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发展论文范文

2024-02-10

设计艺术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声乐是最有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从远古时期的古歌时代开始到唐宋的歌舞一体,再到宋元时期的戏曲、以及明清时期的歌曲至今,它伴随人类社会已走过了和人类文明几乎一样漫长的历史过程。声乐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与其所伴随的时代特征是密不可分的,每个时代的声乐艺术形式和内容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个性,都会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文明特征。同时,声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最能影响它的还有各民族的生活劳动习惯以及语言特征。

不难看出,社会发展至今,声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歌唱方法越来越科学、理论研究越来越系统和完善的崭新时期。声乐艺术必将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一、“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应该越来越得到科学明智的运用:

众所周知,美声唱法其本意就是优美的歌唱,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的理解为意大利唱法或者西洋唱法。长期以来,在我国声乐领域长期形成了一个“唱法理论”误区,人为模仿意大利和其他西洋地区的歌唱成为一种时髦。由于缺乏借鉴和运用理念,结果造成了美声唱法在我国声乐艺术领域长期的尴尬局面,一是唱美声的语言含糊不清;二是唱美声的一定要穿西装或者大裙,三是国人“接受不了”就参加“国际比赛”;四是在中国声乐比赛中形成了外国歌剧“模仿赛”,五是老百姓不接受说群众欣赏水平低;六是唱美声的就是专业的科班等等。以2008年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为例,美声唱法组绝大多数的歌手都是唱外国语言,结果成为外国歌剧模仿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其他民族绝对难以模仿彻底或者表现彻底的,更不能达到其相当的文化含量或者说深厚的文化内涵。事实证明,我们在比赛时更多的是比,也只能比看谁模仿的更像、谁的发声技术最高,或者看谁的音乐和语言更接近原唱,因此丢掉了或者轻视了声乐本身最重要的文化对抗。

造成如此之多的尴尬局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声乐观念的问题。唱法有很多,可以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唱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唱法,关键的是,科学好听。意大利唱法是其受其本民族长期的生活劳动习惯和语言习惯而形成的一种发声方法很科学的唱法,它声音洪亮、有极其充分的共鸣、音色圆润、气息流畅。这些方面很值得我们在进行声乐训练时广泛的学习和利用。我们应更多的去研究怎样学习和借鉴,以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和技巧,怎样在演唱中国歌曲时有效运用这种发声方法。

如果存在学习其发声方法后丢掉了中国声乐自身的特点,那是舍本求末,如果因为学习其方法而丢掉中国音乐本身的民族风格那是丢根:如果说我们要保护好“中国美声唱法”取得的现有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独特的必须继续加以研究和发展的学术领域,可以把它看为我国声乐领域的一种外来文化现象加以保留和发展。中国声乐绝对不需要机械的模仿或者喊着外国话虚情假意的嚎叫。如果因为学习美声唱法而丢弃中国音乐本身的文化内涵那是音乐文化汉奸。

二、百花齐放的“中国民歌演唱”将引领中国声乐艺术新潮流

中国民歌演唱是运用中国语言,且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浓厚中国音乐风格和民族特征的中国歌曲演唱的总称。它只有风格之分、没有唱法界限:它内容广泛、丰富,演唱风格和表演形式千姿百态,它应包括我们过去所谓的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歌演唱、原生态唱法等等。另外,关于现阶段对中国歌曲演唱非学术定义的概念还很多,如,新民歌、通俗民歌等等我们都可以把他纳入中国民歌演唱的范畴。我们不赞同把用中国语言演绎洋腔洋调划为中国民歌的范畴,不管曲调是照抄的还是作曲家写的都不能,因为其音乐风格与中国语言和生活劳动习惯大相径庭。

“民族唱法”已走过它灿烂辉煌的历史过程,可以这样说,过去的“民族唱法”实际上它成为了将西洋发声方法科学地运用到中国歌曲演唱的典范。在发声训练中绝大多数的声乐家们都科学运用了西洋发声方法。要说他“千人一面、万人一声”,说到底它不仅仅是唱法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还有我们音乐创作风格的单一性的原因。中国民歌演唱既要强调声音的个性,也要强调的是音乐的个性。只有创造出更多个性突出的音乐作品,才有更多空间和基础来谈民歌的演唱个性和风格。

中国民歌的发展应该说既有辉煌的过去,又有崭新的开始,在老一辈歌唱家中个性特点都很鲜明。如胡松华、郭颂、李双江、柴丹卓玛、李谷一、吴雁则、何纪光等等,他们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现阶段中国民歌已取得长足发展,再次涌现了一批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歌唱家和优秀作品。如,作品有《青藏高原》、《天堂》、《天路》、《在那东山顶上》等等。极赋个性的歌唱家有藤格尔、韩红、谭晶、索娜旺母等。另外,象以《幸福万年长》为代表的“流行型新民歌风格”等等,这都是中国民歌的新发展。

民歌演唱无论从唱法上还是从旋律风格上和歌曲内容上来看,都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有很多形式来演绎民歌的精彩。民歌的演唱将不再受唱法的限制,但是对唱功的要求将是越来越高超和越来越科学,不同的歌唱家演唱同一首歌曲其风格和个性应该不同,民歌演唱将越来越要求歌唱者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声音特点等演唱气质。

声乐界新“定义”的“原生态唱法”,其音乐形式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强烈的音乐震撼力。通过挖掘、整理和再创作,我们确实让丰富多彩的民间声乐走向了世界大舞台,他带给了人类太多的精彩。它不仅充分的体现了中国民歌演唱千姿百态的风格特点,更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民歌将是百花齐放的正确观点。

实践证明,中国民歌的发展已形成多元化的繁荣景象,“千人一面”的历史已经过去。

要发展就要革命,中国民歌的发展首先是创作思维、理念和方法的革命,作品本身的发展是民歌发展的根本。民歌创作怎样发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和原则是民歌发展的关键。

民歌产生于民间,这是千古的真理,一个伟大的作曲家曾说过“好的音乐是群众创造的,作曲家只不过把它写成了歌曲。”民歌必须走亲民路线,必须是来源于人民群众中间,同时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劳动和生活的特征,不同的时代也各有鲜明的语言习惯。人类文化始终在不停的演变和发展,这些都是影响音乐的主要元素。因此我们的民歌创作如果体现不出时代特点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民歌的发展其实就是民歌革命,而革命者和推动革命的人是年轻的一代,因此我们的民歌创作必须主要尊重年轻人的生活劳动习惯和审美观念。音乐是语言的升华,年轻人说话的习惯变了,就是民歌本身的音乐气质变了,这是作曲家应该遵循的创作规律。应该花很多时间去体验、发现这个时代的文化和语言的变化,这样才会真正找到民歌创作的新灵感。

三、通俗歌曲将越来越呈现“一次型”和“快餐型”的发展态势。

要分析通俗歌曲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通俗通俗歌曲与民歌的区别并科学定义通俗歌曲两个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分析出通俗歌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态势。

由于中国声乐理论研究中诸多概念的模糊性和局限性,暂时没有、也很难将声乐艺术的许多形式进行严格的分类。如,“有鲜明中国音乐风格和特点的通俗是否歌曲属于中国民歌的范畴?”等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集中分析现阶段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暂且把表演形式个性鲜明、歌词和曲调内容通俗易懂且表达直白、音乐曲调简单上口且创作不受民族调式特征限制、演唱难度适合群众、演唱风格口语化、歌词内容主要以反映群众心态和社会发展形态为主、歌曲风格和口味更新变化快、流行速度快但周期短等一类歌曲视为通俗歌曲。二十年来,我国通俗歌曲走过一个非常浪漫而又精彩的历程。歌曲创作和演唱日渐成熟。

我国近二十年来的通俗歌曲发展情况。(参考《周洪雷著《音乐市场营销和案例分析》)

从例表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通俗歌曲基本形成了几个阶段,一是80年代西北风时期,二是90年代广州流行音乐的崛起,三是90年代末期通俗歌曲的青黄不接期,四是近两年的口语化歌曲繁荣期,音乐曲调风格呈现出从民族性——情绪化——口语化的发展特点,且流行周期越来越短,西北风持续五年,广州时期流行时间更长,近几年基本一年一个口味,甚至一年多个口味。通俗音乐呈现出“一次性”和“快餐性”的特点。

从近两年的通俗歌曲风格分析,通俗歌曲创作呈现出个性突出、调式概念更显宽容、歌词内容表达直接、节奏设计动感时尚、曲调接近现代口语的特点。歌曲创作基本突破纯欧美化、纯港台化、纯说唱化的局限,演唱风格也日趋多样化。这样,通俗歌曲很大程度的适应了当代青少年追求直接、个性和刺激的审美习惯和特点。可以看出,通俗歌曲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无论中国民歌演唱还是通俗歌曲演唱,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从“唱法”中超越出来,中国声乐艺术研究将实现从“唱法论”到“风格论”的历史跨越。

《音乐市场营销和案例分析》

设计艺术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信息化时代要求对学生的教育从知识学习转变到创新创造,从单一学科教育转变到多元智能教育,跨学科整合正日益成为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设计教育肩负着培养具备多元智能和未来性思维人才的责任,要求学生能将人文素质、艺术素养、设计思维、审美能力与其他学科素养融合,成为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的综合人才。

● STEAM理念及其核心特征

STEAM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课程和教育理念,跨学科和项目制是其核心要点。STEAM理念的内涵涉及多个方面,跨学科融合性、情境体验性、协同合作性、设计实践性、技术增强性是其核心特征。[1]

1.跨学科融合性

STEAM理念的跨学科融合性更关注学科融合与全科教育,强调以问题为先导,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与问题相关联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

2.情境体验性

STEAM教育秉承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学习体验的过程。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科知识结合现实,还原于生活,学生在情境中获取体验,并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协同合作性

STEAM理念的协同合作性强调在群体协同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进行群体性知识建构。

4.设计實践性

项目制的特点决定了STEAM教育更重视系统设计和实践创新,学生通过设计实践训练项目规划的整合思维能力,训练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执行力,实现知识的内化融合和外化展示,从而解决系统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5.技术增强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STEAM理念的跨学科融合得以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技术增强性为营造情境、协同合作搭建了信息平台。

● 艺术设计的跨学科融合力

STEAM理念是由STEM教育增加了艺术(Arts)而来[2],STEAM理念中的艺术(Arts)泛指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素养,包含美术、设计、音乐、肢体艺术等。

设计作为实践性强和与社会生活结合紧密的领域,注重以项目为依托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具有很好的跨学科融合力,设计的特性和设计思维使设计越来越具有工具维度的意义,它已经成为跨学科探索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新窗口和新方式,设计的跨学科融合力能为跨学科教育提供统整平台。

● 高校设计教育与STEAM理念的契合性

高校设计教育在信息时代的培养目标是,以奠定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设计素养为基本价值观,以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整合设计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高校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思维与STEAM理念具有相似性,都属于以系统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STEAM理念中的情境体验性、协同合作性、设计实践性等核心特征与设计教育过程中所倡导的联系实际项目、团队合作、实践动手具有相似性。在STEAM教育中广泛应用的PBL模式等教学方法和注重创新能力、时间管理、沟通合作的评价体系,与高校设计教育的过程考核、综合评价体系有很大契合点。而STEAM理念的技术增强性特征,也与艺术设计教育需要紧跟社会潮流、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要求不谋而合。STEAM理念对利用设计的跨学科融合力进行高校设计教育的跨学科整合模式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 基于STEAM理念的高校设计教育跨学科整合模式

基于STEAM理念的高校设计教育跨学科整合模式,不再仅仅关注知识集结,而是更注重系统思维习惯养成和创新素养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解决跨学科界限的系统问题。

1.设计统整下的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

(1)课程内容跨学科整合化

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整合化是指在已有独立课程的基础上,依据课程目标,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将理论与实践、多种学科进行系统整合,并融合进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有效地联结、利用、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课程架构。

具体做法是针对传统班级,设计能在设计中融合科学、技术、人文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跨学科性实践项目——可以是模拟的跨学科项目,也可以是真实的跨学科项目,以课程化的完整项目代替单元课堂的单一练习,最终落脚到完成一个需要多学科知识参与的设计项目作为课程成果。

课程内容跨学科整合化是课程先导的跨学科教学资源,以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融合来实现设计类课程内容的跨学科化。其主要目的在于让设计学科的学生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系统设计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模拟跨学科项目或真实跨学科项目,对协同合作、跨学科意识、系统思维形成初步的认知和练习。

(2)跨学科项目课程化

跨学科项目课程化是指不局限于已有课程,来源于真实社会的项目,要求将这些真实社会项目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资源。跨学科项目课程化需要教师和管理人员广泛对接社会资源,以提供能实际落地的跨学科项目课程资源。

跨学科项目课程化是项目先导的跨学科教学资源,具有灵活机动性,可以以工作坊和创客的形式开展。其并不针对传统的单一专业班级进行教学,而是依据真实项目的人员需求,自由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和教师,通力合作,各展所长,共同完成跨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的跨专业、跨媒体的属性要求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跨学科项目整合化课程学习掌握专业内基础知识,具备跨学科意识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后,在真实的情境中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教师、业界人员进行系统协作,完成实际项目。

2.创设情境以融通学科的教学方法

STEAM理念下教师的PBL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协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设计的跨学科教学手段提供好的借鉴。

(1)教师的PBL教学方法

PBL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式学习方法[3],将问题、教师和团队视作教学的三大关键要素,要求课程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PBL教学方法在设计教育的跨学科整合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确定目标—设计问题、实施教学—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总结问题”的过程进行。教师行为的重点是要营造情境,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实施教学,进行成果展示和学习评估,并在课程的各个阶段密集评估学生设计问题的新颖性、解決问题的全面性和总结问题的系统性,融入创新能力、时间管理、思考方法、沟通合作等评估维度,对学生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跨学科思维,跨学科实践。

在确定目标阶段,教师设置驱动问题确定目标,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互动讨论及概念辨证等方式,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研判、归纳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施教学阶段,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架,对项目系统设计具有引导性。教师实施教学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在整合逻辑合理化、创意构思视觉化、系统设计精细化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示范教学的手段给予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整合创新、提升技巧等系统思维和系统设计能力。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行为的重点是在学生总结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评估,培养学生沟通表达、整理写作等实际应用能力。

(2)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是与教师的PBL教学方法相辅相成的。在“确定目标—设计问题、实施教学—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总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行为的重点是要通过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融通学科,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小组分工、研讨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实施完善的系列过程,从现实情境中设计问题,动手实践并解决问题,最终创造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在设计问题阶段,学生要思考探究教师设置的驱动问题和提供的基础资料,找出问题并设计有意义的综合性项目。在解决问题阶段,学生对项目系统设计具有主导性,以教师实施的教学过程为依托,不断探究以解决问题,不断达成跨学科整合逻辑的合理化目标、创意构思的视觉化目标和系统设计的精细化目标。在总结问题阶段,学生要以教师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考核为节点,在汇报交流和学习评估的基础上总结问题,实现巩固提高的目的。

3.信息技术介入以优化跨学科整合过程

设计统整下的跨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创设情境以融通学科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介入。信息技术带来的空间无限性和资源便利性,使学生更乐于去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思考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为跨学科整合教学提供技术保障,优化跨学科整合过程。

(1)信息技术介入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信息技术推动了慕课、微课等在线教育资源的建设,充实了在线视频、网络教材、习题库等课程材料资源,并为学生、教师建立学习社区,将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在共同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的驱动下组织起来。在教学行为方面,用切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跨学科整合教学中,能支持教师采用多元的表达方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效率性,以提升学习质量。利用微课、慕课等学习资源的翻转课堂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则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解疑答惑,开展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促进了沟通与协作。

(2)信息技术介入优化学习行为

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学习不再局限于某一个限定的场所,使学生的泛在学习更加便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取资料,保证了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方便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能够便利地根据学习计划和学习活动的安排,与同伴一起协作交流,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有步骤有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跨学科素养和系统设计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以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

(1)加强培训教师本人的跨学科素养

信息时代的跨学科教育趋势,需要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要求教师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发展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组织技能,拥有跨学科的观念和系统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适应时代的信息素养,能使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沟通和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文化意识也是信息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

(2)培训教师掌握教会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协作中共同完成综合项目以学习多元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承担如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知识讲授、学习引导等职责,因此需要熟练运用PBL、个性化学习计划、团队协作取向等教学方法,重构教学组织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数字化环境、资源和条件,以项目方式整合课堂教学,达到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目的。

5.社会资源与高校设计教育资源的整合

(1)整合企业实践资源

校企合作是目前设计教育整合企业实践资源的主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面向社会,指导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但基于跨学科融合的企业实践资源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立校内或校外实践基地上,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调节,使企业与学校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共同开发跨学科教育课程资源、搭建跨学科场地设施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以推进设计教育的跨学科整合。[4]

(2)整合区域文化资源

不同地区高校设计的跨学科整合教育也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经济、历史、文化,强化不同学科的知识补给对学生的眼界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强化。整合区域文化资源,需要搭建信息平台,充分联系学会、协会、艺术场馆、科技场馆等区域文化机构,设计优化并涵盖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形成高度融合的优质资源。

● 结语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设计教育,对于“跨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任务。STEAM理念的核心特征和设计教育的特征有很多契合点,设计的跨学科融合力使设计统整下的跨学科教育具有可行性。通过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创设情境以融通学科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跨学科教育师资的培养以及社会资源与高校设计教育资源的整合,设计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必然会得到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4):13-22.

[2]朴美善.试论STEAM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134-135.

[3]战双鹃.PBL模式在高校通识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8(05):50-55.

[4]邵朝友,徐立蒙.回应跨学科素养的教师教育:欧盟经验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8(04):42-46.

作者简介:张慧娟(1982—),女,湖北武汉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副教授。

设计艺术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科技以及时代的进步为当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条件,社会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艺术和理念上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播音主持艺术已经具备的成熟的发展条件,而从另一方面讲这种环境也为艺术创作的多元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播音主持艺术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各个要素都得到了优化。这种优化还需要播音主持艺术内部的推动。文章便针对播音主持艺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其发展趋向以及如何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播音主持艺术未来的发展展开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播音主持 发展 应对措施

科技的进步以及技术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传统工具的更新,为传播条件以及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革新、改善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也是信息传播逐步向着全球化、数字化以及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于此同时,受众也不再同之前一样,其需求开始变得多元化,要求的沟通交互性也相对较强。

1 发展趋向

播音主持艺术研究以及其发展研究必须从基本矛盾入手,紧抓其运动规律,并从其产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多角度、多方面的将其形态表述出来。

(1)在播音主持的发展中,传、受是其生存的根本也是其发展的基础。传和受是其创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只有把握住这种矛盾的基本规律,才能够牢牢抓住播音主持发展的基础规律。传和受从人类开始发展便已经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媒体是传和受的主要环境基础。

(2)播音员同主持人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媒体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具有综合性的素养,不但能够担任广播的播音员,同时在必要的条件下能够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因而主持人同播音员之间的界限逐步的在缩小。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播音主持艺术在创作时的基本矛盾造成,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其最终的都可以归结为传播主体或者传播者,并且对未来进行展望,而这种活动以及创作开始逐步的趋于一致。

(3)部分主持人已经脱离媒体,制播分离或者已经出现了部分分离现象。

(4)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的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必须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予以提高,以此适应高水平以及高要求的媒体要求。只有职业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中具有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5)当前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主持人以及播音员,并在其管理程度以及制度化程度上要求也相对较高。制播分离制度下,很多主持人以及播音员都已经不在媒体中工作,而在社会中谋求发展。媒体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以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标准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专业人员可以公平竞争,这就使得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能宏观管理的法规法纪,规范播音主持行业行为。

(6)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会更高,适应力会更强,种类会更多,个性会更鲜明。创新是当前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方向,因而要求工作人员在这一内容上具有更高的水平。

(7)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复合型。其创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创造性,是再造和创造的统一。

(8)创作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术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创作主体功能性增加,围绕播这一核心,创作者需要兼顾采访以及编辑。在节目中,广播形式和电视形式都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对创作主体有了更多的能力要求。从工作性质上进行分析,播音主持并没有过多的改变,但是其创造性开始在新环境、新时代中不断的加以显现。

(9)播音主持创作发生了多层次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依照节目需要在画面、稿件、音乐以及音响等方面的转变。节目中创造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也开始具有自我意识。但是必须注意到是,在节目创作中,各种素材的依据地位依旧同之前一样。

(10)受众的要求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新时期本身的综合素养都有所提高,因而对于美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加之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开始变得多元化,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想着交互式形式转变,不但在分类上更加的完善详细,同时获取以及反馈也更加便利,呈现出了很强的选择性以及主动性。但是受众已然采用了物理—生物—心理这一接受规律。并且民族审美心理并未发生转变,受众地位也没有改变。

2 应对措施

在21世纪的初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播音的样态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变与不变的统一”。那些“变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领域;那些“不变的因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这些经验的新的挑战。可见,面向未来,迎面而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不断地解决新的课题中发展和前进。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提出挑战主要是针对创作主体而言。迎接挑战,就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即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优化内部要素的构成,使“变”与“不变”的因素在播音创作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现代知识结构,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提高运用变化了的创作素材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受众更高的信息需求和审美追求。广播电视以及各个电台,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其播音员都受到当前科技以及传媒技术的推动,站在了一个平台上,这就是当前播音主持业界竞争激烈的原因,而这种情况却为波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艺术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因而便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主持人以及播音员。他们主业是播音,以节目作为单元,不但能够播音还能够做主持人主持节目,不但能做广播播音员,同时也能胜任电视主持工作,另外也在采访、编辑以及节目制作上具有一定的能力,是综合素养较高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创造者。

3 結语

未来播音主持业的发展必然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虽然有声语言的传播仍旧是当前播音主持的主要发展,但是创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波音主持因数最基本的矛盾也随着发展想着多元化的方向变化。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创作出更好的节目提供基础,统一变与不变,将播音主持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张卉.波音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及面临的现状分析[J].大众文艺,2014(8).

[2] 黄杰.从“模因论”看地方普通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2(17).

[3] 马林.传媒事业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环境分析[J].大众文艺,2013(18).

设计艺术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近年来,纤维艺术的发展在国内非常迅速,中国纤维艺术的创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很多艺术家开始投入到纤维艺术的创作中,涌现出风格各异的纤维艺术作品,对材料技法等方面的独特释义表达出现代纤维艺术的多元性发展趋势。但由于国内现代纤维艺术起步较晚,与国际纤维艺术的发展观念和意识脱节,使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以期对纤维艺术在国内的教育、创作和艺术品市场方面能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纤维艺术 材料 技法 发展进程 反思

纤维的运用在中国由来已久,我们古老的祖先认识并利用纤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纤维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和保暖性,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为人类提供基本的温暖保障之外,还传达着愉悦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千百年来,人类在不知不觉纤维材料造物的过程中将纤维织物造就成了一个承载体,承载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不同民族的信仰和希望,将不同民族的情感织进了各类纤维实用品和艺术品中,并且与物质、精神、生活、艺术的经纬交织中融为一体,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的纤维艺术在原有平面织造的基础上也迎来了新的创作高潮,众多画家、工艺美术家、艺术院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到纤维艺术的创作中,多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也使中国现代纤维艺术步入了世界纤维艺术的行列,中国的纤维艺术进入了空前的多元的创新与探索时代。现代中国的纤维艺术经历了从临摹为主追求绘画真实效果到主观能动的追求对纤维肌理、材质、空间及观念的结合以及对立体形态表现的过程,然而,在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积极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值得艺术家们思考的。

一 纤维艺术材料多样性而产生的艺术现状

纤维艺术的材料的丰富性和制作手法的多样性,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纤维艺术早期脱胎于本土的绘画艺术临摹和地毯工艺,后期受国外纤维艺术选材和创作手法影响,中间没有有效的衔接过程,致使很多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没有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初衷,再加上选材和创作手法选择的不协调,观众也无法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作品想表达的深刻内涵,感受到的仅仅是视觉效果上的不同而已。

首先,不同纤维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有利于表达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和主题,但是从目前很多探索和实验性的纤维艺术作品来看,选择纤维材料的局面不容乐观,创作者虽然是从探索的目的出发来选择材料的,但是并没有将纤维材质本身的特点发挥出来,很多西方艺术家虽然选用多种不同纤维材料和多种表现形式来进行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探索,但是其作品根源上并未脱离纤维“细”和“柔软”的特性,并且更多地选用天然纤维表达作品主题和内涵,这也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不能单纯为了表达作品的与众不同而抛开纤维材料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其次,一些纤维艺术作品除了不注重纤维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本质性特征外,单纯着重精神和内涵表现,这作为欣赏性的艺术作品也无不可,但是任何艺术作品的最终归宿不能在展览后就收归仓库,这也背离了纤维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温暖”和“柔软”特性,这些特征是其他艺术作品所不能体现和替代的,因此,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除了在着重表达画面内涵外更应该注重与实际环境的契合,以此来达到装饰空间、温暖空间视觉效果的目的。

再次,从创意入手,还原纤维艺术作品的手工性,但是保有纤维艺术手工性的艺术价值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现代装饰品市场上手工技艺的廉价性再次出现,市场上涌现大量廉价仿手工制品,从作品的选材到制作工艺和用途都毫无艺术性可言,只冠以纤维的名称进行极度市场化的翻版制作,失去了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

二 传统与现代纤维艺术材质多样性的结合

纤维历经千百年的变化,纤维材料大大丰富,用于纤维艺术创作的纤维材料从天然的棉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发展到现代的化学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如锦纶、腈纶、氯纶、维纶、丙纶、涤纶等,甚至金属纤维也大量运用到纤维艺术的创作中,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形式和作品表现形式使艺术家的创作主旨表达得更为鲜明和充分。

纵观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展览和各大双年展上的纤维艺术作品,对纤维艺术材料语言的探索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坚持选用传统纤维材料并根据材料的特点探索新的编织或表现形式和手法,另一类是选用现代特质的新型纤维材料,并根据新材料的光泽度、柔软度、韧性程度及绝缘、防腐、阻燃等特性,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编织技法或表现形式,虽然两者选用的纤维材料不同,但是由于制作手段上的交叉应用,使得纤维艺术材料的选用和作品的面貌极具装饰个性,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进程近年来受国外艺术家的选材和表现形式的影响,虽然在纤维艺术选材上有较大的突破,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用于现代纤维艺术创作的材料并不都适合于作品主旨的表达,对于选材和编织工艺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虽然纤维都具备如下特质,轻薄感、厚重感、粗糙感、细腻感、柔软感、坚硬感、疏松感、紧密感等,但是这些独特的艺术视觉或触觉的心理感受,并不能被每一位艺术家游刃有余得体现到艺术作品中,因此,虽然现代新材料的出现有利于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表现,但我们还是建议在现代新纤维材料运用的基础上适当保有传统编织和纤维艺术的根源,让两者能够充分地融合,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表达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种种特质,这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

三 民族元素和特征在纤维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丝织大国,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各大纤维展览上,丝织材料和工艺几乎销声匿迹,大量新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充分展现了我国织造技术特点艺术作品除了少量传统的簇绒工艺外,其他制作形式和材料的作品则很难见到,因此,突出表达纤维艺术作品的本土特征也是一个难点,而其他国家的艺术作品我们却能感受到很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应该意识到在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纤维艺术内涵和意趣,也是发展我国纤维艺术值得探讨的问题。

各国艺术家的材质选择和技法结合充分使人感受到本国纤维艺术的源流和历史,前苏联功勋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在艺术创作中一直使用古老的高比林技法来表现作品,如《山泉旁的歌声》通过高比林技法表现了格鲁吉亚高加索山民节日的欢乐场景,技法的怀旧性与民族性表现无疑;再如,日本著名纤维艺术家福本潮子的《夏夜》是用日本传统染色技艺来表现“海上生明月”的意境,也充分展现了具有日本传统特色和代表的染色工艺;又如,美国拼布,拼布历史在美国由来已久,艺术家充分运用此项技艺创作做艺术作品,充分表达作品的艺术内涵。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纤维艺术家们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体验,体现在作品上的是一种文化的蜕变,是与美国现代文化的融合,美国艺术家的思维极其活跃、大胆,然而现代观念并不影响他们学习传统和从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汇总汲取营养,创造性地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因此他们的成就必然是多元化的。

反观中国现代的纤维艺术作品对于中国传统元素和技艺表现者寥寥无几,而国外艺术家对此表现更为主观和生动,如挪威艺术家托娃·佩德森的作品《上海巨轮下水典礼》大胆运用了中国民间的传统喜庆色彩和图案,运用中国四五十年代最具生活代表性的图案,如牡丹、彩带、红日等图案烘托巨轮在海面上的喜庆场景,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赞美。而我们国内的艺术家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除了使用部分传统元素外,没有很好的和材料技法进行结合,画面效果无法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国际国内纤维艺术大展上的中国元素体现也并不充分,除了早期梁绍基的《孙子兵法》以及施慧的《寿》作品均采用甲骨文的符号和象形文字组合画面,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字艺术和兵法理念的结合以及软雕的形式来表现作品外,近年来很难看到这样具有中国代表性元素的纤维艺术作品出现,因此,我们目前所欠缺的就是这种具有国家元素符号的表达,当然如果能够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特色进行体现,则更能充分体现我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史和博大精深的织造技艺,如针对山东地区的孔子文化进行艺术表现,也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进行创作。再如,对苏杭地区的丝纤维材质进行侧重表现,则更能体现这一地域秀美的人文气息等。

四 纤维艺术创作与现代建筑空间的契合

纤维艺术作品由于本身材质所具有的诸多特点,可以在空间环境中营造自然、丰富、温暖的视觉效果,缓冲现代水泥空间的冷硬感丰富空间视觉效应,既起到装饰空间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划分空间布局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缓解空间中人们紧张情绪的作用。但是,在纤维艺术作品的设计中需要找到纤维艺术语言与实用空间的契合点,不要盲目追求艺术效果而忽略在现实空间中的实用性,使纤维艺术作品的材料选择、色彩搭配、技法运用和肌理表现等与环境空间相融合,运用得当可以烘托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加环境空间的亲切感,使人感受到温馨自然的良好效果。如果在纤维艺术作品的设计中能注重环保材质的选择、和无污染的制作工艺,则对纤维艺术作品的内涵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在不同空间中如私人空间、公共空间等,运用不同材质和制作工艺来进行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彰显不同空间的功能、文化等氛围的体现,也是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五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走向问题和市场开发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形式越来越多元化,除传统形式的壁面装饰作品外,还有大量三维、四维作品以及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表现的艺术作品,当然我们对于纤维艺术作品探讨多元化表现方式和作品表达主题采用的多种有别于传统工艺形式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纤维艺术作品在展览后的走向问题,和展览后的存放和配置问题。在强调环保和绿色设计的今天,大量平面、三维形式主题艺术作品相应有一定的装饰空间需求,但是大量探索性的和装置性的艺术作品在展览后大量闲置,这无疑是对纤维材料的一种浪费,而且在现代纤维艺术品市场还不够完善的状况下,我们还是该以绿色设计为前提和实用设计相结合,发挥纤维艺术作品最大的特性,使纤维艺术不脱离大众而成为不实用艺术或空置艺术。

另外,现代纤维艺术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虽然各大艺术院校的教育重视和各类艺术家和设计人员的参与,但是纤维艺术品的市场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更注重纤维艺术作品的市场开发,拓宽设计面和应用范围,使现代纤维艺术品市场繁荣。

六 结语

现代纤维艺术该如何发展是每一位纤维艺术创作者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与现代环境相辅相成,承载着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观念,现代纤维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对纤维艺术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纤维材料的界定应该有相应的范围的,纤维艺术的表达形式也需要一定的界定,以保持纤维艺术天然手工的原本性。现代纤维艺术正走向除壁面装饰、空间装饰之外的当代艺术,这种状况对于纤维是艺术的发展和纤维艺术内涵的提升是否有所帮助都是我们需要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国内众多艺术家也应该注意到创作、展览与实用间的关系,使纤维艺术的艺术生命和艺术魅力长久持续。

参考文献:

[1] 张怡庄、蓝素明:《纤维艺术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3] 王凯:《创意与演进——纤维艺术新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

谭海平,女,1979—,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纤维艺术,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祖佳,男,1980—,河北保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绘画,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1.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 W. 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这表明( )

A. 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B. 中国仍然与世界隔绝

C. 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

D. 科学与迷信长期对峙

2.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 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 西方文明传入有利于中国思想启蒙

C. 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 西方近代科技文明被国人逐步接受

3. 黄遵宪的《今别离》 中写到,“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电话传音不见如晤 B. 信件交流鸿雁传书

C. 电报往来旦夕直达 D. 电子邮件图文并茂

4.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表明( )

A. 有轨电车取代人力车

B. 旧思维影响人们出行

C. 中国人排斥西方科技

D. 妇女较男子地位更高

5. 下表是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关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B. 注重近代西方科学教育

C. 传统经学教育地位下降

D. 清政府希望教育救国

6.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表明( )

A. 辛亥革命失败了 B. 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C. 民国政府权威不够 D. 民众有从众心理

7.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这表明( )

A. 妇女更多参与社会生活

B. 中国思想观念接轨世界

C. 女子社会地位根本变化

D. 女代男成部分行业趋势

8. 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表明( )

A. 双百方针得以贯彻 B. 反右派斗争的开始

C. 意识形态斗争渐紧 D.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9. 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这表明文化上中国( )

A. 已融入国际社会 B. 打破了西方的封锁

C. 接受苏联友好援助 D. 电视事业的起步

10. 某一时期,河南一个县办一所大学,甚至一个公社办一所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教师和一群学生35天写出一部78万字的《中国文学史》;武汉大学准备把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所有定理、公式一扫而光,在几周内“建立世界一流具有武大独特风格的新物理体系”。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新中国为了经济建设的院系调整

B. 教育领域的浮夸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C. 新时期复兴高等教育的调整

D. 面向21世纪建设有竞争力的大学

11.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打击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当局

B. 战胜1962年中印战争边界争端

C. 打破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美苏

D. 援助1961~1973年的越南战争

12. 费正清在《中国与美国》中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院系调整,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B. 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C. 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重建公正

D. 高校扩招,双向选择就业

13. 根据老舍同名经典话剧改编的电视剧版《茶馆》于2010年7月正式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后引起观众热议。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双百”方针得以很好贯彻

B. 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指导

C. 市场经济大潮的票房需要

D. 破除“文艺黑线专政”的鼓噪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为了实现恢复民众道德素质、实现思想觉醒的目标,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学者和官员被督促去研读十九世纪政治家曾国藩的著述,培养精忠报国的精神。虽然年轻一辈人并不把这些老派的价值观当一回事,但新生活运动和一些相关的活动,如体格健壮者接受军事训练和在学校开设军训科目等,确实造就了某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在日本人入侵面前有所作为的情感。

共产党统治的新社会,鼓励培养新的作风,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要求人民不仅要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且要相互督促思想和行动,出席各种政治集会,参加“学习”班和“批斗”会。社会主义新人要不讲面子,勇于做公开检讨,把国家放在家庭之上;还应自始至终地完全献身于推进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不是像在封建旧时代那样寻求个人发达或光宗耀祖。《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要求社会主义新人有“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尽管有人担心,这样一位社会主义新人可能太严肃太不自然——是一位可敬而不可爱的人——但只要发现新人仍然保持着一丝的人性,这种担心也就可以稍稍缓解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新生活运动的背景原因,并简要评价新生活运动。

(2)据材料概括人民共和国改造人民新生活的措施。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国民政府和人民共和国政府改造社会的异同。

(武汉市第16中学 刘 波)

设计艺术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智能时代的当今社会,在民族与民间艺术发展陷入困境之时,旨在研究教育与传承的障碍如何解除。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在传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的发展方面,如何担起重任。立足当前国内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现状切入,基于高等教育与专业设计、创新改进的视角,提出一些可行的发展路径,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的可循路径。对民族民间艺术与专业教学的高效衔接,提供经验和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 民族民间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从城市地区到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教育进步等成绩非常显著。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城镇化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相继涌向城市,包括其子女也陆续在城市扎根生活。无论是汉族人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同胞,在追求好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同时,也逐渐偏离了生活传统[1],即与我们民族文化的原生地渐行渐远。就好比现在的我们,感受着现代化、都市化,而千百年来的传统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却很难在城市间寻觅。但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是新時期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既定目标。故此,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这是当下界内人士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关注的建设内容。

一、民族民间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设置与教学理念的滞后性

在高等教育领域,民族民间艺术及其文化方面的传教,更多集中在艺术类院校,当然也包括综合类高等院校。总的来看,在课程设置层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无论是各专业学科,在关于民族文化的课程内容方面,关于主流文化的课程占比在800玷以上。不过,更进一步会有惊讶发现,专门反映我国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知识内容及其课程设置比例,仅为lOo玷-150玷。

民族各地域文化的传承特点比较趋同[2],尽管关联的文化课内容有一定的比重,但直接涉及到物质文化保护、民族意识传递的教学管理很少,包括像传统服饰、节日、风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对于此类知识,大多以理论灌输的方式试图强化学习者的认知。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与行为理念丝毫不会帮助受众了解表象背后的文化渊源。传统文化的传承,失去了灵魂也就无从感受民族文化深度的魅力,那么也就无法有效传承。

(二)教师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培训严重不足

通常情况下,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其思想价值观相当程度上会影响着学生们的判断及认知。所以,要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首要解决的就是教师自身观念问题和知识储备。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民族文化知识,只有如此,才能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将文化意识融入到学科内容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过,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内容更多属于教师就职后培训工作,且针对性不足,培训时间和内容上也无绝对保障。

(三)高等教育关于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和成长均离不开后盾支撑,而资金投入作为最直接的保障性条件,更是不可或缺。简言之,资金投入是每一所学校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面临的头等大事。在该层面,对于专业的院校来说,投入比例相对高一些,但从全国各类院校整体发展来看,是远远不够的。以学校音乐课为例,传统戏曲、古典音乐等均属于学习的范畴,但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及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活动场所、设备等。其他课程学科也一样,比如一些美术设计类专业,对于该方面的需求更为显现。总之,资金问题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开展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源头性问题。

二、关于民族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民间艺术走进课堂的改革设想

(一)民间艺术走进大学课堂

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有本质区分,单以艺术教育来看,主要体现在层次面和表现方式上。近十几年来,国内高等教育一直处在持续扩张的态势,而重要构成部分的高等艺术教育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对于前文中归纳总结的几方面普遍性问题现象,近些年来也一直在改进与优化。不过,依然存在一个潜在性的核心问题,即专业趋同。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定还是培养规格与模式的优化,或者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选材,均体现出高度的趋同性。即便是要求讲个性、讲创新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整个课程体系也是整齐划一。笔者以为,该教育行为现象并非规范化,也不属于高等教育办学规范化的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自身规律,问题的持续呈现与弊端暴露,恰恰印证了现行教育体制与课程运作模式的不协同性。

民间艺术的特色在于地方性,即民间艺术与民俗如影随形。有句老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无论是景观还是风俗节日,不尽相同。此外,上述简要提到高等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与中小学有本质区分,并直观体现在课程教材上。不同的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对本领域知识内容深入研究之上,即将所关注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直接放到区域文化、传统风俗、方言、经济生产方式等文化语境中。简单来理解,即其不是要求理念和知识的传播,更不是单纯地学习技法技能,而是要求通过多样多元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比如像艺术设计类专业,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营销、服装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产品造型设计等,彼此之间均紧密相联,均属于传承民间艺术的可循发展路径。

(二)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管理

结合浙江中部地区几所高等院校的办学实际,重点围绕着近两年本校的发展建设情况,专门从较为典型的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学科为例,对于民族民间艺术与专业教学的高效衔接,谈及—下经验和策略。

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管理中的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活动。

具体来看,各专业教学内容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信息及设计。通俗点来理解,倾向于美术范畴。关于视觉传达设计,该术语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日本举办的世界设计大会上。随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相关领域。比如,常见的有LOGO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报刊杂志设计、招贴海报设计、电子广告牌设计等。简言之,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一种告知的设计。其汇合了工艺美术、印刷美术、商业美术、装潢设计与平面设计各内容。

在专业教学中,旨在培养创造性、新颖、无约束的思维式人才。总的来讲,该专业与其他民族民间美术的基本课程基本一致,在基础理解性、知识技能的培育之下,更多在于增强专业内学生们的视野,即最大限度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了解各种民间艺术,即增强专业的技术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关注程度。正如前文多番介绍分析,在全新的互联网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学生对我国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渐渐失去兴趣,即认为古代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就是过时的东西,殊不知自身所长期接受的外来事物本身也属于其他国家地区古老、流传、演变发展而来的东西。但是,现有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言,仍需要加大重视,并予以有效改进。对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充分结合我国传统神话故事,比如天神祈祷、佛家神仙等。比如,以剪纸艺术为例,像太阳鸟等,就赋有新婚的含义。图1、2为我院学生设计的民间艺术为元素的海报。

2.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教学管理中的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活动。

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物化,除了物质类文化遗产与民情风貌之外,更多直观呈现在音乐、美术、舞蹈等传统元素中。以高等院校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为例,在当前,中国数字媒体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但是,现实的背后一直是不堪直面的凄凉。國内数字媒体长期以来被日欧数字媒体技术压制,国内数字媒体产业市场也被外国数字媒体占据。相对而言,尽管国内创作者推出的一些关于传统民族文化色彩的作品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即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依然被誉为中国数字媒体崛起的迹象。由此可见,国内市场及广大受众对于该领域的憧憬一直存在,这本身就是源于民族性的心理。不过,现实的确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可是,却很少有人真正剖析困境的成因,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缺乏正确的定位,为了表现民族色彩而创作,只会越来越远地疏离民族文化,最终丧失市场与价值。根据校内的一份调研显示,超过九成的受众均一致认为,国内数字媒体一味模仿他人,画风缺乏创新,毫无个性科研。不仅如此,超八成的受众则偏爱日本数字媒体。在原因归纳方面,很多人表示,国内数字媒体设计习惯性主题先行,思想僵化,缺乏娱乐的精神和态度,与寓教于乐的数字媒体创作理念相背离,更无从谈起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图3、4为我院学生设计的民间艺术为元素的动画场。

3.国际视野下的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活动。

民族民间艺术的呈现,源于社会普通劳动群体,大家使用特定的材料和方法,并经过不断的实践,遵循自适的可能性精神,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俗性的艺术形态。纵观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之所以传承不断,恰恰源于创新,基于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民众生活的前进路线,不断适应新社会、新环境。正如那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与之相反,在我们的邻国日本,高等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等衔接性极强。再次引用袁熙紧旸先生的观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不可能是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凭空创造,而只能是民族文化传统合乎规律的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它需要经历扬弃的过程与转换”。

三、关于优化高等艺术教育的可循路径

笔者从西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这两大艺术类专业为切入点,进一步指明了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机制缺失。严格意义上来讲,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与高等艺术教育各专业学科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因为在现实中总是有人说,要如何如何保护传统文化、要如何如何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并非一句又一句的口号,也并非制订一套总的发展战略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立足实际,回归本源。早期部分民间艺术与文化风俗的消失,同样也是趋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没有创新也就失去了发展,终将被社会淘汰。同理,在全新的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都是围绕着经济建设、民众生活服务,要想真正实现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扬,就需要与社会学科的研究、实践融为一体。

民族民间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恰恰是最佳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包括传统神话故事、民间传奇故事、图腾文化的设计元素体现等。尤其是在设计理念上,这些均会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宝贵资源。并且这些看似熟悉又陌生的民族艺术形式本身就存在于生活的实际中,包括一些影视作品、电视节目、品牌广告等,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常见。

结语

笔者以视觉创达设计专业为例寻求高等教育中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发展路径,文化离不开交流,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视觉传达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包括上述提到的服饰,此外还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历史、宗教、地域等[8]。总之,如何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精神风貌完美呈现出来,才能真正响应那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反之,假如我们培养的专业设计人才,对传统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一问三不知,创作作品中临时搜集一些资料,那么呈现出来的作品怎么可能不被大众吐槽?如此以来,陷入恶性循环,更无从谈及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园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取向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7 (4):220—223

[2]苏菊云南高校艺术教育融入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研究[J]民族音乐,2016 (2):103-104

[3]张鹏辉消费文化语境下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 (11):130-134

[4]许晓萍孔德时从“说一个好的故事”到展示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设1+.2016.01: 114-115

[5l范前程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 (19):113

[6]宋冬慧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 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 (9):6667+71

[7]谈丽娜关于综合类大学民间美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7 (z6):143-144

[8]肖宇强湖南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与采风教学应用[J]黑龙扛纺织,2016 (2):9-11

[9]黄玲贵州民间艺术的转型与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关系的思考[J]设计, 2016,29 (23):102-103

[10]王纯中国民间美术在现代产品外观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7,30 (11):44-45

上一篇:京剧艺术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漆画艺术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