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而文本研读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步。笔者从事全市初中语文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已五年,为了锻炼学员的文本研读能力,培训中我们强化了教材的“陌生化”阅读,并选择了大量课本外的优秀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实践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第一篇: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初探

多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创新性的实践,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当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正确、高效地组织好多文本阅读就显得极其重要和急切。结合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正确选择和组建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需要注意文本选择的针对性。而要做文本选择的针对性,一是要关注学情,把握阅读对象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现阶段的阅读水平,阅读期待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身需求的、符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点的阅读文本,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要密切关注教情和考情,在多文本的选择和组建之前,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考试大纲,教材及历年的高考试题,围绕教学目标和考试要求,选择符合要求和有价值的话题组建多文本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让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得。

其次,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需要注意多文本之间的关联性。所谓多文本阅读教学,就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因此,教师在文本的选择和组建时,要特别注重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同一个人或同一类人,可以是同一类题材或体裁,或同一热点讨论话題,或是同一思想内容,还可以是同一表现手法,或同一语言特色,或同一时代特征或地域色彩等。只有在多文本之间建立起这种有机联系,才能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思维,比较阅读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文本之间的联系点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比较、分析,最终促使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具体地研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快速、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从根本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第三,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还要注意文本选择地广泛性。组织多文本阅读教学根本目的是扩大学生阅读的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此,在多文本的选择和组建时可兼顾不同作者、不同的时代、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形式、不同体裁,将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相结合,将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相结合,将现代作品与古代作品相结合,将涉及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新闻、通讯、评论,戏剧等不同内容的文本相结合。只有注重文本选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带给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最后,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还要注意文本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任何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都是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策略性地引导固不可缺,但文本本身的魅力亦不可缺。因此,在文本的选择时,优先选择对学生来说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文本,这样可更容易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

总之,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的选择和组建,绝不是多个文本简单地堆砌和罗列,而是需要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文化素养,秉承一种科学的精神,拥有教学为育人情怀,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去精心选择,才能合理组建的。

作者:余霞

第二篇:教师培训中教材文本“陌生化”阅读与陌生文本教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而文本研读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步。笔者从事全市初中语文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已五年,为了锻炼学员的文本研读能力,培训中我们强化了教材的“陌生化”阅读,并选择了大量课本外的优秀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实践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本文拟对教师培训中阅读教学文本“陌生化”阅读与陌生文本教学阅读的实践作回顾、思考和整理。

一、培训学员的文本研读状况不容乐观

我们的培训对象是全市45周岁以下的初中语文非骨干教师。统计五年来的学员,教龄不足三年的不到10%。培训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备课中过度依赖教参,以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教参为例,有“单元教材支配表”“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札记”五大内容。教参提供了必要的规范和相关的参考资料,但负面的影响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备课时不研读课文,“唯教参是瞻”,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温儒敏教授指出:“教师要重视和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注意积累不同的阅读体验,善于对不同的艺术风格作比较;……感受、体验与思考,在不断阅读中不断积累,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这比什么都重要。”(《中国教师报》2011年11月23日14版,温儒敏《教师需要个性化阅读》)

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培训中必须倡导积极的阅读态度,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对此,我们在培训中尝试走“教材文本陌生化解读”“陌生文本的教学解读”的路子。

二、教材文本的“陌生化”阅读实践

1.理论依据

“陌生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概念,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在他看来,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这种基于事物内在因素之间的对立和冲突造成的“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陌生化,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

教师如能发现文本的独特性,教学中便拥有了展现魅力的可能性。

期初说课、期初亮相课测评时,我们都选用了教材文本。在培训过程中,倡导重读、细读教材文本。结合培训期间的观摩学习,通过市内的各种教研活动、基地导师的示范课等,强化学员对教材文本的陌生化阅读。

2.操作方法

(1)阅读引领。推荐学员阅读相关书籍,以他人的见解,启发自己的思考。我们每期都会给学员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在文本研读方面,我们重视三类阅读:一是文学研究者。如孙绍振、钱理群、赖瑞云等教授的书籍;二是优秀语文教师。如陈日亮、王崧舟、程红兵等名师的相关著述,“名师讲语文”系列我们全套购买,放在教室内供学员传阅。三是语文核心期刊。

(2)品鉴名课。多渠道收集名师名课案例。如郑桂华老师的《安塞腰鼓》,没有表演式的朗读,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决定语言表达的关键原因——腰鼓与黄土高原。文章的语言表达风格等是为作者的需要服务的。这就直入散文阅读本质——体悟作者的独特情思,欣赏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名师们用精彩的课堂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备课是将薄书读厚。唯有反复阅读文本,广泛阅读相关资料,才能对文本有更深的挖掘,做出自己的解读,上出有个性、有亮点的好课。

(3)课文重读。真正的感悟应该来自自己的阅读发现。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组织学员进行课文细读,寻幽探胜,读出教参上没有的新发现。

以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为例。我们以小说创作理论为先导:最纯粹的故事包含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冲突是三要素中的核心,而行动是冲突的解决之道。基于这样的理解,《父母的心》的主要矛盾冲突是:贫富冲突、社会阶层冲突,亲情与利益的冲突。笔者认为对《父母的心》的细读,帮助学员跳出了以往小说教学侧重小说内容要素(情节、人物、主题及结构)的怪圈,而开始重视小说的表达形式,即阅读一篇小说不只看“说什么”,更要看它“怎么说”。

必须强调的是,对教材文本的重新细读,寻找“陌生化”,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解读,必须具有合理性。

3.操作难点

一是相当一部分学员已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材的阅读分析已比较深入,创新发现存在难度。二是某些教师依赖教参的心理还比较强。当然还有一部分教师存在惰性,不愿意沉潜到字里行间细读品味。于是我们在培训中又做了尝试:选用相对陌生的非教材文本进行解读。

三、“陌生文本”的教学解读与课堂实践

选择陌生的非教材文本作为阅读教学培训的文本素材,要考虑到:1.体验一般阅读与教学阅读;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阅读过程的合理性;3.让惰性没有滋生的土壤。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每个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解读,进而实施阅读教学。

1.文本来源

(1)其他版本教材篇目。江苏省中小学用苏教版教材,我们就适当选用其他版本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研讨的篇目。如沪教版《爸爸的花儿落了》《你一定会听到的》《二十年之后》《黠鼠赋》;浙教版《湖心亭看雪》;鲁教版《孤独之旅》等。

(2)教科研活动用文。我们经常会组织学员参加全市性的教学观摩活动。我们会在观摩前组织好预习工作,发放相关文本供学员研读。在听课与评课的基础上,对文本展开研讨,做到尊重他人又不拘泥于他人的解读与设计。使文本研读的魅力在求同存异中得以彰显。

(3)自选美文。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如陈忠实《家有斑鸠》,主题与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一致,风格与《都市精灵》相近。我们还会选择一些时文,如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我们把解说词作为教学的内容引入课堂,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学生的欣赏品位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2.操作流程

陌生文本的教学研读,我们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个人文本解读——小组解读交流——个人确定教学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个人进行教学设计——小组说课交流——修改——推举优秀者上实践课——全班听评课——个人修改并交流——写总结反思。

我们尽可能安排学员在规定的时间、条件下完成这些环节,使学员在个人研读与设计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交流探讨中取长补短,在实践课展示和评议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培训期间每个学员至少上一次实践课。五年来,共有159人参加培训,每个学员都经历过这样的训练过程。

3.操作难点

(1)选择合适的文本。语文教材具有凭借功能、示范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等。于漪老师说,语文教材应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为学员选择可以临时作为教材使用的文章,要考虑教材要素,如是否文质兼美、适合哪个学段、能否体现时代特点与现代意识等。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美文,建好备选文库。

(2)解读的公允性。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和学生潜意识里都习惯了追求“标准答案”,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参被师生们奉为珪臬。而没有教参的陌生文本,则会让解读变得更具创造性。实践中,学员们都喜欢上了这个过程。交流、碰撞、互补,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四、实践启示

马克斯·范梅南认为,“真正的学习往往来自个体的体验和思考,通过个体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而产生”。实践中我们遵循如下原则:立足教材;立足文本;关注体验。

从一篇篇教学设计、学习笔记和培训总结中,我们看到了此举对学员的影响。第三期学员周喜悦老师说:“脱产培训,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让我对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更理性的思考。脱产培训,是一场凤凰更生的涅槃,让我的教学生命有了由内到外的提升,变得更为充实和丰盈。”培训班QQ群成了学员探讨交流的平台,即便培训结束,探讨交流还依然进行着。

五年来,我们且行且思,在教学中融入了教师的阅读体验与思考,进而实现高质量的阅读教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脱产培训策略和有效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61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

作者:张善余

第三篇:阅读专题突破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从文体选择来看,阅读材料更加多元化。这一变化与试卷的整体结构调整相关。2013~2016年8套全国新课标卷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文体均为人物传记,2017年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材料则由新闻、报告和图表组成。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改为必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不必再考虑所考查的能力及题型是否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对应,原来所担负的考查功能可部分转移到文学类文本阅读,因而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的文本类型可以更灵活些,选择更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新闻、报告等文体。

从考试文本组织的特点来看,“非连续性文本”成为命题者的“新宠”。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中出现了“相关链接”,由几段非连续性的文本构成阅读材料,此后几年一直延续这种方式。2017年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如全国卷Ⅰ围绕着“纪录片频道”从不同文章里选择了4则材料构成阅读文本,文本的信息更丰富。文本形式既有图表也有文字,把之前“语言表达与运用”部分的“图文转换”题型整合到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既丰富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文本类型,也体现了全国卷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视。“非连续文本”确实能较有效地检测学生分析比较、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检测出学生阅读素养的高低,全国卷好像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加“厚愛”。

从题型和分值来看,2017年全国卷三套试卷,分值都是12分,设置1道四选一的客观题,1道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1道主观题。

【方法导引】

一、传记阅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真实性和文学性是传记的基本特点。从叙述人称上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从篇幅长短上看,传记可分大传和小传;从内容属性上看,传记可分为外传和内传;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也有的一面记述人物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议论各半,这种传记称为“评传”。高考常考的人物传记大多属于“评传”。

1.传记阅读的要点

(1)知人:文章写了什么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陪衬,还是对比)?传主的身份、地位、贡献、成就、人生观、世界观是怎样的?

(2)理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传主的?分别选择了怎样的典型事例、场景、细节来表现?场景与细节的安排有什么意图?叙事的顺序有什么特点?通过梳理传记所叙之事和对场景与细节描写的解读分析,来认识传主的“人品”,理解文本选材特点、写作手法(对比、烘托、抑扬、虚实、繁简、疏密)及其用意,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识品: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作者是如何评价的?旁人是如何评价的?概括传记中传主的精神品质,要注意结合传主的身份特点,联系传主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等。

2.传记阅读的方法

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就是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追溯他事业、人生等方面成败的原因。因此,阅读传记,可采用“五步”法:

(1)画“线”。在阅读传记时,要画出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关语句。

(2)筛“事”。筛选出传主有哪些事迹、成就、贡献、行为、经验等。

(3)找“境”。在文本中找出交代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相关语句,并体会其意图。一个人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受其所处时代、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可以使我们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进行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传主,对其思想、品格以及功过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

(4)品“细”。找出刻画传主的细节并体会其作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在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的同时,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5)想“旨”。一是想作者传达了传主怎样的思想、性格、观点等,这需要结合传主的事迹进行思考;二是想传记中的评价性语句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三是想除了传主之外的人物的作用及相关链接内容的作用。

二、新闻阅读

新闻阅读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等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表现力,着重新闻人物、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但作为考场文本,其时效性已基本不能体现,所选文本可能是近段时间发表的新闻报道,也可能是“旧闻”。从命题的角度考虑,现场新闻和实录新闻似乎比较适合选作考试文本。

1.新闻考查的要点

从新闻文本特征出发,考查侧重于:新闻从什么角度切入事实;主体部分选择了怎样的典型事件进行报道;在事件叙述中抓拍到哪些典型细节;叙述描写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为了凸显新闻价值,切入了哪些新闻背景材料,它们与主体事实之间是什么关系。

2.新闻阅读的方法

(1)查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通过揣摩题意,把握文体特征,辨别记叙对象,即辨别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准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理清新闻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6个要素,以及主要内容,形成思维背景。

(3)寻找行文线索,理清段落层次。领悟新闻的脉络顺序,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为概括中心意思做准备。

(4)辨别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辨析文本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而通讯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

(5)把握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针对考纲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考点,理解文本的意义。

(6)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一般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尤其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三、科普文章阅读

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的特征与性质。它方便、灵活、适应面广,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合为一体,融说理、抒情于一体,兼有杂文的犀利、议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甚至诗的清醇。

近年来,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形成,更使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因而科普文的阅读逐渐成为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普文章考查的要点

高考选考科普类文章阅读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考查语文阅读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以及探究三个层次的能力。科普文的考查一般从两个角度来设题,既可以立足于科技文,亦可从文学作品角度出发来进行品鉴。考查的主要方向有:①解读文本,筛选、分析、整合文中的信息;②评价鉴赏文体基本特征;③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主题。其中科普文的语言特色、说明方法及作用需要考生重点关注。

2.科普文章阅读的方法

(1)抓特征,理顺序

阅读科普说明文,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結构、功用、制作方法、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阅读时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也可逐层概括归纳,然后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理顺序,就是理清说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时要注意从文中读出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往往有时间名词做标志;空间顺序有空间方位名词做标志;逻辑顺序可以从概括各段落段意入手,来理清文章脉络。

(2)找方法,品语言

找方法,即寻找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此外,为了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科普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

品语言,即品味说明语言。首先,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普说明文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要准确无误地传播知识,就必须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否则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阅读时要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一般要从它所表示的程度(轻与重)、范围(广与狭)、语气(推测与估计)、数量(多与少)、方位(远与近)等方面着手分析。其次,品味语言的生动、有趣。如运用比喻、拟人、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说明,生动形象、风趣活泼、耐人寻味。

(3)感文本,悟内涵

即感悟文本中的人文内涵。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要领悟科学精神,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以及科普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

【模乡筑寅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12月34,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12月4日,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通安厅举行“共享红利:互联网精准扶贫”分论坛。

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四川苍溪县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互联网扶贫体会。李君说,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农业共享经济,激发农村闲置生产力的价值。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共享经济主要在大城市,比如说滴滴、摩拜。到农村也可以发展农村共享经济,拿家禽养殖来说,每家都有闲置的地方,比如有粮食,有劳动力,但因为家禽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老百姓对行情把握不准,很多老百姓一般情况下只养自己吃的,造成生产力和生产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而在大城市大家又觉得吃的肉越来越没肉味。我们把农户组织起来共同打造“岫云村”品牌,以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为导向,在成都市开设了首家扶贫体验餐厅,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消费者在这里可以吃饭,可以购买和定制我们的农产品。

在对话环节,农业部市场和经济信息司唐珂司长介绍了农业部推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工作情况。唐珂说,农业部主要做了并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今年在10个省开展推进,并把这项工程作为现在农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第二,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狠抓特色产业的发展,特色产业对于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脱贫有重大意义。第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电商是让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实现价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包括我们跟商务部联合实施农产品出村工程,也包括支持大型电商平台开展扶贫的专项工作,包括以电商为龙头,带动农村的双创,农村双创这两年发展势头很猛,去年有700万人返乡创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值达到了5700亿人民币,也包括建设农业特色的互联网小镇,还包括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的培训。我们有一个统计,特色产业对脱贫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上升到2016年的68%。其中“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比重,AU012年的11%,大幅度上升到2016年的27%,所以这方面的贡献还是蛮大的。

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井贤栋表示,通过科技,我们可以在教育、电商、金融科技、生态等多个领域帮助脱贫。井贤栋说,科技能给贫困地区的人们更多货款、保险等金融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有机会有资源扩大生产,并通过保险,防止他们因病返贫。井贤栋公布了他的一项工作计划:全面推进蚂蚁森林计划,去改善沙地的环境,给贫困农民带去种植、养护等就业机会。此外,对生态环境比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引入技术、引入人才,帮助当地找到一种最好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希望打造绿水青山,我们也能够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中国信通院王志勤副院长向大家介绍了电信普遍服务工作的最新进展及今后对贫困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规划目标。王志勤表示,网络基础设施是扶贫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十三五”目标是要达到98%的行政村通宽带,90%的贫困村能够实现宽带接入。在建网之后一个重要工作,是怎么样让广大农村地区能用得起,还能用得好。用得起,我们希望运营企业能针对这些贫困地区制定特别优惠的套餐。用得好,首先要实施数字技能教育,使农民能学会上网技能,包括“互联网+’’医疗技能。希望这些地区接入宽带业务之后,把农村好的农产品以及好的文化产品输送到全球,真正获得数字经济方面的利益。

(据国际在线消息综合改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两项是()

A.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中国众多偏僻地区的亿万小农户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对于我们打赢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B.类似“扶贫体验餐厅”一类的实体店,可通过体验一定程度解决信任问题,有助于传统美德回归,还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C.根据农业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人户工程,“十三五”收官之时,也就是我国所有行政村宽带网络全面覆盖之日,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D.5年间,特色产业对脱贫的贡献率上升了18%,意味着政府和企业携手,可以利用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脱贫。

E.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担负起帮助脱贫的重任,企业给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贷款使之扩大生产,他们就能脱贫致富。

3.通览上述文段,说说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需要怎样的精神或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理解文本内容有误。农村双创包括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双创和互联网小镇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关系)

2.AB(C.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王志勤表示……我们‘十三五’目标是要达到98%的行政村通宽带,90%的贫困村能够实现宽带接入”可知本项有误。D.据原文第三段,特色产业对脱贫的贡献率上升了16个百分点。E.说法绝对,企业的贷款不是脱贫的唯一条件)

3.①政府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精准扶贫当作为政大事。②企业要有共享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能只管赚钱,要与贫困百姓共享发展红利。③贫困地区的人民要有自主意识和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辅以他人帮助,解决贫困问题。④贫困地区的人民要有学习意识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学会上网技能、互联网+农业(农产品)技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王阳明,幼名“云”,5岁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10岁时,父亲王华高中状元而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次年,王阳明随祖父竹杆翁赴京,过镇江金山寺,竹杆翁与客人饮酒赋诗,尚未成篇,王阳明却已经赋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船客大为惊异。大家又叫王阳明应景赋诗,出口成章,诗惊四座。

阳明12岁,拜师读书,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16岁时,他按照父亲的教导,遍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竹求理,不仅未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于是感叹圣贤难做,便转向词章之学,又沉浸于佛、道二教。他21岁乡试中举后,曾两次会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骋于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

28岁,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举进士出身。次年6月,被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34岁时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阳明35岁。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结党营私的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杭疏力救,刘瑾遂逮其下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出狱后赴谪所,刘谨派人尾随意欲加害,王阳明设置投江自尽假象,并作《绝命诗》迷惑阉党。经过一番曲折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到达龙场驿。

他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王阳明经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以民为本而推行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王阳明在政务繁忙之余,坚持讲学。主张“静坐”以“自悟性体”的修养方式,“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这是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实践,也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哀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王阳明正在奉命到福建的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他精心调度、策划,“以万余鸟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他被封为新建伯,兼南京兵部尚书。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在江西赣州和南昌,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使王阳明的思想开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

嘉靖六年(1527),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军务平乱,平乱后他向朝廷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前后经历一年多,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等到战事全胜,他已病入膏育。嘉靖七年,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自叙“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朝廷准他回乡养病,言辞悲切,但朝廷未回文。由于病情日重,他等不及朝廷的批复,班师北归。从广西抵达江西南安府(今大余县),停舟于青龙铺水面,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其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8个字,瞑目而逝。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4月30日06版)

[相关链接]

王阳明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因此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被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世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摘编自佚名《浙江余姚王阳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阳明幼承家学,16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刻苦攻读朱熹著作,而立之年后才信奉儒家思想,并确立了自己的事业方向。

B.在祖父和客人饮酒赋诗的时刻,王阳明应景赋诗,使船家和客人都很惊讶,说明其具有过人的才华。

C.王阳明并不认同书塾老师所说的“(人生)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官的观点,他认为应当是读书学贤。

D.经过读书、求理等钻研思考,王阳明因思劳成疾,从而深感圣贤难做,转人了词章之学,并沉浸于佛、道两教。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因为科举考试之路一直坎坷不断,王阳明在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前,不再研读儒学著作,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

B.王阳明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因薄彦徽、戴铣等人受刘瑾迫害,就为他们辩护,遭受杖罚和贬官,在赴任途中险被谋害。

C.任庐陵知县时,王阳明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行德政,还坚持讲学,主张“静坐”,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体悟自己所提出的心学。

D.由于宁王朱宸壕起兵造反,王阳明接到了朝廷的调令率军迎击,因为作战取胜而实现了人生“三不朽”中的“立功”。

E.心学属于中國优秀传统文化,因自成体系且在明以后的思想界地位重要,使王阳明同以前的儒家大师被并称为“孔孟朱王”。

3.王阳明为何能够完成从凡人到圣贤的转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而立之年后才信奉儒家思想”错误,曲解文意,原文“阳明34岁时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2.AC(A.“因为科举考试之路一直坎坷不断,……不再研读儒学著作,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错误,“不再研读儒学著作”文中无据,“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的原因是“感叹圣贤难做”。C.“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体悟自己所提出的心学”错误,原文“这是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实践,也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实践”和“确立”良知心学的阶段)

3.①少年时代立下志向,认为学做圣贤是人生第一等事。②历经读书格物求理而思劳成疾,身在官场遭受苦难和挫折。③追求“立德”“立言”“立功”,成就人生“三不朽”。④平叛时安定民心并鞠躬尽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永志:“大总师”飞天梦

李舒亚

一户贫农家的孩子,起初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曾想命运却推着他的梦想越走越远,他也逐渐成长为中国高科技重大专项——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终在他的引领下成为现实。这位总设计师就是王永志。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的老房村,他们家主要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为生,他通过观察富人家孩子背着书包打雪仗的行为得到启示:求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1952年,王永志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5年开始了在莫斯科航空学院的留学岁月,1961年3月王永志婉言谢绝了莫斯科航空学院副院长克里莫夫想让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挽留,登上了归国的国际列车。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到中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新一代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他形容自己成了“那个总在探索的人”,永远在研究最前沿的新型号。

1988年底,仍停留于纸上谈兵的“长二捆”,凭着三页草图拉到了第一单大买卖。美国休斯卫星公司愿委托中方发射一颗澳大利亚卫星,条件是火箭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有一次成功的发射试验,否则,不仅中止合同,还要中方赔偿100万美元。

1990年6月30日,“长二捆”火箭如期屹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候发射。7月16日,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长二捆”直上云霄,一举发射成功,实际运载能力超过设计值,达到9.2吨。从此,中国火箭不仅进入国际市场,火箭运载能力还翻了近两番。

“我们用别人的钱,赚了外汇,发了工资,还发展了高科技!”追忆起人生中这段难忘的经历,老人高兴得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发射场。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正式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两个月后,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

尽管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任务,但王永志坦言:“载人航天工程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作为总设计师,王永志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比美俄起步晚了整40年,什么样的方案才能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

在王永志的主持和建议下,专家们研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设想: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设舱段组合式的空间站。他的核心理念是:不能保守,又要可靠;既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国外航天的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更要融合现代先进技术。

整整7年,王永志带领中国载人航天队伍默默奋战,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才开始为人们所关注。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太空勇士”杨利伟走出舱门向人们挥手致意……那一刻,王永志落泪了,他说:“在我的一生中,这样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是极少的。我最引以为豪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全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现在,王永志最大的愿望是培养一批中国航天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他说:“我也是年纪越大才越体会到,一个人再能干,他能干多少年、多少事呢?”他寄语年轻人:“勤奋加机遇等于成功。不要羡慕我们这代人赶上了这么多好机会,如今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大,机会天天有,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机会就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摘自《人民画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它的总设计师是王永志院士。(摘自“百度百科”)

②王永志指出,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太空有许多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资源,人类为了社会进步和生活,需要不断扩大活动领域。载人航天活动,就是人类扩展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摘自《神舟飞船总师王永志:“伯乐”钱学森指导我一生》)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王永志的主持和建议下,专家们提出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设想。

B.王永志带领中国载人航天队伍,成功发射“神舟一号”“神舟五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完第一步。

C.以王永志为总设计师的“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迈人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D.本文以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以有关“载人航天”的事迹为主,同时辅以其他事件,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出身贫寒的王永志通过观察富人家的孩子得到启示:求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他认为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有求学的机会。

B.文章第一段高度评价了王永志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同时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对王永志事迹的具体介绍。

C.王永志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全是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的感到自豪,也为中国航天领域未来缺乏领军人物感到担忧。

D.王永志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后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寻找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的方案。

E.王永志认为,要大力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因为它是扩大人类活动领域、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

3.王永志院士能够成为中国“飞天梦”的“大总师”是有原因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文章是以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2.BD(A.“他认为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有求学的机会”属于臆测。C.“也为中国航天领域未来缺乏领军人物感到担忧”不合文意义,原文只是说“现在,王永志最大的愿望是培养一批中国航天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E.“它是扩大人类活动领域、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说法错误,相关链接中说的是“载人航天活动,就是人类扩展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

3.①思考入生,改变命运:通过观察富人家的孩子得出启示,求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②热爱祖国:放弃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機会回国。③勇于探索:他形容自己成了“那个总在探索的人”,永远在研究最前沿的新型号。④关于抓住机会:他赶上并抓住了国家大力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机会,并寄语年轻人要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⑤对载人航天事业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载人航天活动是人类扩展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日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毋庸讳言,多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尴尬。首先,中医药是个有机的整体,中药质量是中医疗效的重要保障。药材不地道、药力达不到,中医疗效必然受影响。其次,中医药管理“令出多门”。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监督难以到位。

眼下,中医药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不仅有自下而上的举国期待,期待中医药能够一扫颓势,解民众看病之难,更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扶持。有战略规划,有法律护航,可以说,中医药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摘编自《人口导报》2016年2月29日)

材料二: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很多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摘编自《中国医药报》总第3187期)

材料三: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地位的提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现实状况远比数据呈现的要复杂、微妙得多。

与隋唐、两宋时期中医作为整体对外传播不一样,iv,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存在,扛起大梁的仅仅是针灸。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针灸几乎是中医的代名词。以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这也是中医相对于西医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上,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标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中医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篙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视为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也显得不那么有底气。因为她所使用的化学合成手段完全是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

(摘编自《走向海外,孤独的“文化他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疗效的重要因素。药材不地道,疗效势必不理想。

B.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没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C.“传统中国医学”是国际对中医的通行表述,这仿佛就把中医放到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位置。

D.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但是弱势和次要的地位并未改变,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两项是()

A.传统文化语境的淡化,相关体制的不完善,国际地位的弱势都是影响中医药发展的不利因素。

B.中医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比较强的影响力,所以为了重振传统文化,我国第一次把中医药纳人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范围。

C.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它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D.在现代西医科学标准之下,中医药学属于“前科学”体系,故而“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

E.因为所使用的合成手段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屠呦呦虽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却并不能完全体现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会一直持续下去。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以偏概全,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2.AC(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理由。D.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属于“前科学”体系的是“中医理论”。另外,“‘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这句话不合文意。E.说法绝对,原文是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

3.①国家战略规划的长期缺位;②中药质量参差不齐;③传统语境文化的淡化,中医院校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④人们思想观念上对中医药的偏见,国际影响力不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由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江西、湖广、浙江等地商帮组成的,以扬州为中心从事淮盐运营的地域性群体。扬州盐商不仅将其大本营——扬州打造成为商业繁荣、文化发达、人文荟萃的园林城市,使之达到了经济与文化的巅峰,而且推进了淮安、盐城、南通、泰州、仪征、南昌、汉口等淮盐口岸城市的近代商业文明;其风雅、奢华、“扬气”的生活方式使淮扬社会发生了变迁,也对华东与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风尚、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产生了影响。

据史料,运盐河(包括通州運盐河和盐城串场河、茱萸沟、仪扬河、淮北盐河等)、大运河、长江、淮河是扬州盐商运销淮盐的主要水路要道,并利用长江支流汉水、湘江、赣江等,及淮河支流涡河、颍河、汝河等,以及洪泽湖、巢湖、鄱阳湖、洞庭湖及其相关支流。这些江河湖泊水道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六省境内的口岸城市及乡镇连接,形成一条巨大的扬州盐商活动线路。

(摘编自《扬州盐商文化线路》)

材料二

材料三

《文化线路宪章》指出:“无论是陆地上、海上或其他形式的交流线路,只要是有明确界限,有自己独特的动态和历史功能,服务的目标特殊、确定,并且满足以下条件的线路可称为文化线路:(1)必须来自并反映人类的互动,和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的多维、持续、互惠的货物、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交流;(2)必须在时空上促进步及的所有文化间的交流互惠,并反映在其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3)必须将相关联的历史关系与文化遗产有机融入一个动态系统中。”

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功能特征构成了交流线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三项基本指标,符合这些指标的交通线路就是文化线路,而那些见证和反映了这一文化交流现象的物质载体及交通线路本身、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文化线路遗产体系的内容。

(摘编自《文化线路宪章》)

材料四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有时甚至更为尖锐。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对中国世界遗产造成很大影响。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夺去了很多宝贵的生命,也对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古建筑群造成了很大破坏。越来越频繁的台风裹挟暴雨,对福建、广东等地的遗产本体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一些不当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历史村落的格局、环境和风貌,割裂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和谐关系。城镇化迅速吞噬城市周边的文化景观,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迫使历史城镇的街巷尺度、交通吞吐量、建筑密度及基础设施因扩容而面目全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历史村落人去屋空,历史建筑因缺乏维护而损毁。

世界遗产地面临着巨大的旅游压力。绝大多数遗产地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客量就会激增,遗产地面临的旅游压力尤其突出。

(摘编自《童明康:中国为世界文化遗产做了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盐商以扬州为中心,汇集了来自陕西、江西、安徽、江苏、湖广、浙江等地从事淮盐运营的群体,以水路要道运销淮盐。

B.红军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根据地的战略转移,先后进行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等战役。

C.“文化线路”是有别于“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类型,其定义中包含了自然要素、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而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功能特征是其基本指标。

D.中国具有的文化线路遗产十分丰富,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矛盾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加突出。

2.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扬州盐商”与“红军长征”两者作为文化线路,都具有线性分布、有一定长度的特点。

B.按照《文化线路宪章》的规定去评估“扬州盐商”与“红军长征”,后者比前者更具有优势。

C.按照《文化线路宪章》的说法,传统的文化遗产类型如历史遗址、城镇、文化景观、工业遗产等都可以纳人其中。

D.“文化线路”的提出,引发了不可调和的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剧了二者的冲突。

E.材料四中列举的三个方面固然是中国遗产保护与发展面对的挑战,但是如果引起重视,这些挑战是人类智慧可以解决的。

3.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从“扬州盐商”和“红军长征”中选择一个对象,简要陈述其成为“文化线路”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从属关系不清,错在“有别于”)

2.AC(B.错在优劣比较;D.错在“矛盾、冲突”;E.错在“可以解决”)

3.示例:以扬州为中心,由运盐河、大运河、长江、淮河及其支流构建的扬州盐商活动线路,是一条淮盐运销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的交通线路,也是一条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淮河流域广大区域内的百货交换之路,更是扬州盐商传播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空间通道。

示例: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延安,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沪定桥等大小战役。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一个被压迫的伟大民族,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事业,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超越中国,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本题作答,依据材料三对“文化线路”的定义,选择从線路本身、意义和价值等两个角度展开作答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孤傲”俞平伯

①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②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有关。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钏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钏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钏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钏,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钏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了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1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研习社做得最有影响的工作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也成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这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高官说:“我们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

⑤“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进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

⑥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有少许生活费。1971年1月,作为被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

⑦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去给俞平伯送钱。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那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第1期)

1.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一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哪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与自身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或自身文化素养)有关;②与许家人的影响有关;③与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有关。

2.①每周星期四上午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的事情,体现了他对昆曲的喜爱;②每年夏天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和给外孙留下了童话般的印象,这些事情突出他平易近人、有生活情趣的性格特点。③也与下文他耿介孤傲的性格形成对比。

3.观点一:我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理由要点:①从学术上看,虽然受到了不公平批判,依然坚持进行《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体现了他坚持研究学问的知识精英本色的特点;②从和高官打交道上看,合影时找不到人和“既不客套,也不送客”的行为体现了他不主动表功,不献媚的性格特征;③从受到批斗这件事上看,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游街时淡然处之,能看出他个性从容的特点。

观点二:我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理由要点:①在《牡丹亭》演出结束时俞平伯没有主动和领导打招呼;②对于高官的问话不能有礼貌地回答;③对于送工资的人,不说感谢,反而刁难。

观点三:既有有凤骨的一面,也有木讷的一面。

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

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她——就是林璎。

林缨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

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幾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4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

如今,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娜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强,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琳漓尽致。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一夜成名: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

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念碑。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在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坚持不改,以其独有的倔强和勇气赢得胜利。

林璎一夜成名。曾经饱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如今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有人说,林缨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墙”。其实那不準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记忆地图”:第5座纪念碑为环保而建

如果说越战纪念碑体现了无声的奉献精神,那么她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她说:“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趣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从越战、民权到女权、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4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

“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

“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将2050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

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正如她所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不是“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3月18日)

1.“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请你说说这种性格特质的具体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着眼全文,具体分析东方式审美带给林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提到林缨的“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但紧接着又说“‘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平和:性情淡泊,单纯低调,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拒绝来者要求。执着:个性倔强,坚持而有勇气。在越战纪念碑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樱以其独有的倔强和勇气赢得了胜利。(或“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对环保事业的执着)

2.①从兴趣爱好上看:东方建筑对林璎的影响就远胜于欧洲建筑对她的影响。②从人物性格上看:为人单纯,有浓浓的书卷气。③从作品特点上看:展现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浮夸的装饰。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

3.不矛盾。①“什么在消逝·空屋”确实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媒体互动装置。②但是,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什么在消逝·空屋”是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因此,它也是一座纪念碑,是存在人心中的纪念碑。③它是林璎艺术生涯的又一丰碑,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

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尼采——伟大的漂泊者

周国平

100年以前,一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这个人就是尼采。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如今,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

1844年,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5岁时,父亲病死,数月后,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常,因而变得孤僻敏感。小学毕业后他就读于普夫达中学。1865年,21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言学。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来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殴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老成起来。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机。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发现在他之前也有人受同一问题的折磨,并且用哲学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同一悲观看法,便顿有觅得知音之感。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从此永久地印在尼采的思想中。

1868年秋,尼采在莱比锡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一见面两人就久久谈论着共同喜爱的叔本华哲学。可是,他渐渐发现瓦格纳歌剧中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激情,過度亢奋的敏感,对神经和官能的刺激,集中体现了时代的颓废症。这使尼采深感压抑,渐渐产生对抗心理,最终二人决裂。

1869年,尼采25岁,在李契尔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仅仅两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小册子引起了轰动,既受到热烈的赞扬,也遭到激烈的攻击。在正统语言学界看来,一个语言学家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言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全然是荒诞不经。1879年,尼采结束了10年教授生涯,从此开始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伴侣的孤独的漂泊生涯。靠着微薄的教员退休金,尼采度过了10年的漫游和创作黄金期。

1883年,尼采著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惊世骇俗之作。这本书卖了40册,送给朋友7册,只有一个人表示感谢,没有人称赞这本书,没有哪位哲人如此孤单过。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提出了“超人”理想。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人也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他之所以否定旧道德,正是因为旧道德同时否定了这前提和这归宿。他认为“善恶的创造者首先必须是破坏者,他必须摧毁一切价值观念”。朋友们眼中,这完全是一部怪异的作品,这让尼采倍感孤独。他又开始了漂泊浪迹的生活,他坚持写作,最后将创作的箴言、警句、词条汇集起来,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和《道德的谱系》,在书中他呐喊着摧毁旧道德,为超人的道德开拓道路。在189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着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与世长辞。

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时代人听来,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谵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或许对他的理解富有争议,但尼采是现代思想的里程碑和德国散文的巅峰,使人们对过去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制度和观念进行了反思。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

(节选自《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有删改)

[注]尼采(1844年~1900年)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受叔本华哲学影响,提出“权力意志论”“超人学说”等,尼采猛烈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尼采哲学所表达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

1.本文题目为“伟大的漂泊者”,尼采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处作者评价尼采“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你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思想性格方面:有独立的人格,追求内心的真实。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勇于挑战传统和旧道德、旧时代的价值观念。②成就方面:提出很多重要而且有开创性的哲学思想,一生哲学著述很多,例如第一部哲学专著《悲剧的诞生》等。③地位影响方面: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是现代思想的里程碑,德国散文的巅峰;指出时代的弊病,使人们对过去的制度观念进行反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①首段:用诗意的语言和尼采自己的话概括了尼采一生漂泊而又伟大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崇敬之情。照应题目,同时引起下文对其人生经历及思想形成过程的叙述。②尾段:再次高度评价了尼采思想的地位及影响力,深化主旨。③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圆合。

3.①这句话既体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也概括了他的一生。②“在摧毁中创造”体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他认为摧毁旧道德才能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凸显了尼采的批判与创造精神。③“在孤独中思考”是尼采一生的主要特点。由于他向传统价值观念挑战,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所以尼采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漂泊与孤独中度过,但他仍在孤独中坚持创作,创造出非凡的哲学成就。④启示:任何新思想都是在打破旧思想的基础上产生,要有批判的勇气,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提出创见;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不被认同理解,要耐住孤独,坚持自己,才会有成就。

九、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星空的奥妙

——刘慈欣访谈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作《三体》。

吴言(以下简称“吴”),文学评论家,自由撰稿人。

吴:听说您在《三体》开始创作的时候只计划写一部,后来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期间应该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响,这也是个创意激发的过程。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您觉得呢?

刘:《三体》开始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情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也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读者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讨论交流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同时,我基本上不认识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交流。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這样。

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

刘:我感觉主流作家创作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本身吧,这是科幻小说很难做到的,因为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远离现实。其实我创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来自阅读,科幻电影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从市场考虑,科幻电影中一般不会出现很新的创意。

吴:您虽然称自己不是文学爱好者,但我发现您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天赋。看到一些资料,您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想具体问问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响较深。

刘:主要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比较深,对我影响最深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

吴:想请您谈一下,在您的知识结构里,支撑科幻写作的构件有哪些?

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军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具体说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弦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是个短板。

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选自《名作欣赏》2016年第1期,有改动)

1.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科幻文学的创作,采访者和受访者的认识有哪些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科幻文学评论,刘慈欣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三体》的创作过程;②科幻写作者的知识结构到叠)对科幻文学评论的建议。

2.①与读者的关系:(采访者)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受访者)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存在与读者的互动。②素材来源:(采访者)电影是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受访者)创作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阅读。

3.①遵循所有文学体裁的共性规律;遭)从科幻文学体裁的特点出发;③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本身的目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汉字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学资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