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课件大纲

2022-07-14

第一篇:公文写作课件大纲

经销商培训课件大纲

主题:RGC品牌经销商公司化运用管理办法

RGC Brand distributor company of the use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主要目的:提高经销商对于区域运营管理的认知度,促进经销商对展厅建设与团队建设的发展进度。

课件大纲:前言

第一部分:21世纪陶瓷经销商运营思路

行业发展历程透析

区域运营理念&思路

案例分析(温州经销商的苦恼)

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

小结

第二部分:运营组织建设

什么是组织架构

为什么要组建运营团队

团队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团队组建必须注意的事项

如何组建运营团队

案例分析(温岭经销商团队组建前与后对比)

小结

第三部分: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概述

集权与分权管理办法

中式管理模式分析

美式管理模式分析

如何将中、美式管理有机、科学的结合并合适应用

案例分析(永康经销商的管理问题)

小结

第四部分:组织运营&绩效考核(KPI)

案例分析(湛江经销的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如何将组织能效性最大化

如何让团队管理更加轻松

管理者必须具备能力与态度

什么是绩效考核(KPI)

为什么要进行KPI

如何制定组织KPI制度

小结

授课时间:1天: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 共计时间:7小时。

第二篇:公文写作培训课件

公文写作培训课件内容摘录

1、什么是应用文应:应付生活用:用于实务

应用写作涉及到国家科学管理、企事业单位有效运作以及政党、政府、社团、人际之间交往等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社会中充当“信使”、“喉舌”、“桥梁”、“纽带”、“戒尺”、“准绳”等角色。

2、应用文与文艺作品的区别: 实用性、专用性、工具性、程式性、时效性。

3、应用文包括:法定公文、日用公文、信息文书、杂体文书。

法定公文的分类:行政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党内公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军队公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

4、行政公文的种类: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3种)

上行文:请示、报告

平行文:函、议案

下行文: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

泛行文:意见

江苏省电力公司公文处理办法南京供电公司公文处理办法(11种)

上行文:请示、报告

平行文:函

下行文:规定/办法、决定、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

泛行文:意见

5、行文规则的规范化:

一般不可越级行文(若遇特殊情况,需抄送);

不同级别的机关不可联合行文;

上行文不可多头主送,不可送给领导个人,且一般不可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公司各部门一般不得对外正式行文,可就具体业务工作对所属单位行文;

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之间只能使用平行文。

6、文件制发程序的科学化:

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会签、核稿、复核、登记、签发、缮印、用印、分发、立卷、归档

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承办、催办、归档。

7、公文格式的标准化

(一)公文的用纸大小:A4,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质量、白度、横向耐折度、不透明度、PH值

(二)公文的格式要素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秘密等级、保密期限和紧急程度

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

紧急程度:特急、急件;

紧急电报应当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发文机关标识:×××(单位名称)文件

—发文字号:×××〔2009〕23号

—签发人:发文单位的行政正职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标题:发文单位、事由、文种

—主送机关:是指对文件负责办理和答复的单位

—正文:略

—附件说明:空两格标注;有序号;不加书名号;位于印章之上

—成文日期:应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标注时数字要大写

—印章 :骑年盖月

—附件

—附注:直接标注;位于印章之下。

—主题词:以固定的词和词组表明文件,内容特征和类别的规范化表述。固定:《主题词表》

标引次序:类别词——类属词(由大到小):内容——文种(内容——形式)规范化:顶格;词数为3—5不超过5个; 词与词之间有间隔,但间隔里不加标点符号。

—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抄送单位:需要了解文件内容的单位

需要抄送的情况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领导机关之一行文时,需抄送另一机关;

越级行文时,需要抄送被越过的一级;

向下级机关发重要文件时,需同时抄送给上级机关。

抄送单位标注:开头空一格;按照从上级到下级到不相隶属机关的顺序;单位之间空格内需加逗号,最后加句号。

总结:公文的结构要素及分类

病例:

1、××人民政府决定

2、关于机构改革中有关问题的解释

3、×××单位关于招收退休退职职工子女就业,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社会稳定的通知

4、××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的通知

5、××县工商局、税务局关于发布“××县集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公文标题中常见的语法错误

例1:某部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生活待遇的通知

例2:某校关于进一步搞活校办集体企业有关政策的试行办法

例3:某公司关于请求解决„„„问题的请示

8、公文写作的规律性问题

一、主旨及立意之道

(一)主旨是什么(行文目的)公文的主旨是客观存在(需要)和主观认识统一的产物。符合:

党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上级机关的工作要求

各级单位之间需要传递的信息

本单位的中心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观判断 例:《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医药商品违法活动的通知》

(二) 对主旨的基本要求:

集中且鲜明(意多则乱文)

正确且深刻

要符合国家的法令、方针和当前政策取向

尤其是规章制度的制定

要表达上情:善于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

要体现下情:符合工作实际

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体现规律性和科学性

(三)主旨的提炼

如何“提炼”?

◆独辟蹊径,力求新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善于抓难点、特点、亮点

◆据材取意,重在归纳

一是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人。

一)、创造拴心留人环境引进人 二是用蓬勃的事业吸引人。

三是用真挚的情感留住人。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自学。

二)、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培育人 二是发挥阵地作用,开展集中培训。

三是加强合作交流,外出学习进修。

一是塑造企业文化,打造团队精神。

三)、建立凝心聚力机制激励人 二是实施温暖工程,凝聚员工力量。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员工干劲。

二、材料和详略之法对材料的要求▲真实 ▲新颖▲ 典型

材料之间要求▲不矛盾▲不重复▲不交叉▲不脱节

详略之法 :详略戒失宜(

1、重则详,轻则略。

2、新则详,旧则略。

3、未知详,已知略。

4、实则详,虚则略。)

如何做到虚实相生?

(1)用事实“说话”

①可以补充口粮;②便于养猪积肥;③可以种些蔬菜、满足农民的需要;④农民可以赚些零用钱;⑤可以恢复和发展菜园。 ——《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 (陈云)

(2)让数字“发言”

例:为了加大企业人才团队建设,公司规定,凡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的在职员工,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由公司承担,取得毕业证后,公司承担其70%的学费,并根据文凭等级给予本科每月200元、专科每月100元、中专每月60元的知识分子补贴。此举极大地调动了青年职工自学成才的积极性。到目前,已取得中专以上文凭的295人,正在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的127人。

三、结构和写作思路

基本结构样式

语言及表达技巧

一)准确

1 避免歧义

[例]与会者请于4月23日前来报到。

2 防止失当

李××在2005年9月间收受×××工程公司50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与×××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3 排除错漏

朴实

病例:在整个会议期间,天气睛好,风和日丽,群情激昂,歌声不绝,充分显示了会议圆满成功的气氛。……

三)精炼

1、任何可有可无的词、句、段落都应当从文中删除。

“为了保证我局今年的行政经费略有节余,各处、室各项经费的开支要严格执行局领导根据上级财务部门要求制定的,并经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修改如下:

“为了保证我局今年的行政经费略有节余,各处、室各项经费的开支要严格执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减少浪费”。

2、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四)得体

1、请示的写作

请示的特点分析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性质。(请求帮助是最根本的行文目的) 行文目的的期复性。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指示、批准,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做出明确批复。

行文时间的超前性。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上级作了批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 (不可先斩后奏)

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请示要求一文一请示。

××县邮政局关于增设中兴街邮政营业所的请示

××省邮政管理局:

中兴街地处我县西郊,驻街机关、工厂、学校较多,系单位和居民密集地带。但该处距县局约二公里,用户使用邮政很不方便。为缓解当地用邮困难状况,我局近年来定期组织流动服务组到该处服务,但由于没有固定局房,生产和生活诸多不便。且自2001年省有关部门公布我县为开放旅游区以来,当地邮政业务量激增,流动服务组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 为合理组织网点,扩大邮政服务,我局拟在中兴街设立邮政营业所一处,敬请核准增设。

附件:1.中兴街位置图

2.拟建局房平面图

二〇〇二年三月十日(印) 要点:请示的结构与写法

一)标 题

1 以“请示”作为公文标题的写法是错误的。

2 只有发文机关与文种的标题欠明确。

3 标题中一般不再采用“申请”、“请求”等词语。

二)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确定负责答复的上级机关为主送机关,另一个为抄送。

三)正文(三部分)

1)请示的缘由:

要注意理由是否充足,是否言之有据,是否时间紧迫。

2)请示事项:

这部分要求层次分明,由主到次,环环相扣。

3)请示要求:

请示正文的结尾,是向上级机关提出肯定性要求。一般用“当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转)”等请示用语。

(四)单位名称和日期

(五)附注“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2、通知的写作

在所有公文中,通知的使用范围最广,任何级别的组织机构都可运用,它的职能也最多。 通知的写作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通知适用于下列四种情况:

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通知可以用于发布规章。

通知还可以用于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

通知可以用于任免人员。

通知的特征

应用的广泛性:通知是公文中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大到国家级的党政机关,小到基层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发布通知。

较强的时效性: 通知是一种制发比较快捷、运用比较灵活的公文文种,它所办理的事项都有比较明确的时间限制,不得拖延。

职能的多样性:通知的职能最多,够不上发“决定”、“命令”等的事项可由通知承担。

对象的专指性:通知大多是专门针对特定机关和有关人员发的,因此专指性较强,不像通告、公告具有泛指性。

通知按照内容和作用来分:颁转性通知、事项性通知、任免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章)

二○○九年三月十八日

颁转性通知 包括发布、转发、批转性通知。

标题:发文机关+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文种

正文:写明所印发、批转、转发文件的目的和意义;

“要认真贯彻执行”、“望遵照执行”

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例《关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3、总结类文书的写作

总结是把某阶段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加以分析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评价而写成的带有结论性的书面材料。

总结的结构

总结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

(一)标题

第一种:按照公文标题的格式来写,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和总结种类组成,如:《××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

第二种:类同一般文章标题写法,概括表明总结的主要内容,但标题不出现“总结”字样。如:《我们是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的?》

第三种:采用正题和副题的双标题写法。正题概括总结内容,揭示中心、主旨,副题写明单位名称、时间文种等,如《保证质量薄利多销——迎宾楼菜馆2006年改进服务工作总结。

二)正文 总结正文一般写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基本情况概述。

总结的开头:简要地介绍总结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交代背景、环境、进程以及主要成绩和收获等。也可以说明总结的动机、目的及其必要性。目的是使人对总结对象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一种概括的印象。

2、做法、成绩与经验。

这是总结的重点部分,在具体写法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作出灵活安排——

1)有的总结把做法、成绩和经验合在一起写:或着重阐明成绩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取得的;或只写经验、体会,而把做法和成绩等融合在经验、体会的阐述中。

(2)有的总结则把做法、成绩和经验分开阐述,并视实际工作情况,有所侧重。

3、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也有些专门总结经验的总结,可以不涉及存在问题。

(三)落款

正文写完之后,一般要在右下方签署总结单位名称和日期。属个人总结则签署个人姓名。 总结的写作技巧

突出一个核心:经验

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次序问题。 二是分合问题。 三是详略问题。

熟悉六种结构(学会提炼和概括观点句)

一是“做法”式;(搞好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重点整治工作。)

二是“成绩+做法”式;(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从而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三是“做法+体会”式;(加强场所行业治安管理,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四是“成绩+做法+体会”式;(切实抓好员工队伍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五是“体会”式;(争分夺秒,抓住战机,是迅速破案的关键。)

六是“阶段”式。(妥善处理紧急治安事件,加强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

第三篇:2016新闻记者资格考试大纲剖析课件

2016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

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 2005 〕 552 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商品 货币

资本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人民民主政权 统一战线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相互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其目标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及其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及其总目标

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五化”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正确义利观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二)相关法律法规

宪法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隐私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合同

侵权责任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三、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供给与需求

自由经营与政府干预

资源配置

成本与收益

国内生产总值(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充分就业与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顺差和逆差

外汇与汇率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

欧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社会化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保障

《诗经》 《史记》 唐宋八大家 《红楼梦》 新文化运动 鲁迅

郭沫若

沈从文

茅盾

《荷马史诗》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

卡夫卡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定义的内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

(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一)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

(十二)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三)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四)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职业与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 年修订颁布)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章程(试行)》

(四)新闻工作者使用消息来源与避免利益冲突

消息源

明确的消息源

匿名消息源

权威消息源

付费的消息源 引语

尊重采访对象的合理要求

避免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带来的刑罚风险

有偿新闻

兼职与社会活动

新闻工作者的自媒体行为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国际在线 中国网络电视台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新媒体的概念和种类 广播电视节目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媒体融合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采访对象的选择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 开放型问题 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二、广播电视写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清晰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

三、广播电视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 直播导播 通联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情景再现

(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栏目编排思想 新闻编排技巧

四、广播电视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

五、广播电视报道类型及规范

案件报道

批评性报道

灾难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

死亡报道 暴力报道 年人报道规范

隐性采访

图片报道

报道中的禁用词

未成

第四篇:财经新闻写作课件

第一节 经济与经济新闻

经济的涵义

财经,财政、经济的合称。

财政,国家对资财的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活动。

经济,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由“经世济民”缩写而成,其意为治理国家,管理人民。 古对联:“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杜甫《上水遣怀》云:“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红楼梦》中贾政、薛宝钗等屡劝贾宝玉关心“仕途经济”的学问,“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古希腊经济学家色诺芬《经济论》中,“经济”是“家庭管理术”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赋予经济“谋生手段”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全过程。社会生产的全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统一体。在这四个环节中发生的全部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济新闻,就是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新闻。

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传媒所报道的经济新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商品交换,是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服务的。从内容上划分,主要有:

一、广告。

二、金融贸易的报道。如国内外市场行情、证券股票市场动向等等。

三、关于经济萧条、景气的报道。

四、关于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报道。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新闻报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产物,是为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报道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搞活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生产,方便人民生活。

第二节 经济新闻的历史回顾

一、 我国早期经济报道的简单回顾

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即有《威尼斯公报》。美国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704年4月24我国早期的近代报纸,大多是外国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创办的。英国商人肖瑞德·安日的《波士顿新闻信札》。

德鲁1845年在香港创办《德臣报》。1858年中国人伍廷芳(曾任清廷驻美国、秘鲁大使)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稍后中国资产阶级创办《新闻报》。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大量宣传军民大生产运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农业劳动模范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报纸、电台大量宣传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宣传党的经济政策、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人物,对推动全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左”倾路线影响下我国经济报道中的偏差

从1958---1977年,由于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中“左”的思想影响,经济宣传出现偏差,搞浮夸风、片面报道、贴政治标签等等,弊端突出,如:

1、违背实事求是精神,搞浮夸、冒进,助长了经济建设中的浮夸风。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唯心主义观点。1958年8月20日《没有“母鸡”也能生“小鸡”》等等。

2、贴政治标签,宣传政治可以冲击其他,否定经济工作规律和经济宣传的特征,扼杀经济宣传工作。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报道出现的新变化

(一)、经济新闻的传播网络基本形成。各种经济类报纸,以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问题、经济知识、经济理论为报道内容,为推动我国的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互联网的经济新闻更加迅猛发展。

(二)、经济新闻的报道面不断拓宽。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人们的经济生产活动、经济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反映人们的吃、穿、住、用,报道的视角从过去的单一报道先进典型人物,转向报道普通人物、关心普通人的生活,注意普通人的心态,反映普通人的要求。

(三)、经济新闻的报道内容不断深化。

第一,既注意报道热点问题,又注意关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的冷僻问题。

第二,注意从理性方面进行突破,经济报道的理论色彩增强了。

(四)、经济新闻的报道形式更为活泼多样。除了原有的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以外,大量出现对话报道、主体报道、参与式报道、新闻评点等等崭新的报道形式。

第一节 经济新闻的特点

一、较强的政策性

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

二、较强的业务性

涉及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术语、专用名词、成本核算、经济效益、产值、利润等等内容,经济新闻故有较强的业务性。

三、较强的保密性

对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口计划、新技术、新工艺不到时候不宜报道。外贸的进口计划、出口库存情况、我国与外商的成交价格、外销产品的质量问题、敏感问题(如劳改产品出口问题),重要的军工生产情况、名贵中药秘方等等信息都不宜泄密。

第二节 经济新闻的功能

一、 传达经济政令

传达经济政令具有的优势: 1.权威性。 2.及时性。 3.广泛性。

二、传递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包括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经济法规、经济管理状况和经济理论研究动向,还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及规划状况、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心理及习惯等等。

三、监督经济行为

经济新闻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经济信息,而且可以对经济工作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对各类经济行为进行评判,以激励先进,批评后进,指导经济工作。

(一)披露经济工作中的失误,揭露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正之风。如2000年3月2日《广州日报》刊登葛洲坝三峡实业公司总经理戴兰生花7亿元买回的洋设备竟然是洋破烂。黄光裕案、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案,等等等等等。

(二)反映人民群众对各项经济决策的讨论与参与。如关于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的讨论文章、爱情、婚姻与房子、车子问题,经济建设与教育关系问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

长王平说“不应该鼓励农村孩子去上大学”)等等等等。其特点: 1.公开性。 2.广泛性。 3.及时性。

四、传播经济知识

1.从事经济活动的业务知识。如工农业生产知识、商品知识、经济政策与法规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等。

2.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知识。

五、指导经济生活

1.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指导。 2.在资源开发上进行指导。

3.在经营方法和消费方式上进行指导。

第三节 经济新闻的种类

一、政策性经济新闻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对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新部署、新决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

(二)各级干部群众在执行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情况和涌现的新典型。

(三)各地、各单位在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成果。

(四)各地在开展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带政策倾向性的问题和现象。

二、信息型经济新闻

(一)预测性信息新闻。主要报道经济发展的趋势、趋向、前景,内容包括产值增减比例、发展速度、市场供求、成本利率、物价指数,等等。股市指数。

(二)动态信息新闻。

(三)反馈信息新闻。如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广大人民群众对房价的满意度等等情况的反馈等等。

三、服务型经济新闻

按服务范围划分,生产服务性、生活服务性、知识服务性经济新闻。 服务性经济新闻与一般性经济新闻不同点:

1. 服务对象不同。所有人;经济机构、经济人。

2. 传播目的不同。传播一般经济信息;为经济部门或经济人士进行经济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3. 报道形式不同。消息;文章、专稿、资料介绍、商品评介等等。

四、人物型经济新闻

1.人物活动型新闻。 2.人物事迹型新闻。 3.人物言论型新闻。

五、自然现象型经济新闻

1.天气与海洋情况报告。

2.暴风雨、暴风雪、飓风、龙卷风、沙尘暴、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涝灾害、旱灾、火灾等等自然灾害的报道。禽流感、狗流感、猪流感等等。

3有重大价值的经济珍闻。如发现巨型的石油、天然气、黄金、稀土、钽、钼、钨、铂金、金刚石、石墨、煤、铁矿藏等等等等。还有一米长的黄瓜、龙荔、桃梨(已经有梨苹果)、犀马或马犀、狮虎或虎狮、羊马(已经有骡马)羊鹿(山羊与梅花鹿交配)等等等等。

前些年,人们对经济新闻普遍觉得有“三难”:

一是难写。以前认为经济新闻就是工农业生产报道。工业报道习惯于唱“首季开门红,二季双过半,三季战高温,四季满堂红”,农业要么唱“四季歌”,报道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要么是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年年老调重弹,令人生厌,难于写好。 二是难懂。不少经济新闻,对生产过程介绍详尽技术名词充斥全篇,又缺乏必要的解释,令人难于明白。

三是难记。内容缺乏接近性,写得又呆板乏味,数字繁多,受众不感兴趣,难于留下深刻印象。

以前读者比较喜欢的新闻排前的是国际新闻、先进人物报道、国内政治新闻。

以前经济新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报道面窄。多从生产角度报道。

二、角度单一。多从领导角度报道。

三、写法呆板。习惯于按“事件起因——提高认识——采取措施——获得效果”这一固定程序和框框套写。

四、干瘪枯燥。缺乏生动有趣的具体情节和充足的事实,全篇充满高度概括的结论性语言,令人难以捉摸。

第一节 从广阔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选取报道材料

从广阔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选取报道题材,拓宽经济新闻的报道领域,丰富其报道内容,

这是“医治”经济新闻报道面窄这一“病症”的良方,也是增加经济新闻的接近性和可读性的重要措施。

新闻题材,是新闻报道写作表现的对象或采写的内容。确定新闻题材,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前提和开端。——《新闻学大辞典》

新闻题材的重要性:

一、直接决定记者的采访内容及采访方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记者是在确定新闻题材后才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工作的;而采访什么、采访谁、用什么方法采访,都需根据挖掘与表现新闻题材和材料来决定。

二、是进行新闻报道与写作的依据和“物质基础”。

三、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重要性程度和新闻价值量的大小。

经济新闻的报道题材所包括的内容:

一、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部门所开展的各类有价值的业务活动。

二、党和政府新近颁布的各项经济政策。

三、各级党政部门围绕着经济建设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经济领域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气象。

五、各地经济工作部门和单位搞活经济工作的新经验、新措施。

六、群众的经济生活。

七、边缘经济新闻。“结合部”经济新闻。如梁洛施和李泽楷的分手新闻、郭晶晶和霍启刚、梁锦松和伏明霞、美女争先恐后当应聘为亿万富翁生子等等。

八、经济信息。狭义的经济信息,指新近出现的经济情报、经济行情、经济动向。

第二节 精心提炼报道主题

一、提炼主题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

1.是否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否符合四项基本原则。

2.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是否符合被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

(二)、集中。

(三)、新颖。

1.具有时代精神的主题。50年代的时代精神是忘我劳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60年代是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80年代是献身“四化”,振兴中华。等等。

2.能够体现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的主题。

3.能够解答人们心中疑惑、扣住热点问题的主题。

4.能够指导人们工作实际、推动工作开展的主题。

二、提炼主题的方法

(一)、从全局的需要着眼,分析报道对象的世纪内涵,寻求既能体现时代精神、解决

四、对新闻报道的可接受性和接近性有着重要影响。

实际需要,又能反映典型面貌的思想、观点或精神,作为报道的主题。——宏观分析法。

(二)、将所要报道的典型单位、典型人物的材料、事迹,与同类的单位,人物进行比较,与它们过去的情况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异和特色,发现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从而形成新的主题。——微观分析法。

(三)、步步深入分析 事实,多面透视,抓住新闻事实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作为主题。——筛选法。

三、经济新闻主题的表现方法

(一)、以小见大,抓住一个典型事件或典型人物,表现重大主题。

1、所选取题材(事件、人物)必须具备典型性,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

2、题材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与时代精神,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容易使受众产生联想和升华。

(二)、精心选材,用生动、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

(三)、巧用议论或抒情,使经济报道的主题得到揭示、升华。

(四)、进行理性概括,使经济新闻的主题更为深刻地揭示出来。

第三节 认真选择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就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一、选择新闻角度的意义

(一)、显现新闻的意义,凸显新闻价值。

(二)、另辟报道蹊径,避免角度重复。

(三)、化腐朽为新颖,变旧闻为新闻。

二、新闻角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选题角度。

即记者选择新闻题材时所采取的角度。

(二)、采访角度。 指记者采访新闻素材时所选取的方法、途径。

1、接触事实的角度;

2、观察事实的角度;

3、解剖事实的角度;

4、截选事实的角度。

(三)、立意角度。

即记者在提炼和确定报道的主题时所选择的角度。

(四)、表现角度。

即记者运用新闻素材表现主题以及谋篇布局构思全篇时所选取的角度。选用哪些新闻素材来表现主题、如何把报道引入正题、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材料、如何写好报道的

开头和结尾,等等。

三、怎样选择最佳角度

(一)、选择有时代感的角度。

(二)、选择新颖的角度。如《野山羊来到老西沟》——《人民日报》1980/3/12.

(三)、选择小角度。如《华西农民学外语》、《二连浩特“手语市场”》。

(四)、选择有群众观点的角度,即注意多从群众角度报道新闻事实。

第四节 注意写人的活动

一、人的活动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

(一)、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

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之中,何人是新闻事实的主体。

(二)、人的活动最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是新闻报道诸素材中最活跃的的素材。

(三)、人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故事性,是经济新闻的激活素。

二、着力刻画经济活动中的人物

(一)、把人的活动与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经济工作进程结合起来写,力求做到既见政策又见人或既见经济工作进程又见人。

(二)、注意刻画经济活动中人的情感和精神风貌。如《农民日报》的获奖新闻《爱集体 顾大局 得表扬;损集体 顾自己 受批评》反映农民承包土地过程中的不同思想认识和做法;前国务副总理李岚清退休后到小店应聘打工遭拒;上世纪日本前女教育相和田圣子大学毕业后当酒店清洁工的真实故事。

(三)、从写一般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生活入笔,通过交代人的活动过程,阐明某一经济成就或某一经济理论问题。如《三舅还帐》等等。

第五节 着力写好现场

曾经两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尔迈·莫林指出:“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一、现场在经济新闻中的地位

(一)、现场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具体场景和环境,新闻“六要素”中的“何地”、“何事”与之密不可分。如《长江上游仍在砍树》( 新华社1998年8月19日 熊小立、黎大东)。

(二)、新闻现场所展现的事物,既有场景、摆设等静物,又有人的活动、人的语言等有动感的事物。如《经济日报》1998年4月16日的《黄河断流万里探源》。

(三)、适当写现场,可使经济新闻改变仅仅靠叙述手法表达新闻事实的状况,增加一些描写性成分,有助于把经济新闻写活。如《新疆日报》记者张晓艳采写的《塔河还

能流多远》。

二、经济新闻写现场的方法

(一)、对经济活动现场的场景、气氛进行简要勾勒,写出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特定环境。如《天津日报》1983年8月16日消息《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二)对经济活动现场中人物的活动、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绘,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如《经济日报》1994年7月4日的《粮乡农民的喜悦》。

(三)对经济活动现场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细节进行简单交代,增强经济新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新华社1997年5月30日《夏收何必搞仪式 小麦未熟遭“剃头”》。

第六节 科学运用数字

经济新闻由于报道的是经济工作,离不开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而经济工作中的指标、效益、速度、质量等指数,常常通过数字才能做准确的反映。(可跟诗歌等文艺作品里面的数字比较,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入宫十六今六十”等等)

一、数字的功能

1、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的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实的发展状况,说明报道的主题。如2000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登《信息产业:广东工业第一大支柱》。

2、作为辅助性背景材料,解答新闻中的疑难问题,说明新闻事物的特征,或对新闻中所涉及的学术名称、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如《长江日报》《我省“燎原工程”显示不寻常活力》。

3、对新闻事物的性质、地位进行判定,确定新闻事物的质。

二、经济新闻中数字的种类

(一)、绝对数: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定时期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数值。

(二)、相对数:即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数之比。

经济新闻中常用的相对数有:

1、计划完成情况的相对数: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之比。

2、结构相对数:同一新闻事物内各部分的数量与全部数量之比。

3、动态相对数:发报道时的最新数值与原基数之比。

4、横向对比数:甲地某一经济现象的数值与乙地某一经济现象数值之比。

(三)、平均数:社会经济现象总值与人数或亩数等单位总量之比,表示一般水平的平均值。

三、怎样用好数字

(一)、使用数字要优化,要选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说明主题。

(二)、使用数字要科学。

1、真实,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和生活实际,不能失实。如“大跃进”时期的假大空数据等等。

2、使用的比例单位要科学,不闹笑话。如不能用“降低了××倍”或“减少了××倍”,要严格区分“增倍”和“翻番”的涵义,不能滥用。如《中国青年报》1984年11月11日刊登的一篇通讯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大胆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产值翻了27番。”假如该厂你按生产总值只有1000元,翻27番就是1342亿元,而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才4972亿元。显然,作者是把27倍当成27番了。

(三)、使用数字要准确。如《广州日报》1998年9月10日刊登的《抗洪减少了多少损失》中说“据了解此次长江、松花江防洪工程使200多座县级以上城市免遭水淹,减淹面积达2710万平方公里,保护了2234万人的生命财产免遭损失。”

(四)、运用数字要通俗。要借助物化、比喻、联系、推论等多种手法,把数字表达得简明、通俗、生动、形象。

1、运用比喻法,使数字形象化。如“从1971年至1979年全国累计少生5600万人,相当于目前广东省的人口”。今年两会代表说:“每年公款喝酒喝掉一个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最泞处有5米多。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2、运用比较法,使数字所包含的意义更为明确。 1)、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以显示其差别。 2)、把同一事物的现在与过去比较,一显示其变化。

3、运用分解法,把大数字化小,使之与受众更为接近。

4、运用综合法,使小数字变大,以便引人注目。

5、运用衬托法,使使之所包含的意义更为鲜明,更好地说明新闻事实。

6、运用比拟法,使被报道的事物更为形象具体。如哥伦比亚《时代报》1999年10月1日报道《今逢华诞的巨人》:“在亚洲危机中,邻国得了肺炎,而中国仅打了几个喷嚏。”

第四章 经济信息写作

第一节经济消息写作概况

一篇经济消息通常由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主体、新闻结尾等部分构成。

一、经济消息标题

经济消息标题,就是经济消息的题目,它是经济消息内容的形象概括。

(一)、经济消息标题的常见形式不外乎单行题和多行题。

昔日“穷过渡” 今天迎“熊猫”(引题、肩题、眉题) 大寨建成“电视村”(主标题)

成都电信局花钱“买批评”(主标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信服务

工作进行批评监督

(副题)

长期看好中期偏淡 个股炒作渐趋活跃

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 (引题)(虚) 爱吃瘦肉者,请你多付钱 (主标题)(虚实皆可) 本省十几个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副题)(实)

我国出现第一家新型集团式企业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

唱出改革的好戏

缴纳利润占整个特区企业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二)、制作经济消息标题要遵守的最基本原则:

1、贴切传神。要从经济消息中“抽筋取髓”,令读者望题而知文意。

2、具体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

3、简练生动。

二、经济消息头

经济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新华社上海8月18日电”之类的字样,这就是经济消息头。

经济消息头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

(一)、“讯”:主要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经济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得的本埠经济消息,一般都标明“本报讯”。

(二)“电”: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经济新闻报道。

三、经济消息导语

经济消息导语是经济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紧接在经济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经济新闻事实或依托经济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一)、经济消息导语担负着三项使命:

1、以省俭的笔墨反映出经济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此经济消息主要传递的是何经济信息。

2、一语定意,为整篇经济消息报道定下基调。

3、吸引读者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经济消息导语在写法上虽有千变万化,但是也有一些公认的基本要求与准

(双主标题)

则。

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经济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

2、要抓住经济新闻事件的核心和精华,突出经济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突出个性,摆脱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

3、突出最新的经济消息内容和最新的经济消息时间要素。 1)、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提供新的经济信息;在经济新闻导语中要突出最新鲜的经济事实。

2)、讲究经济新闻报道时效,在经济新闻导语中突出最新的时间要素。

4、要清晰、简明、生动。

5、要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经济新闻的其余部分。

四、经济消息躯干

(一)、经济消息的精华一般浓缩在导语之中,其躯干部分往往是导语的进一步充实和展开。作用:

1、解释和深化经济消息导语。对于经济消息导语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经济新闻背景材料,使读者对于经济新闻事件有更清楚、更具体的了解。

2、补充新的经济事实。使新闻六要素得以完备,以便读者对于经济新闻报道的主题和经济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二)、在进行经济新闻躯干部分写作时需注意的问题:

1、围绕一个主题取材。

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使读者对经济新闻人物和事件有较为完整而真切的了解。

3、叙述生动,行文有波澜,保持读者的兴趣。 1)、经济新闻报道要生动,往往离不开经济新闻细节,而经济新闻细节往往是在经济新闻躯干部分展开的。这有助于经济新闻报道增添对读者的吸引力。 2)、经济新闻躯干比导语长,回旋余地较大。可以从不同角度方位层面去报道,远观近察,写出经济事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给人丰富、充实之感。 3)、可以采用叙述、描写、引用等等多种表现手法并举的方法使经济新闻产生更生动活泼的效果。

4)、要吸引读者保持兴趣,除了注意叙述生动之外,还要注意顺应读者的阅读心理,不要避开读者急切想知道的的内容去节外生枝,谈一些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之事。

4、层次段落要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

表述时,一定要注意材料安排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有讲究,力求条分缕析,环环紧扣,不能凌乱重叠。

五、经济消息结尾

(一)、经济消息结尾的作用

好的结尾可以卒章见义,点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题。还可以使经济新闻结构完整,增强读者记忆。

(二)、经济消息结尾的常见方式

1、自然结尾法 不添结尾段

2、拾遗补缺法 补充新闻导语、躯干未提及的新闻要素或背景材料

3、卒章见义法 画龙点睛,总括全篇,突出主旨

4、别开生面法 别出一层,补充题蕴

(三)、经济消息结尾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结尾是经济消息的组成部分,要紧扣主题,使其为表现和深化主题服务。

2、要以叙事为主,切记空泛。

3、宜顺势而行。不草率收尾,也不戛然而止。

4、力求简洁、不重复。

5、要令人留恋,或取豹尾之势,遒劲有力,给人较为强烈的印象;或取撞钟之意,余音绕梁,能使人掩卷沉思。

第二节政策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宣传党的经济政策,是经济报道的一项带根本性的任务

二、政策性经济消息类型

(一)、政策性经济消息以反映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为报道对象,其特点是政策性强、指导性强。包括:

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2、各级党政部门和劳动群众在执行党和国家经济领域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涌现的新典型。

3、反映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成绩、成果。

4、反映在执行经济政策过程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和不良倾向。

(二)、随着一项新的经济政策的发布、贯彻和发展完善,与之同步的新闻媒介的政策报道、宣传业表现为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整体。

1、发布性的经济政策消息

2、解释性政策消息

3、兑现性政策消息

4、经验性政策消息

5、引导性政策消息

6、验证性政策消息

三、在经济政策宣传和政策性经济消息的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经济政策的宣传不能只满足于政策条文的传达解释,更要因地制宜的具体化、形象化,把经济政策的精神解释清楚。

(二)、要与当时当地的群众思想脉搏挂起钩来。

(三)、把经济政策的宣传、报道与群众的经济生活挂起钩来。

(四)、经济政策的宣传、报道决不仅是个编辑技巧问题,只有认真研究经济态势、走向,以及读者心态变化,才能采写出吸引人的佳作来。

第三节信息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信息性经济消息概况

信息性经济消息的报道内容,主要是商品信息,即传播商品生产、供应,销售、需求、消费等等各个环节中的价格、数量、品种、质量、余缺等等方面的信息。

二、信息性经济消息的分类

(一)、政策信息。

(二)、价格信息。

(三)、市场规模信息。

(四)、资源信息。

(五)、销售信息。

(六)、新产品信息。

(七)、预测信息。

(八)、需求信息。

三、在信息性经济消息的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投其所需,实用第一。

(二)、为时而作,及时迅速。

(三)、具体实在,准确可靠。

(四)、字无虚发,简要明了。

第四节解释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解释性经济消息概况

解释性经济消息,即运用有关背景事实来补充和解释经济新闻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揭示它的实质、意义的一种报道形式。

这种消息形式与新闻评论或述评新闻的区别:它是站在当前,回顾过去,仍然必须遵循用事实说话——发表无形意见的原则,来说明“为什么”和体现“怎么样”这两个要素,而新闻评论由作者运用议论手法,甚至引经据典,对新闻事实加以解释、述评。

二、解释性经济消息的写作特点

三、在解释性经济消息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一般来说,解释性经济消息大都属于二次报道、连续报道,纯经济消息报道在前,解释性报道在后。

(二)解释性经济消息的价值,突出的体现在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及丰富的知识性上。

(三)、解释性经济消息必须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解释。

第五节预测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预测性经济消息概况

预测性经济消息,就是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建设实践中带普遍意义的新动向、新情况、新课题,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从理论上进行全局性、前瞻性、深层次的科学论证、解释、分析和探索,从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活动或某个经济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有根有据的推测和判断的一种经济报道形式。

这类报道应包括三要素:

1、

2、

3、

二、预测性经济消息写作的主要特征

预测性经济消息,不只简单的讲一些事实,而是正确的从事物的总体和相互联系上反映了事物的变化,显现出一条新闻事实出现的轨迹,为读者提供事物变化的纵深信息。

写作要求有:

1、

2、

3、

4、

三、预测性经济消息的分类

(一)、结论性的预测。

(二)、探讨式的预测。

(三)、提醒式的预测。

(四)、咨询式的预测。

(五)、建议式的预测。

(六)、选择式的预测。

按照预测对象的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

1、宏观性经济预测信息

2、中观性经济预测信息

3、微观性经济预测信息

四、在预测性经济消息的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鲜明的提出问题。 就事论事。

表现手法灵活多变。 有深度。 过去和现实情况的概括; 对未来的分析和预测;

提出实现未来所需的条件或可行措施。

(一)、预测性经济消息对经济实践具有依赖性。

(二)、预测性经济消息不但注重对社会经济现象本身发展前景的思考,而且十分注重关于未来发展的条件、环境以及发展可行性的分析,强调发展过程中环境和发展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

(三)、预测性经济消息并不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或者神秘主义的预言。 第五章 经济通讯写作

第五篇: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考核说明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CAI课件理论知识,使用 Authorware 7.0、 PowerPoint 200

3、 Flash MX 200

4、FrontPage 2003这4种软件制作多媒体CAI课件的方法与技巧。

现将有关考核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电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课程采用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依据教材主要内容组织考核,所使用的教材为《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基础教程》,方其桂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

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作业、课程实验及上网学习三部分组成。

a.课程作业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文字教材知识点布置相关的内容,给出5次作业,由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征订和发行。完成这5次作业将是获得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60%。

b.实验要求完成统一布置的实验项目,每一次实验成绩按100分计算,总成绩取平均,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30%。要求学生保存好每一次的实验报告以备检查。

c.每生每门课程每月登陆“福建电大在线”及“分校电大在线”学习时间不少于2.5小时。成绩占形考成绩的10%。

平时作业、课程实验及上网学习的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并分别以60%、30%、10%的比例记入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

(六)终结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听课及上机练习,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般方法和特点;初步掌握掌握最实用的课件制作技术,快速制作出适合自己课堂使用的多媒体CAI课件的能力。

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1)了解部分

主要指书中一些概述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根据这些内容简单地回答问题。 (1)理解部分

主要指每一章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能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并能利用这些概念解决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开发中的一些问题。

(2)掌握部分

主要指每章介绍的Authorware 7.0、 PowerPoint 200

3、 Flash MX 200

4、FrontPage 2003这4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书中介绍的工具开发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2.组卷原则

(1)依据“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主教材的内容及考核说明,按照“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命题,了解占10%,理解占30%,掌握占60%。

(2)试题覆盖面广,并突出重点。

(3)在教学内容范围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试题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题和应用题等题型。 4.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答题时限120分钟。

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1章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概述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CAI课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原则和环境。

考核重点与难点 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环境

第2章 获取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素材 22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CAI课件的各种方法,并且能够对收集的文字、图像、声音及视频等课件素材进行编辑和加工。

考核重点与难点

文字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视频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第3章 使用Authorware 7.0制作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Authorware 7.0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并掌握在课件中添加各种媒体素材的方法。了解并掌握运动图标、交互图标、框架图标和判断图标的使用方法,能够将其熟练运用到课件制作中。

考核重点与难点

Authorware 7.0的基本操作 在课件中添加文本和图像 在课件中添加图形

在课件中添加声音和视频 使用运动图标 使用交互图标 使用框架图标 使用判断图标

第4章 使用PowerPoint 2003制作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PowerPoint 2003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并掌握在课件中添加各种媒体素材的方法。

考核重点与难点

PowerPoint 2003的视图种类 制作课件的基本步骤 编辑幻灯片

在课件中添加图形

第5章 使用FrontPage 2003制作网页型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美化课件,以及在幻灯片中设置对象动画效果的具体方法,并能够对做好的课件进行打包操作。

考核重点与难点

使用模板调整课件外观 给课件配色

给对象添加动画效果

设置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效果 将课件打包为CD

第6章 使用Flash MX 2004制作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Flash MX 2004的工作界面和操作,并掌握在课件中添加各种媒体素材的方法。应了解使用Flash MX 2004制作不同类型课件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Flash MX 2004的视频设置、UI组件设置及教本语言编写等操作步骤。

考核重点与难点 动画制作相关知识 文件操作的方法 课件制作的流程

在课件中添加文字和图形 在课件中添加图像和声音 制作视频播放类课件 制作测试类课件 制作程序脚本类课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应下一篇:岗位廉政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