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教案范文

2022-05-25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武陵春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武陵春教案范文

《武陵春》教案

《武陵春》

一、 导入新课

1、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学习她的作品《武陵春》。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二、 朗诵文本,体会情感

1、 录音范读 (很优美吧!)

2、 学生跟读:我们再听一遍录音,请大家跟着录音轻声读,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

4、 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5、明确了情感,我们来齐读一遍,争取读出情感。

三、 品味语言

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情感,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一下词的上片。

1、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上片中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2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2、请问大家,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

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找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问:相似点在哪里? 【彭湘敏】

[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

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

3、 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我们再一次齐读上阙,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

4、 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往下阙关照,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

5、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

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 把下片齐读一遍。

5、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

4 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我们再读全词,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齐读]

六、 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愁苦的情感,领略了她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还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朗诵、品词、对比以及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词。接下来,请大家大声朗诵《武陵春》,下课前我们在作业本上默写。

第二篇:武陵春教案

诗词鉴赏--------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武陵春

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词,其鼎盛之时在两宋时期,人们多习惯于将唐诗宋词并举对立,宋词与唐诗、元曲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戏曲《牡丹亭》里面有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历来为人所称道。不读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就不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学。提到宋词,不能不提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进士出身,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嫁给当朝宰相的儿子赵明诚,二人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前期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适逢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去世,四处逃难,毕生收集的金石字画古玩散失殆尽。词作多悲叹身世,格调感伤。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唱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里说:“ 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这样的诗词才能称之为是优秀的,简而言之,就是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读来让人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眼泪是传达悲伤之情的很好的载体。古典诗词之中,描写眼泪的名句很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这些句子或写眼含泪水,或写泪挂两腮,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李清照写“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评价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张炎在《词源》中提出“词与诗不同,合用虚字呼唤。”李清照作为填词高手,自然深谙其道。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

诗词鉴赏--------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这些都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愁。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他们或把愁比作江水,或比为其他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而且将愁搬上了船,只不过愁太多,船太小,载不动。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第三篇:《武陵春》教案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宋词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大家都知道,宋词有哪两大派?(生齐答:婉约派、豪放派)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社会里,却出现了著名的女词人,她是——(李清照)。

生介绍李清照的情况,师展示屏幕总结。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金军挥兵南侵,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到浙江。 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情感。

我们还记得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如梦令》《醉花阴》)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她的另一晚期作品《武陵春》,

二、明确目标(屏幕展示) 1. 反复诵读,熟能成诵。 2. 把握感情,领会意境。

3.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热爱古文化的感情 4. 重点反复诵读,把握情感 5. 难点意境的领会

三、学习新课

1. 先请同学将这首词放声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总结强调个别字:“拟”nǐ,打算的意思,“舴艋”zéměng形似舴艋的小船。“载”zài装载(多音字)

2. 整体感知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 3. 精读赏析

探究交流活动一

师:听得出来,刚才大声读这首词的时候,情绪高涨,兴致很高。那么读了以后,你

觉得这首词中的哪一句你最喜欢?

生思考交流 教师灵活总结

师:接下来,大家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再来体会一下作者表达之情。 (生:朗读)

探究交流活动二

师:<1>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首词作者抒发的是作者心中无边的哀愁,下面请大家结合这首词,展开讨论:作者为何有这么多愁呢?

(生:讨论。举手,回答)

师:好,我们在注解中可以看到这首词写作于金兵南侵之后,这时词人的丈夫已亡故,自己孤身一人漂泊于人生地不熟的金华,此时此景,怎不让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

<2>作者是如何排遣这种“物是人非”之愁的呢?

生:(讨论)答: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作者打算去赏春(游春)。 师:哪位同学能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呢? (生答)

<3>作者最终成行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大家从哪一句看出作者最终没有成行呢? 生(齐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探究交流活动三

这首词开头两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好像与后文没有什么关系,应怎样理解?请大家展开联想,讨论一下这几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交流)

师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亲人已逝,自己虽然容颜依旧,却已再无人欣赏。看着满地落花,人心中又怎能不哀伤、凄凉?

主题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去世,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己丈夫去世的无限惆怅与悲伤。

4.活动四(反复朗读课文,体现本节的重点)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将作者内心的愁绪表现出来。 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表演朗读,好不好? (指名读生评论)

师:好,下面我们一齐来读一遍这首词,加深对她的理解。 生(齐读)

师:谁能试背一下全文?

四、练习巩固与拓展活动. 1. 课内巩固练习见〈〈学案〉〉一 2. 拓展练习A见〈〈学案〉二

上课前,我们已讲过,李清照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但她的词风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我们把本文与她早期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做一比较,看看有何不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先请同学们将这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齐读两遍。生(齐读)

附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积累带“愁”的诗词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学习诗词的方法

2. 渗透思想教育爱我们辉煌灿烂的文化爱国

五、音乐欣赏放松与巩固

六、布置作业

把学生描写自己心情的文字形成书面,上交。

第四篇:《武陵春》教案

《武陵春》 授课人:张静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了解婉约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品味李清照的“愁”情,学会从词、句的角度鉴赏诗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大家一起齐读: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支女儿花。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呢?(李清照)大家是从对联的那个关键词看出这幅对联写的是李清照呢?(女儿花)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根据昨天的预习来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支女儿花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时间的脚步走进这支女儿花的内心情感世界,用心品味她独特的情思,一起学习她的《武陵春》。 【诵其愁】

①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请学生诵读,再请学生评价。落脚点:是否读出了感情?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愁) 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来诵读,初步感知李清照的愁绪。(配乐) ③我们全班齐诵,尝试着用我们的声音来传递李清照的愁情。(配乐) 师评:大家已经渐渐地走进了李清照的内心世界,老师感受到了言语之中的那一丝愁情。 【探其愁】

同学们在诵读时有没有发现有两句词,我们读得比较轻快、轻快?(闻说„„泛轻舟) 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打算出游) 其实李清照是一位极爱游山玩水的女子,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过她的一首关于出游的词作,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呢?(《如梦令》)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这两首与出游有关的词,说说两首词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如梦令》:娇若春桃的女儿花,欢乐、俏皮、无忧无虑 《武陵春》: “闻说”:听旁人说,自己已无觅美景而赏的冲动与闲情逸致

“也拟”:打算去赏残春之景,似乎心中有一丝悸动,然而曾经陪我赏景

的人已不在,我去了也不免是睹物思人呐!

“只恐”:心中的愁绪太多,为情愁,为家愁,为国事而愁。

“载不动”:这双溪的小舟又怎能载得动我的满腔愁绪呢?

总结:随着时光的变迁,世事沧桑的变化,李清照由一支无忧无虑、享受生活乐趣的娇俏女儿花变成了一位结着愁怨的姑娘,愁成了她的诗词中频繁出现的字眼,接下来,我们深入解析李清照的愁情世界。 【解其愁】

请同学们小组之间诵读带有愁情的这两首词,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具体的字词来说说这两首词的愁情有何不同?(提示同学们从对比的角度进行思考)

例如:景的不同、事的不同、情的不同、时间的不同、房间陈设的不同等。 《武陵春》的鉴赏要点: ①风住尘香花已尽:春天应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而在李清照的笔下却是狂风呼啸,落红满地,满眼尽是衰败之景,心中满是凄凉之情,眼前景物的不堪正是内心情感的不堪。花朵被风摧残不正印证着人被世事摧残么?心酸愁苦之意溢于言表。

尽:完尽的意思,在这里是指花朵已经被狂风全然摧残,暗指人被现实摧残,世事难料之下人的愁苦之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②日晚倦梳头:“女为悦己者容”,那个让我为他梳妆打扮的男子已不在,我还有何梳妆的必要呢?表现出了李清照那份夫死之后对生活的无望和无奈,对生活的兴致全无。

倦:疲倦的意思,在这里不仅仅是身体的疲倦,更是心灵的倦怠,经过人世沧桑、国破家亡等多重打击的李清照已是身心俱疲,哪里还有梳洗打扮的兴致呢?哪里还有好好生活的欲望呢?

③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眼前之景年年如此,可与我赏景之人却已不在身旁;眼前的自然之景年年如此,可国家的格局已全然不同。我想要诉说我心中的那份愁绪和痛苦,然而却无人诉说;心中的愁绪太多太纷乱,我也无从诉说,只能欲语泪先流。

事事休:指所有的事情在李清照的眼中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她的眼中满是苍凉,满是凄楚。那份厚重的愁绪已经全然笼罩着她。

④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写出了李清照内心情感的变化,她听说双溪的春色尚好,打算泛着轻舟去赏春,亦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忧愁,然而却担心双溪的舴艋舟载不动内心这份厚重的愁绪。运用了心理上的变化诉说了那份厚重不可言说的愁绪。

⑤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绪是一种情感,是看不着,摸不到的,然而作者为了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她厚重的愁绪,将这份虚的情感实化为舴艋舟载不动的实物,这里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

《醉花阴》的的鉴赏要点: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景色的黯淡正是内心情感的黯淡,我手写我心。

永昼:整夜发愁,整夜思念。

②瑞脑销金兽:沉香袅袅飘散,闺房之内陈设还有贵妇之气,慵懒之味。

③佳节又重阳:重阳佳节之时,人们多与家人一起登高望远,而此时的李清照却是独自一人,思夫之情溢于言表。

④半夜凉初透:凉是指秋季凉意之凉,更是指丈夫不在身边的心灵之凉。

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此时的词人还有派遣闲愁的方式,还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体味生活的趣味。

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与菊花相比,菊花本是纤瘦细长的状态,而思念成疾的李清照比菊花还瘦,这是一种怎样的相思。

配乐齐诵《武陵春》

总结:我相信同学们都已醉心于《武陵春》中的愁和美,的确,李清照《武陵春》中的愁的内涵是丰富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她经历了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截然不同的生活,国破家亡夫丧使李清照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沦落为一个形影相吊的孤家寡人,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身为一个弱女子的她却也能深感国家的重任,例如她在乌江边发出的豪迈宣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不输于男子的胸襟与抱负,这样溢满着忧愤之情的难言之愁又怎不令人赞叹呢?我们可以说她是万古愁心的绝代女儿花。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第五篇:《望江南》《武陵春》教案

一、 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检查预习:

三、 朗读

1、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

《望江南》

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武陵春》

1、 朗读这首词。

2、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4、 思考: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 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5、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六、 质疑问难。

七、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八、 布置作业:背诵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流部岗位范文下一篇:无锡新大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