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电子教学论文

2022-05-0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新课程电子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高校各理工专业中,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符合新时期对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电子教学论文 篇1:

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新世纪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其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在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中,对电工电子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电工电子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张瑜(1974-),女,重庆人,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及研究;蔡立娟(1976-),女,吉林松原人,长春理工大学电信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磁场专业教学及研究;韩春玲(196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电信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光通信专业教学及研究。(吉林 长春130022)

21世纪我国的教育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新课程体系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在目标上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学习的内容上强调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在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工电子课程是高校各理工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电学基础知识及常用方法,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工程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新发展,课程信息量不断增加,而新的宽口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使教学学时数进一步压缩,而内容却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对不同专业学生有效地实施知识的传授,成为近年来各高等学校研究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电工电子教学,应本着培养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为目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人手,进行大胆的革新。

一、明确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目标

电工电子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不同于专业课,它更加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内容更接近工程实际,是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为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在电工电子课程中应引入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加强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同时又应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注入电类专业的活力,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促进电工电子课程改革发展。以“保证基础、加强应用、培养能力”为教改总思路,坚持教学与教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理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材建设以及考核办法等进行系统的改革。构建具有适合于高等本科院校特点的“基础性+应用性+先进性”的模块式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深化拓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成一流的实践教学环境。构建“课堂教学+网络助学+兴趣小组”的立体化互动教学模式。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物与仿真相结合,课内外实践相结合,统一教学与分组教学、个别指导与个性自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模式,实现电工电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各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确定电工电子课程核心内容,这门课程的学习应给予学生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宜一味求新、求高,应在基本概念和方法上求得扎实,前沿和边缘学科的内容可通过其他方式解决。这就要求改革方向应放在精选精简理论核心内容,兼并、压缩或取消陈旧和重复的知识,增加实践教学时间,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提高课堂效率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突出实用、实践和实效。根据各不同专业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整合,使之与各专业教学课程有机地结合。在相关课程的界限上有一个大致的划分,以求教学模块内容的整体优化组合。组织综合性的课程,从理论讲授到实验环节再到综合训练或课程设计,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等理念。转变教学策略,突显“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多种自主学习方式及个性化服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

将电工电子课程设置上采用层次化、模块化。所谓层次化、模块化,就是在横向设置若干教学模块,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理工各专业课程的知识平台的底层;同时根据学科发展,将工程基础综合训练——高级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电路CAD、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子设计与制作等相关课程模块,作为课程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形成理论教学一实验教学一综合训练的体系,着眼于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工程教育。针对各专业特色,以学院实训中心为基础,给予学生大量的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巩固和掌握基本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技能。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一般采取平铺直叙的“满堂灌”方法。这样往往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导向下,体现并实施改革理念的主战场——课堂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从单一的接受型走向合作互动型;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电工电子授课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教学学时少,各学科教学重点不一。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尽量使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互动并存,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应经常进行教学研讨,交流交互式教学方法,使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这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试点教学班中进行,取得经验后在所有教学班中推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电工电子的部分教学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和实际,可将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思维培养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实践指导、工厂参观实习等不同教学形式灵活应用。在现场向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实际线路连接的操作,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在讲授发光二极管知识时,可通过现场演示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这门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特别对非电气类专业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板书式教育,它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所能表现的内容的深度、广度及手段等也极其有限。电工电子理论课教学中,可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的方式,用电视录像片、电子教案、实践教学光盘、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教学,将学生从枯燥的说教中解放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的处理能力,引人多媒体辅助教学,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特别适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例如比较抽象的微观问题(电场线、磁场线、铁磁性物质的磁化过程);很多的动态过程(电子在导线中运动、半导体中空穴与电子的扩散)等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教学人数的增加,问答式教学难于开展,学时很少的讨论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电工电子网络教学的开展,成为电工电子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建立网络教学与学习网,提高单位学时理论教学的信息量,切实解决了课程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网络教学内容将与课堂教学互补,教师可以面对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电工学精品课程的网络课堂中,设置“课程介绍”“公告栏”“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师生讨论”“教师答疑”“问题集锦”等多个栏目,各司其职,不仅方便学生学习,还实现了师生间无障碍的交流。这样,学习课堂宽广,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

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电工电子课程也紧紧围绕这一原则进行改革,在实践教学安排上有实验、实训和职业技能专训,组织电子制作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使学生综合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实验内容方面,进一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注重将抽象理论教学放置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讲解,同时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作用,实验和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同时,注重自身教学体系的相对独立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项目,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安排实验学习。例如,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特性是非常抽象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但是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际实验操作,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电路参数对静态参数和动态指标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根据专业不同安排1-2周的电工电子实训,主要完成设计、制作基础电路,学生从理论设计到动手制作、调试,整个过程完全按工厂产品设计生产的过程来进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机器人大赛、电子大赛,通过大赛的设计要求,同学们对电路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修改设计内容,以此完成电路的制作,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工程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课外的兴趣小组、积极引入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形成创新实践项目,例如,在晶体管教学中,课堂为学生讲解激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和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在实验中将理论内容进行验证,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科研为背景开设的光通信简易系统实践项目提供给学生实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在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目标也应该跟随社会的需求而变化。电工电子教学要与时俱进,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改革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在新教学理念下,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构建一个真正能培养学生能力的电工电子教学体系,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行动上给予落实,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迅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作者:张瑜 蔡立娟 韩春玲

新课程电子教学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的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高校各理工专业中,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符合新时期对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为此,需要综合分析电工电子课程特点,从不同角度入手,改革电工电子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分析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迅猛发展,课程信息量日渐增加,高校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为了增添更多的电工电子教学内容,必须进一步压缩课程教学学时。随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向不同专业学生传授电工电子专业理论知识,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已成为新时期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模式仍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而这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电工电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全面、客观地分析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多角度、多途径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 新课程概念下电工电子教学现状

1.1 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极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真正吸收的知识并不多。在传统教学手段作用下,电工电子神奇的世界并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程内容已具有的新颖性、互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加上电器原理极其复杂,电器种类特别多,而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并不多,生活经历也非常有限,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就实验操作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按照相关的规程、套路,引导学生连接各电器元件,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跳出定势思维圈子,把专业理论知识学“活”,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导致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低下。

1.2 学习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合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感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全面、客观地分析整个电路,并详细介绍三极管、开关门电路等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课程,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但由于学习内容、专业课程体系长期固定不变,没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导致该专业课程和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无法有效衔接,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化,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水平低下,学生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相关岗位需求,无法很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充分展现自身才能,顺利就业。

1.3 教师综合素质低下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各方面才能的重要标尺,重心都在考核学生记忆力、应试能力方面,没有意识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该课程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没有全方位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没有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衡,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低下。

2 新课程概念下电工电子教学优化措施

2.1 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必须运用发展的眼光,更加关注学生毕业后工作实践、后续学习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宽口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深造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要围绕素质教育客观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教学计划,筛选更具针对性、更具价值的课程内容。在筛选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展现“学以致用”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做好课程内容前后衔接工作,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为培养更多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好铺垫。以“电路原理”为例,“含运放电阻电路的分析”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内容,可以筛掉,巧妙地安排一些“电路原理”课程方面的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好“电路原理”这门课程,健全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优化利用多媒体集图片、文字、音像等于一身的特点,将集成芯片内部结构方面的内容制作成对应的PPT课件,让抽象、复杂的重要知识点更加直观、形象,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刺激学生感官,使其对集成芯片内部结构留下初步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迅速融入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正确使用集成芯片的方法,为学生掌握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使用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章节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巧妙地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新课题,做好课堂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再次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灵活应用对比、类比等方法,准确找出其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以“放大电路”为例,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对比分析直流通路、交流通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路的相同点、不同点,为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启发,不要一味地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多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思考该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寻正确的答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巧设问题情境,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培养他们追求问题本质的素养,多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试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创业精神等。

2.2 注重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改革

从某种角度来说,重理论轻实践是很多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新课程理念下,“电路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已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单独开课,单独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同时,丰富了原来单一的实验课程,增加了设计性、基础验证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建了硬软件相结合的课程平台,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在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多角度巧妙地引进一些关于新技术、新方法等的实验项目,优化实验课程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时期社会市场动态变化,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在“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章节内容,班级学生已有的水平,优化调整电路设计仿真方面的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电路仿真内容的时候,巧妙地引入_些关于EWB的内容。以此,进一步推进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改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也能得到优化利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培养他们多方面能力,比如,工程实践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电路设计方法,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2.3 优化考核方法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考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与运营知识能力的关键所在。就传统考试方法来说,单一、片面,不具有客观性,无法全方位衡量师生各方面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比如,“理论笔试+实验操作”、“课题论文+专题答辩”,合理调整笔试考核比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测试,适当增加主观试题,调整好二者之间的比重,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好铺垫。此外,在考核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时候,也需要从不同方面综合考评,比如,实践教学、学生管理,也就是说要更加注重对师生技能的考核,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全面、客观地分析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学习方法、分层教学法,优化考核方法,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挖掘他们已有的潜能,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等角色,注重引导、启发,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质疑,有效揭示事物本质,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比如,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与理解能力,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有效填补人才空缺,满足社会市场的客观要求。以此,提高电工电子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事业向前发展,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龙雄

新课程电子教学论文 篇3: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职电子线路教学实践

摘 要:根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结合新课程理念,按照一节课教学程序,探讨了《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通过“情境教学,案例导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媒体辅助,实验演示”、“合作讨论,总结评价”、“就业导向,综合实践”等措施,实现老教材新教法。

关键词:新课程;电子线路;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新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实践。在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没有象普通中小学一样的新课程标准,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不仅适合中职文化课教学,而且在专业课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

二、理论依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欲扎实科学地做好课改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

1、少讲多学的理念

“少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5分钟能讲明白的,绝不讲6分钟,学生自己能够研究明白的,教师绝不要讲,从而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多学”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的活动多,即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口说、读,动手写、摸、做,动情感受、领悟、体验的时间多, 机会多,也就是得到的锻炼多;二是学到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三是学生的收益多,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高,学习效益好,也就是学得更扎实更有效,相关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2、改变学习方式的理念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生动愉快的学习过程,也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等素质。研究性学习是指把学习对象当做研究对象来对待,自己动脑研究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规律,接受事实性知识,探索发现原理性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包括《课程标准》中大力倡导的探索性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改变学生机械模仿的习惯,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让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帮助下的意义构建过程。改变单一的向书本学习的现状,创造、设计更多的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3、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以评价促发展作为一个理念,其内容主要就是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了解、反馈调整、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引导肯定、区别选拔等功能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更好地实现课改的目标,更有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发展性评价体系有五个最基本的特点:①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强调自我和同伴的评价;②把评价当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③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特别重视评价在过程中的激励与导向作用;④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中,更注重质性评价;⑤不仅评价学业,同时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实践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下面结合中职学校中电子电工专业的电子线路课程谈谈教学尝试。

1、情境教学,案例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新课程标准理论中,强调“情境教学法”和“案例导入法”导入新课。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多信息、多渠道地给学生提供电子信息源和大量的信息,拓宽视野,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电子的强烈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同时也避免了电子线路教学总是围绕着课本转和机械操练,重复老内容,缺乏信息的新鲜感,以致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缓,产生被动消极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每一个环节上重视发散性思维训练,重视想象力的训练,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充分的联想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新的探究活动。例如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导入“二极管、三极管”时,演示各种实物和符号图片;讲授“JK触发器”一节时,拿出两张扑克牌“J”和“K”同学们都非常兴奋,但問其J和K代表什么含义却无人知晓,然后我在黑板上写“J-Jane(君主),K-King(国王)”即表示“JK触发器”是很好的意思,从而引入全功能JK触发器的学习;唱卡拉OK时,偶尔把话筒对着音响时出现的啸叫声现象就是一种通过反馈形成的“振荡”;由于操作不慎或雷电影响电网电压变化造成家用电器烧毁例子,导入“稳压电路”的新课等。这样的开头,能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求知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导入法,可以起到致趣、动情、引思的作用。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不够,缺乏灵活性,缺少实践能力的现象,应用任务驱动性的教学,把教学内容任务化,即在营造的模拟情境中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从而驱动学生开展学习、自主探究活动。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在营造的模拟情境中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寻找、搜索相关知识,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保证自主探究的时间,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电子线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要教师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的“任务”,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整合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让电子线路课“活”起来!例如,在做基本发光电路实验时,我们发现更换不同的电阻,可使灯泡的亮暗不同,那么此时辅导员可设问:a、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试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测。b、如何通过实验确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试设计实验电路等等问题,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在教师的巧妙设计下进行思考、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媒体辅助,实验演示

电子线路的课程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等特点。通过媒体辅助、实验演示,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理论的内容实践化,使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及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常采用的基本手段如下:

(1)幻灯、动画演示教学。制作如电路图、工作波形及课堂练习等幻灯片演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自己利用FLASH软件制作或转载动画演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如近年来,无线电杂志及所附光盘为电子线路提供很多教学资源。

(2)EWB电子仿真实验教学。仿真实验代替传统实物实验,让学生到微机房做电子实验,大大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财力、物力及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

(3)实物实验演示教学。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实物实验操作及演示仍不可缺少,了解并学会元件、仪表等的使用,可为技能电路制作及等级考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a图是同学们所熟知的三个发光二极管并联电路,在此基础上能否判断出b图三个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方式,该如何去判断?

在此之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串联、并联的连接方式,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那么b图该是串联,并联,还是串并联呢?这只是一个假说,不防用电子百拼拼搭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测,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建立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只要教师善于加以引导,学生是可以获得答案的。

4、合作讨论,总结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包括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充裕的时空、啟发式的帮助以及适时适当的激励,使课堂成为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其次,注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总结评价,这一评价有助于学生梳理所获知识以及与原有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总结学习中使用的方法,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自主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性。因而,这一环节,我们在注重知识整理的同时,应加强多学习状态与学习方法的总结,例如:探索发现的过程是否充,问题是否彻底、有效地解决,所得到的方法、结果有什么意义等等。总结的过程应让学生多说一点,教师起的是拾遗补漏和加强连贯性、系统性的作用。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可采用教师评、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方式、方法、情意作出合理的调整,以利于进一步学习。

5、就业导向,综合实践

在职业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综合实践,培养市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电子线路作为信息电子等专业的基础专业课,要求专业老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核心,通过综合实践,培养人人既有“以技之长”、“多证多能”的专业技能,又有较好职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运用“行为导向法”进行课堂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选择,如可控硅、555集成等高职考试不要求而实践中非常多的内容加强教学。组织兴趣小组,外出家电维修活动,开展电子制作、科技创新发明比赛,辅导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等实践,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过程的变化与发展也有利于技能与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学了焊接知识后,让学生组装收音机等,在制作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其方法、原理,提高其积极创造发明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四、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教学实践,虽然能从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其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一些以学为中心的教改实验中,容易出现了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不得要领。因此,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更不能忽视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金华.探究性学习在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职教论坛.2004(17).

[2] 周 旗.吴邦藩.新课程理念下高师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改革.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作者:梁秀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听障生班级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