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26

学校德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后给初中素质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成为现阶段各方面的关注焦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时政资料将会在整体上对初中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时政资料与道德法治教学两者关系展开讨论,同时提出时政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政资料;整合策略

在新課改全面开展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就成为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向,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则成为这项任务实现的主要手段。时政资料的运用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承载方式,其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内外在不同领域中发生的事情会对初中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时政资料的运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充分展开,能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所存在的滞后性进行弥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但在实际整合过程中,时政资料的选取以及教学方式,对时政资料的利用率有着决定性因素。

1.时政资料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关系

(1)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生获取时政资料的重要渠道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初中教学阶段,立德树人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时政信息了解以及掌握的有效途径。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不同,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时政资料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合理运用,推动学生对实际的社会现象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分析。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够解决教材滞后性对实际的社会问题产生的影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拓宽初中生了解时政资料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以及现象的理性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理性的思维结构。

(2)时政资料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然内容

道德与法制课堂对于整个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的活跃度以及学生参与度就影响着能其教学效率。想要维持课堂活跃就需要将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元素整合,并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保持全新的教学元素能够融入其中。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不断整合,在教材案例的时效性上得到了充分调整。但受到教材滞后性以及周期性等基本特点的影响,教材案例必然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两者之间存在滞后。因此,仅仅使用教材中的案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需求,而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则是社会发展的具体现状以及整体趋势,这就必须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辅助资料进行理解。而将时政资料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中,能够很好地弥补教材所存在的滞后性,增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时政资料有利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完成

初中生不仅仅需要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掌握,同时也要通过课程学习提高灵敏的政治思维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就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目标设定趋向于学生对一些当前实际问题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仅仅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和掌握,几乎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将时政资料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推动初中生理解和分析当前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目标的实现。

2.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有机整合的必要性

(1)提升任课教师素养的需要

将时政资料与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后,就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以及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任课教师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最新的时政资料进行掌握。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与其他学科老师相比具有敏锐的政治能力以及对当前社会中所存在的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任课教师来讲,这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进行有机整合后,从而加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同时也能够对自身的知识框架进行调整更新,推动教师的自我发展。因此,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师来讲即存在着巨大挑战,也存在着发展机遇,总体来看其更利于任课教师素养的基本提高。

(2)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特色的需要

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课程更靠近生活,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制意识以及政治认同能等多方面的提高有显著成效。因此,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自身特点,实现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想要充分展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程优势,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足功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借助一定教学资源,对整体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时政资料作为教学资源中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因此,两者的有机整合会完美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特色。

(3)培育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学科育人价值主要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展现,这需要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基本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初中教学作为学生转变的重要阶段,不仅仅影响着初中阶段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完成,同时也能够对高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完成产生直接影响。但受到道德与法治教材滞后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时政资源的时效性以及易获取性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严重不足。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能够推动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4)新时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

加强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两者之间的关联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的综合水平,其落脚点则是未来的教育与未来的发展。政治课堂作为反映当前国内外发展趋势导向的基本课程,而道德与法治隶属于政治课程。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涵盖了政治课堂所关注的国家不同领域发展情况的共性,同时也包含了符合初中生发展的基本特点。时政资料则是发硬当前国内外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总体趋势,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将道德与法治与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从而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能动性,对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全面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基本理念,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基本发展,这也是新时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需要。

3.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有机整合的基本性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有机整合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开展:第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时政资料进行筛选利用。将时政资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引用,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基础,但对相应的时政资料进行抽象思考时,仍表现出很大的不足,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引用时政资料时,要充分考虑其难度能在学生的接受范圍内,但仍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其次,对于时政资料的引用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师在对时政资料进行选取时,要认清时政资料服务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前提,充分保证时政资料与教材内容的紧密结合。最后,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时政资料进行选择。处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均有所不同,因此,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只有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情况作为基点,对时政资料进行选择,才能使时政资料的引用效果全面提高。

(2)教育性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法治意识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这一点可从两方面展开:首先,对于时政资料的选取要考虑其教育意义,保证其能够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次,时政资料本身的教育并不单单是“育人”,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基本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强化学生对时政资料在教育价值上的认同感。

(3)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指的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要能够展现出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度,能够对一些最新的热点时政资料进行运用,并结合教材内容展开时政资料的教学,弥补教材内容所存在的滞后性。同时,任课教师还需要利用不同方式获取最新的时政资料,并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享给学生,最大限度地保证时政资料的时效性。

4.道德与法治与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策略

(1)增强运用时政资料的思想意识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开展,通过对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方面知识领域的有机整合进行教学讲解。因此,对于增强运用时政资料的思想意识可以从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四方面进行。

第一,增强师生道德方面运用时政资料意识。在道德领域方面,主要是从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亲自交往、社会交往等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文明、诚信、友善等多方面的基本道德品质。与其他几个方面相比,道德方面的内容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学生也对这方面更感兴趣。但正是由于这方面内容通俗易懂,就使得老师在对其讲解时更注重学生与不同群体进行交往时的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实际案例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任课教师在对道德方面内容进行讲解时,把学生的实际发展作为教学基础,结合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价值观进行课堂教学,以教材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时政资料进行整合筛选并进行运用。同时,这也要求任课教师对这方面内容做到全面掌握,能够将时政资料与道德方面教学内容两者的基本关联准确把握,才能够提高时政资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意识,也帮助学生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时政资料在道德方面教学中的运用意识。

第二,增强师生心理方面运用时政资料意识。心理教学是结合学生的自我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对现阶段自我心理发展变化以及特点进行全面掌握,能够对情感进行自我调节,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俗易懂作为心理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共性,使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对时政资料的引用,而空洞的说教并不能够使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中。因此,任课教师在对心理方面的内容教学时,要适当地引用时政资料。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对心理方面内容进行讲述时,通过对心理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掌握,并能够看清楚教材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并且遵循教育性以及针对性等教育原则,同时对时政资料进行适当选择后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促使在心理方面的教学内容更富有活力。

第三,增强师生法律方面运用时政资料的意识。法律方面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对法律进行全面认识,从而形成法治信仰,引导学生做学法尊法用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法律方面具有与时俱进的基本特性,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进行教材教授时充分运用时政资料。从现阶段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法律方面的教学比前两个方面运用时政资料的能力更强,当仍然处于需要增强的阶段。但同时,法律方面的教学也更加枯燥难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对法律方面内容充分掌握,并且了解理论知识与时政资料之间的关联,提高师生在法律方面教学中时政资料的意识。

(2)完善课堂教学中时政资料的运用

第一,在备课环节充分利用时政资料的价值。在备课环节充分利用时政资料的价值,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对课堂掌握程度有着深远影响。首先,需要从教材内出发,寻找时政资料的价值。时政资料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依旧时服务整体的课堂教学,因此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教材有全面的掌握,对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将时政资料的实际运用与三维目标形成一个整体。其次,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寻找时政资料的价值。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的受众以学生为主,因此,时政资料的引用需要考虑初中生的基本发展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政资料,从而保证时政资料发挥出最大效果。

第二,在导入环节恰当进行时政资料的选择。课堂的导入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效率。可主要从时政视频、时政图片以及时政话题三方面展开教学。对于采用时政视频可以将学生的关注度在短时间内吸引到课堂中,并且了解到事件的整体过程。对时政资料的选取也要满足时效性这一基本特点,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融入课堂讨论中。而时政图片具有直观性以及获取简单等特点,因此被一直采用。时政话题与前两者相比更加直接明了,能够准确切入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时政话题进行导入,能够在短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时政资料。

(3)构建运用时政资料保障体系

第一,开展相关技能培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对相关教师进行一定的组织培养,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时政资料的运用能力以及专业素养。首先,需要明确培训目的。培训的基本目的是让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时政资料的价值最大化,提高出生對生活中问题的真题分析能力。因此在培训的整体方向应从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其次,要增加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以及教师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培训内容的设定也需要结合两者的基本发展情况,提升培训的实际以及和价值。最后就是需要实行健全的奖惩机制。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避免部分老师偷懒,从而无法落实培训的真正目的。因此,需要建立相对健全的评价奖惩机制,从而确保培训目的的落实。

第二,发挥多方合作力量。道德与法制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不仅仅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同时也和学校、家庭有着紧密联系。从学校方面来看,应加强对两者整合的资源扶持力度,充分提高客观的物质资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首先需要改变对课程的整体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同时养成与学生一起学习时政资料的良好习惯,并适当引导学生对时政资料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的有机整合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项评价不仅仅需要对认可教师对时政资料的运用情况进行多面性评价,同时,也需要对学生在引用时政资料后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展开:首先,对评价的指标进行合理调整。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增加学生对课堂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尤其是在时政资料引用方面。其次,改变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的基本情况。首先需要敢于打破传统评价机制的束缚,学生作为教学效果的直接感受者,因此可以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其次,增强家长在评价中的影响程度。家长的参与能够对任课教师在时政资料引用方面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最后,将任课教师本人作为评价主体。任课教师是第一个能够直接观察学生在接收时政资料后的具体表现,能够结合学生表现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从多方面考虑来看,只有对教学评价指标以及评价主体及逆行不断优化,才能使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政资料有机整合的整体评价效果更加专业。

总之,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提升初中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课程,对于初中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时政资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要承载方式,对于整体教育情况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和时政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整合策略,帮助初中生通过对不同领域时政资料的学习和掌握,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能使自身确立良好的人生理想,并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加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璐.中学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唐碧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时政资料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学校德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品德与品德心理

道德与品德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外在的道德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品德。所以说,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同时,社会道德只有通过个体品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个体品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必须从品德教育抓起。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1]品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品德是在社会舆论的作用下,在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品德作为一种个体现象,其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四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四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道德品质,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得以形成。

一般来说,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选择性。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道德意志,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在道德意志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因此,揭示大学生品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品德心理,从而提高德育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道德认识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形成道德观念、确立道德信念和发展道德评价能力三个环节。大学生已经从知识性的角度掌握了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并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但其道德认识还处于较浅层次,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多元化的道德观、价值观使社会道德领域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些大学生难以分辨真伪,影响其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时,现实社会中频频出现的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在要不要讲道德这个问题上产生了疑问,道德信念开始动摇。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只有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动。道德情感产生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得以深化。常言说:“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制约着他的道德情感。

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思想单纯而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情绪不稳定,所以,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

(三)大学生的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已掌握的道德准则对他人及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舆论、他人的评价及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能够独立地、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其道德判断已为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不再盲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错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依据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进行道德教育

(一)从片面重视规定、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主体的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德育

依靠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转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道育就不能仅仅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照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变为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的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2]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实现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一要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心的思想斗争,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克服自身错误、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其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仍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支配自我和环境的强烈愿望,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他们一般不希望处于被动服从和遵守的地位,更想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善于尊重和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德育管理中去。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深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二)变单向灌输德育方式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而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他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上的成熟。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给个人做出道德决定的具体经验和道德推理技能的实践才能促进人的发展。”[3]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准则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深化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能力。

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中,不但可以检验已有的道德认识正确与否,通过道德情感体验,逐渐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转化,还可以锻炼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力,从而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从而形成道德信念,德育工作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比如,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有很多种,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有些学生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实践,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可能是教育内容缺乏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简单生硬,忽视引导,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是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因不公正而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三)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道德教育

王道俊等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4]白先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5]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是施教传道者,处于主导地位和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则处于受教的客体地位,同时又发挥着受教修养——内化的主体作用。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道德陶冶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同时扮演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承担着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双重责任。

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主要条件是道德教育,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品德是在他们自己活动的基础上,能动地接受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主动进行自身内部的调整,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和发展的。对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片面强调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错误的。

[ 注 释 ]

[1]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4][5] 白先同.德育新观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陈 明]

学校德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原有的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考评日益显露出不适应性。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结合中西品德考评的差异来探讨我国高校的品德考评,确立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考评基本理念;考评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差异 探讨 高校的品德考评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提高高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即为高校学生的品德考评。原有的考评模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改革,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式,不仅造成考评结果不符合实际,更影响了考评作用的发挥。相对于中国的品德考评,西方更加灵活多样。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通过比较中西方品德考评的差异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考评活动,从中找出不足,学习西方的优点,从而设计并建立出能够体现促进考评基本理念的考评活动,使得考评活动更加适应当今中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

1 中西品德考评的差别

1.1 品德考评的目的不同

1.1.1 中式品德考评更看重终结性评价,旨在知人

从古代先哲起,品德考评的主要目的就很明确,主要就是用来了解别人,只有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才能任人唯贤,才能因材施教。

我国现今的考评目的有所改变,主要有这样几种评价目的:①以教育为目的:把品德评价看作激励、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②以发展为目的:把品德评价的价值定位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上,其目的是鉴定性(选拔性)与教育性的统一;③以鉴定为目的:其目的是对评价对象给出一个结论和鉴定。然而,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品德考评的目的还是更看重终结性评价,教师往往都依据学生的品德考评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所在。

1.1.2 西式品德考评更看重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旨在发展人。

与西方社会强调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一致,德育评估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价值澄清学派认为: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一些价值澄清方法或策略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据此做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为。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自己掌握的道德观念去判断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能力。

1.2 对待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法的态度有差异

1.2.1 西方多用定量考评

西方的品德考评在评估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多的注重评估的量化,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德育评估主要依赖于试验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估模型等的成果进行的。通过一定的调查表或评价量表等对个人的个性或品德进行鉴定即为量表评定法,在品德考评中多采用这个方法。而且西方对于品德考评测验的信度、效度的要求也很高。如确定问题测验第一版样本中有较大比例(超过10%)的被试被剔除出去了,这样就会影响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明尼苏达道德研究小组于1999年提出了更新版本,其在被试信度上也存在问题,但是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处理。

1.2.2 中方有“由更看重定性考评转向更看重定量考评”的倾向

从总体上看来,当前品德评价的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针对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精确的量的认识,即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的数量化的描述,这就是定量评价。在评定的各个环节中应用数学的方法使得整个评定过程具有数量化、顺序化以及等级化,因此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但是定量评价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如工作量大、工作繁琐、以分定人等不合理的情况。量化评价往往把教育这个育人的复杂活动简单的数据化,失去了教育中最有意义和最根本的内容。例如现在高校的综合测评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获奖就能在品德分中加分,因此平时爱好广泛、特长多的学生就能在德育中加很多分,即使其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都很一般,但最终其品德测评分却很高,许多学生对此都很不满。因此人们在反思中提出了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为了阐明意义促进理解,一般都是力图通过自然调查全面充分的对评价对象的特征进行解释和评述。评价时评价者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并且根据评价对象的品德表现进行选择性判断,从而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关于被评价者的品德状况。这种评价方法简单,方便操作,但是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公平、客观准确,同时也不能够做横向比较。因此,很多中国的学者提出在品德评价中应当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品德包括多个方面,有些方面可以量化,而有些方面不宜量化,实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

1.3 品德考评的标准化程度有差异

由于我国的很多学者认为品德考评中的很多方面不适合量化,因此对很多品德考评中的内容考核的标准程度比较低,起初在实行的时候都是根据直觉针对学生的品德评价给一个分数或等级,没有规范的严格的评定标准,评定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程度上都不够准确,对于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太大的参考依据。现今高校品德加分则指明考核要点,评价等级及权值,最后计算出学生在每个指标上的分数,所有加起来则成为综合测评分,表面看起来很标准,其实还是自说自话,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品德情况。

而西方的品德考评更重视于定量考评,他们的考核标准相对要严格很多,测评标准以及法规都有相应的严格的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如诚实、正直、宽容、责任感、乐观、善良等;此外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如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等,并且还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表现。

2 对我国高校品德考评的探讨

2.1 考评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长期以来的品德考评,都是将学生作为评价的客体,而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这种仅仅将学生作为评价客体的做法是片面的,主要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的特征。当学生在接受教师等外部教育因素的影响时学生即为教育的对象,这时候学生就具有客体性;当学生通过自身具有的知识构建自身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又具有主体性,这时候学生是思想道德的主体。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就是考评,我们必须还充分认识到学生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的特征:当学生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考评的时候,学生就是客体;当学生是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可以主动的对自身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审视、调节以及评价,自我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方式。以往的评价缺乏认识学生具有主体性这一特征,导致了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很多学生在压抑的情况下产生不满甚至出现消极厌烦、应付以及抵触的心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评价中的作用,才能够消除学生消极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考评的重要作用。

2.2 考评应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思想品德考评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甄别和发展等多种功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都注重考评的甄别功能而忽视了发展功能。我们把考评的结果与评优、奖学金、升学以及选拔等多种联系在一起,这样虽然有益于学生的管理,但是同时具有很多的弊端。如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往往注重分数而忽视素质教育,为了得到评优的机会而刻意表现等;考评往往是年终进行,可谓一朝定一年,不能够客观的评价一年的具体情况,因此,考评应当是过程考评,应当从德育活动的初始阶段就使学生了解考评的指标,明确德育教育的要求,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全过程的考评才能真正的反映一个人的综合品德水平,才能够得到更接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相关数据,才能更加准确的指导品德评价工作。

2.3 考评应有助于学生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

现在的考评结果往往都与学生的奖学金、升学以及评优等息息相关,这种做法原本是想强化考评实效,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长远影响的作用,因此,将考评结果与学生的利益相关联。但是施工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如此,任何学生都渴望得到这些荣誉,经常为了得到这些切身利益而积极表现,特别具有功利性的对待考评;由于很多学生的基本水平差不多,如果自己没有被评上或者差一点往往又会牢骚满天飞,甚至很多同学之间由于争夺荣誉而造成矛盾;还有的一些同学为了得到好评而过大的夸大自己的成绩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等等,这些都造成了考评结果严重失真,因此,这些考评结果对于评优等不具有真实的参考意义。因此,考评更应当启发学生的道德需求,重视学生内心的激励,避免考评对学生造成心理恐惧等。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长,渴望成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发展,考评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以及促进他们成长的,不是给他们施加压力的。因此,实施考评应当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活动成长。考评不应当仅是一个奖励或惩罚的管理机制,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措施。

2.4 考评应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考评活动的另一个思想就是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评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通过考评活动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收益得到成长,这才是考评活动的真正目的。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多方面的能力和潜质,我们应当从学生个体的多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考评项目;此外,每个学生都具有个性差异,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接受的外界事物等不同,造成了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层次以及能力和个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而,不能够采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样肯定是不公平的,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是无益的。考评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在考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横向比较,也要更加客观的进行学生自身的比较,即昨天与今天的比较,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才能提高自信。如果一味的横向比较,有的学生一直在后边的话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综合评价学生的横向与纵向评价,以便学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变化以及发展程度。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道德考评经验,与中国高校的实际现状相结合制定符合中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考评机制,而不能仅仅片面地评价学生,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发展及中国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孙爱莲.小学生品德评价现状调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03年.

[2]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30条)[N].文汇报,2001-08-

16.

[4]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美]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丽君(1979-),女,江苏南通人,讲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q

学校德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调查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的现状,分析了造成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的原因,结合德育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以期提升体育院校整体办学水平。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对策1.前言: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需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具有特殊性,切实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促进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者将目光关注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为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对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本文结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剖析,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2.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

2.1反应较快,适应能力强: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期从事运动训练,具备较快的反应能力和迅速调整的能力,且经常参加各类体育比赛等社会活动,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因此,对新环境、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

2.2性格豪爽,朋友较多:体育院校大学生大都为人直率,处世真诚,诚信度较高,容易与他人成为朋友。

2.3文化素质偏低:很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系统的运动训练,部分学生甚至未接受过高中教育,文化知识基础较薄弱,因此,在文化科学习上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2.4喜欢竞争,好胜心强:由于在体育比赛中不讲门第、不序尊卑,不承认除个人身体、技能和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造就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处处呈现出竞争型特点,在很多事情上总要一争高下。

3.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是整个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体育院校德育工作,有助于使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1培养良好的校风:培养良好的校风作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必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与冲击,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团结、求实和进取的良好校风。

3.2实现体育院校的安定团结: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安定团结的认同感,可以增强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消除不安定因素。

4.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的原则

4.1从实际出发:对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学生,失去该基础就失去德育的前提条件。

4.2集体带动个别:体育院校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普遍较强,为集体荣誉乐意做出个人牺牲,因此,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影响个别学生。

4.3理、情、时三点结合:理即以理服人,情即以情感人,时即抓住时机,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其心弦,引起他们情感共鸣,被他们所接受。

5.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现状及问题

5.1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不合理,缺少社会实践:目前,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教材而不是从体育专业大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需要去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因此难以被大学生接受,与之相应的社会实践则少之更少,没能发挥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5.2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相对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特有的专业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喜欢挑战,但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多数体育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忽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照搬其他专业大学生德育方式方法,效果不理想。

5.3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度不够:部分体育院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知度偏低,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严重不足,甚至出现部分辅导员交钱办事的情况,這极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6.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6.1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个性发展: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正视个体差异,突出教育内容的个性化,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进行细致的德育工作。

6.2发挥政治理论课优势,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精选教学内容,按照适应大学生的文化和社会知识水平来进行,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切实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

6.3积极创造良好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运用演讲、辩论和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将教育工作做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及育人功能,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来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4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体育院校可以定期聘请心理专业方面的专家进行心理辅导讲座,帮助体育专业大学生认清哪些是心理问题,哪些又是思想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认真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课题: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院管课题(2011QN002)西安体育学院大学生道德观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鲁金秋.体育院校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现状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

[2]刘义飞.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

[3]王青.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考[J].价值工程,2011.

[4]宋涛.论加强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5]梁捍东,王怀文.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学校德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中找准切入点,渗透德育,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找准渗透德育的切入点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教学各个环节寻找切入点,渗透德育于无形之中,使德育和思想品德课相得益彰,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读书,学会做人,从而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在教学资源中找到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粤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教材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通过教学活动磨砺学生的意志、优化学生品格、完善学生性格,塑造健全人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八年级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保护环境、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学,让他们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懂得环境保护的意义,具备法律意识,做合格公民。九年级教材让学生了解国家基本情况,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教学资源和素材都是德育渗透的最好内容,在教学时充分加以利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在典型事例中找到切入点

俗话说,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学生探索知识、开阔视野的内在动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学中典型事例的使用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一课中收集了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事例,在课堂上播放他的事迹,还用幻灯片展示了他的形象……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很受感动,看完后让他们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学生都能踊跃地参与和积极回答。这时,思品课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课堂教学因典型事例的引用而变得生动形象,给了学生启迪和思考,让学生更易接受并铭记于心。

三、在课后作业中找到切入点

实施素质教育和实行开放性考试以来,大家都认为没有必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但笔者认为课后作业作为教师检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仍然需要。当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不要仅限于书面作业,要尽可能让作业的形式多样化生活化。例如在教学“我和父母”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回家后认真为父母洗一次脚,告诉父母你理解他们的辛劳与爱心。在第二节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时我惊奇地发现,很多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后作业。在课堂上都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给父母洗脚时父母没说什么,但发现妈妈眼睛里却含着泪花。”,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偷偷地哭了,因为这以前他们从来都没有给父母洗过脚,对于父母的关心感到很厌烦,这个作业让他学会了理解和体谅父母,懂得了爱和感恩。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回归了教育本色,让思想品德课更富有生活色彩。也让学生感到课后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设计,要让思品课的课后作业更具有生活气息。

四、在实践活动中找到切入点

思想品德课渗透德育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得空洞而没有实效。实践证明,学生把握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要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得以内化。例如在八年级“关爱社会”教学时,我设计了“小小观察员”这一实践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考察所在社区的公园、市场、客运中心、福利院等场所,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篇小论文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们积极通过采访调查、拍照、写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感受到了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也发觉了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尽人意的一面,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虽然这些建议还很不成熟,但他们毕竟有所思有所想,开始学着用自己的眼光观察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这样也增进了学生与他人、家庭、社区的协作与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亲社会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在教学活动中找到切入点

在初中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思品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渗透德育,就要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如角色扮演、辩论、趣味接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在八年级“与人为善”一课中,我还让学生将一只手套的故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体味到与人为善不仅有付出,同时也有收获和快乐。在“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一课中就小敏是否应该救老奶奶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到责任的多样性,让学生去感悟和领会做人的真谛。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要用心去发现、在教学环节中随时随地去捕捉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善于利用切入点,恰当地进行渗透,蕴德育于无形之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功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学校德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任课教师, 看到这段文字, 我也在反思:其实, 中学思想品德面临更窘的“尴尬”, 更深的“痛”。痛定思痛, 我伏案沉思:中学思想品德到底忽视了什么?缺失了什么?最后得出了一个令自己都感到尴尬和不可思议的结论:中学思想品德课最缺的就是一个字“德”。

首先, 教师教学理念上的“缺德”。任何一门学科, 都有一个含有“根本目的或最高理想”之意蕴并直接指导和规范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教学理念。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 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本课程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从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核心理念确实体现了“德”字当头, 把“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作为首任。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这些理念的执行者, 一线的任课教师们, 有几人认真学过这些, 即使学过看过, 又有几人去理会?准确点说:不是学科理念本身“缺德”, 是理念的执行者们教学思想里缺了“理念”这根弦。或者教学中偏离了这些理念。可想而知, 缺少了正确理论导向的教学航标在哪里, 路又在何方?

其次, 教学目标的设定注重知识目标, 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的评价原则之一是: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应有的态度、能力, 价值观和行为。一个“更”字, 课堂目标侧重点在哪里不言而喻, 可担任执教者的我们往往与之背道而驰。我曾经和一位学生聊天, 问你以前的政治老师都是怎么给你上课的?他想了想说:老师给我们上课有三种模式:第一种, 就是上课时让课代表把题目抄在黑板上, 然后让我们做, 下课时收上来;第二种就是自己把题目抄在黑板上, 然后根据题目在课本上划下问题的答案, 然后让我们念, 最后提问, 不会就罚抄十遍。第三种, 就是老师在上面讲, 我们在下面听, 政治课是无聊的代名词。听后, 我真的无语。很多老师教学中充其量是出于完成“政治任务”的需要, 展开的是一堂堂令人窒息和压抑的“思想警告课”同时也是一节没有师生互动, 没有心灵碰撞、没有信念唤起、没有创新勃发的“一言堂”。一堂课下来, 仅仅是我会背诵哪几段文字而已, 仅此而已。而不是这节课后我的人格又提升了多少。说到这里, 作为政治教师的我自己, 岂止“尴尬”, 羞愧不已!

再次, 教育策略与艺术的“失德”。爱是首德, 爱是教育艺术的根本。有位学者指出: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从泉眼里流出的是水, 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喷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没有爱, 便没有教育。心理学家分析:在青少年动感情的时候, 他们往往对某种事情、某项活动、某个人物有着较强的体验, 他们会表现出赞成或反对、喜爱或憎恶、追求或躲避、热情或冷漠。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时机、趁热打铁给予强化或淡化, 使他们的情感向正常的方向发展。爱是具体的:学生学习目的模糊, 示以明确;态度儿戏, 给以端正;学法欠缺, 帮助指点;生活困难, 给以资助;点滴进步, 给以鼓励;懈怠了, 给以鞭策;苦闷了, 给以开导……初中阶段的孩子是最富有情感的。“感人心者, 莫过于情”。情感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是启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阀门。

以身做则, 为人师表, 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 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一种教育艺术。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更应该以“德”育“德”, 以“德”引“德”, 政治教师更应该恪守师德规范, 率先垂范, 自正其身, 严于律己。实践证明:教师以身作则, 能大大增强教师的教育力度, 为人师表的老师不仅能取信于生, 而且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学生眼里, 老师是“教育”的化身, 政治老师更是“道德高尚”的典范, 所以教师的任何失之检点的地方, 都影响着他的威信。请我们反省:我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我不止一次的看到过这样的情景:一位老师用脚踢着脚下的一团纸, 用近乎呵斥的语气喊着一个在几十米开外的学生的名字, 等学生红着脸、不知所措的跑到老师跟前, 老师一脸的威严:“拾起来, 送到垃圾桶里去!”, 学生很不情愿的拾起, 悻悻地朝垃圾桶走, 一边走, 还不时的回头。我不知道学生回头时心里的想法是什么, 可我知道, 那位老师说不定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推广呢!我很难想象那些学生不完成作业就罚抄书的老师在讲未成年人保护法时, 是怎样自圆其说的?我更不能理解整天乱收费的老师在讲依法维权时, 自己是怎样找台阶下的?说到这里, 真是令我惶惶然不知。

最后, 教学评价的严重“缺德”。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本课程的评价原则是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 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 笔试只是一种方式, 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作出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也也应多元、开放。我认为造成今天这种学科尴尬局面的根源就是地方的对学科评价的土政策。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可令人不解的是如此权威的正确的导向怎么执行起来就被扭曲了呢?上面“轰轰烈烈喊素质”, 下面“扎扎实实搞应试”, 是现代教育的真实写照。如果真能像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 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公正、多元、开放。教师也不会自拧紧箍咒, 压抑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潜能啊, 缺德的学科评价, 责任在谁?真正的课改之路还有多远?

总之, 要让思想品德学科真正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领头羊, 必须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学科理念, 讲究教育策略与艺术, 坚持知行并重, 育人为本的原则, 改革学科评价体系, 这样, 才能为新时代培养出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历来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 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受到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学思想品德课也一直走在教改最前沿。本文试从教改角度, 针对目前困扰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几个最突出的问题, 展开分析, 力求找到解决目前该学科突出矛盾的方法,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 从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教学目标设定的失重、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艺术的疏忽以及教学评价的体制等方面, 分析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缺德”的中学思想品德。

上一篇:企业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古诗审美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