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3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方式应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学生的角色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而得到意义的建构, 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任务驱动”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 很适合运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原则是:第一,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第二, 用探索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和维护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动机;第三,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第四, 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老师则应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前进。因此, “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把所学内容分解为一个或几个具体任务, 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分析、讨论得出涉及的知识点, 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 哪些是新知识, 通过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意义建构的效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1) 结合实际, 精心设计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 它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是教学法改革成败的关键。任务的提出首先要有综合性, 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 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 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其次要有实践性, 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 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的出现;然后要有吸引力, 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 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兴趣, 那该任务也是失败的, 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 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 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 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边学边练, 自主完成任务。当本节课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时, 老师不应急于去讲解, 而是通过设立一些“学习情境”让大家去分析、讨论、交流, 找出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任务中的哪些问题, 还有哪些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在这些不能完成的任务中蕴藏本节课的新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结合任务去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应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 即:教师只讲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引导性的帮助, 任务中具体的操作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边学边练, 自主完成任务的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很好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协作学习, 培养协作精神。协作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基于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四要素之一, 所以教师在设计选择任务时, 既要设计通过个人的思考、探索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 也要设计一些通过小组协作才能完成的综合性任务。协作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将个人与人个间的竞争转化为组际之间的竞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 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协作关系, 通过交流、讨论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可以开阔思维, 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4) 展示交流, 培养创新意识。通过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在任务完成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接受能力、学习主动性等差异, 因此教师要不断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并对完成的任务或操作进行评价, 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 而且能促使学生尽快完成任务, 避免了学生“欠帐”、跟不上进度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下一步活动指明了改进、优化的策略。在任务完成后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导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一般分为过程展示和作品展示。过程展示:是通过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 评价其操作步骤的合理性与正确性。作品展示:对学生正在完成和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对于完成情况好或有创新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把握好任务设计。在任务设计时,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学目标, 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涵到任务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把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 构建课程的知识框架, 并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所选的任务应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贴近, 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否则学生会望而怯步。

(2) 把握好教学方式。在任务给出后, 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使学生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在讲解过程中紧密结合任务采用引导式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 相比较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 因为教师要不断观察任务的完成情况, 把握学生的整体水平, 必要时要有示范抛砖引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把握好考核标准。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明确任务的考核标准, 即到什么程度任务才算完成, 不能只考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没有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新思路加以表扬, 对不够完善的方面进行纠正、补充。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应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反馈, 然后提出下一个新任务。

总之,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 把静态的教学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技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的教学方法。

摘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任务的提出、分析、实现与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达到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任务驱动,任务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赟.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 2009 (7) :112~113.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校教育现代建设, 1998 (3) .

[3] 姚庆玲.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园地, 2009 (8) :106~1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下一篇:坚持做到“四个注重”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