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023-01-09

第一篇: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地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措施

一、施工安全管理

(一)基本要求

1.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参加施工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坚决杜绝“三违”现象。。

2.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组织设计文件的校核和现场施工调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编制實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场地统一规划,并做好临时工程与附属辅助设施等,策划布置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工作。

3.规范施工技术管理,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组织均衡生产。

4.要把依靠科技进步当做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向科技要安全。大胆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同时制定“四新”应用的安全措施,组织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5.各种机械电力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与用品,应按照规定配置,定期进行检验、试验,做好日常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和用品的齐全有效,确保提升设施、运输工具以及电力、照明和机具使用安全。

6.按照有关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做好通风、照明、防尘、降温和治理有害气体工作,注意作业区、生活区的环境卫生,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保护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地安全。

7.必须按规定配置、发放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所有进入工地人员必须佩带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同时加强安全保卫,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8.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全员进场时的“三级教育”、转岗教育和适时性、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必须做好,持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

9.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要将管理层、操作层的所有施工人员纳入到保证体系之中,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参与安全质量管理。消除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中只有管理层,没有操作层,管理与操作脱离的现象。项目经理部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外协队伍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的现象。

10.项目经理部要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大项目、重点、难点项目必须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设立项目安全总监,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充分发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监督保证作用。

11.要强化班组建设,加强对外协队伍的管理,夯实安全质量基础工作。应选好班组长,配齐班组兼职安全员等“六大员”;健全班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作业标准、工作细则、安全质量考核和奖励方法;加强岗位自控、互控,坚持班前安全教育、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总结。

12.重点抓好作业班组“两纪一化”,即管理,杜绝劳动纪律、作业纪律松弛、简化作业(偷工减料)违章蛮干现象。发动班组主动查堵安全质量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违章违纪消灭于班组,从源头控制好。 13.认真开展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按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真地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积极参加全国“隐患治理年”活动,认真排查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消除事故苗子。同时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危险源告知牌,把现场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告知给全体施工人员。

14.对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中的危险点、难点,要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盯住关键部位、关键点、关键时刻、关键岗位、关键人,制订防范措施,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要坚持“旁站制度”,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控管理。

15.加强各级安全质量检查,督促施工单位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和“三定”的原则及时消除隐患,并对整改的结果进行复查。

16.坚持对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用品、机械设备机具、尤其是特种设备的安全验收制度,保证各种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的齐全有效。

17.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项目应急救援组织,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在洞口或适当场所设置应急救援材料,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撑用料、各种适用工具等。

18.严格遵守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事故发生后,在1小时之内必须报告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出现重大险情必须立即报告,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19.严格遵守安全质量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事故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施工技术准备与临时工程和附属辅助生产设施

1.开工前的现场施工调查与编制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校核设计文件,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核对地形、地质、水文、气象、钻探、量测资料及地下管线等,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全面施工。

2.进行施工现场规划:调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编制實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对

施工场地要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要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主要内容包括:

(1)洞口与斜、竖井、横通道、平导等位置,运输道路、轨道线路位置等;

(2)风、水、电力、照明、通讯、管线与设施位置; (3)大型机具组装、使用、停放位置;

(4)机具加工维修,钢筋、木工、混凝土拌合等附属设施场地; (5)大堆料堆放场地与水泥库位置; (6)生产、办公、生活等房屋与设施位置; (7)出渣方式及现场临时存放区域; (8)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地点。

(9)危险源告知牌、安全警示标志、操作规程牌、黑板报等宣传图牌位置;

(10)消防器材等应急救援器材存放位置; 3.临时工程与附属辅助设施

要根据實施性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工程与附属辅助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在开工前要做到运输道路、电力、通讯、给风与水通畅,临房、工作场地齐备,并符合消防等规定要求。

三、风、水、电供应 1.供水、风应符合以下条件

(1)空压机站应能满足最高耗风量要求,应有降温、保温措施,风包应有经鉴定的压力表和安全阀;

(2)采用机械供水应有备用抽水机;

(3)风、水管路应架设在电缆线的对侧并不妨碍运输,如与水沟同侧,应防止水沟排水;

(4)隧道工作面风压应不小于0.5MPa,水压小于0.3MPa; (5)风、水管应派专人检查维修; (6)工程与生活用水,必须经水质鉴定; 2.电力与照明的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专项用电设计并经审批;内容包括负荷计算、配电房和电源进线具体部位、系统图、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和供电线路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现场应根据电压等级、容量大小设相应的电气专业人员负责运行及管理工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施工完毕,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应采用“TN-S系统”,实行“三相五线制、单项三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开关箱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置;

(4)潮湿区域作业和易触电及带电体场所电压不得大于24V,隧道、地下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的作业区域电压不得大于36v。

(5)所有电器、电缆必须购买合格的产品。五芯电缆中每根电线的颜色必须符合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及其他标准规范的规定;

3.洞外变电站宜设在洞口附近,变电站电源须跨越施工地区,电线最低点距人行道和运输线路的高度不得小于:35KV为7。5M,6-10KV为6。5M,400V为6M;

4.洞内供电线路布置和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较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供电线路应使用橡套电缆;竖井、斜井应使用铠装电缆。

(2)照明和动力线安装在同一侧,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400V以下不小于2M;6-10KV,不小于3。5M;

(3)涌水隧道和斜竖井的电动排水设备,瓦斯隧道的通风设备和斜井、竖井内、和井上绞车房的电源供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

(4)必须有防止直接触电的措施(如绝缘、屏护、障碍、间隔、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安全电压等)。

(5)洞内变压器应设围杆并装红灯标志;

5.洞内检修、搬迁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作业,不准送电”警告牌;

6.操作检查,维修电器设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取得合格证的专职人员;

(2)操作高压电器设备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9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板上。

(3)工作中手持电动设备的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应进行绝缘检查。

7.电器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遮栏和防护罩。

8.洞内 防爆电器设备安装间前必须有由持合格证的防爆电器检查人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期间要定期测试检查。

9.盾构用点电压与设施应符合盾构机的特殊要求。盾构及喷锚暗挖 10. 竖井和隧道的外露导电部分及固定电气设备的金属支持物,必须做可靠的接地保护,并做等电位连接。

11.在主要交通道、俄洞内抽水机处、斜、竖井以及通风、绞车、变电站等重要处所,应有安全照明。

12.漏水地段应有防水灯头和灯罩。

13.凡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库房和洞室,必须用防暴型的灯具和开关。

14.稳定降水作业是地铁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应针对供电线路易发突然停电事故的实际情况,配备备用发电机,确保停电后能够立即启动自备发电机,恢复降水施工。

四、通风与防尘

1、通风

(1)通风方式选择

隧道的通风方式应根据坑道长度,施工方法和设备确定、通风量应满足洞内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最大风量,通风机应有50%的备用能量。

一般常用管道和巷道式两种:

a、管道式通风:根据风流又可分为:压入式、吸入式和混合式三种。 (a)压入式:只能用于200m以下的短隧道。

(b)吸出式:污浊空气是通过管道排出的,但易形成炮烟停止区,也不宜单独采用。

(c)混合式:它则能发挥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一般长隧道多采用此方式。

B、巷道式通风:是利用隧道的平行坑道作主风巷道,当主风机运转时,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经过成洞及各工序施工阶段(转入下导)至最后一个横通道折入平行导坑,而后排出洞外,其间在下导和平行导坑的工作面附近布置必要的辅助风机作局部通风,现主风流循环配合,排出污浊空气。

(2)通风管理 a、通风量的计算

供应每人分钟的新鲜空气按3m3/min(或每马力每分钟2.2 m3)。 风速在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0.15m/s,但不应小于6 m/s。

b、一般情况下,压入式风管或吸出式风管,距开挖工作面距离不宜大于15m和5m。采用混合式风管,当一组风机向前移动,另一组风机管路即相应拉长,始终保持两管道相邻交错不小于20~30m。

单独压入式进风管或风管口应设在洞外,并作成烟囱式,以免污染空气再进入洞内。

c、采用平行导坑作通风巷道,除最前一个横通道要行人的外,其余的应设风门或封闭,要设专人管理,减少漏风和风流“短路”。

d、上下导坑施工利用漏斗作风流循环的通道,除最前一个漏斗敞开外,其余在不使用时应加盖,以防风流短路。

e、风管安装应平顺,接头应严密,弯头半径不小于风管道直径的3倍。 f、无论风机运转否,均严禁人员在风管进出口停留。

g、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风软管,亦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软管上,以免突然送风使软管猛然鼓起将人弹推入轨道被车辆碰伤。

h、每月至少对洞内空气按规定取样分析一次,在洞口公布结果。

2、防尘

(1)防尘的必要性和措施 目前防尘办法有以下7种: a、采用湿式凿岩机。 b、喷射混凝土采用潮喷机。 c、水封爆破。

d、喷雾洒水:放炮前在距工作面10~15m打开喷雾器喷水,爆破后可关上;出碴前用高压水喷射碴堆与岩壁,冲洗附着粉层。

e、机械通风:通风除尘兼顾。

f、装除尘器:在洞内工作面前设置除尘器,“LKG-60隧道干式(布袋)除尘机”,降尘效率达99%以上,而且价格较进口的低3~4倍。

g、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防尘口罩、定期体检,设浴室、太阳灯房等劳保措施。

(2)防尘管理有关工作:

a、为保证工人正常工作和防止职业病发生,工地负责人应使作业环境符合下列卫生标准:

(a)坑道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小于20%。

(b)、粉尘最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

(c)、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为30mg/m3,特别情况下工作人员可在浓度为100mg/m3情况下工作30分钟;二氧化碳按体积不得大于0.5%;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d)、气温不超过28℃。 (e)、噪声不大于90Db。

b、凿岩和装碴时,要做好防尘工作。

(a)、凿岩机钻眼时,先送水后送风,严禁干式凿岩。 (b)、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 (c)、出碴前应用水淋湿碴堆和附近岩面。 (d)、在压入式风管口、宜设置喷雾器。 (e)、进洞人员应带防尘口罩。

C、严禁在洞内进行熬沥青等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

五、防火

1.各洞口、井口施工区与生活区,均应设置完好的消防器材,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管理。

2.各经理部应建立应急救援小组,由受过训练的人员担任义务消防员。 3.火源距动口、井口应在30米;库房20米以内严禁烟火。 4.洞内任何地方不得存放油料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少量存放时,应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纸和废油,应由专人运到洞外统一处理。

5.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动火审批手续,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后由专人携带消防器材在现场监控。

六、施工机械安全

1.为保证施工机械运转安全,应遵守以下规定: (1)严禁超负荷使用;

(2)燃料、润滑油脂、谁应符合规定

(3)机电设备必须实行定机、定人、定岗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其他人员擅自操纵机械设备。

2.电动机械与主要电器设备使用应遵守的规定: (略)

3.液压传动机械应遵守的规定: (略)

4.汽油发动机械和汽油车严禁进洞;柴油机应加消烟净化装置。 5.大型机械和辅助生产设施,如钻眼台车、模板台车、混凝土搅拌楼、发电站,必需按照设计或出厂说明书进行安装,自验合格后报请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等检测机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检查维修保养。

七、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1.必须强化隧道施工安全监测工作,安全监测频度下几点: (1)各监测项目通常的观测频度为:在洞室开挖或支护后的半个月内, 每天应观测1~2次;半个月后到一个月内,或掌子面推进到距观测断面大于2倍洞径的距离后,每天或每两天观测1次;一到三个月每周测读1~2次;3个月以后,每月测读1~3次。

(2)若设计有特殊要求,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若遇突发事件则加强观测。

2.隧道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对象、监测部位和监测类型包含内容: (1)安全监测的主要对象:围岩、衬砌、锚杆、钢拱架; (2)安全监测部位:地表、围岩内、洞壁、衬砌内、衬砌内壁; (3)安全监测的监测类型:

a位移:地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拱顶沉降、拱脚基础沉降、围岩位移(径向、水平)、洞周收敛;

b压力:围岩内压力、锚杆轴力、钢拱架压力、衬砌混凝土压力等; c其他物理量:围岩松动圈、前方岩体性态。 3.认真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2007年10月,铁道部办公厅(办建设发[2007]66号)“关于《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办法》补充相关内容的通知”,在隧道专业工程实体部分补充了三项内容:

(1)超前地质预报;(2)开挖围岩变形量测;(3)仰拱及二衬工艺控制。

4.集团公司对在建施工的隧道口的安全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 (1)在隧道口必须悬挂安全标识(当心车辆、小心触电、当心瓦斯、当心坑洞、带安全帽、禁带烟火、注意安全、限速牌、防坠落、防坠物等);

(2)在隧道口设置值班室,由专人值班,值班记录应齐全、真实。 (3)在隧道口附近应有灭火器、隧道塌方应急救援器材及应急救援电话。

5.严格控制掘进进度,确保施工安全。隧道施工时一般情况下仰拱距下台掌子面的距离、二次衬砌混凝土距下台掌子面的距离规定(根据中铁四技术中心电〔2005〕21号传真电报的通知有以下要求):

(1)一般情况下仰拱距下台掌子面的距离:Ⅴ、Ⅵ级围岩不大于20m;Ⅲ、Ⅳ级围岩不大于30m;Ⅰ、Ⅱ级围岩不大于50m;

(2)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混凝土距下台掌子面的距离:Ⅴ、Ⅵ级围岩不大于40m;Ⅲ、Ⅳ级围岩不大于100m;Ⅰ、Ⅱ级围岩不大于200m;

6.对各种作业台车的安全装置有哪些要求?

各种作业台车上作业平台必须设封闭式栏杆;应安装应急灯、设有限界警示牌、警示灯、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警示牌、消防设备,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7.地铁施工过程中对线路及沿线两侧建筑物倾斜和沉降、道路及各种 管线沉降、土体位移、水位变化、桥梁墩台位移、隧道收敛及拱顶下沉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分析和信息反馈。

。。。。。。

八.地铁营运线施工安全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业计划报地铁站段及设备产权单位及部门逐级审批;

2.与地铁有关部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与在同一场所施工的其他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3.按规定配齐经培训考试合格的驻站联络员、安全员、防护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并挂牌上岗;所有施工人员(含劳务工)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上岗;

4.需封锁区间或限制行车速度的施工项目,按批准的作业计划组织施工;施工前向所在车站办理要点登记手续;现场要有相关设备产权单位及部门人员配合;

5.严格按照指定的时间组织施工,认真执行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在地铁营业线施工收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符合旅客和列车放行条件后才允许撤除防护设施。严禁对地铁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6.加强对地铁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尤其是对在地铁运行区间施工人员要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合理组织施工,规范施工行为,避免侵限作业,防止自身或列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按照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档,严禁旅客等其他人员进入施工作业区,避免对乘客造成伤害。

7.加强对地铁施工人员文明施工教育,在地铁运行区间施工人员应着装整齐干净,施工行为规范,语言文明,礼貌让客,不得与乘客或市民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8.施工人员进、退场必须执行点名制,教育施工人员从指定的通道进出作业区,严禁进入非施工区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避免造成在同一场所施工的其他单位人员受到伤害或自身受到他人的伤害。

第二篇:地铁夜间施工管理方案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一、编制目的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工程概况 ........................................................................................... 1

四、夜间施工安全文明质量保证体系 ....................................................... 1

(一)领导小组成员配置 ................................................................... 1

(二)管理工作职责分工、任务 ....................................................... 2

五、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 2

(一) 工艺安全 ................................................................................ 2

(二)人身安全 ................................................................................ 4

(三)防扰民施工 .............................................................................. 6

六、 质量与安全管控体系与措施 ............................................................. 8

(一)夜间施工基本要求 .................................................................. 8

(二)质量保证措施 .......................................................................... 9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

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一、编制目的

项目部考虑工期、工程质量等因素,制定夜间施工,为了保证本标段夜间施工安全,特编制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项目部将严格按照本方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广东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2011) 7.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

三、工程概况

(车站工程概况)

四、夜间施工安全文明质量保证体系

(一)领导小组成员配置

项目部成立夜间施工安全文明质量保证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书记、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部长为组员实施夜间施工管理工作 。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书记 副经理等

1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成 员:相关各部门部长

(二)管理工作职责分工、任务

1、由组长负责全面指挥、统一组织、协调;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夜间施工安全、文明、质量的管理;各组员密切配合,帮助支持,全面铺开、严格规范,监管到位,保证夜间施工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2、划分为具体责任区,实行各组员责任制,要求亲自带队,深入一线,全程指挥,督促整治,高效率地处置各种问题。

3、每天由专职安全员和技术员负责夜班值守管理,发现情况,及时汇报。

五、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一) 工艺安全

1.模板安装及拆除

(1) 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夜间施工时必须将每一个工人进行酒精测试,凡是喝过酒的工人,一律不允许施工。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2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6)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立人板应用木质中板为宜,并适当绑扎固定。不得用钢模板或5cm×10cm的木板。

(7)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8)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2、混凝土浇捣作业安全要求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同样夜间施工工人感觉疲劳的一律不允许坚持工作。

(2)脚手架、工作平台和斜道应绑扎牢固。若有探头板应及时绑扎搭好,脚手架上的钉子等障碍物应清除干净。高处作业或较深的地下作业,必须设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走道。

(3)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必须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4)所有电气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应由电工进行,严禁混凝土操作工自行拆动。

(5)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6)使用振捣棒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3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3.安全用电

(1)用电单位必须建立用电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用电安全负责人。 (2)用电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照明灯具和器材必须绝缘良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照明线路应布线整齐,相对固定。室内安装的固定式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得低于2.5m,室外安装的照明灯具不得低于3m。安装在露天工作场所的照明灯具应选用防水型灯头。

(5)照明电源线路不得接触潮湿地面,并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挂在金属构架上。在脚手架上安装临时照明时,在木脚手架上应加绝缘子,在金属脚手架上应设木横担和绝缘子。

(6)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普通灯具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按照射易燃物。当间距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7)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必须按“三相五线”制,TV-S系统要求布置,并按“三级配电”、“二级漏电分级”分段保护。

(8)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必须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进行敷设。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

(9) 电箱一律采用铁质电箱,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 安装牢固,进出线整齐,拉线牢固,熔丝不得用金属代替,箱内不得放其它物品;

(10)施工现场所有设备和机具必须做好保护接零。所有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装设防护罩。

(二)人身安全

1.触电紧急措施

(1)如遇触电事故时,在现场的项目人员要立即向安全长及项目经理汇报

4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险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迅速进行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

(2)项目经理立即带领抢救指挥组成员赶赴出事现场。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3)首先要查明险情:确定触电者的电源是高压电还是低压电;触电电源是否被切断;是否还有发生触电的可能和危险物;抢救组提出救护方案;然抂商定抢救方案。对低压触电事故的处理,采取边抢救边汇报的处理方式。对高压触电事故采取边准备边汇报的处理方式。

(4) 抢救组电工负责快速使触电者脱离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其方法: 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太远,无法立即断开,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5)脱离电源后的救护。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

2、 物体打击紧急措施

(1)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2)物体打击事故预防

a.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工人安全操作技能。 b. 正确使用“三宝” ,即安全绳、安全帽、安全网。 c. 合理组织交叉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5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d. 拆除作业有监护措施,有施工方案,有交底。 e. 起重吊装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f. 对起重吊装工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十不吊”措施。

g. 安全通道口、安全防护棚搭设双层防护,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h. 加强安全检查,严禁向下抛掷。 i. 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别是临边作业。 j. 高处作业应进行交底,工具入袋,严禁抛物。

k. 模板作业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有交底,有检查,严禁大面积撬落。

(三)防扰民施工

经批准后的夜间施工,施工单位事向周边社区告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降低噪声措施,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而且不得将强光照明灯直接照射居民窗户。

特殊情况需夜间作业,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有关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为了降低夜间施工中噪声、照明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如下措施:

1、夜间照明

(1)在预制场采用镝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固定布置在场地适当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的同时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

(2)在其它部位施工可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3)夜间施工时,各项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在夜间施工时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各道工序夜间施工除当班的安全员、质检员必须到位外,还要建立质安主管人员巡查制度 。

2、施工噪声控制

6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合理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以达到控制噪声污染的目的,应注意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的现象发生。

(2)对挖掘机、推土机等高噪声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禁止高噪声扰民作业。尽量安排在上午8:00-11:30,下午13:00-17:00,夜间尽量不进行施工,若有特殊情况,应提前5~10天向有关部门进行夜间施工申请,待获得批准后才可进行夜间施工,夜间施工时间为晚上22:00-早上6:00。

(3)混凝土施工噪声的控制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及时进行监测(根据日常经验),对超过噪声限值的混凝土泵及时进行更换。加强对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责任心教育,保证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平稳运行、协调一致,禁止乱按喇叭。

(4)模板工程噪声控制

1)支拆模板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严禁抛掷。 2)模板在拆除和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敲打模板,以降低噪音。 3)设置木工加工棚,并对木工棚进行一定围挡封闭处理,以降低噪声。 4)木工作业由木工班组长在工作前进行要求,由模板负责人监督施工班组实施。

(5)木工机械的噪声控制

1)木工棚四周用细木工板进行封闭,并且封闭严密,以便减少扬尘和噪声。 2)木料或木板在切割时,采用低噪声木工切割机或电刨空转。切割机或电刨用完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并进行保养。

3)木工机械的噪声控制工作由木工班组长在工作安排中进行要求,由木工负责人监督施工班组完成。

(6)砂浆机的噪声控制

7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砂浆机棚四周用木工板进行封闭,并且封闭严密,以便减少扬尘和噪声。 2)砂浆机在搅拌沙浆时,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及电源开头,防止砂浆机空转。砂浆机使用完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并进行保养。

3)砂浆机施工机械的噪声控制工作由瓦工班组长在工作安排中进行要求,由瓦工负责人监督施工班组完成。

六、质量与安全管控体系与措施

(一)夜间施工基本要求

1、无特殊情况,夜间施工通常在22:30前结束。

2、各班组考虑工期、工程质量等因素,估计当天22:30不能停止作业的班组,班组长应提前向队部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有关工作,及时上报项目部审批,经项目部同意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3、夜间施工必须遵照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由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4、夜间施工的地点工程部必须及时安装充足的照明,安排人员隔时检查。

5、夜间动火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确认动火点周围有没有易燃易爆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着火事故,作业结束后必须确认有没有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6、夜间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至少安排两个人,起到监护的作用。

7、夜间车辆行驶驾驶人员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驾驶。

8、夜间吊装作业,驾驶人员和起重操作工支车时要注意地面的各类电线、氧气乙炔带等物品,避免碾压损坏,起重操作工要特别注意吊钩、绳索、物品的安全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9、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8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二)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建立详细的质量组织保证体系,保证夜间施工质量。

2、技术保证措施

(1) 严把原材料关。做到不进不合格材料、不存放不合格材料、不使用不合格材料。

(2)优化砼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规定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砼坍落度适合泵送要求,砼自动计量要准确。

(3) 砼在运输中采用搅拌装置,避免离析。合理调度,减少运输时间。 (4) 混凝土浇筑时分层要连续进行,捣固密实,利用泵送砼压力及附着式振动器灌注密实。

(5)所有砼施工缝进行凿毛清洗处理,并设止水条。砼间歇2h以上按施工缝处理。

(6) 专业化施工。对夜间施工人员实行专业化培训、施工,不随意换人。

3、 制度保证措施

(1) 实行技术交底制。开工前对所有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程序、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并按要求施工。

(2) 实行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卡,明确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3) 实行“三检制”严格实行工程队自检、项目部复核、监理工程师把关验收制度。

(4) 实行“交接班”制。各工班对施工过程做好记录,并对下一工班进行签字交接。

(5)实行“值班制”。对砼施工全过程进行行政、技术值班,及时解决施

9 xxxxxxxxxxxxxx(一期)TJ02标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工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篇: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一、本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坚决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为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二、安全生产是衡量地铁2号线消防维保项目部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努力钻研技术业务,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人身和施工安全。

三、新职工和改职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工作。 2.施工作业基本安全制度

2.1项目启动施工安全作业要求

2.1.1新设备启用前,设计、施工部门应配合,对接收单位的使用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2.1.2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1.3工程施工用电时必须依据电源插座规定的负荷进行用电,不得超过电源插座规定的负荷。

2.1.4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源插座周围不得摆放易燃、易爆、液体或金属等物体,避免由于液体洒溅或金属物遗撒等原因使电源插座受损,产生漏电或短路现象。 2.1.5项目组成员必须听从项目经理的调动,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1.6为维护公司企业形象及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不得追逐、打闹、玩戏。

2.1.7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与用户沟通,以便及时核查排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8项目组成员在施工中不得擅自改动即有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实施计划施工。 2.1.9项目的实施调试工作与施工现场的正常作业原则上要避免交叉、并行作业,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如确需交叉、并行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预案,防止发生事故。

2.1.10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1.11工程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整理,以保持工程施工现场的整洁。 2.1.12工程人员下班离开工程施工现场时,必须将工具、仪器仪表、照明、电源插座及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等用电设备关闭。

2.1.13系统在线运行时,未经使用或维护部门的许可,项目组人员不得对系统进行操作。

2.1.14未经使用或维护部门许可,项目组成员不得随意进入设备机房,更不得随意操作,使用工程施工现场的任何设备或工具。 2.2 基本规定 2.2.1三不动:

1、未登记联系好不动;

2、对设备性能、状态不清楚不动;

3、正在使用中的设备(指已办理进路或闭塞的设备)不动。 2.2.2三不离:

1、工作完后(配合作业后),不彻底试验良好不离;

2、影响正常使用设备缺点未修好前不离;

3、发现设备有异状时,未查清原因不离。 2.2.3四不放过

1、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

2、不落实造成事故责任者不放过

3、按事故等级未追究相关行政领导责任不放过;

4、没有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不放过。 2.2.4七严禁:

1、严禁甩开联锁条件,借用电源动作设备;

2、严禁采用封连线或其他手段封连各种信号设备电气接点

3、严禁在轨道电路上拉临时线沟通电路造成死区间,或盲目用提高轨道电路送电端电压的方法处理故障;

4、严禁色灯信号机灯光灭灯时,用其他光源代替;

5、严禁甩开联锁条件,人为沟通道岔假表示;

6、严禁未登记要点使用手摇把转换道岔。

7、严禁代替行车人员按压按钮、转换道岔、检查进路、办理闭塞和开放信号。 2.2.5三级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措施

2、施工中单项作业措施

3、施工后检查试验措施

4、预防认为故障措施

5、发生故障时人为的应变措施 3.在施工作业中技术安全的注意事项

凡进行危险性较大、影响行车和人身安全工作时,必须事先与有关员一起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由施工负责人切实组织落实。进行与其它部门相关的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还应与有关单位洽商,采取保证安全的措施后进行。

3.1 施工用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经常保持完好,发现不良立即停用。施工人员每次工作前,必须检查一次。

3.2 对带有220伏及其以上电压的信号设备进行工作时,应切断电源或双人作业。设备停电作业时,须指派专人负责断电,并须在电源开关处悬挂停电作业牌。恢复供电时,应确认全体工作人员作业完毕,脱离带电部件后,方可合闸,摘除警示牌。

3.3 对高于36v电压的信号设备进行带电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使用带绝缘的工具,穿绝缘胶鞋(室内应站在绝缘板上);

2、不得同时接触导电和接地部分;

3、未脱离导电部分时,不得与站在地面的人员接触或相互传 递工具、材料。

4、在站内、区间技术作业人身安全要求

4.1上道进行施工作业时,应实行双人作业,按规定穿着防护服(饰)和绝缘鞋,并应设安全防护员,实行专人防护。

4.2防护员应与维修或地铁部门室内值班员保持联络,随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防护员应佩戴标志,携带规定的防护用具。防护员不准兼做其他工作。

4.3防护人员应随时与地铁值班员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现场作业人员接到防护人员的通知后,应立即停止作业,下道躲避。 4.4在地铁站内作业时要时时注意了望电动客车运行,根据站场线路布置,建立作业安全岛。

4.5在区间行走时应走路肩;在道床上行走或工作时,应不断前后了望;在复线区间,应逆列车运行向行走,并不断前后了望,禁止在邻线或两线中间躲避列车。

4.6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制度。禁止从车辆下部或车钩处通过。在停留电动客车、车辆前部或尾部通过时,应与其保持5m以上距离。

4.7禁止在电动客车行驶中检修机车外部的设备,电动客车入库或在车站停车检修电动客车外部的设备时,应挂红色信号旗或红灯防护,并在操纵手柄上悬挂红色“禁止操纵牌”。

4.8禁止在钢轨、枕木上和车辆下部休息。

4.9雷雨或暴风时,禁止在信号机上作业;打雷时,禁止修理避雷器、地线。< 5.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要遵守以下规定

5.1施工作业需接触网停、送电及拆挂地线时,须在计划中注明;如未在施工计划中明确提出接触网是否带电要求,一律视为可在接触网带电状态下作业。 5.2线路上所有接触网,通常带有750V直流电,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工具棒、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备接触。上线作业时,在没有经正常过验电接地的情况下,必须按有电对待,不得臆测接触网无电。 5.3作业组在接到准许作业的调度命令后,须先验电接地后,然后方可作业。 5.4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清理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确认接地线拆除后,然后向行车值班人员进行销点。

5.5运营期间特殊情况下需要接触网停电时,由当事人(站务人员、维修人员或乘务人员等)向控制中心提出申请,控制中心立即向运营公司领导请示,如情况紧急,可先停电后再行汇报。

5.6运营期间对要上线的抢修或其它作业,由作业人员向控制中心申请,控制中心收到申请后,立即向运营公司领导请示,经批准并对作业区域停电后方可进入。

5.7需要进行作业区域不能停电的抢修时,必须报运营公司领导批准。同时,控制中心应对客车采取扣停或绕行的措施,确保作业区段无客车运行,作业人员要按照本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8在事故抢修时,抢修人员在经车场行车值班人员同意,并得到行调命令后,可由车场进入正线进行抢修。抢修结束后,作业人员离开正线后除在相关车站销点外,还要通知车场行车值班人员。

5.9在进入停电区域抢修时,要按规定进行验电接地,若在检修区域或两端存在电分段时,除在所有可能来电的电分段处验电接地、设置防护外,还要在请点时封锁相关线路,严防列车将电带入检修区域。同时采取相邻车站设置警告标志或客车慢行通过及客车司机加强了望等必要措施,保证作业安全。

5.10若邻线列车仍在运行,在抢修时坐台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要注意人员及工器具不得侵入邻线限界,时刻注意防止触电。

5.11施工人员自身和携带物件(如长杆、导线、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m以上的距离,与回流线有1m以上的距离。

5.12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m的处所作业时,接触网必须停电,由接触网工区人员安设可靠的临时接地线后,方可开始工作。作业时应有接触网工区人员在场监护。拆除临时接地线后,严禁在进行作业。 5.13禁止攀登接触网支柱,不得在支柱上搭挂物品。

5.14严禁向接触网上搭挂绳索等物,发现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等物,不准接触。当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时,要远离该处10m以外,将该处加以防护,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5.15电动客车设备的地线必须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信号人员作业时应确认地线接触良好。

5.16信号人员工作时,应按规定使用耐高压的绝缘防护用品,如高压绝缘手 套、绝缘靴、绝缘垫等。

5.17更换扼流变压器、中心连接板、轨道电路送、受电的扼流变压器引接线、站内横向连接等器件时,应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牵引电流畅通后,方可进行作业。

5.18更换轨道电路绝缘时,应在确认扼流变压器连接线各部连接良好后,方准开始作业。

5.19整修电缆时,应先确认电缆外皮(全塑电缆除外)与电缆屏蔽地线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同沟内数条电缆外皮焊接良好,方准开始作业。 5.20不得登上机车车辆顶部或翻越车顶通过线路。 6接地线(短接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停电设备上挂接地线的要求:

1) 必须验电,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验明无电后,应立即将接地线与停电设备连接或短接。操作时,先装接地线的接地端,再装设备端。 2) 操作人员在挂接地线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靴),以免受感应电压伤害。

3) 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装有绝缘手柄的接地线,或以接地闸刀代替接地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一次设备接触的机会,以防操作人员触电。

4) 使用的接地线必须是合格的接地线,严禁将接地线缠绕在设备上,也不允许把短接地线拼接成长接地线使用,不允许把三相接地线作为单相接地线使用。 5) 在线路上使用接地线的接地端必须接在钢轨上,不允许以其它位置代替。 6) 供电线路两端或岔区,凡是可能来电的方向都要装设接地线。作业人员应当在接地线封锁区以内作业。

7) 接地线的安放必须考虑到不会碰到有电设备,牢固不会脱落。 装设接地线的注意事项:

1) 防止带电装设接地线的关键是验电操作,应当正确检查、使用验电器。 装设之前,应根据装设接地线位置选择合适的接地线,提前进行检查,保证接地线合适待用。

在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身体不得接近接地线的金属部分。 装设接地线前,应先理好接地线,防止绊倒。 接地线的管理

各部门接地线应当编号,固定地点放置,由专门人员管理。 接地线应当经常检查,定期试验,应当有完整的设备台帐,时刻保持在合格备用状态。 7 施工防护要求

7.1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及接触网挂接地线防护时,不得出入非作业区域。 7.2正线开行工程车、调试列车的防护要求: 7.2.1组织工程车或调试列车运行时,在工程车终到站前方必须保证至少一个站间区间空闲。

7.2.2在开行工程车或调试列车进行作业时,封锁作业区前、后方必须保证至少一个站间区间空闲。

7.2.3开行工程车或调试列车时,防护区间的接触网供电状态应和作业区域一致。

7.3同一项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与工程车在同一区域作业时,由施工负责人与车长根据现场情况按以下原则协调:

7.3.1按工程车前进方向,车在前,人在后,原则上不得颠倒。

7.3.2非随车施工人员与工程车应保持安全距离,并设置专人防护,如需要动车时,施工负责人须与车长协商后方可动车,确保人身安全

7.4接触网停电检修或需接触网停电配合挂地线时,由综合机电中心组织在该施工地点两端所有来电方向挂拆地线,以满足施工安全防护要求;施工单位不得超出地线防护范围施工。 7.5设置红闪灯防护的要求:

7.5.1红闪灯设置应遵循“谁设谁撤”的原则。

7.5.2红闪灯应设置在轨道之间,不得随意摆放,严禁放在钢轨上。

7.5.3红闪灯设置位置应在《车站施工登记簿》或《车辆段施工检修登记簿》上予以注明。

7.5.4A

1、B1类施工设置红闪灯防护的要求:

1.1.1.1在站线施工时,由施工负责人在车站两端头(站界标处)轨道之间设置红闪灯防护,车站不设置红闪灯防护。 1.1.1.2在区间线路或跨越站线和区间线路及车辆段线施工时,作业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在作业区域两端50米处轨道之间设置红闪灯防护。

1.1.1.3施工地点的防护由施工负责人根据施工现场作业需求统一安排。 1.1.1.4全线进行封锁的施工作业,无需放置红闪灯进行防护。 1.1.2A

2、B2类施工设置红闪灯防护的要求:

1.1.2.1在固定地点作业时,施工单位负责在施工地点两端50米处的轨道之间设置红闪灯或派专人防护;红闪灯设置位置不得超出作业区域。

1.1.2.2在折返线、存车线、联络线、尽头线上施工时,由作业人员在作业区域可能来车方向50米处设置红闪灯防护。

1.1.2.3轨道或设备巡检作业可不在作业地点两端设置红闪灯防护,车辆段内的巡检作业由施工负责人指派专人现场防护并在车辆段信号楼设联络员协助防护。

1.1.3施工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以上规定及运营公司相关安全防护规定,还须执行施工部门的有关施工操作要求和防护规定。

1.1.4车站值班人员应不定期检查站线范围内红闪灯是否按规定摆放,并监督红闪灯状态是否良好。

3.1车辆段内的设备检修施工和防护的有关规定按《车辆段运作规则》执行。 3.1在运营时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地铁乘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对乘客的影响。

3.1进入地铁范围内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相应证件或标识。 3.1进入轨行区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着荧光衣,并根据作业性质及作业要求使用相关安全防护用品。 3.1如需动火的施工作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动火作业令,并在动火区域设置有效防火防护措施。

3.1各施工单位在申报施工计划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结合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防护和配合要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以上安全规定和《施工进场作业令》及《施工作业通知书》中的要求。 6.现场施工技术作业安全要求

7.1新员工、改职员工,必须经过劳动安全培训教育,未经劳动安全员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单独作业。

7.2工作前认真检查工作场地、环境、设备、工具、机具,确认良好后方准作业。班前充分休息。

7.3不准带酒气上岗,当班不准饮酒。 7.4工作时不准嬉戏打闹。

7.5工作中坚守岗位,遵守纪律,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脱岗、串岗、私自替班、换班。

7.6工作中按规定着装,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禁止穿大帽钉鞋、塑料底鞋、硬皮底鞋、凉鞋、拖鞋及易滑鞋。 7.7正确使用生产工具和设备。

7.8工作中严格执行技术作业安全标准、规章制度。

7.9现场作业项目经理不得玩忽职守,不得违章指挥或强令员工违章和冒险蛮干。

7.10严禁在电动客车或车辆底下、端部、道心、钢轨上、枕木头、道床边坡、桥梁上、隧道内坐卧休息、行走乘凉、避风、避雪或避雨。在线路上作业休息时,应到线路以外安全的地方休息。

7.11在电动客车上作业人员,要坚持同去同归。有指定安全线路的要走指定线路。禁止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 7.12不准在吊装范围内通行或停留;不准在六级以上强风时露天进行高处作业或起重作业;不准在高处随意投递材料、工具;不准在列车、车列、机车、车辆上向车外抛掷杂物。

7.13在地铁车站或区间封锁施工作业时,严格按地铁相关部门的联系要点,登记规定,与维修使用单位联系登记确认好,方可施工。

7.14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等不得从事高空作业(2米以上)。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绳),其尾绳长度不宜超过2米,安全带必须固定在牢固适当的位置。 8. 施工安全管理

8.1 确保施工安全是运营公司各部门及施工单位的共同责任。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施工作业“九不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正确处理施工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服从行车安全的需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管理到位。

8.2 外单位在地铁范围内施工时,设备管理单位须派员监督。

第四篇:实训报告-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摘 要

本文以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研究对象,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中,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地铁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入手,通过对施工现场风险发生的机理、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建立了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安全保障体系、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控制及应急预案等各个环节论述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危险源,控制措施

目 录

引 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地铁施工现场概况及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 ....................... 2 1.1 地铁施工现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地铁施工危险源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 4 2.1 安全风险的识别.................................................. 4 2.2 地铁工程安全风险因素(危险源)的分布............................ 4 2.3 风险因素识别的结果.............................................. 5 2.4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6 2.5地铁施工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方法 .................................... 6 第三章 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 8 3.1 强化地铁工程的安全监管建立安全风险保障体制...................... 8 3.2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 9 3.3 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0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11 参考文献 .......................................................... 12

引 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建设正面临史无前例的高潮。据中国轨道交通网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州、武汉、郑州、西安、重庆、成都、昆明、沈阳、哈尔滨、大连14座城市新增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计新增运营线路24条,新增运营里程428.39公里,车站275座。

目前建筑行业已成为职业安全事故率高的产业部门之一。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全世界建筑工地上每年至少发生6万起的死亡事故,也就是说该行业每10分钟就会发生一起知名事故。在所有的工作致命事故中,大约有17%发生在建筑工地上。国外统计部门表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英国可达项目总成本的3%至6%,美国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7.9%。就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事故比例也已达到8.5%。

而地铁工程由于多为地下工程,施工工期长、作业流动性大、分散程度高、技术性复杂、人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使得施工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创新,使工程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从而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国内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如2007年南京地铁2号线的滑坡、苏州地铁苏州街站发生塌方;2008年的苏州地铁、杭州地铁的塌方;2009年的杭州地铁的塌方;2011年大连地铁同一施工段5个月连续2次塌方等。

本文研究中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等环节简要论述了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第一章 地铁施工现场概况及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

1.1 地铁施工现场概况

1、地铁工程多属于地下工程,地质复杂,施工方法据地质情况不同而异(深基坑开挖、盾构掘进、矿山法等等)。矿山法施工隧道,深基坑开挖,盾构掘进等与工程地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大城市地质情况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承包商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凭借地铁施工经验对整个工程的地质情况做估计和推算。实际情况与估计经常有出入的,有的甚至出入还比较大。

2、地铁工程成品固定,人员流动大。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化加快,建筑类施工企业的用工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大部分建筑类施工企都进行劳务分包,工人不完全是固定的,大部分工人是原来的农民,素质良莠不齐,其民工性质决定了其流动性非常大。

3、地铁工程施工变化大,湿作业多,机电部分交专业多,系统复杂,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多,大部分工作属于繁重体力劳动。不同的构造物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危险因素不相同;同类构造物因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不同,危险因素也存在不同;随着构造物完成程度不同,就有不同的工作面,工作面的变化使得施工将面临不同的危险。随着进度变化,每个月,每天,每小时所面临的危险时刻在变化。

1.2 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

同一般项目相比,地铁工程具有一下特点:隐蔽性大、作业循环性强、作业空间有限;周边环境复杂,各种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多,且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结构形势较多,施工方法交叉变换多,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压力较大等。这些特点都集中表现为工程的高风险性。为了安全和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必须对工程的风险与安全实施系统管理,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损害,降低工程成本和工期损失,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安全施工保障。

地铁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施工的流动性,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动态变化,应根据施工现场生产的变化,及时调整安全管理计划、组织静儿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二是有限的作业空间及施工现场环境的恶劣使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增多,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应根据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及时调整,减少不安全因素;三是施工技术复杂性,使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其安全管理措施应根据施工部位的特点和难点来制定,保证其防护措施的灵活性及有效性。

总之,地铁工程施工现场中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密集,机、料集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容易发生如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得不安全状态,以及监制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工程。

第二章 地铁施工危险源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2.1安全风险的识别

对潜在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周围社区。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影响安全的诸多因素可以归结为人、机、环境和管理。建设施工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辨识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或采用类比的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危险源分析的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故树、事件树等。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通常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询问和交流。对于施工现场的某项工作和作业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和作业中的危险源,从而可初步分析出该项工作和作业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

2)现场观察。通过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但要求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有安全技术知识、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查阅有关记录。查阅企业的事故、职业病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4)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企业、类似项目、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加以分析研究,有助于识别本工程项目 施工现场有关的危险源。

5)安全检查表。运用已编制好的检查表,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2.2 地铁工程安全风险因素(危险源)的分布

地铁施工活动的复杂专业特性和不安全因素的客观现实,加之有关方利益驱 4

使或安全意识淡薄等,造成地铁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客观存在。地铁施工往往聚集在人口居住活动密集的市区、商业区施工,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其涉及往往不仅是施工场所,也包括周围已有建筑、城市运营生命线设施(如供水、点了、燃气、通讯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等重大公共公众利益;危害极大,乃至影响城市社会稳定。

根据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危险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地地理位置、水文和地质条件、交通条件、施工场所外环境条件、自然灾害条件等。

2)工程总平面和功能分区(如施工区、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的布局,易燃易爆、有害物料及设施的布置,施工生产流程线的布置,建筑物安全距离,运输及道路布置等。

3)临时设施(如工程、生活、办公等场所)的采光、通风、防火、防雨、防雷,建筑设备的防漏电、防触电等。

4)汽油、柴油、酒精、油漆、丙酮、氧气、乙炔、水泥、玻璃丝棉,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粉尘性等有害物料。

5)施工机械、起重机械、电气设备、运输车辆、运货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

6)变配电室、区间隧道、电缆夹层、气瓶间、综合控制室等。地基处理基础、结构、装饰、设备安装等工程。

7)地下、高空、起重、运输、带电、明火、粉尘、噪音等作业。急救防暑降温、防冻防寒、生活卫生等设施。

8)孔洞盖板、安全防护栏、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识等。

2.3 风险因素识别的结果

结合上述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罗列出地铁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风险来源包括:

1)自然风险。地震、风暴等罕见的自然灾害;反常、恶劣的气象条件;为预测到的恶劣的地质条件及不良的地理位置条件可能造成施工的中断;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存在对项目的干扰源。

2)社会影响风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程事故,出现人员和财产损失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生态环境风险。工程项目的建设可能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施工过程中产生噪音、尘埃污染等。

4)经济风险。项目的工程承包市场、材料供应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工资提高,物价上涨,机械、材料进口等造成的经济风险;工程变更风险。

5)工期风险。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的风险、承包单位的风险、设计单位的风险、监理单位的风险、供应商的风险。

6)工程安全事故风险。包括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职业病或其他疾病、其他风险(法律风险)。

2.4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安全意外事故通常分为3类:

1)非责任事故。该事故系非人为过失造成的事故,包括:人们不能预见或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事故;在技术改造、发明创造和科学实验活动中,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预见的事故。

2)责任事故。指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设备不良,工作场所不良和有关人员的过失引起的伤亡事故。

3)破坏事故。系为达到某种目的蓄谋、故意制造的事故。

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是孕育和形成安全意外事故的主要因素。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只有2起是所谓的“天灾”,是难以预防的,这就是安全事故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2.5 地铁施工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方法

目前常用的定性分先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发、层次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树、事件树、危险性和可操作行研究等。对工程而言,施工现场通常再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风险分析。

安全检查表法分析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状态。传统的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评价人员对检查对象进行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检查表分析单行很大,既可用于简单的快速分析,也可用于深层次的分析,它是识别已知危险的有效方法。

第三章 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3.1 强化地铁工程的安全监管建立安全风险保障体制

在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工程管理者所要做的是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选择行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将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损失。

近年来,国家对地铁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逐步加大,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和市场主体行为督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铁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完善地铁建设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地铁建设市场,强化全过程监管。实行信息互通,推进联合执法,并督促地铁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主体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工程项目的各参建单位要明确各自安全职责,经一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勘察、设计单位要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惊醒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建设单位应想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地下工程地质及水文等有关资料,认真履行建设单位的安全职责;各参建单位要针对地下建设工程的特点,科学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合理选择施工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作业,严防施工过程中坍塌、坠落、突水、突泥、爆炸等事故发生。强化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管理,形成隐患排查、登记建档、问题反馈、整改落实的闭环系统,消除事故隐患。要按照建设部印发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掌握地下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和规律,严格作业规程,强化初期临时支护,重点抓好不良地质地段坍塌、特殊地质地段突水突沙,做好超前地质监测、预报等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的落实,保证施工安全。各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要建立安全风险保障体制,同时要建立以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定期考核。对发生的安全隐患,实行“三定”的原创:

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时限、定整改措施。

3.2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

理论研究和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提出的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生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起数总是少于轻微伤害事故起数,轻微伤害事故起数又少于无伤害事故起数。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发生,必须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监控,防止出现事故隐患,“隐患险于明火”。只要对重大危险源,或者说对能够造成重大伤害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实施有效监控,防止出现事故隐患,则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施工应企业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引发事故的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施工范围,在开工前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及重大危险源台账,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报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对地铁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地下暗挖工程、模板工程、深基坑工程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组提出的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工程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组织实施。工程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状况,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岗前班组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作业岗位安全检查,并向班组作业人员告知安全作业要求及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评估,重点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控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施工安全危害。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及危险评价后,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变化,将工程重大危险源的部位、采取的措施、负责监督管理人员等情况填写到工程中

大危险源公示板上,公示板应设置在进入施工现场大门明显处,及时向现场所有公示。并在各危险源部位挂置安全警示标志。

3.3 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及结束之后。个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应急救援策略和资源准备。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对地铁过程而言,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救援预案合理的划分层次。

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救援的中体思路等。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铁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坍塌、火灾等的应急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现场预案是以施工现场为目标,针对该场所的危险隐患及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如坍塌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基坑坍塌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对重大事故进行应急源的编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 2)规定应急援救各方组织的详细责任; 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质、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救助资源等;

5)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6)现场恢复; 7)应急培训和演练等。

施工企业在定期进行应急演习后,应及时根据演练的效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演练过程中观察和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及时进行纠正,做到不断的更新、完善和改进。

第四章 研究结论

地铁作为未来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选择,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发展,但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警钟,事故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本文从地铁施工安全生产状况和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入手,以系统安全工程中的危险源理论作为基础,以事故致因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风险管理的程序,对地铁施工现场安全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并结合地铁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地铁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确定危险源。在分析各类安全事故的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对目前施工现场普遍采用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进行阐述。从安全保障体系、事故预防体系、应急响应与援救体系等方面论述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总之,施工现场作为安全管理的重心,必须对其安全风险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控制管理,才能将施工中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施工项目顺利进行。使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亮、张振刚.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分析[J].西部矿探工程,2005(6),23~24 [2] 周华杰.我国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7),8~10 [3] 毛儒.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4(3),11~13 [4] 黄吉欣.国际建筑建筑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工程与劳务,2006(6),11~14 [5] 施红健.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控制[J].建筑安全,2006(7),5~8 [6] 陈国华.风险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7] 张鼎力.城市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分析与治理[J].市政技术,2004(7),5~8 [8] Hideo Tanaka et al. Fuzzy-Tree Analysis by Fuzzy Probability. IEEE Transaction on Reliability,1993

第五篇:地铁施工现场安全员见习总结

见习总结

转瞬间,工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一年间,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工作上得到了很有价值的锻炼,从一个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转化为了地铁施工行业当中的一名安全员。见习期里我基本上完成了起初制定的见习计划的各项任务,使自己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安全岗位的学习当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了解了许多技术知识,熟悉了施工工艺和过程,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开展铺好了基石。

在项目部有关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下,我非常珍惜这个安全角色,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一年来的工作我感到非常充实,使我深深的感悟到安全始终是横贯整个工程,横贯我们施工企业所有工作的一条主线,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现将见习期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熟悉内业资料编写。从工作一开始,部长就教导我“一个安质部人员工作能力好坏的评定,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内业资料整理完善的好坏。”一年来,在部长的指导帮助下,我重点加强了自己的内业资料整理能力的学习:资料的分类归档,建立卷内目录;各类检查的规范回复;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写;开展的各类活动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总结;各类安全教育培训材料的编写;特殊工种与特种设备资料的收集整理;绘制了《李家村车站文明施工责任区分布图》、《李家村车站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李家村车站消防器材分布图》;各类安全质量台账的建立等,各方面的资料能够按照公司的标准,及时的完成。

2. 做好新进场人员入场安全教育培训。为了配合部长做好进场人员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我积极搜寻安全教育的宣传画、影像资料,编制起重作业人员、电工、钢筋工、木工、架子工、钢支撑、桩间网喷、龙门吊安装、盾构维修、盾构吊装与组装、盾构作业等各类培训PPT课件48项,为新进场的员工上好第一堂课,把好第一道关。

3.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安全工作就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但是安全工作又是一项需要现场施工的每个人参与的工作,所以要想做好安全工作,就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年轻人很容易在工作中表现得心浮气躁,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很可能考虑不够周全,头脑一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在工作中我努力避免在日常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积极地摆正态度时刻保持理智,经常与同事和现场作业人员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他们进行交流,在作业人员休息之余,深入到作业面,和他们在一起聊天谈心,唠唠家常,了解一线工人的知识水平,思想状态,增进彼此信任,更好的进行安全培训,讲讲事故案例,注意事项,要求他们规范施工,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了解施工工人的实际困难,更好的进行监控,和施工队伍交心,让问题整改更好的落实。

4.熟悉现场常用规范标准。为了规范现场安全管理,我专门学习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_276-2012)》、《钢丝绳技术要求》等现场常用规范,熟悉了常用钢材的质量,钢丝绳的选用原则、报废标准和日常检查控制点,遇到不明白的主动向同事请教学习,在同事的理论和现场的实物指导下,我很快的掌握了各规范 要求和安全控制重点。

5. 做好日常巡检。在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巡检过程中,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和对现场坑洞等的临边防护进行检查和规范;对现场钢

丝绳、特种作业设备和灭火器做好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对作业人员不安全的作业行为进行制止和规范,坚决杜绝“三违”等危险作业行为;还对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查对核实,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坚决狠抓无证上岗行为,在日常巡视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处及时通知劳务队进行整改并给劳务队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劳务队限期整改,如未能整改完毕的将对劳务队进行经济处罚,并再次要求整改,坚持每天将发现的各类隐患和整改情况详细的记录在施工安全日志中,填写的安全日志在上级领导检查中得到多次表扬。

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生产过程中,总是注意提醒同事和现场操作工人做好安全防护,注意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地排除隐患,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为项目部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年的见习生活,在工程上使我学到了各方面的有价值的知识,收获了许多。使自己真正从一个学生转变到了社会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自己得到了成长。但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很多技术知识不懂,对施工现场的技术性东西认识不够,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方法不多,在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上严重不足,因此在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好自己,以一个年轻和火热的心去接触现场,学习知识,在实际中加强和别人的交流与沟通,熟悉各项业务,加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自己得到完善。

见习期一年,是学习和转变的一年,是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期,我坚信这一年的安全员见习工作经历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将作为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理解和总结体会这一年中所学到的知识,并将我大学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不断结合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时刻以一名合格的安全员要求自己,我将以一个社会人的姿态去迎接更大的挑战,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展示我作为一名安全员的个人价值,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自己变得有可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单位对实习生工作总结下一篇:单位节能减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