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聋字的成语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包含聋字的成语范文

包含-”四”-字的成语

1▲巴三览四△bāsānlǎnsì△典故: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2▲版版六十四△bǎnbǎnliùshísì△典故: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出处:清·范寅《越谚·数目之谚》:“版版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3▲不三不四△bùsānbùsì△典故: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例子: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就想天鹅屁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典故: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虚4▲差三错四△chāsāncuîsì假不实。△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例子: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

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例子: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

样~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6▲倒三颠四△dǎosāndiānsì△典故: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

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7▲低三下四△dīsānxiàsì△典故: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例子: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的人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8▲颠三倒四△diānsāndǎosì△典故: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

卧不安。”△例子:奶奶年岁大了,做起事来常常是~的。9▲调三窝四△tiáosānwōsì△典故:搬弄是非,挑拔离间。10▲丢三落四△diūsānlàsì△典故: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

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11▲放之四海而皆准△fàngzhīsìhǎiãrjiēzhǔn△典故: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

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

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例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的理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

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2▲烽火四起△fēnghuǒsìqǐ△典故: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13▲家徒四壁△jiātúsìbì△典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例子: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14▲接三连四△jiēsānliánsì△典故:接连不断。△例子:我又没逃了,这么~的叫人来找。(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典故: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

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15▲九洲四海△jiǔzhōusìhǎi

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16▲拉三扯四△lāsānchěsì△典故: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17▲狼烟四起△lángyānsìqǐ△典故: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例子:这火筒节节生枝,能吹得~;实在放他不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18▲拿三搬四△násānbānsì△典故:比喻不服从调派。19▲囊括四海△nángkuîsìhǎi△典故: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20▲骈四俪六△piánsìlìliù△典故:骈:并列,对偶;俪:成双,成对。指多用四字、六字句对偶排比的骈体文。△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例子:现在还常有~,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

诀》)

21▲欺三瞒四△qīsānmánsì△典故:一再欺骗隐瞒。△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

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22▲三从四德△sāncïngsìdã△典故: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出处:《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例子:从来不出闺门里,羞答答怎便将男儿细窥,则我这~幼闲习,既嫁鸡须逐他鸡。(元·无

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

23▲三翻四复△sānfānsìfù△典故: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例子:因此革命的文学者,就不但应该留心迎面的敌人,还必须防备自己一面的~的暗探

了。(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24▲三朋四友△sānpãngsìyǒu△典故:泛指各种朋友。△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五:“常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有一班无赖子弟,

三朋四友,和他擎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例子:大学毕业,年届三十,婚姻难就,累得~八方搭线,但一次一次介绍终未能成就。

(贾平凹《笑口常开》)

25▲三妻四妾△sānqīsìqiâ△典故:妻妾众多的意思。△例子:在今天,男人~是可耻的事,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26▲三拳不敌四手△sānquánbùdísìshǒu△典故: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27▲说三道四△shuōsāndàosì△典故:形容不负现任地胡乱议论。△出处:清·崔灏《通俗编·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例子:有的人工作不努力,别人有了成绩,却整天~。28▲四不拗六△sìbùniùliù△典故: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29▲四大皆空△sìdàjiēkōng△典故: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

一种消极思想。△出处:《四十二章经》二十:“佛

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例子:胞胎浑沌,~,没甚姓名。(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30▲四分五裂△sìfēnwǔliâ△典故: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

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

分五裂之道也。’”△例子: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

而不可收拾。(严复《论世变之亟》)

31▲四海波静△sìhǎibōjìng△典故:比喻天下太平。32▲四海承风△sìhǎichãngfēng△典故:指全国都接受教化。△出处:《孔子家语·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是以四海承风。”33▲四海鼎沸△sìhǎidǐngfâi△典故: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

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

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34▲四海升平△sìhǎishēngpíng△典故:升平:太平。天下太平。△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35▲四海为家△sìhǎiwãijiā△典故: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

或个人小天地。△出处:《汉书·高帝记》:“且夫

天子以四海为家。”△例子:我们是~的,我们是以一切人民为兄弟姐妹的。(孙犁《看护》)36▲四海之内皆兄弟△sìhǎizhīnâijiēxiōngdì△典故: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7▲四郊多垒△sìjiāoduōlěi△典故:垒:营垒。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出处:《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38▲四脚朝天△sìjiǎocháotiān△典故: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39▲四马攒蹄△sìmǎcuántí△典故: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40▲四面八方△sìmiànbāfāng△典故: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41▲四面楚歌△sìmiànchǔgē△典故: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

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例子: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42▲四平八稳△sìpíngbāwěn△典故: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

缺乏积极创新精神。△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例子:总而言之,现在倘再发那些~的“救救孩子”似的议论,连我自己听去,也觉得空

空洞洞了。(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

43▲四清六活△sìqīngliùhuï△典故:形容机灵干练。44▲四衢八街△sìqúbājiē△典故: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45▲四时八节△sìshíbājiã△典故: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出处:唐·马总《意林》卷一

引《隋巢子》:“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唐·杜甫《短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

礼,女拜弟妻男拜弟。”46▲四书五经△sìshūwǔjīng△典故: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指儒家经典。△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

《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例子:君子是只读~,做八股,非常规矩的。(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4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sìtǐbùqín,wǔgǔbùfēn△典故: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

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例子: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的书呆子。48▲四亭八当△sìtíngbādàng△典故: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无许多凹凸也。”49▲四通八达△sìtōngbādá△典故: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出处:《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例子:滑台~,非帝王之所居。(《晋书·慕容德载记》)50▲四姻九戚△sìyīnjiǔqī△典故:比喻亲戚极多。51▲四战之地△sìzhànzhīdì△典故: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出处:《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地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后汉书·荀彧传》:

“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52▲挑三拣四△tiāosānjiǎnsì△典故: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53▲投诸四裔△tïuzhūsìyì△典故: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出处:《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寿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54▲推三阻四△tuīsānzǔsì△典故:找各种借口推托。△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我如今并不推三阻四,任哥哥自主之。”55▲微机四伏△wēijīsìfú△典故: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56▲文房四宝△wãnfángsìbǎo△典故:俗指笔、墨、纸、砚。△出处:宋·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例子: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绝笔。奶子随即取捧过~。(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

十一回)

57▲五湖四海△wǔhúsìhǎi△典故: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出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

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例子: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58▲五零四散△wǔlíngsìsàn△典故:形容零星涣散。59▲言三语四△yánsānyǔsì△典故: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小生欲待要不去,悬心挂意,怎生撇得?欲待要去

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使人惶恐,好两难也呵!”60▲眼观四路,耳听八方△yǎnguānsìlù,ěrtīngbāfāng△典故: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出处:清·文康《新儿女英雄传》:“强盗的本领,讲的是观六路,耳听八方。”△例子:金香,你捡煤核要放聪明点,得~,„„碰见了那些嘎七马八的日本腿子们就躲开。

(吴祖光《闯江湖》)

61▲眼空四海△yǎnkōngsìhǎi△典故: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62▲一谦四益△yīqiānsìyì△典故: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出处:《周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

谦。”《汉书·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63▲再三再四△zàisānzàisì△典故:重复好几次。△例子:~拉他丛,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儒林外史》第二十五

回)

64▲张三李四△zhāngsānlǐsì△典故: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出处: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例子: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宋·释普济《五灯会元》)65▲志在四方△zhìzàisìfāng△典故: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第二篇:包含-”定”-字的成语

1▲安邦定国

△ānbāngdìngguï △典故: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本是安邦定国李存孝,今日个太平不用旧将军。” △例子:荐贤举善是吾心,~访知音。(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一折) 2▲安魂定魄

△ānhúndìngpî △典故: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 3▲安心定志

△ānxīndìngzhì △典故:指安下心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4▲把持不定

△bǎchíbùdìng △典故: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出处:《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例子:他意志薄弱,一遇风浪就~。 5▲晨昏定省

△chãnhūndìngxǐng △典故: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6▲传檄而定

△chuánxíãrdìng △典故: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例子: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7▲定国安邦

△dìngguïānbāng △典故: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8▲定倾扶危

△dìngqīngfúwēi △典故: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出处:汉·恒宽《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使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 9▲定于一尊

△dìngyúyīzūn △典故: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10▲扶危定乱

△fúwēidìngluàn △典故: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例子: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三回)

11▲盖棺论定

△gàiguānlùndìng △典故: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出处: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例子: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了,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要重新估计。(茹志娟《在果树园里》)

12▲昏定晨省

△hūndìngchãnxǐng △典故: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例子: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一发都随他的便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13▲坚定不移

△jiāndìngbùyí △典故: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例子:我们要~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14▲惊魂未定

△jīnghúnwâidìng △典故: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处: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15▲举棋不定

△jǔqíbùdìng △典故: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例子: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欧阳山《苦斗》七十八)

16▲老僧入定

△lǎosēngrùdìng △典故: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17▲命中注定

△mìngzhōngzhùdìng △典故:迷信的人认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运预先决定的,人力无法挽回。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18▲人定胜天

△rãndìngshângtiān △典故: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例子:彼虽不来,宁禁我不往,登门就之,或~不可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 19▲痛定思痛

△tîngdìngsītîng △典故: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例子: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0▲未定之天

△wâidìngzhītiān △典故: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 21▲心神不定

△xīnshãnbùdìng △典故: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22▲一锤定音

△yīchuídìngyīn △典故: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23▲一定不易

△yīdìngbùyì △典故: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例子: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的道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 24▲一定之规

△yīdìngzhīguī △典故:比喻已经决定了的办法。 25▲一口咬定

△yīkǒuyǎodìng △典故: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例子:老山东摇摇头,~:“不用看,我心里有数!我家的秤老辈用的,十四两顶新秤一斤,错不了。”(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一章)

26▲一言为定

△yīyánwãidìng △典故: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例子:你我~。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27▲约定俗成

△yuâdìngsúchãng △典故: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28▲指挥若定

△zhǐhuīruîdìng △典故: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例子:他刚刚坐定,这一大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第三篇:包含-”斗”-字的成语

包含-”斗”-字的成语.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

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1▲傲霜斗雪△àoshuāngdîuxuě△典故:傲视寒霜,

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2▲八斗之才△bādǒuzhīcái△典故: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

斗。”△例子:乃归来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愈弱冠耳。怀~,饮万斛之恨。(清·梁起超《饮

冰室诗话·二四》)

3▲北斗之尊△běidǒuzhīzūn△典故: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出处:唐·李又《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4▲不为五斗米折腰△bùwâiwǔdǒumǐzhãyāo△典故: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

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

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例子: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5▲才高八斗△cáigāobādǒu△典故:比喻人极有才华。△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

斗。”△例子: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6▲参横斗转△shēnhãngdǒuzhuǎn△典故: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峦的时候。△出处:三国·魏·曹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宋史·乐志》:“斗转参横将

旦,天开地辟如春。”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参横北斗欲三更。”7▲车载斗量△chēzàidǒuliáng△典故: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

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例子: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第四十六回)

8▲秤平斗满△chângpíngdǒumǎn△典故:指做买卖规矩,不短斤少两。9▲尺布斗粟△chǐbùdǒusù△典故: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例子: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之谣,辄食甚哀。(明·赵弼《酆都报应录》)10▲床下牛斗△chuángxiàniúdîu△典故: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出处:《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11▲胆大如斗△dǎndàrúdǒu

△典故:形容胆量极大。△出处:《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

胆如斗大。”△例子:张拥兵海上,一夕大风雨,张舟覆,翌年获尸,棺殓焚化,~不能焚,诸军憾恸。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二十一)

12▲刁斗森严△diāodǒusēnyán△典故: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

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13▲斗而铸锥△dîuãrzhùzhuī△典故: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

而铸锥,不亦晚呼?”14▲斗方名士△dǒufāngmíngshì△典故: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

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例子:那一班~,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清·吴

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

15▲斗鸡走狗△dîujīzǒugǒu△典故: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鸡走狗。”△例子: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是~,赏花阅柳为事。(清·曹雪芹《红

楼梦》第九回)

16▲斗酒百篇△dǒujiǔbǎipiān△典故: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例子: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之

亚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17▲斗酒学士△dǒujiǔxuãshì△典故: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

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18▲斗酒只鸡△dǒujiǔzhījī△典故: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

过三步,腹痛勿怪。”△例子:既然肯来赴约呵,您兄弟~,等待我的哥哥也。(元·宫大用《范张鸡黍》楔子)19▲斗南一人△dǒunányīrãn△典故: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

无二。△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

“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20▲斗筲之器△dǒushāozhīqì△典故: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21▲斗升之水△dǒushēngzhīshuǐ

△典故:比喻微薄的资助。△出处:《庄子·外物》:“我东海之波臣,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22▲斗粟尺布△dǒusùchǐbù△典故: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23▲斗榫合缝△dǒusǔnhãfâng△典故:榫:榫头,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处凸出的部分榫头和卯眼非常

适合,不露缝隙。形容手艺高超。△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报

恩塔》:“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

笋合缝信属鬼工。”24▲斗折蛇行△dǒuzhãshãxíng△典故: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

路曲折蜿蜒。△出处: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

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5▲斗志昂扬△dîuzhìángyáng△典故: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例子:战士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受到很大鼓舞,个个~。26▲斗转参横△dǒuzhuǎnshēnhãng△典故: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亮的时候。△出处:三国·魏·曹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宋史·乐志》:“斗转参横将

旦,天开地辟如春。”△例子:二人坐了许久,看看~,大约已是半夜光景。(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回)27▲斗转星移△dǒuzhuǎnxīngyí△典故: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28▲二虎相斗,必有一伤△ârhǔxiāngdîu,bìyǒuyīshāng△典故: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

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

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29▲负气斗狠△fùqìdǒuhěn△典故:负气:赌气;斗狠:发狠。恃其意气,发狠而为。△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30▲勾心斗角△gōuxīndîujiǎo△典故: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例子:这个人心术不正,专爱干~的勾当,没有人愿意接近他。31▲钩心斗角△gōuxīndîujiǎo△典故: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

争暗斗。△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

“各报地势,钩心斗角。”△例子: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的名声,竟肯如此~,无所不至呢。(鲁迅《两地

书》十五)

32▲好勇斗狠△hàoyǒngdîuhěn△典故: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出处:《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33▲虎斗龙争△hǔdîulïngzhēng△典故: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例子: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又见战征之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二

回)

34▲换斗移星△huàndǒuyíxīng△典故:改变星斗的位置。比喻手段高超,神通广大。△出处:宋·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十七卷:“佛祖命脉,列圣钳锤,换斗移星,经天

纬地。”△例子: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手段。(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35▲鸡声鹅斗△jīshēngãdîu△典故: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例子:从今咱们两个撂开手,省得~,叫别人笑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36▲艰苦奋斗△jiānkǔfândîu△典故: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例子:我们要提倡~,反对铺张浪费。37▲夸多斗靡△kuāduōdîumí△典故:原指写文章以篇幅多、辞藻华丽夸耀争胜,后也指比赛生动豪华奢侈。△出处:唐·韩愈《送陈秀才彤序》:“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例子:宋以后,学者好夸多而斗靡。(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38▲困兽犹斗△kùnshîuyïudîu△典故: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呼?”△例子:况~,背城一战,尚有不可测之事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39▲两虎相斗△liǎnghǔxiāngdîu△典故: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春申君列传》:

“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例子:今~,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与你二人劝解,休得争论。(明·罗贯中《三国

演义》第六十二回)

40▲两鼠斗穴△liǎngshǔdîuxuã△典故: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41▲临潼斗宝△líntïngdîubǎo△典故: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出处:出自元杂剧《临潼斗宝》:春秋时秦穆公设谋邀请十七国诸侯至临潼赴会,各出传国

之宝比斗,楚伍子胥在会上举鼎示威,制服秦穆公。42▲龙争虎斗△lïngzhēnghǔdîu△典故: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例子: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都是俺鸾交凤友。(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

折)

43▲卵与石斗△luǎnyǔshídîu

△典故: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44▲明争暗斗△míngzhēngàndîu△典故: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例子:明明是一家人,然而没有一天不在~。(巴金《家》三)45▲南箕北斗△nánjīběidǒu△典故: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出处:《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例子: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哉!(《北史·邢邵传》)46▲气冲牛斗△qìchōngniúdǒu△典故: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出处: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牛斗,誓将真节报君仇。”△例子: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举青龙刀望忠便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

回)

47▲双柑斗酒△shuàigāndǒujiǔ△典故:比喻春天游玩胜景。△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

‘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例子:明日重来应烂漫,~听黄鹂。(宋·刘泰《春日湖上》诗)48▲泰山北斗△tàishānběidǒu△典故: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

为众人所敬仰的人。△出处:《新唐书·韩愈传赞》:

“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例子:五兄梦中题孔子庙棂星门柱联有“~,景星庆云”之语,敬意如此者,士之望、人

之瑞,一代不过数人。(清·恽敬《答姚秋农书》)

49▲五斗折腰△wǔdǒuzhãyāo△典故: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例子:性秉钢坚,心贞冰洁,岂因~。(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五出)50▲星移斗转△xīngyídǒuzhuǎn△典故:斗:北斗星。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例子:抬头观看,~,正是三更时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51▲一天星斗△yītiānxīngdǒu△典故: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出处: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52▲战天斗地△zhàntiāndîudì△典故: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例子:灾区人民以~的英雄气慨,克服洪水带来的困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53▲只鸡斗酒△zhījīdǒujiǔ△典故: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

后也指招待来客。△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

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54▲坐山观虎斗△zuîshānguānhǔdîu

△典故: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

一举必有双虎之名。”△例子: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要耐心劝解,决不能~。

第四篇:包含-”把”-字的成语

1▲把臂入林

△bǎbìrùlín △典故: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安)道:豫章(谢鲲)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2▲把持不定

△bǎchíbùdìng △典故: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出处:《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例子:他意志薄弱,一遇风浪就~。 3▲把饭叫饥

△bǎfànjiàojī △典故:比喻多此一举。 △出处:宋·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二首》:“所示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4▲把素持斋

△bǎsùchízhāi △典故: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例子:人人善念看经,个个~。(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一折) 5▲把玩无厌

△bǎwánwǔyàn △典故: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出处:汉·陈琳《为曹洪与世子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例子:这件艺术品刻工精细,花草山石,无不玲珑,真是令人~。 6▲持斋把素

△chízhāibǎsù △典故: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出处: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例子:俺也曾看经念佛,俺也曾~。(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 7▲二把刀

△ârbǎdāo △典故: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例子:我只会搭棚这点手艺,我的拳脚不过是~。(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九) 8▲盲人把烛

△mángrãnbǎzhú △典故: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出处:《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 9▲眉毛胡子一把抓

△mãimáohúziyībǎzhuā △典故: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10▲捏一把汗

△niēyībǎhàn △典故: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11▲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qiánrãnshījiǎo,hîurãnbǎhuá △典故: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出处: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七:“仁庙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犹或时失足。汉顾赵曰:‘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12▲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shědãyīshēnguǎ,gǎnbǎhuángdìlāxiàmǎ △典故: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出处:《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3▲偷鸡不着蚀把米

△tōujībùzheshíbǎmǐ △典故: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14▲投机倒把

△tïujīdǎobǎ △典故: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方式扰乱市场,牟取暴利。 15▲一把死拿

△yībǎsǐná △典故: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例子:祥子没说什么,等高妈走了,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是承认自己的~值得佩服,心中怪高兴的。(老舍《骆驼祥子》八)

16▲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yīzhāoquánzàishǒu,biànbǎlìngláixíng △典故: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第五篇:包含-”石”-字的成语

1▲安如磐石

△ānrúpánshí △典故: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例子:他的公司的权威地位~。 2▲搬石砸脚

△bānshízájiǎo △典故: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3▲穿云裂石

△chuānyúnliâshí △典故: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处:宋·苏轼《东坡乐府·〈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例子: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之声,引商刻羽之奏。(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4▲滴水穿石

△dīshuǐchuānshí △典故: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例子: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的精神。 5▲点石成金

△diǎnshíchãngjīn △典故: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出处:《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 6▲电光石火

△diànguāngshíhuǒ △典故: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例子:但看还没有十分看明,又如~一样飞也似地过去了。(郭沫若《学生时代·孤山的梅花》)

7▲鼎铛玉石

△dǐngchēngyùshí △典故: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8▲飞沙走石

△fēishāzǒushí △典故: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例子:尤窍怒号天噫气,~乱伤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9▲匪石匪席

△fěishífěixí △典故: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10▲肺石风清

△fâishífēngqīng △典故: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出处:《周礼·秋官·大司寇》:“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11▲海枯石烂

△hǎikūshílàn △典故: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出处: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例子:汝要说我降,除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12▲家无儋石

△jiāwúdànshí △典故: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出处:《汉书·扬雄传上》:“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例子: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宋·苏轼《乞赙赠刘景孙》) 13▲坚如磐石

△jiānrúpánshí △典故: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文选·古诗十九首》:“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有?” △例子:我们伟大的祖国~。 14▲匠石运金

△jiàngshíyùnjīn △典故: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 △出处:《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15▲焦熬投石

△jiāoáotïushí △典故: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比喻事情一定失败。 △出处:《荀子·议兵》:“桓文之节制,不可以适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16▲焦金烁石

△jiāojīnshuîshí △典故: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17▲金匮石室

△jīnguìshíshì △典故: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例子:自老聃写书征藏,以诒孔氏,然后竹帛下庶人,六籍既定,诸书复稍稍出~间。(章炳麟《订孔上》)

18▲金石丝竹

△jīnshísīzhú △典故: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出处:《庄子·骈母》:“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 △例子: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作壁上观之鸣。~,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19▲金石为开

△jīnshíwâikāi △典故: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例子:精诚所至。贞心不寐,死后重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20▲金石之策

△jīnshízhīcâ △典故:形容如同金、石一般经久而稳定的策略。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故信庸庸之论,破金石之策。” 21▲金石之计

△jīnshízhījì △典故: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出处: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22▲金石之坚

△jīnshízhījiān △典故: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 △出处: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23▲金石之交

△jīnshízhījiāo △典故:交:交情。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出处:《汉书·淮阴侯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24▲叩石垦壤

△kîushíkěnrǎng △典故:叩:敲打;垦:开垦。敲石挖土。指破土动工。 △出处:《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千,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5▲炼石补天

△liànshíbǔtiān △典故: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苍天。” 26▲裂石穿云

△liâshíchuānyún △典故: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处:宋·陆游《黄鹤楼》:“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27▲流金铄石

△liújīnshuîshí △典故: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例子:季月烦暑,~,聚蚊成雪,封狐千里。(《南史·梁武帝诸子传》) 28▲卵石不敌

△luǎnshíbùdí △典故: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29▲卵与石斗

△luǎnyǔshídîu △典故: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30▲落井下石

△luîjǐngxiàshí △典故: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31▲木人石心

△mùrãnshíxīn △典故: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出处:《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例子:张生乃~也。使有情者见之,罪不容诛。(宋·秦醇《谭意歌传》) 32▲磐石之安

△pánshízhīān △典故:形容极稳固。 △出处:《荀子·富国》:“则国安于磐石。” 33▲磐石之固

△pánshízhīgù △典故: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34▲敲金击石

△qiāojīnjīshí △典故: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出处: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35▲蜻蜓撼石柱

△qīngtínghànshízhù △典故: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36▲泉石膏肓

△quánshígāohuāng △典故: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例子:~,自叙不仁之意。(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隐逸类》) 37▲人非木石

△rãnfēimùshí △典故: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38▲如水投石

△rúshǔtïushí △典故:象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 △出处:宋·杨时《龟山语录》:“时谢显道亦在。谢为人诚实,但聪悟不及先生。故明道每言杨君聪明,谢君如水投石,然亦未尝不称其善。” 39▲山溜穿石

△shānliùchuānshí △典故: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40▲射石饮羽

△shâshíyǐnyǔ △典故:饮:隐没;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发箭的力量极强。后也形容武艺高强。 △出处:《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 △例子:李广终身不侯,而能~,借以为喻,其所以吐胸中之气而置生平之怨毒者,两为精当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41▲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shírìyīshuǐ,wǔrìyīshí △典故: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出处: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42▲石沉大海

△shíchãndàhǎi △典故: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例子:至第三日,又带了几个水手,分头寻找,也是枉然。一连找了数日,竟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二回)

43▲石火电光

△shíhuǒdiànguāng △典故: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44▲石破天惊

△shípîtiānjīng △典故: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例子:陈继泰被他们这样的一来,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吓得个肺腑皆崩,神魂出窍。(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九回)

45▲试金石

△shìjīnshí △典故: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46▲漱石枕流

△shùshízhěnliú △典故: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47▲水滴石穿

△shuǐdīshíchuān △典故: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例子: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48▲水落石出

△shuǐluîshíchū △典故: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例子: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个~。(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章) 49▲铄石流金

△shuîshíliújīn △典故: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50▲他山之石

△tāshānzhīshí △典故: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51▲天上石麟

△tiānshàngshílín △典故: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 △出处:《南史·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52▲铁石心肠

△tiěshíxīncháng △典故: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出处:唐·皮日休《宋璟集序》:“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宋·苏轼《与李公择书》:“虽兄之受我厚,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 △例子:如果再不给你回信,那简直是~了。(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53▲投井下石

△tïujǐngxiàshí △典故: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例子: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梁斌《播火记》一六)

54▲顽石点头

△wánshídiǎntïu △典故: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 △出处:《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55▲心坚石穿

△xīnjiānshíchuān △典故: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江邻几《杂志》引封特卿《离别难》诗:“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宋·王懋《野客丛书》卷二十八:“世言:‘心坚石也穿。’” 56▲心如铁石

△xīnrútiěshí △典故: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出处:汉·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例子:子龙从我于患难,~,非富贵所能动摇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57▲悬石程书

△xuándànchãngshū △典故: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58▲悬驼就石

△xuántuïjiùshí △典故: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出处:《法苑珠林》卷六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 59▲炫石为玉

△xuànshíwãiyù △典故:炫:夸耀。拿玉吸引人,卖出的却是石头。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宋·程颢《论王霸之辨》:“苟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炫石为玉也。” 60▲炫玉贾石

△xuànyùgǔshí △典故:炫:夸耀;贾:卖。拿玉吸引人,卖出的却是石头。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新唐书·柳浑传》:“是夫炫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擒,何贼之攘。” 61▲药石之言

△yàoshízhīyán △典故: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 △例子:高季辅尝谏时政得失,太宗特赐钟一剂日:“进~,故以药石相报。”(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

62▲一块石头落地

△yīkuàishítïuluîdì △典故: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63▲一石二鸟

△yīshíârniǎo △典故: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样好处。 64▲以卵击石

△yǐluǎnjīshí △典故: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出处:《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 △例子: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安得不败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65▲以卵投石

△yǐluǎntïushí △典故: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出处:《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66▲以升量石

△yǐshēngliángdàn △典故: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出处:《淮南子·缪称训》:“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67▲以石投水

△yǐshítïushuǐ △典故: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 △出处:《列子·说符》:“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三国魏·李萧远《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68▲玉石不分

△yùshíbùfēn △典故:比喻好坏不分。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洎乎近代,厥道寖微;玉石不分,薰莸错杂。” △例子:只是我亦随军在此,兵败之后,~,岂能免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

69▲玉石俱焚

△yùshíjùfãn △典故:俱:全,都;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出处:《尚书·胤征》:“火焱昆岗,玉石俱焚。” △例子:内无良将,外无救兵,若然攻破,~。(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70▲枕流漱石

△zhěnliúshùshí △典故: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例子:~君家事,思与参军仔细论。(清·严复《次韵答孙生》) 71▲枕石漱流

△zhěnshísîuliú △典故: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例子:只如野逸高士,尚解~。(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72▲掷地作金石声

△zhìdìzuîjīnshíshēng △典故: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出处:《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73▲作金石声

△zuîjīnshíshēng △典故: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北京二日游攻略范文下一篇:班级制度大家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