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翻译下的内蒙古外宣翻译

2022-09-13

一、引言

内蒙古地区是全国最早设置自治区的地区之一, 内蒙古本土特色文化是内蒙古地区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 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内蒙古对外事业快速发展,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近10年进入内蒙古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统计一直呈强劲增长趋势。2009年, 外国游客人境旅游人数高达200多万人次, 比2000年翻了近10倍。在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外宣传材料的英文翻译质量, 要求译文及时、恰当、得体, 这迫切需要我们的对外宣传能作为内蒙古文化和形象的主要渠道将内蒙古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完整地介绍到国外, 赢得外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进而吸引外域的关注, 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然而, 由于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导致他们的词汇和表达极富民族特色, 这些词汇和表达在英语中大多是没有现成可以恰当对应的词语, 这就造成了“在翻译过程中, 表现为涉及民族特色词汇的很多翻译都借用英语现成的词汇来表达英语国家中并不存在的文化现象。” (罗新璋, 1984) 换言之, 就会把鲜活的民族词汇洋化, 把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特色词汇生搬硬套地使用现有的英文词汇, 并不能传达这些词汇的深层文化涵义, 使得译语的读者或听众一头雾水, 比如, 把“长调”译成“long song”, 然而译文“long song”只能说明歌曲长, 而没有反映出蒙古长调的内涵特征、演唱技巧这一层含义。同样“马头琴”译作“horse-head fiddle”, 译文也只是传递了一个简单的乐器信息。因此, 如何在对外宣传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意象, 让国外尤其是英美那些在文化上处于相对优势的目的语国家真正了解有差异的内蒙古民族文化, 同时, 又能使译文便于译入语读者接受是我们文化外宣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深度翻译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借用了“深描法”这一概念并把它应用到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 指对人类行为即文化现象作出意义解释 (Geertz, 1973:14) 。其所要突显的是某个群体的文化独特性 (章艳、胡卫平, 2011:46) 。阿皮亚根据格尔兹的“深描法”, 提出了一种在译文中通过添加注释或注解来表现源语中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语境的翻译策略, 即“深度翻译” (Thick Translation) (Appiah, 1993:80$-819) 。

即用注释将文本置于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之中, 以让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材料时, 也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咱们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与内涵, 得到咱们源语言读者的阅读感受。

(一) 显性深度翻译

深度翻译在具体翻译中最直接的使用即给源语添加必要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的注释, 以让目的语读者深刻了解带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一些语言现象, 这样的深度翻译一般称作显性深度翻译。在蒙古族文化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和民俗, 以及蒙古族人民耳熟能详的民族活动, 它们都是在蒙古族人民日常的生活和历史中慢慢形成和演化而来, 简单的字对字直译, 目的语国家读者根本无法理解, 更无法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 因此, 直接显性的注释是非常好的翻译方法。比如, 每年正月初一蒙古族人民的“开路痕”就需要有相应的注释, 以便于读者理解。

例:The following morning everyone rises bright and early according to tradition, there are many customs to follow.The first is to greet the sun;everyone watches the sun rise.Second, in order to have good health and happiness in the New Year, each individual must take their first steps of the New Year.

在每年正月初一的清晨, 蒙古人都会朝着某一方向走出一段路, 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如意。具体朝哪个方向走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别来决定, 所走出的距离的长短也是象征性的。这一习俗在蒙古语里叫做‘牧日嘎日嘎和’, 意为“开路痕”

(二) 隐性深度翻译

但是, 作为外宣或者是传播蒙古文化的资料来讲, 很多情况下, 为译文加注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添加注释本来是为了替目的语读者扫除文化理解的障碍, 但实质上, 注释太多又会给读者造成阅读的障碍, 可能削弱他们的阅读兴趣以及了解异族文化兴趣。因此, 我们可以在正确判断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前提下, 在译文中增加原文中已含有的文化意义, 从而使译文既能更大限度的在文化含义上更接近原文, 也使译文对译文读者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更接近于原文对原文读者的影响方式和程度。

比如, 将蒙古靴和摔跤服一般会译为“Mongolian boots”和“wrestling dress”, 这样的翻译显然不能译出蒙古族服饰的特色, 但冗长的注释又会打断阅读, 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服饰的原有特色适当地加上修饰的词汇, 译为“ornamental knee boots with upturned toes”, 将摔跤服释译为“an open-fronted, long sleeved vest of silk”, 这样目的语读者就可以更为完整到位地了解到蒙古靴及摔跤服的独特之处。或者, 直接保留这些文化特色词的蒙语叫法, 将音译和适当地特色描述结合起来, 既保留了语言特色又增进了特色文化的了解, 例如, 将蒙古族的说唱艺术“好来宝”译作holeboo—a kind of Mongolian singing and chanting art;将蒙古族“乌力格尔” (说书) uulegeer—storytelling in Mongolian, 等等。当然, 对于那些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含义的文化和语言现象我们便可以再加上适当地文化阐释, 这样既扫清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障碍, 又不打断他们的阅读。比如:马头琴就可以重新译作:The most traditional instrument is the morin huur or horse-head fiddle, with two strings made from horse hair and a carved horse head. (“马头琴”的读音为“木仁胡尔”, 是一种蒙古族常用的弓弦乐器, 由于通常在琴首雕有马头造型而得名。) 同时我们常见的敖包也可以译作:In the past countryside residents would honour nature by going to an ovoo一a pile of stones raised ona hill or mountain top. (蒙古族的祭祀—祭敖包。敖包是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早先蒙古族以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 特别加以崇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无论是直接加注释的显性深度翻译, 还是在文中通过各种策略加必要的解释性语言的隐性深度翻译, 都是在把我们的源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用适当的方式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的翻译策略, 在我们国家、我们内蒙古自治区越来越重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今天, 深度翻译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当然当我们为了保持译文的衔接、连贯和通畅而采用隐性深度翻译时, 我们也必须在考虑目的语读者认知能力的基础上, 做到: (1) 增添的说明或解释的字词只能是原文原本就含有的; (2) 增添必要字词后的译文不能改变原文本要传递的本来意思; (2) 增添这些字词的译文应让目的语读者读来清晰流畅, 使原文本意传达地更好。

摘要: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对外事业的快速发展, 迫切要求对外宣传能力作为内蒙古文化和形象的主要渠道将内蒙古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完整地介绍到国外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和了解, 本文从深度翻译理论出发, 认为通过添加注释将文本置于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之中的显性和隐性深度翻译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实用的方法, 当然, 在添加文内注释时, 我们一定要坚持始终忠于原文本的原则。

关键词:外宣翻译,深度翻译,显性深度翻译,隐性深度翻译

参考文献

[1] 黄小芃.再论深度翻译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研究, 2014 (2) .

[2] 曹明伦.当令易晓, 勿失厥义—谈隐性深度翻译的实用性[J].中国翻译, 2014 (3) .

[3] 袁晓宁.论外宣英译策略的二元共存[J].中国翻译, 2013 (1) :93-97.

[4] 陈亚杰, 王新.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以蒙古族特色词汇为例[J].中国翻译, 2011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校园停车功能泊位规划下一篇:内部审计如何适应施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