的美术培训机构实施过武强年画《十二生肖》的教学设计, 首先组织同学们到武强年画博物馆实地参观, 在学校课堂中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详细讲解十二生肖年画的造型和设色特征, 通过临摹、再创作的方式, 既对传统图案样式、传统年画色彩形成了新的认识。在中小学的教学课程上, 博物馆应该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设计内容, 推出校本课程或者专题讲座, 传承人用简单、有趣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讲述老年画赋予的人文故事, 鼓励青少年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生机。

5 文创衍生品的开发和包装再设计

武强年画博物馆在原有商品部的基础上推出了文创产品区, 各种以年画为主题的商品琳琅满目, 将年画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博物馆相继开发出年画礼品、旅游纪念品、动漫衍生品等2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有一种水杯, 当水倒进杯子时, 杯壁上立马显现出了《六子争头》的传统年画图案, 水倒出来后又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水杯, 这种水杯是近期研制的年画新产品, 集工艺性、鉴赏性、实用性于一体, 2018年春节收到了游客的喜爱。

文化产品的包装是对文化自身的展示和推销, 是商品的艺术载体, 武强年画的产品包装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设计的观念。年画本身具有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祈吉祥的意蕴, 可以在包装上体现节庆的情感,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礼仪, 对武强年画进行礼品化的包装设计, 将这些吉祥的概念在包装上也体现出来, 可以使之成为具备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设施, 在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针对衡水地区的区域文化传播中, 合理利用武强年画博物馆的有利价值, 博物馆更应该提供和完善一整套的便民措施, 如发放博物馆宣传页, 提供咨询服务, 导游服务, 以及适宜休闲的休息区等各项服务措施。另外, 博物馆也应该“走出去”, 开展文物进校园、进社会, 定期策划年画展览。世事维艰, 有文则兴, 在弘扬非遗文化, 加强非遗传承的道路上, 更应该是观众寻求真知, 探索未来的精神之所。

摘要:武强年画是衡水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强年画博物馆自建立以来就承担了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武强年画博物馆在区域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以达到在公众教育中的文化传播作用。

关键词:武强年画,博物馆,交互体验,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 罗向军.博物馆传承文化的意义和价值[J].文物春秋, 2016 (3) .

[2] 齐贵来.论武强年画的文化内涵[J].衡水学院学报, 2007 (12) .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遗”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理解为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 并依托人类为载体世代流传下来。这与历史遗物不同, 这是活着的遗产, 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在演变。这些文化可以是方言、戏曲、技艺或民俗等。它有极强的地域性, 首先不同的地区客观的自然条件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不同区域生产生活, 必然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

随着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 各地区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的发展, 将当地的文化特色, 打造成地域的文化品牌。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科技飞速发展, 各地区逐渐城市化, 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要。对于广西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 很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在逐渐消失。为了把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振兴, 当地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共同努力将“非遗”宣传出去、传承下去。例如, 在广西民族大学开设了不同专题的“非遗”培训班, 不同行业的非遗传承人聚集一堂, 共同学习和探讨传统的技艺。又如,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村寨小学里, 开始培养孩子们学习当地的侗族大歌和色彩斑斓的农民画。然而, 在城市中, 博物馆也是传播“非遗”文化的圣殿。

在广西这样的多民族地区, 契合了民族专题性博物馆所担负的职能和文化使命。民族博物馆, 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一类博物馆, 一般来说, 它们是从人类学的角度, 以本地区的人类活动为轴心而设置的专题性博物馆, 承担着保存和展示地方文化以及社会民俗风情的功能与使命。广西民族博物馆博物馆是以展示、研究、收藏、征集及教育融为一体的民族专题博物馆,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主要的展示窗口, 对于广泛传播广西民族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博物馆的平台、以及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优势, 将“非遗”从僵硬的展览变成活态的展示, 人人能观赏、人人能参与, 把文化传播出去, 把传承与保护的理念传达给观众。本文将对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非遗天天见”活态展演进行研究, 阐释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一、“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活动概述

“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活动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4年推出的品牌活动, 至2016年底总共举办了54期。该活动根据馆内陈列展览及社会教育活动的实际需要, 不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展厅“非遗”项目相应的位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演活动。展演内容涵盖蜡染、剪纸、刺绣、织锦、绘画、雕塑、服饰制作和乐器演奏等项目, 展演形式多样, 兼顾社会教育与互动体验, 增强了传承人的文化信心, 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活动特点

(一) 将非遗展演项目与临时展览结合

2016年广西民族博物馆推出《文心情缘——雅俗共赏的折扇艺术》临时展览, 为了与该展览结合, 我们举办了第46期展演“清风徐来赏扇艺——画扇制作技艺展示”, 邀请到传承人莫云忠老师在展厅里向游客展示折扇的绘制过程, 莫云忠老师15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画扇、制扇工艺, 至今已积攒了逾30年的制扇经验。其扇面绘画以水墨画为主, 风格自由洒脱, 独具韵味。其制扇工艺也不断进行改良, 画扇外观规整美观。这次展演让观众不仅可以观赏折扇艺术, 还能自己动手绘制折扇, 体验折扇艺术的无穷魅力。

广西壮锦号称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族织锦技艺”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区域从北到南都有分布, 其中宾阳、靖西、环江、忻城、龙州等地至今仍在生产壮锦。广西的壮锦技艺在织机构造和编织技法上具有“大同小异”的特点。壮锦织机是一种由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组成的手工织机。壮锦则是在这些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线, 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线, 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交织成各种丰富纹样的纺织品, 图案包括花、鸟、鱼、虫及各种寓意吉祥的文字。其色彩鲜艳、多样, 纹样多为几何图案, 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 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壮锦因厚实耐用, 常用做被面、背包、衣裙、台布等, 在传统壮族婚姻嫁娶中是必须之品。我馆举办的以中国四大名锦为主题的《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 第53期展演“广西壮族织锦制作技艺”与这个临时展览相结合, 在壮锦展示区域, 织锦传承人现场向观众展示织锦技艺, 将壮锦通经断纬的织法在观众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 非遗展演形式多样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非遗展演传承人除了在展厅里展示某件传统物件的制作技艺, 还有传承人们的艺术演绎。

例如正值东盟博览会期间的“侗族乐器制作技艺展演”, 传承人带领孩子们制作了传统的民族乐器之后, 并且现场展示了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 高潮迭起, 吸引了前来展厅参观的国内外游客驻足观看, 并纷纷邀请工艺师合影留念。这样的展演形式, 不仅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让国内外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听觉、视觉上感受了强大的冲击力, 同时也为广西传统文化做了最好的宣传。

(三) 每期展演的相关知识经系统化梳

理后都通过微信公众号与观众分享, 并设计一个配套社教活动, 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

每一期展演时长约10天左右, 一般在展期中的第一个周末会进行团体的互动活动。观众参与活动之前, 讲解员先向观众们介绍展演项目的文化特色、历史背景、制作技艺以及传承人的手艺特点, 随后由传承人现场指导观众进行互动实践, 活动期间当地媒体 (包括纸媒、电视、电台) 的记者会前来采访传承人, 将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以各种形式展现给社会公众。

每一期的“非遗天天见”活动招募信息发出, 名额总是爆满, 有时根据观众需求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例如“北海贝雕制作技艺展演”的活动就应观众需求举行了两次;而“点米成画”的活动不仅集中制作一次, 每一位路过的游客都可以动手体验, 成为随到随体验的一种互动模式。

观众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 不仅了解了民族文化, 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带回家, 此类活动得到了游客的大力追捧。另外, 根据不同的展演内容招募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进行参与互动, 例如,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活动难度较大, 需要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儿童在大人的指导下配合完成, 因此, 我们采取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报名, 再分比赛的形式进行活动, 以此增强活动的竞技性。

“隆林壮族‘箔衮’服饰制作技艺”的配套活动是绘制民族服饰, 这个活动消息发布不久, 就收到服装设计学校老师的回应, 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老师们带领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到展厅了解了“箔衮”服饰的起源:在1646年, 被清军追杀的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今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南龙村避难。避难的住所未建成之前, 朱由榔的嫔妃们与当地妇女住在一起。嫔妃们华丽的宫廷服饰让当地的妇女们大开眼界, 于是她们用自己手工纺织的土布裁剪成明朝宫廷服饰的样式, 结果受到大家的赞美和欢迎。后来, 经过不断加工, 这些仿制服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服饰, 在当地流传至今, 被老百姓称为“箔衮”。“箔”是隆林当地壮语“衣服”的意思。“衮”字一说来源于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衮服, 当地借用“衮”字来显示服饰的尊贵;另一说指的是滚边, 意为衣服上的装饰花边或印花。如今, 壮族“箔衮”服饰依然流行于广西的隆林、西林和贵州兴义的壮族和布依族村寨中。“箔衮”服饰由手工纺织的土布制成, 上衣宽且长, 分内衣和外衣, 外衣衣袖宽而短, 内衣衣袖窄而长。内外衣形成两层衣袖, 里层衣袖用蓝或青色的布条缝制成三条边, 三条边的中间用黄色或青色的布条缝制成窗柩的图案;外衣圆形无领, 前胸用三条蓝或青色的布条沿左胸弯至下腋镶上, 右下腋开襟, 有五颗布扣, 胸右下侧衣襟边配有两朵三颗银铃组成的银花。学生们听完这些介绍后, 根据“箔衮”服饰的款式为基础, 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融入新的理念, 当场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新款服饰。

另一期的坭兴陶制作展演, 参加活动的观众有一部分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慕名而来的研究生, 他们借着这个平台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并动手体验传统工艺。每名同学在坭兴陶毛坯上亲手雕刻自己喜爱的图案或文字, 工艺师将每个陶器烧制之后寄回给大家, 收到成品之前, 大家猜想着会窑变怎样神奇莫测的色彩。

利用博物馆这样的平台,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社会公众, 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可以在同样的文化中吸收不同的能量, 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推动社会进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理念——“活态”

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陈列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实物在特定的时空里, 依据特定目的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叙事, 其采用的是依靠实物进行展陈的传统方式, 采取的是静态的、散点线性式的叙事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人类活动行为的范畴, 需要依托人的行动为载体才能将其过程展现出来,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 但它主要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的存在, 并主要是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所以我们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必须要运用“活态展”的方式才能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灵魂。广西民族博物馆打破传统观念,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活态”的方式面向观众, 将其内涵完整的阐释给公众。

摘要:近年来,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了热门话题, 对于博物馆而言, 如何完善博物馆的功能和职能, 如何突破传统博物馆的思路, 寻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契合的展示模式, 使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广西民族博物馆“非遗天天见”活态展演的个案研究, 阐述博物馆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用活态展演的方式向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 以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

参考文献

[1] 王文彬.试论地方博物馆“非遗”展览[J].博物馆研究, 2016 (3) :14-23.

[2] 陈晖.民族类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广西民族博物馆“非遗天天见”活态展演活动为例[J].当代旅行, 2018 (6) :80.

[3] 王世华.江苏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览[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 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J].博物馆与无形遗产, 2004 (2) :7-12.

[5] 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D].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182.

[6]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D].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7] 杨敏.当代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刍议[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 2014.

[8]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6) :50-56.

[9] 牛慕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3.

[10] 魏敏.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展览——基于观众研究的分析与探索[J].东南文化, 2013 (6) :94-101.

[11] 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J].中国文化遗产, 2011 (1) :8-25+6.

[12] 陈燮君.创新发展的理念架起沟通的桥梁[J].东南文化, 2014 (3) :95-97.

[13] 顾军, 苑利.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J].艺术评论, 2013 (3) :9-13.

上一篇:水文地质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班主任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