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范文

2023-09-17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范文第1篇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认识能源与材料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熟知的合成材料以及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关系。

4、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料,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5、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典型题例与解析:

例1.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某市一条长约150km的作为饮用水源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被污染的河水pH在2~6之间,河水中氮、磷、铅的含量都超过可作为 饮用水源的I类、II类地表水的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质量作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下(除pH外,各项目的单位:mg/L):

项目及标准水质分类

项目及标准 磷(P)≤ 氮(N)≤ 铅(Pb)≤ pH 水质分类 I类 0.02 0.2 0.01 6~9 II类 0.1 0.5 0.01 6~9 III类 0.2 1.0 0.05 6~9 IV类 0.3 1.5 0.05 6~9 V类 0.4 2.0 0.1 6~9

(l)如果让你测定该河水样的酸碱度,应选用______。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pH试纸

D. 碳酸钠溶液

(2)针对上表中的各项指标,如果要防止自然界中的II类水质变为III类水质,在

我们的生活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要研究被污染的河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在相邻的两块土质、周边环境、面积一样的土壤上同时种植了同品种、同数量、同样生长状况的向日葵,一块浇被污染的河水,一块浇未被污染的河水,其余的栽培条件都一样,对照观察两块地上向日葵的生长情况,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设计合理吗?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水资源的污染和治理,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水质分为五类,被污染的水中N、P、Pb超标,不能饮用。进行对照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除一个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例2.人类能自主补充食物转化成能源来维持生命活动,而机器人主要是靠事先储存的电能来进行活动的,但目前科学家已制造出了一种能捕食苍蝇的生态机器人,它能将捕到的苍蝇体内的糖类物质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自身活动需要。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糖类物质属于_____物质,生态机器人的能量转化形式是从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在实验中,质量为20kg的生态机器人吃了8只苍蝇,用5天时间匀速移动了10m,若机器人受到的阻力是该机器人体重的0.l倍,则该机器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__。

(3)除这种以捕食生物为食的生态机器人外,如果设计一种可从自然界中较方便地自主补充能量再转化为电能的机器人,你设计的机器人直接从自然界补充的能量形式是_______,获得这种能量的方法(途径)是在机器人上安装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能量转化方面的实际应用题,涉及前沿科学,即机器人怎样将生物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也是一道学科交叉题,通过生物能转化为化学能,最后转变为机械能做功。很显然,机械能做功要用到公式W=F·S。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向太阳要能,向大自然要能,开发新能源、再生能,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3.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 570 000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所需的氧气,则质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航天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kg。(氧气的密度是1.43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 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Na2O + 2CO2 =2Na2CO3 + O2↑ 从减少飞船发射质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各写一点)。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航天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 。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

解析:题目提示要从两方面去考虑问题。从CO2的循环处理来看,方案②要优于方案①,但通过计算可知,产生同质量的O2,方案②消耗原料质量大,发射成本高,从这点看,方案①要优于方案②。我们最熟悉的CO2与O2之间的循环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了,它与人的呼吸作用过程恰好相反,且成本低,简单易行。

三、习题精练:

1、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在城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通常,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以下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①废旧报纸 ②废铜钱 ③一次性塑料盒 ④口香糖渣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⑦

D. ①②⑥⑦

2、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自行分解的塑料。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

(

)

A. 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

B. 便于加工塑料产品

C. 扩大塑料使用范围

D. 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3、报载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露。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

)

A. 用水冲洗泄露的浓硫酸

B. 将熟石灰撒在泄露的浓硫酸上

C. 将氧化钡撒在泄露的浓硫酸上

D. 用土将泄露的浓硫酸掩埋

4、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做饲料

B、制沼气

C、造纸

D、就地焚烧

5、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使馒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CO

3C、CaO

D、NaCl

6、2003年11月12日中央台《新闻联播》报道:河南省天冠集团20万吨车用乙醇汽油工程顺利投产,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大大降低油料价格

B、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C.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D.有助于促进粮食转化,提高农民收入

7、有下列物品:①尼龙袜 ② 汽车轮胎 ③ 铝合金窗框 ④ 铅球 ⑤陶瓷浴盆 ⑥橡皮管⑦塑料袋 ⑧大理石板。其中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

D、①②⑥⑦

8、据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中科院用CO2 合成了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属于有机物

B.聚二氧化碳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聚二氧化碳就是干冰

D.聚二氧化碳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9、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

能转化成了

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10、(1)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

(2)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的原因之一是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之二是_______

____。

11、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

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 (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③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原因 是

(3)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 ℃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 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① 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贵?

理由是:

12、 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 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品 B. 用工业用盐腌制的泡菜

C. 霉变的大米、花生 D. 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的酸奶

13、 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含碘量 储存方法 食用方法 精制食盐、碘酸钾KIO3 20~40mg/kg 密封避光、防潮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碘酸钾属于哪类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____________。

14、 人体中含有大约50种元素,其中含量较多的有_______种;占人体质量的_________%,微量元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生长迟缓,食欲不振,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__________________元素;老人和儿童更需要补充一些________________元素;血液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_元素会导致贫血。

15、 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病人服用的“钡餐”中不能含有,其原因是BaCO3与人的胃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反应产生有毒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gNO3遇到蛋白质即生成黑色的蛋白银。某学生实验时不慎在手指上沾染上少量的AgNO3溶液,第二天发现手指上沾染过AgNO3的溶液的皮肤颜色会_____________。

17、一名青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天约需0.8g钙。若每天从食物中得到0.6g钙,其余由钙片补充,则每天须吃葡萄糖酸钙[(C14H11O2)Ca]的质量分数为85%的钙片__________g。(保留两位小数)

25、水产品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唯利是图,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鱿鱼等,被浸后的产品外表色泽亮丽诱人,但质地脆硬、有一股怪味。根据所学的知识,到水产品市场学会区分哪些水产品可能由甲醛水溶液浸泡?并宜传不能食用。宜传的要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范文第2篇

2013.03.1

一、学生情况的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活动,我们对初三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今年初三年级十二个教学班,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有几个班学习风气较浓,而其余班级相对差一些。

二、不断研究化学课程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

1 .立足教材,不超出课标,注意紧扣课本。

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 .做到全面复习。

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 .提高做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4 .分类教学和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

1 .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

2 .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

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 .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

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

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

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 、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

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

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2 .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

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

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

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五、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 .加强审题训练。

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

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3、注意心理训练。

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

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在最后阶段(约考前两周),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六.复习进度计划:

我校化学备课组为了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的优

秀率和及格率,降低低分率,为了帮助学生在最后阶段能有所进步和突破,现拟订了下列的复习工作进度计划:

(一)、初中化学新课于3月底结课后,进行第一轮复习(4月1日—5月1日),采用将单元与主题整合进行复习,针对学生在此轮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知识点的漏洞,进行查漏补缺,使基础知识点加以巩固,为下一轮的复习打好基础。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要突出基础(要有80%的内容面向100%的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过关。课堂上我们采用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归纳系统,课后以做单元练习和小默写的形式进行检测。我们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确保课堂上有练习做,组内教师每人分配二至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归纳(以填空为主),

并辅以对应的习题,每单元一份,课堂当堂做,下课就收,及时批,有针对性的及时评价。并保证课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可做的作业做。作业或练习的量要适当,要有布置有批改有讲评。另外,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喜爱,使学生乐学愿意学,教师也乐教。

(二)第二轮综合复习(5月6日-6月25日),采用分块复习及章节复习相结合,具体分为四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其中在复习“元素及化合物”的过程中,再次结合章节进行强化巩固。在此轮复习中,以培养学生自己总结、自我复习的能力,教师适当引导;利用精选的中考试题及少量综合题进行考核,检测复习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及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三)、第三轮模拟测试(6月26-6月30日),进行综合试题及近几年中考试卷的测试。根据情况及时分析,及时补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热点分析能力,使他们学会各部分知识的均衡处理,来提高我校优秀率;对于部分暂时后进生,要让他们牢牢抓住基础知识的记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把握住中考试卷中的基础分,全面提高我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

希望通过我们化学组成员共同努力,我们所教的学生初中化学的中考都取得较好成绩。

临河六中化学组

2013.3.1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计划

临河六中中化学组

2013.3.1

六中化学组上新课学案编写安排表

2013.02.25

(赵永明张燕,潘素霞,靳卫国)

周次编写人备课内容时间及进度

1.潘素霞7.2物质溶解的量2.25-2.27.2

2.潘素霞7.3溶液浓稀得表示2.28-3.53 .潘素霞7.4结晶现象3.61

潘素霞单元小结及训练3.7-3.82

3.赵永明8.1溶液的酸碱性3.11-3.132 3-4.张燕8.2常见的酸和碱3.14-3.183

4.靳卫国8.3酸和碱的反应3.19-3.211

5.潘素霞8.4常见的盐3.22-3.272 5. 赵永明8.5化学肥料3.28-3.291 6. 张燕现代生活与化学4.1-4.54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范文第3篇

孟强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与大家探讨学习中考化学备考复习的问题,在此我要感谢领导和大家对我的信任,因为本人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九年级化学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明显减弱;同时学生学习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使总复习增加了难度。针对咱们学生的现状,今天我想从复习计划、复习策略两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复习计划

中考化学复习计划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要求:抓纲务本,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这一阶段大概在第9周(4月29号)结束。其中课程大概在第6周(4月8号)结束,用第

7、

8、9三周时间复习单元过关。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要求:重点复习,构建网络,归纳迁移,发展能力。这一阶段大概在第12周(5月20号)同时第

10、

11、12三周时间。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要求: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升华应试技能。这一阶段大概在第14周(6月3号)结束,用时第

13、14周三周时间。

第四阶段考前指导,要求:回归课本,真题训练,调整心态,轻装上阵。这一阶段大概在第15周(6月13号)结束。

二、复习策略

策略一:明确目标,强化基础

新课结束后,便进入中考复习阶段。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复习,按教材的章节进行。复习时本着尊重教材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不本末倒置、不过早脱离课本,盲目的做题。这一轮的复习对中考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要精心备课,结合考纲抓住每章每节的重要知识点,引领学生进行复习。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复习计划、进度,争取学生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基础知识复习时才不至于走过场。最后,就是要狠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该识记的必须识记,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总之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对学生要求理解和记忆并重,狠抓落实,为后面的复习扫清障碍。 策略二:学会整理,突破难点

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点有了初步的掌握,由于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此要把握好主攻方向。做法是围绕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2012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将所学知识按照知识内容、结构和特点,划分为若干个专题,再针对每个专题进行逐一复习。

化学专题复习要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考题的特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联系,进行专题性的教学。专题复习要在《指导纲要》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我可以把三大气体的制备实验、五大还原反应、化学符号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等各自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训练。先是整合、强化知识点,再是关于本专题的大量练习,在专题复习中除了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很清晰地掌握外,还要进行关于本专题的大量练习,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甚至十拿九稳。二轮复习要突出中考的重点、热点,以及平凉中考的主干知识和稳定考点,提高能力层次。

化学知识点多而碎,而中考考查的又很细致,所以专题复习课内容的选取、课程的设计、问题的设置、课堂的反馈等各个环节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每一节复习课的质量,也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最终的复习效果。

策略三:研读真题,有的放矢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中考也是如此。要想做到心中有数,掌握中考内容的关键,就是研究中考试题。在这一块,我花了大量时间,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下载归类平凉近四年的中考真题,认真研究。通过分析发现近四年来中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指导思想明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基本要求,没有偏题和怪题。(2)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性。

10、11年以来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基本没变。题型基本都是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四大题型,满分都是75分,考试时间75分钟。这就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在题型上、题的难易程度上都要接近中考题型,这样学生就对中考题型不陌生。(3)试卷内容注重基础性。如:物质的变化、食品营养成分、对化学式的认识、对元素符号的理解、物质分类知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比实验的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4)注重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评价和解释数据的能力等。可以看出命题者着力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这充分体现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5)强化开放性。充分给予了学生展示学识和才华的空间。体现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这种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分值奖励性的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学生挖掘知识潜能。(6)计算题难度不断降低,强调解题格式。(7)平凉中考题的重复率高。就2011年平凉中考题,本人通过查资料发现,将近有四道题在全国好多地方的中考题中一字不变的出现过,另有五道就少做改动出现过。

纵观2011年中考题,个人认识有以下几点:

1、推断题和实验探究(第2题),新颖有梯度,注重选拔,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2、社会热点话题较多,注重了学生对生活化学的认识、学习和实践。

3、试卷整体难度降低,可以说是近几年最简单的,注重对学生双基的考察。

通过对历年中考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我们学生考的考题是怎么个考法,难易程度怎么样,重点在那些地方,看我们复习时应该注意那些地方等,这使得我们以后的复习心中有数。 策略四: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调整状态,模拟中考,就是要求学生要坚持不懈地做适量的练习,最后阶段做一些练习要特别讲求效率,要有针对性,题量不要太大,题型要具有典型性接近中考题的类型,尽量让学生避免大量机械化的重复劳动。要针对精讲的内容练习,针对学生疏漏的知识练习,针对易忽略的知识点练习。

模拟训练过程中,还在学生的“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上下功夫。不少学生在化学中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在知识储备一定的前提下,谁认真、谁规范,谁就能多得分。要让学生做到凡自己懂的题目,务必使答题做到写上去的就是正确的。在试卷的批阅上,评分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时刻提醒并训练学生规范书写。讲评要及时,做到考后的第一节课就是讲评课,做到趁热打铁;精讲,细讲。 策略五:关注实验,总结规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等要重点讲。另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分值也很大,要作为重中之重。实验探究题是咱们学生的劣势,也是咱们学生最胆怯做的题,一看题不知道从哪下手,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也往往不重视,因此,这类题咱们应该专门带领他们做上这么十几道,首先消除他们的不敢做这种题的心理,让他们觉得这种题也不难,其次,交给他们做这种题的方法,让他们知道怎么做。通过分析实验探究题中常见的这几个环节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以看出这类题的很多答案、答题方式从问题中都能找到如:⑴、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和实验结论基本一致,只要稍作修改即可填入。⑵、制定计划和实验过程题目都会有样式,照着填没问题。⑶、解释一般是对实验现象的判定,不是材料有就是普通知识点。⑷、反思与评价一般考实验的优略判断和改进。 策略六: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安全知识;维生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还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对这类题不但不容忽视,而且应加倍重视。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范文第4篇

1 明确目标, 以“本”为本, 强化基础

首先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 这是命题组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课标》, 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 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临到中考, 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 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其实, 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 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 所以, 学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 必要时还可自己写出阅读总结, 回归课本, 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 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经之路。如, 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 除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知道其反映的是何种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外, 还要进一步与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 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按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辅之以必要的实例佐证。

2 注重复习方法, 提升能力

复习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就没有成功的有效课堂, 在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2.1 调查摸底, 有的放失地复习

通过基础知识检测、提问、谈话等方式, 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疑点、盲点, 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 教师针对疑点、盲点复习, 有效消除疑点, 填补盲点。否则即使教师讲的津津有味, 而学生无法产生共鸣, 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对所复习的内容无法掌握, 更不会理解复习内容。

2.2 建立网络, 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化学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 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归纳起来, 形成网络。一方面, 学生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另一方面, 学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化学用语: (1) 元素符号——意义、写法; (2) 化学式——意义、写法、计算等; (3) 化学方程式——意义、书写步骤 (配平) 、注意事项、计算等。

2.3 联系生活, 生产实际创设情景

复习时教师要全方位地搜集多方面的信息, 将化学知识的复习融入社会生活生产中, 这样既能对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又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了这一目的, 教师就应加强学习, 扩大信息来源, 关注与生活、生产、重大科研 (如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最新理论) 上一届高考题目竞赛题目中的信息来丰富复习内容, 在这些信息处理中要充分挖掘所给信息, 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灵活运用解答, 例Fe+CuSO4=FeSO4+Cu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针对该反应, 联想到金属及金属铜的冶炼, 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和盛装容器, 金属活动性探究等方面引导学生加深认识, 进行知识深化, 达到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加碘食盐”、“加铁酱油”为例, 既可以围绕元素的有关知识设计问题, 又可围绕化学式的书写、意义及计算, 还可从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反应原理及检验等方面设计新的问题。

2.4 重视问题设计, 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好的问题设计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 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 首先问题应有较强的综合性, 因为复习是初中化学整体知识的展示, 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运用。如:氧气、二氧化碳是身边化学物质的重要代表, 设计问题时应从氧气、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变化、制取、用途等方面的差异, 在巩固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的同时, 深化对氧气, 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认识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 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例:“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 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如:

(1) 下列措施中, 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植树造林, 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

(2) 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 如:

A.6CO2+6H2O光合作用C6H12O6+6O2

B.CO2+3H2催化剂CH3OH+H2O

C.CO2+CH4催化剂CH3COOH

D.2CO2+6H2催化剂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 最节能的是 () ,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填字母)

这是一道以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气体为命题背景, 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减少CO2含量的方法和措施, 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人人有责及物质综合应用意识。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 例如:厨房的两个调料瓶中盛有白色固体, 已知它们分别是碘盐和纯碱, 请用家庭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 学生都很熟悉, , 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对某一现象做出多种解释,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 做好中考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并穿插进行小专题复习

综合训练和模拟考试, 可提高学生的做题速率, 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锻炼学生的应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应考水平。然而, 初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是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或区别的, 在第三轮进行综合训练与模拟测试同时, 穿插进行小专题复习, 可以使学生的化学总复习得以升华, 可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拓展思路和联想, 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能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提高应试素质。

3.1 小专题的特性

专一性:“专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否则就无所谓“专”。如今中考化学命题的一个趋势不在于题目包含的知识点多, 而在于对所考查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当然, 化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小专题应以一个知识点为重点, 赋予相关内容浓缩而成, 但重心不能变。

针对性:开设小专题, 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才能见效, 提高复习效率。在选择专题时, 应针对学生在前面复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缺漏、能力差异、知识点的地位、中专命题的热点来选择专题, 否则, 专题就有可能失去其应有的功效。

3.2 小专题的来源

从中考的热点找专题:分析近几年的中考题可以发现, 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题型几乎年年都考。对近几年新出现的“信息给予题”、“实验探究题”等试题类型, 进行专题复习, 认真分析此类题目的特点, 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规律, 同时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可加大对化学信息材料的补充, 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从题目所给材料中提取解题所需的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熟悉“猜想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结论”的探究型试题解题方法。又如:不用试剂或用一种试剂鉴别各种物质、开放性试题、学科间的综合题等。如果将一个或几个热点串联成专题加以训练, 必然能会增加学生应试的针对性, 提高每类题的得分率。

从教材的重点、难点找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生容易掌握的, 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而导致解答推断题的能力不令人意。因此, 可以专门开设物质推断题专题, 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中例举一些经典试题, 加以训练。

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找专题:在总复习的测试中, 常会出现一类部分学生答对率差, 某类能力题学生无从下手, 特别是一些实验设计、实验评价、新信息题等, 可以加以总结、对症下药, 给学生开设相应的专题, 并且对相应的专题进行归纳分析、思考总结、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形成解题思路方法, 掌握解题规律。

3.3 专题开设的注意点

专题的开设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又要略高于学生的平均水平。教师对所选专题的讲解要做到“知识、方法、能力”的统一, 切实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加强巩固薄弱环节。

专题要注重“精、透、准、难”四字。“精”指内容要精选;“透”指教师要讲透, 学生要吃透;“准”指重点、热点方向要准确;“难”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开设方式要多样化, 增强学生新鲜感。小专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可先开讲座, 并配以一定数量的练习, 也可以边讲边练;还可以让学生先做, 教师批改后评讲、归纳。这样做, 在临近中考的气氛中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一些“凉”意, 增强复习效果、忌讲法单调。

总之, 小专题复习可对四大知识块的复习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4 加强练习, 认真改错

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 要克服遗忘, 战胜它的有效武器一是“理解”, 二是“重复”。让学生明白:不要抱怨老师的唠叨, 不要抱怨做过的题又再做。更不能抄作业、抄答案, 俗话说:“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 而是不会在同一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要想迅速提高成绩, 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认真改错。不是简单地将A改成C, 而是弄清楚A、B、D为什么都不对, 而C为什么就对。并找出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对哪一个知识点的疏漏或解题方法没掌握而造成的。最好找相似的题再强化训练。在错题的旁边作出记录, 每周抽一点时间把错题再过一遍。“一套模拟题我不能考满分, 但是我过后能改错补为满分”。如果同学们能这样想并这样去做的话, 结果怎样?我不说, 聪明的你其实早就知道了。

对于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来讲, 复习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 查缺补漏。不能骄傲, 大意失荆州。除准确、熟练掌握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外, 特别注意规律以外的特殊性。如Na2CO3俗称纯碱, 纯碱不是碱是盐, 但是其溶液呈碱性;干冰不是冰, 是固体二氧化碳;Fe (OH) 3是碱, 但将Fe (OH) 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不显红色等。

第二, 选择好练习题, 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 以确保考试时不丢分或少丢分。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外, 自己在拓展训练时, 要注意针对性。近年来中考题新题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失分的题型有探究性实验题、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的简答题, 失分原因主要有对实验设计的步骤不正确或不完整, 对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不准确, 用语不科学, 还有缺乏生活常识等。练习时不仅要注意解题方法, 更要注意答题表达准确、科学、严密、规范。平时上课时注意老师讲评时对问题分析的思路、表述时用的化学用语,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学习参考答案给出的答题模式。

第三, 认真对待每道题、每次考试, 尽快树立自己在这一学科上的信心。

当然, 这些思维模式, 都离不开化学基础知识, 所以, 只有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变得有血有肉, 我们的综合能力也才能得到增强。如果我们的学生做到这一点, 就有希望在考试中获得相对理想的成绩。

摘要:本文针对中考化学复习实际, 提出了明确目标, 强化基础, 注重方法, 穿插小专题复习, 加强练习的复习思路, 以提高学生化学成绩。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范文第5篇

一、选择题

1.2019年,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A.

塑料桶

B.

纯羊毛衫

C.

铅笔芯

D.

青铜铸像

3.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骑自行车上学

B.

回收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C.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4.目前,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C.

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水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5.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油脂

D.

糖类

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医学专家建议大家早餐以鸡蛋、瘦肉、牛奶等食物为主,提高身体抵抗力。这三种食物提供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  )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7.“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8.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

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

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

B.

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C.

明矾用于水的X菌消毒

D.

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10.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包出的粽子色泽艳丽,营养丰富

B.

在制作面包时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面包松软可口

C.

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11.某牛仔裤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棉纤维透气性较好

B.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

C.

合成纤维耐磨性较差

D.

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

12.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金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

橡胶都是人工合成的

C.

大量使用合成材料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D.

涤纶和羊毛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来鉴别

二、非选择题

13.淀粉是我们每天摄入较多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________。

14.国家宝藏“绢衣彩绘木俑”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遗存。她们妆容考究、彩绘飘飘、锦衣罗衫,再现了唐代的繁荣、开放和包容。

(1)以蚕丝为原料可织成绢和绫,再用它们可做成襦裙和间裙。这些服饰的原材料属于____________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木俑上的彩绘虽年代久远,仍色彩鲜艳,说明彩绘颜料的化学性质________。

1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制作毛笔常用羊毛、兔毛等,检验笔毛是动物毛发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用墨汁写绘的字画能从古代保存至今而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3)宣纸制作过程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________(填字母)。

A.

蒸发    B.

过滤    C.

结晶

(4)砚台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于水。

1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

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1)表中的钙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2)土豆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维生素C(C6H8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1%)。

(3)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    病。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A

5.A

6.C

7.D

8.C

9.D

10.B

11.C

12.D

二、非选择题

13.葡萄糖

14.(1)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天然) 透气性好(或吸水性好等合理即可) (2)稳定(或不活泼)

15.(1)燃烧,闻气味 (2)稳定 (3)B (4)难溶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范文第6篇

(2012天津)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他取该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150.7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9.7g沉淀(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所加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3天津中考)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2)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4天津)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g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计算:

(1)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 (2)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5天津)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195.6g,将溶液蒸干,得到15.6g硫酸钠。 计算:

(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6天津)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7天津)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 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氯化钠溶液。计算: (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2010天津)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g,加入到盛有58.1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64.9g。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制上述反应中所用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09天津中考)向盛有9g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含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1g,使之全部溶解后,向烧杯中滴加右图所示的稀盐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0g。试计算:

⑴原固体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08天津中考)将铜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粉末11.2g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100g时,氧化铜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g(不考虑过滤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损失)。

(1)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求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上一篇:中考经验交流材料范文下一篇:中考历史复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