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孕育尚美人生——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尚美教育

2022-09-12

什么是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 西方美学史上有这样一句名言:“和谐就是美”。重庆永川北山中学尚美教育的办学特色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 也承载着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那么,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尚美教育呢?

一、教人求真, 挖掘美材

真即符合规律。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体验感悟中思考、判断、选择、发现和创新。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为此, 思品课堂更应回到学生生活本身应有的朴素天然、自然天成的本色中去, 返璞归真, 无论是教学案例的选择、新课的导入、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课后作业的布置都要力求凸显生活化。一位教师在教学理想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时, 从这样的生活真实入手:英国伦敦一位名叫斯尔曼的青年不幸患上了慢性肌肉萎缩症, 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在28岁前几乎登上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高山, 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时却突然在他的寓所里自杀了, 他留下了痛苦的遗言:“如今, 我感到无事可做了, 我没有了新的目标。”斯尔曼因失去人生目标而失去了生命的全部, 这一生活真实远比理论上的说教更能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强烈震撼, 从而自觉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在初二法律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收集身边新近发生的真人真事, 媒体广泛关注的案例, 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拍案说法》、《法律讲堂》的真实故事为教学所用。初三思品课堂则要广泛引用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及责任感教育。

二、引人向善, 打造美语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与教师的语言艺术、语言技巧、语言风采有极大地关系, 恰到好处的语言, 优美流畅的表达, 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感染学生情绪, 从而起到引人向善的作用。一位初三教师在教学《灿烂的文明之花》时, 以一首《朋友, 你做得真棒》中的几句诗导入:“您把座位让给他, 我要真心把您夸:一夸您的人品好, 二夸您有好爸妈。人人都把您来学, 神州开遍文明花。文明花啊文明花, 开了千家开万家。”教师关于让座的赞美诗感化了小偷, 也为本节课学生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使学生明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每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一次优质课大赛中, 一位教师在教学《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讲到一个普通公民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时, 在播放了湖北荆州大学生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后动情的说:“这是大爱对大爱的施救, 这是生命对生命的置换!”这一煽情的语言激起了学生对善行的强烈认同感。教师要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艺术, 劝导学生, 激励学生, 鞭策学生, 促使学生自勉、自省、自励、自警,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

三、情感共鸣, 和谐美境

思想品德课要有感召力必须要有熏染力, 必须渲染营造美的教学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 才能收到更好的育人功效。

1、巧用音乐, 以歌动人。

音乐是微妙的, 它以它特有的旋律、节奏带听者进入特有的意境之中, 使人产生强烈震撼。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音乐拓展学生音乐欣赏和感悟能力, 能增强思品课的熏染力, 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道德作用中熏陶美的情趣, 在美的天地里熏陶出学生美的心灵。在教学“生命需要相互关爱”这一内容时, 教师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动情的诉说徐秀娟为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的生命的感人故事, 然后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舒缓的音乐、动情的演唱, 犹如一股清泉流进学生心田, 全场无不动容,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反思, 自然生成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妙用漫画, 寓教于乐。

漫画以它直观生动的形象讽刺现实生活, 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 运用漫画设置情境能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伪存真, 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如:在教学“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 可以选用“好汉聚会时”、“中国龙”等漫画, 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自然得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结论。

3、以诗激情, 拨动心弦。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诗歌恰好具有这一功能——以它的含蓄拨动学生心弦。在教学“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框时, 我曾以一首小诗引入:“很自卑的你, 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 其实你不必这样, 欣赏别人时一切都好, 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 和别人一样, 你也是一道风景, 也有阳光……”短短一首小诗所勾勒的意境, 像一缕暖暖的春风, 融化了学生心灵的坚冰,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会感恩, 重在美行

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特别要要求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做起。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 课堂上笔者就采用了歌曲《天亮了》的创作背景作为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可以是生与死的置换, 设计了让学生计算父母为我们支付的生活费用、教育费用, 回忆并诉说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的,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书, 发一条短信, 打一个电话, 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 如:为父母做一顿饭, 洗一次衣服, 洗一次脚等。在这样一滴的感恩行动中, 使学生懂得学会自立是感恩能力的体现, 懂得感恩父母现在就要努力学习, 将来勤奋工作, 才有能力回报父母。在教育学生要感念祖国之恩时, 课堂上组织学生收看了台湾高震东教授在祖国大陆各地作的题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巡回演讲, 这一篇震动所有中国人的演讲, 使学生明白:爱国要从不乱扔垃圾等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让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习惯, 一份责任, 一种素养, 一种美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600MW锅炉末再末过T23管材应用分析下一篇:因为有缺憾所以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