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三专研

2023-01-19

高中阶段, 学生刚接触到有机化学, 兴趣很浓, 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如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是新的世纪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的新课题。

1 专研教材

我国传统的化学教育观认为:化学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人才, 因此教学中侧重于化学学科理论水平和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了化学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致使大多学生有理论但不会实践。新课改后, 教材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化学基本理论注意各年级内及各年级间的联系, 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 对内容的安排采用了整体相对集中、部分分散处理、难易逐步加深的方法。例如, 关于电解质溶液的知识, 高一主要介绍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高二则侧重介绍电离平衡和原电池原理, 高三再介绍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从课程的整体安排可以看出,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变化, 知识的难易程度是逐步加深的。

注重化学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材中更多涉及了化学与社会、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由纯化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

新教材的化学教育目标, 不仅限于培养继承传统化学知识技能的人, 更包括了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 从新的理念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如怎样使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怎样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何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要从全新的视角进行审视, 达到启发教学的意义。

2 专研教法

初中化学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 以形象思维为主, 缺少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高中化学除形象思维外主要侧重抽象思维, 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使学生进入高中就面临挑战。鉴于上述因素, 高中化学课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进, 不断探索, 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教学, 增强自信心, 提高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 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1 循序渐进, 做好衔接

教师要了解初中化学知识,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摸清学生底细的情况下,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以便及时补救。例如溶解问题, 初中教材进行了简化, 降低了难度,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也不做要求。高中在讲到化学平衡时, 先以溶解平衡为例讲解平衡的特征是动态平衡, 学生感到突然, 对动态平衡不理解, 使该知识点成为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补充、耐心讲解, 为对高中化学没底的学生作好知识和心理准备。

2.2 加强实验, 加深印象

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激趣”、“导思”和“示范”的功能, 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向导。教师的演示实验, 从药品的取用、仪器的安装到现象的观察, 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规范。既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又能培养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动手实验也不能忽视。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确实学生自己动手学到的知识要比老师讲上十遍、百遍的印象深刻的多。

2.3 抓好关键, 精讲多练

高中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 不能向初中一样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了。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应用启发式教学, 讲其当讲, 练其当练。讲清概念, 原理, 公式的来龙去脉, 使学生透过表面看现象, 抓本质属性, 弄清内在联系。练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 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起到触类旁通, 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 还原剂的判断, 抓住“升价失电被氧化, 本身是还原剂”即可推出氧化剂的判断。

3 专研学生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不了解学生就盲目的上课无异于对牛弹琴, 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所以备学生也很主要。教师应从学生出发, 研究学情等要素, 体现了教学对学生“学”的关注, 传递教育回归人本的价值观。

3.1 了解学生的基础

现在的化学成绩, 以及初中的成绩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只是知道目前的成绩, 就容易对学生进行错误的评价, 所以了解成绩必须是从整体上把握, 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的辅导, 才能事半功倍。

3.2 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成绩好坏, 跟学习方法是否合适有很大的关系。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 是搞好学法指导的重要前提, 否则学法指导就是盲目的、无效的。了解学生的学法情况,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 帮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改正不合理、不科学的方法。

3.3 了解个性差异

孔子曾主张对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详细的观察, 了解其个性差异, 他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只有研究和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针对学生心理的不同特点, 进行因材施教,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于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聪明的、有较迟钝的、有善于记忆的、有善于思考的、有抽象思维能力强的、有动手能力强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要专研的东西很多, 无论方法如何, 只要从学生出发, 有利于教学, 就应该提倡。

摘要:高中阶段, 学生刚接触到有机化学, 兴趣很浓, 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如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化学,教材,教法,学生

参考文献

[1] 宋淑梅, 王善发, 张春颖, 等.化学实验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2] 张克龙.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1) .

[3] 孙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8)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让“美”在体育课中绽放下一篇: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