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效益会计论文

2022-04-26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职教学效益会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会计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知识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新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形势以不可阻挡之势迎面而来。这些都不可避免地给会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必然给培养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学效益会计论文 篇1:

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建设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发展以及会计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要求和创新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发挥更大的作用。

關键词:高职 会计名师工作室 运行机制

高职会计专业是高职重点专业之一,其每年都会为社会提供众多会计专业人才,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规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计名师工作室一般是由会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创办、会计专业教师参与的工作室,该工作室一方面面向校内,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场所,一方面面向校外,与会计事务所、审计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合作,实现创收。一些高职院校成立建设会计名师工作室已有多年,但是并未获得较好的成效,在创新创业的社会新时期,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行机制也有必要加以创新。

1 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建设及运行机制创新的要求

1.1 形成准确的定位

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是以教学为基础和目标的,有些高职院校在会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方面偏离了正确的定位方向,过于重视名师工作室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名师工作室的教学辅助作用,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因此,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在建立和运行之前必须有一个总领大纲,基于准确地定位来展开日常事务和一些活动。

1.2 优化会计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必须依赖于一些优秀的会计教师,会计教师除了具有理论教学能力之外,更要具有相应的财会实践能力,能够真正提供会计服务。这对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会计名师工作室的成立虽然是以高职院校内的教师为填充,但是也必须有一定的考核,通不过考核的教师需要继续进修,高职院校也可以籍此机会调整和优化本校的会计教师队伍。

1.3 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确定了会计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之后,在运行工作室时也需要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会计职业教育是要培养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事业等单位进行工作,由于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必须在学生毕业之前就为其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走上社会之前了解真实的会计工作内容、流程以及经常遇到的问题等,因而,会计名师工作室的运行中要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基础来选择一些相应的合作伙伴和会计事务。

2 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建设及运行机制创新策略

2.1 基于教学板块采用项目化创新运作

高职会计名师工作室是基于教学需求所建立的,因此,在其运行机制方面的创新过程中可以在高职会计学院不同年级教学内容板块的基础上,采用项目化的运作方式,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实践学习机会。比如在高职一年级时,学生重在打好基础,还很难有能力真正进行会计工作,因此,教师可以将会计名师工作室中的实际案例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接触到一些真实案例,而不是只学习书本上老套的案例。高职二年级时,学生有了一定的会计基础能力,会计名师工作室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整理等会计事务辅助工作机会,让学生切实体验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内容。高职三年级时,会计名师工作室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切实的会计实践机会,为学生分配会计项目中的一部分事务工作,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工作,从而逐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作模式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因此基于会计教学大都形成了一些校企合作,比如有些单位可以直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会计名师工作室对外可以直接承接会计项目,但是会计项目的承接也是为了学生的实践服务,因此,在对外承接会计项目时,会计名师工作室需要向相关的单位表明合作意向,比如一方面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价格低质量优的会计服务,但是相关单位必须允许会计名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涉足到相关单位的会计事务处理中,从而形成更深度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作模式。一般来说,可选择一些零售行业、IT行业、文化产业等中小型企业和财务较为清晰的企业作为合作单位,以避免合作过程中出现纠纷。

2.3 构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运行流程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教、学、做本就是一个体系化的流程和结构,在会计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时也应该结合“教学做”来构建相应的流程。因为工作室的人员是院校教师的身份,其本职工作是教学,而不是为企业进行会计服务,只有在业余时间和带领学生实践期间才能够从事会计事务处理工作,因此,会计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流程必须也是以“教学”为先,在做好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再以会计名师工作室为平台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情况。在会计名师工作室的运行中,有经验的会计教师往往起到总领作用,年轻教师本身也可以在工作室得到锻炼,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会计实践,以及亲自从事会计事务工作,从而反哺教学,提高教学能力。而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更多地从教师身上学习到会计职业技能。

2.4 以学生为核心形成监督考评机制

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是以培养学生为目标定位的,为此,必须要以学生为核心来设定相应的监督考评机制,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存在的不足,继而在校期间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具体的监督考评机制包含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学生的年级和基础能力来进行监督考评,并对应学生的日常学分和期末考试的要求,作为学生日常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能够认真按照会计名师工作室的实践要求来完成相应的任务。二是基于会计实践项目以及学生的职责安排来对学生进行监督考评,既考评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考评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而且在具体的会计实践项目的基础上,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得到更为快速的成长。三是监督考评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监督学生能否以最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相应的工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精神,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坚守职业原则和底线。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名师工作室应始终以学生的成长、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完成为基础和核心,构建相应的运行机制,并不断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秀英.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体系——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J].科技资讯,2017(23):84-85.

[2] 陈文霞.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代理记账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2):124.

[3] 朱梅梅.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J].财会学习,2017(7):41-42.

[4] 曹方林.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考核模式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163-164.

作者:罗健

高职教学效益会计论文 篇2:

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会计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知识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新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形势以不可阻挡之势迎面而来。这些都不可避免地给会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必然给培养会计人才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是一方面有不少岗位因技能要求高而无人胜任,显示出“高级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没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显示出“人才过剩”。高等教育的人才“过剩”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当今人才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所以,作为会计教育的一个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就要准确地进行目标定位,找出在当前会计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教育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环境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世界经济无疑会加快一体化进程。这将给我国的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包括会计职业教育。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已经大大增加了对高新技术人才及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贸易、会计、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高级的会计人员即会计精英,是国际化的会计人才。不仅要具备所在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国际会计准则、财务预算、风险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技能。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运用,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要求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员还要具备综合能力,如职业判断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会计教育的普遍化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由于急需大量的会计人员,各高校纷纷增设会计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致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近几年供过于求,而且因培养目标不明确,会计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既不专,素质、能力也不适应现实需要。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大部分培养的是专科学历会计人才,也就是普通的技能型人才。它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学历的会计教育目标——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也不同于中专学历的会计教育目标——高素质的劳动者。

本科学生是经过多年积累、严格选拔才被录取的,其基础知识较扎实,其个人综合素质也比较高。在大学期间,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而且能够设想自己较为现实的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这是人生的关键一步,需要客观的选择。选择前者,其目标即为精英教育,学校要为他们未来继续深造创造一定的条件;选择后者,可以确定为大众教育,学校应将他们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在企业将是从事管理工作的。

然而,科学社会就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的岗位很多,也很复杂,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否侧,对企业既是一种成本浪费,也不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更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于学生、于企业都是不利的。所以,中专(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正好居于两者之间,专科(高职高专)阶段的会计职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即具备传统的算账、记账、报账工作所需的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数据处理等企业日常的会计工作,即达到相关岗位的目标,胜任相关岗位的需要。高技能会计人才就是该阶段的正确培养目标。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同时具备手工处理技术和微机操作技术,以便将来适应实际业务的需要。学校应加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相关业务与技术的实践操作练习,提高动手能力。

三、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规范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和学生就业普遍困难很多,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方便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导致课程交叉严重,缺乏理沦依据,使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联系不够紧密。再加上会计核算内容不断变化,有些院校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水平不高,学校缺乏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也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考试而考试,过多的是应付性学习,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忽视了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而现行的职业会计教育,一般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把传授会计知识放在了教学工作的首位,过分依赖课本,组织学生反复进行模拟工作练习,反复进行珠算演练,向学生灌输了许许多多的原理、制度和准则,认为这样就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由于定位很低,没有适应会计发展趋势,导致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需要灵活进行职业判断的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有待创新

虽然信息传媒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但是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很多职业会计学教育还停留在老师上课讲讲,学生下课练练的简单交流模式,没有将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知识很好地贯彻应用到教学当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与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校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对学生实习指导流于形式,对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关键的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基地”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根据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大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过硬的实务动手能力。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要贯彻“实践、实用”的原则。突出强调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

高职高专的招生对象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大多数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较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企业的供、产、销等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知之甚少。由此限定了他们对会计教材内容的理解效果,即对会计理论的自学能力较低,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只能侧重于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使之具备实际的操作技术,能够胜任日常的会计工作。高深的会计理论、前瞻性的学术观点等他们日后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关注。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加大对实习设备的投入力度,将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落实。基地建设要选择能够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的项目。实习基地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地方和行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普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加强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经验,对某一事项所作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会计职业教育应侧重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较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会计职业的教育。使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这种职业的意义、要求,能珍惜并献身于该项事业,为之精诚工作。还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生存与成功的必备条件。要持续、不断的培养训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断积累。以期达到能力的形成。

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作为培养实用型中等会计人才的会计职业教育,要特别强调培养提高教育对象的能力和素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能力要求会越来越宽广,对教育对象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实践证明,职业会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表现在基础理论方面,更主要的还表现在能力素质方面。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人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施动者和被动者,只有捉高人对会计职业道德教

题的认识,才能使我们所制定的一些内容和措施毫无折扣地得以实施。否则,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徒劳的。现阶段,在会计教学的体系中,会计实务是教师教的重点,也是学生学的重点。在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老师让自学,学生不去学的怪圈。这已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会计人员肩负着提供会计信息、审核和监督会计信息的重大职责。要对企业负责,要对广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负责,职业教育一定要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始,使会计人员在受到单位负责人的不当干预时,能够作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选择。只有使会计人员重视自己的从业资格,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四)强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从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在学历方面,大部分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最低的也是大学本科学历。既通晓会计理论,又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在教学方面,大多数已有较深厚的实际教学经验。职业学校应重新审视自己的会计教育队伍,全面摸清教师教育能力的底数,量才使用,科学安排教师任课,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高等院校的教师兼课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广泛应用现代化传媒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努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职业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

我国正处存建设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觇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2l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就全国总体而言,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教育在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格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财会通讯,2003-1.

[2]聂惠芬,袁毅.关于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科技广场,2007-12.

[3]吴戈.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00,3.

[4]王庆春,黄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思路[J].经济师,2008-1.

作者:周婷婷

高职教学效益会计论文 篇3: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工作有别于普通中职院校,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相对来说更为重要和复杂一些。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力度,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是高职会计专业改革的方向。本文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入手,浅谈几点关于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改革的方向。学生通过具体的会计业务实践锻炼,不仅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具体业务中提升锯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基本的从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和增强创新意识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实践性教学经验不足,缺少规范性标准和要求等原因,传统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与新时期要求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的目标是不能完全相适应的。因此,此文立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旨在寻找一种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通过了解当前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与社会需求状况,表明目前社会招聘的专业数量中会计专业人才供需双方出现某种不平衡状况,对一个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目前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另外,找不到合适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伙伴,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面臨着较为尴尬的局面。

(一)缺乏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往往与理论教学相分离,实践环节较为单一,因此,在加强理论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加强对实验、实训资金投入的角度来看,实验、实训条件确实有了明显改善,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调整教学模式,但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仍缺乏整体考虑,如校内实训课不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相衔接等。

(二)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内容不足

目前,在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会计模拟实习的教学方法,具体形式是在上实践课之前,由教师根据实践内容需要,去进行调研和案例筛选工作,进行企业经济活动背景的解说,后准备好实习资料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模拟实践操作。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开始的难度较大,在短时间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这种单一托的教学形式,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

现阶段,由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高职教育一度处于扩大招生的行列,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并未考虑到教师数量的调整和质量的优化问题。尤其是真正具备实践性教学能力的老师。有些会计专业的教师,甚至是直接由高校的毕业生直接走向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虽然具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会计实践教学能力相对匮乏,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真正具备“双师”素质的老师人数不多。

(四)实训环节薄弱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财务信息的保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到企业去践习往往并不能真正接触到一线的工作内容。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实际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限,短时间内,并不能看到带给实践单位的现实效益:另外,企业接纳实习学生,也不能从政策上获得某种优惠,比如减免教育附加税等,这就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其次,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的不完善,也给学生参与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五)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如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缺乏具体的教学道具等,偏重理论讲授,而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实操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先说明实训的步骤和要求,然后布置具体的实训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就容易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下降,更不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作为我国现阶段会计教育的主体之一,其首要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养、高层次应用型和技术型专业人才,主要为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另外,其应用型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更多的参与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提高理论的应用能力,具体业务的操作和管理能力。

(一)确定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的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要涵盖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课程设置将“1+X”证书培训融入教学之中,即“学历证书”和“多张职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财会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毕业后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确定以就业方向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落实,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之中。课程内容体系建设要实现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两大块的内容,在体系建设中,强调理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凸显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和不可或缺性,让学生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有实践、实训的空间,这样组合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加优化资源,实现真正的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确定以市场性、针对性为原则的课程设置依据

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以就业导向为目标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特征,其依据就是满足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做灵活的调整。另外,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原则,使得课程设置时必须要与当时经济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课程设置要有明细的职业特征,让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进入角色,达到既定岗位的工作要求。

三、对于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几点建议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顺应人才需求的重要培养模式。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贯通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其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将会计实践性教学贯穿学习全过程。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加強理沦一体化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减少理论课时的数量,增加实训课程的内容,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单项同步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会计仿真实训应分步开展,确保每一个学生接触到会计的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和性质,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展开的,所以其课程设置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情况来定。根据社会需要和行业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统一校企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衔接。

(三)更新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高职院校教育目标。要获得良好的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水平人手。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去践习,加强实践实训教师的培养,打造专兼职实践性教师团队,提高“双师型”人才在教师队伍中的比重。另外,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拓宽引进渠道,发挥其能力优势,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准是实践性教学的必然要求。会计实训基地是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与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关系,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确定人才培养计划。走校企合作之路,企业能够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计实习岗位,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岗位实习,使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际会计工作紧密结合。

(五)改进、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适应实践性教学的需求,应该打破固有的教育方式,建立多元的教学模式,从手段和方法上促进教学改革,让实践性教学得以落实。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安装适合教学的会计软件,使模拟实验的内容渗透到每一个模块的教学中去:讨论式和发现式教学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提高课堂主人公精神:工作导向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教学和工作实际接触更为密切,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白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实践性教学是职业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淑萍,余谦.谈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问题的认识[J].教育与职业,2016(23)。

[2]卞芙蕖,庞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会计之友,2014(8).

[3]廖超如,黄馨逸,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市场,2011(52).

作者简介:

张云,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作者:张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问题论文下一篇:监理工程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