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2022-05-0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小学学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部分,要想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和国民综合素质,就要从小学教育抓起。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开始逐步进入正轨,抓好教学管理是发展乡镇小学教育事业的重心,本文将通过对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乡镇小学学校管理新策略的实施。

乡镇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篇1:

谈乡镇小学校长治校原则及应该具备的能力

摘要:乡镇小学的校长治校存在一定困难,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经费不足,等等。面对复杂的治校环境,乡镇小学校长治校必须遵循几个原则,具备几种能力。本文对乡镇小学校长治校的原则和应该具备的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乡镇小学小学校长治校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资源日趋完善,但是乡镇小学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乡镇小学的校长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虽然新课改已经提出多年,但乡镇小学的教育观念更新缓慢,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有一定差距,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给乡镇小学校长的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乡镇小学校长在办学治校上应把握几个原则,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管理教学上。

一、小学校长治校的几个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小学校长治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办学方向问题。办学方向要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执行教育部门的政策、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提出有特色的办学思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学校办成党和人民放心的文化阵地。党的教育方针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有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就一定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反之,如果没有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可能会顾此失彼,抓不住重点,偏离办学方向。如有些学校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为保证学校能够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校长应该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学习党的教育政策,坚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与不良的思想行为作斗争。另外,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办学治校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办学方向不偏离,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二)把主要工作放在教学管理上。

学校管理工作错综复杂,校长要把学校管理当做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来抓,用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把学校管理引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的轨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的一些管理制度和措施都要不断地更新和改善,校长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和教育方针政策武装自己的头脑,另一方面要到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花大力气研究思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校的管理教育工作上。在制定管理措施时要细化,一旦确定为学校的管理措施,要坚决予以落实。

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抓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组织教学,承担部分课程,要求校长在教学方面成绩突出,有给学生和普通教师上公开课的勇气,在知识水平上要优于其他老师,为学校的老师做好表率,用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感染人,让普通教师对自己产生敬佩感。

二、小学校长治校应该具备的几种能力

小学校长在治校方面不但要坚持上面的几个原则,还要具备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能够办出学校独特的风格;要有服务意识,能够服务学生的一切;要有人文情怀,能够关心教师的生活;要有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要有创新能力,能够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要有战略决策能力。

某些乡镇小学的教师思想相对落后,对推广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表现为理解不深入,工作不主动,积极性不高。乡镇小学的校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发挥好带头作用,成为教师的领头人。校长是学校的主要决策者,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学校的组织关系、师生关系氛围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校长在决策时尽量注意避免与教职工之间的矛盾,减少工作阻碍,提高决策效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长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从战略上制定学校发展的政策,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问题越积越深。在管理过程中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出恰当合理的判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给学校制定战略愿景,不断地给学校提出新的发展目标。

(二)要有雷厉风行的执行能力。

现在乡镇学校的管理工作错综复杂,素质教育很难推动,再加上本地教师较多,人际关系复杂,需要校长有果断的执行能力和大无畏的魄力,才能处理好众多复杂的问题。如果学校有重大项目,或重大改革措施,则校长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果断行动和推行。改革可能会遇到阻力,但如果真正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好处,校长就得有果断的执行力,把改革推行下去。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阻力,多做工作,打开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有“左右逢源”的协调能力。

学校的各项工作需要校长和教师及学校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要求校长有高效的协调能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了解教师的所需所想,增强与教职工的团结和信任,切实提高办学治校的质量。校长必须认识到,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工作动机和价值观,因此协调好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需要小学校长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如建立例会制度,坚持和年级主任交换意见,多听基层反馈的建议,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等。在沟通过程中,不能敷衍,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走群众路线,解决群众所面临的问题。另外,对非正式组织要有容纳的大度。非正式组织对学校决策执行的影响较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学校改革的成败。因此,学校校长一方面对非正式组织要有容忍的态度,另一方面加强与非正式组织的负责人沟通,争取得到非正式组织负责人的支持,对校长开展工作大有裨益。

(四)要有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

乡镇小学校长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目前全国都在倡导素质教育,新课改对素质教育已做出了明确要求,但乡镇教师的观念落后,在改革方面没有积极性。因此,学校校长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校长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全局的眼光和长远的战略决策,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校长还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在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要鼓励多部门多层次的教职工创新,坚持走群众路线,从基层发现创新的火花。当然学校管理的创新并不容易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限制,所以在管理创新中要实事求是,多做调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科学论证予以实施。而一旦决策实施就必须坚决执行力,否则不利于今后其他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校长只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中,才能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另外,职业化已经成为小学校长的发展规律。小学校校长特别是乡镇小学校长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态度,培养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争取成为专业能力强、创新能力足、专业化程度高的小学校长。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管理的规范化,注意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处理好和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各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学校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充满活力的乡镇小学。

参考文献:

[1]毕天璋.《小学管理探微》评介[J].河南教育,2004(06).

[2]陈慧琦.小学管理人性化一点体会[J].师范教育,2003(11).

作者:沈东凡

乡镇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篇2:

浅谈乡镇小学学校管理新策略

摘要: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部分,要想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和国民综合素质,就要从小学教育抓起。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开始逐步进入正轨,抓好教学管理是发展乡镇小学教育事业的重心,本文将通过对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乡镇小学学校管理新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策略

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改革的重心也逐渐转向了乡镇等农村学校,由城市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政策也在不断深入,促使着乡镇地区学校的改革和创新。而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会成为乡镇校园改革的重点。如何建立起既能够适应农村发展管理体系又符合教育需求的乡镇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等教育课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对于乡镇小学教学工作管理者而言,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工作艰难,抓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配合新课改步伐进行改革教育发展,既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一、合理分配管理任务

目前乡镇小学的师资力量仍旧处于薄弱状态,大部分教师都不是师范专业出身,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非常有限。由于乡镇小学教师常年在落后的地区教书,其思想和认知水平也难以适应新教育形式的发展,就算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培训和学习,但也会由于乡镇经济条件的不足而导致学习中断,继而脱离新课改教育的轨道。除此之外,乡镇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也十分突出,经济水平落后的乡镇地区,其学校规模小,教师人数不足,很容易造成教师老龄化。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在对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创新,导致人才管理的欠缺,并且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在校园管理工作中出现困难后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而缺乏正确教育认知的教师在对校园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差,给校园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想做好校园管理,首先就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务,让在校教师明确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校园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尽量提出宽松的管理要求,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对于年轻的教师则要加强管理培养力度,打造活力型校园,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在校园倡导文明之风,让教师带动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学习,改善学校风貌。对于优秀骨干教师则要发挥其典范作用,让其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带领在校教师努力为校园管理以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动员学生參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带动学校进步。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不少教师常年生活在乡镇,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个乡村,而一些教师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师在乡镇小学教书,有的甚至父辈、亲戚都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分配教学教育管理任务时的混乱。除此之外,乡镇学校的学生自小生长的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其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差异化特征,不少学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学习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兴趣,而在校园管理中对于校园综合素质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必须平等接受制度的约束,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要想管理好乡镇小学校园,除了要做好教师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教师管理,在管理校园时做到全方面考虑,既要将教师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还要重视起乡镇教师关系中的乡情和亲情,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来配合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好自身职责工作,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基础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关教育责任制,激发教师教育责任心,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在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前,对其成长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家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有的家庭因为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来说,学生所接触的层面越广,其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一旦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人生之路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学校通过家庭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由抗拒学习变为热爱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工作,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总之,要做好乡镇小学管理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巨大的工程,特别是对于乡镇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要想改善乡镇小学教学管理现状,除了要贯彻实施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和和路线,还要抓好乡镇小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让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真正为校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龙启.探索完全小学与初级小学均衡发展的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75-76.

[2]田俊友,刘子平.强化管理 推进乡镇小学教育均衡发展[J].新教育(吉林),2007,(1):14-15.

[3]潘宝凤.实行人本管理,构筑好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工程[J].考试周刊,2013,(33):13.

作者简介:韦荣喜,男,广西都安人,专科,小学高级教师。

作者:韦荣喜

乡镇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篇3:

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缩小教育质量差距

摘 要:乡镇中心小学的示范引领职能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每个乡镇只有一所,很难发现自身的差距,通过建立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平台,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实现小学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关键词: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专业发展;缩小差距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乡镇中心小学的教育示范、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培训基地的职能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开展了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教育质量差距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地处丘陵,现辖16个乡镇。16所中心小学有15所属农村,只有1所在县城,地理位置有的在乡镇驻地,人口相对集中,学校规模较大,有的远离乡镇驻地,地处偏僻,学校规模较小,管理机构健全,信息比较畅通,集中了一批有丰富经验的教育管理人才、教学骨干和学科教学教研的带头人。已成为乡镇中心学校、县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地。中心小学承办县、乡镇范围内的公开示范课、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教学竞赛活动等,为村办小学教师传播教研信息,提供课改经验,指导和带动全乡镇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心小学是乡镇区域内承上启下的“窗口”学校,全乡镇、全县小学教育的发展,靠中心小学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因此,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基础,而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乡镇中心小学的均衡发展,由于乡镇中心小学的管理归属于所在地的乡镇中心学校,学校管理者、师资的配置只能由乡镇中心学校负责。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为突破区域的制约因素,充分发挥县域内优质中心小学的辐射功能,以优促薄,于2008年开始开展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缩小教育质量差距的课题研究,取得了研究成果,并于2011年成功申报为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把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教育质量差距作为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二、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

专家认为:“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结合我县乡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主要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实际与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我们将教育资源界定在乡镇中心小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学校文化、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理念、教育成果等主要教育资源。具体来说就是指乡镇中心小学的课程资源、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经验、学校校本教研及课题研究成果的共享,达到取长补短,管理相鉴、文化共建、师资共享、研讨联动的目的。

三、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如何实现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把“共享机制”的建立作为课题组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实现了全县中心小学“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成果共享”。

1.建立中心小学校长交流平台,提升校长的管理素质,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一个高素质的校长就能办好一所学校,带领全校师生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优质的人才。因此,我县从2008年开始建立了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校长交流平台,每个学期定期开展两次校长交流活动,课题组在每个学期开学时确定交流研讨的主题及时间与地点,至今我们组织中心小学校长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素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校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等主题的交流与研讨活动。通过到优秀中心小学的观摩学习、经验交流、问题研讨、专家讲座,使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得到不断的更新,借鉴成功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予以推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沿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整体推进,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2.建立全县中心小学学科中心教研组与学科教学QQ群,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师资是学校最大的资源,组建了语文、数学、思品、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心教研组,把各中心小学的学科名优教师都确定为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名优师资从“一枝独秀”变为“花香万家”,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学科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学科中心教研组每个学期开学前集中开展1至2天的教学研究活动,研究学科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教学案的编写,研究单元测试题的编写,形成学科教学教研方案。期中、期末中心教研组成员集中到一个中心小学交流学科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各校实践中学校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进行名优教师会诊,发挥各自的教育智慧,研究突破难点问题的方法,确保学科教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的送教成为中心小学合作发展的一种常态,优质中心小学的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每个学期都要到相对薄弱的中心小学上示范课,与同学科教师交流研讨;而薄弱中心小学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听课观摩学习,参加他们举行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每个学期不少于4次。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学科教师QQ群,开展网络教研,把各中心小学的所有学科教师聚合到学科教师QQ群中,通过QQ群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提出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在网上研讨。从而发挥了每个教师的教育智慧,把自己的优秀资源呈现给他人,同时又分享到别人的优质资源,发展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共建共享中成长。

3.建立教育教学经验成果交流平台,实现学校之间的经验成果共享

课题组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全体中心学校教师参加的“一个优秀教案、一堂优质课、一个优秀案例、一篇优秀论文”的四优联评评选活动,把获得一等奖的教案、案例、论文发布到学科教学QQ群上分享。课题组还将各中心小学的学校办学特色经验、建构高效课堂的经验与成果、校本教研与草根课题研究的成果、承担本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上传到《双峰教研网》和《双峰教育》刊物上。通过经验的分享激发了教师的教研意识,校本教研活动和草根式课题研究集中了更多的老师来参加,促成了一大批教学研究成果,成果比以前更加凸现。将原来以教研室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下放到了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的共同体内,各种优质课、展示课、闪光课、学科研论与合作等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优质中心小学的品牌与特色通过合作交流平台辐射到了全县小学。

四、成效

几年来,课题组与参与研究的16所中心小学的积极创新实践,切实推进,探索了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缩小了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有力地推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中心小学的教师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

中心小学的教师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校本教研、同伴交流、骨干引领,专业素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意识增强,能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运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研究,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

2.加强了中心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改造了薄弱中心小学

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建立,把名优教师的优质资源辐射到了全县,通过中心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首先提高了中心教研组成员的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各科培养了学科带头人,从而整体推进了中心小学的学科教研组建设,确保了各学校能按课程改革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通过中心小学交流平台,校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经验交流,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薄弱学校通过学习吸收了名校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结合学校的薄弱之处进行整改,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校本教研、校际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16所乡镇中心小学经省市教育督查验收有12所成为省市合格学校,6所为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3.提升了中心小学的教育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享受有质的义务教育

优质的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校际间的质量差距,使每一个学生享受有质的义务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使学校领导、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兄弟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借鉴他人经验推进自身的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在全县期未统一命制试卷学校组织测试教学质量监控中,16所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100%的合格,优秀率达72%。梓门、蛇形、永丰中心小学是香港梁伟铭先生的“阅读梦飞翔”项目学校,通过严格的阅读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成果得到了梁伟铭先生的充分肯定。课题组将梓门、蛇形、永丰中心小学的经验向其他中心小学推广,组织中心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按照梁先生的要求组建学生阅览室,在学生中开展“阅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问题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湖南省双峰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作者:谢松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艺术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教师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