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舆情分析

2022-08-10

第一篇:应急管理舆情分析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关键点网络舆情分析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舆情分析师,除了掌握基本的舆论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分析研判和危机管理思维。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成熟独立的思考不可或缺。”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总监段赛民说,“目前我们的用户以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为主,这些用户不仅需要我们对突发舆情事件的分析监测,还希望得到专业的建设性意见。”

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与应急处置缘何重要

据了解,自2003年开始,人们利用互联网发表不同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与热情日益高涨,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网络舆情,并借此探寻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同一年,新华网开始编辑网络舆情,并报送相关部门,成为国内最早从事舆情服务的专业机构之一。随着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舆情分析师也从幕后走向前台,各大机构纷纷公开延揽人才。

思想、视野、阅历以及对重大公共事件中社情民意的判断,往往成为最受面试官关注的常规话题。在此次的招聘中,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尤其注重考查应聘者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能力。

当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会造成比较大的社会影响,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和挑战,“突发事件演变规律及舆情处置”也成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比如,天津蓟县“6.30”大火事件,还有深圳市南山区一对母女为求小学就读学位在教育局门口下跪事件、深圳飙车案事件等,都是近期引发网民强烈关注的突发事件。因而这些事件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本次招聘网络舆情分析师面试或笔试的考题。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新华网覆盖高品质精英受众群,在新闻突发事件中具有广泛的媒体影响力。将这些事件纳入考题,“可以考察应聘者能否通过对热点突发舆情事件的分析研判,给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舆情处置上提出危机应对的策略,并能在未来长效机制和舆论引导方面提供意见、建议。”段赛民介绍说。

高门槛,高要求

近几年,舆情业蓬勃发展,提供舆情服务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了解,新华网舆情中心十多年来一直在为中央有关部门提供舆情报告,拥有业内领先的舆情监测统计技术,丰富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经验以及高端的智力资源。100多人的专职分析师队伍,20多位国内知名舆情专家,形成强大的专业分析能力,为用户第一时间提供热点舆情的分析研判,供领导者决策参考。

段赛民表示,新华网要求舆情分析师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舆论学、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情报学等专业背景,“从业门槛是相当高的”。除了这些硬性条件,专业性、独立性、前瞻性、预判力,是舆情分析师从业的必备“软件”。

“既然要提供专业的舆情监测分析服务,就不能把对事件的认识和判断交给他人,这要求我们的分析师必须有强大的调研能力和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把 凡是能够说的,都说清楚 。”段赛民表示,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非常重要。他对舆情分析师的要求是,“针砭时弊,月旦社会,在舆论引导方法上给出专业建议;洞中肯綮,客观冷静,在庞杂的信息中迅速识别真伪。”

朝阳行业新职选

截至2012年7月,在百度中输入关键词“舆情监测”,相关网页高达270万多条。含有“网络舆情分析师”的网页也多达40多万条,舆情行业的走俏可见一斑。

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也备受瞩目。有人形容这一职业“有前途也很累”,也有人说“个人在挑战中升华不少”,还有人因为不了解而有所非议。虽然我国舆情监测与分析行业距离真正专业、独立的第三方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一新职业的就业前景和给专业人才的发挥空间,依然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加入。

在段赛民看来,“网络舆情分析师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密切关联,在舆情监测行业大环境发展看好的背景下,选择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从事相关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第二篇:城市治理媒体舆情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引导社会舆论,是我分局维护我区社会稳定,保障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顺利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结合分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涉及分局负面舆情,管辖执法大队应高度重视,严肃对待,认证落实整改,及时回复。既然是投诉就说明是群众关心的热点、攸关群众利益、我们执法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大队舆情专管员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大队领导。

二、舆情处置工作将纳入到个人和大队月考评和年度考评中。

1、在负面舆情处理工作中,措施得当、整改到位、回复及时,工作得到市民认可和肯定的大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在考核中相应加分。

2、由于管辖执法大队和舆情专管员,在处理负面舆情措施不当、整改不到位、回复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据考核要求将扣除大队相应的分数和个人绩效;造成恶劣影响、有损执法队伍形象的将追究管辖执法大队领导责任。

3、负面舆情因整改不到位、回复不及时被重复报道或投诉两次以上的,管辖执法大队及舆情专管员在考核中会被扣除相应分数和绩效。

三、各执法大队、舆情专管员应按照以下要求,切实加强舆情整改和及回复工作:

1、务必实事求是。执法人员在整改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要如实回复,切勿虚报瞒报,尤其在本条舆情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需认真对待,谨慎处理。

2、重时效。自法规科舆情专管员转发当日起,各大队最迟在3日内,须整改到位,并将整改结果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大队负责人签字、盖章)上报。

3、文图统一。在整改回复行文中,文字和照片要起到相辅相成作用,照片对全文起到有效补充。行文格式要求规范(页边距:上3.7,下3.5,左2.8,右2.6单位cm;行间距:28磅;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2号;正文汉子:宋体正文3号;阿拉伯数字:GB3号),文字简洁,就事论事,调查结果和采取措施说清;照片中要充分体现执法人员在“干什么”如执法人员和执法相对人进行沟通、或者是对商户下达《责令》,或覆盖裸露渣土等,严禁出现衣冠不整、头歪身斜、手插口袋等不规范、不文明动作。

4、整改效果保持7日。西安市城管是管理局、沣东新城城市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确保投诉回复7日内,不被媒体重复报道。因此执法大队在本次投诉整改回复后,务必在7日内加强常态化管控,避免重复投诉,而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分析

摘要:校园网络舆情主要借助了虚拟的网络平台,将个人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迅速反映出来,并且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及时的互动。这种新的公众舆情在校园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包括了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需要在高校校园网络中构建起比较有效的校园网络管理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 关键词:

校园网络 舆情管理 机制

构建

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网络的信息影响。网络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为大学生表达自我观念提供了便利。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当中,不能够忽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定义。大学生群体比较倾向于到各种网络社区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感兴趣的朋友聊天等等。网络社区是一种虚拟的社区,它的功能和特征和现实的社会是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种社区不是一种具有空间地理结构的组织,而且是网络为载体,由具有相同兴趣的人共同来组织形成的。在高校校园网络社区中,大学生比较熟悉的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猫扑论坛、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人人网、QQ群和各种网络游戏组织。[1]这些不同的社区都有它们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大学生日常的网络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大学生能够进行网络活动,寻找共同兴趣的朋友,进行丰富的网络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不能够忽视网络的影响。在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中要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校园网络舆情,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舆情是公共借助网络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及其各种现象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联网反映出自己对社会事件的情绪。[2]其中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都比较广泛,这些问题都是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园网络舆情主要借助了虚拟的网络平台,将个人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迅速反映出来,并且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及时的互动。这种新的公众舆情在校园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 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分析这些主要构成因素,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包括了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

第一、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是依托网络平台形成的。在校园网络社区中除了校园的BBS,师生个人博客,人人网络外,还有像各类微博网站、博客网站、社区论坛、QQ空间、手机飞信等等。这些网络社区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和开发性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让网络舆情变得复杂起来。主要反映在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网络传播的互动交流作用加强;网络信息传统过程的匿名性和舆情传播的快速化等等。[3]这些都是依靠网络平台作用的。大学生群体在这些网络社区中也容易感到一种情绪表达的满足。很多的网络舆情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情绪。这种情绪在网络社区平台作用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强化。

第二、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大学校园的舆情比较容易发生很大程度上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相关的。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到其他的影响,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渴望。他们关注很多社会方面的问题,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期在网络社区中获得一种肯定。其次是大学群体之间的认知和目标共性很强。在这些群体心理特征的影响下,他们之间容易形成很多共同的话语,也便于舆情的扩散,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群体认同的满足,降低了个体活动的失落。[4]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过度的舆情传播可能会引起舆论危机。最后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具有比较美好的向往,使他们对一些社会事件容易表现出过激的反应。这主要是大学生受到的教育,使他们容易对社会产生很美好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很大的落差,导致他们产生很大的不满情绪,加上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对这些事件缺乏全面的看法,造成网络舆情的泛滥。

第三、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网络世界在给人们创造了轻松的表达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着网络道德规范的问题。尤其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常常导致很大的网络行为找不到责任的承担者,甚至没有办法进行责任的界定。大学生在网络群体中使一数字人和信息人的方式存在的。在缺乏法律的监管之下,很大的大学生自身的自控能力和道德标准都变得模糊不清,导致责任的模糊化。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降低,恶意地传播网络舆情,以尝试在虚拟社会中充当英雄的快乐。这种不用付出代价的行为常常让他们的行为变得肆无忌惮。这也是很大消极校园网络舆情层次不穷的重要原因。

第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不仅是高校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网络舆情自身的一些特点常常会导致管理上容易产生困难。和现实的情况不同,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很多言论是不需要负责任的。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大胆进行不良舆情传播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法律对网络舆情方面的管理办法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导致很多的言论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的约束力来进行规范。很多的高校也没有结合自身的网络管理特点,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在这些条件下,很容易导致不良网络舆情的大肆传播。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校园舆情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是按照舆情反映的内容来看,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有很大的共同性特征,这些主要的特点有三大不同的表现。

1、网络舆情事件的多元性与综合性。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有的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在一些国家和民族比较敏感的问题上,容易表现个人的情绪。比如“新疆打砸抢杀事件”“利比亚战争危机”“奥巴马接见**”“日本核泄漏事件”等等问题上,他们常常将个人强烈的感情加入到事件的讨论中,表达个人的言论。有的学生比较关注校园内的公共事件和校园周围的安全问题。在某个学校产生的问题,很快会在校园内的BBS上引起比较热烈的讨论。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事件”成为了大学生们讨论爱国主义的问题的焦点。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及时地表达出他们的言论自由。校园网络舆情也常常在很多的重大事件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舆论声音。

2、网络舆情的群体性和扩大性特点。校园网络舆情的主要群体力量是大学生,他们在年龄、性格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共同性特点。在很多事情上能够很快找到共鸣的群体。通过网络互动,他们能够很快达成一致的认同。而且网络的开放性特点,能够将更大的群体联系在一起。网络的即时传统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人们的各种观点集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网络舆情被扩大,造成网络舆情“滚雪球”现象。比如,“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 当时在各个QQ群中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并且被迅速扩大化。但是其实在四川广元,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对有蛆虫的柑橘进行了必要的处理,问题显然没有网络传播的那么严重,但是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当年的四川广元柑橘几乎是遭遇到了最广泛的抵制购买,影响到了四川广元柑橘的销售。

3、网络舆情具有难控性特点。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特点,不仅是网络舆情容易产生的原因,也是网络舆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特点是我国的网络教育和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大学生群体在这种较弱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理性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自我道德意识差的学生,很容易在网络过激情绪的影响下,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管理的难度。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是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加强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一)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为了能够是校园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有效的关系,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其中建设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是相当必要的。一方面要强化班级干部和辅导员教育的责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发生在身边的突发事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将信息迅速反映到相关的领导和学校管理部门。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突发事件对学生造成负面情绪作用。能够根据校园网络舆情的工作特点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从信息的收集、信息汇报懂啊信息处理都能够保证渠道的顺畅和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其次是要重点关注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技术,进行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话题的收集。[5]在网络舆情泛滥前,要有一个预警,对于那些比较敏感的话题,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将舆情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将信息反馈到有关的决策部门。最后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的舆情管理队伍。主要通过发挥校园里的专家领导的高水平理论素质的影响作用。通过在舆情中加入专家学者的理性声音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在一些主要的网络论坛上,安排相关的人员进行网络日常工作的维护。通过版主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来加强积极网络舆情的传播。

(二)打造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很多的网络舆情常常会引起舆情危机,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要加强进行监控。高校是一个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信息的自动检测和监控来加强对学生的舆情监督。包括进行网络的实名验证和进行网络日记记录的方式来进行舆情的控制。特别是在校园舆论比较活跃的版块进行实名制,避免外来人员进行过激舆论的传播。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即时通讯和网络聊天内容的监控,做到将舆情危机控制在源头上,避免传播带来的一些危害。还要进行有害信息的过滤。对一些有害的信息,要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网络信息的有效过滤,包括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要避免对其他网络功能造成的负面的影响。加强使用其他,比如地址库过滤和内容分析 结合的方法,采用硬件设备接入的方法主要有主干网接入和旁路侦听两种方式等等来加强信息的过滤管理。[6]另外,还要,加强网络设备自身的信息排查建设。很多的网络消极舆论由于没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因此在网络舆论的控制中常常会出现很大的管理困难。通过网络系统设备进行网络的建设来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排查,掌握网络信息的线索和证据,为网络舆情监察提供必要的线索。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设备,不仅能够保证网络舆情的安全,排除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作用,还能够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三)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和思想道德教育。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将网络管理和学生的法律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来引导他们加强自身的法律自律能力建设,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自律自觉。结合校园网络事件的特点,很多的消极舆情都是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和自身的思想认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导致。通过进行必要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内的多部网络法律法规来增强网络法律观念,增加自我管理。[7]同时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按照科学的管理办法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上,要对舆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持对舆情信息的敏感,能够及时地掌握舆情信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舆情的控制。在高校校园网络中构建起比较有效的校园网络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J]东南传播.2009(11) [2]巫明川.郭宝林.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及应对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3]邓 燕.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05 [4]郭 亮.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网络舆情危机管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1 [5]刘静姿.李 暾.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 [6]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

教学与教育研究.2010.08 [7]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第四篇: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保障

1.东案小学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王红林

副组长:陈东华

成 员:各科室负责人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处及其他处室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学校处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校长。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召开碰头会,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内将事情原由、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等组织成汇报材料,并做到30分钟内口头汇报和90分钟内书面汇报。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

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

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如属于学校内部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情节恶劣者按学校相关校规校纪给予处罚,如属于校外人员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学校要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后续工作

(一)善后处置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指导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总结分析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参与处置的相关部门(单位)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预案。

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快速妥当处置全区教育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依据兖教体字【2017】17号文件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以突出针对性、权威性、导向性为要求,立足全局,主动协调,积极应对,切实提高突发舆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应对效率。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工作方针,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维护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

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长:袁景利

小孟镇中心小学

校长

副组长:韩学功

小孟镇中心小学

副校长

员:王

小孟镇中心小学

教务主任

小孟镇中心小学

少先大队总辅导员

刘红星

小孟镇中心小学

总务主任

张永平

小孟镇中心小学

教务副主任

小孟镇中心小学

校长办副主任

侯来倩

小孟镇中心小学

少先大队辅导员

仇先强

小孟镇中心小学

会计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韩学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张蒙同志为联络员。

3、职责

(1)突发舆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执行上级应急处置指令和工作任务,安排部署突发舆情所指事件的主体、调查、研判、协调和应对处置工作,做好基本情况进展及相关措施的上报工作,全面领导、协调部署本校的应对舆情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本预案适用范围,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或终止,下达应急处置指令。根据公开报道的需要,明确新闻发布原则,按照镇教委、教体局审定的发布内容,统一发布口径。

(2)突发舆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落实校委会、镇教委、教体局部署的各项任务,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同时要做好突发舆情所指事件的调查资料收集、汇总、调查过程和应对处置,并及时向镇教委、教体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舆情,是指在我校工作职责范围内不可预测或意外、突然发生的并需要及时澄清、化解的的网络舆论事件;上级通报的立即执行和落实做好新闻发布的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教育工作职能并需要做好新闻发布的事件。

五、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3、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

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4、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师生、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六、应急处置程序

1、发生突发舆情事件时,要及时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掌握问题线索,分析判断事件状态及趋势,校长于第一时间向镇教委主要领导报告。同时,校长于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口头报告。

2、舆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获得突发事件信息后,按照本预案适用范围,研究决定是否启动突发舆情应对应急机制。并于15

分钟内将事件起因、背景、初步处置措施等情况书面形式报镇教委及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3、本预案启动后,及时将新闻发布方案报镇教委及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发布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涉及规模、影响和损失、应急处置情况、当前进度及主要原因等。发布形式:对外门户网站、热点论坛、报纸、广播、电视、信息通报会、新闻发布会等。

4、在具体处置过程中,在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下,负责收集整理内外舆情并开展有效的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做好相关报告、说明等材料的撰写,进展情况及时报告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及时按照局领导小组有关指示妥善处理。

5、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之后,上报相关舆论报道及事件信息情况,提请局领导小组决定,终止新闻宣传应急机制。

七、工作要求

1、积极主动,及时应对。突发舆情应急新闻宣传既要争取发布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对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社会公众猜测和恐慌时,遵循“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在征得局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第一时间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并根据事件发展变化和应急处置进程再作后续详细发布,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时效。新闻发布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讲究策略,认真策划,循序渐进,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发布要适时、适度,要坚持正面宣传引导,使突发事件应急新闻宣传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和维护稳定大局。

3、突出重点,分类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宣传除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外,应着重组织报道事件妥善处置情况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宣传有关方面的知识。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可通过专报等反映。确需公开报道的,报局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根据授权发布。

小学疫情舆情应急预案**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保障

1.东岗小学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魏宏舜

副组长:蔡继英

谢延平

成 员:各科室负责人

年级组长

团队负责人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处及其他处室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学校处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校长。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召开碰头会,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内将事情原由、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等组织成汇报材料,并做到30分钟内口头汇报和90分钟内书面汇报。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如属于学校内部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情节恶劣者按学校相关校规校纪给予处罚,如属于校外人员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学校要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后续工作

(一)善后处置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指导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总结分析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参与处置的相关部门(单位)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预案。

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篇: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县第二小学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几名教师担任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学生、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建立快速报告机制。舆情监控信息员发现有关学校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校级领导汇报,经批准后,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校级领导和相关负责部门对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4.建立快速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大在学校网站有关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形成权威、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如发生舆情突发事件,校级领导同校办及相关部门迅速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和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统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并组织媒体进行报道,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网民理解支持。

6.建立舆论引导、疏导机制。抢占网络制高点,主导舆论发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网上及时跟帖、发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导、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权威的、专业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7.学校档案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保管工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交流为话题作文下一篇:研究报告可以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