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的一般过程范文

2022-06-23

第一篇:求职的一般过程范文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目标定向】

1. 了解信息获取的过程。。 2. 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

3. 能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获取信息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个体学习】

通过阅读课本P14-18,了解以下内容: 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1.定位信息需求 2.选择信息来源 3.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 4.评价信息

【同伴互导】

假设明天的课外活动,我们全班要去爬山。由于近几天的天气不好,事先我们必须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那种最好,为什么?

可能采取的方式有上网,听收音机,听广播,打电话。由于学校附近没有网吧,看电视,听广播又不方便,而学校有很多电话亭,所以打电话这种方式最方便。

诱导:根据获取天气信息的四个环节能否推导出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教师解难】

1.定位信息需求

确定信息需求,包括时间范围(When)、地点范围(Where)、地域范围(What) 目的:可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减少信息获取的工作量。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信息需求有所需要的信息的要求,表现方面:

①信息的时间范围;②信息的地域范围;③信息的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来源

(1)文献型信息源

例子:报刊、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

优点:全面、系统、可靠清晰、明确

了解奥运会资料,若采用查找文献,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获取信息量的速度慢、可信度一般,查找费力(必须知道哪本书上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2)口头型信息源(个人信息源)

例子:同学、朋友、亲戚、父母、老师

优点:灵活、方便

不足:信息带有主观万分多、看法不一致、观点多且片面

(3)电子型信息源

了解奥运会资料,收听广播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新闻节目;看电视,浏览时间长,缺乏系统性,但可以作为获取奥运会信息的补充来源;打电话,费用贵,不合算;上网固然可以获取丰富的奥运会信息,但由于时间与条件限制,一般不适合采用。

优点:更新快、范围广、易复制、生动直观

不足:需要一定的设备

(4)实物型信息源

例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 优点:直观、真切

不足:信息零星、表面,往往稍纵即逝

获取信息过程,不宜采用单独一种信息源,不同的信息来源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如:报纸与网络联姻,电视与网络、电话互动,网络与报纸、电视、广播同步

练习:刘蕾为了获取天气信息,她最后确定拔打121电话查询,这种属于电子型信息源。

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的过程:

①可以根据需求和已有条件去掉一些不合适的信息来源。

②从最方便、性价比最好的信息来源尝试。

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网查找或看电视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践法

去图书馆借书:利用书架上的图书分类进行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计算机检索系统 4.评价信息

(1)它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

(2)评价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如: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时效。

例:如何评价网上的信息?

1.从页面上部或底部寻找作者姓名、组织机构名称或公司名称。

2.从URL上可以得到一些该网站的线索。

.edu是教育类网站。

.gov或.gov.cn是政府网站,一般比较权威、可靠,不会随意发布不准确的信息。

.com或.com.cn是商业网站,最常见。

.net网络服务公司,为商业或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org一般是非赢利性组织,其观点可能带有倾向性。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3.点到该站点的主页上,看一下该组织的相关资料。

4.利用搜索引擎查一下关于该组织或个人的其他资料

5.从页面顶部或底部查看该网页的最近更新日期。

【练习检测】

1. 地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南黄海奇葩-蛎蚜山"这一生物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后,要求同学收集有关蛎蚜生活习性的资料,并用Word编辑成一个研究报告。下列哪些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 C ) A. 去学校和社会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 B. 找相关专家咨询

C. 去蛎蚜山实地考察并用数码设备采集相关资料 D. 去商店购买相关的资料光盘 2. 下列活动不适合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是( C ) A. 获得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B. 对网站内容进行修改

C. 在物理实验室验证"马德堡半球实验" D. 准备期末考试复习,进行资料整理 3. 某同学有暑期去北京旅游的想法,事前想比较详细地了解一些旅游地的信息,最为经济、快捷的了解途经是( A ) A. 通过上网用搜索引擎搜索当地的有关情况 B. 通过打电话向当地旅游部门咨询 C. 通过查找图书资料了解 D. 向去过该地区的同学了解 4. 张华同学“研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过程如下:①连接电路;②观察电表读数;③记录数据;④计算结果;⑤总结规律;⑥填写实验报告;⑦提交作业。其中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是( A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5. 张阳同学想购买某种品牌的一台计算机,他通过访问该公司的网站,了解了各种型号计算机配置信息。张阳了解计算机配置信息的过程属于( C ) A. 加工信息 B. 选择信息来源 C. 获取信息 D. 发布信息 6. 7. 8. 信息获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C ) 黄锋有一道物理题目不会做,他决定第二天去问老师。他的决定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B ) 小明全家准备国庆长假去黄山旅游,由小明负责安排游玩路线,为了安排好这次活动,小明决定到网上搜索一下有关信息。他决定到网上搜索信息的行为,属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哪一环节?( B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9. 朱明做“验证欧姆定律”实验后,分析时发现有数据测量错了,需要重做实验。“需要重做实验”的结论是下列哪个过程中得出的? ( C ) A. 获取信息 B. 加工信息 C. 评价信息 D. 存储信息

10. 李刚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太湖蓝藻问题开展研究。小组成员采用了问卷、采访、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了近来太湖水质的相关数据,但他们发现数据不完全一致。他们就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讨论,这种行为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 ( D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D. 评价信息

11. 信息获取的过程可分为4个环节,小明在获取有关奥运会历史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对上网找到的奥运会历史信息进行筛选,这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D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12. 某同学在新华网上关注到这样一条新闻:"雪龙号冰区受阻,停船等待探冰队员寻找新航行路线。"该信息属于什么类型的信息?( C ) A. 文献型 B. 口头型 C. 电子型 D. 实物型

13. 小华发现班级里许多同学的视力下降了,准备出一期宣传保护视力的板报。小华到"中国青少年视力健康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这一信息来源属于( D ) A. 口头型 B. 文献型 C. 实物型 D. 电子型 14. 下列信息来源属于文献型信息源的是( D )

3 A. 选择信息来源 B.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C. 明确信息需求 D. 鉴别评价信息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处理信息 D. 评价信息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A. 海报 B. 老师 C. 同学 D. 图书

15. 某同学欲获取本班同学家庭电脑拥有量的信息,最佳获取信息的方法是( B ) A. 观察法 B. 问卷调查法 C. 网络检索法 D. 实验法 16. 以下有关获取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获取任何信息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访问网络

B. 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的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拨打121电话查询台,因为收费信息更准确 C. 直接获取信息留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因此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时,都应该用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 D. 在获取信息时,选择什么信息来源、使用什么获取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7. 高二(2)班要在学校网站上发布元旦晚会的相关图片新闻。下列设备中,可以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B ) A. 手写板 B. 数码相机 C. 麦克风 D. mp3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C ) A. 扫描仪 B. 录音笔 C. 打印机 D. 数码相机 19.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D ) A. 摄像头 B. 扫描仪 C. 数码照相机 D. 触摸屏 20. 下列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 A ) A. 扫描仪 B. 电视机 C. 打印机 D. 显示屏

21. 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准备到森林公园拍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用以制作演示文稿。他应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 B ) A. 数码相机、扫描仪

C. 光学相机、视频采集卡

B.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D. 光学相机、扫描仪

22. 欲截取计算机屏幕上的某个画面,下列方案中最简便的是( B ) A. 使用数码像机拍摄 B. 使用"PrintScreen"键

C. 使用扫描仪扫描 D. 必须安装专用计算机屏幕截图软件来截取

23. 陈帅花想和远在深圳打工的爸爸进行QQ视频聊天,可QQ提示说“没有检测到视频设备”,请问她应去购买的设备是( A ) A. 摄像头 B. 网卡 C. 扫描仪 D. 视频采集卡

24. 要将书籍上的插图转换为数字图像,不可取的做法是( D ) A. 用数码相机拍摄

B. 用扫描仪扫描

C. 用可拍照手机拍摄 D. 用胶片照相机拍摄并冲印出照片

【评价学习】

4 淮安市车桥中学——信息技术基础导学案(3)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练习

【知识点】

1.定位信息需求

确定信息需求,包括时间范围(When)、地点范围(Where)、地域范围(What) 2.选择信息来源

(1)文献型信息源

优点:全面、系统、可靠清晰、明确

(2)口头型信息源(个人信息源)

优点:灵活、方便

不足:信息带有主观万分多、看法不一致、观点多且片面

(3)电子型信息源

优点:更新快、范围广、易复制、生动直观

不足:需要一定的设备

(4)实物型信息源

优点:直观、真切

不足:信息零星、表面,往往稍纵即逝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践法

4.评价信息

(1)它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

(2)评价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如: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时效。

【练习】

1. 地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南黄海奇葩-蛎蚜山"这一生物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后,要求同学收集有关蛎蚜生活习性的资料,并用Word编辑成一个研究报告。下列哪些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 ) A. 去学校和社会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 B. 找相关专家咨询

C. 去蛎蚜山实地考察并用数码设备采集相关资料 D. 去商店购买相关的资料光盘 2. 下列活动不适合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是( ) A. 获得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B. 对网站内容进行修改

C. 在物理实验室验证"马德堡半球实验" D. 准备期末考试复习,进行资料整理 3. 某同学有暑期去北京旅游的想法,事前想比较详细地了解一些旅游地的信息,最为经济、快捷的了解途经是( ) A. 通过上网用搜索引擎搜索当地的有关情况 B. 通过打电话向当地旅游部门咨询 C. 通过查找图书资料了解 D. 向去过该地区的同学了解 4. 张华同学“研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过程如下:①连接电路;②观察电表读数;③记录数据;④计算结果;⑤总结规律;⑥填写实验报告;⑦提交作业。其中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5. 张阳同学想购买某种品牌的一台计算机,他通过访问该公司的网站,了解了各种型号计算机配置信息。张阳了解计算机配置信息的过程属于( ) A. 加工信息 B. 选择信息来源 C. 获取信息 D. 发布信息 6. 7. 8. 信息获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黄锋有一道物理题目不会做,他决定第二天去问老师。他的决定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 小明全家准备国庆长假去黄山旅游,由小明负责安排游玩路线,为了安排好这次活动,小明决定到网上搜索一下有关信息。他决定到网上搜索信息的行为,属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哪一环节?(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9. 朱明做“验证欧姆定律”实验后,分析时发现有数据测量错了,需要重做实验。“需要重做实验”的结论是下列哪个

5 A. 选择信息来源 B.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C. 明确信息需求 D. 鉴别评价信息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处理信息 D. 评价信息 淮安市车桥中学——信息技术基础导学案(3)

过程中得出的? ( ) A. 获取信息 B. 加工信息 C. 评价信息 D. 存储信息

10. 李刚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太湖蓝藻问题开展研究。小组成员采用了问卷、采访、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了近来太湖水质的相关数据,但他们发现数据不完全一致。他们就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讨论,这种行为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 (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D. 评价信息

11. 信息获取的过程可分为4个环节,小明在获取有关奥运会历史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对上网找到的奥运会历史信息进行筛选,这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12. 某同学在新华网上关注到这样一条新闻:"雪龙号冰区受阻,停船等待探冰队员寻找新航行路线。"该信息属于什么类型的信息?( ) A. 文献型 B. 口头型 C. 电子型 D. 实物型

13. 小华发现班级里许多同学的视力下降了,准备出一期宣传保护视力的板报。小华到"中国青少年视力健康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这一信息来源属于( ) A. 口头型 B. 文献型 C. 实物型 D. 电子型 14. 下列信息来源属于文献型信息源的是( ) A. 海报 B. 老师 C. 同学 D. 图书

15. 某同学欲获取本班同学家庭电脑拥有量的信息,最佳获取信息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问卷调查法 C. 网络检索法 D. 实验法 16. 以下有关获取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获取任何信息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访问网络

B. 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的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拨打121电话查询台,因为收费信息更准确 C. 直接获取信息留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因此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时,都应该用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 D. 在获取信息时,选择什么信息来源、使用什么获取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7. 高二(2)班要在学校网站上发布元旦晚会的相关图片新闻。下列设备中,可以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 A. 手写板 B. 数码相机 C. 麦克风 D. mp3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C ) A. 扫描仪 B. 录音笔 C. 打印机 D. 数码相机 19.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 A. 摄像头 B. 扫描仪 C. 数码照相机 D. 触摸屏 20. 下列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 ) A. 扫描仪 B. 电视机 C. 打印机 D. 显示屏

21. 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准备到森林公园拍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用以制作演示文稿。他应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 ) A. 数码相机、扫描仪

C. 光学相机、视频采集卡

B.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D. 光学相机、扫描仪

22. 欲截取计算机屏幕上的某个画面,下列方案中最简便的是( ) A. 使用数码像机拍摄 B. 使用"PrintScreen"键

C. 使用扫描仪扫描 D. 必须安装专用计算机屏幕截图软件来截取

23. 陈帅花想和远在深圳打工的爸爸进行QQ视频聊天,可QQ提示说“没有检测到视频设备”,请问她应去购买的设备是( ) A. 摄像头 B. 网卡 C. 扫描仪 D. 视频采集卡

24. 要将书籍上的插图转换为数字图像,不可取的做法是( ) A. 用数码相机拍摄

B. 用扫描仪扫描

C. 用可拍照手机拍摄 D. 用胶片照相机拍摄并冲印出照片

第二篇: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 (青岛九中刘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通读教材,我觉得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尤其是顺序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很科学。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理解遵循科学的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本节教学内容课本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青岛市区对于教材上的便携式小灯的案例不熟悉。我们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同时基于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用“多功能尺子”的案例代替了课本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从而获取具体而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形;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由于案例的设计可以产生多种方案,可以让学生理解设计过程是一个方案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制定设计方案的案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感受和经历设计的全过程。建议学时2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

2、技能性学习目标:(1)能够对设计的过程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和改进、逻辑推理思维等等。

3、情感、态度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设计来源于生活,是需求推动了设计的发展,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很多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就是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中被开发出来,因此要培养学生注意学生观察生活。多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的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和媒体选择

本节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提出方案----解决过程----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以多功能尺子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把课本的知识点置于具体的情境当中,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完成从生活体验到理性的分析的思维升华的过程。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典型而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回想和体会设计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资助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道设计的过程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方案,要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多维思考,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优化。媒体选择可以通过投影仪和实物展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在教给学生一种通常的方法的时候也要告诉学生过程的可变性,不要束缚住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一课时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简单案例分析] 电话的变化、汽车的发展史 回答问题:设计从何而来,设计因何发展。

学生回答: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因需求而发展。 [教师引入]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下面我们来逐步展开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电话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人的需求是会随着技术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实我们除了可以从无到有的创造新产品外,对熟悉的工具或用品都可以提出新的要求,并重新设计。

[案例]我们每天都用的笔的最新功能比如u盘的功能。

[马上行动] 考虑我们现在所能感受到你身边的工具或用品,你觉得那些还没有完全满足你的需要,我们可以来重新设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扩展尺子功能的设计来掌握确定设计方案的过程。(确定问题——扩展尺子功能)

(二)、制定设计方案 注意: (1)、收集信息时一定要将设计从实际出发,注意设计产品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 (2)、设计分析时要突出创意的特点,以及哪些设计能反映出这些特点。 (3)、方案构思是最能发挥创造潜力的环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 (4)、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的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1、收集信息: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

[小组讨论] 我们应收集有关多功能尺子的那些方面的信息?怎么收集?收集后如何整理?

2、设计分析:同学们设计的尺子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设计要求。分析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方案构思:包括选用材料,构思结构、连接方式等等,要鼓励学生提出多个解决问题的设想,体验方案的多样性。

4、方案呈现:绘制草图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根绝自己的构思绘制出草图,在绘制详细的样图。

5、方案筛选: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已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选择。 最后总结:完成一张表格: 设计方案的制定步骤

收集信息

1、确定尺子的基本功能

2、学习时你还需要哪些可以集成在尺子上的功能

3、我们能接受多少价位的尺子

设计分析

要具备哪些特性

例如:便携型

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此设计

方案构思

选用材料

结构方式

T型直线型折叠型复合型

方案呈现

自我评价

筛选方案

[分组讨论]:我们最后选定的设计方案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课时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多功能的尺子原型进行展示,(实物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根据绘制的样图对于有条件的样图进行制作,设计出产品的模型。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通过投影展示其他好的案例。对学生制作设计图或者模型进行指导。(如果有些同学需要制作相对复杂的模型可以考虑在第一课时后的课下完成)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技术参数等方面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这时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尺子进行测试。例如:我们选取了一个功能扩展型(直尺加量角器的尺子)进行测试,看看附加的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地使用。另一个是功能改进型(带计算器双向供电的尺子)测试其在光线充足的时候太阳能电路板能否供电和在无外在光线的情况下钮扣电池供电时计算器工作是否正常。

评估:通过测试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较全面的评估验收,对其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评估,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从而得出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方案。

优化:不同小组互相对对方的设计方案提出建议,从而对现有方案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同时通过讨论明确优化改进的方向。

[小组互评]:不同小组的设计原图或者是模型互相评估和优化,提出建设性建议,展示比较好的设计作品。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一个好的产品必定是一个能很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期限。因此应该重视产品的后续工作。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自己小组设计出来的尺子的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

[马上行动]:学生小组完成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产品名称

2、产品功能

3、注意事项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指出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些步骤和阶段可能要发生变化,有些步骤可能要重复(评估优化),因此设计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七)、课后思考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针对尺子提出了一些新的功能,并进行了设计。 课后要求同学针对本节课的讨论把自己的设计优化一下;另外,进行一个从无到有的产品的方案设计,如修正液的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一个事实性的知识,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新授课老师讲解的方式学生一定感到很枯燥很乏味。这就要求老师把握互动中的情景设计的契机,把教学的问题情景设计成学生身边经常能遇到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教师的活动,鼓励学生自我探究体验自我总结结论,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对于通过“多功能尺子”的设计过程中经历的的环节总结,各个小组得出的结论不可能一致,如何将他们的“答案”进行综合,需要教师善于总结和把握课堂教学,对于老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和后续章节形成的是总分的关系,因此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于一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不必详细讲解介绍,这是由后续章节来完成,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把握好“度”,不需要展开详细介绍。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青岛崂山二中张海娟)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苏教版)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变和主次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能初步形成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手机全面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竞答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建构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创新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2)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

(2)初步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教学难点:

对设计原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设计: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强化理解——能力展现——总结提升”。本节安排2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构建,第2课时通过竞答,强化理解,并通过大量事例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五、教学资源准备:

手机的图片和阅读资料; 多媒体课件;

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题,并复印若干份;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小组调查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我们以手机作为代表进行学习„„ 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某手机开发单位,已经开发了很多产品(老师展示手机图片),现在准备开发设计一款新型手机,在设计开始前准备做一次用户调查。把学生分为几个“用户群体”(年轻男性用户,年轻女性用户,工薪阶层,高收入用户等),请几位学生作为设计单位的调查人员分别向这些用户群作调查。

2、小组调查汇总,合作探究

调查之后,他们作归纳介绍,最后由老师(设计主管),总结新型手机的设计要求(原则)。 小组调查,一起探究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手机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请小组长将汇总的调查情况写道黑板上。 附一个班课堂实录小组调查情况:

年轻女性:漂亮、好看、使用、体积小、能上网、辐射小

年轻男性:个性、金属外壳、带mp

4、上网、结实、外壳有金属质感 工薪阶层:经济实用,能打电话就行

高收入用户:功能多、样式美观、显得高贵有派头

让我们换位思考:假设我们都是手机的设计者,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让我们设计的手机受消费者欢迎呢?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现在我们将黑板上的各项需求总结一下:

板书)美观原则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

美观原则的多元性。

板书)实用原则

手机的各种功能满足了人人们的各种需求。举例。 板书)经济原则

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谁都喜欢物美价廉

板书)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问:它们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是外观?是造型?

请两位同学指出他们喜欢的手机。告诉他们若你的手机是水货,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五道德原则

需求中的外壳,有金属的,有彩色塑料的,手机废弃后好不好处理呢?除了这些原则外,设计还有哪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呢?原则与原则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先看一下书。

②教师讲授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大屏幕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对学生设计中没有或难以体现的原则进行补充,对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行总结和引伸。

第2课时:

3、抢答练习,强化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 过程:

①学生按提前分号的小组就坐;

②分发知识竞赛题,小组长在领到题目后,不能拆开;

③教师发开始口令,在10分钟内,小组内合作答题,可以讨论; ④知识抢答,教师发出“第几题,1,2,3开始”,小组长们举手抢答,组员准备答题,答对的10分,答错扣10分; ⑤统计各小组得分情况。

4、学生评价产品

阅读材料“MOTO手机当种子竟能长出向日葵[图]”,加以评价。 (强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加以评价:

在青岛啤酒厂包装车间的屋顶上的五彩旋转球就是无动力风机,它不使用电不使用煤,完全是无能耗的。“包装车间,它长年的温度是在35度到40度之间,它跟室外的温度形成的温度差保证了空气的对流,产生了这个动力,这种无动力风机既不消耗能源,又提供了散热的可能性,可谓是两全其美,这样既省电又省煤,什么都不用,就用一个热交换。 (创新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设计的一般原则为标准,对上节课各组设计制作的“便携式小凳”予以评价,将知识内化为初步评价产品的能力。请一至二个学生做代表扮演成设计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

5、 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月饼的各种包装”,写出一个评价小报告。

6、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讨论达成的共识;

强调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以知识和理论为主,如果单纯以案例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本教学的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过程,这样不仅理解了知识,内化了能力,而且体验了真实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

2、本节课以手机为例,学生非常熟悉,感兴趣,所以调查起来比较轻松。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和实事作为“话题”展开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体验中对设计的一般原则产生共鸣,容易将知识内化。给予了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律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3、抢答练习部分,一开始设计的是学生见到题目就开始抢答,结果有个别学生光等着别人抢答,未积极动脑。上过一节课后,改为现在这种先发题目到小组,小组成员合作,10分钟后抢答的形式。

4、设计本节内容时,我参考了好几个教案,但这些教案都设计了1个课时,我认为1课时只能实现知识的构建,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上课,感觉设计为这样的2课时效果最好。 附件:小组竞赛题目

请问下列题分别体现什么原则?

1、海尔显示器事业部推出“润眼显示器”,一推出市场均引起不小的轰动,除了画面显示相当清晰明亮之外,最主要是因为海尔润眼显示器屏幕采用了最新的润眼技术,长时间使用眼睛也不干不痛不流泪,对眼睛进行更细致体贴的呵护。(创新性原则)

2、成都日报报道,明明没有借钱,可手机里却有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短信;在茶楼里喝茶聊天,可电话那端听见的却是开会时的掌声和讲话声,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不好意思,我正在开会”。日前,一种帮助手机“撒谎”的软件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对此,专家认为,这种“撒谎软件”的盛行,对社会诚信是一个挑战。(道德原则)

3、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 (经济性原则)

4、汽车设计技术中,其螺丝和其他零配件采用标准件,大大方便了维修保养,设计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国生产使用。(技术规范原则)

5、计算机的操作,早期要输入许多程序,既不方便又费时,现在只要用鼠标点一下显示器上相应栏目就可以了,操作人员感到快捷、方便,人机之间建立了协调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用原则)

6、产品的外观、款式、颜色符合顾客的审美要求,顾客就会被这种产品所吸引。瑞士SWATCH手表的成功更多地应归功于其对顾客审美需求的准确把握。(美观原则)

7、设计一个产品或项目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它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并同时设计排污净化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8、广告宣传的信息必须全面,并且尽量同时顾全广告主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对消费者在购买并使用广告宣传产品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警告。(道德原则)

9、空调器是一种需要消耗电能的产品,在达到同样的制冷效果下能耗越低给顾客带来的节约就越大;(经济性原则)

10、农业机械具有适合平原或山区使用的性能、特点等,深受山区及平原的居民喜爱。( 实用原则)

11、为了展现甜美女孩般纯净、静谧的质感,资生堂、IPSA、高丝、佳丽宝等品牌,不约而同都大玩“局部整型”的彩妆调和美概念。透过蓝、黄、红等三色光影折射变化原理,以含光透膜感、四次原粉体、多种保养成分等,科技彩妆新品与技法,展现自然冰肌、浓眉、大眼、小颜、丰唇、红颊等妆感。(美观原则)

12、(中新社兰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二十二日下午,黄河兰州段有一市政排水管排放了红色污水,致使河面近岸局部呈淡玫瑰红色,水面上有少量油花,废水在下游五十米处汇入黄河主流。据介绍,红色污水排放约三个小时。

经调查,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当日因锅炉补水水箱内拉筋断裂,在进行焊接的同时,对水箱内的残留物进行了冲洗,残留物中有去年采暖期添加的染色剂,冲洗废水经地沟排入小区化粪池,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黄河。(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请你们思考以下案例,除了书上的七种原则以外,设计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A研究所接受某空调机生产厂的委托,研究一种可变频空调的电机控制模板,当时规定6个月内交货,每块价格不超过200元,该研究所在8个月后才完成任务,该控制模板各功能指标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块价格190元,但该空调厂家不能接受该项目研究成果,因为当时,已有另一研究所同时研究出功能相同的控制模板,每块价格为160元。 (时效性原则: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截止日期完成设计,要避免使用产品制造出来后成为过时的东西,在设计开始时其拟定的功能指标可能是先进的,但在设计结束时可能已是过时的了。)

A市电热水器生产厂发明了一项高温预热式电热水器,在室内气温太低时,启用时可以先喷出高温水蒸气(达150℃)将浴室内温度提高,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如20℃)后则停止喷射高温水蒸气,自动转入正常供热水洗澡状态。该产品开始很受北方寒冷地区用户的欢迎,但由于外壳受潮后会带220V交流电,而且喷出高温水蒸气的控制技术不够可靠,在洗澡时,间或喷出高温水蒸气,造成伤人事故,后来被破停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三、设计的评价 (海南中学周仁忠)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的评价》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 1 》(江苏教育出版社)。

本节主要学习设计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设计事例出发,学习设计的评价,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积极主动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和教师的嵌入式教学以及学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亲身体验到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们利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本节的教学。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和参与了技术的设计与实践,知道了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并已亲自进行了设计和实践,获得了相当多的设计体验和经历。让学生能根据设计的一般原则对自己所经历的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进行评价,树立设计作品的质量管理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三、教学目标

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能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学策略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过程、原则机评价之间的联系,感受设计工作的整体性。

五、教学过程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一)、评价的分类:

评价涉及到评价对象和评价者。从评价对象来看,设计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设计过程的评价,二是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从评价者来看,也有两类:一是设计者自我评价,二是他人的评价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由于设计的目标和内容不同,设计评价的标准也就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评价

马上行动:你认为张成同学制定的评价产品在人机关系方面的具体标准的各项指标分值合适吗?

(二)、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时要注意把握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注意把握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要注意阶段性成果的质量。

马上行动:

学完课本上的知识,请你在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内容作补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课本上的“马上行动”

(三)、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马上行动:

对某一产品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

案例分析:

对同学所设计的评价角度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今天所讲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四)、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

很多情况下,设计的评价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即使是从参与设计的成果的评选出发而进行的评价,也离不开设计的交流。因此,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的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网页等。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当注重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对他人所提出的理念、信息、意见要作客观的、有意义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马上行动:

如何在设计的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请列出要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反思

我们通过的让学生的亲自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在学中作和作中学,在完成设计与模型制作的评价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大全]

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本次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溶进了第四章和第五章的部分内容,需要2-3个课时完成。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的内容,知道了设计的基本知识,我们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能力目标:

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发现问题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3)、态度和情感:

让学生知道在技术设计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形成平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生活习惯。

(4)、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的一般过程

难点: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以及设计方案的构思

3、教学手段: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课堂教学主线,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动手试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配合教学课件)

1、组织教学:

学生入座,点名和准备播放课件。

2、新课导入: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当今很少有产品是偶然被开发出来的。

设计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它还需要动手能力,如测量、画草图、绘图和使用各种工具。

3、出示教学目标: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讲授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过程分成五个阶段。但这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不是一个规定的程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这种过程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反复。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确定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1)、问题的来源:

1)、人类市场生存活动中必然回遇到的问题。

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的问题。

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主动发现的问题。

【案例分析】电话的发明

【案例分析】摩托车的发明

【课堂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如何而来?设计者针对它如何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案?

(2)、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案例分析】蒸汽机的发明,新式纺纱机的诞生,锯子的发明

2)、收集和分析信息;

【案例分析】现代产品设计的市场调查和分析

3)、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案例分析】X光射线机的出现,真空三极管的发明,伽利略与体温表

(3)明确问题的内容和价值:

1)、问题是否明确;

2)、问题的价值;

3)、明确解决问题所受限制;

4)、设计项目和任务的确认;

5)、确定设计的计划。

二、制定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确定:

首先,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其次,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1、收集信息:

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

2、设计分析:

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3、方案构思(发展想法):

最具挑战性,需要创新思维,大胆构思,发挥个人潜力。

4、方案呈现(绘画方案草图):

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

5、方案筛选:

选择方案:分析比较,权衡和选择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绘制样图、制作模型、制作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1、测试:

技术试验

2、评估:

3、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及维护手册

5、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动手实践:便携式板凳的设计与制作)

6、本章小结:

第四篇: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目标、学生、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问题一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什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目的的设计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看到备课题材时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你接下来设计的师生的活动、教学的流程,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问题二:

 备课目标的要求是什么?

普通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行为与创新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选取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设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以策略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学情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获得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的信息,以使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是为了便于深入地分析、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教学设计四大基本要素的一致性,使其相辅相成,产生1+1›2的整体效应。同时也需注意到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许多涉及的因素是变化的,教学设计工作应在科学的基础上灵活、创造性地进行。

问题三

 教学流程有哪几个大的环节组成?

1、课前准备

2、导入

3、主题探究

新授

4、练习

强化巩固 注意评价

5、总结拓展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个“生命系统”。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在这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使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不要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引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来说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章节教学之始,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主题。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环节的处理方法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但新的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而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问题。“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恐怕一百个老师就有一百种看法。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别,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主题探究”环节的优劣。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的设置结合点

一堂课,无论讲授什么内容,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遇到以下几对基本矛盾。

1、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快速接受间接知识的环境和路径。间接接受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题探究的主要形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接受间接知识,进而否认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的重要性。亲历才能使一个人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体验获得知识的艰辛,才能实现立体收获,既收获知识,有享受了过程教育,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愉悦。

2、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没有学生的作用同样没有教学的发生。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产生消极;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

3、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强调学习目标的一致,强调主题的共性,但共性包含在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没有学生的个别学习也就没有班级教学的总体收获。这就是班级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不收,共同学习就很难维持,不放,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充分的调动。

上述矛盾几乎充斥着每一节课。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提倡探究学习,就 否认讲授学习,即便是在以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也不能在承认讲授作用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拒绝探究的方法,即便是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过犹不及”,这是一个基本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就在于一定条件下确定好矛盾双方的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准,课堂教学就能和谐进行,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二)、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指标

按照新课程的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材是教学的客体。因为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排挤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传统教学定势还十分牢固的今天,在知识考试垄断评价世界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做机械记忆。例如,英文字母,古诗词等。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讲授、作业、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复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来巩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来巩固,还可以采取变更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巩固。这些方法与简单的复习相比较,是一种跟为积极的巩固,这个要求学生在巩固中前进!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学生带着问好来,带着句好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这样的一堂是我们曾经拍手叫好的。可是,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

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5、启迪法

第五篇:教学设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的: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策略与技巧,并能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提高鉴别与评价信息的能力,自觉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获取网路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导入实例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教学思路: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信息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应引导学生从全局的高度去把握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认识,让学生体会获取信息的作用。然后,给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所要获取的信息的主题。在主题确定以后,进一步通过讨论,确定所要制作的作品的结构以及具体的页面的布局,最后根据布局,搜集相应素材,为后期的开发制作阶段做准备。 由于获取信息的过程,如果单纯讲理论的话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我觉得让学生通过互相协作,亲身体验,效果会好一点。 教学环节:

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比如我们在做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候,就需要去获取大量的有关研究课题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

1、确定信息需求

获取信息,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出发,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最后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然后确定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再列出信息需求清单,将信息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列出来。

2、确定信息来源

信息需求确定后,就要确定哪里有这些信息。哪里方便寻找所需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下表的三个方面去寻找:

一般来说,信息源越广阔,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真实可信。因此,应尽量拓展信息来源,以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但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选择的信息源应当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触及的。为了使采集到的信息更具说服力,选择信息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可靠的信息源,同时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避免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检索媒体、通过与他人交流息、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来获取信息。

信息采集的原则是:

(1)主动及时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准确性原则;

(4)全面系统性原则。

信息采集的工具除了传统的纸和笔外还可以使用更现代的工具,如: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

4、保存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零散杂乱,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以便更好的使用这些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由于采集到的信息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采集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编号,并按信息内容、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以方便调阅和使用。

(2)、输入计算机保存

收集并整理好的信息保存到计算机里面可以方便我们进一步处理,也是越来越普遍的保存信息的方法。我们可以按采集到信息的不同类别,将他们分类保存,文件的管理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夹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或不同用途的文件分类存储。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大量同类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 总结:

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信息获取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需求之后,再者确定信息来源,接着就是采集信息,收集加工素材,保存信息,最终充分利用获取的信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招聘演讲稿范文下一篇:亲子运动会项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