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15

科技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基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益公享、风险共担”原则,目前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科研界之间协同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文章叙述了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档案资源之形成优势,阐述了科技档案服务工作要依托其独特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围绕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地方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需要,转变以往陈旧服务观念,勇于创新服务体系。确定了在政、产、学、研合作背景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角色定位。提出了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形式;创新服务质量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政产学研 合作 科技档案服务定位 创新服务体系

1 引言

政、产、学、研合作是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科研界之间基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益公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构建的一种协同创新活动,是技术创新的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早在2006年1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动力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创新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充分表明,政、产、学、研合作被确立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之必由之路。

以国家政策的引导为契机,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精诚合作,积极展开基于项目、人才培养、专家咨询、共建平台的研发模式的运转,强有力地推动科技、经济、教育、技术等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合作的有效组合,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整合、配置、共享。同时使其科技成果得以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自助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创新支柱之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围绕其特色发挥了资源优势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量引进人才,科研项目巨增,并产出了大批成果,使得地方农业高校成为“人才”、“知识”、“成果”的聚宝盆。如何发挥其优势,使其最大限度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政、产、学、研合作中起到纽带、桥梁作用,是我们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档案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2. 科技档案服务工作的定位

2.1 角色定位

坚持学术性理念,为政、产、学研合作提供“人才库”、“知识库”

角色:即指社会角色,是与社会地位相符合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行为之和。

角色定位:即管理的最高境界,指在一定系统环境下,在一个组合中拥有相对的不可替代性定位,它是建立在角色的能力、权利、责任基础之上的。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档案的建设与服务,如何进行自身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地方科技创新与集成的成败。而政、产、学、研合作是政府政策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将知识物化传播、产业界接受转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档案将扮演者一个收集、整理、传播、服务的特殊身份,起到在这些关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纽带、链接角色。

就山西农业大学而言,1907年随着实业兴国浪潮的席卷,孔祥熙先生从美国耶鲁大学学成回国办教育,创立了“铭贤学堂”、“铭贤农工专科学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山西农学院”,直至1979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至今,已百年有余。这一百年来,培养了数以几十万计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全国尤其是山西的政界、学术界、企业界培养了一大批精英。到目前为之,仍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高校。

如今,农大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教职工1570余人,高级以上技术职称480余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7人,副首席专家5人,岗位专家45人,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6人,农科110专家11人,企业科技特派员7人,农业科技特派员137人,研究开发人员533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1384人,形成了具有地方农业高校特色的“人才库”、“知识库”。

长期以来我们科技档案室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在政、产、学、研合作中,起到链接各方的纽带作用。例如:我们的食用菌专家常明昌教授,他从一入职农大便致力于食用菌课程的讲授与研究开发。当我们获悉安泽县欲为农民脱贫致富找产业寻出路时,积极联系双方,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经过常教授多年不辞辛苦,言传身教的知识传授、技术指导,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同时影响辐射了我省30多个县市。自90年代起,在山西省30多个县市进行了科技扶贫、技术服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培训农民2万人次。在安泽、泽州、沿途太谷等县,创建香菇、白色金针菇、白灵菇、灵芝、猴头菇生产基地,创建了5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并先后帮28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基地。同时常教授也创建了“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稳定了他的研发队伍。以一门课带动了一个产业。尤其是2014年在山西省政府、省科技厅的重视及政策引导下,以常教授为专家的科技团队,结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山西省生物所等研究机构联盟,山西澳坤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凯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灵县北野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等产业技术单位,建立了以政府注入资金、专家研究机构为基础的合作联动攻关科技服务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产、学、研合作联动攻关机制下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真正整合了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的多种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地方农业高校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档案部门充分扮演好了我们的社会角色,随时打开自己的“库”让其各尽所能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2.2 成果技术定位

坚持“目的实用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特点,为政、产、学、研合作筛选整理适合其发展需要的成果、技术资源。

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介于北纬34度34.8’~40度43.4’和东经110度14.6’~114度33.4’之间,南北跨度大,温度有差异,是一个被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农业发展不平衡,种植以及经济作物不尽相同。由于数年来我省太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厅、财政厅联合出台《山西省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山西省“一县一业”基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投入15亿元扶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农业产业形成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五大特色农业板块的布局。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地方农业高校,我们义不容辞配合政府的这一举措,坚持“目的实用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认真筛选、整理适合其发展的成果、技术。

例如:根据吕梁山地理特点和本地枣、核桃为主要经济作物。组织了“枣裂果防霉及裂果制酒精技术”、“枣黑顶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预防枣裂果营养调节剂的推广应用”“丘陵地果实丰产核桃示范园建设理论与实践”等适用性技术以及一些小杂粮、种植、养殖技术,使得吕梁地区这个原贫困山区“扩大了核桃,稳定了红枣,优化了杂粮,提升了畜牧”,形成了10大类80多种特色农产品,成立农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户,带动农产品专业户60多万户,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对雁北地区我们组织了“畜牧养殖技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优种养殖基地高效生产技术”、“生态畜牧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及装备”、“舍饲草食畜疾病防控技术”、“羊粪生物链高效处理与产品转化”、“牧羊产品及羊全混饲料开发”、“冷冻羊肉产业化技术”、“肉用羔羊高效育肥预混料推广与应用”,推动了雁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针对晋中盆地、晋南盆地的果蔬业的发展,组织了“增施钾肥提高苹果对抗腐烂病能力的研究”、“丘陵山地苹果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梨新品种‘旱之裂’选育研究”、“富钙富硒富锗梨果开发”、“酥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集成新技术示范”、“保护地蔬菜品种选育综合技术”、“温室蔬菜粉虱类害虫的持续控制技术”、“果品蔬菜农药污染综合控制技术”、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蔬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集成新技术示范”。推动了当地果蔬业的发展。

总之,积极配合政府发展策略。根据全省不同地域、气候以及经济发展特色,从大量的科技成果档案中,筛选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产业的成果技术。通过各种渠道为地方、企业、农民提供技术支撑。

2.3 社会服务定位

树立“大服务”理念,构建与政、产、学、研相匹配的服务体系。

纵观历史,社会总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科技档案服务社会化发展较快,可我国的档案服务社会化进程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有:1.档案服务主体单一,主要以档案馆作为面向社会提供档案服务的机制,档案馆内其他机构、市场和社会力量并没有积极参与到档案服务社会化中来。2.档案服务范围较窄。服务机制、形式陈旧,主要限于各需求单位个人的查阅,档案机构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应能发挥的作用之间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尽管借助信息技术、档案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服务范围也有所拓展,但档案服务还没有真正实现服务全社会的终极目标。

数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发展程度越来越快,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档案资源也越来越具有重要价值,其时效性也越来越突出。把科技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变成现实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化成为科技档案工作和档案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2009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就曾指出:“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发挥社会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档案服务社会化已成为社会发展得必然。因此,我们科技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大服务”观念,以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为依托,创新服务机制,服务形式、服务质量,将“社会大服务”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3.创新高校科技档案服务体系

3.1创新服务机制

科技档案服务机制的创新是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建立新型的服务机制,实现档案工作机制的转型,要由以往收藏、借用一般型服务向挖掘、编研、分层次转变;由窗口被动型向走出去主动型跟踪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从检索工具式向编研成果式服务转变,真正体现科技档案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前瞻性、广泛性、开放性。

3.2创新服务形式

科技档案服务形式关系到档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要转变观念,要有积极的档案信息转化意识和强烈的信息推销意识,要强化档案的效益意识。这样我们就要打破以往所有不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档案服务形式,重新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服务模式。

(1)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和开放化。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科技档案进入市场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建立科技档案成果目录网络化。各级档案部门协同组建覆盖面大的科技档案信息网,上下结合,左右联网,建立全国性科技档案信息大循环格局,形成科技档案的全社会化服务。

(2)主动关注密切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跟进服务。科技档案部门要时刻关注地方政府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要主动积极跟进服务,依托已有专家、成果、技术资源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3.3创新服务质量

“质量”是衡量任何服务的最终标准。农业科技档案服务的最终体现也是看其最后达成的效果。因此,科技档案服务紧紧围绕 “建设地方农业院校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和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深化中央财政科技管理政策,省“构建‘131’创新驱动战略体系”的战略决策,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各项工作,使科技档案服务工作质量大大提升。2015年,依托我们“专家库”、“项目库”优势,在省政府政策指导下,参与食用菌、设施蔬菜和微藻燃油3个省煤基重点攻关项目的投标竞争,组织专家选择项目,联合省内外18所大学和科研院所,10多家龙头企业。通过多次的论证三个项目全部中标。充分突显了政、产、学、研合作的优势。也体现了科技档案服务大社会的质量的提升。

4 结语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档案的服务工作,一定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依托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地方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需要,积极构建各类载体和平台,围绕地方经济高效运转跟踪服务。与地方各部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在政、产、学、研合作中定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及时调整视角找准档案工作与服务对象的结合点,做好超前服务,真正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做出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财富,杨静.中外档案服务社会化的比较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3,1:76-81.

[2] 饶圆.档案服务社会化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6:51-52.

[3] 姜相杰.档案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态势[J].学理论,2008,16:71-73.

[4] 俞伦祥.公共档案馆通过媒体公开档案信息的模式研究[J].四川档案,2011,3:30-32.

[5] 曹玉. 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管理的实践范式研究[J]. 档案与建设. 2012(07) 15-17

[6] 杨晓晴,李财富. 2005~2010年我国档案服务社会化研究综述[J]. 档案学通讯. 2011(02) 8-11

[7] 陈明洁. 互联网时代下档案服务的创新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2(03) 198

[8] 姜延延. 档案服务方式多元化实现途径浅析[J]. 中国地名. 2011(02) 44

科技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见,做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发展林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现阶段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本文就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做了简要的分析以及探讨。

关键词:生态建设;林业发展;战略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会关系我们人类生活环境的好坏。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人类将社会发展的重点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而严重的忽略了生态建设,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差。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自然灾害,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更是严重遏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因此,为了尽快的改变这一现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并且必须要尽快付诸实际行动。

1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1.1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

要想建设好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林业的迅猛发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是首要的条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另外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就是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思想,确保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呼吁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保护大自然,这是我们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进步。

1.2 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要想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在进行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始终从实际出发,发展战略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尽快的确定林业发展的方向以及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每个人都应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地生存环境,不断地改革并且完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1]。

1.3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一起抓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多,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人们开始渐渐的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想要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要想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就必须要做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一起抓,让它们可以成为我们共同的发展目标。为了使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在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就应该始终以生态建设为主,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可能的找到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的共同方向,然后根据这一方向进一步的规划及建设。而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2 探索林业发展道路

2.1 加强林业生态化建设

为了更好的促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确发展的核心,在林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不断的改革并且发展林业生态建设的格局,做好林业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积极的引进并且应用先进的工作建设技术,进而更好的确保整个工作的建设质量。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各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增加城市绿化的面积,做好城市的生态发展建设对于整体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已经建设好的局部生态环境,应该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管理,确保这些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完好性。其次,应该禁止乱砍滥伐的行为,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一旦发现存在乱砍滥伐、乱开垦的行为必须要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我国各个林业部门的砍伐数量。最后,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不断的改革并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乱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落实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2.2 不断的深化林业改革

不断的深化林业改革对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林业制度始终不够完善,进而严重的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步伐,因此,不断的深化林业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把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代林业工作的根本任务。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总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深化林业改革,首先,应该快速并且全面的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改革并且完善林权制度,这样可以加快林业发展的速度,进而带动经济的同步发展[2]。其次,还应该不断的深化重点国有林区的改革。对于这一类林区而言,应该明确所有管理人員的工作责任,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而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尽快的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以及创新,积极的探索并且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产权制度,做好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最后,还应该确保国有林场改革的稳步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国有林场的资金投入力度,尽快根据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及管理机制,同时还应该招聘专业的林场管理人员来担任林场管理这一工作,并且组织他们定期的进行培训以及考核。同时积极的发现并且挖掘国有林场的潜在资源,进而保障国有林场的快速发展。

2.3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林业必须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积极作为。众所周知的是,林业的快速发展一定会带动农牧业的发展,林业与农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息息相关,如果可以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农牧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更好的挖掘我国林业产业的潜在能量,然后,林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些潜在的能量积极的发现并且发展与林业产业发展相关的项目,因地制宜,不断的加快整个林业的发展步伐。最后,林业管理各个部门也应该不断的加大对于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加大人才和资金扶持力度,真正的贯彻并且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确保林业发展越来越迅猛[3]。

2.4 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力度

在整个林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建设以及林业发展,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力度至关重要。在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气候环境差别比较明显,尽管人们在植树造林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取得的成果却千差万别,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加大林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应用现代新型的林业科学技术进行植树造林,进而不断地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另外,还需要积极地开展优质林场的开发,按照优质林场的情况不断地改造低质的林场。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于林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科技团队不断地研究新的林业科技,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引进并且应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地发展林业,就必须要始终围绕生态建设,认识到生态建设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根据各个地区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的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为林业发展提供一个更好地平台。最后,林业管理部门也应该不断地改革并且完善林业发展战略以及林业管理制度,加快林业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李彩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J].建材与装饰,2016(29):192-193.

[2] 王振海.以生態建设为主的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5,35(12):102.

[3] 张蕾.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J].绿色中国,2005(6):9-12.

科技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构成元素,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因此本文通过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着专业水平不一、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术研究氛围较差等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教师发展改革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从提高专业水平、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完善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水平,增强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发展;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方式

1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缺乏,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促进学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学校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但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师资队伍的完善与发展。首先,由于学校发展程度不同,其师资队伍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部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师资力量呈现出匮乏的状态。并且学校在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影响师资队伍的扩张。其次,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忽视对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教师队伍在组建过程中,学校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师队伍结构,让教师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形成统一性的工作方向,不利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升高。

1.2 专业水平不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专业水平是衡量教师的标准,也是建设师资队伍的关键。但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忽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没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学校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为教师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并且相应的考核制度也不全面,教师无法按照考核结果,调整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中,影响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也降低了师资队伍水平。同时,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但在实际情况中,教师管理制度并不全面,其仅是对教师的职责进行规范,没有相应的福利制度支持,降低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了教师的流动性,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

1.2 教育资源缺失,学术研究氛围较差。

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提供给教师使用,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但部分学校没有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且教育资源的缺乏,让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学术研究氛围较差,也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学校没有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并且对学生研究的资金投入较少,无法让教师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不利于教师的整体发展。

2 基于教师发展改革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2.1 扩展师资力量,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应对教师发展形成正确的认知,掌握教师发展的具体内涵,结合教师发展的具体特点,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首先,学校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提供全面化的支持。学校应扩大师资力量,增进教师人数构成,形成具有全面化特点的师资队伍。其次,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师资队伍结构,让其更加符合实际发展情况。学校在调整师资结构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师发展内容,为教师制定结构等级。教师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自身结构等级的升高,进而增进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的综合发展。

2.2 提高专业水平,健全管理制度。

在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也是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基于此,学校应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教师自主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在教师发展内容的影响下,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与考核标准,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教学水平等各个方面,并且应形成透明化的考核模式,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从而让教师能够依据考核结果,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稳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学校还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队伍形成高效化的管理模式。合理规划教师的职责,并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健全福利制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福利支持,增进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调动教师的凝聚力,从而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

2.3 丰富教育资源,营造学术研究氛围。

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合理使用教育资源时,能够应用教育资源,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转变自身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术实验环境的营造,让教师在开展学生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先进的研究设备验证自身的猜想,从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也加快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3 结语

师资队伍教师对学校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增进资金投入、融合教师发展内容等方法,解决了师资队伍在建设过程中专业能力不一的问题,达到了形成优良的学校师资队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跃芬.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的发展与思考——以江苏省溧阳职教集团为例[J].职教通讯,2017(29):45-48.

[2]王琼.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学校跨越发展——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教师培养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7(Z2):57-59.

作者简介

張永盈(1989-)男,江苏省连云港市人。硕士学位。现在就职于江苏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1

科技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是衡量、评价与监测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参照物。近年来,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设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一直以来,我国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而是作为教育指标体系的一部分,依附于教育指标体系中。直到2012年9月,教育部组织开发了“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学前教育的有关指标进行了说明。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历史发展,有助于了解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教育指标体系中的学前教育指标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发展起源于我国教育指标体系的发展。我国教育指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重要的标志是1988年开始每年定期发行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这可以算是我国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一直以来,我国都未形成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而是将学前教育指标视为教育指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事业有了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育统计系统也日益健全,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指标的逐步规范化和统计数据的公开化。[1]主要表现为:(1)教育统计工作的相关法规逐步建立健全,我国教育指标体系逐步走向规范化。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和1987年分别发布了《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86]教计字034号)和《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87]教规字002号),这两项法规的出台,明确了各项教育指标的内涵,促进了全国范围内教育指标的规范化。(2)通过发布教育年鉴的形式,教育统计信息逐步公开化。在各种相关教育年鉴中,《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是我国教育部公开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我国教育方面最重要最全面的综合类年鉴,也是分析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的重要文献。1988年原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编订并第一次出版了《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主要是公布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教师的年度数据以及不同层次、科类专业、隶属关系和地区分布的基本机构状况。1990年以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其中1993~1998年期间更名为《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采取中英文对照方式向国内外每年定期发行。一直以来,我国都未形成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而是将学前教育指标视为国家教育指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纳入常规教育统计。因而,分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2010》[2]中有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指标和统计数据,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和把握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变化阶段。

1. 1987年至1997年,关注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两类指标,指标总量较少。这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指标关注了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两类指标,指标结构不完整,总量较少,仅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分类别的数据统计。(1)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结构仅有“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两个部分,尚未关注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其它重要要素,指标结构极其不完整,不能反映我国学前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且,在教育规模中仅反映了教育机构和教育对象的数量指标;在师资队伍中仅反映了教职工的数量、园长和专任教师的学历,未能全面反映师资队伍的质量情况。(2)仅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分类数据统计,对“园长和专任教师学历”没有进行“分办别”和“分城乡”的数据统计,无法了解不同办别间和城乡间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差异。

2. 从1998年至今,逐步增加教育经费和办园条件等指标,指标总量不断丰富。这一阶段是学前教育指标的重要发展时期,学前教育指标结构逐步完善,在继续关注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指标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教育经费和办园条件等指标,指标总量不断增加,更为丰富。由于这一时期以指标的增加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年份指标增加的数量和重要程度,这一阶段内学前教育指标有三个重要变化节点。

(1)1998年,增加了教育经费相关指标。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第一个重要变化节点是1998年。这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从仅关注“办学规模”和“师资队伍”两个方面,到关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三个方面,同时增加了相应的指标。学前教育经费指标主要反映了经费的不同来源和支出方向的数量,以及政府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努力程度和支持程度。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中增加了“教育经费”这一指标领域,同时增加了“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两项一级指标,包括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央年度完成投资”、“省级年度完成投资”等11项二级指标,初步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情况。

(2)2001年,增加了办园条件和幼儿教师职称的相关指标。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第二个重要变化节点是2001年。这一时期,在学前教育指标的结构中,增加了“办园条件”这一指标领域,指标的结构更趋向完整,同时增加了“幼儿教师职称”等反映教师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来看,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①增加了“办园条件”相关指标。办园条件指标主要反映了幼儿园所需的校舍、设施设备等基础硬性指标。在“办园条件”的指标领域中增加了“幼儿园校舍”和“图书以及其他”等一级指标,初步反映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的基本情况,同时该项统计中按城市、县镇、农村分类的方式,可进一步反映出基本办学条件的城乡差异,反映学前教育领域的城乡公平状况。②在“师资队伍”指标领域,增加了“代课教师”、“兼任教师”和“幼儿教师职称”等指标。在“教职工数”中增加了“代课教师”和“兼任教师”两个二级指标,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中不同类型的教师结构。同时,“代课教师”这一指标的加入,是国家和社会对代课教师这一特殊教师群体关注的产物。而“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的职称”指标增加,反映了对幼儿教师质量的进一步凸显。③在“办学规模”方面,增加了“学前班”、“入园(班)人数”和“离园(班)人数”等指标。“学前班”在“教育机构”指标中细化出来,有助于我们了解学前班这种我国幼儿教育机构中的重要特殊形式在学前教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在“教育对象”中加入“入园(班)人数”和“离园(班)人数”等指标,体现了对教育对象流动性或动态趋势的关注。

(3)2003年,增加了民办学前教育和和分年龄幼儿数相关指标。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第三个重要变化节点是2003年。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指标中主要增加了民办学前教育和分年龄幼儿数相关指标。①增加民办学前教育相关指标。民办学前教育相关指标的增加,是民办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产物。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中,增加了“全国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的统计项目,其中对民办幼儿园的园所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园幼儿数、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等六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有助于了解我国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②增加了分年龄幼儿数。分年龄幼儿数有助于了解适龄幼儿数量的变化,是幼儿园所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响着对教师、教育设施与用品以及其他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幼儿人数统计方面,增加了“幼儿教育分年龄学生数”这一指标,对不同办别的城乡的“3岁以下”、“3~5岁”、“5岁以上”的“入园(班)人数”、“在园(班)人数”和“离园(班)人数”进行了交叉统计,使得原来对幼儿数的统计更加细化,信息量也更加丰富,不仅可以对全国各年龄段幼儿的总数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还能够实现对学龄人口数量、结构变化的预测。另外,这一时期与幼儿教师培养有关系的指标“中等师范学校中幼儿师范学校基本情况的统计”被删除。分析该项一级指标及其全部指标内容整体删除的原因,主要与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撤并升级改革后,中等师范学校数量急剧减少,结构发生剧烈变化有关。

总的来说,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2010》中有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指标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指标最初仅能部分反映学前教育的规模和师资队伍状况,发展为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前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和办园条件状况。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经过了一个较为长期且曲折的发展过程,总体的发展趋势是指标结构不断完善、指标内容不断扩充。这一时期,形成了包括4类9项一级指标37项二级指标在内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教育规模:教育机构数(园数、班数、学前班数);教育对象数(入园幼儿数、在园幼儿数、离园幼儿数、毕业生数、招生数)。

师资队伍:教职工数(园长数、专职教师数、代课教师数、兼职教师数、保育员数);园长和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园长和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中央年度完成投资、省级年度完成投资、学校自筹、个人集资、新增固定资产)。

办园条件:幼儿园校舍(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其他用房、危房面积、当年新增面积、幼儿园中的户外活动场);图书及其他(图书、教学用录像录音带)。

(二)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雏形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大力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来衡量、评价和监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做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2012年9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教育部组织开发了“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学前教育的有关指标进行了说明。[3]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学前教育指标相比,有如下变化:

1. 在师资队伍指标中增加教师的编制、工资待遇与培训等重要指标。之前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指标关注了幼儿教师的数量、学历和职称情况,仅能反映出教职工队伍的规模信息和基础性的质量信息,而幼儿教师普遍关心的编制、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以及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培训等指标严重缺失。在当前我国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强大呼声和政策导向下,对幼儿教师的编制、待遇保障和培训指标进行了增补。现有指标体系在师资队伍中增加了如下指标:

师资队伍:教师任职情况(专业技术职务;编制情况;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其他津贴补贴;上年平均月收入;参加社保类型;有无医疗保险;有无失业保险;有无生育保险;有无基本养老保险;有无住房公积金;有无工伤保险);教师学习简历;教职工培训。

2. 将教育经费指标进一步细化为收入和支出两类,并按照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分别统计。教育经费指标的进一步细化,有助于详细地了解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经费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现有指标体系在教育经费中进行了如下调整:

学前教育机构收入: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分别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事业收入;其他收入;基本建设拨款;本年实际收取学杂费。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还包括: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还包括:企业拨款/举办单位、个人投入;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

学前教育机构支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支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支出。分别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其它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3. 在办园条件指标中增加幼儿园卫生和安全指标。之前的办园条件指标关注了幼儿园校舍面积和图书情况,仅能反映出办园的规模信息和部分教学资源信息,而保障幼儿卫生健康和安全的指标严重缺失。因此,在办园条件中增加了如下反映幼儿园卫生和安全的指标:

办园条件:安全保卫人员;数字资源量;供水方式;厕所情况

4. 增加了幼儿资助和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两类指标。现有指标体系针对《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的相关政策导向和重要举措,及时调整和增加相应指标,增强了政策敏感性。首先,增加了“幼儿资助”指标,反映了国家对弱势人群接受学前教育状况的关注。其次,增加了“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指标,反映了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学前教育政策中关键举措和项目的实施情况,有助于监测和评价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幼儿资助与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指标具体如下:

幼儿资助:家庭人均年收入;本学期补助伙食费金额;本学期减免保教费金额;本学期其他补助金额;资助发放学年及学期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基本情况;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村闲置校舍改建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中央财政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申报情况;城市学前教育综合奖补资金项目;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学前教育资助项目。

二、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历史发展的特点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从教育指标体系中的学前教育指标发展为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结构和内容逐步完善,初步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结构包括“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园条件”、“幼儿资助”和“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六个方面,指标结构逐步完善,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各领域的基本情况:(1)教育规模方面主要反映了园所数量和在园幼儿的人数。(2)师资队伍方面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幼儿园教职工数量、学历、职称、编制、工资待遇和培训情况。(3)教育经费方面反映了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情况。(4)办园条件反映了幼儿园面积、教学资源、卫生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硬件条件。(5)幼儿资助指标反映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建立情况。(6)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指标反映了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学前教育政策中关键举措和项目的进展情况。

(二)呈现时代性,体现了各时期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下转27页)(上接9页)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反映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所面临的新情况。首先,指标关注了一段时期内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学前教育普及、幼儿教师质量和民办幼儿教育等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次,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指标也随之出现增减调整。依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提出的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等新政策,相应增加了师资队伍和幼儿资助等指标内容。

(三)功能逐步多元化,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评价监测和政策决策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已经从简单的描述功能逐步发展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评价监测和政策决策功能。首先,客观描述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现有指标在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园条件等多方面实现了描述功能,如实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要特征。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和监测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现有指标对我国学前教育及其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评价和监测的功能。第三,现有指标针对我国各个时期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导向和重要举措,及时调整和增加相应指标,增强了政策敏感性和决策功能。

尽管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成就,但是相对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来说,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比如,现有指标脱离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与条件,对社会经济、人口等背景反映不足;现有指标缺乏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各指标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难以对指标反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现有指标的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差,无法进行国家间和地区间学前教育的比较和借鉴。因此,在吸收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更深入的探讨,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力.教育政策的信息基础:中国、新加坡、美国教育指标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2010)[J].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011.

[3]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关于印发《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方案》的通知(基二司函〔2012〕109号),2012年9月26日.

科技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优质品牌、创建融合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Key words: Wuling Mountain area; cultural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converg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 引 言

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国发 [2009]3号),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645万,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同时,该区域是我国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主要生产、生活区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是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带之一。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中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优势先导产业来发展。因此,研究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无论是带动该区域人民脱贫致富,还是中西部地区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有望为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提供新的发展样本。

二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1.对融合发展形成共识

武陵山片区从地理上看是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连接地,正好处于我国国土的最中心位置,古代这里是出川入蜀的重要通道,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也是巴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云贵高原文化的交汇地,同时还是我国的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本区域提供了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而多元文化组成则为本区域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文化产业单一的发展方式,无法将本区域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展现。而旅游产业,单单只是打起山水旅游的宣传营销牌,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无法长时间地吸引旅游者[1]。因而,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2009年国家发改委、民委组织调研组到渝鄂湘黔4省市毗邻地区就武陵山片区具体规划进行了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市场。[2]

2.融合发展已进入初级阶段

一般来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3]当前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走进了初级阶段,片区内的有关文化与旅游部门的负责人意识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频繁举行各类文化旅游节,“以旅游传承文化,以文化壮大旅游”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之一。

3.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品牌

武陵山片区各地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植根于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开发出系列化的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精品。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湖南张家界《魅力湘西》,大型实景山水舞台剧《天门狐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德夯苗族文化展演、湖北恩施土司城歌舞表演等原生态表演剧目,以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向游客展示了武陵山片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旅游内容和内涵,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及称赞。这些旅游精品品牌为武陵山片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4.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

山高路险、对外封闭是导致武陵山片区大多数少数民族人民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也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武陵山片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得以开发和运用,同时也使不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依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如2013年1月-6月,湖北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咸丰坪坝营、恩施土司城四大核心景区共接待游客1 566 101人次,旅游收入15 029万元,使当地人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三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闭塞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4]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部类,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有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之称,其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武陵山片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条件的基本特征是总体水平低,运营效果不佳。[5]具体情况见下表1。

2.经济结构老化,产业结构欠合理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具体表现为三大产业的比值。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PettyClarkLaw),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包括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会逐步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6]

当今世界,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的高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和层次,而最具核心竞争地位的当属第三产业的体量和比重,例如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0%,显露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从表2可以看出,武陵山片区内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没有多大竞争优势。具体而言,恩施州和铜仁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任务明显要重于其他四地市区。就各地区而言,铜仁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恩施州次之,湘西州位居第三,怀化排在第四,黔江区和张家界随后。黔江区的第二产业达到50%以上,怀化和湘西州的比重超过40%,余下地市区均在30%左右。在武陵山片区中,张家界市的第三产业占GDP的6成以上,铜仁地区、湘西州和怀化地区均达到40%,而黔江区和恩施州的第三产业有待加速发展。

3.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源动力不足

20世纪末,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城镇化率由世纪初的13%提高到48%,100年间增长了35个百分点,它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上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7]根据美国著名地理学家雷·罗德姆(Ray Northam)“三曲线”定律,当一个国家城市化处在30%到70%之间时,表明这个国家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3%,城市居民达到6.9079亿人,而武陵山片区整体城市化率尚未达到35%,经济源动力严重不足。详见下表3。

4.区域市场规模偏小,需求结构层次落后

市场经济已被证实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经济方式。市场的不断发育和深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8]发育程度高的市场能够有效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区域市场发育状况是地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市场流通规模迅速扩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武陵山片区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发育缓慢,市场规模小,需求结构层次落后,市场主体成熟度低。

第一,区域市场规模不够大,且6个地市州的市场成熟度差距明显。通常,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衡量区域市场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2012年,武陵山片区6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01.09亿元,人均不足全国的44%。同时,区域内6地市场规模差距大,其中铜仁地区和恩施州不到全国均值的30%,这足以表明武陵山片区市场规模偏小,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详见表4。

第二,市场需求结构落后。需求结构是指最终需求的构成,即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常以居民非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费支出比重来衡量。[9]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局限,缺乏武陵山片区全体居民的消费支出数据,本课题只能找到农村的相关数据作为参数;同时,鉴于武陵山片区以农业人口占绝对主体,这里计算的农村居民2012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食品支出现状,可以近似反映武陵山片区的市场需求结构层次落后情况。详见表5。

四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1.盘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谋划

武陵山片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只有经过整体谋划,形成条理明晰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才能更好地将其效果发挥到最大。表6简要地反映了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初步定位。

2.打破条条块块界限,加强联动互动

因武陵山片区71个单元区行政管理上体制和模式的限制,缺乏深层次的衔接、沟通、合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般都是各自为阵、分段开发,导致各文化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严重,肢解了资源的完整性和丰富性,降低了武陵山旅游资源的档次和文化品位。因此,武陵山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应该树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意识,制定武陵山片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构想和行动纲领,为区域协作提供新指导、新方向、新动力。其次要充分认识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寻求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审视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和交通、产业、旅游、科技、环保、商贸、信息等合作平台,增进高层互访互动,加强互联合作;[10]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合作;淡化行政手段,强化市场功能;淡化单边行为,强化多方合作;加大对接力度,力求多赢共进。[11]具体如拆除旅游市场壁垒,推进各种要素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统一对外报价,区域内旅行社在开展组团业务时享受同等待遇等。

3.确定核心产品,制定配套规划

武陵山片区跨越渝鄂湘黔四省市,是全国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同时也是苗族、仡佬族、侗族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得这里的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定为本区内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产品,是毋庸置疑的。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打造民族文化节庆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节庆产品的推出,不仅可以加强武陵山片区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化影响力,吸引广大游客参加武陵山片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而且可以提升武陵山片区文化声誉,推进武陵山片区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全方位发展。[12]如土家族很有特色的“偷”东西节,偷南瓜,偷饭碗;苗族的姊妹节,第一天是做汁染米,第二天歌舞集会;侗族的三月三,男女互赠葱篮或笆篓以表爱意等节庆活动就是打造民族文化节庆产品的最好素材。

第二,建立民俗文化旅游博物馆。武陵山片区的民俗文化,是这个群体的共同记忆,建立民俗博物馆,不仅能坚守住这个记忆,丰富这个地方的民间文化,更让外族人通过展览实物的形式,形象地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因此,可在武陵山片区的主要城市建立民俗博物馆,在馆内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将其特殊的文化、建筑、起居、服饰、饮食、歌舞、传说、戏剧、工艺、禁忌、丧葬等予以集中展示。向游客介绍土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只是四省市应做好各区域内的主打产品,做到民俗文化不重复,以便让游客到一地,体验一地民俗。[13]

第三,打造大型民俗旅游表演节目,以精致而通俗的歌舞表演形式展现民俗文化,加深游客对民俗文化的记忆。表演内容可从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等方面来展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包括土家族的哭嫁、摆手舞、茅古斯,侗族的饮食文化“合拢宴”,苗族的苗鼓舞、拦门酒和拦门歌等可以充分展示少数民族民俗的大型室内歌舞表演,并且在表演中可以让游客广泛参与,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表演活动以巡回演出的形式在四省市进行,这样既可避免表演太多造成的泛滥,又可形成一种物以稀为贵的效果,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二)着力打造优质品牌

1.提升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14]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益。[13]为此,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面向游客的安全预警制度,保障游客平安出行。在已经建立的出境旅游预警机制基础上,建立区域内旅游安全预警体系,适时提醒游客注意出行安全。二是加快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设。[15]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符合片区区情的旅游救援体系,及时救助遇险遇难游客,避免因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完善旅游保险。积极利用保险的商业机制,化解旅游风险,减少游客和企业的损失,减少事故引发的纠纷。[16]

2.加强整体形象塑造与营销

武陵山片区各个行政单位各自为政,分别塑造自己区域的旅游形象,发展速度及被认知度也不尽相同,海内外很少有人整体了解武陵山片区美丽的风光和浓厚的民族风情。[17]为了提高武陵山片区整体文化旅游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树立武陵文化旅游的形象,必须加强片区内的联合,扩大对国内外的宣传,或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拍成旅游风光片、旅游画册等形式进行展示、宣传。同时建议中央职能部门加强对武陵山片区整体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推介,多安排一些外国旅游组织对武陵山进行实地考察,尽可能使武陵山片区直接走向世界。[18]

3.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打造精品中心景区,以中心带动周围,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态势。如湖南,重点打造以张家界为主的精品景区,湖北以恩施为中心景区,贵州以梵净山为中心景区等,分层次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在各地打造出至少一个精品景区,然后向四周扩散发展。(三)创建融合发展机制

1.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机制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在政策、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制定出台扶持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组织湘鄂黔渝三省一市旅游部门,建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19]签署《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合作协议》,清理各种形式的关卡壁垒,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局面,积极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交通贯通、旅游客源互流、旅游产业同兴,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2.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在人才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机制,在选择与培养人才上,要结合武陵山片区的特有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人才,并提供相对应的优惠政策。一是要界定好引进人才的范围和对象,只要是符合该片区所需要的紧缺型人才,不受学历、学位和任职资格限制,都可作为引进对象;[20]二是将引进方式划分为调入方式(包括录用、聘用等)和柔性流动方式引进两大类,不同的方式适用不同的优惠政策。通过临时聘用、借用、兼职、顾问、讲学、技术咨询、合作开发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的人才,不受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的制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事一议商定优惠政策和相关待遇。[21]三是凡属人才在编制、工资福利、职称、社保、健康体检、住房、技术成果转化以及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托入学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22]

3.完善对外交流常态化机制

通过打造“中国·武陵山发展高峰论坛”,扩大论坛组织的影响,实现吸引外资和融资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论坛举办地的宣传营销。[23]为此,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打造“中国·武陵山发展高峰论坛”,要紧密围绕“武陵山文化旅游发展”这个主题进行,每次论坛要有明确的目标,切忌落入俗套,流于形式。二是对参与“中国·武陵山发展高峰论坛”的人员要有一定的标准限制,注意区分不同的层次,制定入选论坛的标准。[24]三是活动要有周期性,可以每年轮流在协作区成员地举办。四是要注意成果的汇集和转化,要及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速武陵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参 考 文 献]

[1] 王生鹏,孙永龙.甘肃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3):95-100.

[2] 洪天云.构建“中国—武陵山片区”的思考[J].新重庆,2007,(7):16-17.

[3] 许显昌,钟建春.构建武陵山片区的战略思考[J].新重庆, 2009,(8):18-20.

[4] 周文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0,(27):44-48.

[5] 戴楚州.加快武陵山片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J].三峡论坛, 2010,(1):70-75.

[6] 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322-326.

[7] 曹诗图,沈中印,刘晗.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J].特区经济,2005,(10):188-190.

[8] 孙国学.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商贸,2010,(9):148-149.

[9] 田祖国,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01-03.

[10]谭宏,谷继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长白学刊, 2010,(1):154-156.

[11]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8):74-78.

[12]汪清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研究-以佛山市文化与旅游产业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1):68-72.

[13]张河清,洪梅.文化产业与旅游开发整合创新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8):4-5.

[14]尹华光.旅游文化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15]尹华光,彭小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1-106.

[16]尹华光,费建杰,谢莎.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感知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1-87.

[17]尹华光,彭小舟.文化与旅游关系探微[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117-118.

[18]梅红霞.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举措. [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85.

[19]黄延安.武陵山片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的思考[J].中国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9,(5):20-23.

[20]王雷亭,王学峰,潘华丽,崔凤军.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J].泰山学院学报,2003,(5):92-96.

[21]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77-84.

[22]李玉林,徐洁.我国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区域差异特征比较研究[J].求索,2013,(4):4-6.

[23]Craig Thompson. Tourism in the Gambia: problems and proposals.Tourism Management, 1995,16(8):571-581.

[24]John Brohman. NewDirections inTourism forThirdWorld Develop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23):48-70.

科技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说明产业组织理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紧密地围绕了市场本身的变革,强调了未来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组织、竞争、市场结构、管制、合约

自马歇尔对微观经济进行了经典的解释后,市场理论的讨论便一直成为经济理论的主要重点。在罗宾逊夫妇、张伯伦?等早期经济学家开创性的努力下,市场中竞争和垄断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经济领域的微观部分的认识大大加深了。产业组织理论正是在不断汲取前人的营养下逐渐从微观经济学分离出来,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一种进一步解释微观市场的主流理论。近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无论在研究方法、对象和解释的问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场本身在许多方面已经出现了许多深刻的变革。文章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来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研究方向。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看,产业组织出现在20世纪开始现代制造业企业兴起后,早期学者将“产业”和“制造业”等同,把产业视为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集合。马歇尔首先提出了产业组织概念。在他看来,产业和生物组织体一样,是一个伴随着组织体中各部分的机能分化(企业内的分工和社会分工)和组织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和联合(企业的兼并和准兼并)的社会组织体?。他以分工和协作为基础讨论了产业组织中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工厂规模和经济规模。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以此为基础构架了整个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更加强调了产业组织中的厂商结构和行为。

在研究假定上,产业组织理论保持了主流理论的“理性人”的假定。稳定性偏好、约束和自利性最大化行为体现了“理性”的特征?,主流理论强调了“厂商”作为“理性人”的假定,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也将这一假定贯穿于厂商之间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在厂商理性中,关键的线索是“利润最大化”假定,企业如同“厂商”一样具有“完全”的理性偏好。这是产业组织理论中最有争论的领域之一,大量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将产业中的企业作为“厂商”是不够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威机制及企业决策的“有限理性”都不能满足“最大化”行为的假定。但新产业组织理论仍然保持着单个人的“理性”假定,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和企业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在研究方法上,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局部均衡仍然是产业组织中的主要分析方法。不论是贝恩模型还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由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限制,在大量地采用了主流理论的分析方法中,特别强调了局部均衡。局部分析是建立给定条件下,对解释的因素进行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分析,这是主流理论常用的分析工具,产业组织理论并没有进行扩展。不同的是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中,解释的因素不仅仅是价格,还包括更多的变量(质量、广告、研发等),新产业组织理论则引入了信息。产业组织理论也大量地运用了博弈论分析工具。但博弈论分析方法也是以局部均衡为基础,不论是局中人函数的采用,反应函数的对策行为及博弈均衡都反映了局部均衡的逻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产业组织理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主流理论工具,并没有开拓性的发展。

在研究对象上,产业组织主要侧重于从供给角度分析单个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经济绩效。贝恩模型以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主要推论为基础,更多地重视了实证研究,将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并开创性地通过结构—行为—绩效即三分法对市场进行分析。强调了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厂商定价和非价格行为,也会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这一思路与主流的价格理论推论基本一致。在主流的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占和垄断市场中的基本假定是不同的。根据这些假定,通过形式化的模型分析演绎出企业不同的定价行为。

二、产业组织理论沿革

产业组织理论从英国开始,但系统化的工作主要是美国经济学家完成的?。1960s,基本同时出现了“结构主义”和“芝加哥”学派两种理论流派?。尽管这两种流派都是以新古典理论为出发点,但由于理论逻辑、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对象不同,在理论结论上存在很大差异。两种流派的论战结果也大大深化了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和认识,为新产业组织兴起奠定了基础。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思路

结构主义主要建立在两项经验性研究基础上,即对经济绩效的衡量和结构与绩效关系。贝恩(1959)用4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来测量市场结构和用回报率来测量绩效,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个美国样本制造业,得出的结论是集中度与经济绩效正相关的关系。贝恩第二项研究是用进入壁垒来测量市场结构,检验了20个美国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和利润的关系。结果进一步发现了集中度和利润之间的正相关性,并发现平均回报率在高壁垒条件下明显地高于低壁垒的现象。

围绕着这些经验研究结论的解释,贝恩建立了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特别是市场绩效的理论假定。所谓市场结构主要是涉及影响竞争过程的市场特征,主要强调进入壁垒条件,包括厂商的规模及其分布、产品差异化程度、厂商的成本结构及政府管制程度。行为。行为主要包括产品定价和非价格行为。贝恩强调市场结构影响单个厂商的经济行为,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如厂商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佣工策略、工作条件等;间接影响,如厂商内部资源配置及其产品定价和竞争策略。绩效,主要是通过规范的“好坏”标准对满足特定目标的经济行为的评价。完整的理论逻辑框架如图。模型主要的理论逻辑包括:

1. 在结构—行为—绩效中,模型运用了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推论。

2. 从理论的逻辑来看,更多地强调了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

3. 更加强调经验性的研究,由于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结论都是通过经验性分析得出,即关于集中度、进入壁垒与绩效的关系。

4. 结构主义的反托拉斯含义十分明显:反托拉斯政策不应该关注于企业的行为,而更多地关注于市场结构。

(二)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论思路

芝加哥学派更加重视对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分析。认为应该从价格理论的基础假定出发,强调市场的竞争效率。芝加哥的主要理论思想范式是竞争性均衡模型。其关键是提出了在长期均衡中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技术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这就意味着产业的产出不管是资本是不足还是过剩,都处于最优规模边界下。在竞争性模型中,配置和技术效率主要导源于两个结构性条件——买卖的数目和自由进入。

从长期的竞争效率出发,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从在长期过程能够达到效率水平,反对高集中率的产业必然带来垄断租金,因此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斯蒂格勒从产业成长?角度,认为厂商的规模大小和市场的集中度与产业周期和经济效率有关,在产业初期,由于市场范围狭小,产业的各环节不足以专业化分工,而由全能型企业承担,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厂商内部分工转化为市场分工,到了产业成熟和衰退时期,市场范围缩小,市场分工再次转化为厂商内部分工。因此,产业的集中率随市场范围和产业周期相关。仅仅认为高集中率导致高利润率忽略了产业发展长期均衡的历史过程。从规模经济角度?,斯蒂格勒用生存技术来确定最佳规模水平,凡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因此最佳规模存在多种不同的规模,大厂商的规模经济也是生存技术的结果。德姆塞茨?认为高集中率导致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而不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指标。在价格行为上,斯蒂格勒?进一步讨论在高集中度产业中的大厂商的竞争行为,认为由于在高集中度产业中,大厂商仍然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其价格水平将制定在可维持水平,这个水平符合效率标准。

从政策上,理论强调了反竞争行为或垄断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导致的进入壁垒。因此,政府最好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三)两种理论流派的主要分歧和争论

从上述分析中,尽管两种理论都是从主流的微观理论出发,但在分析方法、思路及政策含义中存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差异:

在分析方法上,结构主义强调了经验性的检验过程,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解释,芝加哥学派则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从价格理论固有的前提出发,演绎出各种结论。在分析角度上,前者强调了如何改善资源的低效率配置等市场绩效作为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对象,讨论市场势力形成的固有的结构条件;后者重视长期的竞争效率均衡,坚持短期的低效率、非均衡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自由进入和退出来得到解决。在政策含义上,前者强调了政府对高集中度产业的反托拉斯干预,后者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预本身会带来壁垒,降低市场机制的配置效率。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不仅仅从上述争论中汲取营养,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新分析工具,在研究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注重市场环境与厂商行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了在逻辑上的循环和反馈链。在方法和工具上,则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多变量的分析工具。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了在不完全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研究,特别是寡占、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维度。

1. 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进入壁垒问题进行了更加严格地分析,通过对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重新定义?,证明了在存在进入竞争,或者潜在进入的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条件下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价格水平,因为潜在进入者会通过打了就跑的策略消除高价带来的超额利润。这就推翻了垄断市场结构会决定垄断性市场行为,因此导致垄断利润的单向关联的理论假定。

2. 博弈论

博弈论对产业组织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为解释和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提供了很好的行为分析工具。传统的边际分析工具由于受到了假定条件的限制不能给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行为进行很好的解释。由于博弈论在有限局中人行为分析的优势,通过各种反应函数的分析,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绩效和结构的影响的解释更加逻辑和合理,传统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单向关联也演绎成复杂的双向或多重关联机制。

3.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

关于企业是什么,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只讨论了企业的“厂商”理论,该理论就无法解释企业的规模问题和市场的边界。新制度经济学打开了这个“黑箱”,它撇开了企业的技术决定因素,通过“交易费用”的概念广泛地讨论了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

4. 合约理论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合约主要包括了合约的设计和执行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在短期和瞬时合约中,合约的设计和执行相对简单,因为交易双方在进行交易时能够很快地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衡定。与合约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交易中的成本和收益的信息,对于交易双方及外部人(如法院)而言都是可以观察和可以证实的。因此,合约中的激励承诺是可信的,也能通过设计达到帕累托最优。在短期和瞬时交易中,合约的信息并不影响合约是否达成和实现。但对于长期合约来说,合约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是如何使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可信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为交易双方以足够的激励约束来达成合意性交易。承诺是一种长期的信号,体现了对信息的确定性描述。如果长期交易中,存在着足够的承诺,就存在适意的激励相容条件,合约的边界就存在最优充分条件(注意:不是必要条件),如果激励失效,并由此导致了合约的低效率(包括生产效率,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合约边界失效。合约引入激励问题体现了对合约达成完整的描述。

合约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厂商的决策过程及目标讨论上,长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厂商假定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假定条件的,但事实上,大量的经验性分析表明,厂商的目标是多元的,厂商可能在价格制定中追求成本加成,或者强调常规、经验性作法,试验以及实际经营行为中的学习过程。合约理论则通过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解释,认为由于各厂商的组织结构、所有权配置的不同,在目标决策机制上也出现了广泛地差异化。由于作为所有者和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拥有实际决策权经理人员的目标差异,在委托人不能有效地监督或者缺乏足够的激励条件下,代理人在企业决策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偏离企业最大化目标。该假定已经广泛地

运用到产业组织理论的目标决策过程的分析。

四、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趋势

产业组织的研究方法、范围和工具的变化,也深刻地反映了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变革。二十世纪后期,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日益演化为以垄断竞争为主流的形态,厂商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日益密切,形式日趋多样化。竞争的方式、手段花样翻新。如何分析新市场条件下的厂商行为变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课题。在这种“行为主义”导向下,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市场结构和行为的变化

现代市场表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大厂商主导了现有成熟市场结构。二是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及进一步细分。

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展和新市场的层层涌现,体现了市场演进的活力。新市场出现的动因和市场扩展的内在机制则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没有解释的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演进过程的讨论也仅仅局限在初步的技术层面上?。事实上,市场范围的扩大和新市场的出现为市场进一步分工和协作提供了递增的收益激励,因此解释市场出现的动因和内在机制也是未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方向。

2. 企业发展

现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与古典企业相比呈现出巨大的变革,变革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出现了中间管理阶层。管理阶层或者技术官僚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决策体系发生重大的改革,原来的以所有权和管理权一体化的决策体制转变为委托代理关系链,决策链条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行为影响是巨大的。企业理论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和市场的合约选择,但仍然缺乏对企业内部的权威形成和企业内部的组织效率及企业租金的深入分析。组织的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势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如果企业的核心优势是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和权威决策机制,组织的安排如何给这些决策和传递机制以激励协调。这些分析显然有助于了解企业内部权威机制发展和变化趋势,也有助于了解产业组织中的内在协调机制。

现代市场中的企业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加深,多重纵向约束和利益关联使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共生。企业理论虽然讨论了纵向一体化及纵向约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中企业内分工的优势及存在原因,但仍然没有解释市场分工的原因以及市场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相互协作的原因。实际上,这些多重约束不仅影响企业之间纵向关系,也影响他们之间的长期竞争和协作行为,从而对内在市场机制产生作用。因此,分析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边界问题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析空间。

3. 政府管制的边界

管制理论可以认为是从产业组织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子集,但管制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同样讨论了产业组织领域所有的理论问题。其分析对象主要建立在市场配置失灵条件上,如自然垄断产业、外部性的行为或者公共产品的生产和配置。它体现了对市场边界另一角度讨论。管制理论引入了政府的角色,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了广泛地分析。传统理论只是建立在固有假定基础上,缺乏足够的可信性,其静态分析工具也不能完整地解释现实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失效和市场失效本身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和分析,包括失效的内在动机及失效对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及动态效率将会产生的影响。新管制理论可以认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进一步运用,在大量借鉴合约理论、博弈论和企业理论基础上,新管制理论从激励的角度重新构造了管制和市场失灵的边界,也为在双重失灵领域中的混合治理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思路。伴随着管制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形式,如网络产业的接入定价、放松管制的程序及拆分的有效性等,管制体制、管制工具和方法都需要进行变革。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地进行解释和分析。

4. 理论分析的长期动态趋向:激励、合约与管制

总体上看,激励、合约和管制将成为未来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主要趋势。由于市场进一步分散化,从产品意义上,完整地定义产业已经出现了许多难题,由于企业生产的多样化,在统计分析上,也很难分离出不同产品在同一企业中的生产成本和价值。因此,市场和企业的变化给传统的产业组织的中观层次分析提出了挑战。同时,目前的理论讨论更加重视产业的长期绩效,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合约关系便成为决定企业行为更关键的因素。在当代产业组织大量的文献中,企业合约理论已经成为研究产业组织领域中的起点,它促使了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关注长期动态的问题,围绕着合约设计和实现的动因,强调了激

上一篇:音乐神学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第二语言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