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进生教育观范文

2022-06-25

第一篇:我后进生教育观范文

我遇到的这个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我遇到的这个后进生

顶岗刚开始,班上有个叫王某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学期期末考试所有学科的总分只有95分,数学仅仅得了12分。通过了解得知,该生不但成绩极差,而且很有些不服管教,经常顶撞老师。面对这样一个“后进生”,我不禁有些茫然。

数学课,他的课桌上除了一本数学书外,其它什么都没有。见此情景,我抽学生预习课本的时间来到他身旁,轻言细语的告诉他上课应该准备哪些东西。

数学课,他的课桌上依然只有一本数学书。见此情景,我不禁有些生气,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向他表现出来,而是耐心的又向他讲解了一遍上课时必须准备的东西。

数学课,他课桌上终于多出了练习册、草稿本、笔记本这些上课的必需品。虽然仍然不齐全,但毕竟有了进步,我心中不禁漾起一阵欣慰的涟漪。

解决了第一个难题,我又着手解决第二个问题——不交作业的难题。

第一次数学作业,课代表交上来的作业记载本上孤零零的赫然写着“王某”。事实上,在作业之前,我从王某以往的科任老师那里已经了解到他从来就不交作业。因此,对他这次没交作业的行为我并没有感到不正常。于是,抽课间时间我与他谈了一次话,告诉他,基础差不要紧,但作业必须做,而且应该按时交。

第二次数学作业时,我特地向课代表作了交代,让她提醒王某交作业。但在后来交上来的作业本中,我并没有看到王某的作业本。为此我多少有些沮丧,但我并没有丧气。于是,我又一次找王某谈了话。

第三次作业时,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寻找到王某的作业时,我几乎兴奋的叫了起来。而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他的作业本时,我兴奋的心情又一下子跌入了万丈深渊。作业本的第一页乱七八糟的写着与本次作业毫无相关的内容。对于他这种近乎挑衅的行为,我气愤不已,真想大发雷霆。但想到他毕竟还是交了,于是又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对他作进一步的引导教育。冷静的思考过后,我决定再找他谈一次话。拿着他的作业本,我轻声细语的说:“这一次你交了作业,很好,是很大的进步,但遗憾的是你把作业本交错了,下次一定要交对哦!”听了我的这番话,他低下了头。

终于,第四次作业时,我看到了自己想要见到的结果。虽然作业质量不很理想,但他能做作业能交作业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我不能要求他一下子便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鼓励他的这次进步,我特地在班上表扬了他。

现在,每次上课时,王某都很积极,作业也能按时交了,而且作业质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在一次公式的默写时,十个公式他竟然写对了九个。

王某的例子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待后进生,不但要有充分的耐心,而且要有浓浓的的爱心。具有了耐心才能诲人不倦,具有了爱心才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第二篇:“后进生”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

后进生,是一个让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最头痛的群体。很多班主任不想说后进生。我,也一直因为后进生而苦恼。然后,在今天,一位后进生却带给感动和惊喜。

一提到代子尧的名字,很多老师都会不自觉地摇头,是啊,这是一个“闻名全校”的人物,今年我仍然带我的班,继续和他“斗争”。开学三个星期了,事情很多,课也讲的慢,今天刚讲第二课《火烧云》,走进教室,我就临时起意,决定考考这些孩子们的认真劲儿。我在黑板上写好了板书——火烧云,可是我故意把“烧”上面多写了一“点”,我还故意让孩子们多读了两遍课题,目的就是引起他们的注意。可是他们读完课题后,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没有一个人发现我的错误。当时,我真是失望至极,整天说“认真、认真、认真”,可连这个我反复强调的书写问题,都没有人注意到。正当我要发脾气时,“后进生”代子尧毫无纪律性地大嚷:“老师,错了,写错了,那个‘烧’没有‘点’,老师还写错了,嘿嘿嘿。”真是的,这孩子,真是纪律性差!可我来不及批评他,因为就是这样一个我眼中的“后进生”今天却是最认真的一个。这时,又有几个孩子也发现了,跟着说起来。我赶紧说:“今天这个错误时代子尧最先发现的,老师真的很意外,也很高兴。”于是我给代子尧加了十分,还奖励了最热烈的掌声,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很久,可是代子尧却低着头,不停地搓着手,因为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得到这么热烈的掌声。

这件小事,给我很大的启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即使是我们眼中的“后进生”,其实他也像大自然中的小花一样,散发着自己独特的芳香。以后,我要给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千万不要轻易给某个孩子扣上“后进生”的大帽子。此时,我最想说:谢谢你,代子尧,你给我上了一节很有意义的“教育课”啊!

我迈着轻快地脚步走出了教室,心里充满了欣慰和激动。

突然想起有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感动和惊喜的过程。人生的价值是能感动别人,人生的幸福是被别人感动。所以,感动学生和被学生感动将成为我做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孩子们的每点微小的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和惊喜,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出色的,只是由于智力、家庭等因素不同才有所区别。因此,我想只要你真心全意地爱护你的学生,他们一定会带给你惊喜与感动!

第三篇:谈谈我对后进生转化的具体做法-后进生转化

谈谈我对后进生转化的具体做法

我班有个学生叫小A。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写的,只要见空就填,不管对不对,而且书写相当潦草……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而且,上课时每节课必须提问他,哪怕是复述别人的回答也要回答,让他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

慢慢的,我觉得他有了些进步,作业能对几个钩了,练习偶尔也能及格了。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我就是特严肃的一个人)。因此,我让一位女同学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A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四篇:我的“后进生”教育观 [摘 要]

[摘要] 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后进生的形成原 因、后进生的特点、以及如何针对其形成原因和表现的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和探讨,愿能对德育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 后进生教育 [正文] 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 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 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因而 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笔 者在近来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后进生”的教育观,在此撰文,与同仁磋商,希 能达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如有偏颇,仰祈批评指正。

一、探究病因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 除”。斑主任应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交往的 朋友,还可采用通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从侧面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 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等等,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分 析这几年接触的后进生,我认为其形成原因如下: (一)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 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 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 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

2、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 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 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 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 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

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许多家长都是忙于生计,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 严格的管理;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 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从对后进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来看,父 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 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 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 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 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 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 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 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2、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是后进 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 发挥,甚至于处处都鄙视他。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 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诱惑面前, 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厥不起。

3、学校采取的有些管理手段严重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 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如学校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等等,这 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有时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实 际上是扣了班主任的津贴,因而班主任便狠狠地把这个学生训一顿,解决问题单一化,伤害 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对后进生另眼相待,要不劝其不 要参加考试,要不就分个重点班,这对在差班的同学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使得这些后进生们 更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个方面全面滑坡,越来越差。

(三)、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不少青少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社会中恋爱、婚姻 道德观念混乱,婚外恋、婚外性行为日益增多,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现象严重的影响 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另外,贪污腐败现象也使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滋长了好逸恶 劳的思想。

2、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青少年培养的投入。 培养子女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 可早一点享福;或是把钱挪作它用,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 书,这样的家长在乡村并不少见。这样造成青少年无心学习,甚至也觉得本来就应如此。

3、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负面的、消极的方面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 影视、计算机及络的普及,给部分青少年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 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青少年注 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 在长期的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专家们认为社会方面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不 利影响的主要方面有:(1)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限制未成年人消费问题;(2)媒体宣 传上不适当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形成的影响问题;(3)未成年人走上不良道路后社会 该施以怎样教育;(4)未成年人遭受暴力侵害的法律支持及社会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值得 关注的问题。

二、表现特点

1、思想品德不高。 这些同学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 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 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有的同学甚至对 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表现为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 观。

2、心理健康不全 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 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各种资料表明,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多也更严重。

3、行为习惯不良 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 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 犯,小错不断。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 于三室一厅和吧;有的和街头流氓整天混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

4、学习成绩不佳 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记得有 “诗”是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 略见一斑。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 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三、教育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 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 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 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 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 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 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 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 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 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 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五篇:现代教育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综合

现代教育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培优、固优仍然是教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个班级、每所学校要出成绩、要有声誉总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判。这样一来,作为站在教育一线的老师的教育工作重点也自然而然就放在优等生和中等生身上,对于后进生往往是睁一眼闭一眼、任其自生自灭。

其实无论是对于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后进生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优等生,他们对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十分不利。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由最长的那块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板决定。同样,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是否优秀,并不是有优等生、尖子生决定,而是由哪些棘手的后进生决定。如果我们不能把木桶的短板加高,木桶就永远只能是“半瓶子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转变那些后进生,班级很可能仍旧是“马蜂窝”、学校仍是一团糟,更不必说什么出成绩、有声誉了。

因此,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有效的转变棘手的后进生,让管理、教育从棘手变为得心应手。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转变后进生呢?根据十年来的教育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综合

一、 深入了解、找出病源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老师应本着理解的原则,深入了解,摸清其犯错的原因和动机。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

第一、 由于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再加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另外留守儿童增多。由于我们这里是偏远的农村,穷山恶水,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到广东、浙江等外地打工,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除了家庭原因以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无比强大的接受能力,因此社会上的一些消极思想,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2 综合

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也给部分学生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学生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学生往不良的方向发展。

第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和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二、因人制宜

对症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老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做到“知彼知己”,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对于这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老师应当

3 综合

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因人制宜、对症施教。

第一、要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比如有些同学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又是管教少、溺爱多,以致有些人养成爱撒谎、爱逃课、沉溺于网吧等不良习惯。这些人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感化、用耐心去守候、用宽容心去包容。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二、要学会尊重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

4 综合

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比如,同样是违反纪律,我有意对班干部和优秀生的教育或处罚从重,而对后进生从轻,或多给他们留有余地和面子,让他们不会觉得你在偏袒班干部和优秀生,反而对他们的关爱会多一些,不过事后私底下要多做些思想工作,晓之于情理和利弊,而不是纵容他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如是说。

第三、捕捉闪光点,激发主动性

“天生我才必有用” 对于后进生老师不能“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骨头里挑肉”。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这就要求老师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有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的加以表扬,予以激励,才能对他们其正面的引导、激励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一线教师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个叫小顺的同学,他经常和

5 综合

男同学吵架、打架;女同学跳皮筋时捣乱;上课扰乱纪律;敢于顶撞老师,是个典型的后进生。但是,小顺同学搞厕所时非常积极 不怕脏、不怕苦。于是,我抓住这点对其进行及时表扬。对此,小顺十分高兴。还有一次,我偶然得知他在上学路上背着其他班的一位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学生上了医院。打铁要趁热,我马上买了一面锦旗(说是家长送的)再一次对其加以表扬,并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与其谈话、交流、沟通。慢慢的,小顺很少再调皮调捣蛋,告他状的同学也越来越少,学习成绩也在渐渐提高。

第四、优化课堂

激发兴趣

树立信心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如何让学生想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与自信心。又如,只要后进生在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在劳动中或其他方面有些突出表现,我就在班级适当夸大其词的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以进一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只要我们真诚关爱后进生,“投之以桃”的良苦用心,必然会收到“报之以李”的效果。

6 综合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三、优化环境

营造“精神家园”

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三申五令不准学生进入“两室三厅”;一方面,社会上不断的在距离学校50米、20米以内班网吧、游戏厅。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7 综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老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古有明言。今天的“教书育人”也是先育人再教书。对于后进生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调皮是学生的天性,对于调皮的学生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他们定格为坏学生作为老师应了解他们的内心,以爱心,耐心、宽容心来对待他们。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可能会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在中小学都是所谓的后进生。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8 综合

[参考文献] 1.《转变棘手学生的施教艺术》

杨志军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范才生、钟志贤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7。

3、《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

团结中心学校

李伦伟 湖南省桂阳县团结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15869840627

2010年9月25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危化品从业考题范文下一篇:十星级党员自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