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1

秘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在秘书的所有角色活动中,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是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关系。新的经济法规体系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管理和经营发生着全面、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办公自动化又使各项工作变得更为优质高效。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呼唤传统秘书职业的现代化,时代也赋予了秘书人员更多的新角色和新要求。

【关键词】:秘书角色领导

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多端,各行各业面临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随着秘书工作范围的扩大、参谋性职能的加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其工作的平台也日趋现代化,这无疑会给秘书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在这些形势下,秘书人员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领导,承担起参谋、处事、提供服务的职能,同时又能自悦身心、轻松工作呢?于是,研究秘书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秘书人员应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

秘书角色定位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秘书工作的效率,影响秘书的自身进步。因此,秘书必须按客观规律对自身角色进行正确定位。

1 从属于领导是秘书角色定位的前提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最首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秘书的基本角色是领导的助手,协助领导处理事务,直接在领导的授意下处理各种各样的上下内外事务。秘书能否当好助手与其角色意识、角色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秘书是相对于领导工作而言的,直接为领导提供服务是秘书活动的实质,秘书的工作成果也往往体现在领导的工作成效和单位的综合效益中,这是构成秘书角色特征的重要前提。它决定了秘书在社会活功中扮演的是配角,其工作是以辅佐和服务为根本特性的,但这并不是说秘书在单位中可有可无。恰恰相反,秘书人员作为单位活动的主体,处于管理的中枢地位,其在处理一些具体业务中必须唱主角。如秘书在承办某一次会议、参与起草某一文件的过程中,其主体作用就十分明显。

2 职业发展是秘书角色定位的导向

秘书工作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生的职业,对有些人来说只是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它还涉及秘书工作的专业领域或服务取向。如秘书是把自己定位为参谋型秘书,还是把自己定位为事务性秘书,是定位为专才秘书还是通才型秘书等,这都是秘书所面临的选择。从总体上说,虽然秘书工作具有综合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秘书是“万精油”。即使是通才型秘书,也会在某些方面通,某些方而不太通,任何人都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秘书必须根据服务组织、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正确评价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水准,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二、不断提高秘书的自适应能力

1 提高心态的自适应能力

心态自适应能力是指行为主体的心理状态要与客观环境的变化趋势相契合,在外界的多种刺激下,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冷静而理智地面对客观环境。当前企业中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中外员工之间、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科技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都会发生变化,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将进一步打破。这对秘书心理很可能产生某种冲击。特别是与外国文员的某种差距、与交往国人员的文化异质、与国外上司配合的问题等,若处理不好。均会产生心理冲突,产生反感或自卑感,陷入种种心理误区。秘书必须善于自我调适,正确处理。秘书人员工作内容多,头绪杂,有时难免发生一些不偷快的事情,甚至会受点委屈。对于各种纷繁复杂的头绪,秘书人员在工作时应“钻得进”,休息时最好又能“跳得出”。此外,秘书人员还应调整好心理坐标,要摆正主与辅、断与谋、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不要期望自己的意见全被领导采纳,不与外部人员比工资待遇,不要处处计较个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到身心愉悦。

2 提高生态的自适应能力

在当前经济垒球化的形势下,秘书的个人生存状态必须尽快地适应客观环境的发展需要。特别在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力求动态地全面地协调发展。秘书处于管理中枢的综合辅助位置,管理理念、体制、方法、技术及经营管理模式等诸方面的变革,都会直接关联到秘书工作,并对秘书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秘书个人生态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秘书人员在获取和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时,应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学习。只有尽早地掌握外语、计算机、外事法规、新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新形势下的秘书业务,基础知识必须更为广泛而扎实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在社会科学知识上,不仅要了解基础性的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方面的科技知识、科技动态、前沿发展态势等。只有选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做好秘书工作。

三、秘书处理与领导关系的方法

1 摆正位置,自觉服务

秘书是领导的参谋与助手,是为领导服务的。首先必须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摆正位置,尊重领导、服务领导。秘书人员对领导的尊重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维护领导的威信。一个秘书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故意破坏领导的威信,不能散步有损领导威信的言论。即使领导者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和失误,也不能随便乱发议论,而应通过正当方式和正常的渠道向有关方面反映自己的意见,以求得合理妥善的解决。

第二,要尊重领导的意见和决策。领导者的意见和决策大多是经过全盘考虑和深思熟虑的。一般情况下,这些意见和决策是正确的。秘书工作者应坚决按照这些正确的意见和决策去做。特别是这些意见和决策不被人理解或有人反对时,秘书人员要挺身而出,站在领导一边,给予大胆支持。不装老好人,不在是非面前装聋作哑。这样不仅坚持了真理和正义,而且也会获得领导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进一步密切相互间的关系。

第三,尊重领导的职权。秘书人员是服务性人员,不是决策者,因此必须按职责规定办事,不能越职代权,借领导的名义发号施令。秘书必须明确自己为领导服务的界限,克服那种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就感到委屈失望的心理。在处理一些较重要的事情时,应该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请示,而不能自作主张。

第四,要体谅领导的难处,为领导分忧。一个领导者不是全能的,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工作中的、学习中的、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秘书要积极地帮助领导克服这些困难,多出主意,多提供服务,尽可能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和领导同甘共苦,共患难,这样才有可能和领导密切关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2 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办事能力

首先,要具备较强的办事能力,增强职业才干。办事能力除了必须具有辅助决策、撰写公文、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组织会议、办理事务等方面的能力外,在表达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调研能力等均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与不同人交往的能力、应付复杂关系的能力、协调不同行为主体关系的能力,了解新情况处理新问题的能力等,秘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作为一名当代合格的秘书,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必须具有较合理的能力结构。因此秘书人员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提高办事能力,增强职业才干,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基础,也是处理好与领导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其次,提高道德素养。除了要热爱事业、安心工作、谦虚待人、严守本分外,更重要的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要诚实而不做假弄权。做秘书,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工作。秘书的高尚可贵之处,恰恰在于他的献身精神、埋头苦干精神、热爱事业的精神、不计报酬的精神。如果秘书人员弄权做假、假传旨意,冒领导名义批条子、拉关系,就无从谈起和领导搞好关系,甚至还会走上违反纪律的道路。

二是当参谋而不自以为是。在工作中,秘书人员给领导提供信息,谈个人建议,想点子,拟定方案等,都是参谋作用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领导决策时是否采纳秘书的意见,那是领导的事。秘书要明白自己只有建议权,而无强求领导必须采纳的权力。即使有时以为自己的建议是正确的,而领导人的决定是不正确的,也必须遵守组织原则,按领导意图办事,而不能与之对抗。当然对于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秘书人员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三是公正而不搬弄是非。秘书人员直接向领导汇报情况时,或领导人要求秘书人员谈看法时,要做到公正、客观、超脱。特别是涉及人事问题,决不可借工作之便私向领导人说其他人的坏话,而过多的美言也是不应该的,要做到不徇私情。

总之,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事业和目标这个基础之上,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互惠的、积极主动的交往中形成与发展的。无论是秘书,还是领导,都应主动地、积极地培养交际能力,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利于工作的开展,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秘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也在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名称由最初的《秘书学》发展到目前的《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适应了社会对技能型秘书人才的需求。并且,课时数在逐渐加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时数由以前的60课时增加到目前的75课时或者更多,可见其主干课程地位在不断强化,课程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以办文、办会和办事为主要内容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

在社会更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只是单纯增加课时数或改变名称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必须密切结合岗位所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在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重点定位在“办会、办文、办事”三大技能上,结合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围绕“会服务、懂管理、多技能”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教学改革。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在课上将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并且根本谈不上技能的培养。为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在实践中围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并且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这两方面,逐渐摸索出三种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基础上,参考现代教学理论,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应学生实际的“任务驱动下的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活动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这种模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现以“办会”为例,介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环节一:案例引入 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向学生分别介绍一次成功和失败组会的案例,使学生对会议组织树立起一个感性认识,案例最好是教师的亲身经历,或是学生经历过的会议,这样学生会兴趣很浓。此时教师抛出第一个问题:请分析组会成功、失败的原因。在互动提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组会的成败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使学生加深印象。

环节二:任务提出 项目驱动

教师向学生提出“组会”任务。最好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如教师表彰会、年度总结会和教师培训会等,或根据专业情况组织公司客户恳谈会、新闻发布会等。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放映会议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前,提出观看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结合视频说明会议的目的、形式、组会人员、组会环节等。

观摩后,根据任务让学生虚拟一个组织进行人员分工,如可成立某某公司办公室或某某学院办公室,进行会务分工,下设会务组、材料组、会场组、后勤组、保障组、客户组和新闻组等。

环节三:任务分析 团队合作

虚拟组织各成员进入角色,对照各自任务进行分析。在学生讨论细分任务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宏观再微观地进行分析,既要注重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大的环节,又要注重各环节中的细节,对照会议录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完善,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相互协作中完成任务分工,教师在现场进行具体引导和指点,最后与学生一起确定整个会务的工作流程。

环节四:独立操作 自主完成

各虚拟组织成员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按分工开始正式运作,先完成各自筹备方案的策划,然后细化会议流程,制定出详细方案,形成书面的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性方案,如会务总体方案、后勤保障方案、新闻报道方案、会场布置方案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对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驱动作用。这个环节对培养实际技能具有极高的强化作用。此环节在课下完成。

环节五:学生讲解 教师点拨

学生将会议方案做成PPT形式,在课上演示讲解,让其他学生提出问题,这样能既锻炼学生的口才,也能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然后教师对会议组织各方案进行点评;采用启发式组织学生对整个会议流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各自会议方案归纳会务工作组织中的知识点,以此加深印象,形成系统知识。

环节六:课堂练兵 项目实现

按照各小组的筹备方案,学生自己模拟组织会议。由学生各自扮演会议组织中的角色,在实训室进行实际组会,进行模拟练兵,意在使学生将会议流程总体模拟一遍,积累组会经验,体会组会中的各个细节,锻练其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展现各自才华提供一个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

环节七:总结阐述 项目评价

组会完毕,按预先给出的评价项目,由各小组互评,互评时要同时阐述理由,要指出如何改正完善,让实际操作者心服口服,目的是为学生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然后教师对会议的组织情况进行总结,各小组与教师共同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学生本次组会的成绩。

环节八:参与实战 项目拓展

教师结合学院各处室实际情况,联系让学生参与组会。可独立组织小型会议,或辅助组织大中型会议。也可由教师带领,独立承担各种组会任务。本着务实、求效原则,让学生在参与组会中体验组会的各个细节和流程。

按照上述八个环节进行教学就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学习,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实践的能力。教师主要起引导、点拨作用,而更多的是把知识加以引伸,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组会技能。

2.“岗、证、能”结合模式

目前,市场上秘书岗位对文秘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既是通才又是专才,并且一上岗就要能顶岗使用,省略了实习期,同时国家要求高职毕业生需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教学中,探索出“岗、证、能”结合模式,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实际岗位要求的一致性;按照国家秘书职业标准和认证内容,在课上强调突出;重点提高其职业技能,构建以秘书职业技能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块,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教学、职业认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3.“教、学、做”一体模式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然后进行模拟操作,在有了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秘书实训室、学院各职能处室、办公室及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采用工学交替,通过真实任务和顶岗实习,不但让学生熟悉现场工作流程,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组织文化,增强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组织的改革

根据社会对秘书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实现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本着以秘书职业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原则,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打破教材体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建立课程内容遴选机制。一般由行业人士(社会兼职教师)、专家及课程组教师共同组成教学研发小组,经过对行业人士的市场调查分析,确定岗位所需技能,由研发小组根据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共同研究学生下一步技能培养重点,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遴选。

在内容上强调根据行业发展态势和社会最新要求不断更新内容,并充分反映职业道德、岗位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在具体的内容组织上,构建以秘书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块,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模块体系具体如下:

职业认知模块:了解秘书从业环境、秘书素养与可持续性发展(秘书职业生涯规划)。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秘书岗位的从业环境,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办会模块:掌握会议组织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办事模块:掌握秘书事务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办文模块:掌握文书拟写与处理的基本常识与相关技能。这三个模块为重点模块,严格遵循“教、学、做”一体的原则,每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了具体的项目任务。重点针对提高学生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与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实际工作相结合。

第五模块是结合考取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和目前行业最新要求,增加补充新的内容。如无纸化办公、速记等。在此模块中,要求强化培训考试内容,重点培养企业需要技能,使学生能顺利适应各种要求。

三、实践性教学改革

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强化技能训练,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实现“五个结合”。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突出实务性,兼顾理论性,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主体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增长技能。目标指向秘书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2.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学生通过由简单到综合,由秘书实训室到仿真职场,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提升实践技能。目标指向秘书职业能力形成。

3.课上实训与校内实习相结合

以秘书实训室的对外开放经营及校内各处室、办公室的真实职场工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目标指向秘书职业能力的提高。

4.校企结合

与校外实训基地密切结合,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目标指向职业能力的拓展和巩固。

5.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相结合

秘书是通才,平时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院或系、社团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管理平台,把课堂教学运用到实际的学生管理中,目标指向秘书职业综合素质的升华。

实践性教学最终指向一个总的目标:职业素养成熟端正、职业技能娴熟扎实的复合型秘书的形成。

四、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

为改变以往的单一试卷考核模式,切实考核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将考试手段做为学生形成“我要学”的激励手段,我们采用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现代高职教育考核体系:理论考试借鉴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试模式,分为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工作实务三大部分,分别占30%、30%、40%;实践操作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质量和创新点,分为工作方案(报告)完成时间和质量、操作三大部分,分别占30%、40%、30%,采用教师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我们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课程教学特色:课程内容职业化、技能训练体系化、考核模式课证通融,确保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能掌握85%以上的知识点,并能完全掌握核心知识点;100%掌握课程中包含的技能,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能进行秘书实务的操作。

在近10年的《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的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市场对秘书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时间的统筹安排,学生水平素质不一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进一步完善。

(注:本文获2009年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胡亚学,郝懿.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小梅.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3).

[3] 闻亮.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秘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的要:从管理学角度分析,教学秘书是管理者,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从秘书学角度分析,院系教学秘书作为秘书,具有服务、参谋和信息处理职能;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教学秘书是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具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能。

关键词:教学秘书 管理学 秘书学 教育学 职能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外,还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的主力军,是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管理中其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院系教学秘书是指在高等学校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辅助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要辅助管理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组织、规划和实施工作,协助对教学工作进度、质量进行宏观调控,负责教学档案的管理、课程安排、考务管理等工作。院系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学秘书的辛勤劳动。院系教学秘书作为秘书的一个类型,他具有秘书所共有的管理职能和秘书职能;其特殊的工作场所、工作对象决定了其特殊的育人职能。只有深刻的理解教学秘书的管理职能、秘书职能和育人职能,才能提高教学秘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就从管理学、秘书学和教育学三种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教学秘书的管理职能、秘书职能和育人职能,希望籍此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教学秘书工作。

一、管理学意义上的教学秘书工作

(一)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教学秘书是管理者,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

1.从“管理”的概念分析。综合各种对“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为: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之中,为了提高组织资源的利用率,管理者通过发挥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激励、控制等职能,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院系教学秘书从事的是管理工作,院系教学秘书的任务就是协助教务处和院系领导完成对教学的目标与计划、组织与协调、控制与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2.从“管理者”的概念分析。管理者是对他人的工作承担责任的人。院系教学秘书在工作过程中对教务处、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相关工作都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开学初课程的安排、订教材、报公共选修课、填写成绩单、期末印试卷、安排考试、安排补考、上报期末材料等。因此,教学秘书是管理者。

3.从组织结构分析。从组织结构分析,管理者是占据一定职位,拥有一定职权,承担一定责任的人。职位是组织结构设计的结果,是为了完成组织特定的目标而设计出的正式岗位,在组织结构图和职务说明书里面都明确了的。占据一定职位是成为管理者的必要条件,二者是统一的。院系教学秘书这一岗位是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中的一个正式职位,任何正规的高等院校都设置院系教学秘书这一职位,它是完成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目标所不可或缺的。为了完成该职位的目标,必须赋予它相应的职权,在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院系领导向教学秘书授权,只有具有一定的权力,才可以利用相应的资源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同时还要规定其相应的责任,并且做到权责对等。因此,院系教学秘书是管理者。

(二)院系教学秘书的管理职能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院系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下面主要分析院系教学秘书的决策、计划和协调职能。

1.决策职能

一般认为,院系教学秘书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和参谋权,教学秘书只是协助院系领导制定决策,从而认定教学秘书没有决策权。西方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既然秘书从事的是管理工作,怎么可能没有决策呢。其实,我们所说的院系教学秘书没有决策权是相对于不同的决策类型而言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政务性决策和事务性决策;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等。院系教学秘书没有战略性决策、长期决策、政务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这些事关全局、重大决策的决策权,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却具有事务性决策、战术性决策、短期决策和程序性决策的决策权。例如教学常规检查、制定课程表、考试地点、时间、监考教师的确定、制定学期教师听课计划等。在这些工作中,院系教学秘书都有自主决定的权力。虽然教学秘书决定好以后必须向院系领导进行汇报,但是我们不能说院系教学秘书没有决策权。

2.计划职能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预先安排。从总体上看,教学秘书的工作就是执行计划的活动,是计划的具体实施者,教学秘书的计划职能主要体现在执行计划上。因为教学秘书80%的工作属于学校组织的例行型活动或者叫做程序型活动或者是常规型活动,指的是那些经常发生的、重复发生的、有章可循的活动。在管理工作中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适宜于制定计划,那些突发的、偶然的例外活动是很难制定计划的。教学管理中的计划主要就是这些程序型的活动,例如课程的安排、课程的考查考试及成绩登记、学籍管理和教学档案的建立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等。这些程序型的活动都是有章可循的,都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它可以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3.协调职能

协调,既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配合得当的运动状态,又是人们进行协和调理的行为过程。由于教学秘书在院系各类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枢纽位置,能贯穿上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 起着联系“教”与“学”的纽带作用,这就决定了协调关系是教学秘书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職能。院系教学秘书的协调工作具体包括:一是院系之间的协调;二是行政与教学工作的协调;三是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协调;四是与教师的协调;五是与学生的协调;六是同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七是领导之间的协调。协调关系构成院系教学秘书工作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定位及其职能概括为协调,可见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在组织的资源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处理好人的问题,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工作才可以顺畅。教学秘书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协调职能,协调好个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秘书学意义上的教学秘书工作

从本质上分析,院系教学秘书从事的工作是秘书职业,是秘书的一种类型。秘书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作为秘书,其工作内容包括文书处理工作、文稿撰拟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会务工作、接待工作、公关工作及日常事务管理工作。院系教学秘书具有服务、参谋和信息处理等职能。

1.院系教学秘书的服务职能

秘书是一种服务性职业,搞好服务是秘书的基本职则。从抽象的概念上说,院系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是教学和科研。教学秘书是学校教学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也是系级领导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的参与者和助手,而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因此,教学秘书必须围绕学校这一中心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从具体的概念来说,院系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是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为院系领导顺利开展管理工作服务,“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确保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经常与各班学习委员以及各科的课代表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要求。

2.院系教学秘书的参谋职能

领导的决策活动离不开辅助力量的谋划和支持。“秘书的参谋作用主要体现在,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完整、高质量的信息和决策事项的备选方案。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秘书应经常向领导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和文件等决策依据。”教学秘书虽然不是直接决策者,但可以为院系教学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准确信息、依据和建议,起到参谋作用,可以协助系教学主任处理具体的教学管理中的事物,当好系教学主任的参谋和助手。

3.院系教学秘书的信息处理职能

秘书处于一个组织的信息中心位置,他不但要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而且在整个组织系统中起着信息交换站的作用。高校教学秘书是各高校和内部各院系教学管理的得力助手, 是各种教学管理信息上传下达的桥梁,是联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各院系以及学生的纽带, 是学校和各院系常规教务教学管理的重要责任人。他们是教学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更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者。院系教学秘书的信息处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收集信息,主要体现在教学档案管理上,各种外来文件的建档、教师基本信息的建档、学生基本信息的建档、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成绩、教师考核等院系内部生成的各种文件的建档。二是传递信息,收集信息是为了利用信息,信息的传递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信息传递主要是信息的上传下达,上级层层下发的教学管理任务、院系领导布置的工作由各教学秘书承担下发、解释的责任,并将具体执行的情况及时上传给领导。横向的信息传递主要体现在本系与外系、本系与学校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教学秘书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信息工作,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的处理信息,大量的储存信息,准确的提供信息,是教学秘书的基本职责。

三、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秘书工作

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教学秘书是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针就明确指出学校的所有工作者都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都起着对学生教育的作用,都是教育工作者,育人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在很多高校,院系教学秘书都是兼职的,既是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从事最直接的教学育人工作,同时也是教学秘书。这种情况暂且不论,我们主要分析院系教学秘书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职能。

1.院系教学秘书的管理育人职能

院系教学秘书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学生是其主要的工作对象之一。院系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的监督考查等内容都与学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广义上的教育概念认为,凡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活动都是教育。进一步说,凡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都是教育工作者。院系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与学生的联系上,必定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就是我们强调教学秘书管理育人的必要性。管理育人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求教学秘书必须热爱本职工作进而做到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秘书必须本着为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去开展管理工作,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是在学生的发展上。院系教学秘书还应该发挥自身示范性的作用,工作严格、标准、准确、及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人格、作风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同時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提高管理育人的质量。

2.院系教学秘书的服务育人职能

管理就是服务, 教学秘书要强化为学生服务意识, 提供良好的服务, 为学生成材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正是因为有了学生,才有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工作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教学秘书的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是同步进行的,我们要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与育人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赵莲娜 卢海燕.秘书学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6

[2] 朱占峰.管理学原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

[3] 膝秀梅.对教学秘书的“横向” 与“纵向” 协调功能的认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9):247

[4] 颜金玲. 教学秘书在高等学校的“教”与“学”中的作用[J]. 科学教育论坛.2006,(3)

[5] 赵莲娜,卢海燕.秘书学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24□

秘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坚持以人为本,抓实课堂教学,才能提高管理的科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     科学有效性     对策

小学教学管理在全部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实施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内涵

《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教程》曾指出: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校内外的有利条件,高效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活动过程。

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千管理,万管理,教学研究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已是众所周知。因而,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必须是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校长要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主要精力应花在抓好教学、抓好教学研究上。

二、增强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三、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的实现。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外现代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他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外国一些国家,不仅在校内建立师生员工及家长参加的管理、监督机构,而且在校外还设有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成员的联合组织,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负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校内的教学管理只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组管理系统,很少甚至没有师生及家长对教学施以监督的组织。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很少有机会过问学校的教学工作,不利于教学管理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教学思想的管理

教学思想是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办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检验学校管理工作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尺。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就要加强小学教学思想的管理。对此,学校管理者要做的是:第一,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落实国家的课程计划,违规补课、办班、布置沉重的课业等都应该取缔,从而使教学规范化、合法化。第二,要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繁杂,而事务性的工作往往耗费了管理者很大一部分精力,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反而受到冷落,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所以,学校的管理者要将教学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通过不断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来找到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第三,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点,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与我国的教育目的相契合,然而,很多学校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因而在教学管理中没有体现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对此,教学管理者要改变这种僵化的教学思想,而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纳入教学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加强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

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包含教学管理机构的建设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管理机构的建设与健全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建立责任机制,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同时由教学秘书来协助校长的工作,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比如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计划等;而教导主任则主要负责教学的日常管理,教研组则负责学科的教学管理。通过这种责任鲜明的管理制度的实施,教学管理体系将得到完善。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则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及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留住教师人才;其次,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再次,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他们加以指导,从而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做出客观且真实的评价,从而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寻求进步与发展。

五、结语

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提升了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提高,学校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我国的小学教学管理者要积极探讨提高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福英.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李凤喜.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19).

[3]张文志.关于小学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0).

秘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秘书腐败现象多发频发的实际,文章在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治理路径:强化对秘书的教育培训和道德建设,提升秘书整体素质;准确定位秘书在工作中的作用,理清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构筑合理科学的秘书制度文化,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预防秘书腐败;通过制度性设计避免秘书对信息资源的独占,消除秘书信息资源的优势;通过法律途径预防秘书腐败;加大内外监督对秘书腐败的制约,构筑秘书不敢腐的机制。

【关键词】秘书 腐败 透视 治理 路径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再次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党更加信任、支持和拥护。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打虎拍蝇”进程的推进,更多的腐败分子被查处,其中秘书腐败的现象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牵涉秘书腐败问题。作为领导干部的“身边人”,极少数贪腐秘书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为民服务、为领导履职尽责服务的功能作用,没有认真做好份内之事,切实发挥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反而利用其特殊的身份作恶多端、为非作歹,甚至违法犯罪,成为腐败分子,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严重影响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重大损害,成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秘书腐败问题一般分为两类情形,有的人在担任秘书职务期间便已经变质、违纪违法而被绳之以法,而有的人在担任秘书职务期间并未违纪违法,而是在担任领导岗位之后逐步走向腐败之路并受到应有惩戒。各级领导干部的腐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依法查处,以严肃党纪国法,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秘书腐败现象在近些年来呈现逐步增多的态势,由于秘书在党政机关拥有特殊地位,秘书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引起我党的高度重视,透视秘书腐败现象及其成因,针对秘书腐败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成为摆在我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成为推进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秘书腐败的表现形式

秘书在党政机关运行过程中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其是领导的重要参谋助手,“人微言重、官小权力大”,属于特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所以会产生秘书腐败现象,正是因为秘书具有这些特殊的身份和权力,秘书中的腐败分子们正是利用其特殊的身份收受贿赂,或者买官卖官、权色交易,或者明示、暗示家属违法乱纪,或者和社会上的黑恶势力相互勾结残害百姓,秘书腐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第一,利用秘书职务便利人为为其他办事人员设置门槛,从而趁机捞取好处费。我国对党政机关领导配备秘书有着较为严格的规范,只有具备一定职务层级的领导干部才能按照规定配备秘书。因此,只有居于较高位置的地方或者部门主要领导才能配备秘书,而这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领导拥有较为广泛的职务权力,社会各界人士有求于他们的人并不在少数。有的请求领导参加典礼仪式,有的请求领导就相关问题予以批复,有的请求领导前往调查研究以推动本地本单位工作,有的请求向领导反映问题,有的请求领导题词等等,不一而足。在上述人员请求领导办事之时,在通常情况下,其愿望能否达成,关键还在于能否将上述意愿及时向领导反映,而在此过程中,秘书就成为十分关键的人物。秘书的一项重要职责在于对领导的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将有关问题上达领导处理,而哪些问题需要上达领导、上达领导事项的先后顺序如何安排,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秘书意愿。许多走向腐化堕落的秘书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点,利用秘书职务便利人为为其他办事人员设置门槛,从而趁机捞取好处费,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第二,充分利用接近领导的优势开辟“自留地”,创造权力寻租的空间。权力具有自我膨胀性,秘书是服务领导的,官职虽然小,但是依然掌握着一定的职权,秘书所掌握的许多资源是独占资源,是其他工作人员所没有的。秘书的职权同样具有自我膨胀性,不少走向违法犯罪腐败深渊的秘书,就是充分利用其接近领导干部的独特优势开辟“自留地”而创造权力寻租空间,以此谋取非法利益。秘书是领导干部的参谋助手,是专门为领导干部执行公务提供服务的。然而,部分秘书并不满足于仅仅为领导提供工作服务,而是借助于接近领导的机会,充分“利用”贴近权力的优势地位,为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大开绿灯,想方设法为不法分子和领导干部之间牵线搭桥,促成一些通过正常途径乃至合法途径无法办成的事情,借机向不法分子捞取好处费。为了长期、稳固获取不法利益,部分秘书利用职权开辟“自留地”,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力行非法勾当。部分秘书插手工程、项目管理,为企业提供非法利益,或者充当某些机构的理事、顾问,甚至部分秘书主导由家人成立企业,让家人举办的企业享受“近水楼台”之便利,通过内幕信息为家人举办的企业提供服务,或者利用影响力为家人举办的企业提供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等方面的便利。

第三,利用人脉资源上下其手,构筑秘书腐败的“绿色通道”。秘书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人脉资源。走向腐败深渊的秘书之所以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畅通无阻、上下贯通、左右逢源,原因就在于掌握了一般工作人员所没有掌握的信息资源和人脉资源,并且十分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在同事、朋友、同学等人群中建立“关系网”,构筑秘书腐败的“绿色通道”,以为自己的腐败行为是在可以信任的圈子内进行的。殊不知,世界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腐败行为都难逃法律的惩戒,任何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终究会被依法查办。秘书们通过利用人脉资源构筑的所谓“绿色通道”,认为秘书群体之间能够相互照应,同事、老乡、同学之间能够相互保守对方贪腐的秘密,这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贪腐之路只会是绝路,绝对没有所谓的“绿色通道”。任何腐败分子,除了被抓,绝无第二条路可走。

秘书腐败的巨大危害

秘书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国家工作人员,是领导身边的人,代表的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形象。如果作为领导干部身边的工作人员不仅不能竭诚为领导提供良好的工作服务,反而走向腐败的深渊,此种腐败秘书必定影响领导决策,同时也严重影响领导的形象,影响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阻碍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我党的历史上,就有人提出了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即“忠诚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毛泽东对此指导思想也十分赞同。按照上述提法,秘书工作绝对不是为领导一个人服务的,而是服务于领导的具体工作的,因为领导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因此,秘书工作就是间接服务于党的事业、党的工作。198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召开的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紧密结合新时期的形势发展现状,提出了秘书工作的原则宗旨,即“为领导工作服务,为各部门和下级单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①。在上述“三服务”的秘书工作原则中,归根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工作形势下,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会产生相应的调整,但千变万变不离其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是不会改变的。而如果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贪污腐败,那么,就会严重地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势必严重挫伤民众对国家公权力机关的信任,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感情,对政治安定清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现实危害。

在通常情况下,秘书会被视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影子”,人民群众会从秘书的工作状态来评价领导,从领导的作为来看党和政府的工作,由此看来,秘书是否清廉就事关党和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事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形象与威信。如果秘书不能奉公守法,竭诚为领导服务、为人民服务,而是违法乱纪、受贿索贿、贪污腐化,人民群众也就没有合理理由信任此类秘书所在部门的工作。

从党的十八大之后集中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领导干部的腐败和秘书腐败之间具有“双关性”,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和秘书有关,而部分秘书的腐败与领导有关,部分案件中的领导干部和秘书共同构成贪腐团伙。领导干部的腐化“带动”秘书的腐化,这是较好理解的,因为领导干部往往对秘书具有“支配性”影响力,秘书不小心就上了贪腐领导干部的“贼船”。此外,实际上有不少领导之所以走向腐化堕落的腐败道路,也和秘书有着直接的关联,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秘书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不仅在办公室工作期间和领导有着十分“亲密”的接触,不少秘书在领导干部出差、下乡调查研究期间也紧随其后,和领导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如果秘书能够遵纪守法,自然会减少对领导干部造成的非法干扰。即便在领导干部受到非法干扰之时,秘书充分发挥好参谋和直谏作用,便能够极大地减少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几率。如果秘书在大是大非面前缺乏定力,立场不坚定、经不住金钱美色和其他方面诱惑,就有可能成为领导干部的“二传手”,不少针对领导干部的“攻关”长期未能“收效”,却通过秘书而迅速得逞。因此,秘书腐败可能进一步引发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秘书腐败的治理路径探讨

在近些年来查办的部分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之中,有相当数量的案件“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秘书腐败问题。秘书作为领导干部身边的人,不是尽职尽责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而是利用自己担任秘书所掌握的职权和信息资源谋取非法利益,部分秘书和领导干部相互勾结、以身试法,最终受到刑事法律追究。秘书腐败现象,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严重影响了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甚至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成为我国当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015年年初,《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出版发行,第一次公开发表了许多习近平对反腐败斗争的论述。其中,他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②。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上不封顶”,无论哪一级别的领导干部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均必须受追究,以彰显中共治理腐败之决心。同时,反腐败斗争同样应该做到“下不封底”。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必定产生巨大危害,同时,“小官大腐”的现象目前亦不容忽视,甚至基层乡镇干部贪腐、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干部贪腐的案件也在近些年来时有报道,这些“小官”们长期和底层群众打交道,“小官”贪腐行为也必定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对人民群众造成具体而现实的、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危害。

秘书腐败现象决不能因为秘书的官职较小而有所忽视,相反地,鉴于秘书腐败现象造成的巨大危害性,必须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当前,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预防秘书腐败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统一思想认识,从秘书素质建设抓起,构建秘书腐败的治理对策体系。

第一,强化对秘书的教育培训和道德建设,提升秘书整体素质。秘书们之所以贪腐、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根源在于自我认识不足、放松了学习、忽视了自身道德思想修养方面的锤炼,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为此,秘书应该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和道德建设,切实提升秘书群体的整体素质,这才是最为有效的秘书腐败的治本之策。中国自古就有“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的古训,古人对官职和道德相比较之后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道德比官职重要得多。中国历史上许多有骨气的“秘书”,为现代秘书作出了榜样。比如,不怕得罪皇帝的北魏秘书古弼、孜孜以求的李绛,这些古代秘书们见多识广、能力素质过硬,具备非常卓越的辅助领导治国理政的才干,而且能够做到甘于清贫和寂寞担任秘书,不贪污不渎职,将其功名道德流传于世,无疑是当代秘书应该学习的榜样。在中共党史上,像田家英一样,文章和道德兼优的秘书也为数不少,田家英担任毛泽东的秘书18年,将自己的学识能力奉献于其所热爱的秘书事业,成为德才兼备的秘书典范。无论是古代的秘书,还是中共党史上的秘书,那些德才兼备者均可作为当前秘书学习的榜样,通过榜样教育引导秘书尽职尽责服务于领导、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相关机构强化教育培训的同时,党政秘书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习,着力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识、依法办事的能力,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履行秘书职务。

第二,准确定位秘书在工作中的作用,理清领导与秘书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体系之中,读书人做官发财、发财济家似乎成为人们的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甚至是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共同意识,成为所谓的“人生目标取向的共同文化”③。在这样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秘书文化自然成为官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来讲,秘书已经从官员向职业转变,即某些人从事秘书职业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将秘书作为一项职业来进行经营。但是在我国并未顺利完成此类转换,许多人担任秘书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要做官,如果一个人长期担任秘书而未被提拔重用,似乎就是秘书本人的悲哀,似乎认为秘书无能。甚至有许多官员也未能正确看待此类问题,认为自己的秘书如果长期未能得到提拔,那么不仅表明秘书的无能,甚至表明领导者本人的无能。为此,在秘书为自己提供服务达到一定期限之后,官员们也要考虑如何提拔自己秘书的问题,认为如此才是对秘书的合理安置。对于秘书而言也同样如此,不少秘书并不能安心在秘书岗位上长期工作,许多秘书的“官瘾”比较大,在担任秘书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想方设法谋求官职的升迁、追逐权力,甚至不惜盗用领导者的权力或者滥用领导授权,为自己谋取一己之私乃至非法利益,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此,应准确定位秘书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应将秘书作为一项职业来看待,而不能将此视为做官的便利渠道。此外,要正确处理秘书和领导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坚持为领导工作服务、为各部门和下级单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三,构筑合理科学的秘书制度文化,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预防秘书腐败。除了自身主观原因之外,外在的环境文化氛围等各种外在诱因同样是造成秘书腐败的原因,为此,这些外在的诱因依然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构筑风清气正的秘书文化,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预防秘书腐败。很显然,秘书腐败现象的多发频发,和当前我国秘书人才的选拔制度、秘书办事规则等制度文化密切相关。预防秘书腐败,就必须认真抓好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制度防治或者减少秘书腐败现象的产生。要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秘书人事任免机制体系,对选拔秘书的程序予以切实规范。当前的现状是,党政领导的秘书,几乎均由党政领导个人说了算,领导想让谁担任自己的秘书,只要领导干部本人提出之后,组织几乎均会予以批准。实际上,此种秘书选任的方式是极为不合理、不科学的。党政秘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秘书的选任并非领导个人的事情,其选任的程序必须坚持民主、公开、科学、规范,由组织人事机构按照程序严格考察之后任命,而不是由领导个人一句话确定其秘书的人选。要建立健全秘书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秘书的岗位职责,突出秘书岗位的从属性、辅助性、服务性等职业特性,改变当前部分秘书岗位和领导岗位职能未能泾渭分明的现象。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秘书的办事规则,对秘书所开展的工作予以规范,以规范的工作准则指导秘书工作。

第四,通过制度性设计避免秘书对信息资源的独占,消除秘书信息资源的优势,预防秘书腐败。许多秘书腐败案件的产生,和秘书对信息资源的独占有关。这些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秘书们正是通过利用其在信息资源上的独占优势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的。各种信息资源是秘书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秘书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分析、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在长期从事秘书工作的环境条件下,秘书掌握了许多权威、真实、立体、全面而丰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通过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构建广泛而密切的信息网络,甚至不少信息资源是被秘书所独占的,一旦秘书心术不正为了一己私利利用这些独占资源谋取非法利益,则无疑为秘书腐败的预防和查处工作增加了困难。

除此之外,不少人也热衷于向秘书行贿而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获取非法利益,更多的秘书由此走向受贿的深渊而不能自拔。鉴于秘书通过利用自己对信息资源的独占优势而违法犯罪的实际,应通过制度性设计避免秘书对信息资源的独占,消除秘书信息资源的优势,预防秘书腐败。具体措施中,应坚持推行信息的公开透明,将相应的财务信息、政务信息及时公布到信息平台之上,避免秘书违规操作、违法操作的可能性,避免或者减少秘书通过利用“信息优势”寻租。同时,应进一步畅通信息反馈的渠道,让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畅通无阻地反馈给领导机关及其领导,提升党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

第五,通过法律途径预防秘书腐败。在当前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之下,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措施管理党和国家各项事务。在对秘书腐败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对秘书工作予以切实规范、制约,从预防的视角建立更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以此杜绝或者尽量减少秘书腐败现象。当前,我国对秘书岗位人员的选择依据,主要是颁行于2005年的《公务员法》和1997年由原劳动部发布的《秘书职业技能》、《国家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等。此外,中办于2010年3月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该“办法”虽然主要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但却对秘书工作作出了某些规定。比如,“办法”规定,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此项规定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尚未通过党内法规或者其他方式对秘书工作的性质、任职资格、法律责任、职责范围等予以明确,这些问题均须通过健全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依法治秘”予以解决。

第六,加大内外监督力量对秘书腐败的制约,构筑秘书不敢腐的机制。在治理秘书腐败现象的过程中,切实加大对秘书工作的外部监督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避免或者减少秘书腐败现象的重要途径。在内部而言,应推行对秘书岗位的考核、定期交流、轮岗、任职回避等,通过推行上述民主程序以达到党内民主监督的目的,从而有效地避免秘书的权力非法延伸。要对秘书工作岗位的考核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秘书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对绩效考核的方法进一步实现优化组合,对绩效考核的程序予以切实完善,以考核促进和加强对秘书工作的内部监督制约。要进一步严格对秘书的考核制度,对不能胜任秘书工作、道德品质产生问题、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的秘书要及时通过组织手段清除出秘书队伍,以杜绝和尽量减少秘书腐败现象的产生。除加强内部监督外,应在外部推行程序化的、广泛的政治参与制度,让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民众知晓秘书工作的职责,及时处置对秘书的举报,提高秘书工作的透明度、公开性,构筑秘书不敢腐的机制体系。

(作者为成都学院政治学院副研究员)

【注释】

①杨树森:《秘书学概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3页。

②孔令晶:“习近平‘上不封顶’的反腐宣言振聋发聩”,人民网,2015年1月13日。

③徐忠献,吴广贤:“秘书腐败的文化机理及对策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94页。

责编 / 王坤娜

秘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秘书工作作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角色互动理论在社会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该理论在秘书工作上的研究并不普遍,因此从角色互动理论视角探索杨修案的秘书工作细节能够有效填补相关的研究空白。本文探究了杨修之死产生的原因并基于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角色互动理论 秘书工作 杨修之死

一、论文背景

(一)角色互动理论

角色互动理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舞台剧被引入社会学的新概念,是由心理学中关于人性和人“社会性”的相关理论所创立。其中角色一方面体现为社会对于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的期望即一种个人被社会结构所适应的模式,另一方面也体现角色也在社会活动中被塑造[1]。这类模式化的内容根植于个体的主观意识世界,主要表现在角色之间互动的客观行为过程之中。因此,在角色互动理论视域下微观具体的社会变迁是人们的需求、动机和价值观念的具现化体现,进而导致原有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发生改变。秘书工作作为企业中沟通的关键环节,也拥有较为固定的社会期望,利用角色互动理论分析秘书工作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其典型性和普适性。

(二)杨修历史角色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博闻强识,才思敏捷而著称。古籍有记载,杨修“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薄”。于建安年间,杨修被举荐为孝廉,任郎中一职,后更是转为汉相曹操的主簿即掌握薄籍和文书保存记录的官员,工作职责主要是参谋、辅佐和管理曹操大小事务等,性质地位与现代社会的秘书十分相似[2]。

二、角色互动理论视角下“杨修之死”的原因

角色互动理论要求秘书能够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一切以辅佐领导为根本出发点,而杨修则恰恰相反,《杨修之死》一文记载了杨修从被曹操提拔再到被以“惑乱军心”的理由处死的全过程,如果杨修在秘书工作中灵活应用角色互动理论,这个悲惨的的结局完全可以避免。本文将《杨修之死》的案例与社会学中经典的角色互动理论联系,简要分析了角色互动理论在秘书工作中的实践可能性。

(一)自我表露意识过强

杨修出身于名门望族,凭借优渥的世家背景和本身出众的才略名气最终成为了曹操的资深幕僚,既向世人展现了曹操千金买骨的渴望,也满足了杨修世袭荣华的愿望。但是,杨修不但不谨小慎微,反而在秘书工作肆意妄为。在著名的字谜事件中,曹操对于杨修猜中谜底早已心生不快,本就只是卖弄自己才智和树立权威的设计被杨修破坏,曹操怎么能够开心。杨修兀自为了凸显自己的聪明来获取曹操更多的信任和喜爱,但在还未深思熟虑上位者用意和想法的时候自作主张,在无意中向旁人显示自己的水平高于领导。这种过强的自我表露意识使得杨修引起了曹操的严重不满,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秘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

(二)随意泄密与肆意越权

纵观《杨修之死》所记载的三大事件,无论是“活”字谜事件还是“一合酥”事件,乃至于让曹操真正起了杀心的夜间暗号“鸡肋”,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杨修自身角色定位不清而导致泄密的有关。其实曹操没有将内幕直接告知杨修,而是杨修因为自身的自以为是,错误地在悟到了这些秘密背后的真相之后不加遮掩地将它们大白于天下。最终弄巧成拙,没有扮演好“秘书”这一个角色,落了个惨死的下场。另外,在曹植和曹丕两个兄弟的夺嫡斗争中,作为曹操的秘书,杨修本不应该私自下场,然而他却凭借曹植故交的身份暗中助力曹植,妄图瞒天过海,这也是严肃的秘书越权行为。

三、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遵守角色定位

从秘书学科的角度来看,秘书活动往往从属于固定的政权集团或者领导群体。秘书为了能够辅助领导日常活动、领悟和落实领导意图就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优化同领导的角色互动关系和积极主动地参谋政务[3]。角色互动理论在秘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就是要求秘书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遵循这样一个“角色定位”的原则,良好区分秘书和领导之间的角色互动关系,始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放置于一个辅助位置之上而不是主导的角色。良好的秘书应该是以“谋”为目标,以“参”为原则,争取做到谋而不断和只谋不断两点而不是喧宾夺主和反客为主,甚至营造出功高盖主的氛围。

(二)加强角色互动

在遵守角色定位之后,秘书还应当加强自我的角色定位。在各类现代化企业中,秘书都是接触机密最早和最多的一批人员,因此从事秘书工作必须要具备相对较强的保密意识和谨慎精神。秘书绝不能为出风头以先知先觉自居或者使一切秘密在先于领导人自行揭示之前就变得人尽皆知。而且,一个具有较为良好职业素养的秘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不干预的前提下有主观能动性地参与领导的政务,为各项决策提供真实的反馈和即时的调节,进而大幅度提高其本身在秘书工作时的效率、创造性和应有价值。同时,秘书类型的工作本身也是一项以秘书工作人员为媒介和导向并以秘书学为坚固理论基础,调节主体(领导)和客体(秘书)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活动。秘书工作的中介性和被动性一方面强调了从事秘书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在有效信息搜集、决策实施、综合协调管理、公文写作修改等方向上积极地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同样确定了秘书最终承担的并不是独立性的辅助工作,在实际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时刻遵守不越权、不越职的原则,绝对不能越俎代庖踏入雷区。最后,秘书人员应该严格恪守秘书工作的职业道德和准则伦理,防止因不必要的自作聪明体现出过多的自我表露意识进而产生“喧宾夺主”的假象,最终破坏秘书工作中主客体之间健康的角色互动。

参考文献:

[1]束鸿鸣,巩淼森,刘诗琦.角色互动视阈下服务系统的角色扮演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7(24):166-170.

[2]贾凡.淺谈秘书礼仪[J].时代金融,2013(12):179+181.

[3]庄煜.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6(29):222.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上一篇:文献检索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java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