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低碳经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如何树立低碳消费理念?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大学生如何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行为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如何培养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作为社区的成员,无论在宿舍、校园,还是毕业后的居住区,大学生作为社区的居民享有社区自治的权利,同时负有关注和参与社区发展的义务。通过社区居民理念的培养,大学生成为社区的一分子,把社区作为自己的家园,关注社区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这是气候变化约束条件下亟待解决的课题。三是经济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会不会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低碳消费理念的培育

社会个体的消费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行为?我们往往看到消费是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个人的消费是基于自己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产品价格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综合选择。个人消费什么产品、消费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并且,个人消费自己偏好的产品对其他人并没有产生负性的外部影响。这种理念和行为方式是经典消费者行为经济理论的基础。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个人的消费行为和偏好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具有社会意义,具有鲜明的外部性。这种个人消费行为的社会意义源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公共产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个人消费产品的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经济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正是这些无数社会个体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积聚,导致全球气温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加剧,给社会成员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生命健康的损害。

对于大学生来说,低碳消费的理念和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在正处于心智可塑阶段,低碳消费理念的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气候变化和碳约束的关注,进而加强对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解,并将低碳消费的理念贯穿到大学生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低碳经济要求人们转变对“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的片面理解,越盖越高的摩天大楼、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高能耗的能源消费不是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对高耗能、高排放生活方式的依赖不仅会引发身体疾病,而且会导致精神活动的空虚和孤独。

具体而言,低碳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社会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应当注意的是,低碳消费理念和行为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

二、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的培养

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的理念是指居住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成员是该社区内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承担保护社区环境的义务,积极地参与当地社区的环境保护,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生活在相对集中化的社区内,有的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社区学院的培养机制。在集中化的大学宿舍区内,大学生通过自治性组织积极行动起来,把宿舍区看着自己的家,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下,应当扩大吸收大学生的自愿性参与,培养大学生的环境居民意识。

对大学生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培养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后勤管理社会化服务。有的高校宿舍管理和教室卫生清洁服务已经由专门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经营,环境卫生服务已经商业化。这种社会化的服务虽然方便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但是不利于学生行为的培养。在社会化服务体制下,学生极易形成依赖心理,学生的自觉性没有得到积极调动。在无约束的环境下,学生会在无形中养成懒散、追求奢侈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尽管学生的居住社区会发生变化,但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社区居民的培养下逐渐养成的。这种大学生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宿舍区和学习区的环境保护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志愿活动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关系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之处,实则涉及高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和体制。

三、就业的绿色化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这个论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严峻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改变人类的消费行为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大学生最现实的挑战就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2009年2月和6月,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制定了《美国复兴与投资法案》和《美国清洁与能源法案》。根据美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的《投资清洁能源的经济利益》的研究报告,这些投资每年将会增加25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会导致近80万传统能源领域的失业,但每年可净增就业岗位近170万个,即绿色就业岗位。

从上述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变化的解决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和职位选择有重大影响。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定义,绿色工作指那些可以减少企业和经济部门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又符合“体面劳动”标准的工作。作为一个庞大人口而生态环境脆弱的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非常敏感,全球变暖同时威胁到国家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就业战略提供了双赢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经济增长、创造工作岗位、就业保障和保护环境的宏伟目标。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积极转型。

那么,如何扩大绿色就业岗位呢?这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的条件。就高校而言,应当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及时指导,以及绿色就业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在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中增加绿色就业的内容。重要的是,大学还会积极地与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我国高校而言,应当积极与国际劳工组织进行战略合作。至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已经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研究和实践项目。同时,国际劳工组织还提供了一些培训课程,我国大学应当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对企业而言,企业应当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地进行技术化改造,扩大绿色就业机会。政府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成员从事绿色职业,并对特定的环保行业和岗位提供政府补贴资助。

四、绿色大学的实践

绿色大学一词在国际间的共同意义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愿景的各类活动,代表了高等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应负的重要责任。我国的部分高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已经开始了绿色大学的建设,在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地实现了生态理念塑造和行为培养的结合,而且有机地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的结合。尤其是每一位学生对绿色校园的亲历参与,对生态理念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将永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大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功能。

为了促进绿色大学的发展,有的高校内部设立了独立的机构负责绿色大学的建设和实施。如清华大学设立了绿色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和绿色大学办公室,专门负责绿色大学的实施机制。为了更好地吸引外部智力因素和专家力量,清华大学还设立了专家委员会。在其他高校,也存在类似的机构设置。另外,绿色大学建设的实施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对学生低碳行为的培养,一些学生自治性的社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自治性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在校园生态氛围的塑造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治性社团积极开拓校外的合作,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绿色学生社团联盟,不仅扩大了其在校园的影响力,而且在社团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技术信息,提高社团组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元.“低碳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未来思考模式的变革——哥本哈根会议的绿色革命[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62.

[2]陈柳钦.低碳消费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5-20.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性 教学方法 策略 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勢头很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改正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解质量的提升,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重视教会学生知识,给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在教学中落实社会实践,在生活中全面实施学校教育。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发展并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创新,实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形成教学思想,发表自己的想法。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也伴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要充分发挥机房的作用,重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并积极获取信息,采用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并提供教学保证,教师重视声音图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要重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课件的使用方法,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优化课堂导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感情的共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重视精确的感人的情境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的欲望,并交给学生新课讲解的钥匙,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积极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发挥激情的作用,并重视引进教学导入的情境化,做好教学的前奏。

教师可以编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和联想教学目标,研究的主题。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引进实际课型的需要,保证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具体可以分为:

1.多媒体的教学导入

2.引用故事导入教学

3.列举事例进行教学导入

4.引进社会热点话题

三、优化学法指导,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将问题提得具有综合性,有讨论的价值,并让学生领会围绕问题的实质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展示讨论的成绩,请每个小组一个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提炼和引导拨正,并指引学生深化认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2.精讲精练

精讲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学生探究的学习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筛选,追根求源,透彻剖析,做到精讲,才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教师要提高备课的质量,设计精讲精练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而高效地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分清答题的层次,梳理知识结构,这些才是完成练习的真正的目的所在。

精练要求教师提高备课的质量,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用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力求让学生对所讲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内容要精要,方法要精巧,语言要精炼。另外,要把握好适度的习题量,以免学生在过多的习题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精练以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练习中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及时的纠正和反馈。

3.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讲解和练习所巩固的知识就像珍珠,教师要用线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并进行梳理,去除不重要的细节,指引给学生形成完善详细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形成知识化系统化的理解,构造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和内容。

四、优化课堂拓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课堂拓展的重要性

课堂拓展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重视形成课堂拓展,发展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2.课堂拓展的“广度”

课堂拓展要在广度上做文章,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泛,认识问题也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缜密,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图,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课堂拓展的“深度”

课堂拓展要在深入上开掘,挖深学生的内容理解,可以增加学生的认识深度,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深刻的讨论,提出深刻的见解,并通过这些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答题的时候就能答得深刻而有见解。

4.加强课堂练习

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给学生充分训练的园地,教育并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练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高效地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在带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优化永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归根到底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优化初中品德课堂,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的设计,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优化初中品德课堂的办法,为全面提高初中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初中品德课堂向着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创设材料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情境教学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广东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要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创设与教材相融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现实生活材料,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了他们的智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应在问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毅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如在《自立自强》教学中,首先设疑激趣:你是否有过依赖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想自立自强?从实际入手,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对事例的阅读和自身实际的反思,以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可以有不同见解,只要有道理,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能解决自身问题就可以。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这个问题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探究、认知,同时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价值观上有所收获。但要注意的是,在设立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

1 原则来合理地设置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看书找答案上;在组织教学程序时,要及时针对学生的发现活动作出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规律,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问题情境的积极作用。

三、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情境导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中学生童心未泯,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在导行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表演,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促使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在广东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文明交往》一课中,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文明交往方面的图片或照片,同时播放歌曲:《找朋友》。(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文明交往有何意义?)。 然后,通过小品《买书》的表演,虽是一件很小的事,却使学生知道文明交往就是要懂得尊重人,学会礼貌待人,还要掌握交往的艺术;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交往能力。这样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情境导行,让学生在看中、做中、玩中、演中知情明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加强其良好品德的养成。

四、创设爱心情境,铺垫情感基调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充满爱的教育氛围,才能使学生心理感到安全,才能坦然接受学习。古人也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可见,与学生情感交流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惯性。与学生情感的接近,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在这一感情基奠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会主动、自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所以在情感的情境中学生感到的是人格的尊重、自身价值的存在和智慧的展示以及爱心的温暖,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所驱动的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以诚心、耐心、爱心、热心来建构教学的情境,不用“教鞭治学”;更不做体罚、变相体罚的“形象大使”,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

五、优设评价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优设评价情境,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活求知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最终判决,而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促进和提高。所以,注重营造良好的评价情境非常重要。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这一情境要教师去精心的营造学生学习、发言中,一个满意的眼神,一个奖励的微笑,一个好的手势,一段鼓励性的话语,都是在无形中建构评价情境。另外,对于那些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学生,用最大的耐心、关心和尊重去对待,及时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还有,应将单独的教师评价情境转化为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情境,这种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情境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促进他们自主去探究,全面地认识自己。

六、运用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广东版八年思想政治中《维护人身权力》一节中,选取我国著名小品演员赵丽蓉和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通过多媒体把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像力,又进行了美的陶冶和教育,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新课程的思品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它要避免的是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要求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有一天,我来到一年级教室对同学们说到:“这节课我们进行思品考试。由于天气太冷,首先请四个组的同学陆续到操场上去跑一圈再回到教室来。”我一边说着,一边故意将一把扫帚碰倒在教室门口的地上。第一组的同学先出去,其他组的同学自由复习(便于我更清楚地作记录)。当他们跨过扫帚跳的时候,有一名学生绊倒了扫帚,只见扫帚弹跳着换了一个位置。可那孩子只回头看了一下,接着往操场跑去。正当我有些失望时,一位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走到扫帚前,稍愣了一下(觉得奇怪),弯下腰,捡起了扫帚,轻轻地放到门后面,然后高高兴兴地往操场跑去!我又一次“不经意”地将扫帚带到地上,第二组的同学向操场跑去„„我紧张并装着漫不经心地关注着这一切,偷偷地记录着:有三位同学两次捡起扫帚(进出各一次);六位同学捡一次;两位同学差点被扫帚绊倒,但没有捡起扫帚;其余同学或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等同学们都回到了教室,我宣布:“同学们,思品考试已经结束了!”孩子们都惊叫起来:“考试?没看到试卷呀!”我笑着宣布了刚才几位有特殊举动的学生的成绩,几个机灵的小家伙马上明白了刚才考试的内容。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一个个感慨万千。有的说:“以后我一定把眼睛放亮一点,看见扫帚就捡起来。”有的说:“我以后不管看见什么东西在地上都要捡起来。”„„我说:“同学们,一个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想一想,还应该做到哪些呢?”我让他们经过讨论后再回答。孩子们回答得非常精彩。有的说,以后要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有的说,以后要遵守纪律,值日不逃跑„„。我高兴地进行了总结,并说:“今天的考试只占总成绩的一部分,老师还要访问你们的班主任、其他的任课老师及家长,并结合我平时的观察,对每一位同学进行综合考评。”孩子们很兴奋,都说不做试卷的考试真好!并表示:以后一定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我认为,新课程的标准就是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要求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那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也应该“回归生活”,也应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表现中去寻找答案,而不是一张简单的试卷所能评价得了的。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真正“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来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是既要有能力,还要身心健康。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要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其他学科的方向标,为它们指明了方向,掌好了舵。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而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质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就要求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一些方法,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一群单纯的小学生,要让他们懂得思想教育的内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方法。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民主讨论法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常用到民主讨论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为了引起学生兴趣,采用故事讲解法

小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三、利用情景设计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四、运用典型分析法加深学生印象

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或者周边的朋友同学为典型,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典型,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也就是说要注意典型选择的针对性和突出性。学习典型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課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五、运用现实演绎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教学思想品德课的明理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讲授福建省编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可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性。在没有条件进行小品表演时,也可在课堂上分配角色,进行朗诵、对话和动作演出。

六、运用社会调查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学中需要的很多信息都可以让学生去亲自调查。判断需要信息,信息需要实际调查。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教育中应注意有所选择,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方法上应有所侧重;教师对不同内容的教材,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广大教者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基本方法的应用。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当今社会的逐渐发展,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及重视。不过对小学生来讲,思想品德的知识内容会有些难以理解,因而采用情感教学法能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思想品德内容进行理解。为此,在情感教学法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有效的应用策略进行相应的探讨分析,能使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更加有效。在目前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下,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已经有了较新的认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开始将教师的教学作为学生发展进步的外在因素,而把学生自身的素养以及能力方面的因素作为内在的影响因素,这种内在的影响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情感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和学生之间建立情感上的沟通,从而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因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情感教学,能在向学生传授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用相应的情感鼓励学生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情感教学法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情感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情感教学法主要是教师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样能在课堂中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较为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我们的学校”中描写了诸多不同的景色,每个景色都各有不同,这便是作者情感变化的体现,因而在当前将情感融入景色便会更加有利于情感教学法的实施。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也应对情感教学的融入予以重视。比如,在针对“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以及“家庭的记忆”这类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与父母多相处,感受家庭的氛围以及家庭的温馨,同时感受自己如果没有回家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以及环境变化,从而提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主题,加深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理解,有效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

(二)关注情感教学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这一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生思想品德都尚待培养,对周边的情感会有一定感知,因而对其进行情感教学以促进思想品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不仅是要进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感的感化,让学生能感同身受,进而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等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讲解“合理消费”以及“买东西的学问”这一类型的内容时,教师要向学生传达的并不仅是消费的具体理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消费,对此通过情感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资源来之不易,这样学生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应合理消费,进而培养学生的消费观,能促使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教学法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小学阶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为主要的便是提高学生道德方面的认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通过情感教学法则能更好地达成这一重要目标。小学生虽然还处于待开发的阶段,但学生对一些事物已经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强制其转变,学生可能比较难以对其进行接收,而通过情感教学法,便能让学生比较真实地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理解,从而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道德方面的认识予以培养,能帮助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情感教学法能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从而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思想道德教学中无法正确应用情感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工作能力水平的高低能极大程度地決定教学效果与质量,而教师导致情感教学无法正确应用在思想道德课堂的主要原因主要如下:首先,存在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情感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教师要利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法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情感认知。在此情况下,教师教学素养的不足就无法将正确的情感传递给小学生,很可能会导致小学生无法共情甚至理解偏差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也会导致情感教学无法应用至思想道德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他们的许多行为与对待事物的看法都是随心而动的。例如,他们对“给妈妈洗脚”这件事情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能是“感恩母亲的辛苦”,但转念间就有可能变成“妈妈的脚臭”“不洗会挨打”等成年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答案。部分教师在小学生前后言行不一、思维过于跳跃的情况下,就极易产生暴躁、不耐烦的心理。能端正态度,及时调整情绪的教师尚可维持课堂秩序,但如果教师自身的态度不端正,就很有可能导致其思维、情绪等受到小学生言行的影响,不仅无法正确应用情感教学,还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节奏,延误教学进度。最后,情感教学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元化且富有趣味性的,在此情况下教师过于死板、严肃的教学习惯就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小学生无法全身心地参与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中就无法正确理解教师讲述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想要利用情感教学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想道德知识,就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作、表情与言语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思想道德教学,发挥情感教学的最大效用。

(二)教学配套资源不足

正如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一样,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时也不应拘泥于“照本宣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载体将知识正确传递至每一名学生的心中。因此,情感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同样会受到教学配套设施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讲述爱国之情时如果想利用情感教学帮助小学生加深理解,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带领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等方式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小学生的感知力、联想力都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仅难以对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内容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理解文字以及教师“说教”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他们需要多媒体播放器、教学用具、教学活动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由此,在学校相应教学设备设施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就无法把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小学生,自然无法获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道德形象的示范与激励

情感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传授情感,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不过在目前情感教学法虽然有一定的使用,但是对榜样的力量没有足够的重视。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应重视道德形象示范与激励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有着对外界的强烈好奇,对外界的事物会进行一定的模仿。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以往或当代的优秀人物对学生进行教学,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重要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并向其学习。比如,在讲解“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等类型的课程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可以带领学生认识一些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使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从而学生便可能会发掘更多感兴趣的事物,从而对传承人进行模仿,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除此之外,在进行情感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小学生存在的好奇心进行利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事物都会下意识模仿,这样能促进学生更好发展,那么在选题以及素材选取的过程中便一定要选取正面、积极向上的资料以及人物,避免让学生接触过多的负面信息。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英雄人物对学生来说可能过于遥远,学生的模仿程度也不是很强,但是教师与家长是学生身边时时刻刻的榜样,因而教师与家长也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示范,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道德典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向正方向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品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相较于传统的理论知识传输道德示范可以让抽象化、概念化的思想品德知识变成一个具象化、形象化的人物形象或一个具体的事件,构建一个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小学生本身的模仿能力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导致小学生在辨识能力上相对较弱,而引入相应的道德模范,树立相应的道德榜样,可以发挥小学生本身模仿能力相对较强的优势和特长,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设情境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对小学生而言,大多还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思维,因而课堂的氛围十分重要,较为浓厚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将学生带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学法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与课堂内容形成共鸣,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对此,教师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阐述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视频等,使课本中对应的内容以及知识能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课本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或课堂辩论,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真正的理解。比如,在进行“完善自我,健康成长”这一个单元的讲解过程中,小学生对自我的目标可能并不明确,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小组,自己设定一个工作学习的情境进行演示,从中体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以及学会反思等的重要性,从而与内容形成情感共鸣,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发展。构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进行思考和探究,一方面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当学生在生活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和决策困境时,脑海中会回忆起当时的学习内容,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同时情境的构建和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图像资源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实现感官联动,这样学生在知识理解上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相对较少,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三)强化学生的情感实践训练

理论最终还是要应用在实践中,因而在进行情感教学法融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强化对学生的情感实践训练。在学生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本内容形成一定认知以后,对学生进行情感实践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行为规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情感实践训练中,及时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并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外进行实践体验,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公交车模拟游戏,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青年人,一部分学生扮演老年人,向学生传授尊老爱幼的思想,这样能让学生在活动娱乐中,真正意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情感实践活动是充分尊重小学生学龄特点和学龄兴趣的,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才更愿意主动思考、分析、探究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做出相应的判断,有效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渗透德育的内容和核心观点。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分析,在实践中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愈发凸显。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情感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因而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前,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更应注重情感教学法的作用,其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而在目前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妥善融入情感教学方法,首先要重视道德形象的树立与激励,小学阶段是一个极其容易被周围人影响的阶段,因而一定要向其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其次,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学。最后则要将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学生的情感实践训练,从而促进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

(吴淑媛)

上一篇: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课堂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