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

2023-09-21

产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摘 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县林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经营层次低、科技支撑不够、发展思路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机制、依靠科技支撑,增强综合实力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发展重点;对策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当前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林业产业也经历着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粗放型经营向培育资源、多元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以消耗资源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制约林业事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当前林业事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生物能源,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营养保健、休闲娱乐、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和愿望。

1 1 达县林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达县林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

一、

二、三产业,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体现在:

一是工业原料林建设稳步推进。98年以来,我县发展了以工业原料为主的速生工业原料林40余万亩,基本满足了我县工农业建设需要;二是经果林及林木种苗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较多,门类齐全,主要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油桐、油橄榄等油料类;栀子、佛手、金银花等医药类;茶、桑等经济作物类;种苗花卉类等六大门类。到2009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经果林17.45万亩,其中果树类9.95万亩,木本药材3.2万亩,油料、饮料1.2万亩,其它经济林2.6万亩,林木花卉0.5万亩。三是林业加工产业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县现有木材加工企业(户)51家,年耗材2.3万立方米,年产值2000余万元,税收100余万元,解决农民工就业150余人,另四川升达、瑞丰木业正在投资建设中,建成投产耗材22万立方米,预计产值可达近6亿元,将拉动建设工业原料林5万余亩,解决农民工就业1000余人。四是森林旅游和乡村农家乐有较大发展。以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和真佛山AAA级风景名胜区主为的森林旅游业,火峰山森林公园也正在申报中,赵家桂花村、翠屏山等 2 乡村农家乐年接待能力1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5000余万元,成为了人们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2 达县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达县林业产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林产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几乎没有, 98%以上的产品为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营层次低,仅限于粗放的经营加工、利用,深加工产业薄弱;二是发展思路不明,一些项目过多,造成无序竞争、管理混乱,一些项目基础薄弱,扶持力度不够;三是科技支撑不够,经济效益不明显,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发展基础薄弱。我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多数林区道路、排灌设施等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林竹基地、森林景观的培育和开发利用。林木良种化程度低,产业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发展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如何加快我县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与最大化,构建和谐达县、绿色达县、生态达县,加快我县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林业资源达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和林区经济发展,奋力推进县委“135”发展战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要求, 3 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前提,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以产品市场拓展为保障,全力推进我县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3 达县林业产业发展重点 3.1 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

按照“适地适树、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的原则,围绕林产加工、建筑建材、坑木原料、民用装饰用材积极培育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珍贵的工业原料林基地,结合低效林改造,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松树等乡土树种为主的原料林,主要布局在麻柳、石桥、堡子、碑庙、万家、葫芦、铁山林场、大树、平滩等乡镇。 3.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群众种植习惯,突出区域特色和市场优势,发展特色经果林,重在梨、桃、柿、柑等优质水果、板栗、核桃等干果以及乌桕、油茶、油桐等生物质木本油料林,加快现有低质、低效经济林改造步伐,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走立体经营之路,挖掘林地资源潜力,注意长中短效益相结合,大力培育林菌经济、林药经济、林禽经济、林虫经济、林蔬经济、林果经济、林卉经济、林草经济等,使林下资源的开发尽快形成规模,提高效益。主要布局百节、马家、赵家、碑 4 庙、亭子、麻柳等乡镇和国有林场。 3.3 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

为了满足全县造林绿化种苗需要,以县级骨干苗圃为主,积极推行基地育苗、大户育苗,建设固定的育苗基地。鼓励发展园林花卉业,为城市绿化、通道绿化和乡村绿化提供优质大苗和多色花卉,引导业主建设园林花卉基地,主要布局在南外、河市等乡镇。 3.4 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

林产加工业的精深程度是林业产业发达的标志。要大力培植升达林产一体化等3-5个原料有保障、规模适度、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林产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林业第二产业的牵引作用。积极整合县内小型粗放木竹加工企业,全面提升深加工、精加工和木竹综合利用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延伸到林果、畜禽、旅游工艺品加工等方面,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产业化程度。要以科技为依托,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3.5 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

积极培育森林旅游资源,打造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其他景观为辅助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主力军作用。加快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和真佛山国家AAA级风景区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投入力 5 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积极打造三里坪人文生态区、火峰山、翠屏山城市生态公园和林庄经济、林家乐等特色乡村旅游,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4 发展林业产业的对策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林业产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增加林农收入的战略高度,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身林业产业建设。要把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工作责任制,制定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把产业发展实绩纳入干部任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林业产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2 科学规划

县林业局要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各地森林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合我县林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科学的发展规划。生态公益林应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业,要搞好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及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开发。商品林则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林果业,以林

6 木市场成熟理论,指导天然商品林、人工商品林经营管理和更新改造。

4.3 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

4.3.1落实林业产业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和《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影响林业产业发展全局的财政、税收、金融和市场准入等政策,要逐一明确并落到实处。完善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办法,解决林业融资难问题。4.3.2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林业产业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支持专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推进林业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林业产业预测预警机制。加快森林及林产品认证步伐,扶持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强化林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市场监管。加强林业会员经济管理指导,要办出精品,形成品牌,注重效益。

4.3.3完善林业产业管理和服务

加强林业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建设,使产业管理的事有人抓,为产业发展争取政策的事有人管,为企业和林农提供产业信息、技术服务的事有人做。 4.4 创新机制

加强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森林、林地、林木权属合理流转,鼓励业主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及合作入股经营,吸

7 引社会各届力量投身林业建设。坚持先发展后消耗的原则,认真实施“造一用一”工程。 4.5依靠科技支撑,增强综合实力

充分应用现代林业科技最新技术,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积极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适宜不同林地条件的造林优良树种及栽培技术,积极推行林药、林菌、林牧、林渔等复合经营技术,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应用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林产品科技含量,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增强林业产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蒋海 苏志尧.林业产业化理论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产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随着全球工业浪潮的推进,园区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园区作为发展园区经济的载体,在我国各地也呈现出日益蓬勃发展的态势。伴随国家“十二五”规划产业升级的指导方针,产业园区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与企业的重视。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决定,如何进行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无疑将成为未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鉴于对园区经济研究与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的实战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联东集团共同策划编撰《2013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全书共分产业园区绪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产业园区未来发展展望、产业园区发展政策及建议四大章节,并附以等几大知名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的经典案例,针对我国产业园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以及新型城镇化下的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第一章:产业园区绪论 阐释产业园区的概念、我国产业园区的特点、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产业园区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产业园区如何助推实体经济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园区对集约节约土地的意义。

第二章: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 针对国内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展开讨论,探讨国内产业园区的问题,预测产业地产发展趋势,分析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三章: 产业园区未来发展展望 分析国内目前产业集群现状及问题,探索产业园区助力如何中小企业成长,提出园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印证企业园区化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分析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趋势及策略、国内低碳产业园的发展。

第四章:产业园区发展政策及建议 分析产业园区发展政策瓶颈,列举产业园区政策目前呈现出诸如规划方案不合理、财政政策不足、科技税收政策保障不完善、建设用地政策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

纵览报告,它集结了深耕园区经济发展研究的专家团队对市场及政策大环境的把控经验,以及拥有十余年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经验企业的实战案例。毋庸置疑,它将成为行业内的智库。通过报告,我们可以了解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且能够看到全国知名产业园区的项目指标、规划方案、招商情况等,以及相关的政策信息。报告不仅为园区开发企业的发展布局提出策略方针,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方向,同时也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出针对性建议。

产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调研报告

月 日至 日,我们几名科技副乡镇长参加了区委组织的调研活动。两天时间里,我们走访企业,考察园区,与、、、等乡镇办主抓经济的领导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了多次座谈,对我区产业发展状况及集聚区的建设运行情况有了些许了解和认识。现将这期间的所忧、所喜、所思、所感汇成调研报告,以期对区领导进行决策稍有助益,对同志们开展经济工作略有启示。

(一)所忧:土地、资金、劳动等要素短缺

我区企业和产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是土地和资本两大要素短缺。

1、土地方面。调研中,近郊所有乡镇办提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无一例外都谈到了用地矛盾。这个矛盾存在于两个层面:一是由于国家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指标严重不足,征地手续报批周期较长,拆迁问题复杂等导致相当一部分项目因土地影响进展较慢、处于停工状态或无法开工建设;二是土地需求刚性和存量土地有限之间的矛盾。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项目入驻,土地问题将由土地指标不足转化为客观上的土地资源严重稀缺。有乡镇办提到可以通过积极申报工业园区的方式获得更多建设用地。但是这只能缓解第一个层面的土地问题。长远来看,我区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整合建设用地、获得更多的用地空间的可能性很小,而以茶产业为代表的一产、以商贸物流、旅游为代表的三产是我区两大支柱产业,其用地面积只

能扩不能缩,这也制约了我区扩大建设用地面积的可能性。可以断定,我区在土地要素使用上能且只能走集约、节约的道路。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好各类闲臵土地,坚持集约用地,鼓励集聚区和企业建多层厂房和复合厂房,引导项目向集聚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资强度。

2、资金方面。调研中发现,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提及贷款难的问题。但是他们也承认并不存在银行客意刁难的问题,只是贷款手续确实繁杂,办理周期长,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及扩大再生产。银行出于趋利避害的经济理性,倾向于贷款给信誉好、担保足、财力强、规模大的企业。这是银行机构降低自身风险的考量。这就产生了中小企业因贷款难而难以扩大规模,又再导致贷款难的恶性循环。此外,受国债投资规模进一步缩小、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的宏观环境影响,企业的融资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强。这是我们区一级政府难以左右银行的经营决策,但是可以在企业贷款中积极承担协调沟通的作用。调研中发现,各乡镇办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且工作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建设工业企业信用担保服务平台,抓紧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工业项目建设,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创造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

(二)所喜:政府职能发挥到位,中小企业潜力无穷

1、各乡镇办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全区发展环境很优越。调研中,各乡镇工作人员对经济工作的熟悉程度,工作热情,都让人印象深刻。全区上下已经树立起齐心协力发展经济的理念,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服务机制和有效稳定的竞争机制,达成了借助外力发展XX经济的共识,在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各项工作中

成绩卓著。JJ集聚区的同志介绍了其企业零阻碍、企业零服务的工作经验,值得在全区学习推广。虽然有个别企业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颇有微词,但实际情形往往是政策、法规对办理事务的程序和周期有细致规定,工作人员照章办事而已。吃拿卡要是个案,在XX不具有典型性。如果逾越程序,僭越法律,导致程序混乱,无章可循,反而会造成效率低下。这就好比许多人以为排队的时候插队很快,但是打乱了秩序,影响整体的效率。

2、中小企业发展潜力不可小觑。调研中,企业、企业、的等中小型企业发展势头喜人。这些企业成立时间短,见效快,前景好,都被写入了我区的“十二五”规划,在今后五年必将大有作为。XX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达83种,拥有项专利。其企业经营者以炒制茶叶起家,逐渐涉足茶机械制造,亲自进行产品开发。他没有高学历,没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但凭借其炒茶的技术,动脑子花心思,研制开发的产品远销安徽、云南等省,创下了自己的品牌。等茶机械企业的迅速成长绝对离不开两个条件:某市毛尖独特的茶叶制作工艺和品牌效应。以及、等茶机械制造企业的兴起标志着我区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显示出茶产业强大的集聚效应。大力建设产业集聚区,就是为了放大产业发展的外部规模效应,培育形成集聚效应,这是一种政府主导及产业转移形成集聚的模式。而茶产业已经逐渐成熟到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即依托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资源优势,在较长时期发展过程中,催生了与传统产业相配合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东双河的恒信发制品企业是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来的项目,但是目前这家企业产销两旺,发展迅猛。可见,能带来项目、

研发技术的人才不一定很高端,特别是我区目前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阶段,这种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能够吸纳较多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反而能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三)所思:JJ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1、JJ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园区的水平

这里必须首先厘清一个问题:产业集聚区和传统的专业园区有什么区别。专业园区是政府出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考虑,为便于管理所划出的特定区域。发展园区其实也考虑到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因为经济学上认为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但园区的企业只是地域空间的接近,企业之间的发展几乎不存在分工合作等关联关系,所以规模效应不明显。而集聚区概念的提出则直接来自于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集聚区是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进而减少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生产链分工细化,形成企业集群,提高谈判能力,获得更稳定的供货和销售渠道。

调研中我们发现,集聚区汇集了、公司JJ物流信息港项目、公司通讯器材配送中心、科技园以及中心等一大些重点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涉及不同的行业,并不存在同类企业分工合作关系。所以产业集聚区吸引资金、人才、客商和企业的磁场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尚停留在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

JJ物流产业集聚区2009年正式成立,2010年才正式运行,起步较晚,面临全省100多个集聚区的竞争压力。我省各集聚区每季度进行排名,实行末尾淘汰制。目前我们的排名133位,并不具有明显优

势。目前,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驻同步进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任务十分艰巨。集聚区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营业收入、税收、从业人员数量、环保、投资强度等(未查到全部指标),以增长速度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不仅是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择商选资。集聚区招商引资要有总体思路,总体规划,不能来什么项目上什么项目,浪费集聚区土地等稀缺资源,为好项目大项目节约预留空间。选项目时应把好科技含量、效益、集约用地、环保、产业对接关,重视项目前期论证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充分考虑XX发展实际和发展重点,既要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有特色的传统产业项目,又要专门针对集聚区评价指标,招引能迅速提升评价指标的项目,即那些有发展前景,资源能耗低,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投资强度大的项目。简言之,当前,JJ物流产业集聚区正处在传统园区向集聚区功能转变的阶段,我们要在集聚区全省排名中争先抢位,求生存而后谋发展。在这个逐渐过渡的特殊艰难时期,要确保集聚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发展中升级,逐渐发挥和放大集聚效应。

此外,“十二五”规划当中对集聚区的定位是“辐射南北的物流中心和农副产品现代化加工中心”。我区的茶产业发展有基础、有后劲、有前景,并且自发产生集聚效应。集聚区应当考虑重点发展几家大型的茶叶加工企业,既符合集聚区功能定位,又能助推茶产业再上台阶。

2、JJ物流产业集聚区应当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在对长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我们了解到该企业虽冠名“仓储”,

并且建设了规模较大的仓储中心,但其业务主要针对本公司,满足本公司仓储、配送和流通的需求,是本公司功能和业务的延伸,并不对外提供这种业务。这是当前我区物流业的显著特点,即尚停留在传统物流阶段,还不能称为现代物流。目前我们在集聚区大力发展物流业,可以发挥其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易于与其他产业合作的优势,为日后真正完成传统园区向集聚区功能转型打下基础。“十二五”规划即指出要“大力推进传统物流产业升级,推进企业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从企业分离出来,实施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推进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冷冻冷藏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3、乡镇办的应当从事经济服务而非经济管理

在东双河调研时,我们问到当地的财政收入情况。工作人员回答我们:东双河中小型企业比较密集,税收和财政收入不多。但是他们仍然支持和鼓励这些企业的发展:一是小企业发展具有倍增效应,能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就业;二是因为这些企业刚刚起步,出于涵养税源,鼓励创业的考虑,不宜过度增加企业负担。而且,对于乡政府来说,最关注的是社会效益,而非财政收入。各乡镇办应该具有服务经济的职能,而不应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至少县区一级政府才有能力统观全局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形势有整体的思路,才能对产业发展有整体规划,能够以高站位、远视野实施经济管理工作。

我市引进竞争机制对各乡镇办进行定期排名,考核其工作情况,

生产总值、税收、财政收入等都是重要指标。各乡镇办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拉项目,扩展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乡镇一级政府面临着既要增加本地项目,又要顾全大局把项目落在集聚区的矛盾,不可能主动把自己招引的项目落到集聚区去,降低自己的指标。只有区级政府有能力谋划产业布局,并且前瞻性、全局性地安排项目落户地。所以,建议不以税收、财政论英雄,而将乡镇办的经济服务能力纳入考核指标,消除其经济管理方面的压力,使其得以全心全意做好服务。

(四)所感:戴着镣铐跳舞

产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日前永城市委、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农村支部书记代表到山东潍坊学习考察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本人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是永城发展所需,干部所求,人民所盼,其根本目的是加快我市的科学发展。通过学习交流使我们对照先进找差距,在“过滤思想沉淀”的基础上凝心;在“拓宽思维空间”的同时聚力;在“更新观念”中发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提高效率,是解决科学发展问题的开明之举。

与潍坊相比,到处都是温棚,成片的蔬菜,果树林,还有规划整齐、集中的村庄,高标准建设的工业园。城乡道路四通八达,不论县城和农村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市场建设遍地开花。所拥有的支柱产业,小政府、大服务,没有计划经济的一套。他们从小到大,滚动发展、共同致富、在这里你处处能体现到改革开放的大力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在与当地学者、教授、党政领导、企业经营人员的交流中,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通过实地考察,潍坊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特色突出。一是龙头企业发展快,辐射带动能力强。突出了传统特色,产业特色,区域特色,正是这一大批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强劲地提升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主导产业突出,基地规模经营,他们按照“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路,在“一县一品”的规模基础上,以优势产品带动,以中心区域辐射,实行一调一个大系列,一调一个大区域,从而实现了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通过招商建基地,建好基地促招商,形成了市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的生产格局。三是市场多,规模大,成龙配套,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销售体系,大力培育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还建有庞大的流通及经济人队伍。四是科技领先,提高与普及并重,不惜重金聘人才,建立高科技示范工程,增强新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外向度高,国际化步伐加快,他们注重发挥地里优势,建设创汇农业基地,培植出口创汇龙头,铸造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完善标准生产和技术创新,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巨变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他们的创新,他们的经验一直成为我们学习的热点,亮点。为什么他们能在农村经济及至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始终站在全国、全省的前列?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一、加快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与潍坊相比,我们的客观条件各有优势,而在改革开放之初,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人家在高歌猛进,我们却被远远拖到了后面。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想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在思想觉悟,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他们不论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园区建设等方面都显示了大手笔,大魄力,其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这启示我们,要加快发展,关键在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抓好用人导向,作风培养,在实践中锻造一支视野开阔,不尚空谈,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来。如果不是这样的看待和处理问题,只是片面的强调客观,这也学不来,那也做不到,则参观再多,会议、文件再多也难落到实处。

二、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必须提升人们的认识层次,正确对待“先富”与“后富”,不害“红眼病”,把人们观念的创新落实到增强市场经济的意识和本领上来,体现思维方式方法的创新。必须转变人们价值取向,使价值取向由重本本转向重实际,小平同志在对学习马列提出了“要精、要管用”很有针对性,由重依附转到重自主,象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靠指标,靠指令来工作,已经不行了,由重安稳转到求发展上来。通过学习交流实地查看,要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抓点带面,邻里效应,典型辐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说到底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问题。作为领导者,应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律,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好农业产业化和示范园区工作,实现从盲目到自觉,以推动全面的工作。这里要求我们基层干部一要有积极实干的态度,不能把抓典型停留在树几个形象工程上,更不能外出参观,看了激动,听了感动,回来不动。二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防止非本质的东西拿来,瞎指挥,一刀切,“无之必不然,有之不必然”,抽出了共性,仅具备了必要条件,还必须结合实际具体化,才可有操作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典型效应,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加速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上级的方针、政策、措施,一般具有指导的普遍性,我们决不可照般照抄,躺在文件上睡大觉,而且要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创造性的执行上下大功夫,千万不要在政策的应用上起了各大早,赶了个晚集,丧失了发展了的机遇,象潍坊各县市那样靠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在落实党的政策的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党的政策,充分发挥党的政策的威力。。

三、用系统的观点,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外联系

我们是农业大市,广义的农村经济几乎涵盖了永城的方方面面。种养加、贸工农,二三产业,其各个环节,各个要素都是农业的组成部分,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要跳出农业抓农业、把握全局,把握发展,“弹好钢琴”。要处理好市场、基地、销售、主导产业的互动关系。寿光蔬菜主导产业的发展,流通队伍的状大固然离不开大市场的带动,同样,大市场的发展,辐射力的增加也离不开流通大军的支撑。

加入世贸后,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是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安全、卫生标准体系不健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动物检疫控制不力。2是产品开发能力上的差距,主要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更新慢,粗加工为主,精加工力度不足。3是存在规模和实力上的差距,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牵动力弱。我们的企业也存在着:

(一)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社会认识不足,服务环境不优,服务意识不强依然是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二)宏观指导弱化,由于受机构设置的制约,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宏观指导、规划、协调服务等职能缺位。

(三)融资困难仍是制约企业迅速发展的瓶颈。

(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诚信意识,纳税意识,守法经营意识不强,产品质量不优,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五)新兴企业不多,仍以传统产业和低水平重复扩张为主。

四、结合实际和潍坊经验,特提出如下建议: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水平。对照两地的思路、视野、观念、魄力、胸怀、作风,我们差距十分明显,主观世界上的差距必然导致对客观世界改造上的滞后。我们应当通过学习、讨论、参观、培训,交流等各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一场产业发展思路的大讨论,学先进、找差距、订规划、拿措施、抓落实、促发展,力求从根本上把我们广大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一步,力争迎头赶上或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达到“出经验”与“出成果”的统一。

我们的乡镇,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先进的技术经验,更没有“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我们只有抱起袖筒,卷起裤角,从我做起,下大力气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人人为产业服务,事事关系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用行动促进发展。

2、要把高素质,增强本领作为重要的问题来抓。我们的落后既有观念的更新和适应问题,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不适应问题,因为知识是思想观念的核心基础,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更新,必须完善知识的支撑机制。没有知识,观念更新也是空的。因此,要把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本领作为突出的问题来抓。

3、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发展意识,大手笔描绘城乡面貌。人改变了环境,环境又重铸了人。在所到之处,不论大小城市总让人感到城市建设布局的规范、有序,特别是在进入城区的新开发地带,别致的建筑,舒展的草坪,优美的环境,首先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些不仅能体现当地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质量,更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宣传窗口。在农村也应适时开展村庄改造、整治工作,经过合理规划,合并部分小的行政村和自然村,以节约经济,开发闲置土地,改善居住条件。

4、要进一步强化调整意识,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总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他们走上了靠招商引资发展的康庄大道,对比起来,我们在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基地建设、科技兴农、外向带动等方面,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不论是档次还是水平,不论是自身效益还是社会效果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也从差距中看到了我们发展的潜力和努力方向。一是要在完善市场体系上下功夫。在改造发展原有市场的同时,应合理布局,再建一些规范化、上规模产地批发市场。同时要积极培育一大批经纪人和运销大户,成立营销专业协会,让大市场与营销队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要扎实推进农网入乡入村入企入户工程,力求把每一个农户都纳入到市场营销服务的网络中来。二是要选准发展方向,建设一批上规模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不能仅限于小打小闹,提蓝小卖,要发展规模效益。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基地的品种也要不断更新。我市的小麦、无公害大豆,木材加工、面粉加工、油料生产、畜禽养殖、林果生产不论在量上还在质上都是大有发展空间的、要在科学预测、论证的基础上加快特色经济的发展步伐。三是要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民营化、股份化步伐。争取再崛起几个带动主导产业明显的龙头企业,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我们是农业大市,粮棉油大市,农产品原料丰富,偏偏连一个知名品牌也没有,我市农业的产业化步子还没有迈起,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原料产地和工业产品市场,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四是要强化科技投入,加速提升科技贡献率。要一手抓示范,一手抓推广。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用企业化的方法加以管理,使之成为示范、试验、科研的基地,成为新品种的种源基地。同时要完善推广、培训网络,要把一批学有专长的人员组织起来,兴办民营科技服务实体,领办承包示范园、示范田。五是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高水平、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兴办各种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让农民自己为自己服务,自己解放自己。

5、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要大力整顿经济发展环境,从源头上治理,彻底改革计划经济那一套审批制度和运行程序,加大执法检查,执法监督的力度,打击坑农害农行为。

产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一、调查结果

1.求职等相关内容类

在回答就职之前,您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时,选项在前五名的分别是获取企业的基本资料244人,排在第一位;英语口语辅导215人,排在第二位;简历的写法146人,排在第三位;模拟面试练习133人,排在第四位;礼仪着装指南105人,排在第五位。从这些数据看出企业的基本信息是求职者最关心的,比如企业的发展前景、规模、招聘人数、职位、要求等,有了这些信息,求职者就可以准确定位,有的放矢。英语口语能力好坏决定了在面试和将来工作中能否与人交流自如。简历的写法,模拟面试练习,礼仪着装指南都是在面试中起关键作用的,不可忽略。

在回答当要求你做自我介绍时,您觉得先谈哪方面比较合适?的问题时,选简要陈述经历的有322人,占76.85%。谈谈对该行业的看法有81人,占19.33%。

在回答在求职过程中,您迫切需要企业提供哪类信息?的问题时,选项在前五名的依次是薪酬福利、主要业务发展前景、培训情况、职位信息、管理体制。看来大学生找工作比较现实,而且薪酬福利的高低也直接体现了自身现有价值。

在回答有关就业信息的途径的相关问题时,在被调查者中有50.23%的人有三到五种途径获得就业信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招聘会、网站、报刊、校园信息公告栏和朋友。每年的大型招聘会都是人山人海。对于应届生来说,还要关注校内特别是学院举办的招聘会,这些在专业上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就业专业尽量对口。随着网络的普及,足不出户就能从网站上获取大量信息。传统的报刊、公告栏和朋友介绍也被相当一部分人看重。

在回答阻碍自己顺利找到工作的因素有哪些?没有工作经验排在第一,是意料之中的。在招聘或面试中大多数用人单位往往很强调工作经验。有工作经验的人适应的较快。与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您觉得就业前景是否具有工作经验对就业的帮助如何的问题中,占62.23%的人认为具有工作经验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多实习,同时学校也要和公司沟通联系,尽量多的给学生安排实习机会。前面所讲到的英语能力和自我知识储备不足也是影响求职的重要因素,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认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

在谈到企业所欢迎的个性特征相关的问题时,脚踏实地既是企业最欢迎的,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it产品更新速度快,这就要求在it企业工作的人要勇于创新。现代企业注重团队合作,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0.56%人认为求职的成败与交际能力有关系。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又要求的教育。

4.个人能力素质类类

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调查中,占57.32%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比专业技能更加重要,从数据上来看,被调查者有一半以上比较看重综合素质,这也是当今用人单位比较看中的要求。现在单一型的人才已经不是企业所追求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竞争力加了砝码,为将来的就业或再深造拓宽了道路。而在综合能力上,被调查者中有81.80%和66.67%的认为英语和计算机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社会,英语和计算机是最被看重的两样技能,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世界交流沟通离不开英语,同时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专业知识的学习,所学的专业是今后踏入社会的敲门砖,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的就业。总的来讲,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相辅相成。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大学生奋斗的目标。

二.结果分析

1.

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目前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区的外资企业是越来越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外资企业的主要工作语言,已经成为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已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呢?从我们的调查来看,这方面还有待于加强。从学校方面来说,现在专科阶段一般开设两年的公共英语课,之后还会有一学期左右的专业英语课,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后两年中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包括口语、写作等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从教师来看,部分教师还是延续了高中的哑巴英语的教学方式,注重语法和阅读,忽视口语和写作。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口语的重要性,或者说缺乏一种自信,觉得自己水平太差,不好意思用英语交流,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忽视了英语口语的学习。

同样我们发现在回答您觉得有可能阻碍自己顺利找到工作的因素有哪些问题中,选择英语不够好的排在第二位。在回答您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中,选择英语的以人数最多排在第一位。与此相关你认为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如何中,认为很重要的占81.8%,这都反映了英语的地位之高,而语言的作用就是沟通和表达,口语自然是重中之重。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英语的学习,要多说多写,同时要多看一些原版英文书籍,特别是一些原版的英文科技类书籍,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现落户苏州的日资公司也占越来越重要的比重,那些掌握第二门外语的毕业生将会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我们发现用人单位较欢迎具有踏实、认真、勤奋品质的学生,那些好高骛远,不能吃苦,对待遇要求高于自身能力的毕业生不受欢迎。这个调查结果就充分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实事求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学习中更加务实。

2.计算机的重要性

从相关题目你认为最有用的专业课、你认为在工作中用的最多的知识是、你认为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如何中我们获悉,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之广。如今大学生们跟计算机的接触频次是很高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精力花在上网聊天、游戏上面,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些硬环境和软环境。就学校而言,对计算机课是越来越重视了,比如把考级与毕业资格挂钩,让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困惑:就是怎么学的问题。学校规定的课程学生能很好的掌握,但对于其他知识的涉猎就不关心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哪些知识具有实用价值,自己应该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在增强这方面的,各企业对大专以上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呈上升趋势。

在大多数企业认为,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主要是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太少,大多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刚毕业的大学生太过理想主义,好高骛远,对待遇的要求高过自身的能力,而且不肯吃苦。

现在,大学生创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半数以上企业赞成大学生创业。但对于进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绝大部分企业不赞成频繁的跳槽。企业在录用毕业生时,非常看重性格和态度、面试时的印象和综合能力,比较看重所学专业、外语水平。对于毕业学校一般不看重,但普遍认为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和普通学校的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明显差别。而对于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差别主要在个人的素质和努力程度。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部分企业认为大学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太少,然而我们在问及那些用人单位是否愿意在寒假、暑假接受学生到受调查的公司进行实习时却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接受学生的。

利用暑期打工,是现在许多大学生赚取生活费、了解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尽管现在的大学生对暑期打工表现出高度的热情,然而市场提供的这方面的机会却有限。多数企业难以接受短期打工者,而一般的学生也处于除了家教以外,不知道找什么工作的尴尬境界。所以呼之欲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依靠学生个人的能力、学校单方面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社会也应该承担起责任,建立相关机制,积极参与人才的培养。

产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第6篇

正安县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依托县域特色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路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为此,正安县委、县政府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正安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正安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为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依托县域特色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路径。

“四大模式”助推发展

工業园区+文化园区的筑巢模式。在区位和交通都不具备优势,且属全省13个发展困难县之一的情况下,正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省委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主动谋划,强力推进,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定位为正安“三大攻坚”之一,明确提出加快正安新型工业发展。

县委、县政府首先抓园区建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筑巢引凤,掀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潮。重点在道路、水电、标准化厂房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并于2013年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与此同时,为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作出文化产业园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决策部署,规划建设独立文化园区187万㎡,标准化厂房50万㎡,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配套基础,成功走出工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筑巢模式。

春晖文化+招商引资的引凤模式。春晖文化是正安地域特色文化的一大品牌,源于春晖行动,其内涵是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和“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网络作用,广泛动员在外乡友支持和参与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正安充分运用春晖文化这一特色品牌,礼聘正安籍在外客商为春晖使者,加入招商引资队伍。2013年,县委、县政府领导先后到广东招商,利用乡情、亲情、友情的纽带,与正安籍在广东兴办吉他制造企业的郑传祥、郑传玖兄弟签订投资协议,于2013年12月成功创办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并将两人礼聘为春晖使者。随后,通过以商招商形式,兄弟二人将业内7家吉他乐器制造企业引进正安文化产业园区。在春晖文化的感召下,正安文化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

党的引导+市场主体的运行模式。平台搭建了、企业入驻了,如何留住企业并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正安县委、县政府重点抓领导和服务,在标准厂房建设方面提供服务保障,确保企业入驻就能开工生产;在各项手续审批环节提供服务保障,以神曲乐器公司为例,从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到投产,只用短短一个月时间,涉及工商、税务、环保、供水、供电等手续,分别由县级领导牵头包保,督促相关部门简化手续,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在文化企业与金融服务企业中搭建简化的融资服务平台,加大协调服务,为文化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保障。

在企业投产后,县委、县政府制定相应扶持政策,积极向省市争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税收实行优惠减免。同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微观干预,让企业自主经营、自主管理。

示范引领+集聚发展的放射效应。正安县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着力培育示范企业,以示范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神曲乐器制造公司投产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根据对比,企业在内陆生产相比在沿海生产的最大优势是工资成本。于是,县委、县政府从劳动力市场入手,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助,建立神曲乐器公司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各乡镇劳务输出的培养、输送机制,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同时也实现正安劳动力就近就业,达到企业和工人“双满意” 的效果,助推神曲乐器公司快速发展,产品远销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受此影响,其他文化企业也先后入驻园区,2014年共引进文化企业15家,现有8家已投产,有7家即将入驻,充分展示出示范企业引领下集聚发展的放射效应。

产业集聚成效显著

正安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路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成效明显。

文化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在集聚发展的园区路径模式引领下,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呈显出“几何效应”的发展态势。两年时间,除最初入驻的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又新增入驻了华成乐器、鹏联乐器、永馨乐器、音格乐器、金韵乐器、中扬乐器等15家乐器制造企业。乐器制造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6000万元,拉动就近就业人数从200人增至1500人。拉动文化产业在GDP占比从1.8%上升到3.7%。

2015年,全县计划生产吉他100万把、产值6亿元,新建标准厂房50万㎡,新投产企业10家;2016年计划实现吉他生产数量达300万把、产值20亿元;计划到2018年,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吉他文化产业生产基地之一,实现产值50亿元。

带动其他文化产业发展。在吉他文化产业影响下,正安县着力挖掘县域特色文化品牌,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民族饮食文化产业、人文与旅游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等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现已规划建设民族食品文化产业园区、茶文化产业园区、酒文化产业园区等。目前已入驻的企业有浙江盾安集团天赐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天楼食品有限公司、正安桐乡酒业有限公司、正安元和酒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永生利服装有限公司、福建永生服装有限公司、江苏腾跃服装有限公司、南昌市康盛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等20余家。食品文化园区、茶文化产业园区、酒文化产业园区、服装设计制造文化园区已见集聚发展雏形。同时依托知青文化、春晖文化、古镇文化、尹珍文化、生态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品牌,初步建成知青文化园区、春晖文化园区、九道水生态旅游园区,着力推进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快速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增强。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这一创新模式带动下,正安县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2014年6月公布的《2013年遵义市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遵义市文化产业收入为89.02亿元,其中正安以1.87亿元排名第十二位。2014年,正安仅吉他产业就增加产值0.6亿元,占上年总收入的32%,加上其他文化产业的增长,预计实现总收入4亿元,在2013年基础上翻一番,在全市排名大幅上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正安县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路径这一创新模式,为边远落后、交通不便的发展困难县探索出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方法、新途径。随着务正高速、道安高速、绥正高速全面贯通,正安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将迎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作者系正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

上一篇:实习期转正总结范文下一篇:小学导师制育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