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总结范文

2023-09-19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础。下面就2003主要主要工作总结、2004经营工作基本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原煤产量:1-11月计划万吨,实际万吨,比计划超产万吨,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万吨减产万吨,降幅,预计全

年完成万吨,比年计划产量80万吨超产万吨,完成计划的,比去年同期万吨减产万吨,降幅。

2、精煤产量:1-11月计划万吨,实际万吨,比计划超产万吨,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万吨,超产万吨,增幅,预计全年完成万吨,比年计划产量103万吨超产万吨,完成计划的,比去年同期万吨,超产万吨,增幅。

3、铁路外运及地销:1-11月计划万吨,实际万吨,比计划少运万吨,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万吨多运万吨,同比增幅,预计全年完成万吨,比年计划149万吨少运万吨,完成计划的,比去年同期万吨多运万吨,同比增幅,其中:精煤1-11月计划万吨,实际万吨,比计划多运万吨。预计全年完成万吨。比年计划103万吨多运万吨。中煤1-11月计划万吨,实际28万吨,比计划少运万吨。预计全年完成万吨。比年计划46万吨少运万吨。原煤未按排外运计划,实际外运万吨。其中:地销煤1-11实际销售万吨。预计全年销售18万吨。

4、生产总进尺:1-11

月计划15020米,实际16065米,完成计划的,比计划多掘1045米,比上年同期15254米多掘811米,同比增幅,预计全年完成17385米。比年计划16500米多掘885米,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16699米多掘686米,增幅。其中:1-11月开拓进尺计划729米,实际895米,比计划多掘166米,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631米多掘264米,预计全年完成1005米。比年计划800米多掘205米,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708米多掘297米,增幅。准备进尺:1-11月计划1900米,实际1868米,比计划少掘32米,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2422米少掘554米,降幅,预计全年完成2008米,比年计划2000米多掘8米,完成计划的,比上年同期2474米少掘466米,降幅。

5、原煤制造成本:计划元/T,1-11月实际元/T,比计划超支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剔除重点工程费用后,全年预计完成元/T,比计划元/T降低元/T。上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

6、精煤制造成本:计划元/T,1-11月实际元/T,比计划超支元/吨。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剔除原煤政策性影响外,全年预计完成元/T,比计划元/T降低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其中:9级精煤计划元/T,1-11月实际元/T,比计划超支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预计全年完成元/T,比计划超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10级精煤计划元/T,1-11月实际元/T,比计划超支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预计全年元/T,比计划超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11级精煤计划元/T,1-11月实际元/T,比计划降低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预计全年完成元/T,比计划降低元/T。去年同期元/T,同比提高元/T,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工作>的批复》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为重点,充分发挥食盐专营优势,进一步巩固食盐专营成果,不断提高我市盐业行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打造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盐业企业平台。

二、基本目标

通过改革,整合和重组所辖县(市、区)盐业公司(站)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实行食盐由市公司集中调入、分装配送、网络销售、资金结算、统一核算的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将县(市、区)公司更改为龙盐绥化盐业有限公司分公司,变独立核算为二级报帐制单位,由市垂直管理,实现全市流通现代化和经营管理一体化。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企施政的原则。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和政策要求,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改制一个,不搞一刀切。改制过程中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确保稳定,不留后患。

(二)坚持资产保护原则。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权益。

(三)坚持以量定编原则。各县(市、区)盐业公司(站)要按照年销量300吨配备一人的标准(含事业编制和内退职工)核定人员编制,在上岗职工中择优选用。

四、基本条件

(一)各县(市、区)盐业公司(站)上岗人员需控制在省定标准之内(即按年销量300吨配备一人)。

(二)除欠省公司盐款外,各县(市、区)盐业企业应没有债务、潜亏等包袱,或资债可以相抵。对符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基本条件的县(市、区)盐业企业,采取合并或兼并等方式先行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对不符合基本条件的,由该企业所在地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属盐业企业分别采取注销、关停、破产等形式进行改制,分流安置人员和消化债务。通过改制,达到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基本条件后,再由龙盐绥化盐业有限公司对其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

五、管理办法

(一)由龙盐绥化盐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承担各县(市、区)原盐业企业欠省公司的全部盐款。

(二)将各县(市、区)盐业公司的食盐批发许可证变更为公司批发许可证。各县(市、区)盐业公司更名为龙盐绥化盐业有限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

(三)实行报帐制,统一核算。公司根据各县(市、区)分公司实际,核定其年销售指标和企业管理指标,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分公司对公司报帐,由公司统一核算、纳税和计算盈亏。

(四)实行区域执法负责制。执法队伍由市盐务管理局直管,各县(市、区)粮食局协管,并会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管理辖区内盐业市场,做好相关工作。

(五)各县(市、区)公司储存的国家储备盐由公司统一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土地评估和企业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须由当地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土地评估须经土地管理部门核准备案。

(二)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人员、资产、债务和所有者权益等情况确定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的改制方式。

(三)根据各县(市、区)盐业公司(站)的实际,分期分批地组织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对符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基本条件,可采取合并或兼并等方式直接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的,于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对不符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基本条件的相关盐业企业,要在2011年6月末前完成自身改制,达到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基本条件后,再由公司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

(四)对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的企业重新进行工商登记,依法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并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认定和变更相关事宜。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绥化市盐业企业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粮食局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国资办、财政、工商、税务、劳动、民政、人事、粮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盐业公司总经理姚立君同志担任。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连锁经营与管理;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培养方案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2007年11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与华润万家(苏州)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于2008年正式开设了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从该专业开设之前的论证到专业开设,再到该专业实施教学已经两年了,实施效果到底如何,我们有必要进行总结。

对前一阶段(一年级)“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总结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按照职业能力结构建立了课程体系,设置了明确的教学模块(见表1)。另外,在教学计划中,我们摒弃了片面强调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做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2)。

两年中,我们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对工学交替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实践环节,除了正常的校内实训,我们在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前往华润万家无锡滨湖店参加以认知和体验为主的实习;在第二学期暑假,安排了为期三个月的门店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前台、后台、理货以及生鲜。一年多来的改革实践表明,工学交替模式的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通过实习对零售行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普通员工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很平凡的,但是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却不简单。一开始,部分学生认为擦货架和整理商品是很无聊的事情。通过几天的体验,他们知道正是这些普通员工每天平凡的劳动才换来一个大卖场的正常运转。这印证了华润万家企业文化中的口号:“每一个员工都不平凡,每一份销售都不简单”。零售行业,特别是采用了连锁经营的管理模式后,各个门店在管理制度上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在商品标价还是促销活动的开展,都由总部统一制定,这就决定了门店层面上注重的是员工的执行力。正是这样的行业特点,使得大卖场、超市的服务人员往往是“4050”人员。对于普通员工强调的是把工作认认真真做好,比如货架要保持干净、整齐,收银不出错,看街人员不能随意走动等等。所以,对于普通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心。作为门店的管理人员,其素质要求要比普通员工高得多。

实习对学生本身也是一次极大的触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在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能主动地思考“我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之类的问题,而且对于每学期所开设的课程,学生一般也很少思考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专业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如何衔接等问题。通过实践,学生在实战中能体会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欠缺。尽管在开学伊始华润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也给学生作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报告,但由于学生对零售行业本身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概念仍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实习,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理解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既产生了动力,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不少学生回到学校后纷纷表示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己该在哪些方面补课。

实习对校企双方的合作管理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知实习环节的目的很明确,对于实习学生,华润公司配备了相应的师傅,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但是各个门店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师傅比较热心,而有的则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才行。所以,认知实习结束后,学生的收获差别很大。

工学交替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工学交替”的出发点是好的,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思,在工作与学习的切换中提升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既获得理论知识,又提高动手能力,这也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初衷。但是,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上文所述,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好的师傅带领,不但没有激发起学习热情,反而觉得进错了行业,从此消沉下去。通过对实践过程各项环节一一筛查,我们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教学规律的角度设计2008级教学计划的时候,在技能实训安排方面,我们遵循了这样一个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具体表现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门店运营技能训练——毕业实习,通过让学生到超市去体验,了解超市员工的基本工作,将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逐个学习,再合成操作,最后在毕业实习阶段综合演练。但在实践中,往往“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门店运营技能训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学生在第一学期被安排至无锡华润万家新开张大卖场开业帮忙,算是一次认知实习,但是这次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还没有对超市工作有正确认识之前就被投入到第一线,遇到好的师傅带,会激发起对超市经营的兴趣,反之,则会对超市工作迅速失去兴趣。所以,在这次实习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超市要掌握的技能并不很多,也不复杂,只要认真踏实就能做好。但每天的拉架、搬货、打扫卫生、收银等单调而重复性的工作将一部分学生的新鲜感和锐气打磨了一半,如果说前几周还有点兴趣的话,后面几周基本就是在周而复始做体力劳动了。这段时间,对于不是真正喜欢零售行业的学生而言,真是一段痛苦的煎熬。根据对华润万家(苏州)超市有限公司各个门店新员工入职后流失情况的调查,华润公司招聘一个储备干部(应届大学生,大专以上学历),培训六个月可以晋升为主管,而在这六个月中的流失率最高,零售行业普通员工(主管以下)收入低,加上职业技能呈现多重性且不易描述的特点,如果缺乏引导,一旦刚开始的新鲜感消失,剩下的日子就是在熬。据调查,一般情况下三个月时间,储备干部完全可以晋升为主管。所以,实践证明,并不是让学生接触这个行业越早越好,如何安排工学交替需要重新设计。

从合作企业的角度 从校企合作的合作单位来看,华润公司每接纳一批实习学生,必然要考虑门店的运营成本,这就导致尽管在实习计划中明确了学生在实习阶段要掌握哪些技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基本上是被当作员工来使用,哪里缺人就填补到哪里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手把手的指导。另外,对于以合作单位冠名的“华润班”而言,华润公司最关心的是能否招到好的员工。所以,在二年级结束之后,我们让学生和华润进行双向选择,对入选华润的学生可以进行统一管理,组成真正意义上的“华润班”。对于“华润班”学生,如果正常进入华润公司成为储备干部,在第五学期末应该能晋升成为主管,等到第六学期毕业,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成为店经理(根据华润公司最新的人员晋升制度,由储备干部升为主管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主管干满一年可以报名考核,考核通过可以晋升为店经理,对于优秀的主管,可以适当放宽时间限制。另外,华润在招储备干部的时候并没有获取毕业证书的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缩短学生在华润的培养周期;另一方面,只有当学生进入了企业,被华润公司吸收为储备干部,企业才会真正重视这些学生(华润公司重视培养储备干部),才会将这些学生放到“带训门店”,交给好一点的师傅。与此同时,那些没有选华润公司的学生则可以自己选择顶岗实习单位以及毕业实习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华润公司始终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

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需要通过实践教学体系重新进行筛选,让那些真正喜欢零售行业的学生留下来;从华润公司的角度,需要让学生早日进入企业,让企业考查。鉴于此,我们对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如下调整:

对理论课程加大整合力度,做到宽口径、厚基础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部分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合的现象,如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连锁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以及连锁经营法规与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存在重合,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中的内容涉及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工作分析、门店信息系统管理、连锁企业法律法规、加盟许可的条件、合同签订等方面内容,所以,将以上四门课程重新整合为新的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这一门课程,如表3所示。除了在内容上调整,在授课时间上也作了相应调整,即将原定第五学期的理论授课全部调整到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具体操作如表4所示。

调整工学交替的实践安排时间,使其更加合理 在分析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合作单位华润公司的实际情况之后,我们认为,连锁专业改革的方向为“在一二年级实施通才教育,厚基础;三年级分方向,参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即2+1”。具体调整如表5所示。

另外,顶岗实习的具体组织实施步骤为:(1)宣传动员。第四学期期末,华润公司来学校进行宣讲,宣传华润公司的相关政策和福利待遇;(2)组织学生自愿报名。(3)华润公司进行储备干部的招聘。由华润公司进行笔试和面试,最终决定入选名单。(4)对未报名以及未入选的学生,由学校安排顶岗实习单位,如果对学校的安排不满意,学生可自己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同时报系教务部门备案。

通过对以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从原先的49%提高到现在的52%,实践教学的学分百分比从原先的34%提高到现在的37%,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与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张倩.“校企双向介入”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探析[J].经济师,2008,(5):131-132.

[2]张琼.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2008,(10):15.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江明光,陈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引进与咨询,2005,(5):32-34.

[5]石鹏义.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51-52.

[6]田志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08,(1):47-50.

[7]雷祺,何庆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8,(6):102-105.

[8]李玉霞,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青年科学,2009,(6):100-101.

作者简介:

殷志扬(1980—),男,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连锁经营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连锁经营 恶性连锁反应 营销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有很多种,在这诸多的运作模式之中,连锁经营是为人熟知的一种,同时也是经营效益最好的一种经营模式。何为连锁经营?所谓的连锁经营指的就是某一个具有核心性的领导企业下涵盖着数个经营销售类似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所有的这些企业都采用相同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战略,同时为了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而采用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方法。就当前来说,直销(正规)连锁经营,特许加盟连锁经营和自由连锁经营是连锁经营的三种主要形式。连锁经营模式以及第一家连锁公司自产生至今已经具有一百四十年的悠久历史。实践证明,连锁经营模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有着良好的效益,世界连锁经营巨头的成功就是最为鲜明的例子,其主要优势就在于规模化效益极强。而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连锁经营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在我国产生,并且一度让我国的各大企业获取的良好的经营效益。但是,如果经营不善,会导致连锁经营模式发生恶性连锁反应,导致事与愿违,不利于商品的销售,所以,预防恶性连锁反应的出现并出台恰当的营销策略十分有必要。

一、连锁经营良性连锁反应的表现

1.规模化经营。连锁门店的数量巨多是连锁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在连锁经营模式之下,物流和信息量渠道都相对通畅,这位企业的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提供了基础。所以,对于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来说,大型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必将成为其最为主要的商业组织模式。

2.统一化经营。在规模化经营的支持之下,连锁经营模式能够开展统一的商品采购和配送。总公司的各连锁经营门店采取一致的产品售价、售后服务,甚至是在门面的装饰、广告的宣传、内部的管理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而统一化的经营将直接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大了资源的共享和共用力度,从而使得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提升了总公司以及连锁门店的利润空间。

3.标准化经营。连锁门店之间有着相同的经营标准,其在管理制度、员工培训方式、商品销售方式、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高度标准化的经营一方面使得企业具备自身的特色,便利了对企业的管理,而另一方面也更易于留住新老顾客,使得顾客的忠诚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4.现代化经营。现代化经营是连锁经营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主要的体现是对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材料的广泛应用。连锁店铺的分布不是集中的,而是具有具有较广的分布范围,产品的流转速度较快,同时具有较高的货款结算频率,由此可见其工作量是巨大的,单纯的依靠人工将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这个时候就利用到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方便了对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连锁门店的管理和控制,便利了企业总部和分公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各种资源的快速流转与共享,商品的采购、销售、结算甚至是售后服务都由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完成,其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直接降低了成本投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5.便民化经营。连锁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因为连锁门店网络覆盖全国甚至是全球各地,在这种经营模式的支持下,各个地区都可以享受到产品的配送或服务的提供,加之连锁经营门店的管理较为规范,商品的性价比也相对较高,所以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与青睐,同时这也是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其便民化的经营优势实现了企业与顾客的双赢。

二、连锁经营恶性连锁反应的具体表现

1.连锁规模扩张迅速增长,经营基础不稳固。大部分人认为对于连锁经营模式来说,企业谋求更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就是扩大连锁规模,当然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连锁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选对时机,一旦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大规模并大幅度的增加连锁门店的数量,将直接造成企业的资金供不应求,严重者则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行。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店面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将直接提升管理难度,造成企业的经营基础不够牢固,不利于其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企业品牌没有说服力。作为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市场上形象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依据。企业一旦不具备一定的品牌说服力,则会导致连锁经营出现危机。中国很多的连锁企业确立了连锁经营模式,而且都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企业品牌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一旦不能投入足够的资金,将无法发挥和实现企业品牌的影响力,阻碍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和进步。

3.低价策略没有运用得当。对于连锁经营模式来说,企业的发展之道在于获取成本优势,对低价策略的适当与科学运用将会增强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让其他经营模式下的零售企业难以立足和竞争,但是目前许多具有成本优势的连锁企业没有注意到对于低价策略的运用,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

三、连锁经营恶性连锁反应下的营销策略

1.市场定位差异化策略。所谓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指的就是创造企业自身的特色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依靠与众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和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借助于连锁经营模式,创建企业自身的品牌特色,表明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好的吸引过来,激起顾客购买商品的欲望和积极性,并将顾客稳定下来,增强其忠诚度。只要企业能够对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战略予以良好的运用,那么将凭借着自身的特色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让自己在数量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

2.定价策略。所谓的定价策略指的就是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降低各种成本投入。连锁经营模式对进货商品的数量有较大的需求,所以可以借助这一点寻求优惠,同时寻求运输费用的优惠,在此基础上获取成本优势,并依靠自身的竞争力采用较低的定價策略。

3.重点市场策略。重点市场策略是指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集中一切力量来满足目标市场的发展需要的营销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连锁企业能够以更具特色的手段为这一特定消费者群(目标市场)服务,从而在更广阔范围内超越竞争对手。结果是,连锁企业或者是通过较好的满足特定顾客的需要实现了特色竞争,或者是在为这一特定顾客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四、结语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我们会发现,连锁经营作为当下最具活力的经营模式,其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零售行业必然选择的商业发展模式,但是如果不能对企业进行良好的经营与管理,就会使得连锁经营发生恶性连锁反应,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对这一商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为我所用,使得我国的企业对连锁经营模式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好的运用,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永平.中国连锁经营引领商业现代化[J].商贸经济,2005,(2).

[2]李品媛.连锁经营机理新探[J].商业经济,2006,(8).

[3]陈兴.连锁经营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作者简介:米朋俊(1982——),性别:男,民族:回,学历:本科,籍贯:黑龙江,职务:区域销售经理,从事的工作:销售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2、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3、高职就业创业双线并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4、跨界合作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5、“循序递进、分层轮岗”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6、《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7、创新创业教育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8、新零售背景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9、基于连锁快餐业“校企共建”课程设计与构建

10、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1、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精细化管理研究

12、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13、中职《连锁经营基础》课从激发兴趣到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学创新与研究

14、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15、高职连锁经营经营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探析

16、基于CDIO理念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7、基于项目导向的《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18、基于创业导向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19、《门店运作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20、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创新与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21、智慧零售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休实践教学设计

22、高职高专零售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3、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24、真实任务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5、校企融合三段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26、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难题及对策

27、基于IGA零售校企合作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28、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

29、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30、基于餐饮行业的创新创业与管理问题研究

31、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英国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建设的动因及路径分析

32、校企合作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33、基于能力本位的“连锁经营原理及实务”课程设计初探

34、改善餐饮连锁经营管理的相关对策

35、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势

36、基于“双线并行”理念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商务谈判”课程设计研究

37、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38、从职业能力培养定位探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

39、新零售时代下的中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探究

40、浅谈零售商业变革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4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典型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42、对发展农村零售商业的思考

43、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商品学》教学实践研究

44、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45、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46、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探讨

47、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48、“新零售”背景下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9、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行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承担起了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缓解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渴求,探索其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了该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的内在逻辑,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模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教育 连锁经营管理 人才培养 体系研究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出现得相对较晚,1999年才被教育部正式添加到高职专业目录里。专业设置较晚并不代表连锁经营这种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滞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连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据统计,我国“十五”期间全国连锁企业的门店数量就高达十万多家,营业额达到70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国百强连锁企业店铺增长率平均高达51%。“十二五”期间,中国整体经济环境进一步繁荣,连锁经营企业再一次迎来了发展机遇。根据《2011—2015年中国连锁经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到2010年底百强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就已经达到15万多个,销售额增长至1.66万亿元。从另一个角度看,连锁企业如此迅猛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已经出现稀缺态势。正因为如此,本着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探索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就势在必行了。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企业连锁经营商业模式起源于美国,这种经营理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后来风靡全球,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谓连锁经营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多个区域里,以统一的名称,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管理方法,统一的服务程序等进行商业运营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突出了品牌效应,因此而获得了营销上的优势,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高职类专业的特点源于行业本身的特点,换而言之,现代连锁经营模式有什么样的特性,高職院校所开设的此专业就必须依据这种特性展开教学和实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能胜任连锁经营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连锁经营企业的运营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连锁企业总部的运营管理,连锁企业门店的运营管理,连锁企业的商品物流管理。这三大板块又分别在内部组织系统,信息技术系统,风险控制系统,统筹规划系统等四大管理框架下完成连锁经营。

正因为有了上述连锁经营行业的特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特点也因此而彰显出来。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清晰明了了:培养具备一定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论,适应连锁零售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掌握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操作技术,能从事门店开发,胜任商品采购、品类管理、物流配送、卖场设计、商品促销等连锁经营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在逻辑

高职教育体系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本着属于它的规律进行。高职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发展地方区域经济为思路,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原则而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群。

设置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我们需要理清一条逻辑线路:所设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在此方向上有哪些岗位群?→每一个岗位群里又有哪些具体的岗位?→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胜任每一个具体的岗位需要哪些专业能力?→每一种专业能力需要哪些课程来支撑?如果我们能回答这条逻辑线路上的每一个问题,那么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就呼之欲出了。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何设置?我们本着上面的逻辑线路依次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连锁企业一线服务与管理工作。在此方向上有四个岗位群,连锁总部管理岗位群,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岗位群,物流管理岗位群,配送管理岗位群。在这四个岗位群里,有初始岗位9个,例如市场调研员、收银员、理货员、质量管理专员,物流专员等等。有可发展岗位8个,例如连锁门店店长、物流配送主管,品类主管等等。还有相关岗位11个,例如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每一个岗位都它的工作任务,例如市场调研岗,其工作任务就是信息收集、问卷调查、问题研究以及组织项目调查活动的各类协调工作。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要完成此项任务,工作人员就必须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问卷调查的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些能力从何而来呢,就需要课程来支持。要构建这些能力就必须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学基础》、《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按照这样的思路与方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就建立起来了。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框架

根据企业连锁经营就业方向和相关岗位要求,从事连锁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门店开发与运营能力,经营策划与设计能力,商务洽谈与沟通能力,商品物流与管理能力。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中有三种能力是连锁经营管理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们是门店开发与设计能力,商品采购与管理能力,门店运用与管理能力。

在学科领域里,专业核心能力往往是此专业区别于彼专业的差别与特点,也是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依据。要具备门店开发与设计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经济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等课程来支持。要具备商品采购与管理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商品学基础》、《物流基础》、《品类管理与实务》等课程来支持。要具备门店运营与管理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消费者心理学》、《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会计基础》、《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来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绝非几门专业核心课的教授就能让学生达到的,换而言之,核心能力除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支撑以外还要有其它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来夯实基底,才能真正打造出该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打造需要有三个层次的目标来完成,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在知识目标层面,要懂得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物流基础的相关知识。了解国家对连锁经营管理方面的政策与法规。要理解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购买决策的过程。懂得商品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商品采购过程。掌握理货员、收银员、店长等岗位的职责。

在能力目标层面,要有清晰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有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有问卷调查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商品采购和物流配送的能力,有理货、收银、盘点的能力,有卖场设计能力,有处理顾客投诉及危机公关能力,有人力协调,员工管理能力。

在素养目标层面,要具有一定的中国人文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热爱自己的事业,遵守行业规范,能积极工作,乐观向上。

分析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以及实现专业核心能力的三个目标层次以后,我们就可以构建课程体系了:

素养目标(公共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与要求 参考学时

1 毛、邓概论 考查 48

2 法律基础 考查 48

3 高职应用汉语 考查 52

4 商务英语 考查 72

5 高职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检索 考查 48

6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考查 32

7 体育与健康 考查 60

知识目标(专业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与要求 参考学时

1 经济学基础 考查 64

2 管理学基础 考查 64

3 會计学基础 考查 64

4 经济法基础 考查 64

5 物流基础 考查 64

6 商品学基础 考查 64

7 市场营销基础 考查 64

8 客户关系管理 考查 64

9 商务谈判 考查 64

能力目标(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与要求 参考学时

1 市场调查与预测 考查 64

2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 考查 64

3 品类管理与实务 考查 64

4 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 考查 64

5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考查 64

6 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管理 考查 64

7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 考查 64

8 消费心理学 考查 64

9 零售管理 考查 64

10 卖场设计 考查 64

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的本身就注定高职教育是重实践教学的。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以双证融通的方式进行考核。

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然后通过校内实训室进行相关专业能力的模拟实训。所谓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指学院努力开拓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与学院的合作让学生到真实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锻炼,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谓双证融通的考核方式,是指学生要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后获得毕业证书,通过校内外实训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正式毕业。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根源是行业的变化以及相应岗位能力要求的提升,所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研究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轶宏,阎惠全,王晓娟.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QSQ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1(2).

[2]孔美多.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3]黄蕾.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

[4]晋淑惠,王化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10).

[5]高皖秋.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J].学理论,2013(35).

作者简介:马经义(1981—),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红学史,中国管理思想史。现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上一篇:饭桌上的故事范文下一篇:策划转正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