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技能培训工艺美术论文

2022-04-18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课外技能培训工艺美术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短短的四年多时间,云南技师学院变化“惊人”。2014年,在校生7000多人;2016年,在校生10000多人;2017年,在校生14800多人;2018年底,在校生稳定在12000多人,成为万人大校。

课外技能培训工艺美术论文 篇1: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评估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中心的、提高职业技能为主题的发展思路。在这一背景下,课外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本文正是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对高职院校尤其是艺术设计系学生课外的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进行评估研究,以及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职业技能培训

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型、管理型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目标,也是其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已经成为了学生职业资格的准入培训以及考核基地,甚至成为了社会行业培训与科技应用的服务基地。

但是由于受到培训条件、培训技术、课程设置甚至学生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响,课内职业技能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职业规划需要,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笔者采取随即抽样的方式,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中的436人为调研对象,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类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进行了评估研究。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评估现状研究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不高,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满意度越低。临近毕业的学生反而对课外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最低达到了60%。三个年级中,学生对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不满意的比重相当大。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的相对混乱,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管理模式,目前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状况相对落后。

二、影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的因素

1、学生思想观念薄弱

从2011年至2013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看,参加人数为在校总数的52%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有些学生的思想观念淡薄,学生普遍将培训看成一种负担,认为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没有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对有些职业资格培训项目缺乏导向性,没有组织认真的宣传。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到底有何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部分学生认为每次参加这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都会收取一部分钱,这是变相的收费行为,存在很大的心理抵触。经过调研发现,约有38%的同学认为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家庭已经没有能力再支持课外职业技能培训①

2、部分课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基础条件欠缺

近年来,各种课外职业技能培训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有些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相当的投入和一定的资质,再加上由于开展培训的时间短,所以有些专业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此外,很多有社会实践的培训教师也非常的欠缺,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主客观的因素都限制了学生对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

3、职业技能培训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低

当下,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考试层出不穷,但是社会的认可度却不高,特别是艺术类考生,在职业技能资格认定方面,有权威性的、社会认可度高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对较少。此外,用人单位对部分资格证的要求低,大多数行业就业门槛的进入几率低。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缺乏共识和效应已经成为高职艺术类学生参加课外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地重要影响因素。

4、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学习习惯等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在辅导班的课程结束后没有及时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更有学生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予辅导班,完全把自己置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有些学生上辅导课有缺勤现象,不能持之以恒、善始善终。这些情况都会使最终的收效大打折扣。培训效果的不显著直接影响学生对校外培训满意度的评价。

5、培训课程内容安排不甚合理。

许多培训机构在培训课程安排过程中,出于成本等原因的考虑,没有根据不同知识基础层次的学员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而导致学生选课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对策

提升学生课外职业技能的满意度,不能仅靠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努力,更重要需要政府、高职院校等各界的努力,实现联动机制

1、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宣传力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经明确规定了90个行业必须具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加大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的培训宣传,特别是艺术设计类学生,有准入资格证书,对学生的就业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提升学生对课外职业技能培训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当然实现这一要求,各职业院校与课外职业技能培训单位要实现联动,将学生的就业放在第一位,各职业院校可以尝试将证书培训列入高校“学分制”管理的内容进行有益尝试。

2、规范管理,增强基础性条件

现在的课外职业技能培训市场缺乏规范管理,部分培训机构泛滥,无法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有些课外培训甚至存在欺诈行为。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提升培训机构的准入度,对部分无资格培训的个体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各课外职业培训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合理设置培训课程,提升培训的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出职业技能的特色培训。

3、培训机构要保证学员利益

首先,培训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课外培训中,考试培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使得培训机构往往把提高考试通过率作为其首要目标。虽然不少学生有“参加培训主要是为了考试或者拿证”的想法,但作为培训机构而言,不能仅仅是顺从学生的意愿,而应该考虑适度引导学生,而且这样做的话,会让参加培训的学生感觉到培训机构及老师对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其次,教学方法上要开展互动教学。培训机构的授课由于课时有限和授课对象数量庞大,一些授课老师没有注意互动教学,过快的培训节奏,使得学生并不能消化和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培训效果。

4、提高培训质量,提升社会认可度

政府部门应将职业资格培训与就业这两个市场进行协调行动,做到职业培训与就业相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科学机制,一旦职业技能培训与市场结合起来,职业技能培训证书的“含金量”就会得到提升。

各课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从培训时间、到培训的技能提升标准,甚至包括各个环节方面都要下足功夫,确保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代世明.推进高校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9(01).

[2]胡明山.浅议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7(03).

[3]王天来.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培训策略[J],职业,2011(06).

[4]杨克.技能型人才对需求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7).

[5]丁红玲.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职业教育[J],生产力研究,2010(10).

注释:

①刘建东.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10(11)

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2CZJ081

作者:何莎莉

课外技能培训工艺美术论文 篇2:

云南技师学院: 用崇德尚技的“工匠精神”打造万人大校

短短的四年多时间,云南技师学院变化“惊人”。

2014年,在校生7000多人;2016年,在校生10000多人;2017年,在校生14800多人;2018年底,在校生稳定在12000多人,成为万人大校。短短四年时间,云南技师学院在校生人数是2014年的近一倍,其中:高级工人数9199人,增长559.43%,预备技师人数546人,增长930.19%;正高级讲师获评4人,较2014年增长400%;副高级讲师达66人,较2014年增长24.53%;94名教师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较2014年增长1242.86%;2018年技能培训8665人,较2014年增长1053.79%;技能鉴定9216人,较2014年增长73.66%。2015年至2018年年底,开展技能扶贫培训25847人次。

学院教师李学章被评为“云岭教学名师”“黄炎培优秀教师”,教师刘旺才被评为“云南首席技师”,教师施国文入选“云南教学名师”;学院成为国家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信息网络布线中国集训基地、省级文明单位,“黄炎培”优秀学校;院长何良平当选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二届常务理事。

短短的四年多时间,取得这些成绩靠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就招生抓招生是不行的。招生好一定要靠学校良好的品牌和口碑。要说有一些体会的话,可能就是在云南省人社厅党组和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院坚持了办学58年来‘德融四海,技行天下’的校训精神,传承了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云南技师学院院长何良平谦虚地说。

大力培育崇德尚技的“工匠”意识

“我认为,我们技工院校与其他学校不一样,崇德、尚技都非常重要。所以,‘德融四海,技行天下’的校训不仅应写在墙上、纸上,还要写在我们学院每一位师生的心里。”上任伊始,院长何良平就这样与学院师生们谈心。

为此,学院认真落实“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按照“品德铸魂、技能立身、特长添彩、作风塑性”的4个人才培养体系,狠抓师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他们开展“德智体美劳”教学改革規范,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机制。将劳动、创新创业教育一律纳入教学体系,通过调整作息时间、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质量咨询评估、目标考核等六项措施,将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一步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

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师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始终加强作风建设和道德素养培养,让师生共同树立“工匠”目标。

发挥师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他们围绕设计主题,通过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让师生共同学习、交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工匠”公众号平台、宣传栏等实时向师生进行文化宣传,潜移默化进行意识培养和素质提升。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师风促教风、以教风带学风。构建了“四化三式”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目的在培养学生素养,弘扬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使学院走在了云南技工教育发展队伍的前列。

学赛结合锤炼“工匠”技能

“作为以培养‘工匠’为目标的技工院校,要想招生好,一定要体现出我们毕业生的技能水平高。毕业生技能水平不高,说破嘴皮子,也招不来这么多的学生。我们学生的技能水平主要是通过学赛结合锤炼‘工匠’技能。”何良平院长说话非常实在。

在实践教学框架体系下,改革专业实践类课程,增加实训类项目开设率,建立全方位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是他们改革的第一步。

将课堂建设延伸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利用“工学交替”“学中做、做中学”“校企合作”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环境、真设备、真产品”条件下完成学习,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匹配度,是他们改革的第二步。

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赛结合”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之中,是他们改革的第三步。他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技能竞赛,主动搭建青年学生交流、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的平台。2016年至今,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中,该校师生共获一等奖30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9项;1名学生荣获2017《中国大能手》(第三季)工业机器人项目亚军;移动机器人、信息网络布线2个项目被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确定为中国集训基地,移动机器人、网站设计与开发2个项目3名学生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全国集中阶段性考核中,学院选手郑棋元与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选手胡耿军搭档获得第1名,杨志凯与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选手方灿豪搭档获得第3名。

言传身教塑造“工匠”品质

“其实,‘工匠精神’的传承,是没有什么捷径的,我们一直坚持言传身教。”何良平如是说。

为此,他们经常请杰出校友回校讲学和传授经验。近年来,杰出校友——“全国技术能手”耿家盛多次回校传授做人做事的方法,分享成长成功的经验与感悟,并示范和指导学生实训。同时,他们还于2015年启动“师带徒”培养计划,有效促进了学院新晋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在此基础上,学院开展了“技能名师进校园,工匠精神代代传”活动。先后成立了“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祖玉兰技能大师工作室”“段国梁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技艺传承、技能攻关、技能推广等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措施,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人才。教师刘旺才荣获“云南首席技师”称号,教师李学章获得“云岭名师”殊荣,教师李永红带领团队制作“斯特林发动机”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

通过这样一批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技能名师”,他们将“德融四海,技行天下”的校训精神发扬光大,技工教育的“工匠精神”届届传承,培养的学生不仅国内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而且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多方合作开阔“工匠”视野

“技工院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要对外开放、资源共享!”何良平强调说。

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他们开展了校校、校企、校政、国际交流合作,在联合办学、专业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学生就业、教师培训等方面积极向外拓展。

学院先后与唐山开元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大连东软集团、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内动力等国内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技能人才基地、联系企业服务工作站,与企业共同搭建“师资培养、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实习就业、生产工艺革新改造、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联合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研究”等平台,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先后与云南省泸西县人民政府、砚山县人民政府和丽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政校联合办学协议,其中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已发展成为红河州职教的一面旗帜。

学院还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他们利用世行贷款项目,与英国莫特麦克唐纳集团旗下子公司——剑桥教育集团进行合作。在剑桥教育专家史蒂文的指导下,学院教师与其他8所参与此项目的中高职院校教师,共同开发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手册》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手册》,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共同完成了《药物制剂》教材的编写。同时,积极推进剑桥教育倡导的基于“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积极教学法”,开展了4期管理人员和教师的通识培训,2期骨干教师“积极教学法”培训,该院参训教师达147人次,完成了对该院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全覆盖,2000余人次学生从中受益。

他们还利用世行贷款项目,与澳大利亚开展合作交流,积极申报并完成了“赴澳大利亚制药与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与开发培训”交流学习项目,派出交流学习团就制药与生物技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澳大利亚学历资格的课程组合规则、教育教师能力培养的形式和考核评估等内容,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博士山学院进行学习培训,并探讨了合作办学相关事宜。

2017年3月,德国职业教育联盟主席罗伊特、德国职业教育联盟驻中国首席代表马立克到访云南技师学院考察洽谈,开启了学院与德国职教联盟的合作。2017年10月,应德国职业教育联盟罗伊特主席邀请,学院组织交流团前往德国,开展文教交流和校际合作项目洽谈。经过与德国职业教育联盟和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米尔海姆职业学院、菲利克斯·菲青巴赫职业学院、德马吉培训中心、菲尼克斯电气培训中心交流,与德方探讨了学历互认合作、德国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合作。

2010年至2017年期间,学院与瑞典乌德瓦拉职业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Athena Project”(雅典娜计划)项目合作,双方互派师生到对方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2017年6月学院与瑞典乌德瓦拉职业学院共同开启了“工业机器人”项目合作,联合申报瑞典国际职业交流“阿特拉斯”计划。2018年,瑞典乌德瓦拉职业学院和云南技师学院互派交流团到对方学校进行考察访问,就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和机电一体化教学合作进行了探讨。

同时,学院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号召,认真落实深化与周边国家各个領域的合作。2017年10月和2018年10月,分别承办了第一期援缅项目——缅甸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交流研修班、2018年柬埔寨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交流研修班、第二期援缅培训——2018年缅甸职校现代化职教技术交流研修班。2018年培训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官员及相关职业技术学校25名学员;培训缅甸教育部、边境事务部官员及其所属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教师18人。2018年9月,在云南省人社厅组织下,学院赴缅甸曼德勒、内比都、仰光三地开展交流活动,就中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两个研修班的举办和赴缅甸交流洽谈,促进了双方的合作。

学院还与重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山技师学院等国内知名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签订了校际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校本教材研发,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共享,师生定期互派交流学习。

这一系列对内对外合作,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创新创业点燃“工匠”梦想

云南技师学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自2016年起,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下,在校内建设了“校园创业园”和“大学生众创空间”,在云南省技工院校中首家引入国内知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启动了面向全院师生的创新创业培训。

创新课程载体,打造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学院与大连东软控股合作,设立了云南东软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开发出包括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训练和创业素质提升等内容的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培训覆盖师生4000余人,培养了100多名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院继续通过进修培养、一线锻炼、社会聘请等方式,组建形成了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多元化创业师资队伍结构,先后有27名教师参加国家人社部SYB创业师资培训、云南省校园创业平台创业师资培训。

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院大力支持课外科技社团,每年给予学生课外科技社团1万元的活动经费支持,指导、资助学生科技社团32个,受益学生达4000人次;开展校园创业设计大赛,在学生社会实践周活动中融入创业实践,在校园中营造关注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创业文化氛围。

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2016年5月,云南技师学院创业园开园,并获批省级众创空间。创业园采取“学院主导、市场运作、自负盈亏、依法经营”的运作模式,建立以“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实践锻炼、成果孵化”为基本内容的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体系。目前,该创业园进驻创业孵化项目13个,实现经营项目2个,是学生实现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创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主要纽带。

扶贫攻坚践行“工匠”服务

“在扶贫攻坚上,要践行‘工匠’服务,体现‘工匠’力量。”何良平如是说。

学院从技能扶贫、传统产业发展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按照“四个一批”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计划,投入120余万元,派驻教职工10人长期在乡镇开展技能扶贫工作。在滇西、滇东北等连片特困地区开展了20多个工种的技能扶贫培训鉴定工作,累计培训鉴定25847人次,其中贫困户占80%左右。

针对迪庆藏区职业培训鉴定、技工教育办学能力薄弱的情况,2016年学院与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通过在民族中专设立云南技师学院迪庆分院的方式,弥补了迪庆没有技工教育的空白,支持藏区技工教育事业发展;人社部、云南省人社厅还批准投入500万元支援藏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基地建设,迪庆分院成功申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打造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和汽车维修3个专业,主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还制定了针对迪庆、怒江籍两州和9个少数民族学生就读“全额免除学费、住宿费等全部学杂费,赠送全套铺盖行李”的倾斜性扶助政策,积极为贫困学生申请各类奖助学金、开辟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求学期间基本无经济压力。学院现有建档立卡户学生1091人、招收迪庆籍学生137人、怒江籍学生210人,免除费用200余万元,最终实现“一人一技,全家脱贫”。 三年来迪庆、怒江等贫困地区到该院就读并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达100%。

学院还联合剑川木雕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首席技师、滇绣传承人祖玉兰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挂钩扶贫点和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开展了多期木雕、刺绣培训,通过“非遗”技能培训促进扶贫,其中刺绣培训班学员朱春华艳压群芳,获得“2017年云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2018年5月,学院帮助成立了保和镇“祖氏滇绣”合作社,祖绣专业合作社,在云南迪庆州尚属首个。

2015年5月26日,由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云南技师学院承办的怒江独龙族木雕培训班在“全国木雕艺术之乡”大理州剑川县正式揭牌并举行了开班典礼,拉开了43名独龙族学员“木雕技能人才”培训的序幕。学院投入50多万元,并派出6名老师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经过为期3个月的培训,43名学员顺利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证书,23名学员购置工具回乡创业。家住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怒族学员孔小龙,在参加了培训后,回到家乡从事古寺庙的木质门窗的雕刻和维修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同时,孔小龙还积极从事木雕工艺品的加工销售以及木雕来料加工,很快改善了家庭經济状况。

作者:杨生文

课外技能培训工艺美术论文 篇3:

艺术院校大学生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育人效能研究

摘  要:“思政+工艺”“传承+活化”大学生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着力于践行文化自信、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推动岭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围绕“模块化、闭环式”的建设思路,引入以“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实践”“专创教学科研”与“学生指导与服务”四大模块为建设对象,形成环环相扣、互相支持、互相渗透的闭环式教育平台。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旨在支持学生主动承担传统文化传播责任,引导青年学子勇担社会重任、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用设计智慧、艺术方案活化传统文化,以提升专创融合教育实践成效。

关键词:艺术院校;专创融合;教育实践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根源,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同志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表达载体,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要形式,艺术类院校作为培育艺术工作者的重要场所,其自身应主动承担起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思政+工艺”“传承+活化”的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以“传承活化岭南工艺、关注当代生活需求、开拓中外工艺文化交流、培养格调高雅、技能专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理念,着力于践行文化自信、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推动岭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育人功能

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以创新创业指导为核心,以思想引领、創新创业实践、专创教学科研、学生指导与服务为四大建设模块,旨在支持学生主动承担传统文化传播责任,引导青年学子勇担社会重任、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用设计智慧、艺术方案活化传统文化,实现专创融合教育的实践育人。

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设计蕴含着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平台围绕“模块化、闭环式”教育实践的建设思路,引入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实践、专创教学科研、学生指导与服务四大模块,形成环环相扣,互相支持互相渗透的闭环式教育平台,凸显“思政+工艺”“传承+活化”的实践育人目标。

思想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思想引领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亦是其出发点。艺术院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精神,高度重视思想和价值观的培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各方面、各环节,实现思想引领工作活动形式多样,学生教育全覆盖。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创业实践、竞赛孵化、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三年来组织超过100多场专题活动,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做好对师生的价值引领。同时,可以通过常态性举办师生午餐会,邀请对口联系校领导、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课堂、参与活动,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创业动态、解答其存在的困惑,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将思想引领工作融入到专创融合的活动之中,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发挥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特色,用创新创业生动实践汇聚传统文化复兴之力。创新创业项目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勇担文化传播重任,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调研和实践活动。以“非遗使者计划”为主题,基于广东地区非遗文化传承式微的现状,鼓励广大青年学子运用工艺美术专业知识承担起非遗工艺和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用创新创业实践助推农村非遗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让广大青年学子在亲身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文化、通过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搭建艺术+思政的思政教育大平台。针对现实环境的痛点,项目提出用创新创业实践的方式,做专业和创业融合的践行者,用非遗工艺介入艺术教育的方式,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使者,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构筑以混合式教育模式为基础的“双城”“双师”升级版的非遗课程教育输出模式。项目通过非遗工艺介入大众普及性教育课程的设计,一方面线上邀请乡村非遗工艺传承人课程示范,另一方面线下组织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创业团队进行线下面授指导实操,形成完整的课程设计链条。同时,项目通过组织非遗乡村游学营的补充方式,进行双师课程研发和推广。项目主要针对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小学及美术培训机构的非遗课程开发需求,项目所获盈利反哺乡村非遗产业振兴,直接带动当地手工艺人就业并获得经济利益,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基于该项目的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现已孵化出珐琅彩、广彩、剪纸等5个岭南文化传统工艺门类的大众普及课程产品,举办了20多期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课堂,惠及群众1000多人次,项目成果取得良好成效。

引导青年学子践行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传播重任,深入开展文化传播公益活动。平台以专业特色担当传承活化岭南传统文化的责任,鼓励学生践行文化自信,深入开展文化传播公益活动。每年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主题团日活动等,深入社区进行传统文化的公益传播活动,受到社区的高度肯定,并形成了长期定点建设项目。“传统工艺与学院工艺跨界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为学生创业团队与广州市民协、广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深入互动提供良好条件。学生与嘉宾现场互动,促进了学院工艺与传统工艺的融合,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创造了条件,获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和高度评价;此外,学院借助该平台积极组织全院学生开展“我为抗疫加油——非遗文化调研比赛”活动,对家乡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结合专业的体验,以公益项目策划为主题,进行一系列传统文化网络调研实践活动,以各种鲜活的传播方式来推广家乡的传统文化,形成一系列优秀的家乡非遗文化调研的视频和平面类原创公益作品成果,展现了艺术学子在疫情当中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在实践中担当文化传承使命,增长才干本领的精神风貌,为传统文化的能量如何快捷有效地进行公益传播作出了有益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关注社会民生,积极以专创融合的教育实践平台成果服务岭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平台注重发挥专业特色,服务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以专创融合的教育实践平台成果服务岭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学生工作、党团建设等各环节的工作中渗入专创融合元素,凝聚工艺美术学院的成果和精神。以本科毕设作品《永庆坊AR公共艺术实验》为代表的专创融合成果作品为活化岭南传统工艺、传播广州城市新文化名片作出了有益尝试。OPPO手机后台点击数据显示,该作品单日点击量达到80万以上,点赞次数超40万,广东卫视、广东新闻、广东新闻广播电台、学习强国、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等权威媒体20余次报道工艺美术专创融合理念对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推动。同时,工艺美术学院继续拓展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成果转化功能,将毕业展优秀作品以衍生品的方式如视频动画、微信表情包、日用品设计中进行开发,成果转化运用于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广州文商旅融合示范区“岭南之窗”项目开幕式动画创作设计、广州塔“非遗主题站”地铁灯箱展示、广州塔“潮墟”非遗创意营市民公益互动活动、“守正出新——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暨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作品精选展”等具有影响力和显示度的项目中,获广州市宣传部和各上级部门的赞誉,是工艺美术学院高度凝练“思政+工艺”“传承+活化”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特色品牌,践行文化自信,致力于提升岭南文化辐射力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二、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育人经验

大学生专创融合教育实践搭建了思政教育大平台。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育人聚焦艺术设计专业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服务定位,用艺术服务于社会,鼓励艺术院校青年学生用文化创新创意的专业视角,以传统文化传承和工艺美术专业的创新融合能力,搭建了有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社会乡村振兴、城市文化发展、市民文化公益传播的专创融合教育和实践平台。平台通过支持艺术院校青年学生亲身参与基层调研,用專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成果服务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推动了专业课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打造了具有温度和情怀的“思政+工艺”“传承+活化”的思政教育大平台,引导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接受思想洗礼、践行文化自信,每年带动一批有志于非遗工艺教育和文化传播的艺术学子持续投入实践,形成青年责任担当、服务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实践阵地。

大学生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是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作用的新途径。非遗文化传播和非遗工艺传承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力的重要体现,非遗工艺具有记忆和教化的功能。记忆体现在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其传承过程的演变和革新。而教化作用则体现在其教育审美价值的高扬上。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2]平台通过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引导大众美育的建构,通过系统的传统工艺教育体系和大众化普适性的传播方式,培养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对国家文化自信的认同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有效发挥非遗工艺的教育和传播作用。

大学生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是“互联网+新时代”下文化传播模式的新尝试。岭南文化中的非遗工艺对广州地域的影响很大,陶瓷、剪纸、木雕、广彩、广绣等岭南地区的非遗文化项目,广州地区的群众其兴趣与接受度更高,情感依附度更浓,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更强,更容易有希望亲身体验的需求。大学生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新尝试,借助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的媒体传播新手段,运用专业教学成果和新媒体技术,以公益微课、媒体宣传、实地调研、活动参与等多元方式,探索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体现了数字交互展示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的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有效建构

第一,发挥优势基础。一方面,利用工艺美术学院优良的历史传承和雄厚的学科建设基础,为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一是学院领导班子政治意识强,组织实效性强,重视平台建设;二是拥有雄厚的师资和指导队伍,指导队伍创新意识强,能保障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顺利开展;三是拥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团队在坚持文化自信与文艺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的专创融合成果,为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加强资源投入。建立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套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方案和激励措施,落实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对成果转化的创意研发工作室、主题活动、研究课题等给予支持和建设,加强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活动场所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

第二,构建“模块化、闭环式”的专创融合教育与实践平台运行机制。思想引领模块建立长效思政教育机制,高度重视思想和价值观的培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的各方面、各环节;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拓展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孵化研发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条件保证;专创融合教学科研模块针对工艺美术学院专业的发展问题深度调研和研讨,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学院工艺与行业工艺的交流,夯实了“传承+活化”的思政教育使命,为跨专业、跨领域的工艺美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指导与服务模块优化指导与服务体系和内容,建设科学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指导服务体系。

第三,拓展“思政+工艺”“传承+活化”的专创融合教育与实践平台。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学生主动承担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责任,用广美智慧、广美方案活化传统文化,通过拓展公益活动平台,将专业所长和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相结合,在创新创业实践与指导、非遗文化公益活动方面做出特色,拓展“思政+工艺”“传承+活化”的专创融合教育与实践平台

最后,凝练专创融合的文化传播品牌,打造非遗传统文化的潮点和温度。通过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党建工作的典型做法、特色品牌活动和工作成效,辐射带动广东高校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文化建设和传播。专创融合教育实践平台的文化品牌离不开广泛宣传和特色凝练特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建立专门的推广公众号“探遗”,通过探求地域文化特色、非遗达人、非遗潮点、优秀毕业生推广、大师访谈等多维度的宣传推广,打造非遗传统文化的潮点和温度,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002).

[2]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文化论坛,2009,1(01):49-53+77.

责任编辑  杨慧芝

作者:王新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分析论文下一篇:少数民族美术造型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