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情景教学”

2022-09-13

作为铸造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思想政治课, 如何在新课程下实现教学的高效互动, 从而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教育教学目标, 这是一个迫切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情景教学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何为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 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观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景氛围,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 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 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景思维, 从而在情景中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2 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2.1 利于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便于学生接受

在课堂中教师将理性的教学内容运用音乐、图画、录像, 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 可以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外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熟悉的景象;使枯燥呆板的文字符号物化为充满生动的丰富形象;使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去直接地感受内涵于情境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 使学生在思索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训练了抽象思维,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

2.2 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内说过:“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 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可见, 好奇心是人们固有的。但中学生的好奇心更为强烈, 他们对新奇事物有一种倾向、注视、接近、探究的反映。一但这种反映得以回报、满足、就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培养起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 情境刺激能够强化学生的反应, 这是由情境设置的多元化特征决定的。情境设置运用电化教学的现代化手段、语言的生动描述以及表演的再现等多元化的形象构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立体空间, 给学生的知觉, 感觉以新的刺激。这一切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至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 作用于学生的心里, 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里状态。

2.3 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流露的真情实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而学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互相感染, 又会扩大情感的受益面;师生情感相互交叉, 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 这一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心里, 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 产生出强烈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念与情感。

2.4 利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准确地说, 应是促进“自我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 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而情境教学往往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之中, 让学生有一种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的感觉, 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 而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往往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问题的答案。学习此时成了他们的自我需要。

3 情境设置的方法

3.1 联系生活法

所谓联系生活法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 通过情境沟通起来, 打开学生生活的库藏, 强化他们的体验, 增进理解。如学习“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 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 有人拦住你, 强行索要2 0元钱, 你准备怎么做?这样的情境由于和同学和生活比较接近, 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辩。

3.2 情境展示法

即通过诸如投影、录像、音乐、小品、漫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况, 渲染适当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和教育学生。由于展示情境的手法立体、多变, 展示的情境内容形象、直观, 令学生感到新鲜、亲切。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这种兴奋性越高, 注意力越集中, 观察就越持久, 越真切, 这就是为想象、情感和思维提供了鲜明的感知目标。需要注意的是, 情境展示的多种手段无需在一堂课中全部使用出来, 而只能结合教材选择一两种运用, 否则过多过滥的感官刺激会造成学生的大脑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而消弱对情境的体验和思考。

3.3 角色扮演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 模仿某种典型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段, 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 去展示情境, 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角色扮演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里需求, 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部分, 即是情境的感受着, 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色扮演法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境和实际生活, 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切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 从而使政治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3.4 实践体验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 充分利用社会大情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自我体验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情境, 只要教师精心地选择社会环境中积极的、光明的教育要素, 带领学生通过参观访问, 社会调查等途径置身于社会情境之中, 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空间, 使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 激发积极的情感、获得相应的知识观念, 培养的行为习惯, 正如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学至行而止矣。”情境设置的方法还有许多种, 诸如情境辨析法、知识迁移法、实物展示法等, 但无论选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从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出发。

4 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情境设置必须境中含情

情境设置的重要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所设置的情境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所以情境设置必须境中含情, 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兴奋点, 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境之中。

4.2 情境设置必须理寓其中

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 其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 情境设置必须理寓其中, 将教学与教育内容寓于情境, 使其具有深刻内涵, 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则情境设置就会失去其核心与灵魂而显得苍白无力, 政治课也随之沦为活动课失去其实效性而缺乏教育意义。

4.3 情境设置要注意角色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角色的选择和对活动程序设计两个方面, 创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加工的灵活性方面, 二者的目的是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 为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意识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和缺乏活力的, 其刻板的程序规定与活动内容的僵化设计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重复简单的活动, 其与传统教学法的功效相比别无二致。以上只是我对情境教学的粗浅认识, 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 我愿意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为研究课题, 提出了“情境教学”的创新理念, 阐述了情境教学在便于学生形象化接受、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培养主体性意识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列举了联系生活法、情境展示法、角色扮演法、实践体验法四种常见的情境设置方法, 并指出了情境设置需注意境中含情、理寓其中、尊重自主性与创造性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教学,意义作用,设置方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氢尾油进料裂解炉烧焦过程优化下一篇:浅谈提高孔加工精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