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

2022-09-10

第一篇: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

关于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

(1) 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辨证关系

西南师大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即:精读课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这是从语文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划分的。 三种课文的相互联系及教学定位:“精读课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获悉文本传递的信息。教学策略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教”字,侧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批读课文”的课型定位为“精读课文。它是在“精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学会读书,学生独自边读边做注解地理解课文。教学策略上是以课文批注语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扶”字,侧重让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形成的阅读能力、习得的阅读方法、养成的阅读习惯尝试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自主阅读,既让老师慢慢放手,也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略读课文”则是在“精读课文”与“批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教学策略上以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放”字,放手让学生自主独立阅读,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紧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力、方法、习惯等),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或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这样学生阅读经历了一个由“教”到“扶”、由“扶”到“放”的过程,达到一个“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教学境界。 (3)关于批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在五册的基础上,批读课文的关注点有扩展和提升。 ⑴正确认识批读的侧重点

每篇课文的批注内容既有侧重,又把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体现精读课文中的某一个读写知识、学习方法、人文情思,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批准内容,试着自己阅读学习体会,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悟到的表达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阅读能力。这些批注都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的特点,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乐学语文。 [2] 正确认识“文中批读语” 的特点和作用

批读课文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旁批方式呈现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语言形式上看,大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说出读书的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相互交流。这类提示语,只说出在哪些方面有心得和发现,至于心得和发现的具体内容则有意藏而不露,为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们的讨论发言预留了活动空间。

另一部分提示语,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表示要和学习伙伴共同讨论。这类提示语,提出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可能存在的,而且对于领会课文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都有思考的价值。

还有一些提示语,从学生理解和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表达了学生阅读中的欣喜心情。这类提示语,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激发阅读的兴趣。

从内容上看,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有的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教学中运用“文中批读语” 的设想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所教课文中设置提示语的意图,充分认识提示语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使之在实现教学目标中切实发挥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要保持提示语原有的学习伙伴对话口吻,不要变成一般的教师提问。教师应当以亲切的语气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可以说:“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大概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吧。我相信,经过思考你肯定找到答案了,说说你的看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好吗?”“有位同学说:‘读到这里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们看到的情景会更加美丽。现在就请某某同学给大家描述一番他看到的情景!”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应当适当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发言,使他们得到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要以提示语为基础,适当扩展,形成综合性的语文训练活动。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提批读语”,还应当在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方面发挥提示语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批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师版语文编委张祝升说: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批读文”就是精读课文,并不是什么介于精读课文与阅读课文之间的某一类型课文。既然是精读课文,那么就要当作讲读课文来上,既要抓好语文的基础教学,又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文关怀。批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旁边的批注学习、理解课文。要注意的,批注是一种学习方法。

一、批注利用得好。

正文的旁边有编者设计的旁批,执教者充分地运用了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课文时,起到辅助的作用,就是“扶一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试着写一下体会,这就是“放一下”。

二、学生自学、检查、展示这一环做得好。

教师启发学生勾画出文本中的好词佳句,并有针对性地试着运用。当然,个别学生没有什么批注,不要勉为其难。

三、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方面做得好。

精读课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认知的能力,形成“不动笔墨不算读书”的读书理念。

批读文“教学的模式”: 第一个环节:提示批注助学 第二个环节:自读、勾画

第三个环节: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板书 第四个环节:举一反三

语文教师根据本方法去教学课文,去提升,去挖掘教材,实现通过批读,读懂课文。

(2)关于略读课文教学

方法:粗知文章大意 独立阅读思考

解读: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但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精读课文里有略读,略读课文里有精读。不能一概而论。教师要灵活地、创新地处理。课文中的生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并积累下来。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把这些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第二篇:关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区别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的编排占据主体地位。就其涵盖的内容而言,包含了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范围十分广泛,知识含量极高,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由此可见,精读课文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它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篇幅而言,略读课文在小学中段所占比例较小,但到了高段则是二分之一。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同样不可忽视。下面我就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谈谈区别。

精读。特级教师林润生是这样说的:"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经历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自悟与交流,思考与想象,课文阅读与资料收集利用,感知内容与领悟感情,理解与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以此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阅读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应采取读几遍的方法。如,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一读,读对读通,口诵新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

略读教学不等于略学。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要敢于放手,不要将课文"嚼"得过烂再"喂"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严的要求,我们要注意讲读与自读的知识迁移与能力训练的衔接,完成"教"向"学"的过渡转化,还要加以充分恰当的引导和适度的调控,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里所说的"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 总之,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紧扣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协调好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整体感悟和重点探究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略读课文首先是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如叶老所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我们应该把"略读"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以求最大限度地扩张课堂,拓展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文应体现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学时间少于精读课文。所以,教学重点必须高度集中,无关重点的内容应坚决舍弃。不忍割爱,贪多求全,不仅有悖略读课文的定位,而且因教学时间短,必然“伤其十指”,降低教学效益。以我校宋军平教师执教的《永生的眼睛》(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中提取的教学框架。据此,我粗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采用以下策略:

1.从原点出发回到原点,首尾呼应

宋老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从课题“永生的眼睛”出发,那么“永生”是什么意义呢?“眼睛”能够永生吗?质疑课题,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兴趣,初读课文后,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永生的眼睛”?当学习完课文后,再次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回归到课题升华主题。这样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显得整体感强,很有紧凑性。

2.还阅读以本色

在课堂上,宋老师的课堂策略就是不断的深入的读,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的课文的阅读,更需我们“精心”的设计!以读导学,以读促悟,“读出你的心情!”“读出你的体会!”“读出你的骄傲!”“读出这位父亲的平静!”这样的导语反复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在这样的要求和引导下慢慢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受到感染和熏陶!课堂上宋老师注重营造一种气氛,她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读,使其读得有声有色。

3.显略读课堂与本色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具体学文过程中,宋老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文章主体部分,抓住主人公琳达态度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很自然地引出父亲的话,并以此作为重点句子进行感悟、交流、品析。课前宋老师进行情景创设,让孩子们闭目感受盲童世界的黑暗,并让孩子们想象,假如你就是盲童,你现在能看见这美丽的世界吗?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情感熏陶的同时,也进行了语言的训练。同时抓住温迪对捐献眼睛角膜的态度,折射出父亲对后代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父亲所留下的更是一种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从而达到了理解“永生”的含义。

4.突破重难点关注学法迁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可见,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略读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关注学法的指导与迁移那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5.注重课外延伸,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得到了体现。 这篇课文已经让人感动,但课外延伸的部分更让人潸然泪下。课文学完之后,宋老师又拓展了这个故事的结局,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他们的感受,除了对温迪不幸遭遇的同情外,更多的是对温迪和琳达的敬佩之情。“情到深处自然流”,此刻,温老师水到渠成地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这样既是读、写结合的语言训练,也是学生对文章最后的总结与感受。这样,让“永生”上升到了另一个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最想传达给学生的东西———爱的传递,这个教学目标是显而易见达到了。

第四篇:根据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根据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有的放矢,松驰有度”,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读书、思考、笔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值得大家借鉴学习的。接着是来自平桥小学的吴晓敏老师,福溪小学的葛爱萍老师作经验交流。吴晓敏老师给与会老师带来的是《略读,并不简单》,她从略读教学存在的误区、自己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以及教学时应做到那几点这四方面进行了阐述。葛爱萍老师给带来的是《略读课文的“精”“略”取舍》,她以《狮子和鹿》为例从略读教学中“略”的处理和略读教学中“精”的处理这几方面入手,说明了略读教学略的是教师教的形式,不能略的是学生学的实质。 最后县教研室张振尧老师以《全面借鉴研究成果 努力探索略读教学》为题作总结发言。他从吸取多方经验教出略读的特点和创新多样教法,

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效果明显,充分发挥了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推进了我县小学语文“略读”教学专题研究的深度。

第五篇: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闽侯县荆溪光明小学 陈秀辉

【摘要】本文依据略读课文实际的课堂教学,探寻用好略读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略去“精雕细琢”

二、略去“面面俱到”

三、紧扣单元重点,用好“阅读提示”。

四、课外拓展补充,巩固学法、写法。

【关键词】精雕细琢 面面俱到 单元重点 阅读提示 课外拓展 只要我们认真翻阅小学语文教材,就会发现一个规律:略读课文都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教材编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教师应通过前面精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把习得的学习方法应用到略读课文中去。略读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提高语文能力的机会。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把略读课文当做精读课文来教学,精雕细琢、面面俱到地指导学习,失去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反之,有的教师又矫枉过正,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忽略”教学,课堂上一带而过。因为略读课文不作为质量检测的内容,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忽略略读课文教学的教师占大多数。

人教版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就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的比例逐年提高,由此可见,略读课文教学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探寻更加扎实、有效的方法,用好略读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一、略去“精雕细琢

略读课文应该重在方法的指导,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代言”课堂,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

一位教师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中,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师: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略读课文。请翻开语文书第31页,读读课文上方的阅读提示。

生自由读。

师:出示自学要求:

1、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作者对童年生活不能忘怀?

2、说说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带着两个思考题,请同学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用你觉得最有效的读书方式去读课文,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师生反馈交流读书体会。

一节课上,教师巧妙地简化教学环节,讲授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大量的时间用来学生的读、思、交流。教师真正作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让学生自读自悟,阅读实践充分。这样的略读课文教学虽然没有了“精雕细琢”的形式美,省去了课文分析理解,但在获取课文信息方面多了思维火花的碰撞,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精彩纷呈。

二、略去“面面俱到”

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很难看到这样成功的略读教学,更多的是面面俱到的讲解,对知识点一再得细化,甚而到词语的解读都是重点,致使一个课时的略读教学要用到两个、三个课时去完成,课堂拖沓、无效。

在一次公开教学中听过这样的一节课《麦哨》——

师:同学们的读书习惯真好,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书就需要这样的细心。请你们先来读读生词。

(出示词语:吮吸 兜肚 嚼嚼 撩起 肺腑 剥开 湖畔 裹着 麦穗儿 直沁肺腑)

生自由读词。 师:谁愿意来读读。

生:吮吸 兜肚 嚼嚼 撩起 肺腑 剥开 湖畔 裹着 麦穗儿 直沁肺腑 师:注意读准——“剥开”、“ 湖畔”,请一个小老师带大家读。 生领读,齐读。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兜肚”。“吮吸”是怎样的吸呢?请你们做做动作来理解理解。

这位教师在四年级的略读课文教学中不厌其烦的对词语的读音、词义做面面俱到讲授,临下课了,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是一知半解,当然无法交流课文重点句的体会。把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细致地呈现在《麦哨》这篇略读课文教学中,造成本末倒置的失误。本堂课因为频繁的词语练习占去了大半的时间,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高耗低效。

三、紧扣单元重点,用好“阅读提示”。 略读课文在文本前都安排了阅读提示,承上启下地对前文内容和写法进行小结又自然地引出本文的学习。通过阅读提示,教师往往能一目了然地把握住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不仅如此,阅读提示中还非常明确地提出本次的阅读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我们在略读教学中完全可以紧扣单元重点,围绕阅读提示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略读课文《全神贯注》前面就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伽利略表现了执着、求实的精神。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故事。请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画下来。联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阅读提示中的这段话除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对课文的主题和阅读的方法以及本课的重难点给予导向性的指引,集中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全神贯注》一课怎样设计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实效呢?紧扣单元重点,用好阅读提示的三个问题是关键——

1、第一环节:针对阅读提示中的“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进行概括课文内容的教学,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换词理解,如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等)(2)谁全神贯注地做什么事?结果如何?(自由默读课文,同桌交流,全班交流)(3)利用课题,简洁地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第二环节:针对阅读提示中提出的第二个读书任务——“把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画下来”展开教学。(1)继续默读课文,找到描写罗丹工作的段落。(2)重点研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指名读该段。(3)画出描写罗丹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写下你的感受。(4)讨论交流: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罗丹的全神贯注呢? (5)小结把人物写活的方法。

《全神贯注》这篇略读课文所在的单元训练的重点正是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学习把人物写活的方法。这个环节的教学应是本课的着力点,是主要的教学内容,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得出自己的读书发现。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学生在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的阅读实践中又一次巩固了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等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方法。

3、第三环节:针对阅读提示中提出的“联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设计开放式的交流。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同样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类似的事例来畅谈看法,领悟勇于质疑、大胆求实的科学精神。

略读课文教学就应该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地读课文,有选择性重点研读课文,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这样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一定会得到长足进步。

四、课外拓展补充,巩固学法、写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略读教学作了准确的定位。当略读成为一种能力、一种阅读方式,它的意义是为了获取更大、更广的信息。在略读课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课外拓展补充,推荐更多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横向阅读,巩固学法、写法。

例如,略读课文《卡罗纳》的拓展阅读环节,教师适时推荐名著《爱的教育》——

师: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出自一本世界闻名的小说《爱的教育》,大家翻阅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了解。

生:默读“资料袋”,对《爱的教育》有了大概的认识。

师:《爱的教育》写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故事,在我们身上或生活中都能找到熟悉的影子。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好好阅读,建议用笔写下自己读书的体会,可以和同学交流读书的收获。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是教学《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要达到的目标。学习了课文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原著中去巩固所得,再次感悟学法和写法。

略读课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既不能以精读的标准去教学,又不能以粗略的略读去阅读。教师应不断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让略读课文教学的课堂绽放独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 [2] 叶圣陶. 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M] [3] 周艳华.《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系统分析下一篇:观圆明园的毁灭有感