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丧葬文化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中国丧葬文化范文

中国丧葬文化

绪 论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后历程,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因为之后还有后人对其尸体的处理--殡葬。殡葬这一行业源远流长。从考古资料来看、欧州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大约10-4万年前莫斯特文化的创造者尼安德人已有了安葬死者的习俗,并且有一定的埋葬方式。大约1800年前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山顶洞人已有了丧葬习俗,山顶洞人洞穴的一侧有一块墓地,发现了三具人骨架,死者身上有一些石珠,钻孔骨达,骨坠装饰品,另有燧石石器。山顶洞人遗赅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 远古时期,葬地的形成或选择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实行树葬或者风葬的,多为生活于树林中的民族;如我国古契丹人,将尸体悬持树上,三年后焚烧尸骨;水居民族,如独龙族村非正常死亡者,扔尸体于江河,任其飘流;中国西北的氏恙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区,火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特别特出,影响到丧葬也盛行火葬。

以上文字谨作为绪论。以下将分为葬法篇礼裕篇,分别对中国的丧葬业加以简述。

一、葬法篇 1.土葬

除汉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汉族贵族的棺木有数重,外层叫“椁”,内层叫“棺”,制作很讲究。有钱人家会在棺盖雕刻精美的动物图形。一般百姓的坟墓是很简便的,他们选择一块“吉地”之后,就在那里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后在上边堆成圆锥或土堆儿。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坟区,俗称祖坟地。每座坟头都按家族辈份的大小,前后依次排序,以便后世能辨别清楚,哪个坟属于哪一辈。人们把死后能埋入祖坟,看作一种礼遇,是做人的起码条件之一。因为许多人不能入祖坟,如优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汉族死在外乡的人,一般也不能回乡安葬,即使千里迢迢运回尸体,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谓“野鬼不能见家神”。

汉代崇尚黄色,历代帝皇都以黄色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人死后葬于土中,被认为是使灵魂得到安息最好办法。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有地则生,无地则死”的传统观念,所以土葬千百年来一直是汉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2.火葬

火葬是我国最古老,并对现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丧葬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火葬,火葬开始之时,首先在部分游牧民族中盛行,这在先秦之时就有记载。《墨子·节葬下》云:“秦之西有仪渠国,其亲戚死,聚薪柴则焚之, 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列子·杨朱》也曾记载曼平仲的话:“既死,岂其我哉,焚之亦可”,到了东汉后期,佛教也传入我国,佛教徒实行火葬,汉族一般百姓实行火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时期。《宋史·礼志二十二》说:今民人俗有所谓火化者,……河东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皆焚弃。许多地方建有“化人亭”,《大元圣政国相典章》记有: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于柴薪之上,以火焚之,这一时期的火葬,往往与家境贫穷,无钱或无地埋葬有关。有的属客死异乡,路途遥远,难以扶尸回乡而火化;个别情况属战死沙场,军情紧急,火焚了事。在民间,对部分传染病死者,也采取火化方式,这时间,汉族火葬也曾受儒学干扰,宋大祖赵匡胤、南宋高宗赵构,都曾下诏禁止火葬。 3.崖葬

崖葬又名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广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仑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枢,安放尸体。

广义的悬葬又指在石崖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的一种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结构形式。在四川三峡崖洞中,曾发现战国时代此类崖墓,这一阶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业于缓坡崖上,有的开于悬崖峭壁之中。墓分为单室墓,夫妻合葬有双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种,通常在墓室内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种图案,有的还铭刻有铭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语。 4.天葬

天葬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人民采用的一种很特殊的埋葬方式。天葬有专门的场地,那里地势平垣、开阔,中心点上得有一块平坦的石头。送葬的家属把死者抬到这里,就远远地避开。天葬场有专门的师傅。他先将尸体用绳索捆绑在石头上,然后举起锋利无比的刀子,将尸体剖开,皮肉、内脏。骨骼各自分为一堆,一般分八大块。骨骼(包括头骨)必须用石头,细细砸碎,拌上一些酥油糌粑。这些工作做完后,天葬师围绕着那石头,点燃一堆堆柴禾,并在火上洒上酥油。这时,整个天葬场烟雾滚滚,酥油的气味四下飘,不一会儿,大批的秃鹫就从四面八方飞来。性急的拥在火堆旁边,性悠的展开巨大的双翅在空中盘旋。当天葬师估计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解决问题后,便扬起双臂,向天空“呜嘎!呜嘎!”地呼唤。还不等天葬师退离葬场,成百只鹫鸟就从天上、地下一齐扑上尸堆。整个葬场你争我夺,残烟缭绕。一片啄食吞咽的声浪令人惊心动魄。再过半小时,天葬场留下几丝血污,使四野空空了。藏族人认为尸体不被吃净,死者不会升天,是不吉利的,因此总是等秃鹰饿时才举行。 送葬的人在远处目睹这个场景,心里是平静安宁的。他们认为死者已被鹫鸟带上蓝天,他的灵魂安然无恙地回到佛祖身边去了。他们心安理得地返回家园,路上没有一个人抽泣和号哭(外族人及藏族女性禁示参加天葬)。 5.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采取埋葬、火葬、风葬等等方式后,对尸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人死后即棺殓土埋葬。待三五年后尸体腐烂后再择吉日,发 开棺,检取骨殖,将骨头擦洗干净、晾干。再按照次序分头、颈、胸腰、下肢装入特制的陶瓮。俗称“金塔”。这种二次葬又称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捡骨葬,至今在福建、广东、广西的女村地区还保留此种葬俗。 6.现代葬俗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

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二、礼俗篇

汉族人丧葬礼俗繁复,此处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1.慎终追远闰月年

在闰年、闰月“慎终追元”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事情。其主要做法是在闰年、闰月给老人做寿衣寿材,取闰余成岁,增福添寿之意。

关于寿衣(也称殓衣、老衣),有许多风俗禁忌。做寿衣的料子,一般是棉的或绸子的。有洋字的不用。因为“洋”、“阳”同音,寿衣要穿到阴间去,所以不用。做寿衣一律不用缎子,因缎子与“断子”同音,是忌讳断子绝孙之意。寿衣也不能用皮、毛料制作,否则,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寿衣一般都不钉扣子,不论内衣还是外衣,一律钉原衣料缝成的带子,据说是不要结仇疙瘩(古代衣服扣是用衣料或布头儿打的算盘疙瘩),且有后继有人之意。至于寿衣的数量,一般都是单数,

三、

五、

七、九件不等,忌讳双数,恐怕死亡的凶祸再次降临。

关于寿材(棺材),棺材的用料有陶、木、石、金、铜等。春秋以后以木为主。汉族习尚以松柏制作,因为松柏象征长寿。一般不用柳木,因为柳树不结籽,唯恐有绝后之患。 2.停尸仪式

整个仪式包括为垂死之人沐浴,穿好寿衣,移上灵床、送终、买水、饭含等步骤。 所谓买水,是因为民间所取用的洗尸水往往都是买的,俗称“买水”。“买水”是以投钱入水来加以体现的,即将“阳水”变成“阴水”。买水所用的钱主要是阴钱、烧香、化纸,即纸钱。

饭含指地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及米饭之米,是指在死者嘴上放入珠玉等物。右人举行“饭含”的含义是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成为饿死鬼。古代饭含作了严格的等级限制。明代规定五品以上饭稷含珠,九品以上饭梁含小珠,庶人饭梁含钱。 3.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称,所谓“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时家里有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按照自身与死者的关系,遵旧礼成服。

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属不缝底襟、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汉人大都戴口袋顶的孝帽,上边钉有小铜钱,还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三子钉三个,其他类推。孙子辈的在孝帽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重孙辈的在孝帽上钉粉红色棉球。无论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双亲均已去世,则可蒙严,若有一亲健在,就不能蒙严,露着黑色后跟,孙子、孙女则蒙红后跟。 4.起杠

起杠,就是将棺木栓好后往起。出堂时用小杠,抬到大街时换大杠和大罩。贫户则一直是小杠到底。杠的种类,皇杠为120名杠夫,以下有64人大杠、48人大杠、32人大杠、24人、16人、8人、甚至4人、2人的穿心杠等。《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里说,前清时,皇家、王爷、贝勒用80人大杠,一品大员用64人杠,次者48人,再次者32人……,可见用杠也是根据官品等级的。

富贵人家出殡,换最后一次大杠,大罩为正式起杠。贫户不换杠、换罩。起杠时,富户烧“阴宅”(纸制房屋),一般户只烧一堆纸。多数人家在这时连灵花、剩余的“亡人香”,也一并焚化。亡人生前用的枕头要拆开,把里面的荞麦皮倒出,连同枕头套一起,放在门外大街上,由留在家里的人(未去送殡者)烧掉。 5.摔盆、打幡 与起杠同时,跪在棺前打幡的长子还要有摔盆之举,这个盆是一个底下带窟窿眼儿的瓦盆。摔的时候,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手摔,摔不碎者,忌摔二回。如果儿子太小,需大人帮助完成动作。

在汉族的许多地方,杠幡的孝子们还要拿着一根“哭丧棒”(南方有些地方称“孝子棍”,有些地方叫“孝丧棒”),哭丧棒多为木条,裹上白纸即可。据说哭丧棒的来源是因为孝子一般都哀伤,有的更会因此身体不支,于是用拐杖助走动。后来大椴发现用拐杖足以表明哀伤之深,于是形成例规,凡孝子均需柱一根拐杖,就是哭丧棒。

第二篇: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一、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分类与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丧礼是一种“凶礼”,丧礼历来都是中国礼制中的重要成份,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传统丧葬仪礼的一致性或共同性是相对的。不同时代、地域的葬礼方式有相当的不同。如果忽略其细节差异,对中国古代传统丧葬仪礼大致相同的基本过程和主旨进行概括性了解还是可能的。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按阶级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汉代以后的历朝政府,开始有官修丧礼。汉代已经开始制定王室贵族的丧葬仪礼。到了魏晋,官制丧礼制度逐渐扩及于品官,这种官制丧礼在晋、北魏、北齐、隋、唐累世均有修订。但是官修丧礼以皇室与品官之礼制为主,而不及于庶人,为了弥补官修丧礼之不足,明清两代政府都推崇朱熹的《文公家礼》,颁行天下为百姓通用。这一私修丧礼,由宋至清,普遍为士人及庶民所依循,可称为是传统丧礼的具体代表。

主要内容

古代的丧葬礼仪纷繁复杂,有20多项,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处理尸体的仪礼(殓和葬); 2.处理灵魂的仪礼(奠和祭);

3.处理生者的人际关系(家族、亲属及社会关系); 4.调适生者的情绪(心理调适)。

二、 传统的丧葬礼俗

所谓丧葬,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 葬礼部分包括停灵、报丧、吊唁、入殓、丧服、下葬、做

七、居丧等等。停灵是指人去世后不立刻埋葬,而是先把灵柩停放在某处;报丧是指停灵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和子孙选择日期将亲属去世的消息告知亲友;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亡者家属;入殓是指将亡者入棺;丧服是指人们换上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等等。居丧是指亲人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当然这是经过简化之后我归纳的丧葬礼俗,其中也去除了比如招魂等一些糟粕。古代的丧葬礼俗纷繁复杂,一些学者考证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有37项之多,包括初终、复、易服、奉体魄精神、治棺椁、讣告、沐浴饭含袭尸等等。

三、 服丧守制制度

守丧斩衰指的是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斩衰之服的丧期是三年,唐宋以前一般是二十五个月,唐宋以后一般是二十七个月。如果父母去世时不在家,那么居丧的开始时间,是指得到丧信返回家中开始守孝的时间。斩衰一般只针对父母、夫妻,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父亲早卒,是“承重孙”,祖父母去世的时候也要服斩衰。

齐衰是指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

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主要针对直系长辈,如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大功,是次于"齐衰"的丧服。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小功,是次于"大功"的丧服。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缌麻,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制三个月。在五服之外,还有袒免亲,袒免亲“遇丧则服素服,尺布缠头”。

守孝中的禁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言语服饰、饮食起居、社交娱乐、生产劳动。在言语服饰方面,要求居丧期间人们尽量少说话,甚至不说话。并且对于不同等次的服丧者,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服饰就以我们前面所说的“五服”为代表。

1.饮食起居方面,很多地方的民俗都规定丧亲之后不得吃肉饮酒,不能参加社交宴会等等。且古代对于居丧期间吃不吃、吃什么也有规定,比如,斩衰之服要先绝食三天,在虞祭(一般在葬日或葬后的第二日)之后,哭完可以吃粗粮饮水,但是不能吃菜和水果。但是,如果哀伤过度,长时间不吃饭,礼制又有最低的限定,来保证居丧者最基本的身体健康。若饮食问题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而危及居丧时,则可以不遵守上面的规定。你比如,父母比较长寿,可能居丧者年纪比较大,已经七八十岁了,你不能让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绝食三天嘛!

2.关于居住方面的禁忌主要是要求居丧者离开死者去世的房间,另辟简陋房屋独居,“结庐而居”。

3.社交娱乐方面,在殡葬和守孝期间,普遍存在着丧者亲属在社交和娱乐方面的禁忌。也不能“释服从吉”, 从事嫁娶活动。一般来说,丧属在殡葬期间及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要尽量减少社交活动。但是这部分的规定,很多都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比如居丧者身上有“晦气”,会给别人带来不幸什么的。

4.生产劳动方面,在传统的殡葬禁忌中,还或多或少、或繁或简地存在着关于丧期哀痛之人禁止参加生产活动的习俗。当然这一部分主要也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的“五服”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四、古代丧葬礼俗的特点

1.生死并重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死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它既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结束又可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新生活的开始。也就是说,人死就像搬家一样,在九泉之下依旧会好端端地生活,衣食住行与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后总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后事,调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丧礼习俗中不乏反映。譬如:把死者装进棺材时,为其准备足够的衣物,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筑坟墓时,仿照人间房屋的样式,以寓意死者在生时的居室;殡葬和祭祀时,大量焚钱烧纸,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货币等。

2.等级分明

在古代中国,如果人们在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死后丧葬待遇也会有别,例如:坟墓的高度大小、随葬品之多寡、碑志的规格等,都依据相应等级而有所不同。

首先,对死亡的称谓不同;《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死者称谓尊卑不同,可见社会等级昭然。

另外,丧仪中“饭含”的习俗也是社会等级森严的佐证。《说苑·修文》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3.孝道为先,儒家内涵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的主流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因此丧葬礼俗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丧葬礼俗中很多内容都有儒家典籍的影子。

4.形式多样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不相同,从而使丧葬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土葬和火葬是比较普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水葬、树葬、天葬、悬棺葬、瓮棺葬、屈肢葬、二次葬、割体葬,等等。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多姿多彩,形式不拘。实际上,各种葬式又昭示着人们不同的信仰象征。

五、陵墓—古人的身份象征

1.选址

古人的陵墓选址有很多种考量。首先是风水,古人认为生者与死者是相连的。要善待死去的亲人,令死者不安的话,生者就会有病痛或灾难。因此,在选择墓地的时候十分注重“风水”,讲究“福泽子孙”。

其次,古人很多时候都是“厚葬”,陪葬品十分丰富。因此,如何防止被盗墓也成了墓地选址的考量因素。史书上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悬棺的帝王,对六朝和唐代帝陵影响很大。而这种“依山凿穴”,采用不起坟丘的崖墓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盗的动机。

2.规格

古代的丧葬礼俗等级特点严明。首先是对陵墓规格有限定,比如范围、高度、围墙等有所规定。清朝礼制规定:“公侯墓地一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

其次是对棺椁以及陪葬的规格限定,《荀子·礼论》云:“天子棺撑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对于祭祀的宗庙,《礼记·王制》也有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陪葬品更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3.薄葬与厚葬

对于厚葬、薄葬来说,最主要的一个区分因素应该是整个丧葬之事耗费钱物人力的多少。思想状况和外部环境是两大主要影响因素。思想状况主要是指个人对于厚葬与薄葬看法。而外部环境则主要是经济和社会两方面。比如东晋时期,社会比较动荡,所以东晋皇帝大部分都是薄葬。这一点在其他国家也有体现,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后奈良天皇,由于皇室没钱,遗骸在放置了两个半月之后才下葬。更别提什么厚葬了。

六、 结语

中国古代史十分漫长,相应的,丧葬礼俗的诞生、发展、演变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丧葬的相应礼俗与礼俗的执行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会安定的时期或者君主专制集中时期,丧葬礼俗就会复杂一些,执行的就好一些;社会动荡或者君权衰落、礼崩乐坏的时期,丧葬礼俗就会简单一些,执行的差一些。

第三篇:丧葬文化

除汉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汉族贵族的棺木有数重,外层叫“椁”,内层叫“棺”,制作很讲究。有钱人家会在棺盖雕刻精美的动物图形。一般百姓的坟墓是很简便的,他们选择一块“吉地”之后,就在那里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后在上边堆成圆锥或土堆儿。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坟区,俗称祖坟地。每座坟头都按家族辈份的大小,前后依次排序,以便后世能辨别清楚,哪个坟属于哪一辈。人们把死后能埋入祖坟,看作一种礼遇,是做人的起码条件之一。因为许多人不能入祖坟,如优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汉族死在外乡的人,一般也不能回乡安葬,即使千里迢迢运回尸体,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谓“野鬼不能见家神”。

汉代崇尚黄色,历代帝皇都以黄色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人死后葬于土中,被认为是使灵魂得到安息最好办法。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有地则生,无地则死”的传统观念,所以土葬千百年来一直是汉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土葬一般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停尸仪式:整个仪式包括为垂死之人沐浴,穿好寿衣,移上灵床、送终、买水、饭含等步骤。所谓买水,是因为民间所取用的洗尸水往往都是买的,俗称“买水”。“买水”是以投钱入水来加以体现的,即将“阳水”变成“阴水”。买水所用的钱主要是阴钱、烧香、化纸,即纸钱。饭含指的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及米饭之米,是指在死者嘴上放入珠玉等物。

2.报丧仪式: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

3.丧服仪式:丧服,也就是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称,所谓“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时家里有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按照自身与死者的关系,遵旧礼成服。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属不缝底襟、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

4.做„七‟仪式: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5.吊唁仪式:在"做七"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现在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悠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在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主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6.入敛仪式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铺席,再铺绞,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无论贵贱尊卑,

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后,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然后用绞带捆紧。在这以后,再把布囊(称"冒",分为上下两截)套在尸体上,然后盖上被子,覆盖好尸体。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替死者穿好衣服后,"又拿一碗温和水,用一块新棉花,蘸这水,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做开光,这也是孝子亲手作的事。说是死人若不开光,下辈子必是瞎子。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以等待他生还过来。按照民间习俗,要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在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入天堂。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是最能表现也最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场合。所以,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7.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得美名,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得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收入不菲。

8.下葬仪式:下葬是最后的环节。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这些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寄意和对生命兴旺的美好愿望。

第四篇:客家丧葬文化

2014-2015年第一学期《民间文学》考查作业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 班 级:中文12-1 任课教师:罗远玲 姓名:钟雄健 学 号:12064840151 成 绩:

客家丧葬文化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富有人情味。但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

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就非常讲究礼仪,而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好了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为8个步骤,为送终、报丧、装殓、摆孝堂、发丧、安葬、做

七、捡金: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的,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细心考究客家丧葬文化,可以发现其整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生者在世所经历过的,给人的感觉死亡不是一种消失,而是生的延续。只不过丧葬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更为庄严和肃穆,再加上充满了神秘和恐怖的意味而不轻易为人所觉察。比如送终,亲朋好友、尤其是嫡亲子孙兄长守在将逝者床前等待死亡的降临,就很像其刚出生时周围的人守在临产床前等待新生的情景,只不过是前者意味着生命的消亡,而后者则意味着生命的开始。另外,丧葬的繁缛和细致也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逝者的尊重,对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荫子孙后代的重要仪式,是对古代客家文明礼仪流传和继承的一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体现。

第五篇:社会实践丧葬文化

对鲁西南地区农村丧葬文化的调查研究

学院:管理学院 班级:营销0801 姓名:孔冬冬

学号:20080510014

对鲁西南地区农村丧葬文化的调查研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文化肥沃的文化土地中,中华大地各种文化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在这之中,民间文化作为其组成部分非常重要,在带有明显的华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民间文化又有自己不同于官方正统的淳朴与自然,拥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乡土气息。在民间文化中,丧葬文化又是最富有特色种类之一。坐落在齐鲁大地上的鲁西南地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发展活力的地方,丧葬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与保护,这个地区的丧葬习俗质朴而富有特色。调查者希望通过对该地区同时也是调查 认识民间丧葬文化的深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谈到丧葬文化不得不提它所处时代,地域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背景。在古代埃及,那里的人们人为人们在世上的生活只是人生一小部分,当人们死去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在贵族社会里人们会制作木乃伊来保存自己的尸体来继续自己的人生,在古埃及国王甚至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建造宏伟的金字塔作为自己的死后的皇宫从而继续富贵的生活。在印度,释迦摩尼开创了佛教,佛教宣称人生来是为了受苦的,只有死了以后才能得到永生,佛家讲究因果报应,人在世上的的所作所为将成为他们进入天堂或地狱的标准,所以相信佛教的人在死后他的亲人会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且富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人们相信人死后会在阴间继续生活,儒家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深远,在中国社会,“孝”是很重要的文化,百善孝为先,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孝文化社会,尊敬孝敬老人父母是永恒的主题,加之中国传统的人情文化,在我国丧葬是两个最隆重的仪式之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遗弃与冲击,所以民间丧葬文化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得不到有效地保护,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可能永远的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我把传统的丧葬文化作为寒假的实践报告的主题,希望借此唤醒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今年寒假家乡的几次葬礼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没有亵渎死者的意思,阿弥陀佛)。

我的家乡位于鲁西南平原——济宁。这里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这里影响很大,我家就在孔子故里。所以这里可以说是中国葬礼文化最正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因此这里的丧葬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文化意义。

本人身在农村,由于常年在外求学,因此对本地的丧礼文化却知之甚少。所以决定对本地的丧葬文化进行一次社会实践调查,调查对象是暑假山东省济宁曲阜我村里发生的两场葬礼和对丧礼比较了解的老人,综合自己的实地调查和对专业人士的访问调查,我对鲁西南农村地区的丧葬文化完成本次调查报告。

鲁西南农村地区的葬礼持续三天,每一天都有严格的分工。子夜十二点前去世的这一天是葬礼的第一天,在这一天的工作比较简单,主要有两件:送魂和送信。送魂又被称为送路,意为将死去人的灵魂送到祖坟,有专门的知客处理这件事。知客是在村里比较有威望并且对丧礼熟悉的人。送信是将死者去世的消息告知亲戚朋友的一个流程,如果死者在晚上去世,送信可以安排在第二天。

丧礼的第二天,死者家属会布置好灵堂摆放死者的遗体,因为这时候火化车还没有来,所以遗体暂时被放在灵堂中。第二天的一大早,同村里关系比较好的邻里朋友就会来吊纸(即吊唁),前来吊纸的人一般会带一卷火纸然后在灵前磕四个头,当然是否磕头是由死者的辈分大小来决定的,另外前来吊纸的人数多寡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死者与邻里的关系,来的人多证明死者同邻里的关系和睦,人缘好,这样死者家属也会很欣慰并且觉得很有面子。反之,这说明死者并没有和邻里和睦相处,会让死者的家属更心寒。因此不管一个人的人品有多差,总会有很多人前来吊纸,本人就参加了一次吊纸:你可以感觉到一位新的客人前来吊纸,家属的哭声就会更大,更悲痛一些,然后就把火纸放在一边然后在门前磕四个头,磕头也是有讲究的,这时候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作揖一次然后跪下连续磕四个头,这又叫“懒汉”头,因为只需要作揖和跪下一次。这是主要是为了和路祭相区分,至于路祭时候的磕头方式下面再详细介绍。磕头结束后说几句安慰家属的话吊纸就算结束了。由于前来吊纸的人很多,吊纸会持续整整一上午。这也反映了鲁西南地区和睦的邻里关系和淳朴的民风。吊纸结束后火化车就会来,这时候就有迎火化和送火化两个程序。大家知道,在我国火葬其实是在1949年以后才颁布实施的,到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在我们家乡普及开来,因此这两个部分是在那以后才兴起的,这也体现了农村葬礼与时俱进的特点。当火化车来的时候,死者家属会跪在大街上等车来,磕头然后将火化车迎到家里,这个过程叫做迎火化,虽然简单却非常重要,这是礼节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对死者的爱和对每一个细节的重视。这时候忙人已经准备好了贡桌贡品,忙人是在葬礼期间帮忙处理各种杂务的人,做饭,送菜,准备桌椅等。一般由同死者家关系比较近一家子的人来担当。接下来的程序叫做填箱子,所谓填箱子即是将火纸放入专门的纸箱子中,寓意给死者准备钱到阴间消费。除了钱以外,还有纸扎的牛,房子,仆人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也出现了纸扎的电视机和电冰箱等,但是没发现有纸扎的发电机,不然怎么用这些儿家用电器呢?除非阴间已经使用了火力发电或水力发电,闲话少说,填箱子的是死者的儿女子孙和媳妇,在哀乐的伴奏下,两个人一组,边哭边往箱子里填“钱”。然后就是宴请死者和来人,“来人”是被派来带死者上路的阴间使者。在贡桌旁边摆两把椅子,分别给死者和来人用。贡菜的摆放也很有学位,其中一条就是必须有鸡鱼,并且鸡必须摆在东边而且鱼在中间。在我看来,这个过程有“吃饱了上路”的意思。将遗体送上火化车后,家属必须送走火化车,朝火化车的方向磕头。送走火化车以后,今天一天的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总的来说,在前两天,葬礼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也许这一切都是为第三天做准备吧。最隆重的礼节被安排在第三天,作为压轴。

第三天是葬礼的高潮部分,包括打坟,请魂,待客,上礼,发丧,上山,付山。下面我将对这六部分一一介绍。在清晨六七点钟的时候,忙人会去死者家的祖坟挑选一个位置挖开埋放骨灰盒,这个坑被砖,水泥砌成方形。因为现在不是整个把尸体连同棺材一块儿放进去,所以现在的的墓坑不像土葬的时候那么大。打完坟后,死者在祖坟的家就建好了。这时候差不多到吃饭的时候了,在第一天,送信的已经把死者去世的消息传达给了死者的亲戚,他们在这一天从四面八方赶来,这时候到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候,叫做待客。亲戚来了之后还需上礼金,帐子,花圈。在我们古老的中国,无论婚丧嫁娶都离不开人情关系,人情关系就需要礼钱来维系。按照同死者的关系轻重,礼金也有多少之分,上完礼金的亲戚就可以到灵堂里屋领取一份丧服作为参加丧礼的服装。这种服装可是十分具有特色的,不想我们的校服那样标准化,清一色。根据同死者及其子孙关系不同而不同。比如我在寒假参加的一场葬礼,作为同死者孙子最好的朋友,我的丧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绑在腰间,一部分系在胳膊上,当然其他关系的就跟我不同。待客结束后就要把死者的魂魄请到家里来,叫做请魂,因为接下来会给死者开追悼会。等请魂的队伍回来就要开追悼会,在我们那个地方叫发丧,其中的主要环节叫做路祭。因为追悼会是面向全村人的一场盛会,所以会在村里最主要的交通要到上举行。在追悼会开始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摔盆子”,所谓盆子即放在灵堂前的一个装火纸灰烬的盆子,灰烬象征对死者的思念和爱,一般由死者的大儿子来摔盆子,如果没有儿子也要找最近的人来摔,如果没有人为死者摔盆子的话,是很不吉利的。的等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追悼会才开始,首先,村长会致追悼词,主要内容是死者生平如何,性格如何,一般是生的光荣,死的伟大之类。主要是赞扬的话,因为死者为大嘛。村长致辞结束后的内容叫做路祭,路祭是追悼会的重头戏,基本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回来观看。知客的一句“路祭开始!”表明亲戚们可以对死者做最后的悼念。路祭亲戚的顺序根据亲戚同死者的关系远近决定,最先出场的一般是死者的侄儿们,他们的礼节也最隆重以及繁琐:走到贡桌前作揖一次,然后上香,拿起一张叠成钱的火纸烧开,浇上一杯酒,回到贡桌前,作揖,磕头。然后重复之前的动作,作揖,上香……四次!有的甚至五六次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及爱。当然这只是最繁琐的,其他人的礼节相应减轻,比如像我参加的那次葬礼,只是作揖一次然后磕四个头。一般一次路祭下来要持续两到三个小时,达到了丧礼的高峰。路祭快结束的时候知客会大声的询问:“还有没路祭的客(kei)吗?”如果没人应答,就“谢客”。路祭结束后,送葬的队伍就要上山将死者的骨灰盒买到祖坟里,等到了山上,送葬的队伍要围绕目的走三圈,每一圈结束后都必须磕头一次,每一次都有特殊的含义,分别是拜墓,拜见土地公。谢墓,感谢土地公,辞墓,离开死者。这时候的哭声会分外的大,因为死者将永远离开……

从祖坟回来,亲戚都要回家了。送走所有的亲戚,死者的家属还有一件事要做:付山。付山是指死者请以前的死去的家人吃饭。付山在夜里十二点进行,也许死人晚上是不能出来。,死者的家属(在世的)准备热乎乎的饭菜放到祖坟,磕头等候死去的亲人们享用。

付山结束后葬礼就基本结束了,拾掇玩葬礼的事宜,除了以后三年家里不贴春联死者家属又开始正常的生活。毕竟逝者已逝,生者坚强。

通过这次关于家乡丧礼的调查研究,我详细的了解了家乡丧礼的知识,丰富了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同时,学到的不仅是生硬的模式,更多的是人间的爱,对亲人离世的痛,对亲人的依恋,对亲人的——爱!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亲情总是我们心头最暖的情愫,我们最多,最原始,最直接的爱,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感觉它是那么的平凡,甚至不懂得去珍惜。可当要失去的时候,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令人难以忍受,所以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保护它。同时我也看到了真情,让我相信在这个社会上还有最真实,质朴的爱。

除了人间有爱,我还对民间文化有多了一份新的认识。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不只那些令人眼花缭乱拍手叫好的绝技绝活称得上民间文化,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文化,保护我们的生活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

为了了解更多村民对丧葬文化的认识,我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丧葬文化的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调查问卷如下:

关于鲁西南地区丧葬文化的调查研究

前言:

你好,我是本村村民,同时也是一名在校大三学生,现在正在就农村的丧礼对您进行一次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您的答案将得到妥善的保护,请不要对隐私泄露有顾虑。 正文:

(选择为单选,横线用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1. 你参加过葬礼吗?

A参加过

B没有参加过. 2. 您参加过几次葬礼? A.零次

B.一次

C.两次

D.三次及以上

3. 您对葬礼的过程清楚吗?

A.不清楚

B.比较不清楚

C.比较清楚

D.很清楚 4. 您认为现在的葬礼能体现出对死者的追思吗? A.不能

B.基本上能

D.完全能

5. 您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葬礼是否发生变化? A,是,————(请指出)

B.否 6. 您认为外来文化对本地葬礼产生影响了吗? A.是,————(请指出)

B.否 7. 您认为现在的葬礼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A.有,————(请指出)

B.没有

8. 在葬礼上看到在世的人对亲人死去的痛苦,您对生命有了什么看法? ——————————————-————————————(请回答) 调查人员:孔冬冬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3日 调查地点:(鲁西南村庄)曲阜市南辛镇北山村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题:50被采访人中有42人参加过葬礼,8个没参加葬礼的基本都是小孩子。说明参加葬礼在农村是比较普遍的,也对调查提供了便利。

第二题:50被参访人中有8位没参加过葬礼,10位参加过一次,16位参加过两次,16位参加过三次及以上。对被采访人的经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便于对答卷质量进行前后分析。

第三题:50被参访人中有1人对葬礼不清楚,5人比较不清楚,37人队葬礼比较清楚,7人对葬礼很清楚。可以看出虽然有些人每餐过葬礼,但对葬礼并不是处于一窍不通的水平,大部分人队葬礼比较清楚但只有少部分对此精通,可见村民对葬礼是比较熟悉的。

第四题:50被参访人中有0人认为葬礼无效,38人认为基本能体现思念之情,12认为葬礼完全能体现亲人对死者的爱。可见,葬礼流露出的人情打动了所有人,确实是令人感动,人心都是肉长的啊!

第五题:50被参访人中有39人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葬礼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开放式的答题也为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了便利,他们说:哀乐队比以前规模大了,纸扎的房子,车子,电视机出现了,出现了哀们(跟结婚的彩们差不多,但颜色不同)等等,只有11人认为没有改变,这里没留位置让他们表达,或许认为葬礼 的过程还没变吧。

第六题:50被参访人中有2人认为外来文化对葬礼产生了影响,他们提到了电视剧中的葬礼,原来是审题不精啊。48人认为没影响。我认为我们毕竟是农村,搞西方那一套,村里的老封建会疯掉的。

第七题:50被参访人中有15人提出改进,有的认为过程太复杂,繁琐,有的认为相对以前还是太简单,有的认为应恢复土葬,五花八门。35人为现在就挺好,也能接受。对于现在的葬礼形式是否应该改革,赞成占大多数,说明现在葬礼基本满足了村民的需求。

第八题:最后一题是开放题,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有的不会写字,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另外有些被采访者比较忙,所以就都得到了32份有效问卷,他们有的说生命脆弱,应该好好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是被提到最多的,有的说看到在世的死者家属这么伤心他们很心疼,有的说一定好好活着,并且要越过越好,越过越富。这体现了村民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珍惜。

谢谢,结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组工干部形象范文下一篇:中国文史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