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范文

2023-09-16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教育;教育生活

前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在新课标指引下,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作等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足见小学语文教育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是语文?又怎样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通观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总和。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也就是说,无论课标怎样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育都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而这则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杜威的“教育生活”理念不谋而合。

一、生活教育和教育生活的定義

(一)什么是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论。要定义什么是生活教育,先得谈谈生活和教育是什么。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教育是教人发明、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以生活工具为出发点。陶行知先生对此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所原有的教育。所谓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可见生活教育是随人类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的,它与生俱来,同时又有与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社会即学校,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与死同去的终身教育。

(二)什么是教育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以及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教育没能融入儿童生活和社会是当时美国学校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阻碍。教育是社会进步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是要改造生活,构造一种美好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教育生活呢?杜威先生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可见“教育生活”的基本含义:其一,教育是通过个人参与和分享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则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生活是生活本身,那么教育应该充实人的生活。可见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的实质。其二,他还指出教育是继续经验的改造,通过改造而进步,具有改造社会生活的含义。其三,教育与人的一生生活共始终,即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二、生活教育和教育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无论是“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还是“做中学”的教育生活,都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倡导新课标的实际需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教育的运用

1.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教育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愿望,将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需要,是一种能力训练的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2.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生活教育的参与

(1)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弊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面狭窄,作文属于单一的模仿,缺乏生活气息;教师的“讲”只是针对书本本身,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即便生活事实出现在教材上,也仅是作为说明观点等例证临时拉近课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2)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提出

所谓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的、虚拟的课程中解脱出来,结合生活实际信息,给予学生感受实际生活的教学,让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交流中产生对生活的爱,有意地启发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的生活化教学。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

生活处处是学问。既然如此,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呢?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给我们以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与教育现象的说明。 “教是为了不教”,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教学回归生活,与实际相结合,在“做”上“教”和“学”。如《端午粽》一课的学习,课前让学生在家里实践包粽子,课堂上学生们则带着自己制作好的粽子进行交流。如此说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落实这种生活教育呢?

(1)生活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即学校,我们要把生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就必须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

首先,以学校生活促使语文教学。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引入学生的学习中来。如:课间十分钟,学生们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课上的实例,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说、去讲,甚至写出来。

其次,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促使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和综合性的学科。学生主要在学校课堂学习知识,但走出校外,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同样十分丰富。如《小青蛙》一课的学习,授予学生识别“清、青”等生字技巧,规范使用汉字习惯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们进行综合性学习拓展,设计“寻找社会生活中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做纠正小卫士”活动,如从广告语“牙口无炎”等领域去发现,纠正这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学生在这一实践中培养了规范用字的习惯,同时训练了学生校外与人沟通、说服他人的能力。

最后,家庭生活中促使语文教学。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父母,而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家庭里,学生无形中获得很多知识。如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成员的模仿。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家庭特点设计语文教学。如《我是中国人》的教学,可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课前与家长交流,再在课堂上介绍其民族风情等。这样根据家庭特点设计的语文教学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上述可知,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新课标则要求语文的教学注重基本功,识字写字为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与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二者是能力训练培养的基础。

结合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特点,识字教学必须生活化才有效。低年级学生要多识字,才能快速进入阅读阶段,写字则是写作能力的展示。进行词串识字《场景歌》教学中,笔者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画”。再如教学《动物儿歌》一课“蜻蜓展翅”等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蜻蜓半空展翅的图片,画面促使学生生活所遇场景再现……结合动物们的特性,学生便快乐地朗读起来。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理解,而是直接情感的活跃。在这充满生活信息的情境中进行识字教学,学生便主动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记载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把头脑中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阅读生活化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课文相关的生活背景的情境化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生活运用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就是改造的社会生活,杜威先生指出:“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就是生活。”他主张“做中学”的教学理论。

生活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社会需要道德来稳健发展,那学校教育就需要有将道德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的理念。结合中国国情,语文课程改革将注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生活则是浓缩社会生活,凭借课本承载出的学校教育生活。如部编版的语文课本增设传统文化内容,去除较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侧重生活教育意义的选文。而学校则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以此达到社会所需的道德立人的教育意义。

再者,从做中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词汇。为此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以使学生记住这些词汇。如二年级上册的词语表有260个词语,笔者按每个学习日平均分配三个词语来游戏记忆,只需几分钟,且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最佳期来记忆。作业带有游戏性,游戏鲜明表现出自我教育和自我检查的成分。学生掌握方法后,每天积累一点知识,天天有收获。不仅如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升国旗》一课中,通过简单有趣的图画结合文字选入学生的学习中,在教学中设计学生观察、模仿。“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望着国旗,我们敬礼。”通过文字朗诵掌握升国旗这项技能,然后通过周一升国旗的学校活动再现。

三、小学语文的生活教育與教育生活的联系和区别

(一)两者的联系

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不可能脱离校外而怀着单一的学习愿望在学校接受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本就来源于人与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相关联,正如教育与生活存在着本然的联系。现代社会提倡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终身学习”,从另一面反映出现代生活需要教育的呼声。两者都向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是互相融通的。如果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生活的教育,则是枯燥而脆弱的教育,而缺乏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是低层次的生活。所以两者的联系是必然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教育是教育生活的传承。在本质上,陶行知先生吸收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的合理内涵,从中国国情需要出发,提出教育主张:语文教学应是活读书,培养学生改造社会的志向。

(二)两者的区别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理论基础的区别。杜威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经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的“教育即生活”是个人主观唯心主义经验的组合和改造。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从我国国情和改造社会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创设而来的。他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二是教育目的的区别。杜威先生“做中学”强调“做”是基于生物本能的一种“活动”。教育目的是为了获取应付日常生活所需的经验。陶行知先生则把“做”看作是社会实践活动,主张“教学做合一”。他的“做”是为了求“知”达到学用一致,更好地生活。

四、结论

生活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是能够通过知识传递、人格培养、情感陶冶于一体的生活。只有让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适合社会生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陶行知.陶行知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社出版社,2015.

[4](美)约翰·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强调学生的德育工作。然而,在近几年高校德育教育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在德育工作上有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目标过于理想

在德育教育中,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预想和展望,这种展望本应当是实际的、具象的、可实现的,然而当前高校对德育教育的目标只是从较高的角度出发和思考,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且标准比较单一,脱离了实际的可能性,在这种教育目标下进行的德育教育也就很难有成果可言。如当前大学生的思维都比较敏捷,热爱新鲜事物,富有挑战性,他们希望能够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然而,很多学校都规定学生要安静、听话,不要有过多的自我思想和意识,要按照学校的规定去行动。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规定明显不符合学生的根本需求,在实施上也是阻力百出。

2.德育教学方式老套

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德育教育依然是一门或者几门课程,在较长的时间中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教学模式,教师所需要做的便是将既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这种教学模式照搬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坐在课堂上听,在期末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就可以了。在这个模式里,教师就是一个灌输者,而学生则就是一个瓶子,整个课堂沉闷又毫无新意。在社会发展飞快的今天,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他们渴望更新颖、更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教学模式,这种老套的教学方式只会让他们感到无趣。所以在很多高校中,德育课成了学生的“必逃课”,德育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3.德育教学内容陈旧

德育教学内容是否科学直接影响了德育效果,而德育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德育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与时俱才能使之具有时效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使用着陈旧的德育教材,依照陈旧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生,如还有高校对学生着装有着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生穿着学生制服以外的衣服,这对于追求个性和自由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是一个苛刻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在当前提倡个性和创新的环境下已然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就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4.德育教学队伍散漫

很多高校的德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大,有时甚至直接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这种授课模式危害性非常大,一旦教师德行不端,那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另外,高校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齐,很多辅导员和德育教师并没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导致其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培养。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分析

1.创新德育教育观念

高校是传播社会意识的阵地,必须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对德育地位和价值认识的转变,加强德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此,要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德育教育中要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其次是要做到因材施教,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是人性化管理,在遵守制度的同时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2.恰当确定德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学校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设置不同的德育目标。对此可以将德育目标分为三层:首先是基本层,主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和责任心;其次是提高层,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最后是完善层,主要追求学生的自我完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搭配,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更新德育方式,加强师资建设

高校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使德育教师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德育专业教育的学习,帮助教师提升自我,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另外,在教学方法的建设上,学校可以借鉴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与德育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率。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定期在校内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结语

高校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道德教育。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正在承受不断的冲击,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需要加大德育工作投入力度,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鹏飞.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2]张良.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

[3]梁红霞.依法治校与学生德育工作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儿童教儿童”是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原则之一。其意思是以儿童来教育儿童,以儿童来指导儿童。由于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更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更明显、儿童教儿童教学相长等原因,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包含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园本活动和偶发性事件),如能恰当运用好“儿童教儿童”这一原则,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教;运用

一、 “儿童教儿童”原则的出处

“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教育理论的精髓,为了更好地使“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陈老先生用十七条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来阐述“活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途径。

“儿童教儿童”正是其中的第十六条原则,这一条教学原则是根据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提出来的,意思是让儿童来教育儿童,让儿童来指导儿童。这种办法一方面可补充教师数量之不足,有益于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起辅助作用,有益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二、 “儿童教儿童”提出的三点理由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师教儿童”“成人教儿童”的方式,殊不知还有一种教育方式,叫做“儿童教儿童”。“儿童教儿童”究竟有什么好处?它与其他方式有何不同?陈鹤琴先生总结了如下三条理由:

(一) 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得更为深刻

我们都知道,教学是否能收到好的效果,就要看教者对于学者的心理是否了解为定。成人与儿童之间由于年龄经历上的差异,彼此的认识总免不了一条鸿沟横亘其中,除非成人对对儿童心理学具有相当的基础。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情形,就显然不同了。由于他们彼此的年龄相仿,兴趣易于接近,理解思想一致,所以沟通起来很容易,而且儿童尤其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当他们学会一点新的东西,总是很热心地想让别人知道。

(二) 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

有些事情成人可以完成,孩子并不感到稀奇,而如果有的孩子也能很好地完成,则会令其他的同伴羡慕,以至于要向他们学习。比如,在孩子眼里,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当有的孩子也向老师那样大方地站到集体面前流利、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得到的一定是同伴的羡慕和赞许,紧接着会有更多的孩子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给大家讲故事。同时,来自孩子与孩子间的鼓励和学习,会使同伴关系更加密切,更能促进幼儿间的社会交往和融洽感情的建立。

(三) 儿童教儿童教学相长

以上两点,都只是指学者方面来说的,担任教的儿童能否在教的过程中获得裨益呢?答案是肯定的。儿童为了要教,事先就得充分准备,在教过以后,他对于所学的内容,认识必然更加清楚。所以,儿童教儿童,不但是被教者得益,即使教者本身,亦得到很大的益处,甚至是比被教者更大的益处。这种得益,不仅在教材以内的知识范围而已,儿童更获得发展创造才能的机会。比如,一个孩子教另一个孩子拍球,那么他自己不仅要将球拍得相当好,同时还要动脑筋思考怎样将他的拍球方法和要点讲解、示范给同伴听,这对教者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和成长。

三、 “儿童教儿童”原则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如果也能够把握好“儿童教育儿童”这一原则,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哪些环节可以利用这一原则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实践,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儿童教儿童”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示范环节和操作环节经常需要利用儿童教育儿童。

在示范环节中,教师经常会请能力強的孩子来示范一些动作或画画等,从而为别的孩子打开思路。以美术活动《美丽的手帕》为例,当我提出“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装饰手帕”时,便请2~3名幼儿来展示自己的想法,还请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介绍自己所画的线条,接着我只需要适当的总结便可以了。而操作环节更是经常会用到儿童教育儿童。每次美术或数学教学中的操作环节,总会有一部分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自己的作业或作品,这时我会请这些孩子去对一些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指导和帮助。不仅是美术活动,在科学、艺术、健康、社会、语言等各个领域,都存在儿童教儿童的现象。

当然,为了尊重别人思考的权利,帮助之前先要问一句:“需要我来帮助你吗?”在别人答应之后才可以去帮助。

(二) 生活活动中的“儿童教儿童”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时期孩子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最常见的表现为穿脱衣裤、鞋子,扣扣子、拉拉链等。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强,而另一些孩子对这些事情始终有畏难情绪,或对教师心存依赖。这时候,笔者便在集体面前表扬那些自理能力强尤其是愿意自己穿脱衣服的孩子,还利用专门的时间请他们现场示范、讲解,以此调动另外一些孩子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当然,在午睡前后环节,也为这些孩子提供一对一的帮助和指导,能力强、动作快的孩子,经常会去帮助和指导年龄小的、能力相对弱的、动作慢的孩子。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乐意自己穿脱衣服了,有的还学会了自己扣扣子,他们的自信心由此增强,而帮助别人的孩子看到同伴的进步也颇有成就感。

(三) 游戏活动的“儿童教儿童”

在游戏中,许多情节的发展都是孩子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且孩子之间也在相互模仿和学习。例如有一次,我在娃娃家游戏中听到“妈妈”吩咐“爸爸”去克里斯汀为宝宝定一个生日蛋糕,并且还请了好多“邻居”来给“宝宝”过生日、唱生日歌等。紧接着,有不少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争相模仿这一情节。当然,我在游戏评价环节也请出了这个有心的“妈妈”,给当天玩其他游戏的孩子也分享了这一好玩的经验。

其实,这样的例子经常会上演,比如克里斯汀的“蛋糕师傅”又做出了新的花样、建筑工地的“工人”又有了新的建筑方法、小舞台的“演员”又跳出更漂亮的动作等等,这些都是从孩子中来,而需要教师及时将孩子的经验通过一些孩子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并适时做好总结和点拨。

(四) 幼儿园园本活动中的“儿童教儿童”

我园曾做过一个名为“全纳·共生之——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研究”的课题。混龄,也就是不同年龄班的孩子在一起玩。既然是不同年龄,那就存在着一些发展上的差异。在大幼儿和小幼儿一对一的互动游戏中,大幼儿很自然地充当着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游戏中给予弟弟妹妹以帮助。并且大幼儿能够等待小幼儿的发展,愿意给小幼儿重复的机会;能根据小幼儿的表现,调整自己对小幼儿的支持方式,如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等。

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不但小幼儿愿意接受大幼儿的安排,对大幼儿有敬畏感,能够积极模仿大幼儿的行为,而大幼儿本身的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也得到锻炼和发展。总之,大幼儿和小幼儿都能得到身心更好地发展。

(五) 偶发事件中的“儿童教儿童”

在幼儿园,孩子的学习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包括一些偶发的事件,同样是学习的良好契机。有天饭后折纸时,涵涵折了一个“东西南北”,引起了坐在她旁边的希希的关注,在希希的请求下,她很耐心地一步步教希希去折,折完后两个人很开心地用“东西南北”玩“说和猜”的游戏。她们的游戏吸引了更多孩子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孩子“慕名”来向涵涵学习折“东南西北”,没过多久,全班孩子基本都学会了这种折纸和游戏的方法。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中班的孩子能够学会“东南西北”这种难度偏高的折纸,而这一技能的教授者竟然同样是一个中班的幼儿,可见幼儿作为教育者的潜力,不容小觑。

类似的偶发事件,也时有发生。再比如,有一次一位玩魔方很厉害的男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班级的魔方还原到原始状态,引来了众多对魔方感兴趣的孩子们的围观,于是那个魔方男孩将自己跟爸爸学来的玩魔方秘诀对大家一一讲解、示范……

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兴趣,结合自然角做了一些活动。开学之初,每个孩子都会从家中带来一盆植物。我们请家长先告诉孩子植物的名称以及它的一些特点和习性,然后由孩子轮流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植物,这也不能不说是一次孩子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四、 “儿童教儿童”原则在幼儿园运用中的两点思考

(一)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说到“儿童教儿童”,我们不由地会想到:“大的教小的”“强的教弱的”这两种情形。其实,强与弱是相对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有的孩子喜欢讲故事,有的做早操动作到位、精神饱满……只要很好地利用和发挥,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教育者,每一个孩子都有指导别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一日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些孩子由于各方面發展较好,经常被赋予“小老师”的名义,充当各种“教”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总有些孩子由于整体偏弱,而始终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能力相对弱的孩子以必要的关注,善于发现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善于将他们身上的亮点进行放大,适时为他们提供一些“教”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这些孩子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增添了更多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 教师的发现、引导和提升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始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即使是“儿童教儿童”这种看似与教师无关的情形,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发现、引导和提升。

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而这一点,孩子自己常常是看不到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带着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和发现这些闪光点,发现其中的教育价值,以更好地抓住“儿童教儿童”的契机。

引导:与教师相比,孩子在“教”的方法和策略上显然是稚嫩的,当儿童“教”的过程出现问题或困难而无法解决时,需要教师适时的介入引导,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技能,实现“教”的目标。

提升: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与学,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孩子“教”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带领孩子进行讨论、反思、小结、改进等,帮助他们对各种学习进行梳理,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魏培培,幼教二级,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其三大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德育模式上实现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转变。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其中生活德育思想贯穿陶行知生活教育始终,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过道德的生活、做道德的人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价值追求。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脱离学生、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现象,本文试图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把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对学校德育如何构建有效的生活德育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一、“生活即教育”: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不可分。他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界定为“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始终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认为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教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应该为人类生活服务。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去生活化”所导致。德育内容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过滤”,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些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德育过程主要看作是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道德守则,使本具有生活意蕴和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被动地对道德规范与道德守则的遵从。这种“去生活化”的学校德育,不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融通、渗透、互动,缺乏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德育实效性差也就在所难免。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要为人类过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生活服务。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反映现实生活、在方法上要贴近现实生活、在目标上要引领现实生活,脱离生活的学校德育只能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洞说教。正如俄罗斯教育家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因此,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

“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是以生活为中心,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实践在生活中展开,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通过自身的道德生活实践和道德生活体验,理解道德规范、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让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丰富、具体的德育活动,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道德知识灌输的客体,而是作为道德自我建构的主体,在教育者的引领下通过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和建构,从而大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品德的生成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在现实生活的道德选择过程,在真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感悟和体验过程,都是学生道德的自主生成过程。将学生视为德育过程中的道德生成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学校德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为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创造条件。要善于从身边发生的事寻找德育内容,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学生过积极的、向上的道德生活,理解道德内涵、领悟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二、“社会即学校”: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

与“生活即教育”一脉相承,“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主张,被称为生活教育理论的领域论。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这同“生活即是教育一样”。他说:“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自然而然地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在陶行知看来,放眼社会,凡是生活场所都是教育之场所,工厂、农村、店铺、家庭、戏台、茶馆、军营、庙宇等等,无一不可成为课堂。在社会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同学,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曾拿鸟笼来比喻传统学校,指出这类学校既狭小又与社会生活隔绝,“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要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把笼子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是为了克服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彻底融通。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应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都是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离开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德育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毫无意义。杜威曾经说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当前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者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封锁外在的部分真实信息,只把自认为“纯净的”、“安全的”信息灌输给学生。殊不知,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这种控制和

封闭不仅不可能,而且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要求学校德育走出象牙塔,从封闭的学校走向开放的社会,让学生在置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品德。这在现代信息社会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信息化使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社会上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是与非、大众传播内容的善恶、美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美国学者赫舍尔说:“没有哪一个真正的难题是从纯粹的寻根究底中产生的。难题是处境的产物,它是在处境艰难、理智困窘的时刻产生的,是在经历到不安、矛盾、冲突时产生的”。可见,只要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可感知的一切社会现象都是德育元素,都具有德育价值。学校德育只有回到现实社会、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德育的最原本意义的目标。社会是道德的熔炉,社会的开放性决定了德育的开放性,“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按照“社会即学校”的要求,实现学校德育由封闭走向开放,一要正确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通过对社会道德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不断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二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形成统一的德育合力,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三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优化社会环境,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为学校德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四要注重列学生日常生活的道德引导,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功能。

三、“教学做合一”: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陶行知认为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中接受道德教育:“我们道德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解决了一个问题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己解决得愈多,则经验愈丰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突出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

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是在道德认知基础上付诸实践的过程。当前,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存在知性德育倾向,即把德育看作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它一味的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践履。这种道德教育方式是造成受教育者知而不行、言行不一、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我国哲学界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认为“道德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行为准则,一层是这些准则在实际行动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必须具备两个方面,才可以称为是有道德的人”。因此,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离不开主体自身的躬行践履。其中,生活实践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缺少生活实践环节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为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从根本意义上说,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做道德的人。德育过程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必须让学生深入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学生在现实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活体验,不断提高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能力。这种来自学生亲身生活实践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悟,是最真实、最深刻的,它比任何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都要丰富得多、鲜活得多,从而最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德育过程中坚持“教学做合一”是对以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道德规范为主的知性德育的超越,是由知性德育向践行德育的转变。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侧重从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探讨了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园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特别是它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方面的思想,蕴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对当今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的对象

生活教育理论是对人类几千年“小众教育”思想与制度的一次全面清理与否定,它是普及教育,是大众教育。陶行知曾说过,不论是他提倡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还是劳苦大众教育、民主教育,这些并不是翻花样,而是他心中只有一个中心问题,即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陶行知提倡的是全民教育。

陶行知也十分注重学校集体生活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他认为:集体生活是儿童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所必需;集体生活可逐渐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可用这种集体生活之血液来滋养儿童、教育儿童。

这些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园教育应坚持对象的全体性和集体性。

1.尊重、理解、期待每一位幼儿

教育者對每位幼儿要一视同仁,尤其对调皮捣蛋、性格内向、胆小怕羞、长得丑、没有金钱权势背景及缺点多的幼儿更不能有丝毫歧视,相反要给予更多的照顾。教育者要从职业道德角度出发,学会欣赏每位幼儿,让每位幼儿抬起头走路,挺起胸做人。教育者还要能对幼儿怀有某种期待感,让幼儿看到希望,获得前进的动力,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同样提到“要为所有的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2.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在提高每位幼儿个体素质的同时,教育者还要注意提高整个班级、幼儿园的群体素质。因为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教育者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倡导幼儿团结友爱,努力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充满爱意的精神环境,以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陶行知经常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一个人的德智体、知情意、真善美诸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整体。他说学校要使学生“全部发育”,否则,这是不完备的教育,是残废的教育,他要求学生“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名分式的人”。他在不同场合提出来的做人标准,通常反映在这几方面:身体的、人格的、科学知识技能的、艺术的、社会的等等。

另外,陶行知要求培养的“整个的人”,又是允许其个性特长发展的。他在创办育才学校时提出了因材施教原则,他主张让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得到健全、有效的发展,但他又强调这并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搞天才教育,而是“丰富了普及教育原定的计划,是寓提高于普及之中”。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潜藏着强调发展个性的因素,他主张寓个性教育于生活教育中,生活教育包含着个性教育。

这些思想指导幼儿园教育应注意培养目标的整体性和因材性。

1.培养“整个”儿童

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德、智、体等要素的综合表现,各要素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教育者应在诸方面同时对幼儿进行培养,不偏废任一方面,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等方面协调变化、和谐发展,成为陶行知所说的“整个的人”。《纲要》同样提到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其涵义即应当培养和谐发展的完整的儿童,而不是在其各方面潜力还未发掘就被抑制,过早地分化,单方面发展的儿童。

2.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儿童

陶行知认为,培养“整个的人”并不排斥让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得到健全而有效的发展。培养“整个”的人,也绝不是指每个人各方面要平均发展,都成为同一模式的人,而应包含儿童个性特长的发展。儿童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正是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体现,而个性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创造性。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他把人的真正价值归于开拓和创造。这为当今幼儿园教育指明了方向,正如《纲要》指出的那样:“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说:“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他提倡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认为只有贴近生活的教育才有活力。他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晓庄时期,他指出学生主要过六种生活,就要受六个方面的教育,即:健康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教育、有计划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都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政治需要为依据的,使生活与教育真正地联系在一起,提倡以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经验为中心。他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内容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教育,而应包括“整个生活的教育”,是“适合生活需要的教育”,是“在改造生活中受教育”。陶行知根据其育人目标,要求学生在身心健康基础上不仅要会学习,还要会做人、会创造,以便为他将来学会生活、得以生存奠定基础。他突出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全面性。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求教育内容能全方位地为幼儿未来人生奠定基础,做好准备。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当今幼儿教育要求,幼儿园教育内容要突出全面性和基础性,它们可以是以下“四学会”:

1.学会健身

在德、智、体等因素中,陶行知始终把体育放在第一位。《纲要》也指出,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健康的身体是幼儿生活、学习所需,幼教工作者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引导幼儿学会健身。

2.学会做人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的一方面内容是为应济生活需要而办的教育。因此,教育不是简单地为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人生作准备。就现代社会而言,教育要为幼儿将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立足社会奠定基础。教人做人是教育内容的核心。幼儿园教育要引导幼儿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把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3.学会认知

幼儿园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扩大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词汇,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育者要抓住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期,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观察与思考,将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认知探索的对象,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为他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4.学会创造

教育者要培养幼儿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要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创造成果,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的创造才能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者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对待幼儿的创造,应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尊重每个幼儿的创造,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并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四、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的方法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确处理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端。这一主张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是: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都应建立在幼儿自主活动的基础之上。

1.教师要在“做上教”

“做上教”要求教师的教要同“做”结合起来,教应寓于各种教育活动中,包括幼兒的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劳动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引导幼儿自己去看、去做、去思考,让幼儿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锻炼感官,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情感世界和技能体系,同时养成幼儿独立思考、仔细观察、动手操作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有做到“做上教”,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幼儿要在“做上学”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感性的、具体的思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幼儿学习主要是通过亲身参与和感性操作来实现的。幼儿园教育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让幼儿手脑并用,以行求知,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获得发展。正如《纲要》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五、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这一主张不仅扩大了教育对象,也扩展了教育内容,更明确了教育途径,促进了办学模式的改革。他指出育人途径不应只是狭义的校园,而应是多样的、开放的,要把整个社会当学校。他主张运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各种形式、适合不同人需要的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真人。“社会即学校”实质是一种开放式教育思想,一种开放式学校。《纲要》在总则里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与当今幼儿教育的要求,幼儿园教育应主张途径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幼儿社会化起着奠定基础作用。《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只有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结合社区教育

社区是社会大环境中与幼儿园关系最密切、对幼儿影响最大的那一部分。幼儿园教育不能只将幼儿关在狭小的教室或幼儿园内,应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如园舍周围的街道、商店、节日气氛、人际关系以及自然景象、动植物等,都应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场所和范围。幼儿园应当积极地吸取和利用优秀的社区文化,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让社区成为幼儿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者。

3.突出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与计划是明确而严谨的,它是学前社会教育中的主体,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对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园应整合家庭、社区各方面力量,使三者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面、丰富、宝贵的,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继承并发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充分挖掘、发挥它的现代价值,并将其理论的精髓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煜.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园教育[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

[3]李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文山学院学报,201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郑艳霞,李彦群.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 旅游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理论 理论分析

客观来讲,中职生是一群年龄处于16-19岁之间的青年,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却同时承担学校学习压力与未来就业压力,虽然有一部分学校依然坚持分配工作,但是许多行业企业由于中职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较差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出了质疑。为了重新树立学校品牌,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教师也必须以实践教学理论为指导,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无缝衔接,以学校教育培养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一、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践学习任务

一直以来,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以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为教学依据的,对本课程所展开的教学评价也是根据中职生在专业理论考试中所考取的具体成绩为基本标准展开的。这种只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局面导致中职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很差,降低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探究任务,将理论课程与实践培训结合起来,以实践任务唤起中职生的积极思维,促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

中职生在以往学习经历中感受到的失败经历较多,所以他们并不喜欢学习,即便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也很难静下心来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认真学习。但是,中职生的内心十分热血,好胜心与求胜欲很强,所以教师便可将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设计成实践学习任务,使学生主动联系旅游管理工作现实分析专业知识,以任务驱动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丰富学生理论知识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双赢。在设计实践学习任务时,教师也应该主动分析中职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水平,保证实践任务的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任务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原有认知水平。

二、加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中职学校所建设的实训基地是在旅游管理专业中落实实践导学理念的物质条件,实训基地的实验设备、工作模拟环境越接近真实的工作特点,越有利于提升中职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行业特征与行业技术购入相应的实训设备,建设实训基地,优化中职生的实训环境。

现在社会具备“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各行各业都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组织本行业的创新实践活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也应利用互联网与计算机创设虚拟实验室,让学生们在电教化、数字化的实训基地中模仿旅游管理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与社会接轨,用实践经验与体会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旅行社、展览场馆、博物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各有侧重,教师应让学生多体会各个行业的虚拟角色扮演,帮助中职生细化自己的人生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使学生们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与实训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完善学生参与实习的制度规范

实习是中职学校的基本教育活动,多数学校会向本校合作企业推荐本校优秀人才,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社会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人们却发现即便通过学校实习,学生们也并不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无法达到社会企业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有部分企业虽然会与中职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但是却只让参与本企业实习的学生做最基本的工作,导致学生们的实践水平与理论知识储备脱轨,不利于中职生的长远发展。而且,中职学校虽然强制要求学生参与企业培训,但是并不看重中职生的实习成长,依然以纸笔测试评价学生,导致学生并不重视企业实习活动。

为此,中职学校需要制订完善的实习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任务,也要将实习报告与企业工作人员评价行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结业成绩,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学生被动应付学生实习任务的消极局面。为了彻底优化中职生的实训体验效果,教师还应与企业工作人员合作,实时监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行为,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工作难题。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促使人們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所以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为了让旅游管理与服务行业的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始终贯彻实践教学理论,综合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质与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吕晓燕,邓晨.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旅游专业实用型人才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0):238-239.

[2]邓冠敏.基于主体需要的中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上一篇:中等数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汽车毕业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