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2022-04-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增进,向外扩张和向内集聚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得其规模从原来的单一分散到冗杂繁复从而发展到后期的逐渐外延,区域合作的协调运作和城市功能重构成为必然。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篇1:

浅析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该文详细地讨论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重点分析了现代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关于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根据先前学过的相关知识预测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学今后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的研究内容。该文指出,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因国情不同,这种理论体系并非完全适合于我国,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相当紧迫的任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永恒的主题,因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上的主要区别。在我国,在較长的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区域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政策

一、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及发展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近年来,国外的许多经济学术界的专家们都对其研究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直是许多国家研究的重点内容。我们所谓的区域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定义在国外掀起了很长时间的争执。国外的很多专业人士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以及它和其他学科的联系,都存在着不同意见。但根据所学,我们大可以这样来分析。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新古典理论的产生推动了区域平衡发展的,促使了区域均衡论的产生。市场配置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多的疑惑和问题,人们对其的发展也是充满怀疑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相信市场配置的作用,认为其市场配置是一个完美的体制,能够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让人们能够体验到市场带来的满足。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统治着西方经济学。人们开始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信赖和拥护,并且逐步形成了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从此以后,人们开始从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看待和研究问题,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也不断的加深。

1.新古典区域发展理论。新古典区域发展理论的中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最终时区域发展保持平稳的状态。这样对经济正在转型的国家来说,一切交由市场的“自发论”产生了“休克疗法”的结果;所以,把国家的经济仅仅都依靠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上,这样只是理论上的空想。尽管我们知道,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有着十分严谨的逻辑,但是,这一种理论仅仅只是建立在和实际严重不符的假设中,忽略了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忽视了科技进步,忽略了市场存在的弊端,国家体制等因素,最终导致它在实际运作中作用十分的有限。

2.发展经济学中的平衡增长理论。曾读过这样一篇著名的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该文是由罗森斯坦—罗丹著作的,他根据他自己研究的大推进论表明,实现全面的工业化是一些发展国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要立足于资本而资本。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就要克服这所谓的三个“不可分性”,即为社会分摊资本、储蓄和市场三个方面。然而,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则会形成“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从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要想想要打破这些“陷阱”的影响,就要尽可能的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资金投资,最大程度上要使投资资金远远超过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完善。主要包括的是: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2.现代企业区位选择论3.区域收敛和发散理论4.条件收敛和娱乐等。请相信,随着各种优秀的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促进国外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顾名思义,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二战后为研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除此之外,我们也称他为“空间科学”、“空间经济”、“区域发展计划学”等名称。

1.萌芽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是区域经济学的萌芽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布局主要是以趣味理论为根基的,着重于研究个体企业如何选择出最好的区域,其目的是为了节约企业生产的资金,最大化企业的收入,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掉优化区域整体经济布局的问题。但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理论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被称之为“马太效应”。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背景影响下,一直到了2000年左右,国家开始对“梯度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到今天看来,此发展战略虽存有不足之处,但其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2.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区际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这个阶段里,许多国家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有关区域发展理论和战略模式。

2.1总体框架。通过了解并熟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起步、成长及发展,更深层次地分析各阶段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利与弊,总结优点、补足缺点,进而得以更好的发展。

2.2发展战略。要想更好地发展,就需更好地成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经历了快速的成长。在这一阶段里,在区域发展问题和区域政策问题等方面,我国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研究方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了变化,开始借助于网络信息,逐步走向了计量化。我国从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3再度讨论

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在我国中长期计划中,首次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在“七五”计划(1986—1990)当中提出的,该思想指出要想改变区域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报告把加大对各类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挟持力度确定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紧紧把握了当下的形势政策。

②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及进展。由于区域经济涉及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主观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导动力,而市场则是基本动力。因而,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间加强沟通与监督,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加速,人人认为这是一门有盈利的行业,争先恐后地学习,了解其发展理论、关系理论、管理与政策等;我相信,这门学科会拥有更蓬勃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形的压力下,某些国家采取了预防措施来推动经济贫困的区域发展,进而减轻两极分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没有在理论上进行革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网络化趋势不断强化、网络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背景下,从发展前景看,复杂性的科学体系将为研究区域经济学提供全新的方法论。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深奥又易懂的学科,经济程度及发展决定及影响各国居民的稳定生活。愿望我国能在科学人士的领导下再接再厉,拓宽经济,发展适合国民的新型区域经济模式。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各国经济会以一个优美的曲线快速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剑.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

[2]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陈栋生,东西合作: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器J财经问题研究2002(6)

作者:徐烨琳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篇2:

新区域主义范式下对我国区域合作治理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增进,向外扩张和向内集聚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得其规模从原来的单一分散到冗杂繁复从而发展到后期的逐渐外延,区域合作的协调运作和城市功能重构成为必然。新区域主义理论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诞生,结合我国当前区域治理战略转型的困境分析,在新区域主义范式的催生下形成的区域合作治理实践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加强城市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区域治理;制度创新;政策转型

一、新区域主义理论阐释

(一)理论渊源

20世纪30年代末期,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中型城市工业水平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区域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主导下的区域主义(Regionalism)应运而生,以其强大的组织推动力度为城市区域规划和协调运作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撑。此后到20世纪80年代,新的劳动地域分工在世界范围内延伸,后工业社会的合作形态和生产经营模式催动着区域合理化发展的态势。城镇区域化、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新区域地理学”随之兴起,通过区域融合机制实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合理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为新的区域规划相关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

(二)基本内涵

与旧区域主义理论内涵相比,新区域主义理论在肯定区域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模式下的发展思路下,进一步批判和发展了区域主义,使新区域主义更多地赋予“复合、集约、创新、合作”的理念而被区域资源整合相关政策实践加以广泛运用。基于协作治理的新区域主义主要体现了以下的理论内涵和特征:

一是“多元性”。相比旧区域主义理论指导下单一的自上而下直线型政府驱动模式,新区域主义理论引入了各层级政府、非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团体等多元治理主体,在既定的范式规范下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二是“综合性”。新区域主义所涉及的范畴、内涵、形式和外部表征与传统的区域理念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以区域之间协同的领域综合性为准则,打破区域主体政府间的直线单向度,贯以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海外组织等多元参与主体的综合协作。

三是“介入性”。新区域主义的政策指向具有一定的介入性特征,力求从区域内部与外部地缘建立起稳定、高效、持续的可协同性发展,引入更为广泛的兼容型区域合作模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壁垒。

二、新区域主义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

(一)理论指导

在信息系统化高度发展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新区域主义基于规范性与科学性视角为日渐延展的公共事务项目范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范式。新区域主义的核心概念的提出,首先在治理理念上扩充了区域整合的主体范围,从政策制定上提倡公权到私权的让渡;其次,不同于旧理念时期传统的国家一元化治理模式以及单一的治理主体,从源头上提出了多级治理(Multi-level Governance System),构建复合型区域参与机制与互动网络;再次,引入公民社会和私人部门等多元治理主体,实行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团体、私营部门等主体的联合治理(Joined-up Governance),形成一种嵌入式经济和政治发展新模式,推动非政府组织及私人部门参与。

(二)实践模式

1.多种层次的区域功能空间

西方学者根据多极化的经济政治合作模式提出的区域性(Regional)概念和区域发展阶段论观点,将区域治理在功能取向上划分为五大层次,即区域空间(元区域)、区域复合体(作为社会体系的区域)、区域社会(区域公民社会)、区域共同体(一种行为主体)和区域国家(一种制度化的政治实体)。[2]

2.网络化的治理决策模型

在治理理论和系统理论视野下衍生的新区域主义,从政策实践上打破了旧区域主义“自上而下的传输路径”和“依靠传统制度均衡维持区域秩序”等观点,引出了具有联接性的网络化治理路径。突破先前垂直的单向性“命令—服从”关系,向“平等、民主、协商”的秩序下不断发展。

3.多重价值目标的综合平衡

新区域主义的实践模式在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区域结社等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即通过利益整合、资源划分、产业调和等制度手段实现区域间的互惠共赢。在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目标的要求下形成了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3]

三、我国区域治理战略转型的困境分析

与起步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区域治理和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支撑体系与实践模式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当前的主要探讨方面还流于“区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形式,相对于新区域主义提出的价值概念即“关注社会公平、生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有所差距,具体面临以下几种困境:

(一)制度设计功能薄弱

目前,我国区域治理的理论基础和还基本停留在旧区域主义和理性官僚制模式的层面上,在指导源头上未能给我国新一轮的区域合作规划发挥高效的制度设计功能,由于对系统治理理论本质概念理解的相对欠缺,我国的区域制度设计未能充分体现出区域治理中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平等参与性和制度认同感。

(二)政策支持尚未到位

当前形势下的区域合作治理实践需要高效合理的政策体系的支持,而我国尚未形成在一体化和城市化双轨背景下作用的规范的区域治理公共政策模式。目前区域政策的实施缺乏目标导向和行动导向,未能够在法律制度层面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加之政策逻辑在实施过程中的模糊性和封闭性致使我国区域保护主义、产业垄断、“竞合”失效等问题逐渐凸显。

(三)实施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原有的制度机制带动的区域规划路径多集中于产业分割与合并、城市区域规划、新型城镇化、城市功能集聚与整合等方面,而在综合区域资源配置、政府与多元治理主体良性互动机制以及空间网络规范机制等尚未得到深度研究。需要从多方治理主体统筹区域发展研究等方向出发,“促进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人口政策等其它专项政策的相互匹配与融合。”[3]

四、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治理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复合化的双轨作用下,我国新一轮的区域规划政策亟需着重于新的政策转型、模式转换和体制变更,通过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实践经验,对推进我国区域社会包容性和地缘认同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政策转型:树立规范的法律框架和制度逻辑

就我国目前存在的区域法治建设问题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的解决,亟需构建一套顺应目前全球化背景与后公共管理语境的法律框架,将现有的垂直且单一的区域治理模式从制度设计层面尽可能地转型到多元网络化治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看,“利益平衡既是一个法律设计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策重新架构的问题。”[4]完善合理的法律框架能够引导我国秉承科学且高效的区域发展理念,破除计划经济时期和旧区域主义时期传统封闭的理性物质化区域观念。

完善区域制度健全机制,结合特定区域实际情况,对区域规划实施机制加以取鉴以明确区域治理政策行动主体目标及其责任使命。区域规划决策部门作为主要导向的区域规划行动主体需要在制度实施源头上树立科学的区域观,在规范性的政策文件指导下合理下放职权于下级部门,克服旧体制下的多重职权管理和官僚主义弊端,从而推动我国在现阶段的区域体制变革。

(二)模式转型:架构复合型网络协作体系和区域产业格局

在新一轮区域规划转型目标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适时干预区域经济政策的思路从传统的“自上而下”路径转变到“自上而下”的规划趋向,形成由地方政府提出方案设计而中央政府审核批复的区域开发战略的转型实践。

地方政府在区域改革目标的引领下开始探索适应于本地区的发展状况的转型策略。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5月24日组织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在明确区域合作必要性的前提下,建立起网络式区域合作模式。

图1 长三角区域规划“三结构一网络”范式图

“三结构一网络”套路范式强调在重构区域经济格局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环境、人口发展中的良性互动,摒除传统区域主义下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弱化造成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同构现象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竞合”双赢。

(三)机制转型:提升区域空间功能和健全良性互动机制

新区域主义中提出的区域层级概念,要求转型过程中的各类区域维持在多重空间尺度的运动范畴下,不仅仅包括了国家层面之上的各类区域,还囊括了国家层面之下的各个微观治理层级。这一空间理论的转型能够为我国目前存在的区域问题有关键的启示作用:一方面,当前国内在区域经济规划与空间规划机制建设中的欠缺,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流的空间’与行政管理‘点的空间’有所分离,”[5]另一方面,在亟需打破我国行政区划阻隔的现实环境下,解决特定区域的发展问题和培育区域间“次增长极”的目标需要从各区域内部形成统一的协调空间机制,发挥新一轮区域政策的空间效应。

健全我国区域治理良性互动机制,要求建构一个集“网络机制、组织机制、协调机制”于一体的区域规划全过程模式。

首先,区域合作的网络机制建立需要在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机构及其与社会组织构成全面的沟通合作网络,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发展横向和纵向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从而为区域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信息交流、文化融合、政策调整以及整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自我提升和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区域合作组织机制的建立,前提是明确制度化的区域规划协调责任主体。随着新区域主义思潮的逐渐渗透和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执政实践中应该全面考虑到现代公共治理语境下产生的纷繁复杂的区域问题,意味着需要一个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驱动价值取向的特定治理模式,从单独依靠政府能力转型到借助其他力量进行合作以达成共识并协同行动。

最后,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建立,旨在厘清区域政策与规划在社会治理区域中的功能范围。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区域协作机制的建立需要由上级政府部门设立有权威的协调性机构作为支撑保障,如设立“国家区域规划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级区域规划,实施区域产业布局谋划,协调跨省区治理主体利益关系等,同时在下级的区域层面设立对应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域具体协调事务,让各个子区域、经济主体、企业、单位、社会组织都能够积极活跃于全球化氛围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灵活的、广泛的合作发挥区域经济轮轴和辐条的作用。(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殷为华,沈玉芳,杨万钟等.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5):12-15.

[2] 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J].国际观察,2007,(5):58-64.

[3] 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 全永波.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区域合作治理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4):78-81.

[5] 曹海军,霍伟桦.城市治理理论的范式转换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3,(7):94-99.

作者:杨凌霄 段丽琼 陈海燕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分析论文 篇3:

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周期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方法,依据中国30个省市1952-2010年的人均GDP数据,对省际区域经济周期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区域进行聚类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从波谷个数来看,全国各省份至少出现了10次波谷,最多的省份甚至有14次;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来看,全国各省份均呈现出收敛趋势,且东部省份的收敛速度和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从省份之间短期波动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共有44组省份(全部对象共计900组)的相关系数未能通过统计检验(P值取5%);聚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东部省份的聚集程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区域经济周期;小波分析;聚类分析;人均GDP增长率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而是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交替演变的动态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10余次的经济周期波动,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通过梳理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他们是从国民经济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研究我国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趋势及形成原因。也有学者从区域层面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研究经济周期的新方法——小波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省际区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在小波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来对全国30个省际区域进行聚类重组,旨在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一、文献综述

随着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周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日益突出。经济学者转向区域经济周期研究是以Mclaughlin(1930)和Vining(1945)的文章为标志,其真正的发展阶段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研究区域经济波动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区域经济周期的特征及其成因;二是研究区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极其形成机制;三是区域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在区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及其形成机制方面,由于不同学者采用的方法、数据和研究范围不同,学界关于区域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存在与否还没有一致的学术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者选取的研究方法、数据指标、研究对象等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选取了除海南外的全国其它30个省际区域,选取各省市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对潜在人均GDP增长率的偏离作为衡量周期波动的指标。

二、研究方法介绍

小波分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数学学科本身,在非数学领域,如信号处理、医学、工程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Crowley认为小波分析在经济学领域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经济学家忽视了小波分析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潜力。小波分析的基础是要对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小波变换并不同于傅立叶变换。因为傅立叶变换在转换时丢失了原信号的时域信息,并且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更是无法反应原信号的诸如偏移、趋势和突变等信息。小波变换既能够处理平稳和非平稳数据,并且还能将时间序列数据分解成低频趋势成分和高频周期成分,它是一种时间窗和频域窗都可以改变的时频两域分析方法。小波变换的实质是通过小波变换基函数ψa,b将原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的子信号,也即高频和低频信号,其中小波变换基函数ψa,b是通过母小波ψ(t)的伸缩和平移得到的,它具体的函数形式是:

假设有一个原始信号A,通过小波基函数变换后可以将原始信号A分解成低频和高频成分,其中低频成分可以理解原信号的趋势或潜在成分,其具体的函数形式可以表述为:

虽然小波分析主要运用于非经济学领域,但经过中外学者的大胆创新,小波分析在经济学领域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特别是运用于处理金融领域内的高频数据(如每日甚至每小时的股指)。James B.认为小波分析的优点尤其适合分析经济数据,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TIMOTEJ J.运用多变量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转型经济体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周期;Sharif M.同时用傅立叶转换和小波转换研究了美国的经济周期,结果表明小波转换优于傅立叶转换;Motohiro Y.多分辨率小波分析方法处理GDP数据并研究了美国的经济波动情况;David B.用小波分析方法测度了新西兰的核心通货膨胀率;Martin H.用小波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瑞典24个区域1860-2009年间的区域经济增长率波动情况。显然,国外学者已经逐渐开始运用小波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而国内学者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有杨天宇等。

三、实证研究及其结论

如前文所述,本文的数据指标是全国30个省市1952-2010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本文选取了各省市相关年份的人均GDP数据②,根据脚注5将数据进行相应变换,随后利用matlab(版本为7.0)进行小波分析。在此之前,本文需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小波基函数的选择问题,二是分解层数的选择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为力求准确而采用试值的方法,并借鉴杨天宇等选取小波基函数的原则作出选择。具体描述如下:为更具代表性,本文选取全国层面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数据作为试验数据,对matlab软件自带的小波基函数依个试验,计算经过小波基函数分解后的高频成分的标准偏差,选取有最小偏差的Db2小波基函数。关于分解层数的选择,本文也依据杨天宇等提出的3-5层的标准,选择3层小波分解。因此,本文先以全国数据为试验对象,找出了Db2小波基函数和3层分解标准作为全国其它省份的小波分解准则。

1.从各省市周期性波动趋势所出现的波谷个数来看,全国30个省市均出现了至少10次的波谷,而少数省市甚至有14次。本文对所有省市的短期波动趋势图进行了波谷数量的统计,结果表明,东部省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的波谷数量明显小于全国其它省市,而西部省市如宁夏、内蒙古、青海、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的波谷数量明显高于全国其它省市。另外,如果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波谷数量平均来说小于中部,而中部又小于西部。这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周期的波动频率低于其它两个地区,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短期波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从各省市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和频率来看,我国30个省市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均出现收敛趋势。当然,如果要比较各省市收敛的幅度和速度,从各省市的短期波动趋势图也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收敛的幅度和速度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领先于西部地区。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列示了2个代表性省市的短期波动趋势图。

3.从各省市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来看,全国大部分省市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相关性。为验证此结论,本文对前期经matlab处理后的各省市短期波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检验③。结果表明全国共有44组省市(全部研究对象共计900组)的相关系数检验P值高于5%。为与各省市长期趋势的相关性作比较,本文还检验了各省市长期趋势的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只有5组省市的相关系数检验P值高于5%,而且5组省市全部来自于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组合。这些结论表明我国30个省际区域的短期波动呈现同步性的趋势,区域经济周期的同质性趋势也逐渐凸显;与长期趋势的相关性相比,各省市之间的短期波动表现出更为明显弱相关性。

4.在得到各省市短期波动数据后,本文随即以此数据为基础对全部省市进行聚类分析。为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分别对各省市在此之前和之后的短期波动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前东部省份只有北京、辽宁、天津和上海等四个省市归类为一组;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东部地区其它省市的迅速崛起,东部地区之间的短期经济波动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

本文通过matlab软件,将全部研究对象的数据运用db2小波进行3层面分解后得到各自的长期趋势成分和短期波动成分,并以短期波动数据作为区域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周期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借助于R语言实现了对相关结果的假设检验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如下几点:

第一,从波谷个数来看,全国各省市至少出现了10次波谷,最多的省份甚至有14个。东部省份的平均波谷个数低于中西部省份,中部省份又要低于西部省份。

第二,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来看,各省市之间虽然有相同的收敛趋势,但收敛速度和幅度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东部省份的收敛速度和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

第三,从省市之间短期波动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共有44组省市之间的相关系数未能通过检验。省市之间的短期波动有同步性倾向,区域经济周期也表现出同质性的趋势。

第四,聚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东部省份的聚集程度明显提高。相比其它省市,东部省市之间经济周期波动的联系更为紧密,省市之间聚类现象比改革开放前更为明显。

我国省际区域经济体的短期经济波动存在着共性和异性并存的特点。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注重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时,也需要兼顾好经济的短期波动。因为省际区域之间短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对宏观政策的区域协调效应产生影响。另外,由于东部省份与中西部各省份之间存在着短期经济波动幅度和速度的收敛差异。因此,中央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该注重加强东、中和西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商贸合作,这一方面能够协调好省际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步伐和趋势,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缩小我国省际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注释:

① git=LnYi,t-LnYi,t-1=Ln[SX(]Yi,t[]Yi,t-1[SX)]=Ln(1+[SX(]Yi,t-Yi,t-1[]Yi,t-1[SX)])≈[SX(]Yi,t-Yi,t-1[]Yi,t-1[SX)],其中Yi,t指区域i在t时期的实际人均GDP。因此可以用git近似代表区域i在t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Martin Henning(2011)也用此变换来研究瑞典区域经济问题。

② 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网址为:http://219.235.129.58/indicatorYearQuery.do。

③ 此步骤借助于R语言命令,其版本为2.13.0。此步骤需要先计算各省市短期波动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再运用命令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检验。

参考文献:

[1] 吕光明.经济周期波动:测度方法与中国经验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54.

[2] Crowley, P. M.A Guide to Wavelets for Economist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7,21:207 -267.

[3] James B. Ramsey, Camille Lampart.The Decomposi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 by Time Scale Using Wavelets:Expenditure and Income[J].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and Econometrics, April 1998, 3(1):23-42.

[4] TIMOTEJ JAGRIC, RASTO OVIN.METHOD OF ANALYZING BUSINESS CYCL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CASE OF SLOVENIA[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XLII-1 (March 2004):42-62.

[5] Sharif Md. Raihan,Yi Wen, Bing Zeng.Wavelet:A New Tool for Business Cycle Analysis[J].Working Paper2005-050A. 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wp/2005/2005-050.pdf.

[6] Motohiro Yogo.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A wavelet analysis of economic time series[J].Economics Letters 100 (2008) 208-212.Available online at www.sciencedirect.com.

[7] David Baqaee.Using wavelets to measure core inflation:The case of New Zealand[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1 (2010):241-255.

[8] Martin Henning, Kerstin Enflo, Fredrik N.G. Andersson.Trends and cycles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How spatial differences shaped the Swedish growth experience from 1860-2009[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11,4848:538-555.

[9] 杨天宇,黄淑芬.基于小波降噪方法和季度数据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J].经济研究,2010(1):115-126.

(责任编辑:关立新)

作者:陈雪梅 罗永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事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因素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背景下启发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