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

2023-10-13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费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消费伦理

[作者简介]刘志飞(1973- ),男,江西永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之子课题“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阶段性成果(07&ZD020);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08ZX13);江西省软科学课题“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2009DR00800)。

[收稿日期]2010-02-10

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生态伦理学的问题。在生态视阈中,消费文明既是主体文明的显现,又是社会文明的表征,也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人类作为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看,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目前,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安邦治国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对于消费方式而言,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思维方式、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是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即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改变人类不健康的、非绿色的消费方式,全面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概念,是由生态问题(eeo-problem)或生态危机(eco-crisis)、生态困境(eco-predica-ment)衍生而来的,是专门用来表明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概念,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一部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化史。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以直接利用自然物为特征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是人们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以人们对于自然的基本价值态度是崇拜。在农业文明时代,以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为特征的农耕和畜牧活动,是农业文明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活动的成果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配合,因而人类对自然的基本价值态度是敬畏。工业生产(包括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科学技术来控制、改造和驾驭自然过程,制造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产品。由于工业生产基本上摆脱了对自然力的依赖,因而征服和占有就成为人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传统的工业文明单纯地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只是一味地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向自然吹响进军号角的同时,却也向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第一次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尽管20~21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但同时又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地球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迅猛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大爆炸,据美国2009年8月12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突破70亿,且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并且仍以每年92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王薇、杨晴川,2009);三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世纪难题”的严峻挑战。正是人类的消费行为对自然产生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频频向人类发出警示。可以说,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所经历的文明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持续地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的过程,因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破坏的关系。尽管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自然生态的变化均由人类消费行为所致,但是面对全球积重难返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的消费无疑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人类不良消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态环境,并严重腐蚀和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不受限制的消费欲望在逻辑和现实中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峙,并进而导致环境危机和资源枯竭。面对这种挑战,如何看待现有的消费观念及方式,怎样更新消费理念并倡导全新的消费方式,这是关系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其实,联合国《21世纪议程》早在1992年就指出。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工业文明非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转变为手段。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回归与超越。生态文明是人类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立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价值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生态消费伦理正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伦理。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对旧的消费观念的一种批判,是一种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上的消费伦理,它要求人类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要体现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陈桂香,2007:32-35)。生态消费伦理是对现代西方消费伦理的超越,是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去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直指未来,从而在更为合理的层面上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消费也叫适度消费,它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

乃至生存方式等的革命,反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生态消费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道德支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其一,生态消费追求绿色、环保、低耗消费,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因此会直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许每一个消费者的生态消费行为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但地球上近70亿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其累积的生态消费行为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保护作用。其二,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能间接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由于商品之间的替代性,消费者对于一种消费需要的满足,往往有多种选择途径,既可以选择一种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危害大的非环保商品,也可以选择另一种资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无害或者危害较小的环保商品。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显然,如果消费者选择环保商品而排斥非环保商品,这将会引导企业甚至迫使企业减少或停止非环保产品的生产而转向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清洁生产,这就是消费者“货币选票”的威力。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得好:“市场经济下,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1981:111)因此从最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

消费方式决定了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消费建立在人类、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它要求人类的消费符合物质生产与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它是在对生态环境给予保护、爱戴与贡献的前提下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一种理性的消费理念。生态消费蕴含着平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之意,是生态文明与道德伦理的双重交融,更加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空间,从而营造自然和社会、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和谐。由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化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与传统的消费观相比,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把人类的消费纳入生态系统,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伦理所倡导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正是对生态文明下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反映。生态消费伦理必将导致人类社会走向生态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因此,对生态消费伦理进行研究也就是探寻一条从消费模式的角度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生态危机的实质不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思想)诉求和价值取向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天人合一”。作为古代思想家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遵循“天人合一”会产生一种渗透于自然万物的关切情怀和生命体验,从而自觉地与自然同体同德,与自然万物和睦相处。当然,这一境界的到达,需要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在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有宽广的胸怀与视野,在不破坏自然、善待自然的同时使之自由发展。西方传统生态哲学同样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万物是活的”,这是早期西方人看待宇宙的基本眼界。世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渗透着神性、处于生长过程的有机体,世间万物都由其生长而来(魏义霞,2002:43)。受自然万物和人是同一始基所生的哲学构思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始终把人与自然万物看做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在这种生态文化的自然观中,没有主客二分的观念,它强调人类借神力来弥补自身力量的缺乏,人类对自然之母爱恨交织,畏惧难辨。这种自然观对人类的实践认知产生了久远的影响。随着牛顿力学的不断发展及其向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对自然进行机械、还原的分析处理成为一种方法论和世界观;同时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和主体性的张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成为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至此,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深受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且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孕育发展了现代科技。在现代科技的武装之下,现代人日益认为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上帝;只有人才是主体,非人的一切都只是客体,主体可通过认识客体而操纵与征服客体。在这样的思维框架内,人们无法体认人对自然的责任,无法体认人类也应该做对自然有益的事情,无法界定“自然或自然物的利益”这样的概念。主体、客体被看做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主体是高级的,意味着能动、主动、积极;而自然界的事物,也就是客体,则是低级的,处于被动、受动、消极、受控等地位。这种思维意味着对主体的高度赞扬和对客体的极度贬抑,意味着自然界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只是一个完全按照我们的目的加以利用、改造、操作、处理、统治的对象,成为人类达到自身目的的工具、手段。无疑,这种价值思维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构格格不入,更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大障碍。

活跃于19世纪中期与晚期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作为当代人类精神的导师和伟大理论家,他们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眼光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已有所分析与预见。尽管他们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已构架了生态文明和生态消费的理论基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1975卷3:926-927);“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20:373-374);“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3:508)实践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实践观包含着浓厚的生态消费意识,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导与重要资源,给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以深深的启示,即对消费异化的扬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引导主体自觉追求生态觉悟,树立生态道德观,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从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今天,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或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正在把全人类的力量整合起来,但这种整体力量也通过工业扩

张,以更强的力度破坏着生态环境。现代性所张扬的扩张性、宰制性的主体性虽因“冷战”的结束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得到了抑制,但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非但未得到抑制,反而得到加强。而这种加强了的扩张性和宰制性又随时可以再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国国情看,目前我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消费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有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我国的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我国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已是世界第一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为29.6%),草地退化面积达2/3。”传统的消费模式受资源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当地球资源、能源、淡水都严重短缺,适于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日趋紧张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又会一触即发。人类若还一味张扬扩张性、宰制性的主体性,就可能自毁于生态灾难和核战争之中。早在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就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1979:292)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82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地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2001:529)卡逊与汤因比以其远见卓识,从当代生态哲学的“生态圈”的理论高度,再一次提出人类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给人类以深刻的警示:人类经济发展中的短视行为给生态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的消费行为和传统消费模式是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交换系统,任何消费都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要考虑自然的供给能力和承载能力;过度地追求近期目标,满足眼前需要的短视行为使资源逐渐枯竭,子孙后代面临无法发展的窘境。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5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有人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0%~15%,至于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丧生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了。”(尹世杰,2007)因此,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

生态危机呼唤生态消费思维。理性反思人类消费行为,构建积极的、健康的、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和谐的当代消费伦理,不仅是消费伦理研究的现实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与技术手段控制的问题,更需要有主体伦理道德的参与,需要从伦理价值上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形成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生态文明孕生的一种根本不同于本体思维的新的思维方式,生态消费思维超越了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二分、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定向,把对局部的思考纳入到对整体的思考之中,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强调世界是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因此,从生态思维的视角来审视,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性存在,在能动地利用、改造和消费自然的同时,也应该珍惜养育着人类的自然界,自觉地承担起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责任。

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它关系到人类共同的福祉,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的自我救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如前面所述,工业文明条件下的消费模式,其典型特征是“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新奇性,讲体面、讲排场、讲阔气”(刘湘溶,1999:115)。与其相反,生态文明要求的则是有利于人类在自然中不断存在下去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保持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必然要求人们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必然要求把这些关系置于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思考之中,使发展朝着生态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养成生态化的绿色生存方式,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奠定基础。生态消费伦理所倡导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正是对生态文明的反映。生态消费伦理必将导致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走向生态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消费模式。我们认为,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必须科学认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是社会生产总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环节,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本来是人类自身的自我实现过程,而生产则为此目的而进行:“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因而“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46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要求,消费要和

生产相适应,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基本指导思想。

2、必须正确选择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当前社会上存在高消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原因很复杂,但忽视国情教育,忽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邓小平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奋斗,后来日子稍微好一些,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上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对于艰苦奋斗,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1993:306)江泽民向全党发出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的号召。他指出:“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2003:5-6)尽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已有几十种产品的绝对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均占有的产品数量还很低。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没有条件去追求高消费、高耗能的豪华生活方式。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浮逸为耻”的社会道德规范成为构建和谐消费伦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准绳。

3、必须大力加强生态理念教育,提升消费文明意识。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需要通过消费教育对消费理念进行重新塑造,从而促进消费行为的根本转变。一方面,我们要继承我国传统消费理念的合理成分,即以节约为原则,重视精神消费,剔除其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抑制消费尤其是抑制正常物质消费的不合理因素。传统消费理念的精神内核是正确的,对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结合国情,借鉴合理因素,克服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一次性消费的弊端,进行适度、合理、符合节约精神的消费模式的教育和灌输。另一方面,政府应以生态消费伦理观念进行调控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消费越多越幸福的错误认识。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消费教育对理念的更新十分关键,而理念的更新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又至关重要。消费教育要从小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比如在日本,小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和学校学习分类丢垃圾,培养重复利用和回收利用的意识。学校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理念,让孩子接近自然、热爱自然、理解善待地球的重要意义。要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得到强化,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形成全民参与、文明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人们走上和谐消费的健康之路。要把生态消费的理念植入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观念中,让绿色消费成为消费主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前提。

4、必须大力加强促进合理消费的制度建设。一方面,国家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大力倡导厉行节约、文明生产,对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企业及个人予以奖励,对节能降耗的技术、设备、产品予以推广,对达不到标准者予以惩罚。要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项目准入制度,从水、土地、环境等资源方面制定较高标准,满足标准的项目才能上,否则就不准上。要建立落后产品、工艺、设备淘汰制度和重要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调节消费运行,这对于提升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维护消费安全、构建节约型社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引导消费行为。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需要政府的引导,通过制度规范强化人们的行为方式,达到理性消费的目的。在这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大规模回收垃圾运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纽约市率先通过的“退瓶法”,鼓励消费者将空饮料瓶退给商家。据统计显示,1985年纽约有2/3的空饮料瓶被直接送到垃圾场填埋。通过“退瓶法”的实施,到1998年,有80%的啤酒瓶、85%的易拉罐、50%的塑料瓶都实现回收再利用。面对白色污染的挑战,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2008年6月1日我国“限塑令”的出台,社会上每个成员都将无法置身事外,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了一场“自我革命”。在唤起公民意识的同时,也必将催生一种全新的“绿色生活”理念,扭转被消费主义所左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树立起个人对环境的道德义务感,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与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关键所在。

5、必须用科技引导合理的生产消费,实现科技生态化转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引导合理的生活消费,还要规范生产消费,切实构建保护消费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和节约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就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引导合理生产消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动力和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形成生产生活中的废物生产减量化、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消费,降低消耗、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促进清洁型生产,并充分考虑自然对污染物吸收力的有限性,提倡适度消费和文明消费,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化(余谋昌,1999:231)。用科学技术引导合理的生产消费,实现科技生态化转向,使人们不仅关注经济利益的获取,同时也注重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四、结语

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与技术手段控制的问题,还需要有主体伦理道德的参与,更需要从伦理价值上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形成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与消费文明意识。从现实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价值实现方式,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的社会效用在于:在以求真为特质的、科技知识型为基础的、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还需要以求善的文明消费伦理价值为其提供正当性的价值辩护,而失却文明消费价值合理性的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达到生态文明社会的美好境界。生态文明无论是在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亦或是政治文明理性表达的方式上,都体现着生态消费的价值内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且注重整体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共赢。人既有改造自然的权利与自由,也有保护自然的义务与责任: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为此,要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我们就应该记取奥尔多·利奥波德的金玉良言:一切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的事情都是对的,反之是错的(1997:192-197)。如果能恪守这一是非标准,我们就有了生态良知,就实现了“良心的革命”。

责任编辑:王俊(日韦)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蕴含丰富的保护森林水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生态伦理思想,开展其资源建设,可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提供档案文献支持。论文提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问题,阐述建设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生态治理 生态伦理档案文献 馆藏资源 少数民族

党和国家长期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1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的通知》指出,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肅、新疆6省(区)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制定与实施《关于印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有利于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1]我国边疆各省区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大量的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这些档案文献是少数民族先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记录与反映少数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感恩天地万物、爱护环境等伦理思想,以纸质、石刻、口述或非遗等方式传承下来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公约文书。即少数民族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活动中公议形成专门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约文书,以及涉及森林、水源等自然环境保护的乡规民约等。二是涉及环境保护的民族经书。这类民族经书有彝文的《劝善经》《道德书》,傣族的《训也唱词》《传家祖训》,以及纳西族的《人类迁徙记》和《迎净水》等。三是石刻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如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云南禄丰县前所军民与彻峨庄丁分水界碑》、清咸丰元年(1851)的《贵阳下铺村护山育林碑刻》等。四是口述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如以口耳相传的、保护山林水源的生态习惯法,主要有《德昂族原始习惯法》《普米族传统习惯法》《景颇族习惯法》等。五是非遗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如建档形成的涉及生态保护的少数民族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等非遗档案文献。这些档案文献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内容涵盖保护森林水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性发展等生态伦理思想与行为规范,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2021年6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引导支持地方各级综合档案馆围绕“四史”教育、历史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等进行专题档案开发,发挥档案在服务国家治理、传承红色基因、建构民族记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2]以党和国家生态治理方针为指导,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高度,研究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馆藏资源建设问题,有利于开展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创新档案服务工作,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现实意义

(一)保护传承优秀的民族生态伦理文化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遗存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极其丰富,这些档案文献作为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媒介,承载着丰厚的各民族先民在历史上形成的感恩天地万物、保护森林水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如东巴经《迎净水》记述,“不得在水源地杀牲宰兽、不得丢弃污物于水中、不得在水流中洗涤污物”等[3]。嘉庆八年(1803)《广西靖西县武平乡立录村乡规民约碑记》规定:“山水生灵不得浇药,丘木树林不得砍伐;田螺海鸭不得踏采,户口出役不得推托;潭口食水不得浣洗,田间水界不得相争。”[4]口传习惯法《拉祜族传统陈规》约定:“砍伐水源森林者罚款,并罚扫寨子;破坏寨子神房、竜树竜林者罚款,无款者拉其家牛供全寨人杀吃,请‘磨巴’祈求寨神保佑。”[5]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大多散存民间,或是为图书馆、博物馆、民委古籍办、民族研究所和非遗保护中心等机构收藏。受历史、人为与自然因素影响,加之保管条件简陋,破损、虫蛀、损毁和流失问题普遍存在。通过原件征集、建档保护或数字化整合等方式将其集中到档案馆保存,可完整构建少数民族生态记忆,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掘利用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二)为边疆生态治理提供档案资源支持

生态治理也可称为“生态文明治理”,就是要以生态环境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综合运用引导性、约束性和激励性的道德、法制、行政、经济等手段,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与管理。[6]少數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所承载的生态文化,“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伦理的方式对待自然界和自然物的态度、意识、观念和行为规范”[7]。其生态治理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托档案文献,通过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的教育、传承与传播等方式,把少数民族保护森林水源、爱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理论思想、观念和规范等内化为生态理念,形成文化自觉,以德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利用档案文献,对传统口述习惯法、乡规民约等进行转化创新,为民族地区生态立法、订立乡规民约提供借鉴,以法制的方式,规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以维系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依托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将散存民间和相关机构的档案文献征集到档案馆珍藏,不仅可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还可形成资源优势,以档案服务为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生态宣传、教育、立法等治理工作提供文化助力。
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问题分析

(一)服务意识树立问题

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档案资源建设看,部分档案馆已经意识到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的重要性,并着手开展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如楚雄州档案馆以拓印的方式征集到民族碑刻拓片档案410件,其中包括了许多保护山林水源生态碑刻。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依托馆藏藏族传统生态档案文献,编纂出版了《灾异志——雪灾篇》《灾异志——雹灾篇》等生态档案文献汇编[8],在服务边疆生态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就整体状况而言,多数档案馆尚未开展资源建设工作,所导致的问题有:一是造成少数民族生态档案资源建设的缺失,影响了民族生态记忆的构建与传承;二是不利于保护这一珍贵的少数民族生态档案文献遗产,及其在边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传播利用。因此,树立服务意识,开展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对完整构建与传承少数民族生态记忆,更好地发掘利用这一档案资源为边疆生态治理服务就有了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研究缺失问题

从学术视角看,学界对生态档案进行过研究。如在生态档案界定方面,吉志强认为,生态档案指由过去和现在的机构、组织及个人在从事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形成的,以不同形式记载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重要历史记录。[9]在服务工作方面,康蠡等提出,综合档案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负有构建生态记忆、提供建设参考、助推生态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应强化生态档案管理与开发。[10]上述研究未涉及民族生态档案资源建设问题。理论研究的缺失首先不利于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进行认知,对完整征集其档案文献造成不利影响。其次,不利于从档案资源模块、种类等方面构建资源体系,开展资源体系化建设。再次,不利于科学构建利用体系,为边疆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利用服务。因此,开展学术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其档案文献概念界定、类型构成、价值作用以及资源建设等问题,也就成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

(三)档案文献散存问题

就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收藏而言,除档案馆外,广泛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民委古籍办、民族研究所和高校等机构保存。以贵州清水江文书为例,清水江文书是明、清以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群众在长期从事农林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历史文书,主要有土地契约、合伙造林、山林管护、纠纷诉状、村规民约以及官府执照、文件等。清水江文书藏量丰富,其中,锦屏县档案馆有50 000余件、黎平县档案馆有46 000件、天柱县有25 000余件、三穗县有24 000余件、剑河县10 000余件。此外,这5个县的图书馆、古籍办、文管所等多个单位均有收藏。[11]值得注意的是尚有大量档案文献散存在乡村民间,如四川通江县杨柏乡遗存有永乐十七年(1419)的《禁砍古木碑》,云南有乾隆四十年(1775)的《大理市凤仪种树记碑》、嘉庆二十三年(1794)的《禄丰川街阿纳村封山育林乡规民约碑》,贵州有清咸丰元年(1851)的《贵阳下铺村护山育林碑刻》等。此外,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等省区民间都遗存有丰富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少数民族习惯法、非遗等生态档案文献。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的散存状况破坏了档案文献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档案资源的体系化建设与全面发掘利用。
四、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实现途径

(一)强化资源建设,以研究推动规划工作。首先,贯彻方针政策,树立保护理念。2020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要求“持续深入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大力宣传档案部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2]。开展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就要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推进资源建设工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奠定档案资源基础。其次,开展理论研究,指导建设工作。鉴于学术研究的缺失,建议从概念界定、类型构成、功能价值,档案收集、有序化整理和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从理论上厘清其内涵外延、收集范围、整理方法与数字化建设等理论与方法问题,用以指导馆藏资源建设实践工作。再次,规划建设工作,保障资源建设。即从领导组织、实施部门、制度建设、工作任务、建设内容、时间要求、设备设施和人财物保障等方面规划建设工作,以保证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构建资源体系,为资源建设搭建框架

馆藏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就是要依据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遗存现状以及边疆生态治理工作的需求,对其档案文献资源建设进行顶层规划、设计,构建资源建设框架,用以指导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此,建议从两个模块构建其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其一,可收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这一模块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公约文书、涉及环境保护民族经书、石刻生态伦理档案文献等。其二,建档性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主要类型有口述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非遗生态伦理档案文献等。这一资源体系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馆藏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可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规划,制定档案征集、分类整理、数字化建设标准规范,以及构建其数据库建设规范等提供指导,从而推进其资源体系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征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

1.开展民间档案文献收集。由于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理论研究的滞后及其重要性认识的不足,迄今仍然有大量的档案文献散存民间。建议从两个方面开展收集工作。其一,制定收集规范,明确收集范围。即依据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体系,建立其收集规范,明确收集类型、内容与标准,用以指导收集工作的开展。其二,依据收集规范,开展收集工作。一是按照收集规范,采用捐赠、征集、购买、复制、拓印和数字化等方式,对民间散存少数民族环境保护公约文书、伦理经书,以及石刻乡规民约等档案文献进行收集。二是采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口述录制、影像摄制、多媒体数字化和外部受众领悟的特殊采集等方式[13],对民间少数民族口述、非遗等生态伦理文化进行建档,形成专题性生态伦理档案文献,以完善馆藏档案文献资源建设。

2.整合机构散存档案文献。鉴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的文化遗产、档案、古籍、文物和史料等多元属性,除档案馆外,广泛为图书馆、博物馆、民委古籍办、民族研究所、非遗保护中心和高校等机构保存。为完整构建少数民族生态记忆,形成资源优势,建议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点,打通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互通和协作渠道。[14]首先,成立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共建联盟,签署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协调组织档案文献资源共建工作。其次,采用交换、复制,以及数字化方式,在保障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将各单位散存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集中到档案馆,开展资源体系化建设。再次,依托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在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进行资源规划、分类整理和标准规范,构建特色数据库,及其资源共享平台,为其档案文献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提供数据资源支撑。

3.推进档案资源共享开发。其一,依托数字档案馆,利用特色数据库,建设融合知识、智能服务、公众参与展示[15]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共享平台,以提供公约文书、民族经书,乡规民约碑刻等原始生态伦理档案,以及展示编研成果、举办网上展览、提供专题数据库等方式,向社会各界提供可利用档案文献,传播优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其二,为拓展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服务范围与空间,建议加快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型档案信息服务方式的建设,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和音视频、VR等新技术手段,开发利用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工作。其三,依托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共建联盟,依据共建共享协议,加强和图书馆、民委古籍办、博物馆、民族研究所、文化馆或非遗保护中心等收藏单位合作,在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特色数据库共享、新技术手段融合,以及多机构联合编研、开发专题数据库、共同举办展览等方面进行协调合作,以整合开发力量,更好地为边疆生态治理提供档案信息支持。

从边疆生态治理的政治高度,探讨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应用建档方式保护这一民族生态伦理文化遗产,还可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边疆生态治理方针,开发利用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资源,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档案文化助力。

*本文系云南大学重大培育项目“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管理及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受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云南民族档案文献整理发掘研究”(项目编号:2021CX01—09)资助。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网.国务院关于印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的通知[EB/OL].(2011-06-16)[2020-10-30] http : // www.cciced.net/xwzx/hfyw/201210/ t20121012_82913.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06-08)[2020-10-30] https : // www. saac. gov. cn/daj/yaow/ 202106/899650c1b1ec4c0e9ad3c2ca7310eca4.shtml.

[3]柴荣怡,罗一航.西南少数民族自然崇拜折射出的环保习惯法则[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55-58.

[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M].南宁:民族出版社,2009:247.

[5]雷波,刘劲荣.拉祜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246-247.

[6]张强,刘煜杰.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建设路径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4):10-14.

[7]王景华,刘东英.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述评[J].民族论坛:时政版, 2013(11):76-81.

[8]腾飞的西藏档案事业[N].西藏日报(汉),2014- 06-09(004).

[9]吉志强.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档案制度建设的意义及功效[J].山西档案,2013(3):74-78.

[10]康蠡,周铭.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综合档案馆的责任及实现[J].云南档案,2015(6):40-43.

[11]华林,杜昕,王逸凡,等.清水江文书国家综合档案馆集中保护问题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5(2):62-6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20-03-12)[2020-10-30]https://www.saac.gov.cn/daj/ tzgg/202003/b714090658a04aebae7457b1e5d419de.shtml.

[13]李希,王巧玲.知识管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领域的应用探析[J].北京档案,2021(3):15-18.

[14]田兵兵.从知识管理出发创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策略[J].北京档案,2021(5):36-38.

[15]曲春梅,何紫璇.数字人文环境下档案文化价值释放特点与实现方式[J].北京档案,2021(4):7-11.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城乡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伦理思想在今后的城乡建设发展中突显出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城乡规划中,使得城乡规划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建设的发展,文章从我国城乡规划的观念、生态伦理思想的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伦理思想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城乡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伦理思想;城乡规划;具体应用

前 言

在自然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城乡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将生态伦理思想引入城乡规划中来指导经济、城乡建设的发展,可以使用地合理布局,保护自然生态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得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将生态伦理思想应用在城乡规划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城乡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应用进行探讨。

1. 我国城乡规划的主要观念及生态伦思想的概述

1.1 我国城乡规划的主要观念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的观念主要有三种,一是人本主义观念,二是实用主义观念,三是效率优先观念。其中人本主义是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一直奉行的思想,因此城乡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地解决好人怎样更好地生活和工作,自然生态环境于规划工作中只是以实现人类生存目标的一些附属物,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之间只存在着给予和索取的简单关系,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逐渐被城市发展所破坏。实用主义观念主要是为了解决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这种规划理念注重追求短期的社会效益。在城乡规划中,特别注重技术标准和效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达到目的。效率优先观念,大多城乡规划则以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城乡自身的建设工程快速开展作为根本目标,将建设效率作为城乡规划中的核心价值准则,最终导致城市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无序蔓延,造成整体性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城乡规划工作作为目前社会理性的核心代表,其所对应的那个承担的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城乡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大效益的功能也将有所缺失。

1.2 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新型的应用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伦理学科,随着现实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伦理思想应运而生,并且被当成解救当前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可以从生态思想价值观和生态道义思想两方面进行理解,生态思想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了解大自然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保护大自然,从而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在以往人们很少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因此要改变征服大自然的偏差观念,树立新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生态道义思想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是平等的,人们要树立敬畏生命的思想,改变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生态伦理思想应用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将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城乡规划中,对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学科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生态伦理思想的出现,为我国城乡规划增添了色彩。在以往的城乡规划中,人们往往会将一些重点项目设置在人口、交通、信息相对集中的地区,使城乡承担更重的发展任务,但这种行为对城乡规划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新环境下,人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传统的城乡规划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因此,生态伦理思想的应用是当前城乡发展的需求。生态伦理思想的应用能有效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存在的矛盾,可以使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城乡规划的长远发展。

3. 生态伦理思想对城乡规划价值观的作用

3.1 科学的掌握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一项宏观性、综合性工作,在编制城乡规划时,需要科学、全面的进行调研、合理布局,全面性、科学性的探索应是整体城乡规划领域不懈追求与努力的根本目标。因此,在发展社会文明时,将科学精神当成其最高精神,在新时期下,科学和生态伦思想精神内涵不断拓宽,并赋予新时期的特征,也就是说将生态伦理思想引入城乡规划中,能科学的掌握城乡规划。

3.2 城乡规划是公共政策的一种体现

城乡规划是公用政策的体现,因此,城乡规划需要具备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也就是通过政策及行动明确城乡发展的方向,从而将复杂、漫无目标、多方面冲突的行为归纳成一个统一的目标,最终能以既定的科学目标有序地实现发展。

4. 城乡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应用

生态伦理思想在城乡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城乡规划思维,使得城乡规划向多元化发展;二是优化城乡规划方法,使得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严谨。

4.1 创新城乡规划思维

在城鄉规划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城乡规划工作,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应用成果,从而为城乡规划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生态伦理思想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将其应用在城乡规划中,能有效地拓宽城乡规划学科的视野,在城乡规划中将伦理道德思想体现出来,同时还能促进城乡规划学科的交叉,使得城乡规划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合理、有效协调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伦理思想的引用,有效地改变了以往人本主义、实用主义、效率优先观念的现象,避免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合理、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质量的下降,使得城乡规划从单一“以人为本”价值转变为“人、社会、环境”多元化价值,城乡规划思维的转变,对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优化城乡规划方法

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将会改变以往相对传统的城乡规划方法,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处理方法及手段也会使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更为合理的安排。从而加强了城乡规划方法的全面性、严谨性,使得城乡建设与布局更为合理,城乡生态环境更加友好,人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和谐,也使得城乡规划实施与管理工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总 结

将生态伦理思想融入现代城乡规划中,并得到具体应用,能改变以往单一思想价值观念,使得城乡规划的思想价值观更加完善,更能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发展,加强生态伦理思想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发展更好地服务,有效地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孙晓红.解析城乡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 (22):125-126.

[2]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一从理论走向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应云仙,汤坚立,李王鸣.生态伦理思想在城乡规划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城乡规划,2012,(09):16-18.

[4] 吴志强,于泓.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乡规划学刊,2005,(06):141-142.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新的发展观,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发掘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经济伦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中国已经被视为世界经济发动机(EconomicPowerhouse)之一,是继美、日、欧之后的第四大世界经济支柱[1]。然而,当人们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欢欣鼓舞的同时,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却日益凸显:伦理道德失范、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等等。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和中国政府立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与经济伦理思想

所谓经济伦理思想是指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评价人们经济活动,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理论和观念。经济伦理思想自古有之,而经济伦理学则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的诞生有效地整合了经济学与伦理学这两大学科,为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伦理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思想为基础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伦理的主体。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它充分肯定了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人,居于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校正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对GDP的盲目追求和对人的利益的漠视,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及历史创造者的作用。第二,它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往人们对人缺少人文关怀,对人本身的世界:如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生存等关注不够,不是以人为目的,而是否定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本”即根本、关键、核心,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人的价值核心地位。第三,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它追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我国古代由于儒家伦理主导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人成为“道德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西方国家把人当成科技的“奴隶”,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类社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主导价值取向,因而造成了人在发展价值取向上有不同侧重的发展趋向,进而造成了人发展的片面。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它克服了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政治与道德、心理与生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凸显了“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经济伦理诉求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伦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如厉以宁所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经济学伦理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能把二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了,那么可以认为,经济学伦理问题的研究就前进了一大步。”[3](P1)

公平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人群中,被人们公认是最佳的,或者说与别的规则相比不得不选择它的,用于评价社会中的竞赛规则、交易规则和分配规则等合理与否的价值尺度。在经济伦理范畴中,公平是调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杠杆,它作为一种适当的“变数”成为调节利益关系的伦理尺度。

公平观包括经济方面的公平、政治法律方面的公平和伦理方面的公平。其中,经济方面的公平在社会生活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机会的平等。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基本平等的条件和规则下,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就业机会和通过劳动平等地获取利益的机会,它否定除个人天赋和后天自身条件外的任何特权。第二,经济公平的核心内容是利益分配的平等。利益分配平等要求利益的初次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其它分配方式并存;利益的再次分配,要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为目的,把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普遍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

效率是资源使用和配置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即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既定情况下,其产出产品越多,效率就越高,反之,效率就低。效率之所以被赋予伦理道德的意义,是因为:第一,过去纯粹从经济角度追求效率的活动,对人类本身产生了危害,如盲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对立,加速了人类的生存危机等。第二,人类生产活动所依赖的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的效率,将会导致这种稀缺性不断加重。第三,效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它成为实现人类幸福的必要手段、途径和条件。没有效率,就无法实现人类的幸福,更谈不上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我国在计划经济年代,在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实际上坚持的是“公平优先,忽视效率”的原则。国家直接控制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实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证明,这种“公平优先,忽视效率”的原则既无法确保高效率,也无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主张。但他同时指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并不允许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先富是为了帮助后富,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P23邓小平的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但是,从实践来看,“兼顾公平”的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贫富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0年代中期的1.8:1,19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从人均GDP看,西部人均GDP从1998年的498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22美元,2002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人均GDP由1998年的1212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704美元,增长41%,这说明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我国年收入超过2万元以上的人仅占人口总数的2.5%,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居民数超过了人口总数的50%。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小于0.2,处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状态,199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86,接近0.4的国际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家同期0.328的平均水平,属明显偏高。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公众不满情绪滋生,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与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实践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要反对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的做法,也要反对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率的做法。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要实现的效率是‘兼顾公平’,并以实现公平为目的的效率,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公平是以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和有效率的公平。”[5](P120)

积极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观和效率观,不但是社会伦理道德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的认识的正确回归,并更加凸显了“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经济伦理诉求,蕴涵着使最大多数的人生活幸福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三)科学发展观彻底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扰

西方传统的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持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其思想实质是:把人看作宇宙的主宰和绝对支配者,一切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形成以无限度、无休止攫取自然为前提,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本质上是反自然的,必然导致人类无视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存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及各种原始的协调关系,完全根据人自身的需要、愿望去掠夺、索取自然界,最终导致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境。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由于受西方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过分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必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自然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多世纪以来,人口一直快速增长,人口压力愈来愈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平均每5年增长1亿人口。20世纪70年代开始,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及增长的惯性作用,目前我国年均人口增长量仍十分庞大,全国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与日益膨胀的人口相比,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却显现出先天的脆弱性。我国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也就是说,我国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于人口增长与自然的承载能力不协调,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突出。第二,人均资源占有量贫乏和高能耗之间的矛盾突出。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的总地质储量占世界第三位,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仅是美国的1/10,属于典型的资源匮乏国家。其中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4,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6]2003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和氧化铝约50%、铜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许多大宗消费的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相当高。2003年全年,我国消耗了占全球总量30%的原材料和能源,创造的GDP却只占到世界的4%。第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我国2000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是14万亿立方米,到2002年又增加了28%,达到18万亿立方米。我国因植被破坏,每年水土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在全国所有耕地上剥去10毫米的沃土。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7%。草原退化面积已经达到9/10,每年仍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退化;全国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174万平方公里,每年仍以3400多平方公里扩展,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的一个明显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全球性的伦理基础。同时,该报告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依赖于把可持续发展成功地提升为一个全球性伦理。[7]在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以下几层经济伦理内涵:第一,就空间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经济伦理关系。第二,就时间方面的现代与未来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既考虑现在,更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经济伦理观。第三,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理智战胜欲望,走节制型发展道路,确立新型的发展观。[78](P76-78)

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彻底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扰,体现了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要求,蕴涵着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它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四、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构建了发展的理性精神与发展的伦理意蕴紧密联系、和谐统一的崭新发展理念。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诠释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最终发展目标。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符合和体现经济伦理规范,并以其为指导。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在1988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向全世界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 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不得不让我们翻开历史经典, 回到2000多年前, 探寻孔子的思想智慧。孔子的思想中不仅包含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 对于生态问题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孔子生态伦理观概述

(一) 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1. 畏天

在这里, “畏”是敬畏的意思, 而“天”则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指客观唯心主义意义上的人格化的“天”。第二层是指自然规律。比如, 在《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客观规律, 顺应自然。

2. 认识自然

在《论语·阳货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在品读《诗经》的过程中认识到《诗经》不仅可以培养联想力, 提高观察力, 锻炼团结能力, 学习讽刺方法, 而且还有利于学习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孔子让学生读《诗经》, 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内容方法, 知道草木鸟兽的名称, 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去接触自然、感受自然, 从而热爱自然, 顺应自然规律。

3. 顺应自然

自然界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 孔子认为这种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孔子没有将自然界神秘化, 人们应该遵循客观规律, 顺应自然。在《论语·阳货篇》, 子曰:“天何言哉, 四十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四季轮回, 万物生长, 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在《论语》中, 还有许多话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例如在《乡党篇》就有大量关于遵循饮食规律的言语。

(二) 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保护自然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据统计, 《论语》中“仁”这个字出现了一百多次, 而“鬼神”二字共出现过三次, 单一的“神”字出现了四次, 在强烈的对比反差中远离鬼神, 肯定自然。而且, 孔子的“仁爱”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要“仁”, 孔子还提出要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言行统一于实践。在孔子的哲学中, “仁”既融通于此人和比人, 也贯穿于人道与天道。[2]比如, 孔子家养的看门狗死了, 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贡去安葬, 并对子贡说, 平常驾车的马死了, 我们用帷幔把它包裹起来, 现在狗死了应该用车篷把它包裹起来, 而现在我很穷, 连个车篷盖也没有, 所以就拿个席子把它包裹起来吧, 千万不要让它的头和身体与泥土接触。由此可见, 孔子怀有仁爱之心, 在实践中也是以仁爱之心对外草木鸟兽。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是由等级差别的。比如,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 孔子退朝回家听说了此事, 先问大火有没有伤及人, 而没有先问马, 由此可见, 在孔子看来, 爱是有等级的, 仁者先爱人后爱物。

孔子的思想中有许多关于保护自然的观点。比如在《论语·述而篇》中就有记载:“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截断流水去捕鱼, 不射晚上归巢的鸟儿。这句话既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 有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如果人们用大网把所有的鱼全部捕走, 那么就是竭泽而渔。相反, 只抓大鱼, 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倡导的生态伦理观点不是禁捕, 而是有节制的捕猎。具体的落实到对待动植物的行动上, 就体现为“时禁”。

(三) 勤俭节约, 反对奢侈浪费

在《论语》中, 孔子多次提出“节”, 告诫弟子一定要勤俭节约, 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但是孔子的“节”也不是要处处节约, 该庄重的事情还是要按照礼仪去做, 比如有一次子贡和孔子说, 每个月供奉饩羊太浪费, 想要免去此环节, 孔子训斥道:“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节”与“礼”的关系呢?孔子十分崇拜大禹, 他对大禹赞叹道:“禹, 吾无间然矣。非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 吾无间然矣。”意思是, 大禹虽然平时很节俭, 穿的很破, 但是, 在祭祀的时候却会穿的很华美。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 在行礼之时一定要按照礼仪来,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节俭。

二、儒、释、道三家生态思想比较

儒家以孔子为创始人,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从本质上与道家是一致的。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应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儒家与道家的生态思想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关注侧重点的不同。儒家生态思想的侧重点是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在此基础上, 儒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散布在《论语》、《礼记》、《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 后来, 随着儒家哲人对于自我生命的体验和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探索, 使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进一步发展。比如, 荀子主张对自然万物都要施加以“仁”, 董仲舒则更加明确的提出了将儒家思想中的爱人扩展到爱物的范围。北宋大儒张载则进一步提出了“民无同胞, 物吾与也”的思想。孔子所提倡保护自然, 勤俭节约, 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的环保思想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道德思想。

对比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道家的生态智慧则体现在对于生态哲学的探讨。《老子》中记载,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所以说, 天地万物之间皆生于道。老子又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由此可见, 道的本性就是使自然界根据自身的客观规律运转活动。所以, 每个人也应该效法天地之道, 对自然采取顺从的态度。老子认为人们要想顺从自然, 就需要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说要排斥一切人为活动, 而是说人类的活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老子反对的是企图改变客观规律的那种人为活动。道家所提倡的顺应天道,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其实对于“等级化”的批判。在人与自然界中, 没有等级之分, 天地与我并生, 天地与我为一。道家把生态伦理思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对当今生态理学的构建具有启蒙作用。

佛家的生态思想更多的体现在它所倡导的博爱精神, 体现在各个信徒的实践活动当中。佛教认为, 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 生命不止存在于生命体之中, 还蛰伏在无生物命物之中。[3]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人与自然合一。佛教是从非人类中心出发, 主张对万事万物的尊重与关怀, 最为集中的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之中。佛教中提倡的“爱”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子女, 对妻子, 对丈夫, 对身边一切亲人的爱, 更包含于对天地万物的爱, 这就是博爱思想。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就是信徒们怀着慈悲之心对待世界, 相信“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在生活中, 不杀生, 不破戒。

从以上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 儒释道三家的生态思想虽然产生在遥远的古代, 但是却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其中的一些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仍然具备指导意义。

三、孔子生态伦理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 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我们发现, 轴线时代的思想家都喜欢在自然界中进行教学, 孔子在传递生态伦理思想时, 也是身体力行, 知行合一,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人们保护自然的前提是认识自然, 认识自然的方法有很多, 而最为有效的则是深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认识自然, 感受自然, 激发每个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自然。

(二) 敬畏自然, 遵循客观规律

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必须首先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着自身客观规律的有机整体, 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 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规律, 造福于人类。我们应该摒弃把人类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思想, 近些年的旱涝灾害、雾霾、酸雨、泥石流等灾害的时有发生, 不断地警示我们, 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4]

(三) 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孔子将“爱人”思想扩展到了万物生灵, 强调爱护万物, 尊重生命。人类要想与自然界共生共赢, 就必须把眼界扩展到自然界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各种物品的需求更加多样性, 而有许多物品的生产是以捕杀动物、采掘植物为代价的, 例如, 人们捕杀濒危物种——鲸类、穿山甲等,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保护自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只有怀揣着仁爱之心, 才能真正的没有杀害, 也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 取之有尽, 用之有节, 保护自然

在资源开发上, 要取之有尽, 用之有节, 勤俭节约, 保护自然环境。这对于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管是整个国家、还是产业部门或者是每个公民, 都应该树立环保节约意识, 树立绿色消费观。要使人们形成一种不对环境构成破坏威胁的可持续消费观, 形成生态消费文化, 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5]

(五)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孔子对于学生生态教育也值得我们学习。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电视等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 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党和政府也应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让人们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让“光盘行动”扩展到各个领域, 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行动。

【相关链接】

自然保护 (nature conservation) 是对自然环境和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其中心任务是保护、增殖 (可更新资源) 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目前, 对自然保护的对象有不同的认识, 有人认为自然保护是"维持人类所能发挥最高潜在可能性的各种条件";有人认为自然保护, 不仅要保护原始的自然和接近原始的自然景观, 即保护构成自然的动、植物, 以及需要保护的地学对象, 而且要努力把人类活动造成的不良环境改造成为对人类有益的环境。

自然保护 (nature conservation) 是对自然环境和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在狭义上, 指保留某些地区使其处于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状态下, 其目的包括供观赏、供科研及保存物种资源等。在广义上, 指对一切自然资源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开发。其目的在于保证长久的人类生活质量。其中心是保护、增殖 (可更新资源) 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 是为人类服务的。开发利用的目的在于通过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需要, 而自然保护则在于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18世纪, 欧洲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使原始森林减少, 同时由于产业革命的影响, 自然的破坏速度加快。这就促使人们采取保护地域的形式来保护自然。

1872年美国设立黄石国家公园, 把黄石的广阔原始地域辟为永远保存的国家公园。随后世界各国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自然保留地。1900年召开了“关于非洲动物保护的欧洲会议”。1913年第一个国际自然保护机构在瑞士伯尔尼建立。1928年在布鲁塞尔设立了国际自然保护事务所。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共同倡议召开会议, 讨论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 并成立了“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 (InternationalUn ionofProtectionofNature) , 这一组织在1956年改称为“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 (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a ndNaturalResources) 。

摘要:我们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便利之时, 猛然发现, 无节制的使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让人们承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报复”——旱涝灾害、酸雨、滑坡、泥石流、生物种类锐减……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 探寻孔子的智慧。

关键词:孔子,生态伦理观,当代价值,敬畏,仁爱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13-211.

[2] 郭淑新.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J].理论与现代化, 2003 (05) :68-70.

[3]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7.

[4] 陈俊亮.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价值探究之一[J].社会科学论坛, 2010 (10) :63-65.

上一篇:版画艺术形式招贴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地方经济开放度比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