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论文范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中外历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历史人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着重介绍了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重要的22位历史人物。从纵向上看,有在不同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物;从横向上看,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代表人物;从地域上看,有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历史发展中的代表人物。

第一篇:中外历史论文范文

聚焦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实行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3)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4)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5)明初:推行一条鞭法。

(6)清初:实行“更名田”和地丁银制。

2.生产工具的演进:

(1)商周时期:使用木制、石制及少量的青铜农具。

(2)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

(3)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耕犁出现;桔槔灌溉。

(4)战国:铁器使用范围扩大,牛耕进一步推广。

(5)曹魏: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6)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注意:动力改革——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它解放了人力,但并不彻底;筒车则完全解放了人力。

3.兴修水利:

(1)夏、商、西周:农田水利有了较大发展。

(2)春秋:楚相孙叔敖修芍陂。

(3)战国: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江南地区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6)隋朝: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7)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总和。

(8)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1万多处。

归纳:水利的三项功用——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4.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1)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

(2)明朝: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注: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最初多为粮食作物,后来农副产品增多,很多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农本经济向商品经济逐渐过渡的趋势。此外,农作物种植的推广有南北交流的趋势。

5.生产经验总结:

(1)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2)明清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记有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

6.土地资源的开发:

(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

(3)唐朝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围湖造田,放火烧山,向山要田。

7.商品化农业的发展:

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明代引进高产农作物,明清时期,棉花、蚕桑、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其典型特征。它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2)封建土地国有制:其形式主要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

(3)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重要补充。

3.总结认识:

(1)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形式。

(2)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方向。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4)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规律(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2)由实物税逐渐向货币税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成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租庸调制为标志。

注:汉代征收的更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代役税,与募役法一样,都是纳钱代役。

(5)税种由繁多到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3.赋税制度演变说明的问题: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征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以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反映。

4.赋税制度演变反映出的实质问题:

赋税制度的变革或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5.赋税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赋税制度的制定与变革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赋税征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保证劳动者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保证社会的稳定。

应注意多角度巩固深化基础知识:

(1)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编户制度、租庸调制。

(2)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相地而衰征、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3)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4)有利于减轻农民徭役负担的赋税制度——更赋、租庸调制、两税法、募役法和一条鞭法。

(5)有利于减轻农民赋税负担的赋税制度——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6)有利于放松对农民人身控制的赋税制度——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7)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的赋税制度——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8)我国历史上为解决封建国家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而进行的赋税改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一)状况

1.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

3.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强占沦陷区的大量耕地,并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村粮荒普遍,饿殍遍地。国民政府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退。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等地开荒成绩显著。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二)中国近代重要的土地政策

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并没有真正实行。

注意:从生产关系三方面内容掌握和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空想性。

2.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注意:区分这个时期土地革命和土地革命路线的内容。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注意: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

(一)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农业合作化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以上调整也包含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政策。

延伸拓展: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可与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相关知识相联系。

注意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1)在古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2)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都是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3)减租减息是在不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减轻封建剥削。

(4)农业合作化,是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5)家庭联产承包所有制,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分户经营。

四、世界近现代史

(一)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1.英国: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也有了受雇在牧场和农场劳动的农业工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大批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开拓了国内市场。

2.法国: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购地款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但也造成了法国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使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相对比较缓慢。

3.美国:《宅地法》。

为了扭转美国南北战争的形势,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了《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这块土地就成为私有财产。这一措施调动了人民革命的积极性,加速了北方的胜利;同时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注意:理解《宅地法》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4.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在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5.俄国:农奴可以赎买份地。

1861年改革中,农奴制被废除。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

(二)苏俄和苏联的土地和农业政策

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农业方面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但这也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农业方面的内容有: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实行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4.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方针,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此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农业集体化虽然暂时有利于工业的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原则,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力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5.赫鲁晓夫当政期间重点对农业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没有打破旧的经济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

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重难点突破】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影响

(一)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民族间、地区间、中外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5.前朝农业的发展。

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深化理解:关于农业发展的原因,可从内部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加以理解:

(1)内部原因: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的改进和进步;②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③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④水利工程的兴修等。

(2)社会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②统治者的重视;③民族间、中外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二)影响

1.对手工业和商业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农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对社会风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衣食足而知荣辱”,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及维护;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又会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对经济交流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内外经济的交流和联系,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一)地位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二)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1.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2.农业是国家富强、势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民强的标志。

3.农业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一)转移进程

(二)转移规律

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转移主要是指从关中地区向黄河、长江流域的转移,由北向南转移主要是指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转移。这两种趋势相互交织,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三)转移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6.政治重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1.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五)启示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吸收最先进的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

(一)根源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

(二)影响

1.政治上: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

2.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三)封建政府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

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二者的矛盾在于争夺财源,因而历代王朝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如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虽能暂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阶级通过起义的方式,进行均田免粮,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五、自然经济

(一)总体特征

1.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3.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4.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二)解体过程

1.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了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3.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走向消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封建经济消亡。

六、重农抑商政策

(一)含义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因此,历代封建政府最基本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

(二)原因

1.农业能带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3.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4.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5.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

6.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三)实质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四)评价

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关于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作者:刘望成

第二篇:例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策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历史人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着重介绍了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重要的22位历史人物。从纵向上看,有在不同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物;从横向上看,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代表人物;从地域上看,有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历史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如何有效而快速地抓住这本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复习效率?笔者认为复习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列出每个人物事迹的核心知识点并识记。评价历史人物,首先需要了解其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把握其活动的主要脉络,注意其超出前人之处及对后来历史的影响,以此来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轨迹,对其作出客观恰当的评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材的编写是以人物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这也是其与必修课程的不同之处。

2.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与方法。评价的标准有价值标准,即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等;道德标准;等等。评价的方法有将人物放到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辩证地看历史人物,即从人物功过两方面去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即注意历史人物的阶段性特征;阶级分析法,即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等。

下面笔者以这些历史人物为例,列出复习核心知识点,并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

(2)其他措施:北击匈奴,移民实边;修筑长城;筑“五尺道”;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尊崇法家,焚书坑儒;大兴土木;等等。

2Q2689187876唐太宗

(1)隋朝末年,为李渊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2)“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完善科举制;纳谏用贤。

3.康熙

(1)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加强对西藏管理。

(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入侵。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分析:该题属于能力考查范畴。第(1)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有些考生乍一看题,会手足无措,但只要明确类似考题的命题原则与解题策略就会信心倍增。第(1)题,同学们可先通读材料,依据设问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分别概括即可回答;第(2)题,从措施和作用两方面归纳,其中“设置地方行政机构”是所学内容,其他均可从材料三中提取。该题给予我们的复习启示是平时练习应注重能力训练,包括基本的文言文阅读、分层提取信息能力训练等,以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二、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1)生活时代背景:春秋晚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井田制逐渐瓦解。

(2)思想:仁的思想;礼的思想;中庸的思想。

(3)教育:有教无类思想;因材施教原则;开创私学;整理编撰典籍。

2.柏拉图

(1)理念论: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感觉世界由个别事物构成;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2)理想国:理想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构成;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

3.亚里士多德

(1)哲学方面: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确立哲学研究的对象。

(2)其他方面:在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例2】(2012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晚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分析:该题应是近年来高考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凸显该类试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即一道题中考查两个人物,让考生比较其相似性或相异性。该题围绕孔子与柏拉图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展开,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比较概括共性、分析社会背景的能力。该题给予我们的复习启示是注意东西方思想家在观点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克伦威尔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行组建军队,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之后平定王党叛乱。

(2)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就任护国主;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

2.华盛顿

(1)独立战争时期:领导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率领大陆军将康华利将军所率英军围在约克镇(约克镇战役的全胜,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北美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开创美国民主政治:拒绝接受王位;主持制定宪法;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第二届任期结束时毅然辞职,为美国民主政治树立光辉典范。

3.拿破仑

(1)大革命时期:收复土伦,崭露头角;平定保王党人的叛乱;发动“雾月政变”,自任法国第一执政。

(2)帝国时期:对内:政治上,拿破仑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军事上,实行征兵制;法律上,编纂《拿破仑法典》。对外:发动一系列战争,多次打败反法联盟;远征俄国大败;颁布“大陆封锁令”伤害法国经济。

【例3】(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已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答案:(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拿破仑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对这一专题中的三位人物多次考查。复习建议:将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时代环境中进行客观的分析;把握历史人物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当时的社会效果与长远历史影响之间的关系。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1)辛亥革命前:创立兴中会;组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捍卫民主共和: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发动两次护法运动。

(4)国共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2,甘地

(1)事迹:留学英国;在南非成功领导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印度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思想:政治上实现印度自治;经济上提倡手工纺织,具有反工业化倾向;哲学上主张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

3.凯末尔

(1)领导民族独立运动:当选大国民议会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亲临战场指挥,打败希腊入侵;签订《洛桑和约》,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当选首任总统。

(2)改革:政治上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政教分离;经济上推行国家主义。

【例4】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甘地的经济思想复杂而独特,又充满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当我觉察到孟加拉人的勇敢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因此,他们能够恢复原始的手工纺织业。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二 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

——止默《甘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及应采取的对策,并说明甘地主张怎样的斗争形式。

(2)据材料二,说明甘地认为印度自治的中心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观点。

答案:(1)根源:英国殖民者用机器大生产取代传统的印度手工织布;对策:恢复传统手工织布劳动。斗争形式:非暴力抵抗。

(2)中心:手纺车(纺纱车)。

(3)甘地主张用手工劳动抵制机器大生产,具有反工业化倾向;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或手纺车运动)运用非暴力抵抗以振兴民族经济,培养民族自尊、自信和合作奉献精神,在争取印度民族自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分析:这一专题的三位历史人物,是亚洲觉醒的代表性人物,要注意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中审视和探究这些人物的各项活动。本题的亮点是考查甘地经济思想中的矛盾性,能力要求高。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

(1)革命活动:改“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恩格斯拟定并发表《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发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2)理论贡献:与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撰写《资本论》。

2.恩格斯

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写作;与马克思合作完成《共产党宣言》;帮助马克思整理《资本论》;创建并领导第二国际;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3.列宁

(1)实践活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理论贡献: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在《国家与革命》中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一个著名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4.毛泽东

(1)革命实践活动:参加中共一大;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等等。

(2)理论贡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理论。

5.邓小平

(1)革命实践活动:发动百色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与刘伯承一起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党的八大以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文化大革命”后期再次复出,全面整顿经济;恢复高考制度;主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创办经济特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等等。

(2)理论贡献: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例5】(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概括马克思、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构建未来社会的认识与实践以及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的能力,综合性和理论性都较强。同学们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复习时,应把握住人物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继承和不断发展,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六、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

编写《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涉猎多种学科,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

赴美留学,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建造滦河大桥;设计建造京张铁路;投身保路运动。

3.李四光

留学日本、英国;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等等。

4.牛顿

数学上提出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的初步算法;光学上证明日光即白光由七色光组成;天文学上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等。

5.爱因斯坦

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1916年将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等等。

此外,对这部分的复习还应关注热点,把握历史的脉搏,体现时代性。如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拟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日期等。

梳理人物活动的事迹,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关注时代发展方向,必能取得较好成绩。

作者:梁金贵

第三篇: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是整个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又以其各自充满个性的活动,从不同方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获得有益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智慧,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修养之一。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属于理念问题,有的属于方法和技巧问题。本文试以人教版选修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为例,来对历史人物评说教学作一些评说,目的是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为什么在最后时光冷落了我”——从一张生平年表说起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往往以人物生平年表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篇,即“走近篇”或“走近名人篇”。

下面是我校一位教师在上研究课时展示的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年表:

1.1866年,生于广东香山县一贫苦农民家庭。

2.1892年,以“最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立志“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在澳门挂牌行医,“声名鹊起”。后民族危机渐深,乃“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3.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4.1895年,准备广州起义,起义失败,流亡海外。

5.1905年,成立同盟会,阐述三民主义。

6.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辞去临时大总统,致力于实业救国,来到江阴。

8.1913年,发动和领导二次革命,失败。

9.1915年,参加反袁护国运动,失败。

10.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11.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12.1924年,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13.为争取国内和平统一,1924年患肝癌带病北上,倡导国民会议运动。

14.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这个生平年表把孙中山先生的重大历史活动浓缩其中,是评说孙中山先生的一个基本依据,可以说是上评说课的第一环。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随机将几名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年表展示出来,并作了字迹清晰与否、内容充实与否等方面的点评,然后教师出示自己编制的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年表。此环节中,教师有课前任务的布置、简单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点评和自己编制的生平年表范本的出示,但没有解决好教学中碰到的生平年表与大事年表联系和区别这一实际问题(有的学生编的是大事年表,有的学生编的是生平年表)。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点评过于表面化,没有涉及具体的编制原则和要求(如突出大事和重点、高度概括)等实质性问题,给听课者以完成教学流程规定动作的感觉。教师出示自己编制的生平年表后也只是让学生粗略看看,而没有让学生感悟到范本与自己作业有什么不同。

对孙中山先生评说是围绕着三次转变、三个阶段进行的。教师编制的生平年表中“后民族危机渐深,乃‘借医术为入世之媒’”、“上书李鸿章失败”等句子是经过集体讨论、修改课件后补充上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依据这些素材说出孙中山先生的几次转变,具体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设计是成功的。为突出三次转变,年表在关键处还加上了醒目的色彩,以突出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并为后面的评说和感悟作铺垫。在生平年表中到底要不要把“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分开或合并编制时产生了分歧。为了缩短篇幅,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合并。但大家最后还是赞同分开,因为分开了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孙中山先生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精神,为此专门在每次运动后还加上了“失败”的词语。“患肝癌带病北上”字眼也是后来补充上去的,以显示先生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爱国情操。编制生平年表、熟悉历史人物重大活动、初步感悟历史人物的伟大业绩和高尚品质是上好对历史人物评说课的基础性一环。生平年表应该被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和重点素材之一,但该教师却在实际教学的探究篇、评说篇、感悟篇中基本上抛开了生平年表而另起炉灶,没有把集体讨论的智慧结晶充分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但比教学设计更重要的是理念。理念是藏于教学设计背后的决定性因素,理念的深入人心需要假以时日,这位教师行动的不到位更说明更新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通过集体讨论后,生平年表中增加了“孙中山先生与江阴”的有关内容。孙中山先生为民主共和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以后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此时孙中山先生认为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两大任务已完成,为实现民生主义,他致力于铁路建设,决心在10年内为中国建筑20万里铁路。1912年10月19日,孙中山先生乘“联鲸”号军舰莅临江阴,建议江阴建造公路,以联结邻近的铁路。他在演讲中发出了“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的号召。江阴的中山公园、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中山路都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设立的。地方历史资源可以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间的距离,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独特素材,实践证明此举的作用明显。

二、谁主沉浮——“探究”和“评说”的一场较量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堂教学的第二篇是“探究篇”。

下面是我校教师研究备课初稿时设计的探究题:

1.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孙中山的早年生活经历指出其前两次转变的原因。

2.假如孙中山上书成功是否还会有以后的辛亥革命?

3.为什么说同盟会是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4.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5.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

6.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又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7.孙中山第三次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8.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如何?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有什么联系,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新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这种以一个个探究题为形式的教学虽以问题为主导,但问题太多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问题太多也使得教学显得冗长而琐碎。这种以一个个探究题为形式的教学是否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个预设的问题,根本不可能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实际上成为一个个被问题牵引着的木偶,没有多少思维时间和空间。由于此类问题不少是重复的,所以思维质量并不高。历史选修四属于历史人物评说课,教学的角度、方向和方法与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应有区别。既然是评说课,评说是教学的重点,以一个个探究题目来代替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说这不符合选修四的教学要求。

探究篇可以作为整个教学的组成部分,但必须是有机组成部分,它起到的是历史人物评说的辅助作用,切不可喧宾夺主。如孙中山的三次转变是本课的一条主要线索和重要脉络,转变的时代背景和原因是评说历史人物必须涉及的,而每次转变特别是重大转变都会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以上探究题1、4、5、7、8只要略作整合可以采用,其他题目可删除不用,因为前两次转变的背景基本相似,且第一次转变不是重点,所以将两次转变的原因合并探究是正确的。整个探究活动整合后的方向为:转变表现—转变原因—转变后的重要思想—转变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减少探究题目后,教学线索清晰,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评说篇和感悟篇预留了足够的时间。

三、需要医治的重症——方法的实际缺失与情感的有感无情

在完成走近篇、探究篇之后,教学的重点必然要回归到评说篇和感悟篇。

我校有位教师在上研究课时给学生提供了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原则。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符合人民愿望和国家统一。方法:一分为二,论从史出。原则: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根据教师集体讨论的建议,这位教师缩短了第二个环节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合作和评说的时间、空间和一些素材。学生通过梳理、讨论、动笔书写、小组代表发言等对孙中山先生进行评说,并谈了一些感悟和认识。但整个历史人物评说活动中,师生双方始终没有涉及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局限性方面的评论,使得“一分为二”的方法没起到实际指导作用。由于教师对特定历史环境渲染缺位,学生对专制统治的危害和民主共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然对辛亥革命功绩的情感认同不够,从而影响了对孙中山这位伟人形象在心目中建构的质量。

历史智慧和认识的获得需要依赖教师教学预设的引导。从孙中山先生生平年表设计,可感悟先生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百折不挠和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品质,可惜我校这位教师白白浪费了孙中山先生生平年表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实认识和感悟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的角度还很多,但由于这位教师提供的材料有限、材料的生动性不够、教师自己准备不充分、学生的预习只是根据教材编写生平年表、学生站起来评说的参与面明显不足,导致感悟角度、层次不够和感悟的情感激动度不足。建议教师能多看看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传记作品。此类作品选材典型,描写细致,作品中能打动教师的地方也是能打动学生的地方,这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素材,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最大功能应在此。

历史人物评说、感悟环节教学并不容易,没有师生课前的充分准备,没有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充分调动,没有师生情感的交融和共鸣,就难免显得片面和乏情。学生要多角度、多层次获得感悟和认识绝对需要课堂教学的前移或作业的前置,教学中只有真正把课堂评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重点关注教学设计向重点关注学生参与转变。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与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念的不同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改变一个人的教学理念要比改变具体教学方法难得多,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并与历史教学实际相结合才会真正改变历史课堂。教学中方法的不到位,说到底还是理念的不到位。要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教学评说课,就从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开始吧!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作者:费元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业补贴论文范文下一篇:创意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