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2-09-10

在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也是改革潮流中的大势所趋, 同时也是由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决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打好坚实的基础, 才能为接收更高水平的教育做好准备。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下, 现在小学数学课题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小学数学课题教学的现状

通过调查显示,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 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没有重视教育政策的实施, 也没有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意义。在教育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 以知识传授为重点, 采用题海战术等, 导致课堂缺乏应有的活力与生机, 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则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用温和认真的态度公平地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 要对学生十足的关怀、信任和热爱,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全心全意地在和他们交朋友。老师要用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 增强学生对自我的信心, 实时地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 让学生产生自我认同感和集体认同感, 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友好、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培养学习的兴趣

1.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动手、动脑。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情景教学方法,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情景创设得好, 能够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创造空间, 激发学生积极地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题教学时, 首先做好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学习方法, 在这里具体是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二是情感教学的方式, 鼓励学生对已学习的知识进行二次掌握和回顾。这样以来, 就能够鼓励学生利用旧知识来找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研究, 然后学生把研究得出的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并画出解算的图示, 进行展示, 一共得到了六种既符合数学逻辑又准确的解题方法。由此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再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 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创造性活动, 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善于利用教材中一些新奇因素,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年龄较小, 处在成长的关键期。所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必须要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入手, 抓住他们的兴趣, 用好奇来引导学生。“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更是创新潜在的能力因素之一。举个很简单的教学例子来说明, 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 在教学开展初设置了一个抢答的环节, 让同学们进行抢答竞赛, 当然在这个环节中设置的题目都十分的简单且都在学生学习的范围内, 比如这题:“给出一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然后让分别学生回答, 2个、3个、4个等小正方形并排排列出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们争先恐后, 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 带动了所有学生的情绪。可是当题目难度增加时, 学生们变得出奇的安静, 都避而不答。这时候正是教师出击的机会。老师迅速问道:“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啊?”学生们情绪非常高涨说:“想!”“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找出这个题的规律”老师说。在这样的情况下, 通过环节的设置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即便是遇到难而不会的新知识点, 学生仍然会保持着继续探索的兴致, 这样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其探索精神的培养。

3.实时地给予学生鼓励, 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学生之间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渴望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从心理学上讲, 成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而这种向上的情绪本身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 它能够促使学生去追求更加成功的情绪体验, 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求知。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方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各个环节,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成功, 从而激烈他们自主的去探索。

(三)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现问题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 难得的是能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所以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 并且要大胆的提出质疑, 多问几个“为什么”远远胜过于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 经常提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法宝。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对未知事物的创造, 需要的正是人类那无限的想象力。想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进行分数教学时, 可以对同一图形采用不同的组合样式来展示, 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的抽象性。

3.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是指通过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来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这个过程就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的启发学生, 鼓励学生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个老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探讨, 得到了具体的培养措施和方法。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方式, 创设出了更加和谐与活力的教学环境, 也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丰富的借鉴经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献资源采访与图书馆馆藏利用的关系思考下一篇:弹簧夹具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