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回顾:当前工商行政指导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

(一)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行政指导异化问题

这是行政指导实施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受我国传统“官本位”管制惯性影响,原本应当属于自愿、自由选择的行政指导项目,因为公权力机构的倡导与大力推行,相对人出于对不服从后果的惧怕心理违心地接受指导,行政指导便具有了本不该有的事实上的强制力。异化为行政命令、行政强制。更有甚者,在相对人不接受、不配合行政指导项目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既定的指导计划与项目,有的工商人员不仅强制侵害相对人的选择权,甚至对外散布部分相对人不服从行政指导的情况,致使社会公众对相对人的经营状况与守法诚信状况产生误会,实质性地损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指导泛化问题

这是行政指导实施领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指导虽然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但仍然是行政权力对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干预,尽管这种干预相对而言较为轻微。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行政主体未必能够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做出完全准确、可行的指导决策,行政指导失误可能性完全存在。失误的行政指导不仅不利于实现指导者的初衷,反而可能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指导并不是可以不加区别适用于所有的监管领域和事项的,而是要遵循“适度可行”的原则。实践中,有的工商部门在看到行政指导优势时认为行政指导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盲目乐观地拓展指导领域与项目,超越职权范围与认知能力介入力所不能及的一些技术领域,干预企业经营,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有的工商部门对行政指导与行政处罚、强制等其他行政行为方式界限认识不清,以指导取代依法本应进行的处罚、强制等强制性行为,削弱了行政执法力度。甚至借行政指导之名办人情案,纵容违法行为。

3、相对人利益均衡问题

这是行政指导实施过程中兼顾各方利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工商部门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行政执法部门,担负着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重任。工商部门针对特定相对人实施行政指导项目,应当审慎保护同领域、同行业未接受行政指导的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部分利益群体受益、他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状况。实践中。有的工商部门在开展行政指导工作中忽视对社会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护,支持某些企业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侵害了同类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

(二)原因分析

1、行政指导法律规范不健全,监督制约和纠错救济机制不完善,行政指导实践缺乏有效法律规制

现行各层次的法律规范中都能找寻出对行政指导的零星规定,但总体而言内容极少,在法律规范体系中所占比例极低,并且往往过于概括和抽象,可操作性差。尤其是行政指导程序方面缺乏应有的规范。从而。一方面,因缺乏程序法的有效约束,行政指导行为流于主观随意,加之纠错机制和救济机制不健全,一迨失误,往往直接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行政指导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暗箱操作”,违法或不当运用行政指导,致使某些利益群体受益而有损于整体公平竞争秩序,出现显失公正等社会问题。

2、行政人员对行政指导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在福建省工商局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工商部门对于行政指导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行政指导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行政指导的可行领域、项目等事项缺乏必要的研究,高估行政指导的作用,急于将行政指导不加区别推广至所有的工商监管领域和事项,甚至用行政指导来取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传统行政执法手段,导致实践中行政指导的泛化:而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一些工商人员习惯于以强制方式开展工作,也导致行政指导在实践中容易异化为行政命令、行政强制。

3、相对人有限参与,影响指导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对人的充分参与是行政指导内在合理性能够得以体现的一个必要条件。行政指导作为一种制度设计为什么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个体理性是有限的,个人对于事物的认知程度是受到各方面条件制约的,行政机构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相对人提供建议,相对人利用自己在熟悉领域的认知能力作出判断,可能质疑、否定行政机构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而正是在多元信息的充分交流、整合中,最大程度地促进了指导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现行的行政指导运作机制中,相对人对于指导项目的前期参与严重不足,不能在项目调研、考察阶段充分介入、发表意见、参与论证,项目制订后在是否接受指导问题上又往往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不能完全自由地行使自己的选择权、判断权,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行政指导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执行力度。

二、建议:完善工商行政指导法律规范机制

行政指导是一初衷良好的制度设计,实践中却存在上述诸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又尽可能地避免其弊端?显而易见,将行政指导充分纳入法治化轨道,对其进行较为严格的程序控制才能减少行政恣意,实现行政指导初衷。我国《行政程序法》(草案建议稿)第八章对行政指导问题作出专章规定,具体明确了行政指导的定义、法律依据、原则、适用范围、方式、程序、救济等问题。在相关立法通过之前,作为行政指导的大力推行者,工商部门在开展行政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如下程序,推进行政指导规范化运作:

1、加强对行政指导的控制和监督。防范行政指导在实践中的泛化与异化

工商部门推行行政指导过程中要切实遵循“适度可行”的原则,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有所筛选、有

所侧重,找准切入点,切勿超越职权范围越权行事。或超越认知能力介入力所不能及的领域与事项。要科学认识适用行政指导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不同行政执法手段的情形、领域、事项和阶段,避免将行政指导不加区别推广至所有的工商监管领域和事项,在开展行政指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平等、公正的原则,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工商部门应建立健全行政指导监督制度,对于监督的内容、方式、纠错办法、过错责任等做出细致规定,防止指导行为偏离正确轨道。同时,要充分发挥公众舆论、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管。

2、加大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力度,提高行政指导的透明化程度

行政主体应当主动采取措施改变社会公众参与空间有限的现状,不仅重大指导项目上要积极推行审议制度,一般项目在制订过程中也要充分吸纳相对人的合理化建议,避免出现自己主观臆断制订项目、制订之后一意孤行强迫相对人接受指导项目的情况。通过公开相关法律文件、信息,公开说明行政指导的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实施者等事项,切实增强工商行政指导行为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取得公众的支持与认同。

3、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指导责任机制,完善行政指导救济途径

健全的责任机制是行政法治的生命。理论上。当行政机关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采取错误的行政指导、改变已经实施的行政指导等,致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也就是说在行政机关的行为与相对人的受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况下,相对人所受损失应当得到赔偿。具体而言可以明确规定下述三种应予赔偿的情形: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后,由于行政机关改变或否认该行政指导行为,致使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采取或变相采取强制措施,迫使相对人接受、服从行政指导,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作出错误的行政指导,致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至于行政指导补偿规定,迄今法无明文,实践中做法不一。如《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暂行办法》(讨论稿)第88条规定:工商机关违法实施行政指导,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实际上排除了补偿规定的适用。泉州市《行政指导程序规定》第37条则规定:行政相对人因听从、配合行政指导致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申请实施指导的工商机关给予一定补偿。工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或受认识局限,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按照公平负担和特别牺牲、特别补救的原则,给予公平补偿。明文肯定了补偿规定的适用。迄今各地行政指导实践中,尚未发生补偿案例。

我们认为,理论上说,是否服从指导是相对人的自愿选择,因此权益受损不能一概归责于行政指导。但在现行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大、行政指导程序不够透明公开的现状下,应当试行补偿规定,敦促行政主体审慎开展适度可行的行政指导,保护行政相对人正当合理的利益。从而,既防止行政主体泛化行政指导、滥用行政指导损害行政相对人利益,也规约行政主体的行为,防止其在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后反复无常,否认做过行政指导,或者拖延、拒绝履行承诺职责。

三、展望:工商行政指导与法治工商建设

基于法治工商改革走向,行政指导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行政指导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柔性监管方式,作为在政府与市场间寻求平衡的一种制度尝试,既充分体现合法行政色彩,又尽情展示合理行政内涵,体现出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和谐监管的精神实质,创新了行政执法方式。提高了行政执法效能,降低了行政执法成本,为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提供了契机,与法治工商的实质内核相契合。同时,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温和、灵活的行政行为方式可以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其他行政行为有效契合,共同作用于法治工商建构与法治社会运作。

全力建设法治工商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法治系统工程。对工商行政指导实践及时总结、适度前瞻,是法治工商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因此只有科学的构建合理的知识构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学的构建合理的知识构架。

行政管理学是由行政管理的基本范畴和原理所构成的逻辑体系,这些基本范畴和原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环境的到来,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1.授课内容要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精:首先内容要涉及到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的构架;其次要反映行政管理学研究领域的现实、热点问题,跟踪国、内外相关问题的发展,使学生及时的了解相关的信息,以及现象背后的实质;第三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2.授课内容要深。要做到授课内容和科研结合起来,对一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有深刻的认识,有严密逻辑推理和详尽的阐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前沿领域内相关问题的发展动态,加以思考形成自己的东西,要有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结论,力戒平庸。

3.教学内容要广。是指教学内容广、信息量大,而不是面面俱到,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使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针对具体问题,把与其相关的前因后果,古今中外,过去、现在及将来等信息,尽可能传达给学生,促其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尽可能的反映相关问题的前沿状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高校的教学方法很多是“填鸭式”、“单项注入式”等,师生缺乏交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要培养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人才,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效益的提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1.案例教学法。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案例教学对缺乏实际经验的行政管理学生来说显得更有必要。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向学生提供模拟性的行政管理情景,将所学的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用于解决实践中的行政管理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国外院校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已比较成熟,而我国的案例教学实践历史较短,收集的案例数量有限,其代表性也收到限制,且各个单位往往各自为政,案例的交流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案例的编写和交流十分重要。

2.专题研讨法。所谓专题研讨的方法,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寻求就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与现实结合密切的问题,可采取专题研讨的办法,它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集思广义,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成行政领导、行政组织的演变、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改革等,通过对专题的讨论,使学生更易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能提高教学效果。

3.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是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景,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角色互换法。就是让学生到讲台上去讲,老师当学生。行政管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是门“借用”的学科, 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要想很好的掌握行政管理学,对相关学科的内容,特别是对一些经典著作的涉猎和研读是非常必要的,就得要求学生进行仔细地阅读,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点,每节课抽出几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关的经典著作或理论进行阐述,这样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其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5.调查、小论文写作法。调查就是要求学生在节假日的空余时间亲自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情况,增加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从而把课堂上学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根据调查情况,可以写成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或者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洞察国内外形势,把握相关世局的动态,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研究领域有关的热点、焦点等问题,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写成时评或小论文的形式,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

6.请进来、走出去教学法。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也不仅是在校内,而应该是开放的,要走到社会中去。要做到既能请进来,又能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就是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学者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讲述,借助于实践经验来搭建一个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有较强的说服力,易于被学生接受。走出去,意味着每学期拿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到社会大舞台进行接受锻炼,特别是到农村、企业、政府机关进行实地观摩、调查、实习,使他们感受一定的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学习实际操作方法,领会接人待物的方法,增強实际经验,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反过来会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

行政管理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无论采取那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上述提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是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优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体,重视实践环节,既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结构,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切记单纯为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而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灵活处理,交叉使用,无论采取那种方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国行政管理学学科地设置时间较晚,配套设施明显的落后,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特别是相应的专业教师十分缺乏,至于科班出身的教师就更少了,同时专业教师大多是理论出身,明显的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十分迫切。途径主要有:在现有的条件下,老师之间进行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非物质手段等进行合作,共同提高,这是目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提高教师素质最经济可行的方法;或进修深造,可以是短期的培训,学术交流,也可以是进修或读研究生;或在节假日期间,到政府机关进行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验。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领导、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发挥他们的实践经验优势。

参考文献:

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文章从淮海工学院开设海洋管理专业的时代背景,开设海洋管理专业的优势,海洋管理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的依据,以及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论述了对海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关键词: 海洋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思考

一、开设海洋管理专业的时代背景

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海洋的世纪,也是海洋高科技发展的世纪。21世纪人类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挑战,其根本出路在于向海洋开发。研究海洋、规划管理海洋、综合开发利用海洋,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濒海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日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发展海洋科学、开发海洋技术、加强海洋管理、维护海洋权益是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我国可管辖的海域有300万平方公里。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以占全国13%的陆地面积养活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GNP。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基于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省份都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战略高度。如,90年代初,辽宁省首先提出了建设“海上辽宁”战略,很快,山东省提出了“海上山东”的战略思路,随后,从北到南,一个个“海上”经济发展战略相继出台。

然而,我国的海洋问题严峻、令人担忧。首先,就总体而言,全民族的海洋观念薄弱。国人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刻骨铭心,但对于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却茫然无知。其次,由于缺乏高层次的海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的海洋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海洋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蓝色国土”正在受到周边一些国家的觊觎。最后,中国已经加入WTO,如何按照WTO的规则来管理、运作海洋,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海洋科学技术,又懂海洋经济管理的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同志指出:没有一个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海洋管理,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海洋事业,要抓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鉴于我国海洋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青岛海洋大学受国家海洋局委托于2002年向国家培养输送了第一批海洋管理专业人才,并于2002年按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海洋管理专业向全国招生。

江苏是海洋大省,有945公里的海岸线、2.44万平方公里的浅海、占全国1/4的滩涂,海洋区位优势明显。江苏海洋资源密度指数列全国第二,丰度指数列全国第六,综合指数列全国第三,海洋自然资源的分布在我国处于重要地位。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已成为江苏跨世纪的战略举措。“九五”以来,江苏海洋产业的产值年平均增长24.6%,大大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000年已达到360亿元。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十五”期间,江苏的海洋经济增加值预期年平均增长15%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工业将成为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

江苏虽然是海洋大省,但是海洋高等教育却比较薄弱,至今既没有一所独立设置的海洋大学,又没有主要面向海洋的高层人才的培养基地,海洋科技与管理人才的短缺已成为江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海洋人才的缺乏,江苏这个海洋大省却是海洋经济的弱省,江苏海洋产业的总量仅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3.9%;江苏“九五”规划中海洋产业的产值目标,实际完成量不到规划目标的50%,只占广东海洋产业产值的14.1%,山东的19.8%,辽宁的44.7%。这一“大”一“小”的数字对比,向人们发出了强烈的呼吁:要把江苏建设成海洋强省必须构建人才高地,实地调研表明江苏各地海洋管理部门迫切需要高层次的海洋管理人才。

二、开设海洋管理专业的优势

1.有江苏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强力支持。淮海工学院地处江苏沿海的连云港市,面向海洋办学是我院办学的特色定位,我院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大力发展海洋学科,建设江苏海洋大学。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对以淮海工学院为基础建设海洋大学寄予了厚望。早在1998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就曾对以淮海工学院为基础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课题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专门议案。2003年10月,在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上,季允石同志指示我院要借鉴国内外海洋大学的办学经验,加快相关专业建设。《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指出,把淮海工学院列为江苏海洋人才的培养基地,要求为江苏海洋经济培养更多的人才。

2.淮海工学院在设立海洋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海洋管理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江苏连云港市是江苏“海上苏东”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和《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都将连云港市的海洋开发列为重点,连云港市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为海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在淮海工学院设立海洋管理专业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二级学院——海洋学院,前身是隶属江苏水产局的一所老牌学校——江苏省连云港水产学校,有着50多年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以“海洋、水产”为主的办学特色。海洋管理专业依托的经济管理系,其工商管理学科是我院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法学本科专业近年正式招生,该系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基础扎实,且有相当成熟的办学经验。因此,我院培养复合型、高层次的海洋管理专业人才具备凸显的办学优势。

3.淮海工学院的师资力量能够满足海洋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首先,淮海工学院属于多科性的工科院校,涉海专业较多,海洋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师资队伍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专业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绝大部分教师都由本院师资提供。教师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现有教师中,教授8名,副教授30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22人,硕士学位教师20人。为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从有关部门聘请从事海洋管理实际工作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同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湛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相关院系建立了横向联系,尤其是与比邻高校、国内第一个设立海洋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相关院系在教学计划制定、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资源共享上达成了合作意向。

4.专业师资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成果颇丰。自1985年建校以来,淮海工学院一贯重视科研工作,院系两级建立了多种科研基金以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把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考评、职务聘任直接挂钩。近五年来,教师开展科研蔚然成风,教师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承担海洋管理专业教学任务的全部教师,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已开展的各类课题140余项,其中,有35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市级和院级科研成果奖励。

5.教学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高质量地进行学习、研究与生活的需要。我校有馆藏图书近百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1400余种。图书馆已链接清华大学学术期刊光盘镜像站、万方数据库镜像站等多家专业网站。馆藏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图书10余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报纸130余种;馆藏海洋学科及相关图书资料14余万册,订阅海洋学科专业期刊20余种,建立海洋认识和调查的校外实习基地6个。

6.为开设海洋管理专业做了充分的论证。我院从2001年7月就开始筹划海洋管理专业。在2001年暑假、2002年暑假召开了两届海洋特色专家论坛,邀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江苏海洋渔业局等单位的专家与领导,为我院的海洋特色出谋划策。为提高现有涉海专业师资的专业水平,派教师到有关院校调研、访学和进修,并从青岛海洋大学、省海洋渔业局、省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聘请资深人士任我院海洋管理专业的客座教授,这样既有利于拓展专业的办学空间,又有利于利用社会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三、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的依据

海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领域和构成部分,是随着人类海洋开发活动的展开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是指政府和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海洋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海洋开发主体,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海洋的管理主要是宏观管理和执法管理;海洋科技机构和海洋企业等海洋开发主体,主要是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和海洋科技活动进行微观管理。海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经济管理、海洋科技及其产业化管理、海洋信息管理、海洋权益管理、海洋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因此专业定位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基本理论和规律,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海洋管理相关管理部门从事海洋管理、教学和科研的专门人才。

专业定位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围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五个模块:通识教育模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律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学科基础教育模块(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管理通论、管理信息系统、海洋调查、海洋资源与利用、国土规划学、海洋资源与利用等课程)、专业必修课模块(海域使用管理、海岸带管理、海洋监察管理、行政管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模块(生物海洋学概论、海洋化学概论、环境海洋学概论、海洋生态学、海洋政策选讲、海洋科技发展动态等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海洋调查实习、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

在课程设置上还需体现实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生源状况女生和文科生较多,以及学生就业与考研深造等实际需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和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原则,加大了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即在原有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和《财政与税收》等专业基础选修课程、专业方向和特色选修课程。通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产业经济学》等课程的设置,拓宽了学生的经济学科知识面,而《金融学》和《管理学》等应用型课程则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且知识结构体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体现科研能力培养的原则上,改进相关课程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中安排科研讲座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

经过多年专业建设及发展,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海洋管理专业从专业定位到课程设置,从教学到实习都创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毕业生在国家海洋与渔业局的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海管031班的胡永歌同学在公务员考试中以笔试和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录取。二是毕业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历年来的录取率都在50%以上,如海管031班的冯炜同学以408的高分考入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郭境同学以342的高分考入厦门大学海岸带综合管理专业,张珍宝同学以325的高分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管理专业,黄康宁同学以375的高分考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专业,等等。三是毕业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其中海管041班的张飞同学取得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杨倩同学取得2006年第十届希望杯全国师生书画印大奖赛大学组三等奖,赵青同学获得2005年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大学组优秀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二等奖,等等。四是课程设置专业满意度逐年上升,不满意度逐渐下降,如满意度从2003级的81.25%上升到2004级的87.76%,而不满意度从2003级的18.75%下降到2004级的12.24%。总之,成绩是主流,但随着社会行业的发展,对海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挑战,有了新的知识技能要求,因此海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吴建新,李谷祺,方涛,李玉.如何提高海洋管理专业《海洋调查实习》的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6).

[2]冯士筰.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3]方胜民,孙孚,王海.海洋科学的发展与教育[J].青岛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00,(4).

[4]李玉,李谷祺,吴建新.《海洋调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21).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共行政;教学

一、公共行政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

(一)公共行政的起源与特质

公共行政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从政治学当中分离出来、形成自身特有的学术研究体系,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公共行政研究起源于美国,而后经由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拓展到世界各地,为现代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对公共行政研究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必然要求。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高速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层出不穷。当时,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政党分赃制”(Spoils system)一度大行其道,由选举造成的周期性政治震荡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官员更替;这种人员频繁更迭进一步使得政府管理工作非常不稳定,公共政策也难以长期坚持和落实。行政管理变革的要求迫在眉睫,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宣告了美国行政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党分赃制”的终结。为了回应社会现代化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作为对行政文官制度的深度理论阐释,1887年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行政学研究》的论文,明确地提出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出来的必要性。1900年,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Frank Johnson Goodnow)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文,指出了美国环境下实现政治与行政二者协调的特有方式即法外调节。与此同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和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在各自的大型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也总结了可以用于行政管理的、普适性的管理原则,认为管理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习得的。由此可见,公共行政研究自其诞生之初,就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而这一特点在后来的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当中则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1926年伦纳德·怀特(Leonard D.White)所写作的《行政学导论》作为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大学教材,对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同期卢瑟·古利克(Luther Gulick)根据自己在美国公共行政研究所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行政原则”,由此公共行政研究的“价值中立”取向和“政治无涉”立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至此,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

随着各派学者对公共行政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门学科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其研究视角和价值判断立场也不时有变化的倾向,整体呈现出“螺旋式前进”的状态。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公共行政如今已经成为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高校当中建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与之相适应,体现出了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我国公共行政学的重建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建立,源于我国社会科学界对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重新重视。1982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者夏书章的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使得原本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过程中被撤销的公共行政学科目得以恢复,重新回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领域。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共同举办的行政管理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反映出政府对公共行政研究开始了正式的重视。而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成立,更是被誉为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自学科重建之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科重建,即建立学位点和教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公共行政研究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但从整体上来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队伍规模有限,对于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专业化的程度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内容大多以概念讨论和辨析的层面为主,对我国的本土实践问题的关注也较少,以及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应用尚显不够。对于根植于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处在吸收借鉴的阶段,并且主要是通过吸取西方对公共行政研究早期与中期的成果来实现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大环境的广泛影响,我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也在逐步拓宽领域、越来越多地结合本土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38—39。

我国各大高校设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呈现出了与公共行政研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的发展趋势。自学科重建至今为止,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对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的延展,与国外高校的相近专业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较快,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都一直有所提升,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兼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截至2010年9月,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已有308所[3]。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学术研究推动着公共行政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和素材。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当中遇到的难点,也正是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内容与特质所决定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带有浓厚的“移植”色彩,主要表现为研究范畴与学科结构的“移植”,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效仿,以及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流派、思潮、热点问题等等在我国国内引起的关注与共鸣。在我国,公共行政研究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国际知识的引进和消化属于国际化,立足本土需求的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新知识的生产属于本土化,本土知识的输出又属于国际化的范畴。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对西方理论和治理模式的了解具有高度同质化色彩,而对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异质性缺乏足够的把握”[4]。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适配性,避免在西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面前被动受限,落入“简单西化”的窠臼,则成为值得我们给予高度关注的研究议题。这一议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环节当中,则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一面。

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分为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两类,这两类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仍存在某些共性可循,教学环节遇到的难点也具有共同之处。

(一)课程体系设置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公共行政研究的理论实践双重性。一般来说,本科阶段设置的课程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全校选修课、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这几大模块。其中,除了全校选修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没有直接关系之外,其他几大模块的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行政研究有直接联系。例如,学科基础课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课则有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学说史、行政领导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政府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位的实习活动;学位论文更是考量学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研究生阶段,课程的几大模块划分基本不变,但受到学习年限的影响,使得每个模块所包括的课程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但在课程内容和深度上较之本科阶段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我们对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的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同样呈现出综合性、交叉性、理论实践并重性的多学科复合特色。首先,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始于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复兴,故而起初基本上借鉴的就是国外高校的相关专业设置模式,其课程包容性强、涵盖了公共行政研究涉及到的绝大多数学科,而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其次,公共行政研究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并非纯粹“务虚”的研究学习。因此,不仅仅是社会实践这一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很必要,而是所有课程都需要学生经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参与、理解和感悟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再次,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大部分课程所在学科都产生于西方国家并在西方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我国的研究时间也已不短,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仍然是以参考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中国化的研究理论尚未真正充分建立起来。

由上所述,如何对课程体系加以改进,在课程体系中更多凸显中国特色,是值得深思的。

(二)课程教材选择

想要一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适当的教材使用是分不开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积累,参考了大量学术资料之后进行的原创编写,此类教材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等等;二是国内学者挑选比较经典的、评价较高的、使用口碑较好的国外著作,通过合法渠道得到授权,再翻译成中文版本并在国内出版(中译本一般都会适度地去除不适宜中国国情的内容),此类教材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经典译丛”系列著作等等;三是原版的外文教材,或者是前面所述中译本的原文教材,或者是其他在国内尚未有中译本但质量较好的学者著作。原版外文教材大多由一线教师推荐给学生用作前两类教材的补充,或者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将其当作课外参考书目使用。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差异性很大,所使用的教材也包括了以上三大类,具体到著作的作者和出版社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以上三类教材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使用当中也各有利弊:第一类国内学者自行编写的原创教材,从目录章节编排到行文用词都更为贴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思维,因此学生使用起来难度最低,适合本科生教学使用;缺陷是往往以纯粹的文字内容为主,显得内容枯燥。第二类国内学者出版的国外教材中译本,根据中国国情适度删除了书中不适合教学的内容,较好地保留了原书中基本的理论体系和趣味叙述,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具体案例都能够体现出显著的西方特色。由于语言叙述差异和文化习惯有别,学生初始阅读可能会存在某些理解难点,需要教师指点和多次反复学习才能适度克服,适合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使用;缺陷是教材内容完全来自西方,与我国本土现实差异较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原书语言所限,文字难免不够简练。第三类原版的外文教材,则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进行知识灌输,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全盘西化”的,因此适合外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推荐参考书目;缺陷是书中可能存在不适合于我国本土教学的内容,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总体来说,如何管理、使用好教材,使其更有利地服务于教学也是难点之一。

(三)教学过程控制

根据对现实状况的考察可以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虽然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实践要求,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因此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成为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前所述可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础知识有不少来自西方理论。然而,如何在指导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阐明来自西方的理论知识在中国特色背景下的适用局限性;如何在掌握和辨别西方理论的基础之上自发提炼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解释中国国情下的本土实践,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由于考虑到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努力拓宽知识面,尽量按照“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学的课程科目虽然较多,但内容一般不会过深。这就突显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课,对学生要求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和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把握方面;专业课对于学生的要求较之学科基础课要略高一些,考察学生在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之后对于更加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而且教学内容也更为集中倾向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视角。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其在解释中国本土实践的局限性方面形成清晰认识,仍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在研究生教学过程当中,则更应注意以上问题。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目较少但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在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发思考、提问与探索。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中”实践与“西”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学生的思维被西方价值观所占据,杜绝“言必称西方”的情况在课堂出现,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这些都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难点的若干建议

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我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出更加清醒的认识;而明确了问题所在之后,接下来就要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方能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帮助我们聚焦问题的核心,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内容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在保留现有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学位论文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当中所占的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课余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或者志愿服务等活动,并且要求上交实习证明,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的形式切身感受公共行政学在中国本土实践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探索将学生课外实践情况以一定的比例计算进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当中;鼓励学生将课外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提出来,并且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一手资料撰写学位论文;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重要性的宣传。

2调整课程科目,增加选修课程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进行一定的调整,在保证专业必修课数量、不过分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在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时候,应以研究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为核心,增加对于国内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本土实践问题产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研究的著作并认真思考。

(二)教材选择方面

1鼓励使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研究积累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教师优先选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使用;应当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和本专业教学大纲来自行编写课堂教学讲义,作为学生温习与参考之用,但要注意教师不应强行向学生指定必须购买自己编写并出版的教材。

2适度使用国内学者翻译的国外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优先选择国内学者原创编写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度使用一些国内学者所翻译的、较为优质的、已去除不适合内容的原版教材中译本,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参考书目,供感兴趣的或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在研究生教学当中,可以适度增加原版教材中译本在参考书目当中的使用比例;教师应当谨慎处理原版教材中译本的使用,向学生阐明该种参考书目的特质和局限性,必要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3严格管理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

对于某些学科由于国内研究和发展水平所限,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最新知识的,应当进行专门备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5]目的是坚决捍卫高校这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防止高校课堂教学被“精神污染”所侵蚀。因此,对于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必须严格进行管理;教师在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认真分辨教材内容,自觉批判和抵制其中不适宜的部分。

(三)教学过程方面

1把握好教学流程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采用具体案例分析时要强调“中”和“西”之间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掌控课堂讨论的方向,不向学生传递歪曲错误的言论和思想观念,发现学生有理解偏差时要及时纠正。教师本人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术态度,课堂教学也绝对不能“言必称西方”;若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不良话题,也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和劝导。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讲:“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要强化理论武装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5]

2以教学促进科研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科研过程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整体地提升经验研究的质量,通过继续拓展研究领域、扎根真实世界,开展中国公共行政的经验研究,并基于对中国经验的研究基础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建构;要继续重视规范研究,探讨和反思我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价值规范性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阐释;提高公共政策研究的科学化程度,积极吸收学科前沿的学术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于公共行政学的新的认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和实践需求[2]42—44。

四、结束语

整体纵观我国的行政管理本土实践经验,其复杂程度绝非仅仅是通过西方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视角就可以完全涵盖和充分解释的。我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应当在国家转型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概念、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并非只是跟随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解释而为。因此,我国的公共行政学应该努力超越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当中的“管理学定位”[2]42。与此相应,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也应积极跟随本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步伐,立足中国国情,处理好“中西结合”中的难点,区分开“中西之间”的差异,在熟悉研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能够充分阐释中国国情的特色理论体系,并且将其应用拓展到高校的教学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引下端正学习态度、服务社会,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的教研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春根,金俊宏.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C]//“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武汉: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1:664.

[2]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反思与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12,(1):38—39.

[3]吴波,傅志明,于秀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上海、武汉与杭州10所高校的调研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2):20—25.

[4]周志忍.迈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统一:中国行政学发展30年的回顾与前瞻[J].公共行政评论,2012,(1):10—11.

[5]袁贵仁.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法律、道德三条底线[EB/OL].新华网—教育频道,20150130.

Peculiari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Teaching Difficulty of the Major in College

TIAN Sh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Key words:college; majo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责任编辑:侯秀梅)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阐述课程及课程体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地方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0047-03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教育在各院校蓬勃发展。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旅游教育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势,这在地方院校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课程体系一般由课程的目标、内容、设置和评价等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它们组合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统一体。课程体系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宏观上的课程体系即为专业设置,具体来说即指学科和专业,比如旅游管理专业;中观角度的课程体系则是指某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如旅游管理专业中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问题;微观方面则为教材体系,比如旅游学概论课程中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旅游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产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结合旅游业特征和国际国内形势,在权变中求发展。

一、旅游业的特点

与其他专业相比,旅游专业更具有综合性、涉外性、敏感性以及行业指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原则。

(一)综合性。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几个环节,涉及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行业和部门。据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统计分析,直接和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行业部门达30余个,涉及108个不同门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供给的综合性。旅游供给是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这就要求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共同完成旅游服务与管理。二是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看,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不仅是某种单项旅游产品,更多的是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多项服务项目的综合体。三是旅游业涉及的部门包括直接部门和间接部门。旅游业的综合性体现在旅游从业人员身上就要求他们博闻多识,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即为通才型人才。

(二)涉外性。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涉外性既体现在大量国内旅游活动方面,国内旅游活动主要是跨区域性。更重要的是跨国界的繁多的交往活动。旅游业的涉外性是由旅游活动中人们寻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产生的。从一个地区来说,既要接待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也要接待来自不同国家的客人。旅游业的涉外性体现在课程体系中要注重不同国家的语言交流,主要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深厚多彩的文化内涵。

(三)敏感性。旅游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产业。社会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旅游业产生迅速的影响。

1.旅游业外部环境的波动导致旅游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自然因素中的地震、气候反常、疾病;经济因素中的经济危机;政治因素中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社会因素中的战争及恐怖活动等都会导致旅游业的停滞。

2.各相关产业的变化会导致旅游业发生相关变化。旅游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旅游业及其相关的直接企业与间接产业某一个节点上任何一个细小要素的变化均会导致旅游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我国近几年旅游交通铁路运输不断提速,缩短了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游客的心理距离,最终导致原来因为交通问题而造成旅游时间不足的大量游客如今可以自如地前往自己喜爱的目的地,由此带来旅游业服务系统中的旅游宾馆、旅游目的地游客所需服务企业部门的繁忙。旅游业的敏感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权变能力以及开放系统。

(四)行业指向性。旅游业一方面具有综合性特征,另一方面也有极强的行业指向性,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产业。具体来说,旅游业是以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因此,高等院校的旅游教育在强调厚基础、强能力的宽泛教育的同时,更加要注重旅游业独有的特性,尤其对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不可存储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涉外性以及极度敏感性等特性备加关注。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认知)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学科知识。可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记忆、理解、运用。记忆是指学生对知识的储存和回忆;理解是指学生对课文意义的建构,学生能用与课文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自己的方式)表达课文的意义;运用是指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方法)。最基本的学习策略有三个:粗加工、精加工、深加工。粗加工策略是指对知识进行重复记忆,一遍遍地诵读、抄写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长时间地记忆知识。精加工策略是指对知识补充细节、解释意义、举出例子、作小结或使之与有关的观念形成联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知识的提取提供更多的途径,增强学习和记忆效果。例如:“考拉”一词,由于它是两个汉字组成的无意义词汇,我们只能采取机械的方法进行记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动物名称,记住它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如果你能看到关于考拉的体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录像,则有可能深深地记住考拉是什么。关于某一事物的信息越多,我们对它回忆也更容易。深加工策略是指找出知识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以帮助记忆和理解。如列提纲、画结构图、进行纵向梳理、横向比较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一目标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接受、反应、生成。接受是指学生对某一观点或事物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不拒绝接受有关信息,但不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反应是指学生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积极态度,不仅接受了有关信息,并表示愿意采取相应行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并没有出现;生成是指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表现出比课文、教师更多的情感,并因此积极采取相应的行动。

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旅游教育在国内经历的时间短暂,很多理论还不很成熟。旅游业本身具有很不确定性,使得旅游教育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诸多地方院校的旅游专业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不能一味照抄照搬或者是保持传统做法不变。目标的确定在整个旅游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走极端,要么以高职高专为标准,强调实践轻视理论基础;要么以研究型大学为蓝本,追求精英教育。地方性本科院校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站稳脚跟有一席立足之地的关键是准确定位,明确目标。通过对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的调查,结合旅游业的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国际形势,教育部2011年修改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针对这一目标,将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专业和相关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通晓国际市场旅游行业营销与管理的惯例和规则;具备创造性与开拓性思维,形成卓越的分析、判断和执行能力。力争经过4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为现代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传统观点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所展现的内容。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础。而目前教材具有极强的滞后性。相对于紧跟时代的旅游业,教材仅仅只能作为展现基本理论的平台之一。

泰勒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为了提高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这种观点认为决定教育质量的不是教材本身而是学生。学生是活的教材,应针对学生的需要及其实际要求,把相关的理论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构建各种场景。当然,这就加大了教材编著和教师教学的难度。通过对旅游专业在校学生的访谈、毕业生的跟踪以及对旅游业从业人员高流失率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以相关教材为基础,突出实用性特点,强调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采用各种方式将教学内容加以展示。

(三)课程设计。通常来说,课程设计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其一,宏观层次。该层次以学科为中心,通过一个专业的设立或改革需要进行课程设计。这一层次承担着确定课程宏观结构的任务。其设计主体一般为国家,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其二,中观层次。这一层次在宏观层次的基础上,将宏观层次包含的内容具体化。其三,微观层次。该层次是以课堂为中心,将宏观和中观确定的课程内容具体化,往往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其目标,以教学计划、教案等为表现形式。

地方院校在旅游专业课程设计方面主要存在教师自身和教学条件两方面的不足。旅游教育发展历程短暂,部分学校的该专业附属于其他专业,教师带有很多自身专业的痕迹。由于旅游专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特征,表现在课程设计上就对实践型教师提出了需要。但是,由于学校体制的制约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旅游专业的实践型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打折扣。目前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仍然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条件落后或者实验室不能名至实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无论如何,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在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旅游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方院校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和社会需要的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在这三大模块中注重各模块之间的逻辑性和跨学科的广度。

(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解决“how to do”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课程的实施应当忠于原计划,当实施者执行了规定的课程内容,取得预期成果,实施就被认为成功,课程被执行的程度越高,实施的效果越好。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缺乏互动,不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导致僵化和教条。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因此,该专业课程的实施是由教师、学生及社会共同完成的。教师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对课程的了解,对课程做出整体规划。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指引下与社会充分接触,配合教师构建各种场景。最核心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要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开发创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让教师和学生能感受到课程实施的乐趣。

(五)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属于控制的范畴,是对照课程设计的目标、实施的方法、实施的步骤等,与实际成效性比较多得的结果。“评价机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教育过程(校内)计划于组织的判断(决策)和学生成绩(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多地方院校的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薄。课程评价至少包括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单单学生考试而已。从目前部分地方院校来看,课程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对于相关管理部门和教师的评价要落到实处。针对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亟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让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实践基地真正发挥其应该的作用。

总之,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在充分调查市场的情况下,与社会零距离,遵循旅游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旅游管理学科的逻辑性,五要素齐头并进,突出地方院校的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教育厅教改课题(2011JGA121);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C0111);贺州学院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学(2011ZDJSXK03)

【作者简介】王俊平(1974- ),女,湖北宜昌人,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南岭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硕士。

(责编 黎 原)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案例教学是指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典型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向受教育者呈现或再现真实的教育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动,加深受教者对所学内容的领会,提高他们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在“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和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法,既是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的客观使然,也是摆脱“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困惑,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内在诉求。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行政管理学;应用

一、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大学教学中已引起了普遍重视。它以生动的形式打破了长期困扰课堂教学的以灌输式为主的僵局,将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一改过去被动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科特点决定了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推动教学法改革的必要性,既是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价值

1.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和发展人是教学工作的指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然而,在传统的行政管理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教科书当做唯一的教学资源,利用知识和权威操纵和主宰着课堂教学,成为居高临下的管理者,学生只能被动服从,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仅是一个存储既有教育知识的“容器”。

2.有利于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彻底改变了师生之间单向、一维的知识授受关系,学生和教师依据教学案例中所呈现的案例,实现了师生互动、集思广益。尤其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苦学为乐学、厌学为愿学、“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可有效解决教师在课常上独白、学生静坐洗耳恭听的被动、沉闷乏味、单调的教学场景。此外,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培育和营造,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轻松、积极、自然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使每个个体的内心都洋溢着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生命世界的丰富和完善,反对来促进和强化了良好课堂教学气氛的创设,在案例教学中彰显出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案例教学法侧重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单纯的知识获取。“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打破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定式,拓宽他们的思路,让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分析同一个案例;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分析案例時闪现出的思维火花,也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点拨,促使灵感或顿悟生成。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行政管理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一般以小组讨论和集体学习为主要形式,要求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和自由,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唱独角戏的局面,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使学生接触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对案例不同的视角和想法,训练了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多样化的主张和观点,养成虚心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行政管理学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案例教学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案例最重要的特点,案例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特征。教学案例源于实际和实践,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或故事的缩影,是对现实教育情景的真实记录和描述。一方面,要求教师筛选真实的行政管理学故事作为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勤于观察,善于记录,不断收集原材料,精心编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反映教育现实的教学案例。

2.问题性原则。问题是案例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因,案例是对实际情景中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的描述。每一个案例中都包含一个或多个需要解决的冲突和矛盾。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案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案例中内含了大量极具启发意蕴的不确定性和问题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问题并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剖析和论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和深刻性,拓宽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直面复杂教育情境的问题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本领是案例教学的重要旨趣。

3.典型性原则。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案例在教学中的代表性,能够反映某一类行政管理现象和行政管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只有在教学中以典型案例为主线,紧密结合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来安排和设计案例,涵盖所要学习的行政管理知识,呈现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行政管理情境和行政管理事件,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共同分析和探讨,较好地体现案例本身与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领会,开阔学生分析和联想的思路,归纳和概括出共性的和规律的东西,积极主动地进行理解、整合和内化,并将之运用于今后特殊情境的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4.实用性原则。案例教学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当前教育的热点、前沿问题,符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切实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行政管理流派或行政管理模式中所体现的行政管理主张或观点,深入分析复杂多变的行政管理事实或行政管理现象,并归纳、整合和消化行政管理学理论中的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不断更新与完善认知结构,增强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最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会贯通。

5.教学相长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既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又是合作者和学习者,兼顾“导演”与“演员”的双重角色。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进程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信息反馈,灵活调控,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气氛。既要避免预设过多、统得过死的片面式教学,又要防止东拉西扯、信马由缰的放任式教学,而是在促进预设和生成相融的良性循环中,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多维和开放的格局”。如此,才能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师生双方都会收到未曾愉悦的精彩,实现“教”与“学”的双方良性互动。

诚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瑕疵与纰漏之处。案例教学法亦不例外。本文虽然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功效和应用,但受教育场景、受教者知识背景、教育主题以及教学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案例教学法也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拘一格地综合采用讲授式、直观演示式、情境陶冶式、问题探究式、训练与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组织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张娟)

上一篇:数学生活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单片机原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