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文科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新文科作为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肩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重任。

第一篇:文科学论文范文

基于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网络课程教改研究

摘 要:高校在新时期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越来越注重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目前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文介绍了高校新文科的内涵,分析了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明确了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基于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网络课程教改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新文科建设 法学 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aw Network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Xiaojuan

(Law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Henan Province, 467044 China)

當前,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高校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建设网络课程能够为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所服务,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法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 高校新文科的内涵

文科也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高校传统文科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提出高校新文科建设,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的高校文科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文科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高品质的人文素养,把握社会生存以及交往的各种能力。然而,部分高校忽视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出现了文科被边缘化的现象,教育教学功能的定位不够明确,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建设要为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服务,要在理论、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点;同时,要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2 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2.1 不受时空限制,辅助于课堂教学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不需要固定在一定的场所、一定的时间之内,所有的学习者只需要有网络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一种开放化的教学模式。网络课程的建设能够满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如果学生在课堂之上有不明白或者没有听到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反复的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实现。与此同时,网络课程的建设,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协作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从而能够很好地加强学生与学生或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辅助课堂教学。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以往的高校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经过课堂教学的改革,高校教师也采取了以“学”为主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实践。而法学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传授方式,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空间将文本、视频、音频等的教学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另外,通过精心设计网络课程,可以将完整的授课过程上传,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学习内容进行把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加强师生交流与合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校中,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逃课缺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与之相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此也有比较大的关联,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久而久之,就会使其产生厌学的心理。法学网络课程的建设,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比如:教师在通过网络课程授课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相关设备如弹幕、留言板等,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这能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相应的反馈,及时地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能够真正意义上启发学生的思考。另外,教师与学生还可以围绕课程内容展开讨论与交流,实现教学相长,这就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4 满足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知识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学习方面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班级授课制的线下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将知识传授给较多的人,但是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也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然而,网络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地打破这些学习模式的弊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相应的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完善的网络课程除了能够传授基础的课程知识,还可以提高丰富多样的拓展性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和学习,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

3.1 网络课程建设的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工作量巨大,需要教师投入许多的精力,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很多时候更是需要一个教学团队的共同协作。当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之内,法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水平不高,内容堆砌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构建有效的网络教学情境。在网络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借助网络化的优势资源,在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教学目标等要素之上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情境等的构建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有利条件,教师如果只是将教材或者教案上的内容以网络化的内容呈现出来,那么这样的网络课程建设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很多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只是遵循于完成课程学习的要求,而不是发自内心真正喜欢学、想学[1]。

3.2 网络课程建设流于形式,更新缓慢滞后

在网络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基本学情、兴趣以及特点等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将重心放置于课程的申报以及评审之上,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使用感受,导致课程建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重心的限制,很难建设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他们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来对待,学校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动力不足,导致网络课程的内容更新缓慢滞后,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

3.3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与学生互动功能不强

网络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资源丰富、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呈现课本上的内容,没有将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教学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没有能够借助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在进行常规的教学之后,也没有能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拓展学习内容,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网络课程平台有微信、QQ、留言板、反馈等的互动窗口,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没有实现网络课程的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也缺乏应用的教学反馈机制,没有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功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强[3]。

3.4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单一,目标导向存在偏差

网络课程是决定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对于课程质量的评价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反馈作用,当前针对于网络课程质量评价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为课程质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服务,有关于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指标也还在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对其进行评价。另外,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法学课程建设没有明确的目标,更多的是依据于相关的主管部门和评审机构的要求进行设计,没有实现网络课程共享化、多元化等特点,不能够为学生的學习提供很好的引导和帮助,导致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不能够为提高法学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而服务[4]。

4 基于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网络课程教改的策略

4.1 转变教师的网络课程建设观念

高校在进行法学网络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转变教师的网络课程建设观念,要让教师形成正确的认识。网络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思想,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兴趣,提高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网络课程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5]。网络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坚持利用网络课程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要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样能够更加容易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从而能够提升法学网络课程教学的效率。总体而言,高校教师必须要转变网络课程建设的观念,不能够让其流于形式,仅仅只是为了申报项目等,而是应当借助于网络课程来辅助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兴趣,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做到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的关系,做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6]。

4.2 明確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

高校在开展法学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师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实际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之间的差异和优势,要做到明确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而且倾向于传授一些偏概念性的知识技能,而网络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非机构化的学习,这两者在教学方式和目标上是存在着一定程度差异的。因此,在确定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时,必须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做到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借助网络课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网络课程教学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性的过程,教师除了开展基本的教学,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拓展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是十分漫长且连贯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明确其教学的目标,并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为学生的成长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服务,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网络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7]。

4.3 组建团队精心设计网络课程

在进行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建设时,高校要注重组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共同来为网络课程建设服务。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十分庞大、持续时间长、难度较大的工作,多名老师共同为法学网络课程建设服务,能够有效地聚集各方面能力条件突出的教师,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能够丰富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在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添加相关的助教功能,协助其开展课后答疑、反馈等活动的开展,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与此同时,教师团队必须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去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在实现基本教学内容目标以外,还要为学生拓展相关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地选择,发挥网络课程教学的共享和互动功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此外,教师应当依托于网络教学平台教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从而构建高效的、适用于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8]。

4.4 构建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检验课程建设的质量,也能够为促进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以及应用水平为服务。因此,高校必须要注重构建一个完善网络课程质评价体系,要让各相关的主体都参与到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过程之中。首先,高校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网络课程的内容进行评价,包括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设置、教学内容与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学习资源的提供、拓展学习和辅导等方面,同时也要组建相关的教育技术团队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网络交互、教师提供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支持程度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等;教学管理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学校还应当组织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评价,主要针对于网络课程的相关教学管理间评价,例如: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习效果的评测、学生的反馈等;学生是网络课程学习的关键主体,因此学生也应当参与到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来,学生是网络课程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应当主要针对于课程的实用性、教学性等展开评价,这样才能够为更好地改进和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服务。

5 结语

网络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偏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网络课程建设质量水平不高、网络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要转变教师的网络课程教学观念,明确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打造高质量的法学网络课程,构建一个完善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网络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万国,兰刚.地方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3):117-126.

[2] 来阳,韩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3):164-169.

[3] 杨维东,董小玉.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48-50.

[4] 张艳超.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5] 冯永华.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6] 宋雪龄.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7] 刘鑫,唐自政,潘樾,等.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以皖西学院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5):1-6.

[8] 林建胡,陈志勇.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内涵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9):87-89,95.

基金项目:河南城建学院2020年校级网络课程立项(项目编号:J-X2020242)。

作者简介:张晓娟(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法。

作者:张晓娟

第二篇: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专业、课程联动新思考

摘要:新文科作为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肩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重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新时期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应坚持“立足区域、聚合特色”“多元融合、服务社会”“国家站位、全球视野”“立德为先、智美合一”“技术为媒、融合发展”五个重要发展方向。在万物智联的5G时代,这种发展思路对戏剧與影视学在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与联动拓展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文科 戏剧与影视学 人才培养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新时期的高等教育领域承担起以新技术为契机、以新思路为向导、以新能力为诉求、以新范式为突破的时代职责。这一形势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应结合时代特征,坚持国家站位,守正创新、立德为先;聚合民族文化特色、办学理念特色、区域发展特色于一体,树立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培养理念;以全球化视野拓展校企合作新格局、培育智美合一的国际传播人才,努力将新时期的“戏剧与影视学”建设成富有时代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的“中国学派”。

一、“立足区域、聚合特色”:特色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内驱力

新文科背景下的戏剧与影视学科、专业建设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的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的重任,在这一指导下,高校戏剧与影视学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上应聚合“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特色观念。

1.民族文化特色观。这一特色观体现了对“四个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也体现了文化铸魂、文化强国的教育理念认同。在这一观念下,注重将民族历史、现象、代表人物、图腾、民俗、流派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加深对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少数民族地区戏剧影视文化的开掘,探寻民族气质、国家气质和文化气质的传承创新发展路径。

2.办学理念特色观。每个学校应依据学校历史沿革、学科体系、师资结构、办学专长等动静态因素而形成一种适合本校长远发展、符合本校发展定位的专业建设观念。例如,综合类大学里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特色在于重视突出“人文性、综合性、复合性”的办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深厚文化底蕴,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这一类高校的专长;而专业类院校应重视培养对行业前沿敏感的应用型人才,能够精准高效地服务于一线所需。

3.区域发展特色观。每个学校要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大力提升学科发展信息化、国际化水平,辐射相关融合交叉学科专业,以更好地带动产学研项目发展。

“民族文化特色观”强信念,“办学理念特色观”重传承,“区域发展特色观”促和谐,这三个特色观既对国家与社会需求作出敏锐“观色”、对培养目标精准“绘色”、对文艺原创能力彰显“声色”、对市场反馈表现“出色”,也对传统文科“西化”色彩较浓、自主创新不足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应对思路。

二、“多元融合、服务社会”:坚持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培养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下设戏剧戏曲学、播音主持艺术、戏剧影视表演、广播电视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电影学、动画、录音艺术等多个二级学科,学科建设要坚持将这些学科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要坚持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引领,放眼我国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际需要;要建立宽口径、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加深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力度和程度,形成学科专业纵横交叉的立体教学体系;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推进高校主动肩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提升学科精准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际能力。

此外,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优势,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力度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着力点。可以通过与新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和企业集团等机构进行“订单式”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形式,形成双轨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实验项目进一步实现专业人才特色化培养。同时将学科内的科研创作成果转换成高校社会服务项目,这样不仅为产业升级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电影产业、动漫产业、影视剧产业、文化出版发行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反过来,服务产业、企业向学校提供的横向科研经费也让科研创作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培养国际化视野影视与传媒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育更要立足于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理念,在对外传播的教育实践中,着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话语体系重构能力,综合运用形象思维、互联网思维、全球化思维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统筹能力,这样的戏剧影视人才方能创作生产出“国家站位、全球视野”的优秀对外传播作品,从而打破文化隔阂的壁垒,扩大优化华文教育教学视听化资源,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助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戏剧影视产品在地化发展。

1.整合资源,开设特色课程群。课程设置要充分融合“行业逻辑”和“学科逻辑”,在保证基础课、核心课和方向课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在融合性方面鼓励开设符合特色发展观的特色课程群,可以尝试以汉语普通话、英语之外的第三门语言为传播特色,为戏剧影视创作的国际化破圈突围奠定语言基础,开设其他小语种语言课程;同时为避免全球化经济、互联网时代文化休克效应,增开包含国际文化、实用礼仪、民族文化史、国际戏剧影视文化等跨文化特色的内容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互补合力,搭建国际视阈下的戏剧影视文化研究特色课程群。

2.创新校际交流模式,深化合作办学内涵。新文科背景下的校际交流模式,应进一步拓宽学术资源共享、联合科研创作、教师专家互访的途径;学生在深度参与的校际交流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互通共享,进一步规范校际学分置换认定规则,探索多元教学实践、采风调研、跨国创作、联合展演等多形式的成绩评价方案体系,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激发创作热情,创新艺术思维,在学习交流和艺术创作中传播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提升公共外交素养,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与全球各国的国际教育合作往来间,秉持“根植本土、传承创新、多元融合、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坚持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跟企业人才需求,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行开放式办学和产学研结合,积极与企业、行业交流合作,建立国际间的跨国教学实践基地,加快推进国际间的校企合作项目,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产业需求。

3.举办多元文化赛事,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积极策划、组织、举办各类多元文化赛事,有利于激发各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以语言文化为纽带,以专业教学为支撑,增进各国民众对汉语以及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这样有助于各国民众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中国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文化形象。可充分借助戏剧影视作品、广播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在国家政府间讲好中国故事。这些文化活动赛事可以向世界更好地诠释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同时兼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传播,也能够积极传递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从而扩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立德为先、智美合一”:创新育人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的戏剧影视学学科建设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科教育要始终承载优秀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守区域文化特色定位,紧抓时代主题脉搏,守正创新,打造本土文化精品,进而实现“智美合一”的创新育人目的。要注重在建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实践体系过程中对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进而有效实现“德育”的根本目的;联动一线文艺战线精兵强将,积极开拓以“区域特色、时代特征、民族风格”为表达特点的优秀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思路;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艺术创作与艺术展演,充分发掘区域性人文历史资源,在艺术传承过程中把“美育”思想润物细无声地贯穿其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鼓励将作品立项与创作、作品分析与研究、作品指导与排演、作品评奖与巡演纳入高校戏剧影视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师生对于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将课堂思政教育深入浅出地贯穿其间,也有利于实现文艺创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技术为媒、融合发展”:智媒生态下的校企合作实践

5G时代掀起“万物智聯”的数字革命,这对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封面传媒CEO李鹏在谈及融媒环境中新视听节目形态时曾提出了“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的传播理念,“视频化”与视频流的表达方式将成为智媒生态中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而“文本+影像”的表达恰恰是戏剧与影视学的核心竞争力,学科下的各专业课程也有着极大的优势将“视频化”做到视觉极致、听觉极致、审美极致,如若获得智媒技术的全面助力,将实现互动传播的界面极致、功能极致、体验极致。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的戏剧影视学课程体系建构,要在保证理论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驾齐驱的基础上,主动强化方向课程与业界新技术的吸附力,实现以资源共享型实验室为媒介,打通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多门课程互动的实践教学。例如,暴风魔镜、封面传媒联合打造的VR资讯平台技术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专业教学相结合,共同建立“VR新闻实验室”,在学术研究上共同研究制定VR内容,制作行业规则、定期发布VR市场研究报告;专业实践上通过“内容+硬件”的优化组合,创新VR新闻叙事模式,研发置身突发新闻的第一现场感技术;百度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区块链媒体实验室;芒果TV以“大芒计划”为合作载体,确立“10+40”高校合作布局,即签约10所头部专业院校、覆盖40所综合类高校,为高校创作者提供专属流量与资源扶持、业内培训。

高校联合业界将VR、AI、大数据、云分析等智慧媒体技术引入专业课堂,打破行业智能技术与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及时优化提升教学技术手段、课程体系和艺术创作生产模式,与行业接轨、与业态共振、与前沿同频;以敏感的用户思维应对当代戏剧、电影、电视作品的市场需求,积极强化与其他艺术学科、人文学科、自然科学课程体系间的融合性、互动性,努力形成多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的互通型联动效应。

六、结语

智媒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的戏剧与影视学在学科、专业、课程联动上,要始终坚持围绕“为了谁”以及“如何发展”的核心问题,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综合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要树立“卓越人才培养”和“大实践观”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规律,找准自身特色发展定位,以“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多阶梯双循环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来助推教学融合化、实践专业化、人才综合化、培养国际化,切实为新时代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的戏剧影视人才。

作者罗幸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

杨康系广西艺术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胡智锋,徐梁.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03).

[2]刘胜湘.中国学派还是美国范式——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2020(11).

[3]白娟娟.“新文科”背景下影视专业课程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20(22).

[4]周星,任晟姝.瞩望新文科背景:艺术学科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编辑:钱尔赫】

作者:罗幸 杨康

第三篇:关于在文科专业教育中开设文科高等数学的思考

摘 要: 本文探讨综合性二本院校文科相关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多轮教学实践的体会,作者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文科专业教育

引言

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数学与人类文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在文化层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学是赋予能力的科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上的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数学素质是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数学素养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今是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是科学技术推陈出新的时代,这种信息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中包括基本的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精神。而数学素养对人的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较高的数学素质就不能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也就不能正确地处理信息及进行行之有效的推断,当然更无法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数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时代的人文社会工作者也应该掌握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

但我国初等教育的情况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初中就出现了严重的文理偏科,高中阶段则实施极端的文理分科,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不仅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且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失衡。文科学生往往畏惧数学,缺乏应用数学思维的基本意识,而这种缺失将会成为日后学生全面发展的短板。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在大学阶段必须在文科专业开设高等数学基础课程,作些高等数学的启蒙,使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精神实质。

笔者所在的学校早在2004年就开设了文科高等数学,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成效,但除商学院外其他文科专业均用的同一教材,教学内容、模式及方法并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作必要的调整和改变,这都对素质教育的质量提高产生了较大影响。笔者从多年的文科教学实践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学好数学,但他们往往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及建议。

一、优化教材内容和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所用的文科高等数学教材都是在理工科教材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删减和拼凑,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如笔者所在学校除商学院外,其他专业用的都是一样的教材,相同的课时(54学时),大一开一学期的公共必修课,教材则是理工科教材中的一元函数微积分及一点数学史,而数学史基本不讲。知识点的分布面面俱到,从概念、定理到计算等理论上追求严密,计算强调的是复杂的数学技巧的运用,联系实际少,适应性差,这不仅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难度,而且使学生形成一种高等数学无用论的错觉,这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调结构、整体系。笔者认为必须做到“破常规、降难度、扩展面、加趣味、重应用”。所谓“破常规”是指不受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内容及教学体系的约束,根据信息时代对数学的要求及应用趋势,根据文科专业特点、文科的数学基础和认知水平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文科高等数学的内容和体系。比如考虑到学时少的因素,可以将文科数学突出在少数主题上,而每部分知识重在数学思维及逻辑推理上,而不是复杂的技巧性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数学素养。

“降难度、扩展面”中的“降难度”就是“删繁就简”或“化繁为简”。教材中的例题及习题要让学生看了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要绕弯子、高难度。“扩展面”则是指根据新时代下数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层面的特点,教材内容尽量渗透到各个领域。

所谓“加趣味、重应用”是指挖掘有趣味、适用面广的高等数学资料呈现给学生。比如在引入新知识时,就可挖掘现实生活中有趣的案例作为背景。同时“突出应用”,自然就得将教材中的理论性极强的推理过程、繁杂的数学计算、应用性偏弱及为计算而计算等不适合文科学生的教学过程和实例改革为大众化的说理过程,适应性强、相关学科相交融的简单示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方式多层化、多元化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专业特点将学生分层,在专业特点相同的前提下再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

根据专业特点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次是面向文、史、哲、政专业开设的高等数学基础,把它作为一门带有“科普”性质的通识课程。因此,应当将传授数学知识和揭示数学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欣赏数学,接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就是说,既要介绍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开阔眼界。在尽可能使学生对近现代数学的概貌有粗略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揭示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这样才可能使其提高数学素养,受益终生。传授知识和揭示实质二者必须兼容。没有必要的知识基础,精神就无根基也就无法提炼出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就成了无稽之谈,提高自身素质成了空话。

第一层次的通识课可以开一学期(54课时),简要、系统地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介绍一些基础、应用广泛的高等数学知识,包括一元微积分和随机现象的概率统计初步。在此基础上,再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数学建模,数学与其相关学科的渗透关系,以及传统数学分支和当代数学科学的发展,通过史实与例证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思想方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灵活、类比、猜想、归纳和活跃的思维习惯,又了解到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既受到形式逻辑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又受到辩证思维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得学生在今后的一生中,即使把许多具体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忘掉了,但数学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仍然在帮助他,指导他工作、学习和生活。

第二层次是面向商学、公共管理及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其中《微积分》包含一元及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并简单介绍一些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基本的常微分方程的解法。

在同专业或开设相同课程的不同专业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兴趣及毕业后是否继续深造等不同情况将其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导学。

近几年全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文科高等数学,但在同专业或开设相同课程的不同专业中均采取上大课(80—140人)的形式授课,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不同,对他们的要求却是千篇一律,从而导致“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局面,课堂上打瞌睡、玩手机的比比皆是。如果教师要求严,吃不消的学生只好盯着老师发呆,吃不饱者则兴趣无法调动。这种情况下,不仅无从谈起数学素质,而且会导致学生厌恶数学,形成恶性循环。

在教学中要认真遵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教材、学生、需求都是“材”,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分析,根据其数学基础、兴趣爱好进行分层,不同层次施展不同的教学,做不同要求;根据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不同对学生分层,既要培养适合社会大众化人才,又要培养精英型人才,应用型和研究型平行培养。比如说对于C级学生,可以介绍数学文化、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让他们了解数学发展史。对于B级学生,在教授必修内容的同时,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一些与其密切关联且能用度匹配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以理解、掌握概念、注重应用为教学重点。对于A级学生,根据其考研的要求及后续学习深造所需,设定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定期给出相关的考研真题,让其体验到考研题难度不过如此,缩短硕士与学士之间的距离。

三、评价体系的多样化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文科学生的评价都是千篇一律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样一来,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基本概念,死套公式,考前突击看看书只求能过,而那些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选择极端手段或顺其自然,这种结果与教学的目的完全背离。应该采取多指标评价体系,这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改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教学相长;可根据不同专业、同专业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开卷、闭卷、提交小论文、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作业则可根据章节的内容及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分组报告、书面解答、口头讲解、采取随机抽样的小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这种多样化作业类型、考试方式及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使学生由不想学数学到爱学数学。

总之,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文科高等数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需要师生的积极参与,而且需要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参考文献:

[1]何楚宁,昌国良.文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3):119-122.

[2]连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数学研究,2011,14(2):45-46.

[3]唐先华,何小飞.浅析新时期高校提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新途径[J].数学教学研究,2011,10:97-98.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JSUJGB30);2014吉首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专项(《数学分析》教学改革)。

作者:王兰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影视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煤矿测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