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人才文化研究论文

2022-05-0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商务人才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的关联,探索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建构的原则、方法与相关内容,为下一阶段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转化实施确定方向,为进一步细化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搭建框架。

商务人才文化研究论文 篇1:

基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满足本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高校要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应根据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加强与社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进而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付明端(1970- ),女,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文化研究。(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已逐渐成为一种跨越国界、民族和文化的强势语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拟探讨区域经济对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重新定位

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变体。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经济、贸易、财会、管理、法律和文化等诸多人文领域。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

21世纪对商务英语教育的挑战是巨大的,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企业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功底,更要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为外语只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来看,更多需要外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人才。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区域特点,本着服务区域经济,满足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商贸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构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教学理念:以复合求立足,以特色谋发展。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重新审视和制定培养商务型外语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首先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对商务英语教育的促进,又要看到其带来的冲击。要防止市场的短视性、逐利性和盲目性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针对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的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外语专业应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经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2.办学方向:立足本土,面向全球。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把国际化、本土化结合起来。商务英语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的趋势,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培育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适应全球经济需求的高级商务人才。而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增长日益放缓的情况下,促进本土经济发展尤其重要。商务英语教育和本土经济的结合是促进本土经济的有利因素。商务英语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与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再生性要素(主要指人力、科技)、牵动性要素和制动性要素直接对区域经济的运行发生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素质商务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同时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高素质人才能使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能够通过利用其他资源弥补某些资源的稀缺;高素质人才本身就是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替代品。

3.知识结构:培养有特色的复合型商务人才。未来的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与国之间、多目标、多方式的交流方面,不同经济、贸易、政治、文化背景的交往空前广泛。网络贸易、电子商务使信息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充当主角,而英语作为世界各地的“通用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信息载体角色。这种国际商务特征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有了更全面的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在精通外语的基础上至少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并能以外语作为认知和交际工具从事该专业工作。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用外语去从事各种商务活动。

第二,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者,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和运用该语言。为此,首先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及风土人情等。这样有助于理解英美等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减少文化障碍和“文化休克”。此外,也不能忽视本国文化的教学,要将本民族文化材料列入英语教科书。

三、加大校企合作,加强与社会、地方政府的联系

1.加大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为了加强商务英语学科专业建设,在完善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学校要广泛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建立健全校外实验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确定企业课程模块、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文件。企业课程包括: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培育、市场与营销、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内外贸业务实务、行业英语。企业课程和顶岗实习都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或企业培训讲师负责。根据涉外商务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课程,构建语言文化基础、商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拓展等三个模块构成的课程群;同时,召开专题研讨会,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各种校企互动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在参与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逐步做到了让用人单位参与到专业基本建设和其他教学环节中,促进了学校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同时,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英语基础扎实、商务技能娴熟、职业素质全面”的高技能涉外商务人才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也满足了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教学环节脱离实际的问题。

2.加强与社会、地方政府的联系,服务区域经济。高等院校理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专业特色和发展优势,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形成复合型现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培养的人才若不能很好地为区域发展服务,就很难说为全国服务,更难以体现出办学特色。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

此外,地方性院校要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形成多功能的社会服务网络,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商务英语服务团队和校企合作商务研发团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校县(区)共建新农村服务体系,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从而实现学科发展与经济创收的双赢。

四、结语

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外语专业的支柱和主体。在精通外语的基础上,复合型的商务人才还要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并能够成功开展文化交流。因此,商务外语教育要在体现语言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加强专业建设力度,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高等教育、政府和企业要携手创建良性互动模式,共同探讨一种新的能力型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清高.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推动从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J].从化市科技论坛,2004(12).

[2]胡文仲,等.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萨莫瓦,等.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万莉.区域经济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J].决策与探索,2003(5).

[5]王海林,罗光勇.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及评价[J].研究与咨询,2001(8).

[6]Amove R.F.Introduction:Refram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A].Arnove and Torres.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C].New York: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3.

作者:付明端

商务人才文化研究论文 篇2: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传统文化体系的建构

摘    要: 本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的关联,探索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建构的原则、方法与相关内容,为下一阶段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转化实施确定方向,为进一步细化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搭建框架。

关键词: 传统文化体系    高校    电商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担当着培养“2025中国制造”人才的重担,针对当前的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共识。中国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升,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基础文化教育。

对于传统文化在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已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分析。总的说来,多元文化导致的价值迷惘,使得部分青年学生忽视传统思想价值的优势,失掉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一些社会不正之风导致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弱化,使得青年学生道德规范不强。传统文化在很多专业领域、行业中都是缺位状态。目前尚不能摆脱“功利化”教育追求的高校,很难有心情和时间潜心专业领域的文化研究;初露头角的大学毕业生为立足社会求生存不敢有职场“懈怠”。面对市场经济的青年大学生难以获得全面发展自身的自由。一些从事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疲于应付专业精进提升,常常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探寻,由此,传统文化与高校师生有了更多的分离。

一、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关联

近十多年来迅猛发展的额电子商务,凭借不断推荐的网络技术、广阔的覆盖面和物联优势等,正在改变国人的生产生活。无论从培养国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从电子商务专业提质升级等角度,将优秀传统文化植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都是符合时代所趋,也势在必行。高校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针对当前电商行业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出现的困厄局面,要找到切合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相关点,探索专业人才文化体系建设,探寻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可行性路径,这既呼应了时代召唤,又是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博。以时代、学科、以流传情况等各种分类方式很难穷举其尽。在中华民族中,几千年的沉积形成不少独有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固化为实体,有文学作品、声腔、器物等。后者在今天多数成为文物或收藏品,被妥善保管,常常不与世人亲近。但内隐的文化则常常通过抽象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1]。无论外显的文化形态还是无形的精神观念,都有着诸多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相关联的地方。

以傳统文化中普遍认同的“和”这一生存智慧为例。天地人和、和气生财……“和”的观念体现在人们生活各方面。“和”的功用在于调和。在电子商务专业领域,从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各环节的协同工作,到网络客服沟通技巧,甚至产品的营销推广,都离不开“和”这一传统思想智慧。电子商务活动以销售网站为“调和之器”,综合前期开发、运营维护、物流等多环节,平衡协调,使之实现效率的最大化。网站设计是否符合产品风格定位、布局是否和谐合理,是否满足运营需求;网路客服能否与消费者进行和谐沟通,化解疑问或者矛盾,最终转化为销售财富;电子商务产品的广告文案写作是否能体现产品特性和优势、图文搭配是否和谐;还有在整个行业领域,能否在同质化中寻找突破,与其他同行和谐共处,都是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和”的智慧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观”的体现。

先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将隐形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象化,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过程中,既可以有思想理论方面的植入,又可以应用到实际教育实践中。如传统文化中的民本观念、和谐思想、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等抽象内容,可以落实到电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诚实守信意识,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电商专业的教材、课程设置,诸如电商企业的人才培训过程中,建立相应行业的传统文化体系等。

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当中去”。在传统文化与蓬勃发展且辐射影响巨大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之间,应当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优秀传统文化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行仁爱责任培养、价值观引导、精神引领等,让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涤清迷离、困顿。把传统文化作为专业教育的工具,贯注到电商人才培养中,形成“电商+文化=国货品牌”的健康、优质氛围。诚然,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新形态中的应用转化尚有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克服,但是作为伟大民族的深厚积淀,理清思路,不断探索实践,定将收获双赢局面。

二、建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传统文化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1.客观分析,以问题为导向。

传统文化的内容瀚如星海。在构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传统文化体系的过程中,不能细大不捐,包罗万千。必须理性分析电子商务行业、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甄选切合电子商务专业领域、教育人才培养的传统文化内容。

当前,传统文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并肩而行。在学习互鉴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不良经济消费文化中败下阵来,忘却或者忽视中国传统文化,集体意识淡薄。这些缺少文化认同的人如无根之木,在生产生活中表现为责任担当意识弱,进取心不强。建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传统文化体系,首先要确定的是强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深挖思考如何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这一路径,解决崇洋媚外、多元一体中传统文化优势和自信不足的问题。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层面,专业内学科交叉多、跨多大,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出发,认为该文化体系包含的内容应考虑:

一是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思想价值观相结合的内容。纵观专业领域的杰出者,无不有着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对于国家、对社会、对“利”与“义”都有着正确的价值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丰富的思想智慧,是教育人才培养可以撷取的思想宝库。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守正是电商专业教育思想引领、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思想基础。其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已属于此类[2]。

二是与新时代行业、市场、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规范的内容。健全的人格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电商从业环境良莠不齐,对于未来电商从业者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心理层面、人格层面的塑造可以到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为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精神树立服务。

三要与行业人才培养发展动力不足相结合。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多精彩的内容,认为学习具有功利价值,但要实现它必须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关乎人才未来的发展。当前电商行业中,不少人满足于单个领域的工作,或者止步于粗浅层次的交叉融合。社会对于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依旧求贤若渴。传统文化包含求真、思辨、创新、工匠精神等思想意蕴。这些不仅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内在诉求,而且是专业现代化推进提升的必然要求。

2.统筹兼顾,进行目标设计。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建立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联后,应采取问题驱动的方式设定目标,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运用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界限。这一文化目标的设定包括高校的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和电商产业人才培训两个维度。

在高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重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文化体系。联合传统文化学科的师资力量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根据电商专业的发展方向,比如电商运营方向、跨境电商方向、移动电商方向、农村电商方向等,确定学生的文化培养目标。电商运营方向的侧重协调各方、资源共建的传统文化智慧;跨境电商方向侧重传统文化识别、认知、传承;农村电商方向侧重区域传统文化承袭、特色打造,使传统文化实现现代承接、转化等。具体到课程教学中,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商务谈判”“电商策划与文案写作”“管理学”“电子商务网站架构”等课程的传统文化嫁接。在电子商务的实训环节,通过文创产品的打造案例等,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等。综合教学、实训,最终,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人才的传统文化培养定位。

电商产业人才培训是高校電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延伸。文化是一种经年累月的传承和影响,因此,对于学生的企业实训或者实习就业,都应纳入传统文化。作为厚载的精神文化资源库,传统文化为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人员成长提供沃土。目前,一些高校与电商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一些注重文化的电商企业,对于实习实训学生的职业素养、传统文化修养都会制定相应的要求。

3.突出人本为主,采取可行性方案。

在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文化体系建设中,我们还要从教育角度出发,遵循“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各项研究。在教授过程中,应根据职院学生特点,确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建构体系。多维视角,平等倾听诉求,着眼发挥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取代专业教育的核心地位,但现有的传统文化习得可以通过兴趣引导、正反案例等方式,调动职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成传统美德的传承发扬、人文精神的锻造、文化智慧的生成等。

突出人本思想还要注意思考选取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否符合实现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要求。传统文化通古连今,涉足的内容可谓包罗万千。一些与现代高等教育专业发展相关的内容,因为文献散佚不全、研究力量微弱等难以实现与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因此,在探索电商专业文化体系时,不必求新求奇走偏门,而要寻求普遍适用,有利于现实转化的相关内容。一般说来,可以明确到人才培养标准中、进入课本教材中、融入实习实训中的优秀代表资源。

三、传统文化内容的现代性转化

1.儒家、法家文化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对理想人格的全面塑造,其中“仁、义、信”三项与法家思想中的“信”是跟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对于国、家和他人的仁爱和诚信,都包含其中。儒家学派: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泛爱众”、义利观,以及后世的传承演绎,都是对现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典材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得、人无信无以立……以“仁”为里、以“礼”为表的儒家人格范式,在电商人才培养中,正是高校要实现的德育育人目标。在电商平台各个领域的商品销售中,学习者和从业者以法家法治为核心,用商鞅、韩非子确立的契约精神和平等观念开展各类活动,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古为今用,焕发出传统文化的新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树立和爱国主题教育。

2.墨家、兵家文化中商业元素的转化。

墨家是最早进行手工业创造的思想流派,鲁班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匠之一。较之其他,在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中,墨、班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无出其右。墨子制造斧、盾、木弩、蚤爪、连挺等军事工具;鲁班更是“百工之祖”,他巧技制器,发明各类手工工具,博施济众,带动其他领域更快发展。墨家文化中还有重视实践的内容,其“志功合一”“述而且作”的有关论述,对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具有很强的现实创造性。而兵家思想中讲究的“天时地利人和”,电商人才培养了解政策、市场、时节等各种关系的和谐理论和谋动的方法论。

3.儒家、道家中人文情怀的运用。

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推己及人、以和为贵”、道家的“上善若水、独立守神”等思想中,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体现了美、善的人文情怀。儒家先贤们提出“仁爱”的观点,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主张有教无类,强调集体中的和谐,即“和”。道家从万物平等的角度,提出天人合一、扬弃我执,从而树立宇宙生态观和达到精神上的永存。在电商人才培养中,无论是网站设计、平台客服还是后端运维的课程教学,都强调在工作沟通实施中的人文关怀。这也应成为电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之一。

在当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建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传统文化体系的研究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性转化的一个子项目。仅从此项看,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育人环境至关重要。相关政策推进、传统文化基地建设、载体平台搭建……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社会、高校、企业各方多管齐下,开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文化体系建构,符合时代潮流,富有多重价值。专业文化体系构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它的打造不是一时一处的改革,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韧性,持续推进后续探索。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进行教育转化,实现新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仲呈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方略[J].音乐传播,2017(02):1-5.

[2]宋向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34-38.

[3]梁健惠.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及转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30-133.

[4]王学伟,宋爽.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党政干部学刊,2018(10):72-76.

[5]银洁.传统文化中人文情怀在现代思政教育中的需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49-50.

[6]杜喆.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关怀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10-3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18CGD03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K19BZY045)。

作者:吴婷 陈菊香 倪曼蒂

商务人才文化研究论文 篇3:

新时代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课题: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十四五”规划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JLDS38

摘要: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高校的文化建设工作也随之进入新的时期,高校作为信息文化传播主要阵地,所肩负责任也越加重要,高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出独特的品牌文化,让电子商务学生在接受这些文化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向好的方向发展,保证培养人才策略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高校品牌文化内涵,分析了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建设重要性以及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队伍建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品牌文化;电子商务;策略

我国电子商务出现时间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孵化阶段到现在的全面发展,电子商务已经与人们生活相互融合,实现了在各个行业进行普及。目前,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关注度也在增加,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源动力。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进步中,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能让国家参与到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内高校具备的社会责任主要是对人才开展培养,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进步过程中,选择使用何种方式建立一支有素养、有文化的团队,对高校品牌文化发展的意义越加明显。

1高校品牌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在经济学领域,主要是对某一个品牌赋予丰富文化内涵,具备鲜明产品信息定位。国内对品牌概念在认知过程中,其与其的产品或者所提供出来服务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在生活中能满足人们实际需要,能为品牌经营者带来相应经济利益。从实际使用情况上分析,有些品牌属于有实物、有些品牌属于虚拟形式,从高校角度来说,高校文化属于无形的品牌。这种品牌形成主要是校内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中所展示的价值,能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内涵较为丰富,品牌质量过硬。通过对高校品牌构成分析,其主要是文化内涵、学校运营以及文化标签等。高校建立品牌主要是将教育服务系统延展,根据消费人员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共同决定的[1]。国内高校与其他教育之间差异较为明显,高校内所建立校训和教学风气等均是简短易懂,能对学校发展以及文化概括并且系统地总结,在学生接受教育中能将学校中教学要求执行下去。高校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接受基本文化理论知识、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产业化教学模式能让教学质量,对学生服务系统提高。在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育人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家庭对学生未来发展期望以及与各个企业开展资源整合,让高职院校办学效率提升,在不断发展中学校的价会向正方向发展。高校品牌文化的建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政府提供出来政策以及学校资源支持等,这属于学校发展中的无形资产,也是在激烈教学市场竞争中关键因素,属于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2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建设重要性

2.1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企业想要发展进步,人才是所有影响因素中的重点部分。高校发展中的文化力量对学生的思想境界产生影响,较为熟知的是对学生思想性格、心灵升华以及师生之间和谐感情促进所起到的作用明显,所具备的重要性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进行替代的。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进步过程中,高校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让独具特色文化在激烈高校竞争中崭露头角。因此,高校在完成品牌文化建设以后,能实现高校快速发展进步,将高校在招生和办学中竞争力全面提高,实现高校长久稳定发展。

2.2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

现阶段,对电子商务人才开展培训主要是在高校内,高校能在教学中建立其统一化的教学标准,将电子商务发展历程、未来市场中的优势以及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将电子商务的知识掌握。高校在建立完成品牌文化以后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三观产生正向影响。高校所掌握电商知识均是最为先进的内容,学生在掌握教师所传输的知识后,在想法以及工作模式上能实现创新,在步入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人才的需求。

2.3高校顺应时代变化的重要体现

高校文化属于社会发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对电子商务文化开展建设中,首先,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环境上的改善,让教师和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有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2]。学校在对学生产生影响过程中,能形成辐射性模式对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出帮助。因此,高校在实行文化建设时,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进步,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3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现状

3.1相关体制不健全,缺少统一规划

电子商务品牌化建设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很多高校管理者在思想上不能做出正确认知,造成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品牌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所下达的任务,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展示,不能对品牌文化建设的规律全面地做出掌握,在对文化品牌团队建设时人员的选择上不能达到实际的要求,造成团队队员整体素质出现偏低的情况,甚至也存在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品牌文化融入到校园师资队伍建设中。另外,高校在推出品牌文化建设后,并不能提供出相应的费用预算和资金上的支持,造成队员所具备的积极性出现严重不足,对高校内的品牌文化建设产生严重影响。

3.2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

高校在建立品牌文化时,对这个团队具有明确的要求,需要团队中的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这项工作属于长期的任务,科学理论属于必不可少的项目,因此,高校在品牌文化建设中,需要将文化发展的周期以及规律做出掌握,将国外发展中的先进科学理念充分結合,实现高校品牌文化快速发展进步。但是,在品牌文化建设实际开展时,教育部门管理者不能给予足够关注,主要是短时间进行资金投入不能获取实际效果。高校内对品牌文化建设不能深入地开展理论上的研究分析,造成品牌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现阶段,理论型学家已经关注到了品牌文化建设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对文化发展的机制不能有效地开展,理论数据的缺失造成品牌文化建设处于落后状态。

3.3工作阵地与品牌文化平台不够完善

现阶段,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线下开展教学任务,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互结合模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品牌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足的情况,特别是队伍建设上不能形成一个合适平台,这个团队中成员不能与学生开展有效交流,结果是电子商务专业内的学生和教师不能掌握品牌文化建设中的关键点。未能建立其专业的品牌文化平台让很多人不能对网络信息化知识作出掌握,信息之间也不能相互地交流,造成品牌文化建设不能达到预期。

4 加强高校电子商务品牌文化队伍建设的相关策略

4.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品牌文化想要快速建立并推行下去,团队建设属于所有工作中的重点部分,教育管理部门需要站从全局开展考虑,让品牌文化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服务,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品牌文化队伍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规划保证人才队伍建设,能符合品牌文化建设的需求。高校内管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对现有的队伍建设机制开展完善工作,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要将自身的职责进行明确,定期召开会议确认品牌文化建设是否达到预期[3]。另外,高校也要对品牌文化建设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让学校对教育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完善并升级,在政策上做出支持,对存在问题的制度作出升级,保证品牌文化建设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高校也要将在电子商务开展中,表现优异的人员吸入到团队中来,借助媒体的优势对品牌文化进行宣传。

4.2完善品牌文化队伍的人员选拔与准入制度

现阶段,高校中品牌文化队伍中主要是以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为主,也包含了一部分经济学教师和科研型教师,这部分教师能对电商经济以及理论知识作出研究,形成专业化的理论制度,高校在对人才开展选择时,要对进入这一团队中的工作人员严格管理,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丰富的人员,才能进入团队中来,团队中的人员也要严格接受培训,校园管理者将现有福利制度进行完善,实行严肃的考核制度,保证团队中人才的积极性。对考核中出现不合格工作人员,也要定期从团队中淘汰,保证团队能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

4.3加强品牌文化的宣传与传播

现阶段,很多高校内学生听过品牌文化这一概念,但是,并没有对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能建立其专业化品牌文化观念,也不能加入到品牌文化建设中来,造成品牌文化建设不能达到要求。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开展宣传工作,对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进行转变,让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让其在思想上接受品牌文化,改变原本落后的思想。

4.4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同步发展

高校也要定期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让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学习和培训,实现产业化的结合模式。高校与企业在开展合作过程中,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校和企业能实现资源上的共享,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在合作中能实现电子商务管理制度发展,形成独特的品牌发展文化,校园和企业深入合作时,能将双方具备的优势深刻地展示出来,实现双方合作上的共赢。

5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文化发展则国家进步,国家不能形成文化发展自信,也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属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要将自身具备责任作出明确,形成品牌文化。在品牌文化建设中将更多优秀的人才吸入到团队中来,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邦圣. 高校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14):2.

[2] 杨志鹏. 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建设内涵,实践意义和路径探析[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20(3):2.

[3] 杜君. 职业院校電子商务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 大众标准化, 2021(20):3.

作者信息:郭邦圣、男、汉族、山东省日照市人,讲师,本科学士,1986年10月出生, 主要从事高校文化研究、党建研究,单位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邮箱:515412260@qq.com。

作者:郭邦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务英语教学方案论文下一篇:历史课堂初中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