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分析

2022-09-19

为了实现国民素质的提升, 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我国的高校近年来扩大了招生规模, 并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高校教师加强了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运用, 实现了实践教育质量的提升, 并由此实现大学生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主体性教育概述

伴随着主体性哲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主体性教育思想逐步诞生, 并于20世纪80年代广泛的运用在各国的教育领域中, 最终促进了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形成。

所谓的主体性教育理论, 其在推行过程中实现了对于以为人本原则的遵循, 并借助学生主体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 而带动其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提升, 实现了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全, 最终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的能力, 确保其成为具备社会竞争能力的创新社会实践人才。

二、社会实践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培养

伴随着主体性教育理念在社会实践教育中的推广运用以及融合, 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有主动性、创造性的独立自主个体。关于社会实践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关系, 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 具体内容如下。

(一)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时, 高校的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 并借助各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促进其开展自我教育的工作。一般而言, 伴随着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并让其获取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二)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此外在主体性教育理论之下, 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保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当然, 学生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肩负起主体发展的责任, 并实现对自己、别人以及社会负责。

(三) 学生主体能力的促进

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借助和谐教育、创新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并不断的培养起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此外, 在实际的实践教育活动中,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考、选择空间, 并尊重其学生。基于此,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 并通过创设各类情境, 锻炼学生的创造性。

(四) 学生主体人格的养成

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 我国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并实现其主体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大学生往往需要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中, 并借助各类实践活动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仅需要强调理性主体在教育中的能动作用, 而且还要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 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实现塑造人格的目标。

三、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其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现实环境的限制, 导致近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 具体内容如下。

(一) 缺失主体性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理念

由于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故而我国的高校在人才教育以及培养的过程中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高校在学生培养以及教育的过程中就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 但是却缺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忽略了大学生主体意识以及完善人格的培养, 从而不利于社会实践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

(二)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意识薄弱

尽管我国的教育单位加强了教学改革工作, 但是我国的大学生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还是会受到“中庸之道”等传统思想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故而导致其存在墨守成规、从众心理强的特点, 缺乏必要的冒险以及开拓精神。

在这样的状况下, 学生往往注重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以及各级证书的考取, 但是却忽视了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在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主性以及积极性, 不注重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时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实践教育的主体意识较为薄弱。

(三) 主体性视角的社会实践教育改革滞后

在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视角之下, 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开展专门的课程来实现。不仅如此, 在相关实践教育的过程中, 学校还需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确保学生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以及能力。

但是我国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往往依据学生的专业需要而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而学生在实践作业过程中往往不能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而选择实践活动, 进而导致社会实践教育所带来的效益较为地下,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 领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人员往往是各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 其缺乏必要的教育系统培养, 故而无法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而对其社会实践内容以及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 故而阻碍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升。

四、推动主体性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发展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实践教育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有机融合, 促进实践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我国的高校教育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各类措施的采取。

(一) 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教育本质

通过对于我国各大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进行调研发现:各院校的社会实践教育工作较为落后, 而教师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往往注重理论的说教, 重共性、轻个性, 重服从、轻民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学生无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能力。

为此, 高校在推行主体性视角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过程中, 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教育本质, 将其视为素质教育的构成部分, 并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 确保其通过相关活动培养起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 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教育路径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在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快速发展, 我国的高校教师还需要积极探索相关教育的途径, 进而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合理分配, 确保学生能够以此为基础可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 实现全面发展。

在推行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 我国的高校教师需要将非确定性知识纳入教学范围之内, 并适当的降低确定性知识所占比例, 从而帮助学生培养非确定性知识意识以及能力。

五、研究社会实践主体性教育方法

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 还需要对相关的教育方法的研究以及运用。关于常用的社会实践主体性教育方法, 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 具体内容如下。

(一) 群体反思教学法

所谓的群体性反思法, 指的是高校的社会实践组织部门组织优秀的一线教师、教学理论专家以及管理者成立研究小组, 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解决方案进行教学实践, 确保其效果显著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运用。

(二) 过程参与教学法

事实上, 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冲破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的束缚, 并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形式开展教学, 并将学生的实际表现纳入到学分制考核体系之中, 从而实现了对于学生个体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 研究性教学以及实践性教学法

此外, 在实际的研究性教学法过程中, 教师不仅需要领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还需要对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 确保实践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如此, 教师还需要依据实际状况开展模块化学习, 实施个人发展计划。选择模块化课程进行学习以获得某种实践工作的全部技能。

六、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高校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加强了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运用。本文基于此, 分析探讨了主体性教育内涵, 并就社会实践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培养进行论述, 最后分析了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主体性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发展的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 我国的社会实践教育必将获得长的发展, 并由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高等院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了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目前, 各高校依据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社会实践教育的改革以及创新作业中采用主体性教育理论, 从而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双主体协同交互,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本文基于此, 分析探讨我国高校教师如何在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论,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分析

参考文献

[1] 庄丽.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基于共同主体性理论的视角[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10) :50-51.

[2] 胡喜海.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4) :136-137.

[3] 陈朝阳, 周小燕.高校大学生性教育机制研究——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春教育同伴行”实践反思[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1) :64-66.

[4] 陆通.高校文科类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育联系实际原则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4) :126-127.

[5] 李英敏, 田苗.成果导向教育理论视角下实践育人实效性研究——以某工科高校为例[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5 (4) :88-91.

[6] 郝敬楠.“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 20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下一篇: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艺术与技巧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